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基于DICOM的超声影像工作站与网络传输系统探讨

    作者:崔志刚;郭丹;李洋

    目的:研究基于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的数字化超声影像工作站,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高效数字化医院.方法:以医院超声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的设计为例,介绍DICOM超声影像工作站的具体架构,对数种不同DICOM超声影像工作站的连接方式进行展示,并对其优劣予以分析,同时与采集卡方式进行对比.结果:DICOM超声影像工作站在易用性、分辨率及管理上均优于采集卡超声影像工作站.结论:该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了临床工作效率,推进了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区域医学影像信息共享,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基于Web的EMRS跨平台医保费用预警管理系统构建及应用

    作者:邓千;陈泓伶;张苏霞;刘鼎

    目的:将自主开发的Web医保费用预警管理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跨平台融合,引导医生合理治疗,降低次均费用、超支费用和自付部分欠款等问题出现的概率.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EMRS)自定义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URL)扩展特性以及Web平台对HTTP请求的处理优势,使用Java技术、SQL技术钻取异源数据,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后依托可视化技术映射成图像提供给用户浏览.结果:改变了事前预警、事中监管行为模式,减轻了医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管理效益.结论:该系统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其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医院外送标本检验结果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作者:谢新鹏;廖生武;唐绍杰;黄加云

    目的:探讨一种可以实现院内外检验结果信息共享平台.方法:采用Oracle 10g数据库和PowerBuilder 9.0开发工具的导入导出功能,通过研究设计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检验信息在第三方检验服务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的共享.结果:该平台能够解决外送标本检验结果在医院的信息共享问题,完成外送标本检验结果的信息化保存和共享.结论:该平台实现了第三方检验服务信息系统与HIS的无缝对接,使医生和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关于检测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WPF技术在医疗数据访问与打印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利利;李仁义;马进;胡文东;惠铎铎

    目的:利用Windows呈现基础(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技术实现对医学数据的快速访问及美观的报表打印.方法:数据访问采用实体框架(entity framework,EF)将数据库抽象为数据结构,数据表映射为属性.多页打印采用FlowDocumentScrollViewer作为容器,通过块元素Paragraph将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段落中,从而实现多页打印.结果:可以通过WPF技术中的EF大幅度减少程序对数据库的访问频率,提高程序的反应速度.流文档能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实现打印.结论:WPF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和人机界面的美观性,可为数字医疗的建设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值得在医疗系统或软件开发上推广.

  • 涉核特勤疗养路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代维利;曲丹;高健;朱承超

    目的:实现涉核特勤疗养路径管理信息化,提高路径管理效率,扩充路径管理内涵和功能.方法:依托军队疗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数据库为Oracle 8,开发语言为Java,完成涉核特勤疗养路径管理系统的研发.结果:解决了纸质路径耗时费力、监管滞后、统计困难和调整不便等问题,提高了涉核特勤疗养路径管理水平.结论:该系统的应用使涉核特勤疗养路径管理更规范、便捷、精细,可在承接涉核特勤疗养任务的军队疗养院中推广和应用.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医院预约挂号流程设计

    作者:黄永刚;李韬;王蕾;安峰

    目的:解决医院挂号排队现象严重、患者就诊体验欠佳的难题,探讨门诊预约挂号新方法、新模式的应用.方法:运用智能手机、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微信预约挂号平台,实现在线挂号支付等功能,完成初诊预约、复诊预约、取消预约、预约限制及爽约的处理等操作.结果:该平台实现了患者挂号预约、信息反馈、取号等服务流程,拓展了门诊医疗服务新模式.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预约挂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接诊与患者需求的矛盾,促进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使门诊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分配.

