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多参数监护仪高压板故障的简便维修

    作者:陈宏军;张华

    1 引言随着现代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多参数监护仪作为基本医疗诊断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的ICU、CCU、手术室及各临床科室.多参数监护仪通过各种功能模块,实时监测患者生理的心电(ECG)、呼吸(RESP)、无创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PR)、体温(TEMP)等重要参数,为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多参数监护仪在使用过程中,高压板损坏的故障率较高.

  • GAMBRO AK95S电源维修1例

    作者:谢培杰;张飞鸿

    血液透析主要原理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半透膜,借由半透膜进行水和溶质的交换,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尿毒症毒素包括肌酐、尿素和电解质(包括钾)等进入透析液而被清除,而透析液中碱基(HCO3-)等则进入血液,从而达到清除多余水分和尿毒症毒素,维持人体血液中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1].

  • 非PVC软袋大容量输液自动生产线维修5例

    作者:陈根光;王庆芬

    包装材料是影响大容量输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输液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之时,输液包装容器的材料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并向着优质无毒、安全适用的方向发展[1].与传统包装材料相比,非PVC膜软袋输液具有体积小、质量小、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影响小等优点[2],因此,以非PVC多层共挤膜作为大容量注射液包装材料必将成为趋势.

  • ProSpeedEⅡ螺旋CT故障统计分析及JEDI维修实例

    作者:王恒桓;李秀红;于良军

    美国GE公司生产的X线单、双排及多排螺旋CT在国内装机量很大,且X线CT机在医院医疗装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诊断设备.其价格昂贵、使用率高、故障率高且维修复杂,故厂家、专业维修公司和医疗机构都对其高度重视.我院使用的ProSpeedEⅡ属于GE公司双排系列中的一款,购置于2002年11月,到目前已经使用8a多,一直没有购买保修,开机率达到99%,为医院节省了大量的维修费用.现将我们的做法、出现的故障统计分析以及2例故障维修实例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 PM9000监护仪维修电源1例

    作者:黄兰明

    1 故障现象PM9000监护仪无法开机,黑屏.电源交流指示灯为常亮,按下开关键后,PM9000监护仪没有启动,检查发现风扇没有转动.2故障原因分析PM9000监护仪电源故障.PM9000监护仪的电源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

  • 迈柯唯呼吸机MINI气泵结构原理及维修

    作者:汪洋

    迈柯唯呼吸机以其精确呼吸参数及稳定的性能,在医疗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其大的缺点是对气源要求相对较高,一旦气体中水汽含量超过要求,将使氧气模块或空气模块损坏,更换价格昂贵.医用氧气含水量超标的可能性不大,但压缩空气由气泵供给,在压缩冷凝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分,如果水分没有经过合理处理进入呼吸机主机,必会引起空气模块损坏,给医院带在损失[1].下面介绍MINI气泵结构原理及部分故障处理.

  • 贝朗血液透析机维修1例

    作者:缪欢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设备开始大量投入使用.肾衰竭患者可以得到维持性透析的支持,以延长存活期.我院从2007年起陆续购买了10台贝朗血透机,其具有独有的人性化操作方式、精确的平衡室超滤系统、简便的维护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好评.

  • 柯达CR900系列故障维修与保养

    作者:孔维铭;何建成

    目前,柯达公司的CR900系统在大中型医院广泛使用,与医院的PACS网络有较好的兼容性,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设备目前在我院主要用于危重患者的床边诊断.下面将CR900系统在近一两年内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 医疗设备维修故障查找基本思路的探讨

    作者:何建成;孔维铭

    随着现代科学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医疗设备不断涌现,从而丰富了诊断治疗手段;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医疗技术进步的象征,设备状态的好坏往往成为影响医疗工作成败的关键,如何保证这些设备长期稳定地为临床服务,是维修工程师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根据长期的日常工作经验,要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俗话说"三分修七分养",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消除设备隐患,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 WZS-50F6注射泵的常见故障排除

    作者:韩宏伟;云庆辉

    注射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流速,可长时间持续运行,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能达到佳的治疗效果的仪器.其常用的注射器容量为50、20mL,主要特点是:体积小、质量小;注射药物精确,微量均匀可靠;具有内置电池,方便离开病房;有功能检测系统,可检测出应用中出现的非正常情况[1].

