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基于逆变技术的正弦交变磁场治疗系统的研究

    作者:刘全利;张元良;张洪潮;李乾坤

    目的:研究并设计一款频率和磁场强度均连续可调的正弦交变磁场治疗系统,以克服市场上交变磁场治疗系统输出频率单一且输出磁场强度有效值低等缺点.方法:以多绕组亥姆霍兹线圈为磁场发生器,在逆变技术的基础上,运用考虑死区的双极性等效面积法和变速积分增量式PID(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控制算法实现线圈中磁场频率和强度的精确控制;并通过仿真计算和系统电流及磁场强度测试,验证产生的波形的准确性和磁场强度的精确度.结果:该磁场治疗系统性能较好,正弦波的总谐波失真度(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满足国际标准的规定,且得到的磁场强度符合理论计算和磁场仿真预期.结论:该磁场治疗系统能够产生连续可调的磁场,对于保证医护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具有积极作用,为磁疗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 基于改进型电容检测法的输液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邢奕鹏;胡敏露;王国静;王京;王卫东

    目的:设计一种高性能、可靠、实用的无线输液监测系统,以满足目前输液监护对自动化的迫切需求.方法:该系统由输液监测仪、智能网关、上位机3个部分组成.采用AD7746芯片监测电容,利用I2C串行总线实现电容数据的回读,采用CC2530单片机对电容数据进行差分计算并判别当前输液状态,利用ZigBee技术实现数据的无线实时传输.结果:该系统可对多个输液节点的输液量及输液速度进行实时监测,且采集的数据准确可靠.结论:该设计有效克服了原有监测方法的弊端,大大提高了监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输液监测提供了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

  • "军卫一号"数据库Oracle 8.17到Oracle 11g的升级

    作者:曹原;陈坤蕾;范卫刚

    目的:解决服务器负载过重及数据库并发数过多导致客户端无法连接的难题,实现"军卫一号"数据库从Or-acle 8.17到Oracle 11g的平稳升级.方法:利用数据库自带的导入/导出(Exp/Imp)工具以及Oracle应用开发工具(tools of Oracle application developmers,Toad),生成并修改相关升级语句,导出、导入数据库数据,实现数据库的跨平台、跨版本升级.结果:成功实现了数据库升级,系统运行速度大大提高.结论:该方案简便易行、升级时间短、可操作性强、数据零丢失,系统运行稳定,适合中小医院推广应用.

  • 在野战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轩安武;谢雁春;李卓;赵阳阳;于海龙

    目的:探讨各种自然灾害条件下,在野战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头正常实验用小猪,模拟自然灾害条件下在野战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存活率.结果:5头小猪均顺利完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术后四肢活动良好、存活良好,平均手术时间为(43±5.7)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42±3.6)ml;其中有1头小猪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入椎间隙,但术后四肢活动良好,其余小猪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野战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具备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条件,可以将急救延伸到灾害一线条件下进行.

  • 传染病现场防控装备体系论证研究

    作者:张新雷;叶素素;张晓峰;赵欣;王运斗

    目的:构建传染病现场防控装备体系,为装备效能评估奠定基础.方法:在分析传染病现场防控基本保障流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防控任务及装备需求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装备配备标准,通过专家调研确定现场防控装备体系.结果:确定了一级传染病现场防控装备体系包括六大类136种装备,二级装备体系包括六大类114种装备,三级装备体系包括六大类58种装备.结论:传染病现场防控3个级别的装备体系的构建为装备效能评估奠定了重要基础.

  • 卫生装备器材全流程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作者:孙文明;王兴永;陶学强

    目的:设计部队卫生装备器材全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装备器材全流程管理,提高部队卫生装备器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方法:根据部队卫生装备器材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不同用户系统功能需求,采用Java语言和C语言混合开发,开发工具为Eclipse和Visual Studio 2012.按照安全保密要求接入综合信息网.结果:应用卫生装备器材全流程管理系统能够实现采购、仓储、配发、使用、维修、研发等全流程数据的管理.结论: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卫生装备器材的管理水平,满足了各层级卫生装备器材管理的功能需求,建立了各相关部门之间相关数据共享的平台,使传统静态的卫生装备器材管理模式转化为卫生装备器材实时动态全流程管理.

