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互联网+”时代患者端App的功能设计

    作者:王琳华

    目的:从“互联网+医疗”的思路出发,对患者端App的功能设计架构和方案进行探索,通过其功能的实现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实现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方法:通过对患者端App的需求分析,完成系统结构设计,并应用App开发工具WeX5实现App的开发,通过Web Service调用外部接口,生成内部接口,完成系统集成和数据交换.结果:“互联网+”模式扩展了诊前诊后的应用空间,使患者省时有序就诊,实践证明该方法高效、易维护、易管理.结论:患者端App的应用,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就诊体验,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效益,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仅实现了健康服务理念,还提高了整个医疗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PACS数据批量录入扩展功能的开发及实现

    作者:向治平;杨涛

    目的:开发一款具有批量向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录入检查数据功能的软件.方法:通过分析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PACS运行模式及相关数据库,使用超文本预处理器(hypertext preprocessor,PHP)的数据调用接口(oracle call interface,OCI)扩展访问数据库,一次性向PACS数据库中插入多条数据.结果:软件实现了PACS数据的批量录入功能,在导管室实际使用中较大程度缩短了检查数据录入的时间,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以较低的开发成本扩展了PCAS的功能,解决了向PACS录入数据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导管室等科室的实际工作需要.

  • 检验流程信息化管理与优化措施分析

    作者:何照照;杨焱;王冬梅

    目的:规范检验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和人员管控,提高检验效率.方法:通过分析检验流程在条码自动化、联机数据采集、费用管理、统计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信息化现状,指出检验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优化的方向和措施.结果:提出了优化检验业务流程的具体措施,即采用双向通信模式,将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与实验室自动化系统(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LAS)整合等.结论:优化检验流程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实现检验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对提高检验效率、控制检验成本、减少生物污染有重要意义.

  • 基于集成平台的数据一致性保障方案探讨

    作者:贾末;孙震;张晨;张沛;计虹

    目的:探讨基于集成平台的不同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保障问题,针对不同系统寻找佳的保障方案,在确保数据质量的同时保障业务系统的良性运行.方法:借助消息中间表将患者主索引信息注册解耦合,通过消息补发及主索引信息注册自检功能保证异步消息产生的主索引信息的一致性.利用实时消息接收与差异数据抽取相结合的方法,保障数据中心数据的一致性.通过消息核对、事务控制、应急保障等方式保障业务数据的一致性.结果:目前医院患者主索引已达797万行,每日新增患者主索引注册约1 300人次.数据中心每日新增数据量近120万行,1 a多来各业务系统运行平稳,数据无误.结论:针对患者主索引系统、数据中心、各业务系统不同的业务场景及数据特点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数据一致性保障方案,在提高数据可靠性的同时提升了集成平台的整体实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危急值短信报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杨志海

    目的:设计一种涵盖医院现有检查、检验系统的危急值短信报告系统,对已有的危急值报告方式进行补充.方法:系统采用Delphi编程语言和MS 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设计.通过在各系统的数据库内建立统一格式的危急值数据视图,利用导入程序定时将数据保存到短信报告系统的数据库中,短信发送程序定时从数据库中查询未发送的危急值信息,调用DLL函数对短信收发器进行控制,实现短信发送.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患者各项危急值结果的短信报告,使医生尽快并正确地掌握了患者的危急值信息,有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结论:该系统更加全面地覆盖了医生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医技人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为管理部门对危急值的管理提供了数据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基于混合加密的无线医疗传感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作者:丁邢涛;钟伯成;朱淑文;黄勃

    目的:针对医疗数据在无线信道传输过程中易被窃听甚至篡改的问题,提出一种椭圆曲线密码学(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与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混合加密算法.方法:发送方使用AES会话密钥加密医疗数据、ECC公钥加密AES会话密钥,使用SHA-1计算医疗数据的散列值,继而使用ECC公钥对散列值签名;接收方使用ECC私钥验证签名,接着使用ECC私钥解密AES会话密钥,再用AES会话密钥解密医疗数据.结果:该安全方案在加解密时间、安全强度及能源消耗方面均优于常规的ECC算法或RSA和AES混合加密算法,保证了医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结论:该混合加密方案能够满足无线医疗传感网低时间复杂度的需求,较好地实现了对患者数据和隐私保护的目的.