  • 基于C/S结构的分布式HIS架构的开发

    作者:冯海云;刘晓伟;李丹彤

    目的:开发一种.NET环境下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结构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架构,使HIS中的不同功能模块可以方便地加载到该架构中,以提高HIS开发的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方法:对HIS架构进行分层结构化设计,分别为界面层、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和实体层.用户通过界面层输入数据,由逻辑层响应界面层的用户请求,后由数据层响应逻辑层的请求进行数据库的访问操作.实体层是数据的载体,界面层、逻辑层、数据访问层通过实体层传递数据.利用Visual Studio 2008中的C#语言完成架构程序的开发.结果:利用该架构,可以方便地对HIS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加载,大大方便了开发人员对程序功能的控制.结论:基于C/S结构的分布式HIS架构满足了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软件的要求,提高了HIS开发的效率,同时降低了系统开发的成本.

  • 科室智能耗材柜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探讨

    作者:林新;丰丽英;朱前勇

    目的:设计和研发科室智能耗材柜系统,实现医用耗材的自动补货、质量安全和统计查询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开发环境采用Microsoft.Net技术框架、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结构、MS SQL Server数据库,硬件采用称重传感器、电子显示屏、耗材托盘、智能耗材柜、电子标签和扫描枪、指纹仪和读卡器验证等设备,支持单机版和网络版,基于医院内部计算机网络,实现医用耗材业务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科室耗材柜库存预警进行自动补货、通过用户验证登录系统取用耗材记录、通过企业资质和产品效期预警进行质量管控等.结果:取得了规范业务、高效物流、质量安全的管理效果.结论: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保障了医院医用耗材业务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低压舱气压弹放式迅速减压装置的研制

    作者:臧斌;顾昭;王桂友;于立华;施维茹;涂磊;温冬青;张岩

    目的:研制一种可代替钢化玻璃实现模拟飞机座舱破裂的低压舱迅速减压装置.方法:采用金属材质作为2个不同压力气室的隔离膜,根据飞机的减压高度、座舱压力差和减压时间计算减压喉道和隔离膜的面积,根据隔离膜承受的压力确定其结构强度.借鉴飞机导弹的弹射投放技术,通过高压空气将隔离膜迅速弹开,实现模拟飞机座舱玻璃破裂的迅速减压要求.结果:气压弹放式迅速减压装置能够完成模拟飞机座舱破裂时的工作状态,减压时间短可达0.16 s.结论:气压弹放式迅速减压装置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减压工作准备,操作使用简便,其功能和精度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 故障树分析法在SL-IE型放射治疗模拟机电气系统革新中的应用

    作者:刘德庆;李恒;张建军

    目的:探讨故障树分析法应用于SL-IE型放射治疗模拟机电气系统革新的可行性.方法:分析SL-IE型放射治疗模拟机的电气系统结构和原理,建立放射治疗模拟机电气系统故障树,并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有效冗余设计方法进行革新,并对革新后的故障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再对革新后限位器进行实际验证.结果:革新后放射治疗模拟机系统的故障率显著降低,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结论:故障树分析法应用于SL-IE型放射治疗模拟机电气系统的革新是可行的,但要注意革新事件的选择、革新后维护变化,谨慎革新的事件.

  • 模拟海上救护训练平台的设计

    作者:李杰;阎勇;曹利军;程继伟;葛君;张益明

    目的:设计一种模拟海上救护训练平台,模拟不同海况环境,开展海上救治训练.方法: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三自由度电动平台,通过设定振动频率和位移,模拟救护艇横摇、纵摇和垂荡,在平台上搭建训练手术室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结果:改变该训练平台的振动频率和位移,能够模拟2~5级海况下救护艇的手术环境,进行抗眩晕训练、精细操作训练、护理训练.结论:该训练平台能够使医疗人员加快熟悉海上环境,演练不同海况下的救治技术,有效提高救护效率和实际救护效果.

  • 制备医用生物补片材料装置的改进

    作者:杨利霞;王云泽;杨国峰;谢美娜;李一礼;李晶;樊立涛;宋灵杰

    目的:对制备医用生物补片装置进行改进,使该类材料的制备可以实现规模化、自动化.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原材料特点及各制备工艺流程步骤,对该装置的摇床进行改进,加装筒状处理系统.筒内设计动物膜材料的铺平固定装置,顶部和底部设计进液口和出液口,整个系统固定在摇床底座上.结果:使用该装置后,制备效率显著提升,原料利用率提高了20%,产品合格率提升了35%,制备周期缩短了33%,总体成本节约了40%.结论:该装置能够满足多种动物源材料的制备需求,制备工艺简单、批间差异小,原料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均有大幅度提升,降低了医用生物补片的生产成本,促进了医用生物补片在临床上的应用.