  • 新型扫雷防护装具的研制

    作者:范立冬;张治钢;李曙光

    目的:优化改进GGF110型扫雷防护装具,提高其穿戴的舒适性和环境适应能力.方法:在满足产品防护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尺寸和结构,采用人性化的设计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对扫雷防护装具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的装具由头盔面罩、防护服、防雷靴及防护手套组成,其中防护服包括上装、背心、护裆和下装各1件.结果:防雷靴保持了原有的高防护性能,既提高了人员行走的稳定性,又减小了触发GLD111型防步兵地雷的可能性;防护服在不降低防护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舒适性和方便性;头盔面罩解决了面罩转角处反光造成的眼花或头晕问题以及头盔面罩前后质量不平衡、作业手头部重心前倾的问题;防护手套既达到了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又满足探、排雷动作的灵活性要求.结论:该装具在保证良好防护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舒适性、安全性和适应性,可满足新形势下部队扫雷使用需求.

  • 特殊咬口的研制

    作者:钟良良;陈智维;许奕

    目的:针对普通咬口用于吸痰护理的弊端,为临床吸痰研制一种专用咬口.方法:该咬口由含入口腔的体部和口外的翼部2个部分组成.采用具有自润滑性的材料 ——聚甲醛制作,以减小操作阻力.体部尺寸小巧,便于置入患者的口中,且能有效压舌;其咬面分为平面和椭圆曲面两段 ——平面方便被患者齿力咬持,曲面易于咬口的脱卸.咬口在置入时,翼部具有限位作用,并能被单手拿捏以便于操作.结果:经临床吸痰操作,将患者齿缝略开约10 mm,咬口即能被轻松置入;若患者有咬力,咬口能被稳定地咬住;将咬口外移35 mm左右即能依靠患者咬力自行脱卸;咬口能经受压强p>12 kg/cm2(即1200 kPa)而无变形.结论:吸痰专用咬口能很好地满足临床使用,适合不同患者的口腔及咽喉部吸痰护理工作.

  • 内固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申;梁向党;胡传忠;郭占社;孙赓

    总结了传统胫骨骨折不同治疗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从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2个方面介绍了内固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骨折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内固定钢板外置会降低结构稳定性,但对能否满足骨折愈合的力学要求仍有争议.阐明了内固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微创、高愈合率、并发症少、利于活动等优点.指出了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对内固定钢板外置治疗胫骨骨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同时模拟更加真实的人体力学环境,从而完善其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证据.

  • 基于无创参数辨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算法研究进展

    作者:杨鹏程;张广;陈锋;余明;王春晨;吴太虎

    介绍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定义及发病机制,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提出的使用无创参数辨识ARDS的方法(包括回归方法、非线性拟合方法、多参数方法),同时总结了各种方法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以及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指出了今后构建模型时可加入多种无创参数,并尝试使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等机器学习算法,进一步提高基于无创参数估测PaO2/FiO2的能力,在无需血气分析的情况下,基于无创参数实现对ARDS的快速诊断和实时监测.

  • 医用器械盘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马晖;马萍;赵玛丽

    0引言再生医疗器械是指医疗器械使用后,经过清洗、消毒、灭菌处理,能够重复使用的器械,目前在我国的卫生事业中,再生医疗器械的使用是较为重要的[1-2].医用器械盘是在医院频繁使用的再生医疗器械之一,因此对医用器械盘的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必须关注的问题.清洗的目的是去除器械上的污染物、有效降低生物负荷、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灭菌成功率[3].而现有医用器械盘所装物品较多,所形成的污染源也比较多,在盘体侧壁上端的弯折段内容易积淀污物,由于该处比较狭窄,而且不易检查清除,清洗往往不够彻底,且器械盘外延弯曲部分积水多,不能及时烘干,易产生湿包和卫生死角.本文所述的新型医用器械盘[4]不但可以有效清洗器械盘的死角,还可以及时烘干器械盘,减少湿包发生,保证器械盘能够灭菌成功.

