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ICU桥架式吊塔系统的维护保养

    作者:董俊斌

    0 引言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利用现代医疗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和强化治疗的一个特殊场所,也是各种医疗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ICU内的设备主要围绕在患者床周围进行使用.随着设备仪器越来越多,需要用到的电源、气源等的线路管路也在增加,如果它们之间的摆放连接不合理,不仅会显得杂乱无章,而且还会妨碍医疗活动的展开,增加不安全因素.因此,需要一种装置在病床周围使各种医疗仪器规范集中摆放,同时又能集中提供气源、电源和通讯线路等,而且各种管线的排布能保证治疗或抢救无障碍地进行.这样的装置就是医用供给吊塔系统,简称"吊塔"[1].

  • CT TWIN flash双线路板故障1例

    作者:吴海燕;孔德友

    0 引言螺旋CT自投入临床应用以来,逐步代替了以前的断层CT.螺旋CT通过不间断地采集投影数据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三维图像.CT TWIN是ELSCINT公司20世纪90年代先推出的双层螺旋CT[1],目前医疗市场还有极少数此设备在运行.CT图像伪影是双层CT常见故障之一,即在实际物体被扫描时,重建后的图像中出现了非真实性的阴影或图像[2],下面就CT TWIN出现的1例伪影故障分析如下,仅供参考.

  • 西门子Sensation 16CT数据传输故障1例

    作者:蔡义兵

    0 引言德国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16扫描360°能得到16个层面的图像数据,旋转1周的时间降到0.42 s.常规胸部检查没有呼吸伪影,联合应用Heart View CT软件能够在100 ms内获取单次数据资料,可与患者心电图同步采集数据,能虚拟冻结显示心脏,显示细节可到0.5 mm,并能够显示冠状动脉包括周边段及其小分支[1].我院于2006年购进该型16排螺旋CT,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CT各个部件开始老化,内部的灰尘特别是碳粉也逐渐增多,从而引起各种故障.数据传输故障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下面将1例数据传输故障检修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

  • X线机怪影故障1例

    作者:杨富存

    1 故障现象我院有一台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XG510A型双床双管位X线机出现拍片工作正常而透视工作不正常的情况,透视时显示屏上显示0.7 mA透视电流,监视器上反映为:透视脚开关踩下时监视器上闪现一个很浅的图像,然后就无图像了.松开脚闸后大约1~2 s,监视器上又闪现一个较清晰的图像,此图像出现在透视动作以后,即高压初级停电后.按理说此时应无高压,此现象有点"怪",维修起来无从下手.

  • HIS中医嘱摆药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李建梅

    0 引言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已经成为医院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由刚开始单一的收费功能,逐步增加了医生站、护士站的医嘱处理系统,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处理医嘱方式转变为临床医嘱信息网上传递、网上执行的方式.由于临床的医嘱量非常大,医嘱摆药一旦失败会造成护士取药不及时,严重影响治疗的质量.而由于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和系统功能的不完善,网络中心每天都要处理许多不能及时正常摆药的医嘱.结合我院医嘱处理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现将我院运行管理软件过程中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分析如下.

  • 因电磁阀故障导致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交叉污染

    作者:王聪;赵凤梅;狄敏

    0 引言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试剂之间的交叉污染逐渐引起检验工作者的注意,而试剂探针的残留携带是造成检测项目间交叉污染和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1].在现实工作当中,突然有严重交叉污染的现象出现且比较固定时,应该首先检查仪器冲洗站是否有故障.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1 故障现象我院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ROCHEP800在2012年2月12日早晨做质控时发现血糖严重失控,高、低值都超出了-3 SD,而其他项目基本在控.

  • 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常见错误信息及排除方法

    作者:乔海珍

    0 引言CA-7000是一台用于体外诊断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能快速并且高精度地分析大量样本.分析方法涵盖了凝固法、显色法及免疫法,分析数据可以保留为存储数据,还可以显示并打印出来.该仪器还有众多内置的功能,包括通过条码来自动设置试剂、STAT样本及质控分析的优先处理.由于众多功能的存在,外加操作人员不可避免的操作误差,应用近来出现了不少故障,以下总结了一些错误信息及其排除方法,仅供同仁参考.