  • 无痛结肠镜体位转换单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郭爱华;刘宏;郭拥军;黄鹿;潘翠荷;张清

    目的:研制一种无痛结肠镜体位转换单,解决无痛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体位转换问题.方法:该转换单由医用帆布制成,主体长110 cm、宽80 em,两侧分别有一腰带,腰带两面有5条尼龙魔术贴,方便系于患者腰部.主体背面与腰带平行方向有6个帆布拉手,用于改变患者体位时牵拉用.臀部有可撕开结构,内附尼龙魔术贴,在结肠镜检查前撕开以暴露臀部便于操作.主体正面下方正中有2个鞋套状布袋,用于患者屈膝时蹬脚用.结果:使用无痛结肠镜体位转换单与传统人工体位转换比较,明显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有效保护了患者隐私.结论:无痛结肠镜体位转换单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安全、方便、高效,值得在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 基于去相关算法的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研究

    作者:李易陆;王立伟;李恺宁;李跃杰

    目的:探讨去相关算法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中的应用,并对血流速度进行研究.方法:对去相关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的原理和算法进行分析,搭建激光散斑成像系统平台并利用去相关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算法进行微流体靶试验和动物试验.利用去相关算法获得微流体靶的血流图像和速度曲线;根据互相关算法先绘制原始散斑图像互相关曲线,再选取其各个峰值点所对应的原始散斑图像,进行去相关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算法的运算,进一步增强血管细微信息.结果:通过对微流体靶试验和动物试验的激光散斑图像进行去相关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算法运算,可获得组织血流信息和速度信息.结论:去相关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算法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处理方面具有可行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婴儿髋关节超声影像筛查坐式体位固定装置设计与实现

    作者:钟炳安;钟冠瑜;李资平;马桂芳;兰养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检查坐式体位固定装置,解决婴儿好动难检查的问题.方法:该装置主要由竖板、固定座、第一夹持固定板、第二夹持固定板、婴儿固定板、探头探测窗组成.利用夹持固定板使婴儿在坐式体位状态下脊柱与股骨形成直角,获得髋关节超声检查标准体位,再通过设置在两侧的探头探测窗获得髋关节两侧的佳图像.结果:利用该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婴儿髋关节图像,而且成像质量高,缩短了检查时间.结论:该装置可以在发育性髋关节异常超声筛查中起重要作用,适合批量筛查.

  • 医院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李贤威

    目的:设计智能火灾报警系统,检测医院病房的火情并及时报警.方法:该系统利用CAN (controller areanetwork)总线设计与实现,主要是基于智能型探测器、相关配套模块以及智能型控制器完成功能,构建火灾智能报警网络系统,进而实现火灾报警、控制、监视等功能.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控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烟雾检测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显示模块组成.结果:利用该系统医院能有效地实时监控病房的火情,并进行声光报警,降低了火灾发生的隐患.结论:该系统性能可靠、实用性强,能有效解决以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漏报、误报等难题,市场前景广阔.

  • 智能气压式止血带的研制

    作者:刘于红;李彦波;费月海

    目的:研制一种智能气压式止血带,以减少止血带使用过程中因人为疏忽而造成的并发症.方法:该装置的硬件设施主要由止血带部分和电子处理器部分组成.其中,电子处理器部分包括压力传感器、数据处理器、电子显示屏和报警装置.软件的信号处理设计主要采用移动平均、频域滤波算法.结果:该装置与传统止血带相比,有效地改善了患者舒适程度,提高了止血效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几率.结论:新研制的智能气压式止血带能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大增加止血带使用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因人为疏忽所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一种新型张口训练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苏凤花;黄主宝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张口训练装置,以方便患者张口训练使用.方法:新型张口训练装置为半弧形结构,包括上牙垫、下牙垫、弹簧和调节机构4个部分.上、下牙垫为一体注塑成型,弹簧与调节机构均为金属成型.选取2016年1-12月口腔外科下颌骨骨折术后张口困难的患者88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44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楔形木牙垫行张口训练,实验组使用新型张口训练装置行张口训练.术后第10天开始练习张口,持续3~6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张口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张口训练装置使用方便,佩戴舒适度高,可灵活调节张口度大小,清洗维护简单,易被患者接受,提高了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张口困难,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 连续短阵脉冲刺激运动区对大脑网络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超;耿跃华