  • JS-809A型医用熏蒸汽疗仪故障检修5例

    作者:苏志深;崔少康

    0引言熏蒸是中医治疗中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部位为腰部、颈椎、肩周部和双膝关节.如何提高熏蒸的效率对患者治疗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院经过论证,先后购置了几十台JS-809A型医用熏蒸汽疗仪.由于使用率高,加上设备内部是在潮湿和高温的环境下工作,故障时有发生[1].现将所遇到的故障维修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 洁定HS66系列高温蒸汽灭菌器模块和常见故障分析

    作者:李真;陈亮;梁建

    0引言高温蒸汽灭菌是利用高温蒸汽遇到菌体时迅速液化放出大量热,使菌体内蛋白质迅速升温、失活,导致DNA结构破坏失去繁殖能力,从而达到灭菌目的.洁定HS66系列高温蒸汽灭菌器也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医院手术器械灭菌的.灭菌的过程中,时间、温度、压力这3个参数至关重要,灭菌器的每个模块都会对这3个参数产生影响,所以要保障灭菌成功,就必须使每个模块正常运转[1].现将HS66系列高温蒸汽灭菌器模块原理和常见故障维修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 用于颅脑容积导体模型构建的3D打印材料的电阻率调控方法研究

    作者:代萌;张杰;徐灿华;夏军营;杨滨;刘锐岗;史学涛;董秀珍;付峰

    目的:提出一种准确调控3D打印模型电阻率的方法,为进一步构建真实人体颅脑容积导体模型奠定良好基础.方法:通过电阻率的测量与分析,优选出能涵盖脑实质组织与颅骨组织电阻率范围的ABS/CB复合导电打印材料;分析2种ABS/CB材料的配比与电阻率的相关关系,利用指数函数拟合得到材料电阻率与配比关系的经验公式.结果:所选ABS/CB复合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性与时间稳定性,拟合所得的指数经验公式具有高相关系数.结论:利用该方法可实现对3D打印模型电阻率的准确控制,为获取电阻率与颅骨和脑实质组织一致的3D打印材料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具有真实颅骨分层解剖结构与电阻率分布的电阻抗成像头部物理模型构建

    作者:杨宁;张杰;代萌;徐灿华;杨滨;刘锐岗;史学涛;董秀珍;付峰

    目的:构建具有颅骨分层解剖结构与电阻率分布的人头部容积导体物理模型,为脑电阻抗成像研究提供准确的物理模型实验平台.方法:首先,利用双喷头3D打印技术,构建具有3层结构(各层具有特定的电阻率)的颅骨模型,并验证颅骨模型电阻率的准确性;其次,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具有特定电阻率的脑实质模型,采用NaCl溶液模拟脑脊液与头皮;后,将总共4层的人头部物理模型组合,并开展电阻抗成像实验.结果:所构建的分层颅骨模型不仅结构上与真实人颅骨一致,其电阻率与真实人颅骨也无显著性差异,呈非均匀分布;电阻抗成像实验表明,所构建的物理模型实验平台能够正确表征电阻率扰动变化.结论:该物理模型不仅具有真实的颅骨分层结构与电阻率分布,而且包含了多层组织结构,较好地反映了人头部的电阻率特性,适合作为脑电阻抗成像技术的物理实验平台.

  • 阻尼小二乘重构算法对颅内局灶性双向电阻抗扰动目标辨识能力的评价研究

    作者:刘学超;李昊庭;马航;徐灿华;杨滨;代萌;刘锐岗;董秀珍;付峰

    目的:评价阻尼小二乘重构算法对颅内局灶性双向电阻抗扰动目标的辨识能力,分析该类目标对电阻抗图像重建质量的影响.方法:基于三维颅脑模型构建局灶性双向电阻抗扰动目标,利用阻尼小二乘重构算法对其进行成像,选取位置误差及分辨率作为评价成像性能的参考指标.结果:在颅内局灶性双向电阻抗扰动目标存在情况下,电导率变化较大或体积较大的目标在图像中更易被辨识,而电导率变化较小和体积较小的目标在重建图像中表征不明显,提示可能会造成重建图像在某些情况下不能真实地反映原发性脑出血目标的位置和变化信息,同时会影响算法重构精度,使位置误差和分辨率出现较大波动.结论:在重建算法中,针对双向电阻抗扰动目标成像引入线性度修正矩阵,有助于提高动态图像对双向扰动目标的辨识能力,进而提升电阻抗成像对临床脑出血的表征.