  • WYD-2000型野战手术灯故障检修2例

    作者:彭建彬;程小燕;汤献国

    WYD-2000型野战手术灯交直流两用,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体积小、质量小,携行运行方便,展开撤收快捷,近年来大量配发到基层医疗单位.1 故障一1.1故障现象接通220 V交流电瞬间,熔断丝F1或F2烧毁.

  • 费森尤斯4008S血透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作者:吴观友;杨升富;欧伟光

    费森尤斯4008S血透机在使用过程中,以其操作方便、安全有保障等优点赢得临床工作者的好评.本文对该机一些常见故障做一些简要的分析.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机器自检不能通过,电导度报警.主要有几种情况:电导度显示始终在低、电导度冲顶、电导度不稳定等.

  • 德国SC体外循环机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

    作者:张红远

    我院于2009年购进一台德国SC体外循环机,SC型体外循环机是STOCKERT公司的主打产品.其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在操作、中央集中显示、控制精度和后数据处理上较以前的体外循环机有革命性的改进.现将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 西门子数字式直线加速器维修2例

    作者:张展明

    我院先后购进2台西门子数字式直线加速器(MEVATRON和PRIMUS),机器使用多年来工作性能稳定.直线加速器注入器(INJECTOR)是产生射线的主要电路,故障较为常见.现将注入器2例常见故障维修全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叙述如下,以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 模糊-PI控制在血液透析机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刘致滨;宋文晓;杨晶娟;朱懿恒;卢广文

    目的:设计一种应用于血液透析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PI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在偏差较大时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偏差较小时采用PI控制算法来调节PWM的占空比,从而调节加热棒的功率,实现对血液透析机的温度控制.结果:模糊-PI控制下系统温度超调为0.5%,稳态误差为±0.2℃,控制调整时间约为2 min.结论:该控制方法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态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定度,实现对透析液温度的精确控制.

  •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音分析系统设计

    作者:朱蒂;周酥;杨启辉;吴效明

    目的:研究一种可用于辅助诊断的心音信号分析系统,通过对心音进行检测和处理,起到辅助心脏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系统通过对心音信号进行采集和预处理,并通过ZigBee技术无线传输至PC,利用Matlab信号分析工具对数字心音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心音的自动定位及特征提取,进而判断心音中是否包含病理性杂音.结果:设计的系统能够有效地检测人体的心音信号,处理算法能够准确定位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位置,对心脏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所设计的信号采集系统电路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无线传送,适用于家庭监护;借助小波分析提取包络的方法来定位S1、S2,算法简便,耗时较短,适用于实时分析.

  • 一种新型腕式外照射激光治疗仪的研制

    作者:袁冬冬;贺志强;王华峰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腕式外照射激光治疗仪.方法:以650 nm弱激光为照射,采用型号为AT89S52的单片机,通过4×4矩阵键盘可以全天候多次全自动定时照射,采用时钟芯片提供精确时间标准.结果:在没有照射时液晶显示器可作为一块正常的电子表使用,12232液晶显示器支持汉字字符,人机交互十分方便,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通过液晶提示可以在全天24 h通过矩阵键盘设置照射的次数和时常,程序一旦运行,则启动全自动控制,无需再人为操作.结论:该新型腕式外照射激光治疗仪具有疗效显著、功能齐全、节能环保、携带方便等优点.

  • 几种分割算法在CT肝脏兴趣区提取方面的比较

    作者:李玲;余后强

    目的:在计算机辅助诊断中,对已提取分割好的CT肝脏组织中的兴趣区的几种提取方法做比较.方法:利用Otsu分割算法、梯度分割算法、指数熵分割算法、均值聚类分割算法和二维直方图分割算法,对已分割的CT肝脏组织的兴趣区进行自动分割,并和医生手工分割的图像相对比.结果:通过实验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了具有良好获取兴趣区能力的分割算法.结论:通过手工分割图像分别与Otsu分割算法、梯度分割算法、指数熵分割算法、均值聚类分割算法和二维直方图分割算法做对比,总结几种分割方法的有效性,为计算机辅助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可调式牙冠形态试件厚度控制仪的研制

    作者:靳海立;贾骏;邓再喜;刘更;段嫄嫄;周建学

    目的:为能够严格控制牙冠形态试件各层结构尺寸的准确、均匀一致,设计出精度高、使用方便的可调式牙冠形态试件厚度控制仪.方法:利用AUTO CAD软件分析构图,我们自行研制了可调式牙冠形态试件厚度控制仪,用于牙冠形试件的核基底层蜡型制作、饰面层堆瓷过程中的厚度调控.应用此仪器制作0.75、1.00、1.20 mm等3种厚度的蜡型试件,将完成的试件从咬合面垂直切开,千分尺随机测量试件咬合面与轴壁厚度.结果:蜡型厚度误差为0.01 mm,同组蜡型的咬合面及轴壁各测试点之间的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仪器设计科学合理,结果准确可靠,试件加工重复性好,咬合面厚度与轴壁厚度均与所设计的理论厚度相符且均匀一致,能够满足口腔牙冠修复材料实验的测试要求.