    目的:研究连续短阵脉冲刺激运动区对大脑网络的影响,为运动功能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招募健康受试者12例,采用伪刺激及连续短阵脉冲刺激人大脑初级运动区,在刺激前后进行手指按键运动测试同时采集脑电.利用皮尔逊相关方法对所采集脑电信号进行关联特性分析、脑功能网络构建及网络特征参数分析研究.结果:伪刺激相关系数矩阵、脑功能网络拓扑连接图以及脑功能网络特征参数在干预前后比较均无变化(P均>0.05);连续短阵脉冲刺激运动区后,按键运动测试的按键平均反应时间增加,网络的节点度减小、聚类系数减小、特征路径长度增加、小世界属性减弱,且各项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短阵脉冲刺激能够改变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特征参数,改善运动功能.

  • 可穿戴式生命体征及环境信息移动监测装置研制

    作者:周龙甫;刘传银;张雅勤;周扬;李长生;张恩阳

    目的:为了动态监测运动情况下的人体生命基本体征和周边环境信息,设计研发一套可穿戴智能装置.方法:采用系统集成方式,整合多个传感器模块,完成整机设计.以微控制器为核心部件,编写嵌入式应用程序实现外围传感器组的控制、数据获取.采用模拟串口技术,保证多个传感器协同工作.通过蓝牙实现手持机与主控模块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结果:所设计的监测装置功耗低、体积小、质量轻,监测数据准确,满足穿戴式移动监测设备的设计要求.结论:该穿戴装置能够为使用人员提供实时监测数据,对于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 基于决策树的卫生装备数质量预警模型的应用探讨

    作者:贾青宁;任洪亮;程兴冉

    目的:研究基于决策树的卫生装备数质量预警模型,实现准确预测卫生装备在未来特定条件下的数质量情况,为制定决策提供技术支持,量化指导维修检测力量配置、零配件供应、应急预案制订等工作.方法:以检定(校准、检测)报告、性能参数检测数据、日常使用管理记录为数据源建立数据集,首先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之后利用ID3、CHAID等算法生成决策树,后将决策树反映的数据规则转换成一系列预警信息.将该模型应用于卫生装备使用实践,进行分析验证.结果:对某后勤保障车辆车载净水装置维护使用档案记录进行决策树分析发现,非铺装路面机动距离、环境温度、服役时间对故障发生率有主要影响.结论:建立基于决策树的卫生装备数质量预警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 基于医用压缩空气供气的防褥疮气垫床充气装置的设计

    作者:胡银伟;王恒杰

    目的:针对现有的防褥疮气垫床充气泵的弊端与不足,设计一种可替代传统气垫床充气泵的充气装置.方法:该装置以MCS-51单片机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n unit,MCU)为核心,利用压缩空气作为气源,主要由主控制模块、电源电路、压力检测模块、液晶显示驱动模块、按键模块、实时时钟模块及报警电路等构成.结果:该装置可达到与传统充气泵一样的充气效果,而且减少了充气泵的噪声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影响,对危重患者的褥疮防治效果更佳.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能交替对2张气垫床充气,且能及时对故障进行报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多功能患者服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李亚娟;李朋朋;李嵘;刘恒

    目的:针对现有患者服的弊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衣多用的医用患者服.方法:多功能患者服使用纯棉布料制作,根据患者体型分为大、中、小尺寸,通过在上衣和裤子上合理化设多个开口及口袋放置引流管、引流袋、静脉置管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实现一衣多用的目的.结果:多功能患者服不仅实现了病员服的多功能化,而且有效保护了患者隐私,避免了脱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很高.结论:多功能患者服制作简单、患者穿着舒适方便,可广泛用于血液透析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股静脉穿刺置管等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 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复苏转运模块装备系统构建及应用

    作者:刘雁冰;赵欣;谢明;张亮;董均杰;梁红璇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复苏转运模块的构建及应用.方法:依据复苏转运模块化设置的目的、原则、方法,将其分为复苏和转运2个子模块.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独立展开(或替代)、与旅团救治机构联合展开以及分散展开3种模块运用方式.同时,对专业装备的具体分类、通用性、集成化、便携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检测该模块化构建的效果.结果:模块化装备的组合与构建提高了医疗队的救治效率,节省了医疗资源.结论:野战医疗队复苏转运模块及其装备系统符合应急机动卫勤力量快速展开、快速补给、快速撤收以及适应广泛的要求,能够达到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目的.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核性盆腔炎卵巢功能的评价