  • 罗氏Elecsys 2010与LIS连接后异常传输数据故障l例

    作者:侯林虎;董娟;杨俊玲

    0 引言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快速、准确的优势,同时也缓解了自动化仪器测定的高速度与手工报告结果的低效率之间的矛盾,可为临床的诊疗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数据,为医院信息化打下了基础[1].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对仪器及LIS的功能了解不够,可能会导致错误数据传输,引起医疗差错.以下将就我科Elecsys 2010与LIS连接后出现的异常传输数据情况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医院治疗带常见故障与排除

    作者:郭召平

    0 引言为了实现医疗护理手段的现代化,目前各医院的病房治疗带上都装备了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系统,在每一患者床头安装了槽板式氧气和吸引终端,其型号为推把型,通过不锈钢管输送到各病区,经终端输送到床头,给患者提供氧气和负压吸引.医护人员将挂式氧气湿化瓶插入氧气终端或负压吸引器插入吸引终端就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可根据患者情况任意调整、控制供氧及吸引量的大小,改变了过去只能用具有笨重、体积大、移动不方便、使用时间短等缺点的钢瓶的情况,既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目前,医用治疗带的材质分紫铜管和不锈钢管2种:紫铜管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和氧、水汽、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铜管外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氧化而产生铜绿,腐蚀铜管,影响其强度和使用寿命;不锈钢管常用铬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持铁长期不被氧化,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都不会和水、氧气起化学反应,抗腐性能要优于紫铜管.目前,医院治疗带上大多采用不锈钢管.现将治疗带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的一些故障及排除方法和日常维护保养介绍如下.

  • ELEKTA射束对中系统原理及故障分析

    作者:马蕾杰;孟令广;雷宏昌

    0 引言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肿瘤治疗的方法日趋多元化.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当前主流的放射治疗肿瘤设备,保证出束剂量的准确尤为重要.我院于2007年安装了一台瑞典ELEKTA公司生产的Precise直线加速器,5 a来在射束对中系统方面多次出现故障.现对射束对中系统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并对相关故障加以分析,以期与同行分享.

  • 医科达VMAT直线加速器故障维修

    作者:杨敬渠;李庆刚

    0 引言医科达的容积调强弧形治疗技术(VMAT)是一种新型的调强放射(IMRT)治疗技术,全数字化直线加速器、3D容积成像将大幅度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对关键部位和健康组织的保护.我院引进了当时亚洲首台医科达VMAT加速器,通过几年的运行,状态良好,但笔者也积累了许多故障维修经验,现叙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 SIEMENS ICONOS R200数字胃肠造影X线机故障检修1例

    作者:余巧生;王海燕;李世录;戴兆俊;樊成龙;杜边边

    0 引言德国SIEMENS ICONOS R200数字胃肠造影X线机是一款高档数字化X线诊断系统,其功能较新,能进行支气管、消化系统、椎管、胆道、泌尿系统及子宫输卯管造影等多种检查[1],其卓越的图像质量为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良好的保证[2].数字胃肠遥控床由计算机控制,任何不正常的状态或故障都由传感器反馈到CPU,由CPU阻止遥控床的继续运行,同时显示故障码、提示故障范围[3].该机型使用过程中性能基本稳定,但也有部分特例故障,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 带有血透生命支持系统的方舱设计研究

    作者:汤黎明;汪长岭;刘志红;谢巍;夏建桥

    目的:基于连续性血液净化医疗方法的应用,能有效清除感染患者体内毒素、炎症介质,极大地提高救治成功率,研制一种带有血透生命支持系统的装置应用于现场救治.方法:选择方舱作为载体平台,将所需要组合的设备、仪器进行较好地安装、连接,并设计可满足展开血液净化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可作为整体进行移动运输、整体转移至救治一线.结果:带有血液净化生命支持系统方舱设计,满足了临床救治的要求以及运输转移的条件,是一组新型的移动式生命支持系统.结论:该系统的应用将为未来战场救治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灾害救治提供有力的支撑,并随着其功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满足前沿生命支持救治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 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在PACS评估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作者:陈维进;查云飞;王弘;甘霖;张士涛

    目的: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PACS评估体系.方法:邀请包括医学影像学、计算机应用、生物医学工程学、PACS项目管理、临床医疗的专家9名,采用德尔菲法建立评估体系的指标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体系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的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3个.5个一级指标即供应商综合能力、产品成熟性与先进性、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系统准确性和系统性能的权重分别为0.091 7、0.224 7、0.232 6、0.181 0、0.270 0;二级指标组合权重按权重大小排序,权重大的前5位分别是工作站性能、系统存储与影像存档性能、影像质量及显示性能、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安全策略.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一致性检验,所得权重是可以接受的.结论: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是建立评估体系的可行、有效方法.