  • 生物电放大器实验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作者:郝丽俊;莫国民;董冠群

    目的:设计一种小型的生物电隔离放大器实验系统.方法:应用AD8132、AD620、TLP512-1等构成放大电路的核心部分.结果:输入阻抗大于10 GΩ;共模抑制比>80 dB;50 Hz陷波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为55.3 Hz,下限截止频率为44.5 Hz.结论:实验系统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等特点,便于测量,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电放大器的学习.

  • 血氧饱和度实时监测中脉搏波信号的预处理

    作者:张莉;曹阳

    目的:对光电脉搏式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采集的脉搏波信号进行预处理,提高参数计算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方法:对原始脉搏波信号噪声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预处理方法并设计相应的滤波器,利用Matlab数据分析软件对脉搏波信号及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处理.结果:原始脉搏波信号经处理后,在提高运算精度的同时消除了噪声干扰.结论:实现了血氧饱和度的实时快速测量和动态监测显示,为血氧饱和度参数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 非接触生物雷达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心跳信号检测

    作者:张华;路国华;荆西京;王华;吕昊;焦腾;张扬;于霄;张骁;张鹏飞;薛慧君;王健琪

    目的:从生物雷达非接触检测到的呼吸和心跳的混合信号中有效地分离出心跳信号.方法:利用基于RLS算法的自适应噪声抵消器,提出一种分离心跳信号和呼吸信号的方法.结果:采用基于RLS算法的自适应抵消器能够分离出心跳信号,其心率与从心电信号获得的心率具有很强相关性(γ2=0.95,P<0.000 1).结论:该文提出的分离心跳信号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有望实现呼吸和心跳信号的实时分离.

  • 基于PWTT的无创逐拍动脉血压检测的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刘延勇;向海燕;秦瑜斐;俞梦孙

    目的:设计基于PWTT技术的无创逐拍动脉血压检测的硬件系统.方法:通过采集袖带压力、震荡波、柯氏音等信号,构建基于柯氏音法的单次血压测量系统;通过采集心电、心音、脉搏波、阻抗等多路生理信号,构建PWTT检测.该系统还通过线性放气、同步采集与校正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结果:各路信号的采样率达到1000点/s,幅值分辨率为12位,时间分辨率为1 ms.单次血压测量系统的放气速率为:2~3 mmHg/s.可以实现单次血压和PWTT的同步采集与校正.结论:间歇式血压测量系统和PWTT逐拍检测系统.两个系统可同时工作,实现收缩压时刻或舒张压时刻同一心动周期内的血压和PWTT的实时校正;确保了逐拍动脉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基于该系统,我们将开展检测逐拍动脉血压的深入研究.

  • 医用高压氧舱现存问题及维修改造的相关建议

    作者:韦勇;李利;陈曙斌;朱醒

    分析了在用医用高压氧舱存在的问题,对使用满20 a的医用高压氧舱在维修改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确保维修改造后的氧舱消除安全隐患,在使用方面更加安全稳定提供参考.

  • X线设备在部队卫生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启示

    作者:刘伟宾

    探讨X线设备在部队卫生系统应用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基层卫生队和部队中心医院X线设备的利用情况,阐述了基层卫生队利用X线设备的必要性,建议基层卫生队的X线设备应积极向数字化、信息化迈进,提高部队卫勤保障能力.

  • 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维修管理的几点建议

    作者:张建华;吴忠斌;周敦志

    分析了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维修管理存在维修能力弱、维护保养困难、配件通用性差和维修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人才编配与培养、提高经费标准、统一装备配发和改善维修渠道等建议.