    作者:向清玉;张玲;向清华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结核性盆腔炎治疗前后卵巢血供的变化,在血液动力学水平上了解结核性盆腔炎对子宫及卵巢功能的影响及治疗后子宫及卵巢功能恢复状况.方法:对17例结核性盆腔炎患者(观察组)及17例生育期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得子宫及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各不同阶段测量值,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将测量值作为卵巢功能恢复情况的依据.结果:观察组子宫动脉卵巢支及卵巢动脉流速治疗3个月较治疗前、治疗la较治疗6个月时增高.观察组子宫动脉卵巢支及卵巢动脉流速治疗3个月、6个月、la、1.5 a均较对照组增高.观察组卵巢动脉PI与RI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观察组卵巢动脉PI与RI治疗1 a、1.5 a较正常对照组增高.结论:盆腔结核治疗前后可导致子宫及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核性盆腔炎治疗前后子宫及卵巢动脉各项血流参数对评价盆腔结核治疗效果及预测治疗后卵巢功能的恢复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不同内固定对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并发症影响

    作者:巩腾;苏学涛;夏群;王景贵;阚世廉

    目的:观察术前合并生理曲线异常和不同内固定对椎间关节硬化型颈椎病患者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postoperative axial symptom,PAS)和门轴侧骨槽融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接受颈椎管后路减压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其中辅助椎弓根钉棒固定48例、侧块钉棒固定58例,均随访3a以上,分别比较术前有、无生理曲线异常时,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侧块或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6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PAS发生率、首发时间、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50例术前无生理曲线异常患者,椎弓根置钉术后6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高于侧块钉棒固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2,P=0.032),椎弓根置钉PAS持续时间短于侧块钉棒固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2,P=0.019);56例术前有生理曲线异常患者,椎弓根固定PAS发作率低于侧块钉棒固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P=0.042).结论:CSM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门轴侧骨槽融合,缩短PAS病程,降低PAS发生率.

  • 屏气后心率变化及达平稳心率时间对冠脉CTA质量的影响

    作者:罗春材;王强;黄自立;刘博;杜其聪;胡坚兴;李雪萍;杨立;杨铁;齐叶青

    目的:探讨屏气后心率变化以及到达平稳心率的时间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以下简称“冠脉CTA”)质量的影响,为获取高质量冠脉CTA图像提供保障.方法:收集某院700例行心脏冠脉CTA扫描患者扫描前的心率值,记录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心率(扫描前静息态初始心率、屏气过程中的高心率、屏气后的平稳心率)及屏气后达平稳心率的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绘制出心率变化曲线趋势图,掌握心率变化和达平稳心率时间的规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案(回顾性或前瞻性扫描).结论:掌握患者屏气后心率变化走向及达平稳心率时间的差异性,对指导冠脉CTA扫描具有重要意义.

  • 不同浓度影像增强剂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剂量计算的影响

    作者:明锐奇;张伶;丁元泓;王皓;邱绍洪;游定江;李超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浓度影像增强剂的定位CT增强图像替代平扫图像用于靶区勾画和剂量计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收集40例鼻咽癌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使用不同浓度的影像增强剂.所有病例均在平扫图像上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轮廓,再把靶区和危及器官轮廓复制到增强图像上.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分别以增强图像和平扫图像设计2组放疗计划,比较2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和治疗总跳数.结果:2组图像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治疗总跳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影像增强剂对鼻咽癌放疗计划剂量计算影响极小,鼻咽癌放疗中可以使用定位CT增强图像替代平扫图像用于靶区勾画和放疗计划剂量计算.

  • 输液泵使用风险因素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作者:刘晓华;刘振临;周传坤;郁苏娟;许锋

    目的:深入分析影响输液泵使用的安全风险因素,为加强输液泵安全管理与监控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北京市9家三甲医院的100台输液泵进行1 000份临床使用调查问卷监测,对输液泵使用异常情况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各指标因素对异常情况的影响.结果:数据样本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输液泵和输液管路的生产企业、输液泵的使用时间、输液管路与输液泵是否配套,以及使用输液泵的医疗机构和部门类型是输液泵使用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输液泵管理部门应重视和加强输液泵的安全维护和使用管理,规范使用输液泵配套管路,从源头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输液泵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临床输液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 医疗设备单机核算的一种解决方案

    作者:徐燕;杨玉志

    目的:提出医疗设备单机核算的一种解决方案,为其实施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在分析医院医疗设备运行现状和效益核算情况的基础上,从设备效益数据统计、效益分析2个方面对医疗设备单机核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实践落实,所提出的方案简单、具体,基本满足了医疗设备单机核算的需求.结论:医疗设备的种类繁多、管理复杂,各家医院应依据自身现状定制医疗设备的单机核算方案.