  • 一种颅脑EIT中多路电极/头皮接触阻抗的同步测量方法研究

    作者:马航;夏军营;刘本源;杨滨;陈荣庆;李蔚琛;刘学超;史学涛;董秀珍;付峰

    目的:研究一种用于颅脑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中多路电极/头皮接触阻抗的同步测量方法,为探索接触阻抗对成像的影响及其抑制方法提供支撑.方法:为系统引入一路参考电极,放置于被监测者的颈后部或头顶.在边界电压信号采集间隙,采用二电极法依次测量每一路成像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的阻抗值,以此分析多路接触阻抗的特性.并在已有颅脑EIT硬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添加多路接触阻抗同步测量模块.结果:定标板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测量误差小于1‰,10 h内测量结果的大相对波动小于1‰.初步人体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获取16路接触阻抗的空间一致性及时间稳定性信息的能力.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可满足颅脑EIT中多路接触阻抗信号的同步测量需求.

  • 基于EIT技术监测体姿改变对肺通气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超;吴佳铭;代萌;夏军营;付峰;尤富生

    目的:利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监测和比较不同体姿下局部肺通气量和一秒率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课题组男性学生志愿者12名[年龄(26.6±2.5)岁]为测试对象,采取坐姿、仰卧位和俯卧位3种体姿进行用力肺活量测试,同步进行EIT监测;分别对用力肺活量和一秒率的功能EIT图像中肺区域内的像素进行定量分析,求取局部肺通气占比和局部一秒率的均值.结果:腹侧和背侧的局部肺通气占比在坐姿时为37.65%:62.35%,仰卧位时为37.59%:62.41%,而俯卧位时为48.56%:51.44%(更接近1:1);仰卧位和俯卧位时重力依赖区的局部一秒率均值分别为0.84和0.81,坐姿时相应部位的均值分别为0.90和0.94.结论:EIT监测结果表明,俯卧位时通气向重力依赖区明显转移,但肺通气流速下降,为机械通气患者轮换采用俯卧位以改善氧合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临床上开展EIT监测局部肺通气研究打下了基础.

  • 野外心理应急救援作业箱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作者:于宝国;薛红芳;单学娴;方易非;白松

    目的:针对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优化野外心理应急救援作业箱的设计.方法:通过心理救援队培训演练和实战应用,归纳分析新研制的野外心理应急救援作业箱存在的主要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从箱体选型、内外布局、设备配置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结论:该作业箱优化后可更好地满足灾害现场心理应急救援工作需求.

  • 多b值DWI技术应用于肝脏肿瘤检测时放射技师操作规范探讨

    作者:李志鑫

    目的:为提高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对该技术应用于肝脏肿瘤检测时放射技师的操作规范进行探讨.方法:分析多b值DWI技术应用于肝脏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诊断时的MRI常规性检查操作规范、MR-DWI扫描操作规范、MR-DWI图像处理及操作规范等,同时采取制定统一的检查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建立健全监督系统、管理体系和机制等措施加强放射技师操作规范管理.结果:多b值DWI技术应用于肝脏肿瘤检测时,放射技师的技术操作规范性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对多b值DWI技术应用过程中放射技师操作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并加强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可有效提高技术操作的规范性,保证技术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 以研促教方法在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作者:李宝娟;卢虹冰;张国鹏;宁玉文;刘健

    目的:提高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效果.方法:结合临床及科研中的实际问题,改革教学内容,采用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利用邀请国外一流名师授课、构建学科网站、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等多种手段,终形成内容特色化、方式现代化、视野国际化、手段信息化、注重实践性、能力全面化的以研促教新模式.结果:利用该方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通过以研促教方式,可以提高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扎实掌握课程内容,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综合医院临床医疗设备三级双向交互式管理实践

    作者:王平;肖珊;袁园;靳明香

    目的:创新管理模式,以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医疗设备管理效率.方法:以优秀的医疗器械工程师团队为依托,各临床科室护士长为第一责任人,设置医疗设备档案及管理清单,实施三级、双向、交互式管理维护.结果:临床医疗设备三级双向交互式管理实施以来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得到强化,医疗器械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的联系更加紧密,有效强化了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益.结论:综合医院实施临床医疗设备三级双向交互式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设备使用效益及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

  • 医疗器械产业第三方服务需求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作者:赵祥欣;周双林;朱清;冯奇