    关键词: 卫生装备 维修 管理
  • 军队疗养院数字化建设应关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金芸;王俊;黄大节

    目的:关注疗养院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通过探讨和分析,找准疗养院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在发展目标、服务对象、保障任务、医疗设备升级和住宿环境需求等方面应关注的问题.结果:提出了通用部分统一建设、专用部分突出特点的基本方法,阐述了创建智能化疗养房、建立疗养员院前控制系统、疗养员安全活动定位系统和数字急救送医系统等主要对策.结论:数字化建设将有力地促进疗养院全面建设的发展.

  • 透析用水残余氯过高的预防

    作者:周曙辉;谢培杰

    介绍了血液透析用水中氯的存在状态以及残余氯的不同检测方法,分析了水处理后残余氯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后指出了清除残余氯是透析用水前处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地预防透析用水残余氯过高提供了参考经验.

  • 临床路径在野战早期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林亚忠;万任华;蔡茜;林村河;王苓

    针对野战早期救治阶段存在伤员数量大、医护资源不足等现状,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临床路径软件系统设计理念.将早期救治中的各关键事件模块化,并按专家制定的临床路径方案排列组合而成,有针对性并可进行即时调整.该系统力求将复杂繁琐的救治过程变为一种多分支、多出口、易操作的救活流程,实现对现有战伤救治信息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有利于伤员的高效、批量救治,大限度地提高战伤救治能力和野战卫勤保障能力.

  • 某三甲医院磁共振运行效率分析

    作者:杨俊;钱正瑛;金伟

    目的:通过磁共振运行数据分析,改善磁共振工作效率.方法:统计2010-01-2011-01无锡某三甲医院磁共振运行数据.结果:磁共振除春节期间,平均日接诊患者均超过23人,每日14:00-15:00接诊患者多,头部、颈部和脊柱线圈的使用频率较高.结论: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加强维修保养,调整工作班次等提高磁共振工作效率.

  • 医疗器械信息化系统管理的设想与展望

    作者:尹辉

    阐述了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具体目标,阐述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技术特点和应达到的具体标准,提供了医院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的参考模式,对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适用于中小型医院的PACS双机热备的具体实现

    作者:朱超;缑文海;王福义;邵耀来

    目的:提高PACS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以PACS双机热备方案为例,探讨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如何构建经济高效的PACS双机热备系统.结果:基于Windows域名系统和集群系统的双机热备,可以在大幅提高PACS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将投入降到低.结论:低成本的双机热备架构是中小型医院搭建PACS的一个优先选择.

  • “军卫一号”系统升级的几点设想

    作者:刘文杰;王玲;可向民;乔静

    目的:解决“军卫一号”系统中P盘映射机制存在的数据一致性易遭破坏以及用户管理机制存在数据访问安全漏洞的问题.方法:分析P盘映射和用户管理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以P盘映射替代机制和“二次登录”模式下的用户管理机制作为解决方案,并测试方案的有效性.结果:有效解决了数据不一致和数据访问安全性问题.结论:P盘映射机制可替代,“二次登录”模式能够提高数据访问的安全性.

  • 基于SNMP的网络层拓扑发现算法研究与改进

    作者:许浩;许卫中;高东怀;张毅

    目的:研究并改进现有网络层拓扑发现算法,解决其在路由信息无法完整反映所有路由链路时网络拓扑发现不完整的问题.方法:结合自主研发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软件,分析策略路由会导致现有算法无法完整发现网络拓扑的原因,利用设备类型进行判断并使用IP地址表对现有算法进行改进.结果:提出了一种路由、交换设备和计算机的识别方法,并实现基于路由信息表和IP地址表相结合的网络层拓扑发现算法.结论:实验证明新算法在路由信息不能完整反映所有路由设备之间的连接时能完整地发现网络拓扑,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张媛

    目的:把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到信息化建设中去,分析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基于EEE802.11a/b/g传输标准,采取无线控制器加瘦AP的架构,所有AP都通过无线控制器进行统一管理,通过不同的服务集标识来定义各种结构.结果:无线网络可应用于无线查房、无线视频、无线管理、无线定位、无线上网.结论:无线网络技术将会不断地完善,并在医疗等区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信息系统数据库升级方法研究及实现

    作者:李世川

    目的:实现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升级.方法:分析信息系统在升级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多种数据库升级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对比的方式进行数据库的升级,同时对信息系统代码进行了升级.结果:业务系统的升级显著提升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效率.结论:在信息系统的升级过程中,数据库的升级占重要地位,需要重点处理,同时,必须采用模拟环境进行升级,后才能正确实施到真实环境中.