  • 负压隔离舱空中转运过程的舱体气压变化研究

    作者:赵志超;李国洪;孙秋明;胡名玺

    目的:探究负压隔离舱在空中转运过程中内外压差的变化情况,分析其性能的稳定性,确保用其空中转运烈性呼吸道传染患者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被传染.方法:采用卫生装备研究所自行研制的自带实时记录功能的压差监测仪,测量飞机飞行5个阶段中负压隔离舱内外气压变化情况,终判断负压隔离舱在空中转运过程中能否安全运行及需要注意的因素.结果:空中转运过程中舱内负压大值为-60 Pa,小值为-120 Pa,远低于安全压力-15 Pa,并且飞行过程中舱内负压与高度呈正比.结论:负压隔离舱在空中转运伤病员过程中可有效保持负压状态,可为空中转运传染病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一种MRI临床质控体模的设计构想

    作者:井赛;罗二平;申广浩;景达;翟明明;谢康宁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临床日常质控的MRI检测体模.方法:在相同参数条件下使用国内常用的Magphan SMR170型和Victoreen 76-903型体模进行测试实验,比对各模块检测数据,分析各模块的优缺点并设计优化组合方案.结果:该体模可适用于高成像质量MRI设备的检测,并能解决定位不准确、尺寸不匹配等问题.结论:该体模可满足MRI临床日常检测的需求,为体模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基于方舱医院救援需求的药品包装改进研究

    作者:杨波;樊毫军;石磊;吴志恒;卜婧;胡玉华;侯世科

    目的:探索基于方舱医院救援需求的药品包装改进方法,满足急救药品快速保障要求.方法:从药品预案中包装问题的考虑、急救要品的需求量、特色药品采购、药品保障的阶段性4个方面分析救援行动中药材保障的特点及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急救药品包装优化方法.结果:提出急救药品包装需要从药物基本属性、包装适量、使用准确便利、便于携行运输、环境适应性5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结论:急救药品保障是灾害医学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方舱医院救援需求对急救药品包装进行优化改进,能够满足救援现场使用要求,提高救治效率.

  • 一种超声波冻疮治疗仪的研制

    作者:张亮;李宁;刘小寒

    目的:研制一种超声波冻疮治疗仪,解决现有的临床冻疮治疗方法恢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方法:基于超声波的热作用原理设计,以LPC1788微控制器为硬件电路核心,基于KEIL uvision4.0开发平台研制相应的配套软件.整个治疗仪由方波产生电路、升压电路、换能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构成.结果:利用该治疗仪连续治疗冻疮5~7 d就可以治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该治疗仪可靠性高、操控性强、适应范围广,无副作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临床治疗冻疮方法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新型呼吸机湿化液滴入接头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戴启凤;程炎芳;温丽芳;黄芳芳

    目的:研制一种呼吸机湿化液滴入接头,以解决湿化液滞留、管道漏气、呼吸机管道固定等问题.方法:取一次性输液延长管,留取注射器端约10 cm;另在呼吸机管道原装配套的L型接头侧壁上打一个孔,孔的内径大小与输液延长管直径外径相等.经此孔置入输液延长管注射器端,置入深度4~6 cm.在输液延长管与小孔衔接处用502胶及短小止血带密封固定.结果:呼吸机湿化液滴入接头固定牢靠,能与输液器(输液泵)、输液延长管(微量泵)紧密衔接,可灵活改变方向,避免了湿化液无效蓄积,吸痰方便,湿化效果好,提高了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结论:新型呼吸机湿化液滴入接头制作简单,取材方便,减少并发症,缩短人工气道持续时间,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一种用于战创伤急救护理的“液体绷带”研制