  • 基于脉搏波速法连续测量血压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同心;胡志刚;何琳;张晓兰

    目的:研究脉搏波速与人体血压是否具有准线性相关性.方法:采集人体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脉搏波速与对应血压数据,利用小二乘法的原理拟合得到拟合曲线和拟合参数.结果:从拟合曲线和拟合参数中发现脉搏波速与血压具有准线性相关性,且拟合参数因人而异.结论:可以利用脉搏波速间接推测人体血压,达到连续血压的测量.

  • 被动导航时关节型针结构的研究

    作者:张锐;王以忠;牛霆葳;赵晓强;李达;孙珂;陈永华

    目的:使微创手术中的针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复杂的穿刺任务.方法:研究了关节型针的结构,由具有斜尖的头节、若干个关节和若干针节组成.分析了被动导航时关节型针的运动方式,给出了关节型针的圆弧多边形穿刺轨迹,并进行了被动导航避障能力分析.结果:用于完成微创手术中活检、引流、抽吸、注射等诊疗任务.结论:为被动导航时关节型针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 基于物联网的病区智能监护系统研制

    作者:康季槐;何史林;陈广飞;周丹;应俊;林树超;蔡宝龙

    目的:采用通信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微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关系数据库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结合普通病区日常护理的临床需求,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病区智能监护系统.方法:通过设计低功耗的传感器,研制载波监听技术和防干扰技术、自动组网技术、多线程编程技术进行系统设计.结果:实现了无线采集体温、血压和脉搏3种关键参数的传输,以及汇聚和智能监护系统的建立.结论:该系统能满足病区日常生理参数的智能采集与全面汇聚.系统的使用给护士的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给患者的日常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证,解决了临床上污染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心电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作者:巩萍;夏文艳;倪红艳

    目的:设计开发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心电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方法:将心电电极拾取的心电信号,由导联经信号调理电路放大滤波后,利用NI 6210数据采集卡,通过LabVIEW软件编程实现心电信号的采集、处理与分析.结果:该系统可实现标准Ⅲ导联心电信号的采集、显示、存储和心电信号的预处理、QRS波检测及HVR分析等.结论: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能够方便、灵活地设计功能强大、扩展性强的医学仪器.

  • 基于混沌参数和改进的重现定量分析的心电诊断

    作者:耿向南

    目的:对正常窦性心律(SNR)、室速(VT)和室颤(VF)3种心电信号进行分类.方法:将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与重现定量分析(RQA)相结合,选取参数组成多重特征向量.非线性动力学参数选取关联维和大李雅普诺夫指数,重现定量分析参数选取重现率,结合心电信号特征提出参数L/V.结果:使用lib-svm对这3类心电信号进行分类,得到了较高的正确率.结论: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对心电信号进行分类,可用于心电的自动化诊断.

  • 多通道医学信号控件的研制

    作者:成奇明;俞梦孙;曹征涛;吴锋;周玉彬;杨军

    目的:设计研制多通道医学信号控件,以便于快速高效地开发出稳定可靠的医学信号分析软件系统.方法:针对生物医学信号多种多样、复杂多变、分析处理任务繁重的特点,研究各种医学信号分析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从中梳理出常用、共性的功能模块,研制ActiveX控件实现这些功能.结果:该控件可以在新型和传统医学信号仪器(如床旁监护仪、心电HOLTER、睡眠监测仪等)的信号分析软件系统研制中作为开发部件使用,也可以用于科研软件工具开发,具有可移植、可复用、易升级和便于快速高效组装的特点.结论:在睡眠和心电图分析软件系统开发中成功地使用了该控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仓库战储卫勤战材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戴美萍;邓朝晖;胡莹;汤献国

    通过对仓储卫勤战材维护保养工作数据的统计,发现某地域仓储卫勤战材存在电池严重老化、橡胶制品老化以及药品耗材过期失效等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善战材仓储环境、改革电气设备存储方案、改进对卫生装备的采购论证、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督、确保装备质量、严格落实装备的定期保养和检查制度等改进措施,以提高和改善仓储卫勤战材的质量管理水平.