  • 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威胁与防范机制

    作者:黄平;肖扬

    目的:解决医院信息系统HIS所面临的数据安全问题.方法:分析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提出医院数据安全衡量指标,总结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防范机制.结果:建立和落实多种安全机制,有效地防范医院信息系统中机密数据外泄和重要数据被篡改等问题.结论:提升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为医院的正常运营和科学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 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摆位精度的比较

    作者:冯善臣;赵书学;廖福锡

    目的:比较鼻咽癌放疗中2种体位固定技术的精确度.方法:60例鼻咽癌患者均分2组,分别利用头颈肩膜和普通头(面)膜进行体位固定,每周测定模拟定位机下的摆位误差和CT验证验证片显示的摆位误差.结果:头颈肩膜固定技术的摆位精确度为80%~86.7%,普通头(面)膜固定技术摆位精确度为70%~73.3%,2种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颈肩膜固定技术的摆位明显优于普通头(面)膜固定技术.

  • 64例急重症患者行高场SIEMENS NOVUS1.5TMRI扫描的应用体会

    作者:李永利;赵庆书;刘孟奇

    目的:提高高场MRI对急重症患者扫描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合理选择适应证,由主管医生陪护,躁动者可静脉推注安定,选择特异性快速脉冲序列对64例急重症患者进行扫描.结果:除2例剧烈呕吐外其余患者均即时完成扫描.结论:能对急重症患者做出“一站式”临床影像诊断,对及时合理制定抢救方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武警官兵胡桃夹现象致精索静脉曲张的超声研究

    作者:吴刚;许静;钱玉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武警官兵因胡桃夹现象导致精索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近5年来确诊精索静脉曲张的306例武警官兵中,同时出现血尿、蛋白尿的46例进行左肾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资料.结果:46例中有10例超声检查提示胡桃夹现象,左肾静脉受压程度不一,狭窄前出现不同程度的管腔扩张.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在部队官兵中发病率不低,对于其中出现血尿、蛋白尿的患者,应当行左肾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其是否存在胡桃夹现象,为临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

  •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误差分析

    作者:张慧娟;周桂霞;徐寿平;解传斌;戴相昆;鞠忠建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时MVCT引导下的治疗摆位误差.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0例宫颈癌术后的患者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治疗,每次治疗前实行靶区MVCT扫描,根据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对患者体位进行手动调节,获得治疗误差及分布规律.结果:30例患者共行MVCT扫描752次,X、Y、Z轴移动均数分别为(1.9+1.61)、(5.73+1.31)、(0.61+1.06) mm.结论:每次治疗前通过MVCT获得分次间摆位误差并对其加以纠正,这对提高宫颈癌放疗精度有积极意义.

  • 下肢双能CTA的临床应用

    作者:郝永;宋云龙;弥龙;刘侠;王东;毕永民;李相生;孟利民

    目的:研究双能CTA下肢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患者进行双能下肢CTA检查,得到双能去骨后的图像(包括去除钙化斑块后的图像)及传统手动去骨后的图像,分别记录两者去骨时间及对各血管节段的侵蚀度.其中13例患者1周内行血管造影检查,并进行相同血管节段对照研究.结果:双能去骨时间( 1.86±0.28) min低于传统手动去骨时间(5.54±0.63 min),P<0.01,t=-34.962;共对903节段血管进行分析,血管侵蚀率前者低于后者,且常发生于小腿部血管(x2=4.13,P<0.05).CTA与DS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一致性非常好,K=0.95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8%、93.3%、96.9%.结论:双能自动去骨方法较传统手动去骨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小腿部血管的显示率,自动去斑块功能可提高狭窄程度判定的准确性.双能CTA在评价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方面与DSA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是下肢动脉疾病的一种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 Argus和手工测量法对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后肝体积测量的对比研究