  • 临床医学影像设备的安全管理

    作者:余华良;魏坤;俞锴

    目的:对临床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以提高医学影像设备的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其预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及主要产品,对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指出设备自身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是造成设备常见故障的主要因素.建立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从资产管理、质量控制管理、计量管理3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实施和完善.结果: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通过及时、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延长了设备更换周期,减少了设备的费用支出,为临床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缩短了患者的就医时间.结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通过规范化地实施针对医学影像设备的资产管理、质量控制管理、计量管理等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了设备的良好运行,发挥了其应有的临床作用.

  • 浅析综合性医院制剂室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陈根光;王庆芬;陈锦珊

    目的:规范综合性医院制剂室设备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方法:分析综合性医院制剂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包括设立设备管理组、完善规章制度、引入信息化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确认与验证等措施.结果:逐步规范了设备管理,提高了设备维修效率,降低了设备故障发生率.结论:采取综合举措做好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对于制剂室的科学、有序、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 中医诊疗与治疗数据挖掘技术

    作者:吕明;刘皓挺;武蓉蓉;高云;仝青英

    分析了中医诊疗与治疗技术的数据挖掘需求及各自特点,总结归纳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诊疗与治疗技术中的具体应用现状、关键技术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中医诊疗与治疗,具有节约成本、提高诊疗效率等积极作用,指出了中医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中医诊疗与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战创伤院前急救止血敷料研究进展

    作者:胡传忠;梁向党;刘申

    介绍了国内外战创伤院前急救止血敷料的主要种类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院前急救止血敷料的优缺点、存在问题及其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急救止血敷料在院前急救止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出止血敷料将趋向于多能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在无法达到功能兼备的条件下,要根据伤口与伤情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敷料与止血系统,从而为院前急救止血技术提供更大的支持.

  • KM系列血液净化装置硬件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

    作者:陈旭刚

    0 引言人工肝支持系统是临床治疗肝衰竭患者必不可缺的应用平台,是目前治疗重症肝炎、各种肝功能衰竭的重要疗法之一,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能够显著降低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1].我院自2001年首次引入KM-8800血液净化装置开展人工肝治疗,到KM-8900α血液净化装置的更新换代,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以KM-8900α血液净化装置为例,对KM系列血液净化装置的硬件结构和各个部分功能进行分析介绍,并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常出现的或可能导致高级别报警的故障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供同行参考.

  •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

    作者:周素涛;贾倩;阎敏娜

    0 引言我院为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优化医疗服务,在使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基础上,购进了一台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大大提高了标本的检测量和检测速度.为使2台仪器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我们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显示2台仪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这与王芳等[1]的研究结果相同.在一次使用中,对2台仪器进行高低2个水平质控物分析,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内,但2台仪器之间高水平质控物的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差异较以往增大.为向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我们对2台不同型号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重新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发现了问题所在,现介绍如下.

  • Innova3100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故障检修与分析

    作者:聂娟娟;黄海;孟燔;金剑

    0 引言Innova 3100是一款兼容型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采用结晶数字化探测技术,数字化图像清晰度高,射线剂量低,为细小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可能[1-2],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相关检修案例值得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数字化主机(digital leader,DL)可正常启动,但应用软件无法启动,DL与实时采集控制器(real time adaptive control,RTAC)无法通信.

  • 鼻镜清洗框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赵玛丽;马萍;曹登秀;马晖

    0 引言鼻镜为耳鼻喉科检查、诊疗患者鼻腔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频率高[1],一般由左右两叶、卡簧和连接轴组成[2].因鼻镜为无锁扣闭合特殊组成器械,其前端闭合面在使用后易积攒黏附较多污渍、黏液等物质,在清洗过程中,需借助外力作用于鼻镜手柄,将其前端闭合面充分撑开,便于清洗介质与闭合面充分接触,以确保器械洁净与干燥.目前,国内常采用鼻镜清洗摆放架、耐高温塑料固定卡或橡皮筋套扎[3-4]等形式完成鼻镜的清洗灭菌处理,卡口或套扎处有清洗灭菌盲点,特别是橡皮筋套扎,其清洗灭菌前需反复逐一卡扎,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量.为加强鼻镜清洗灭菌质量管理,保证清洗消毒灭菌效果,我们研制了一种鼻镜清洗框,用于鼻镜的有效清洗灭菌.