  • 云存储在医院中的应用方向

    作者:聂海鑫;冯迟

    介绍了医用云存储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医院相关科室对重要数据的存储问题和存储需求,对云存储的概念以及云存储硬件技术的发展和各种优势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阐述了应用云存储技术能够解决医院相关科室的数据存储问题并且给科室日常工作带来稳定、可扩展性、便捷、高效的存储环境.

    关键词: 云存储 数据灾备 PACS
  • 国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张屹俊;施裕新

    论述了医疗器械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各个相关部门在操作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时容易发生的各种不符合规范的现象及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同时深入分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提出了应该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制、强化人员培训、完善知情同意制度、建立监管机制等措施,使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终结论更具真实性、科学性,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服务.

  • 浅谈医学工程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沈彤;万振

    介绍了医院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情况;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讨论了医学工程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 浅谈如何将旧手术室改建为一体化手术室

    作者:吴枚禅;王耀兰

    目的:基于现代化手术的发展需求提出了旧手术室改建一体化手术室的设计方案.方法:采用吊塔吊臂进行空间整合,集中控制系统进行设备控制,光纤和网络进行音视频传输、远程转播和教学,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实现患者的信息共享.结果:通过旧手术室的改建,实现了空间、设备和信息高度集合的一体化手术室.结论:旧手术室改建一体化手术室时应注意建设前期方案的设计,避免系统的颠覆性修改,以节省时间和资金.

  • 电子签名在临床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作者:陈恩中;刘素芳;李雪志

    阐述了电子签名的概念、特征、原理及法律依据,从检验业务流程、备案与下发U-KEY、升级LIS、人员培训、逐步推广使用、U-KEY到期续证等方面介绍了电子签名的实施与应用,后指出了电子签名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可持续发展的医院综合节能技术探究

    作者:刘元明;刘欢

    目的:探究综合节能技术新途径,推进医院节能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开展节能项目利用,逐步完成节能技术的不断改进.结果:节能技术日渐成熟,其在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等方面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结论:医院综合节能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推进其持续发展.

  • 山区、河谷地带野外救灾卫生装备的配置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胡军智;梁燕妮;田庚

    简要介绍了野外救灾卫生装备在汶川、玉树、雅安等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山区、河谷地带等野外周围环境对其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野外救灾卫生装备资源等建议,以及加强单兵携行装备或便携式卫生设备等应对措施,以大限度地保障紧急复杂环境中的医疗救援.

  • 网上医院系统平台架构的设计

    作者:纪宁;张晓燕;马锡坤

    目的:设计适应医院管理、患者治疗和普通人群保健的多功能网上医院平台架构.方法:以模块化系统架构对网上医院系统进行设计.结果:构建出了设计理念先进、应用功能成熟的网上医院系统平台架构.结论:网上医院系统平台架构是符合网上医院医疗模式的信息平台.

  • 基于VPN技术的部队卫生信息数据安全传输体系研究

    作者:马浚;夏苏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符合部队实际的卫生信息数据安全传输体系.方法:通过研究对比MPLS VPN、IPSec VPN、SSL VPN 3种较为成熟的VPN技术的优缺点,优化设计一种基于VPN技术的部队卫生信息数据安全传输体系.结果:综合3种主要VPN技术的特点,提出用IPsec/SSL VPN一体化的模式建立部队卫生信息安全传输体系.结论:采用IPSec/SSL VPN一体化的VPN技术构建全军卫生信息数据安全传输体系,能充分利用现有部队网络基础,减少基础建设投入,同时可有效保障卫生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

  • 病案归档查询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单磊敬;郭晗;李伯祥;王恩伟

    目的:设计编写病案归档查询软件,帮助病案管理部门监控病案归档情况.方法:基于医院院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和软硬件资源,以PowerBuider9.0为基础开发工具编写软件.结果:实现从个人、科室到全院全方位的病案归档查询,实时的监控病案归档情况,为病案质量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结论:此软件具有兼容性好、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推广价值显著等特点.为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病案归档管理工作提供了决策手段.

  • 基于IRF技术的医院网络设计

    作者:钱硕;姜磊芬;郑庆祥;程惠琴;王嫣婷;沈费奕

    目的:设计新医院网络,解决网络带宽瓶颈等问题.方法:通过对实际环境和业务需求的深入分析,利用IRF(智能弹性架构)技术来构建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的千兆以太网核心,制定完全物理隔离的2个子网络的新设计方案.结果:该网络运行良好,确保了医院业务平稳、流畅的运行.结论:新网络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患者和职工的满意.