    目的:研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第三方服务的需求,为培育相关机构、促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整理数据并分析企业对创新升级、第三方服务的需求和看法,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结果: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虽有创新升级的动力,却苦无相应的能力和信心;企业需要第三方服务,但对现有的第三方服务并不满意;企业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支撑企业创新升级.结论:政府应当从检验检测、法规咨询等方面着手,通过明确范围、完善法规、建立机制加大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 基于药交所模式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

    作者:曹珍珍;苌飞霸;陈茂玲;阮玉琼;付爽;刘译丹;尹军

    目的:实现对医用耗材采购的规范化及精细化管理.方法:利用药品交易所(以下简称"药交所")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医用耗材采购,规范医用耗材准入流程,实现对询价方式、采购途径、新产品引进流程、供应商资质审核等采购中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控.结果:基于药交所模式的医用耗材采购流程不仅有利于降低医用耗材采购成本,规避招标风险,而且实现了对医用耗材采购的精细化管理.结论:基于药交所模式的医用耗材采购对提高医院耗材采购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IVIM-DWI技术在早期高血压患者脑灌注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高浪浪;刘雨峰;陈姗姗;刘海涛;杜芳;侯炜寰;齐顺;赵海涛;魏梦绮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o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技术在早期高血压患者脑灌注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及早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对36例早期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1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MRI(包括轴位T2WI、T1WI、T2FLAIR)、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TOF-MRA)及IVIM-DWI技术扫描,测量2组受检者相关脑区的灌注相关弥散系数D*值和灌注分数f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在脑豆状核、丘脑、额上回、枕叶、胼胝体膝部及侧脑室后角白质区域的D*值和f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脑区的D*值和f值,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VIM-DWI技术能够发现早期高血压患者的脑灌注异常情况,对高血压脑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 回顾性质控数据分析在婴儿培养箱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杨俊;周惠敏;姚金红;金伟

    目的:研究回顾性质控数据分析在婴儿培养箱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降低婴儿培养箱使用风险.方法:用鱼骨图分析法对影响婴儿培养箱合格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13—2015年的婴儿培养箱质控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合格率的设备原因,并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措施.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婴儿培养箱质控合格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对婴儿培养箱质控数据的回顾性分析并采取有效方法改进是婴儿培养箱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的源泉,可保证其在临床上的安全使用.

  • 一种放疗用简易固定装置在核素唾液腺显像中的应用

    作者:孙志勇;咸婧;王庆旭;孟宪;黄叶;吴瑕;陈建中

    目的:将一种放疗用简易固定装置应用于唾液腺显像中,评估其对体位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以口干为主诉的女性患者30例,随机分成常规扫描组(n=15例)及简易固定装置辅助扫描组(n=15例),静脉注射99m锝-高锝酸盐.在常规扫描组中,患者使用托架及垫枕行头颈部固定;在简易固定装置辅助扫描组中,使用一种放疗用简易固定装置以固定支撑,控制头颈部移动,然后使用SPECT显像仪行动态唾液腺显像.2位核医学医师对获得的系列动态影像中腮腺向左右侧移动(X轴)及向头端或脚端移动(Y轴)的大位移进行评估.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常规扫描组中,腮腺的大位移为(6.6±4.6)mm(X轴)、(5.2±3.4)mm(Y轴);在简易固定装置辅助扫描组中,腮腺大位移为(3.2±1.6)mm(X轴)、(3.0±1.3)mm(Y轴);2组间大位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X轴;P=0.027,Y轴).结论:放疗用简易固定装置在唾液腺显像中具有较好的辅助固定作用,能有效降低动态采集过程中的体位移动,为功能参数计算及结果判断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香草扁桃酸的性能评价

    作者:刘辰庚;郝婷;程勇;张丽春;赵萍萍;王红彦;王培昌

    目的:评价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香草扁桃酸(VMA)的性能指标,并与手工法相比较.方法:分别使用基于均相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即上机法)和手工法检测VMA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回收率和抗干扰能力等指标;并使用2种方法对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待确诊患者和表面健康受试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试验,评价其阳性率等指标.结果:2种方法检测VMA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回收率和抗干扰能力等指标均达到了试剂盒说明书给出的标准,但上机法的上述指标优于手工法.上机法临床标本检测的总体阳性率和手工法大体相似,但对检测结果处于临界值处患者诊断更有优势.结论:上机法检测VMA较传统的手工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更大范围的临床应用实验.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