    作者:穆学涛;王宏;吴春楠;董悦;钟心;马毅;董玉茹

    目的:探讨采用心脏专用软件包(Argus)测量活体肝移植术后残肝体积的可行性.方法:45例肝移植供体,术后常规MRI扫描及钆贝葡胺增强后容积内插值体部检查(VIBE)序列扫描,容积数据传入并行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RP).首先在viewing模式下逐层绘出残肝外形轮廓,计算残肝体积,并计算时间.然后相同数据导入Argus软件计算残肝体积,并计算所用时间.采用直线相关比较手工测量和Argus测量残肝体积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2种检查方法所需时间的差异.结果:手工测量和Argus测量残肝体积分别为(1 105.6±228.2)和(1 105.2±225.9)cm3,手工测量和Argus测量残肝体积间有相关关系(r=0.999,F=23 680,P=0.000,P<0.05).手工和采用Argus测量所需时间分别为(14.73±1.43)和(5.45±0.8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1,P=0.000<0.05).结论:Argus软件与手工测量相比,对于活体肝移植术后残肝体积测量相关性好,并且省时、简便,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JPEG2000压缩技术对乳腺微钙化灶诊断性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梁志刚;杜祥颖;刘佳宾;李坤成

    目的:探讨采用JPEG 2000有损压缩技术压缩乳腺X摄影影像对乳腺簇状微钙化灶诊断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乳腺簇状微钙化灶X线摄影影像及30例正常对照病例影像,采用JPEG 2000压缩算法分别对其进行无损压缩及有损压缩,由2名放射科医生分两次进行阅片,并对是否发现乳腺簇状微钙化灶进行评价.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对阅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名放射科医生对采用2种不同压缩算法处理后的影像阅片结果相似,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有损压缩算法也能够满足乳腺簇状微钙化灶病例的阅片需求.

  • 老年肝病患者DSA减影经验总结

    作者:王晓辉;程继凯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肝病患者减影失败或影像较差的图像,找出原因.方法:使用GE公司的Innova 4100数字血管造影机,Mark V ProVis 60/150高压注射器.回顾性分析40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结果:优质图像占80%,良好的图像占15%,需要再次减影的占5%.结论:通过设定合适的造影剂注射速度、浓度、总量及注射压力等参数,并要求患者给予良好的配合,来获得优良的图像.

  • 简谈医院租赁中心运营现状及发展策略

    作者:孔令峰;洪范宗;薛长波

    从设备配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租借使用等方面阐述了某院租赁中心概况,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某院租赁中心一年多来运营状况信息及经济、管理和技术效益,为租赁中心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合适的策略,对于各医院通过设备租赁中心运营的方式对医疗设备高效集中化管理、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充分利用医疗设备资源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加强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作者:师亮;张敏达;李文龙

    针对临床科室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时普遍存在的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阐述了应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管理重点以及严格落实制度措施等方面加强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切实提高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综合水平和社会效益的双提高.

  • 崇尚荣誉管理,进一步加强供应商信用管理

    作者:周峰;邢文荣

    根据军区开展医疗设备网上招标采购工作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行供应商诚信动态管理,进一步激励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维护军区采购制度的严肃性,有力确保了上级赋予各项应急与日常采购任务的高效完成,推动了军区医疗设备网上招标采购工作的健康发展.

  • 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作者:陆美华;向卫华;何彦;刘小冬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人员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意识.方法:通过一些方法与措施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结果: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得到了具体的管理与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结论:提高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护理的工作质量,对医院卫勤保障所进行的各项医疗护理救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射波刀射线数据采集

    作者:胡立宏;施化;王顺;张凤祥

    目的:介绍组织模体比、中心离轴比、射野输出因子的数据采集.方法:把半导体探测器放入IBA三维水箱设定的深度,对6 MV的射线进行数据收集,把12种不同准直器测量的数据经过软件处理输入到主工作站.结果:经过比对测量的射波刀临床数据,除了在0 mm处TPR数据有较大的误差外,大部分误差都在2%以内.结论:测量的数据与射波刀以往的经验数据线性拟合度很好,误差在1%以内,可以应用于临床.

  • 浅谈医用加速器工作人员所面对的工作环境

    作者:赵锐;王晓萍;刘海;丁巍

    目的:通过分析计算并实测医用加速器工作环境各个观测点的辐射平均量值及相关有害气体等.方法:以I-AEA的47号报告和NCRP的151号报告为基础进行相关计算并与相应检测仪器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加速器在15 MV X线能量时,开40 cm×40 cm野,实际测量值初级、次级防护墙外工作场所的射线剂量率为0.01~0.5 μSv/h;防护门处总的剂量当量Hw为1.81 mSv/周;放疗技师每年所接受的内照射剂量约为4 mSv,而其中由感生放射性所造成的剂量占97%以上;加速器机房内有害气体:臭氧浓度范围为0.021 4~0.128 4 mg/m3,氮氧化物浓度范围为0.018~0.067 mg/m3.结论:指出了放疗工作中应注意的防护重点,同时也给放疗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客观的数据,以为其平时在工作中做好自身防护提供参考.