  •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健康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作者:刘博;夏新;陈彦东

    目的:建立区域健康服务平台,方便公众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获得及时、准确的健康指导建议.方法:利用云计算模式,将各地区卫生信息系统中易于标准化的共性部分进行统一规划、重建,通过该平台与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网,实现卫生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结果:可实现患者通过智能手机、计算机登录该平台,便捷享受检前健康咨询、检后跟踪服务和健康促进服务等.结论:该平台将有效提高健康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黄斑疾病OCT图像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作者:李宁;程霞;杨伟;盛迅伦;马正娟;张俊萍

    目的:设计并开发建立黄斑疾病OCT图像数据库,为当地流行病学调查做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眼科OCT图像、报告文件以及患者的基本信息,设计相应的界面和数据库,将所采集的基本信息汇集到数据库中.结果:实现了眼科OCT数据的归集,完成了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数据库可以实现录入和查询等功能.结论:眼科OCT数据库的建立对黄斑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运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简化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作者:王修凯;李庆梅;韩强;朱祥

    目的:解决医院现行信息系统条件下服务器多、管理难、维护量大、硬件利用率低的难题.方法:借助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服务器上安装多个虚拟机,替换实体机接入应用.结果:实现了多操作系统共存、硬件性能提升、维护量减少、投资降低.结论:虚拟化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三阴乳腺癌的动态增强磁共振特点分析

    作者:周娟;李功杰;陆虹;盛复庚;乔鹏岗;张洪涛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I特点.方法:分析有完整资料的三阴乳腺癌41例,所有病例均在MRI检查结束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应用GE AW4.3图像工作站观察病灶的MRI特点,包括动态增强病灶的形态、边缘、病灶数目、内部强化特点、TIC类型、ADC值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例三阴乳腺癌均为肿块型病变,有46%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灶单发的占85%(35/41),动态增强扫描病灶环形强化占51%(21/41),TIC类型为Ⅲ型的占80%(33/41).边缘光滑的三阴乳腺癌占51%(21/41),边缘不光滑的占49%(20/41),边缘光滑的病灶形态多为圆形,边缘不光滑的病灶形态多为不规则形,2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病灶平均大小、病灶数目、动态增强扫描内部强化特点、TIC类型、ADC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阴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I多表现为单发肿块,边缘光滑,环形强化,较低的ADC值和Ⅲ型曲线;边缘光滑的三阴乳腺癌多表现为圆形,边缘不光滑的多表现为不规则形;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

  • 国产血管造影设备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徐力扬;李京雨;刘涛;路军良;侯尚策

    目的:评价国产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系统可靠性和影像质量.方法:选择临床需要进行介入诊疗的患者100例,按解剖学部位分成颅内动脉、颈动脉、支气管/肺动脉、冠状动脉、胸主/腹主动脉、肝动脉、肾动脉、髂总动脉/盆腔动脉、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再通、四肢动脉10组,每组10例.每位患者根据临床标准影像采集方法进行血管造影.介入诊疗术后对影像质量、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进行评估.结果:100例患者均完成介入诊疗操作,系统运行稳定性好,无任何仪器故障及与系统操作相关的不安全事件发生.血管造影易用性评价很满意95例(95%),较满意5例(5%).所有部位介入诊疗操作期间,图像分辨率较高,亮度对比度适中,介入操作器械清晰可见,无图像过饱和现象.摄影获取的图像100%有诊断价值,其中质量好和很好的影像达91%.结论:国产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完全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在未来医疗市场中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探讨各类先天性脊柱畸形X线早期表现

    作者:方鹏;常万松;郝润春;彭云涛;王快乐;靳梦洁

    目的: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病例X线表现加以综述,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查阅近几年相关就诊病例记录,总结先天性脊柱畸形通过X线影像学可进行的分类及类型.结果:先天性脊柱畸形在X线影像学表现上可分为原发性脊柱侧弯、蝴蝶椎、脊柱裂、椎板峡部骨不连、椎管狭窄等类型.结论:先天性脊柱畸形的种类较多,在普通X线下可进行分类、分型.