    作者:薛迎春;王亚威;杨波;刘静;刘梅;鲁毅;段靖;邱彦

    目的:开发一种“液体绷带”,用于战创伤的紧急自救护理.方法:以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的衍生物为主要骨架,通过对其功能化改性得到2种可快速交联的聚合物,将这2种聚合物分别制备成A和B2种反应溶液:A溶液由巯基质酸衍生物(HA-SH)、水溶性淀粉、丙二醇、苯甲酸等组成;B溶液由四甲基丙烯酸酯(4arm-PEG-Acrylate)衍生物、苯甲酸等组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巯基质酸衍生物结构进行表征.采用不同缓冲液将HA-SH和4arm-PEG-Acrylate配制成一定浓度(W/V)溶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获得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记录交联反应时间.通过加入水溶性淀粉等辅料,测定交联后水凝胶的黏附性和保湿性.结果:HA-SH和4arm-PEG-Acrylate的浓度为2%、pH值为11时,将A和B溶液分别喷涂于患者伤口处,在20 s内快速发生交联形成水凝胶敷贴,凝胶成型性能好.结论:“液体绷带”成型时间短,有较好的黏附性和保湿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伤口敷料.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铁超恩;崔惠勤;李涛;罗雪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发病1~72 h内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序列(T1WI、T2WI)、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R angiography,TOF-MRA)、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检查,其中12例患者同时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enhanced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DSC-PWI)检查.结果:40例患者中,SWI序列检出12例患者脑微出血灶(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呈阳性,阳性率30%,均为多发病灶.24例患者在SWI图像上见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敏感性60%.其中12例同时行DSC-PWI检查的患者,7例SWI上异常的范围大于DWI上的异常范围,与DSC-PWI上异常的范围基本相同.结论:SWI可清楚显示磁敏感血管征、微出血灶及评估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全面了解颅内情况,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iDose4迭代重建与滤波反投影重建在CCTA图像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刘沛国;伊旭;李京津;王玉君;韩燕;苏志刚;牛心刚

    目的:探讨iDose4迭代重建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痛患者124例,均行CT扫描iDose4迭代重建与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projection,FBP)重建.iDose4迭代重建患者依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分组,BMI≥20 kg/m2为迭代组1(135 kV),共56人,BMI<20 kg/m2为迭代组2(110 kV),共68人;FBP组均采用110 kV管电压进行扫描.分别对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迭代组1与FBP组的SNR、CNR、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存在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迭代组2与FBP组的CNR及辐射剂量差异均存在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压iDose4重建法在64排CCTA中辐射剂量小且图像质量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核磁共振与B超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价值探究

    作者:路融;董进文;廖顺明;李双民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妇科130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核磁共振与B超检查,分析并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漏诊误诊率、恶性肿瘤分辨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核磁共振检查的恶性肿瘤分辨率为96.15%,B超检查为76.9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x2=20.63,P<0.05);核磁共振检查的漏诊误诊率(10.77%)低于B超检查(24.62%);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89.23%)明显高于B超检查(75.38%).以上3组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有效地诊断盆腔肿瘤,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相比于B超检查,价格较高、实时性较差、扫描时间较长.

  • 松果体细胞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分析

    作者:陶磊;戚荣丰;程晓青;赵艳娥;卢光明

    目的:对松果体细胞瘤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并与松果体区其他病变进行鉴别,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松果体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史、CT及MRI影像学资料,对病灶形态、囊实性改变程度、是否有坏死、是否合并出血和/或钙化、实性成分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强化方式,病灶周边脑组织水肿情况、是否合并脑积水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平扫1例病灶呈实性,5例呈实性为主的囊实性结节;2例病灶境界清晰,4例病灶境界欠清;4例病灶有明显脑积水表现,2例患者呈轻度脑积水表现,增强后扫描除1例未见明显强化,余均表现为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病灶CT检查示内部钙化灶,1例病灶CT检查示病灶出血.结论:松果体细胞瘤影像学比较符合良性肿瘤特征,当病灶较大挤压周围脑实质或堵塞中脑导水管进而产生明显临床症状时,应注意与好发于此区的其他肿瘤鉴别.