  • 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校准

    作者:周腾坚

    目的:对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例行校准,调整其到佳工作状态.方法:在确认仪器所处外周环境(温度、湿度、电源等)符合要求后,对仪器进行常规保养及计数孔灼烧、流路清洁等特殊保养程序,执行关机程序浸泡仪器管路2h以上再行开机程序.本底测试合格后进行重复性及携带污染率测试,测试合格后再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提供的校准品S-CAL(批号4754)进行校准程序,经公式换算后得出自动和手动进样模式的新校准系数.结果:经测试仪器重复性能良好,携带污染率低,其变异系数(CV%)均小于规定值下限,新校准系数更有利于提高仪器检测的准确度.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进行定期校准,提高检测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比对与偏差分析

    作者:张菊香

    目的:通过对3台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T-2000i、ABX MICROS CRP、ABX MICROS 60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差分析,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LIS)EP9-A的要求,每天随机选取高、中、低值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以上3台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BC、Hb、HCT、MCV、PLT,共测5d,记录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和计算相关系数(r),并对其进行偏差评估.结果:Sysmex XT-2000i、ABX MICROS CRP、ABXMICROS 60测定结果相关性好(r>0.975),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3台血细胞分析仪对WBC、RBC、Hb、HCT、MCV、PLT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临床中可以任意选用.

  • 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建设探讨

    作者:陈宇珂;郑理华;潘泽森;何兴华

    以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阶段工作为依据,围绕医院设备现状,探讨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模式和深入发展的步骤、目标,提出促进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扩大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保障能力,使其进一步提高在医院各方面工作中的影响力.

  • 磁共振功能性成像(fMRI)在前列腺癌多种方法治疗后局部复发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富利;郑明民;王雅棣

    阐述了磁共振功能性成像(functional MRI,fMRI)技术在早期局部肿瘤复发诊断中的作用,介绍了磁共振波谱分析(MR spectroscopy,MRS)、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RI,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指出联合使用上述几项技术可更好地检测前列腺癌经多种方法治疗后的局部肿瘤复发.

  • 医院数据中心及决策管理平台的建设

    作者:张晓祥;张蕾

    对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地描述了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和以医院资源计划为主体的运营数据中心的建设,并在2个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医院决策管理平台的思路和步骤,丰富和完善了综合性医院决策支持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

  • 基于信息系统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作者:薛以锋;韩雄;赵伯诚;王艳莉;孙佩

    目的:探索基于信息系统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方法:根据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四统五全”的设计理念,研制一套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人力资源的全过程多部门协同管理.结果:在新管理模式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做到了人员底数明、人员状态明、绩效贡献明、职权职责明.结论: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可以实现医院人力资源从传统的事务性管理向人力资源规划调度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了医院科学决策水平.

  • 医院商业智能系统的应用

    作者:王觅也;黄勇;毕永东;郑涛;张睿

    提出了医院商业智能系统的全局应用模式,从应用技术、应用用户、应用目标、应用场景和应用难点,多方位向医院管理者介绍医院商业智能系统的内涵和意义.数据应用是决策支持的基础,是医院管理者必不可少的工具,却罕有医院将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商业智能系统通过融合技术、业务和管理等3个方面的知识,解决了传统数据复用方式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为医院数据资源利用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因此,将商业智能系统应用于医疗行业必将使得医院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 构建基于数据仓库的医院决策支持系统

    作者:陈金雄

    提出了医院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总结了目前国内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目标.从增强科学决策意识、完善基础信息系统和加大理论研究力度等3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有助于促进医院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完善.

  • 一种新型玻璃安瓿瓶开启装置的研制

    作者:袁侨英;徐强;肖航;郜攀;司良毅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玻璃安瓿瓶开启装置.方法:在开启装置内壁设置有砂轮环的套管.套管由前后两段构成,前段套管为可挤压的弹性材料,设置砂轮环;挤压套管时,砂轮弧片合拢砂磨安瓿瓶颈部.后段套管内设有正对位于砂轮环中的安瓿瓶颈部的喷头,与后段的消毒液存放器连接,在后段套管上设有喷头按压开关.结果:可实现对安瓿瓶的砂磨,并使安瓿瓶上段从颈部位置断裂整齐,整个操作过程动作连贯,一气呵成,确保了开启过程不会对人手带来伤害;前端设置的消毒喷头可以实现对安瓿瓶颈部的消毒作业,确保了药液不受污染.结论:该装置安全、无菌,操作方便、快捷,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X线摄影检查专用自锁式升降床的研制