  • 3.0T磁共振在眼眶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军;吴建伟;张艳;吕毛古;艾书跃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眼眶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1例眼眶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3.0T 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眼眶良、恶性占位病变的MR信号分别有各自特点,21例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6例,炎性假瘤4例,甲状腺相关眼病3例,皮样囊肿2例,恶性淋巴瘤3例,浆细胞瘤l例,脂肪瘤1例,泪腺腺瘤1例.结论:3.0T磁共振可对眼眶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并判定病变性质,对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 Castleman's病的CT影像表现与分析

    作者:贾志东;周明涛;于永慧;朱吉高;王立兴

    目的:探讨Castleman's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Castleman's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变部位:颈部2例,纵隔1例,肠系膜1例,腹腔内2例,腹膜后1例;临床分型均属于局灶型,病理分型均属于透明血管型.CT表现:CT平扫示病灶均为等密度,2例伴有钙化;增强扫描示病灶均有明显强化.结论:Castleman's病的CT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其特征性的CT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长骨骨巨细胞瘤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外科治疗

    作者:袁一方;张明华;杨彤涛;范清宇;钱澍;梁立卓;周勇

    目的:分析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因素,并探讨微波消融、瘤段截除肿瘤假体置换及大段异体骨移植等方法治疗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5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Campanicci's放射线分级、Jaffe's病理分级、病理骨折与否、首次手术方式选择,总结相关复发因素.并对应用微波消融、瘤段截除肿瘤假体置换及大段异体骨移植等方法治疗的复发病例进行肿瘤学及功能学评价.结果:本组收治65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男40例,女25例,年龄16~56岁,平均31.9岁.胫骨近端25例,股骨远端18例.首次Campanicci's放射线分级:Ⅰ级7例,Ⅱ级45例,Ⅲ级13例.Jaffe's病理分级结果50例与首次手术无差别.37例首次手术时影像学存在局部病理性骨折.65例首次手术方式均为局部瘤内刮除,其中32例行肿瘤残腔烧灼或浸泡处理.53例行微波灭活病灶刮除植骨重建术,术后4例复发(复发率7.5%),再次手术后治愈.53例行微波治疗患者术后肢体功能评价,43例为优,8例为良,2例为中.Eneeking评分为25~30分(平均27.4分).6例瘤段截除患者中,2例行瘤段截除肿瘤假体置换,4例行瘤段截除大段异体骨移植,肢体功能评价,1例为优,4例为良,1例为中.结论:影像学分级较高的病例,肿瘤复发风险明显增加;首次手术采用囊内刮除术但肿瘤刮除不彻底是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微波消融高温治疗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复发率较低,肢体功能较好.

  • 浅谈中小医院医用耗材的采购管理

    作者:牛晓红;王厚兴

    介绍了中小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采购随意性大且计划缺乏科学性、信息管理滞后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明了建立医用耗材采购制度、制定合理的耗材采购基本目录、科学制定采购计划、选择合法的供应商、确立采购方式实施采购等采购管理方向,有效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浅谈条形码技术在现代医院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朱秀丽

    介绍了国际上普遍使用的2种条形码标准HIBC和GS1,阐述了植入性医疗器械条形码追溯管理的流程,解决了植入物管理中产品识别难、验收甄别难、术后登记难、使用与收费不一致的问题,指出了条形码技术在医用耗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构建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几点做法

    作者:卢爱国;张金葆

    目的:建立一套全员、全要素、全寿命周期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以加强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方法: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做法.结果:经过在北京某部队的三甲医院试运行,提升了医疗设备的总体质量和管理水平.结论:构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能够保障医疗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除颤监护仪的校准及注意事项

    作者:张亮;许军

    目的:保证除颤监护仪临床使用安全.方法:采用除颤分析仪对其校准,从校准前的准备、校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结果:提供了详细的校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便了操作人员更好地使用和校准设备.结论:该校准方法和注意事项为除颤监护仪的临床使用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 不同核素对GC-1500本底测定的影响

    作者:胡杰;汪太松;赵晋华

    目的:针对不同核素在GC-1500放射免疫γ计数器周围的放置对本底测定的数值有无影响进行试验.方法:选用2种核素,分别是I125标记的T3单抗和I131淋洗液(放射性计量<150 kbq)以及甲状腺激素待测样品,在紧贴测定区域和距离测定区域1 m的地点进行测定.结果:重复10次测定后,通过统计证明,当I125标记物放射源靠近测量仪器时,5个通道的测量值都有显著影响(P<0.05).当I131标记放射源靠近测量区时,对第3及第5通道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际使用GC-1500 γ计数器进行日常测定需要注意避免放射源的接近,保证测量仪器远离放射源是保证检测样品准确度基本的条件.