  • 摄影体位改良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齐叶青;杜其聪;杨承欢;罗春材

    目的:比较2种X线摄影体位对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由常规摄影体位和改良后摄影体位分别采集的200例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进行X线复查的肩关节正侧位片,利用双盲法分别从肱骨头的形态、锁定钢板螺钉的形态、肱骨头干角及肱骨周边骨皮质4个方面的显示情况进行术后评估.结果:改良后的摄影体位对肱骨头的形态、螺钉的形态、肱骨头干角以及骨折处骨皮质的显示效果均优于常规摄影体位的图像.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进行X线摄影复查时,建议使用改良后的摄影体位,以锁定钢板为目标,拍摄钢板的正侧位,更加有利于临床进行术后评估.

  • 1.5T 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与关节镜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作者:张南;钱学江;刘中冲;郑勇

    目的:对比分析1.5T MRI与关节镜检查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对162例ACL损伤患者行MRI检查,以关节镜结果作为诊断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MRI对ACL的诊断效能;对比分析两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RI诊断膝关节ACL损伤灵敏度为98.69%,特异度为81.82%,准确率为98.77%;两者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0.909,P>0.05).结论:MRI诊断ACL损伤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性,与关节镜具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可以作为诊断膝关节ACL损伤首选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

  • 口腔专科医院实行二级库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高玉琴;赵宏;原露露

    目的:探讨适合口腔专科医院的二级库管理模式,增强医院对医用耗材的成本控制能力,以达到规范患者收费、对物资进行动态管理、努力实现“零库存”、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目的.方法:针对口腔医院卫生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二-级库信息系统,在3个科室试行,总结试行后的成效和不足.结果:医院ERP二级库信息系统的试行方便了成本控制,规范了患者收费;试行后,3个科室收入材料耗用率均有了很大程度降低,但也存在着普通耗材不能百分之百追溯、缺乏扫码移动式App、部分内容需手工录入等问题.结论:通过ERP二级库信息系统的应用,降低了科室运营成本,提高了医院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应该予以推广应用.

  • 医学院校大型设备利用率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杨学芳;邓菊庆;吴怡

    目的:探讨提高医学院校大型设备利用率的方法与对策.方法:结合某大学科研实验中心实际工作,统计科研平台10万元以上36台大型设备近5 a的运行情况及使用率,制作有效机时数柱状图,分析设备使用情况.结果:目前共享大型设备存在使用不均衡的状况.其使用情况及机时数统计分析表明,近5 a设备整体使用率较低,部分设备有闲置现象.结论:采取加强仪器的维护与校准,加大平台宣传力度,多层次宽领域开发仪器的新功能,提高实验人员仪器服务技能等措施,对提高大型设备使用率有着重要意义.

  • 医疗设备动态功能利用率计算方法设计

    作者:王立华;张朋;宋晓英

    目的:设计医疗设备动态功能利用率计算方法,为大型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开发及采购论证中的功能配置提供指导.方法:对医院某一大型医疗设备全部功能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计算得出单项功能的使用率和总的动态功能使用率.结果:医疗设备动态功能利用率计算方法相对常规的使用率计算方法,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设备各项功能的使用情况.结论:动态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单台设备的功能利用率,并且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全部设备的功能利用率评估,能够准确、全面反映设备的使用情况,为设备功能的开发和采购提供指导.

  • 消化道内窥镜诊断技术发展趋势与进展

    作者:孙凯;刘洪英;徐忠;贾子如;皮喜田

    阐述了近年来消化道内窥镜(以下简称“内镜”)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从组织表层、深层、细胞及肠道4个层次,介绍了该诊断技术的成像质量和水平、组织结构形态及诊断范围等内容,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内镜检查是诊断早期消化道肿瘤的首选方法.扩大观察视角、提高成像清晰度和深度是内镜诊断技术主要攻克方向,对提高早期癌症检出率和准确率,延长患者生存年限,降低死亡率尤其关键.