    作者:陈凯;田昕;李天然;郑向东;杨平生;陈金传

    目的:研制一种在护理病床与X线摄影检查床之间通过升降床面平行移动不能行动患者的升降床.方法:采用剪叉式升降结构的原理,以直接向上抬升或向下平放的方法实现床的升降.结果:运用该升降床的所有患者在移床过程中均无明显疼痛,且明显减轻了搬运人员劳动强度.结论:该升降床使用中省力、安全,明显降低了劳动强度,方便了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

  • 基于TTS技术的“人声语音定时提醒”系统设计及应用

    作者:齐志华;吴冬云;朱贵忠

    目的: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医嘱执行容易遗漏或错过的问题,设计一种应用于临床护理的“人声语音定时提 醒”系统.方法:利用计算机TTS技术合成人声语音,拟人化地用人声语音进行定时提醒,使各种提示报警音易于辨识,且准确及时地提醒护士某时该做某项护理或治疗.结果:该系统的应用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差错和遗漏.结论:该系统根据不同的患者和需求可按时提醒医护人员完成各项医疗护理操作,避免了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和遗漏发生,得到了医患人员的一致好评.

  • 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调控瓶的研制

    作者:金泓;薛卫华;魏文美;郑延华;陈振业;梁祥胜

    目的:研制一种能供医务人员适时调节氧气袋氧导管腔内氧气流速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调控瓶.方法:在圆球形瓶体上开设2个互对的瓶口,将柔性氧气引入管及排氧管分别设置在2个互对的瓶口上,在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增设一个调挡式氧流调节器.结果:该装置不仅能够防止因开启氧气袋氧导管的动作过猛或过大导致的氧气袋内极其有限的救生氧瞬间丢失或过快流失,而且能够防止开启氧导管过小导致的患者虚无吸氧.结论:该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调控瓶优于现有技术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湿化瓶,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便携给氧和急救.

  • 野战清创冲洗机的研制

    作者:李永江;李奕博

    目的:为满足野战条件下的清创需要,研制一种携带、使用方便,清创效果好的野战清创冲洗机.方法:根据脉冲水流能高效清除异物的原理设计该清创机,它由外壳、电池、水泵、压力调节器、脉冲控制器、喷嘴等组成.结果:该机质量小,结构紧凑,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该机携带、使用方便,能有效提高野战清创的效果,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 野战 清创 脉冲 冲洗机
  • 卫生装备计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孙悦;李莉;郭永平;杨志强;李世川

    目的:规范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流程,统一报告书格式,共享检验标准资源,实现网络化办公与信息化管理.方法:全面分析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卫生装备业务管理流程,基于Lotus notes/Domino R7文档数据库和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平台,采用C/S架构与B/S架构相结合,开发卫生装备计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结果:实现了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规范化、网络化管理,质量管理全程监控,检验记录和检验标准资源共享.结论:该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业务工作质量,推动了检验所的信息化建设.

  • CT增强防漏自动控制器的设计

    作者:高云;郑晓林;全海英;尹昌媛

    目的:针对CT增强扫描时易发生对比剂渗漏现象,设计一种防漏自动控制器,减少CT增强扫描时对患者造成医疗伤害.方法:整个仪器由感应发射器和接收控制器2个部分组成.感应发射器部分可感应注射针头周围的压力变化,并将压力传输到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将压力进行A/D转换后供单片机分析处理,当发生对比剂泄漏时,注射针头周围压力升高,在压力超过预先设定的临界值时,仪器进行声光报警,并发出指令让注射器停止注射.结果:经试验,当对比剂渗漏1~2 mL时,仪器即可报警并关闭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该仪器结构简单、可靠,经临床实际应用可以较好地防止CT增强扫描时发生大量对比剂渗漏伤害患者的情况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军队医院医学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孙国华

    通过分析当前军队医院医学工程人才队伍现状,指出了医学工程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 解决对策,为军队医院医学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参考.

  •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宁旭;秦明新;金贵;许佳;徐林;李晓寒;刘晶;蒲贤洁

    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从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学员的新设专业,如何培养合格的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适应部队卫勤保障建设需要,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的重大命题.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索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学员实践能力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