  • 一种野外医疗用可拆装伪装网撑杆的研制

    作者:董兴宝;郭栋;师雷锋;杨腾;李顺飞;何伟华

    目的:研制一种野外医疗用可快速拆装的伪装网撑杆,提高医疗卫生帐篷等展开单元战场隐蔽伪装的时效性.方法:该新型伪装网撑杆整体呈“哑铃式”空心长柱构造,包括底座、杆体和顶盘3个部分.杆体包括外杆体和内杆体,外杆体上端设计有一段纵向开口,外壁螺纹塑型,并套有一紧固螺栓.顶盘为一圆环状结构,通过套筒固定于内杆体顶端下方10 cm处,圆环外径为20 cm,具有支撑网面功能.底座为圆形底板,底板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孔,并设有底座套筒,可套于外杆体下端,具有固定撑杆功能.结果:使用该新型伪装网撑杆,单个医疗卫生帐篷伪装网搭设平均时间由5 min缩短至2 min,撤收平均时间由4 min缩短至1.5 min,可有效解决机动卫勤分队野外实训时伪装网搭设费时费力的难题,提高全要素展开时效.结论:该新型伪装网撑杆具有安装快捷、便于储运、坚固耐用等特点,符合战术使用要求,值得在卫勤分队中推广应用.

  • 一种野战悬挂便携式输液架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陈永红;李丰芹;王小娜;任君梅;张蓉;郭栋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野战医疗队卫生帐篷的悬挂便携式输液架,以满足野战条件下的输液需求,提高输液效率.方法:该便携式输液架由输液架体、悬吊钩、输液悬挂组件、自动锁紧结构(棘爪)组成.输液架体的一端安装有悬吊钩;输液悬挂组件包括2个螺旋挂钩和2个倒圆锥形套筒.输液架体由3根不同规格的优质不锈钢圆管组成,可通过调节其间的衔接螺纹使输液架体上下移动至悬挂液体瓶(或袋)的合适高度.结果:该便携式输液架使用便捷,装卸载时间和安装时间较传统输液架均有大幅缩短,能有效提高卫勤训练效果和战伤救护时效.结论:该便携式输液架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既适用于野战条件下战地救护、救灾救护输液,又适用于各类医疗条件下的特殊救治.

  • 野战医疗队救治组中心供氧系统的改进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李丰芹;陈永红;张蓉;任君梅;郭栋

    目的:为实现氧气瓶的快速转运与医用氧气的高效利用,对野战条件下中心供氧系统进行改良.方法:改良后的中心供氧系统包括40L氧气瓶、三通球阀、流量表、牛筋软管、一次性吸氧鼻导管、减压阀、固定挂钩和L型氧气瓶轮式推车.其中L型氧气瓶轮式推车根据医用氧气瓶尺寸设计承重骨架,辅设固定带,并在其底部安装2个轮子,以实现对氧气瓶的有效固定和快速转运.结果:改良后的中心供氧系统可满足供氧物资储存、装载、展开、撤收等多个环节便利的需求,节约人力和空间,达到预期供氧效果.结论:改良后的中心供氧系统提高了战时医用氧气使用效率,提升了野战医疗队的保障救治能力,可在机动卫勤分队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孕期营养门诊新模式探讨

    作者:叶翠菊;宋传旭;吕瑞雪;吴俊;黄毅洲;易大玲;杨荣骞

    目的:探讨一种孕期营养门诊管理的新模式,以适应现代化数字医院的建设发展.方法:对现有孕期营养门诊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分析,介绍孕期营养门诊的新型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与远程监测技术新模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分析新模式对孕期营养门诊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及远程监测技术是医院孕期营养门诊高效建设的工具和手段,能够满足正常孕妇的营养服务需求和高危孕妇如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GDM)等对精准、个性化营养管理的需求.结论:新模式是传统营养工作的拓展与延伸,有助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提升孕产期保健水平,为建设全面、连续、规范的孕期营养门诊建设提供了思路,值得推广.