  • 柔性可穿戴生理监测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作者:杨玲玲;张西正;胡家庆;时慧琦;文小健;邓红英

    阐述了国内外柔性可穿戴生理监测设备研究现状.介绍了该设备在疾病监测、情绪监测、康复训练监测、运动训练监测、特殊环境作业安全监测与防护、灾害与战争伤员搜救、老年人与儿童监护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该设备的性能特点.针对该设备存在的材料成本高、数据质量不理想、行业标准缺失、实际应用效能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对柔性生理传感技术研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维修2例

    作者:李雄兴

    0 引言生化分析仪是临床诊断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一旦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个医院的运作.我院引进的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下简称“分析仪”)在各家医院的使用率非常高,现将其出现过的2个故障维修案例分享给同行,以供参考.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分析仪开机报错,错误代码“3149 Second Wash Well Draining Error”.

  • GE HDe1.5T超导MRI故障维修

    作者:郑志刚;石玉森

    0 引言GE公司的HDe1.5T磁共振机是新第5代磁共振机,是一款精度极高并极具人性化理念的舒适型磁共振设备.该设备主要由超导磁体、扫描床、控制系统、制冷系统、机房空调等组成.我院于2010年购人该型号MRI机,使用情况良好.该机具有操作简单、故障率相对较低的特点.现将我院近6a来该机的故障汇总如下,供同行参考.

  • 一种管腔器械清洗装置的设计制作与使用

    作者:曹秋莲;王显全

    0 引言妇科吸引管是用于妇科手术过程中吸取分泌物、组织、血液的一种管腔类器械[1],但由于吸引头类管腔器械管腔窄长、固管径小,且没有及时进行保湿预处理,一旦血液干涸后物质容易黏附在管腔内壁,造成清洗困难和灭菌失败.另因器械干燥不彻底会造成管腔内壁水分过多,器械搁置时间过久容易造成细菌繁殖,影响管腔类的灭菌效果.为降低感染风险,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管腔器械清洗装置,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斯蒂芬Stephanie小儿呼吸机的维护保养与故障检修

    作者:李勇;张增辉;顾航

    0 引言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使用的是德国斯蒂芬Stephanie呼吸机,它适用于婴幼儿和体质量小于20 kg的小儿,具有高频振荡通气功能.高频通气是利用高频率的振动促进对流及气体扩散、弥散过程[1],配备有多种适用于新生儿患者的呼吸模式.它使用的是吸气和呼气端同步控制的比例阀系统,这种系统与活塞系统一样,不但能够产生往复运动的高频振荡驱动力,达到较高的振荡能量,还可以对高频振荡的呼吸比进行设置.为丰富和发展呼吸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解决患儿长时间机械通气出现的适应不良或人机对抗问题,Stephanie呼吸机配置了一种全新的辅助通气模式——比例辅助通气,使患儿感觉更舒适,提高撤机成功率.由于呼吸机的风险分值很高,属于高风险类的医疗设备,做好呼吸机的维护保养,对降低呼吸机应用中的医疗风险显得尤为重要[2].

  • 加强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建设的思考

    作者:骆星九;邵壮超;王猛;刘勇;齐树波;张孝强;方勇军;卢峰

    目的:探讨国内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的综合保障能力.方法:从装备体系、卫勤保障能力、用管维修机制、信息化水平4个方面系统地介绍国内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国内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装备建设中所存在的装备体系仍不完善、保障功能尚需拓展、装备集成配套更新不尽合理、部分装备性能不够理想等突出问题.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规划装备体系、加速推进装备优化整合、规范装备集成配套更新机制、提高装备性能质量的对策措施.结论:要以海上卫勤保障需求为牵引,平战结合、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协调发展,才能适应并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需要.