  • 医疗电子仪器使用中的干扰及抑制方法

    作者:刘正明;李斌山

    目的:探讨抑制干扰医疗电子仪器使用信号的方法,使仪器能够更准确地获取患者诊断信息.方法:分析干扰医疗电子仪器使用的几类信号源,从屏蔽保护、选择合理接地点、滤波、合理设计电路等方面对其抑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保证仪器合理接地,或采用屏蔽保护法、远离法、元件保护法等可以实现抑制医疗电子仪器干扰信号的目的,使仪器正常工作.结论:医疗电子仪器在使用时要根据干扰源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干扰进行抑制,才能准确获取患者的诊断信息.

  • 基地化训练实践过程中对特诊保障的定位与思考

    作者:张妙贤;董兴宝;郭新;何伟华

    目的:探讨基地化训练任务中特诊保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保障作用.方法:分析训练中特诊仪器设备的配置、装备在训练中的使用情况、特诊保障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人员、装备与工作间协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对策提出思考.结果:基地化训练任务中,配置的超声仪相对落后,但心电图机基本可以满足野战条件下诊断救治需要;野战医疗队落实新编制后,医疗保障组人员略有减少,任务相对加重,但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及加强通信设施配置亦可满足保障需要.结论:野战医疗队的特诊专业人员需要提高医疗专业技能与野战急救技术;装备上需要配备更加先进的心电、超声诊断仪器;同时需加强全队人员组间、组内磨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特诊技师在野战医疗队中的作用.

  • 药材保障多模块组合型药材车药品保障方案研究

    作者:施金虎;李治

    目的:探讨药材保障多模块组合型药材车在各种行动中的药材保障方案的制定,以期提高药品保障模块的补给效率.方法:按照模块化原理,模拟受领保障任务进行针对性演练,改正历次保障任务找出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实践验证.结果:该方案可以随保障环境和保障要求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适用于药材保障多模块组合型药材车.结论:该方案实施便捷,可提供快速、机动的药品保障,提高了补给效率.

  • 条码技术在高压氧患者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李琳;张敦晓;肖宏;曹剑秋;李航;胡慧军

    目的:探讨条码技术在高压氧患者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以期简化高压氧门诊工作登记流程,方便对患者基本信息的调阅.方法:介绍医院设计的条码及其使用方法,并在工作耗时与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条码技术提高了门诊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条码技术简化了高压氧门诊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减少了差错纠纷,可以满足患者预约治疗的就诊需求,值得推广使用.

  • 耗占比监测在单病种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余芳;殷相飞;张和华;魏安海;李姝颖

    目的:探讨耗占比监测在单病种管理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提升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方法:介绍单病种管理的特点及作用;从医院耗材管理的状况入手,重点分析耗占比的现状;将耗占比引入单病种,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对存在的耗材占比高、增幅大、管理粗放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耗占比与单病种管理相结合减少了医疗费用,降低了使用风险,减少了库存积压与损耗.结论:将耗占比引入单病种可以有效改善耗材管理现状,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效率.

  • 基于YY1468-2016标准完善医用气体管道氧气浓缩器系统的对策分析

    作者:伍子英

    目的:依据YY 1468-2016《用于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的氧气浓缩器供气系统》标准,探讨完善现行的医用气体管道氧气浓缩器系统的方法.方法:基于YY/T0298-1998《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对即将执行的YY 1468-2016新标准进行分析.根据新标准,从氧气浓缩器的性能特点等方面出发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与措施.结果:改善了现用医用气体管道氧气浓缩器供气系统,使之可达至强制性标准要求.结论:只有强化气体管道氧气浓缩器供气系统日常的运行、监控、管理措施,才能达到新标准的使用要求.

  • 多参数监护仪除颤防护测试与标记要求分析

    作者:张文忠;刘继广;李婧;邓振进;徐勤

    目的:探讨多参数监护仪除颤防护测试和标记的要求,以期帮助制造商理解相关标准,更合理地设计产品.方法:阐述监护仪除颤防护测试的背景原理,分析相关标准对除颤防护的测试及标记要求,对临床实际应用监护仪时的除颤防护流程进行研究.结果:如果多参数监护仪不满足除颤防护要求,在医疗中被错误使用,轻则导致设备损坏,重则导致患者除颤治疗失败甚至死亡,同时也会有引发医护人员电击事故的危险.结论:除颤防护是多参数监护仪重要的性能,只有在产品设计时全面理解标准要求、充分考虑合理可预见的临床应用场景,才能有效降低设备使用风险.