  • 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配送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张和华;李剑;李姝颖;向华;吴旋;任庆惠;尹军

    目的:探讨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配送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基于配送商的集中采购配送模式,通过专业的服务团队提供专业的物流运营服务,对医疗器械院内物流SPD(supply,processing,distribution)系统(以下简称“SPD系统”)在集中采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集中采购配送模式的建立,提高了管理效益,降低了医院仓储成本,加速了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实施;而SPD系统的应用更使该配送模式送流程得到了简化,提高了运输效率.结论:引入专业的物流服务团队,协助医院进行集中采购和配送是器械采购的发展趋势.

  • 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示波法)性能检测技术探讨

    作者:陈玉芳

    目的:探讨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示波法)的性能检测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现状,以促进血压计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方法:运用查阅资料、文献检索等方法,总结介绍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示波法)的性能检测内容(包括静态性能检测和动态性能检测)与用于检测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的血压模拟器的技术特点和产品现状.结果:血压模拟器在检测原理上存在概念不清晰、无法量值溯源、无法完全对电子血压计进行校准的问题.结论:开发新一代更符合血压计检测规程要求的检测设备是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 基层部队卫生机构尿液分析仪训练与考核标准解读

    作者:李民;丁薇;孙健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部队卫生机构尿液分析仪训练与考核标准,更好遂行保障任务.方法:对该标准的适用范围与要求、课目设置与要点,以及考核评分表的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其应掌握、注意的基本知识,尿液分析仪结构、工作原理、安装与调试、操作使用、实际应用和维护保养等具体问题,强调人装结合,保障检验报告结果的准确、快速.结果: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有助于各基层部队准确把握标准内涵,提高卫生装备训练质量和实战化保障能力,同时也对考评员合理应用评分表进行年度考核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论:各级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以及检验装备考评员只有准确把握标准内涵,才能提高训练质量,切实提高装备保障的实战化水平.

  • 军民融合式卫生装备计量保障研究

    作者:江玉柱;井赛;孙旭;吴洋;郝维琴;张拓

    目的:探讨军民融合式卫生装备计量保障的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分析建立军民融合式卫生装备计量保障的条件和基础,研讨军改后卫生装备军民融合保障的可行性和必然性.结果:提出了卫生装备计量保障的机构、机制、人员等方面的军民融合设计思路.结论: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就地、就近、就便实施计量保障,可优化国家资源配置,整体提高部队计量保障效能.

  • 基于SPOC模式的军事医科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作者:曹波伟;卢虹冰;袁娟丽;袁方;张国鹏

    目的:解决军事医科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学员普遍反映较难理解和掌握等问题,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比分析军事医科类大学本科学员特点和SPOC模式特点,提出基于SPOC模式的军事医科类大学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结果:SPOC模式的应用,使学员灵活地根据自身实际查漏补缺,强化知识点,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实例化教学强化了军事医疗背景;线下分组讨论促进了知识理解和运用.结论:SPOC模式应用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显著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和质量.

  • 医院临床工程师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作者:张腊喜;姚剑峰

    目的:探讨合格临床工程师培养路径和方法,加强医院临床工程师队伍建设.方法:从分析目前医院临床工程师的现状入手,指出临床工程师培养存在的模式固化、知识储备更新较慢、创新精神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提出了医院临床工程师培养应从完善基本理论体系、规范化临床工程师继续教育体系、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工作模式、不断加强交流学习等方面入手.结论:加强临床工程师队伍建设需要医院和个体共同努力,发挥优势,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才可以适应医院未来发展新要求.

  • 医院介入诊疗设备辐射状况评价

    作者:成浩;苏喆

    目的:探讨湖北某医院介入放射学设备运行对周围产生的辐射状况及工作人员的辐射水平.方法:分析该医院辐射性工作场所辐射屏蔽状况,根据剂量当量控制水平,构建评价模型体系,估算数字化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机房屏蔽层厚及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结果:DSA机房顶板的设计厚度小于理论估算厚度,其他机房屏蔽体的设计厚度均大于理论估算厚度,DSA机房东墙和顶板的理论估算厚度大于国家标准限值要求;工作人员不同部位受照剂量及年有效剂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要求.结论:DSA设备机房布局需进行优化,介入操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水平良好.