  • Mobetron2000移动式术中放疗系统的物理性能测试

    作者:周含;沈泽天;沈君姝;袁喜;朱锡旭;李兵

    目的:对Mobetron 2000移动式术中放疗系统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以确保应用的可靠性.方法:按照TG51协议所推荐的方法,测量Mobetron 2000移动式术中放疗系统的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 depth dose,PDD)、输出剂量、射束能量、射野的平坦度与对称性、X线污染及剂量线性和重复性等.测量时都使用三维水箱进行测试验收,限光筒端面始终保持与水面相切,且标称源皮距为50 cm.结果:除12 MeV射束能量外,该系统的其他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可以确保稳定运行.结论:该系统可以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及有效的治疗.

  • 血透机的质量控制及问题总结分析

    作者:高磊;杨坤;詹宁波;牛宝居

    目的:找出血透机质量控制中的问题,保证血透机运行的安全性.方法:使用美国MESA的90XL型血透机检测仪和奥地利RIGEL 288型电气安全检测仪,按照军队及国家相关标准,对血透机的透析液温度、透析液电导率、静脉压、动脉压、透析液流量、透析液pH值、肝素泵注入流量、血泵流量、脱水流量等性能参数及电气安全进行检测.结果:多数血透机处于合格状态,符合临床使用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机器进行了维修保养,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结论:对血透机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为保证临床安全、有效应用,必须定期对血透机进行检测.

  • 全身伽马刀与三维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剂量分析

    作者:吴冰;林雪莲;丁立涛

    目的:比较全身伽马刀与三维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剂量分布,为临床治疗优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5例采用全身伽马刀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2个计划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以及靶区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和均匀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结果:对于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伽马刀的D98与平均剂量Da均高于三维适形放疗;对于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伽马刀与三维适形放疗V95分别为(95.05±0.02)%与(90.00±0.03)%(P=0.00),伽马刀治疗靶区覆盖率较好;对于危及器官,伽马刀更能保护正常组织;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内剂量均匀性较伽马刀治疗好(GTV:0.11±0.15 vs 0.23±0.02,PTV:0.14±0.04 vs 0.21±0.03),但正常肝组织受照体积过大.结论:全身伽马刀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比三维适形放疗具有剂量学上的优势,但是在肿瘤靶区剂量均匀性方面较三维适形放疗差,在实际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靶区情况选择佳的治疗方式.

  • 不同扫描部位采集的CT值-电子密度转换曲线对放疗剂量的影响

    作者:李克;钟小军;张晓华;邱凌平

    目的:探讨不同扫描部位采集的CT值-电子密度转换曲线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CIRS062不均匀等效模体在同一台CT模拟机和相同的扫描参数条件下分别获取头部、胸部和腹部3种模式下的CT值-电子密度转换曲线,选取脑胶质瘤、肺癌和胃癌各8例患者通过Pinnacle 9.8放疗计划系统利用3种模式下的CT值-电子密度转换曲线进行剂量计算,分析照射剂量的偏差,包括机器跳数值、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结果:在同一定位扫描参数下,头部与腹部的CT值-电子密度曲线和照射剂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头部和腹部与胸部模式的CT值-电子密度转换曲线有明显差异(P<0.05),尤其是在高密度组织处的CT值变化较大,但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偏差均小于2%.结论:不同扫描部位下采集的CT值-电子密度转换曲线对剂量计算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头部与胸部肿瘤应该尽量选择各自扫描模式下的CT值-电子密度转换曲线进行剂量计算,以保证治疗计划剂量计算的精度.

  • 医学影像显示器的校准与质控

    作者:田金;刘振临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显示器的校准标准与方法,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方法:分析医学影像显示器的相关标准、概念以及由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标准定义的灰阶标准显示函数(grayscale standard display function,GSDF);以DICOM标准第14部分关于医学影像显示的内容为基础,使用DICOM GSDF标准函数,对医学影像显示器进行校准.结果:提出查找表与亮度计是医学影像显示器DICOM GSDF校准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采用手动、自动及网络3种模式进行校准.结论:医学影像显示器的校准与质控应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只有对其进行DICOM GSDF校准后,才能用于临床诊断工作.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