  • 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结果异常分析

    作者:刘明秀;王玲;范洪玲

    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结果异常的原因,以规避生物监测过程的不规范操作及隐患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34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统计2013-2015年导致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结果异常情况,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26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异常中,阳性结果63例,占50%,主要影响因素有灭菌器超过使用期限、密封圈老化、真空泵抽空效率低、消毒员不规范装载、生物指示剂灭菌前已失效、假阳性、湿性培养箱被污染等;快读阅读器不显示35例,占27.78%,影响因素有阅读灯出现故障、指示剂插入不到位、阅读孔有灰尘等;生物指示剂培养前已变色18例,占14.28%,原因是芽孢灭菌前已繁殖;阳性对照不变色10例,占7.94%,影响因素有指示菌管未压碎直接置于培养器里培养、指示菌管压碎后未充分振摇等.结论:导致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异常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设备因素、人员因素、材料因素,应从这3个方面进行环节质量控制,保障压力蒸汽灭菌效果.

  • ATP生物荧光技术应用于软式内镜消毒质量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丁欢;刘承军;肖长

    目的:研究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应用于软式内镜消毒效果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科室重复使用的软式内镜,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及细菌培养计量法2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随机抽取的30例软式内镜消毒效果进行检测,收集分析数据并作平行比较.结果:软式内镜消毒质量ATP生物荧光检测结果合格率为93.3%,细菌培养计量法合格率为96.7%.软式内镜外表面2种方法检测值均在合格范围,活检孔端口和内镜管腔内污染相对较重;2种检测方法并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其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可作为一种快速方便的初筛方法,实现医用软式内镜现场、即时、日常监测,辅助细菌培养计量法监控软式内镜的消毒质量.

  • 不同型号Sysmex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及相关参数的比较

    作者:孔莉;王建平;童兰庭;陈炜钢;裴银桃;时宇绯;高能姣

    目的:评价Sysmex XS-800i(仪器1)、Sysmex XS-1000i(仪器2)、Sysmex XE-2100D(仪器3)3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计数及相关参数——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比较.方法:先对仪器3进行校准前的性能评价后再校准,再通过仪器厂家配套的3个水平的全血质控品对3台血细胞分析仪的日间精密度进行测定.然后收集50例新鲜全血标本分别在3台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对RBC计数及相关参数测定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和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结果:仪器3的性能评价符合临床要求;3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质控品各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密度;3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50例全血RBC及相关参数间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除RBC=5.9×1012/L、HCT=35%和50%处仪器1性能评价不可接受外,其他评价仪器1和仪器2都可接受.结论:仪器1、2、3检测红细胞计数及相关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密度,相关性良好,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比对试验,以保证对同一份标本的同一项目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 直接子野优化调强放疗方法治疗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剂量学探讨

    作者:朱锦锋;蒋菁华;刘颜文

    目的:比较直接子野优化调强放疗(direct aperture optimization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DAO-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对睾丸精原细胞瘤靶区(包括腹腔与盆腔)射野的衔接方法和剂量学特点,并分析其优劣.方法:选取7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用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进行DAO-IMRT和3D-CRT的计划设计,通过等剂量曲线、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等参数来分析评价2种放疗计划的特点.结果:DAO-IMRT计划靶区热点和冷点的体积明显小于3D-CRT计划,其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和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均明显优于3D-CRT计划.除左股骨头外其余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平均剂量(Dmean)DAO-IMRT计划均小于3D-CRT计划,肝脏、双肾、小肠、直肠的V15(15 Gy剂量所涵括的照射体积)明显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D-CRT计划OAR的V5(5 Gy剂量所涵括的照射体积)均低于DAO-IMRT计划,其中双肾、小肠、膀胱、直肠、左股骨头及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器跳数上DAO-IMRT计划较3D-CRT计划增加近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O-IMRT放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能避免睾丸精原细胞瘤靶区射野的衔接,相比3D-CRT放疗方法具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