  • 复用手术器械周转循环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陈义连;马宁春;付佳

    目的:探讨应用纸质标志牌对器械周转循环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方法:器械常规包装后在包外挂上纸质标志牌,每一标志牌随器械完成一次循环.观察使用纸质标志牌前后器械清洗的质量、包装质量、器械丢失及找回情况.结果:保证了器械的供应质量,清洗合格率由93.8%提高到98.4%(P<0.01),包装合格率由97.0%提高到99.2%(P<0.05),器械丢失或部件缺失发生率由0.38%降低到0.12%(P<0.05),器械丢失后24 h内找回率由45.2%提高到91.7%(P<0.01).结论:以纸质标志牌为载体进行器械周转循环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可对器械处理和使用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无菌物品供应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浅谈高原环境下呼吸机临床应用及其质量控制管理

    作者:杭建金;张超群;吴向阳;李北强;李正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高原环境下呼吸机质量控制的水平.方法:结合高原环境下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其应用风险分析,从临床准入、临床使用、工程保障3个方面探讨高原环境下呼吸机质量控制的措施.结果:高原环境下呼吸机的质量控制管理具有特殊性.结论:加强呼吸机的质量控制管理,对高原环境下建立科学的呼吸机质量控制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外军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吴东;李鹏;刁天喜

    在介绍应急医学救援特点及其对装备要求的基础上,运用情报学和系统工程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应急医学救援面临的困难和形势,探讨了国外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军队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研究的重点,以期对国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的发展建设有一定启示.

  • 心输出量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回顾

    作者:于超;丁怡;王兴龙

    从无创、有创和微创3种血流动力监护手段出发,总结了目前血流动力学监护设备采用的几种基本方法,对每种方法都做了归纳概括、优势总结,并对今后血流监护设备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指出无创或微创、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将是未来血流监护设备的发展方向.

  • 基于仿生(人)管理学的医院信息系统架构设计

    作者:黄昊;颜耀华;程华;程晓斌;陈洪;肖军;尹军;曾凡;周林

    目的:建设整合功能强、系统架构清晰、功能完善和协同顺畅的信息系统.方法:以仿生(人)管理学的核心思想,即以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方式、执行方式和调控机制为指导,探索医院信息系统的佳构架方式.结果:按照结构仿生的理论,医院信息系统构建完全可以通过模拟人体感知和处理信息模式,即感受器→感觉神经→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受正负反馈调控,通过对医院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进行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分步实施,进而达到智慧院所的信息化要求.结论:基于仿生(人)管理学的信息系统建设原则将更能发挥信息系统效能,计算机对信息的管理方式越是接近于人类对信息的管理方式,信息建设方案越会具备整体性、系统性和自然协调性,达到总体控制下的各系统自然无缝连接.

  • 军队卫生装备研发中的人机工效学问题研究

    作者:李曙光;张平;肖南;张治钢;范立冬;尹军;李勇;陈洪;周林

    目的:改善军队卫生装备作业舱室人-机-环境,提高作业人员工作效率,提升军队卫生装备技术水平.方法:梳理军队卫生装备学和人机工效学基本概念,结合系列装甲救护车的研制实践,进行人机工效学研究.结果:提出了军队卫生装备研发过程中应注意的人机工效学问题.结论:将提出的人机工效学问题实际运用到装备研制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 精妙的人体与超能的生物医学工程

    作者:周林;尹军;何庆华;颜乐先

    人类经过长期的进化,人体结构和功能变得如此精妙完美,但伤和病不断摧残着人类的肉体和精神;生物医学工程的诞生和发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伤病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带给患者福音的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对人的仿生思考着手,创新性地提炼出了仿生(人)管理理论,提出生物医学工程是仿生学成果的一部分,指出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研发和应用于患者时,应遵循保持人体整体性、自然系统协调性、能自适应性(智能化)和新陈代谢不断更新的理念,更加贴近人体正常状态下的自然结构和功能需求,实现生物医学工程研发成果和人体的有机结合.

  • 仿生(人)管理学在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应用探讨

    作者:尹军;何庆华;陈维平;颜乐先;徐力;张和华;彭润;周林

    目的:更好地服务临床科室,保障医疗设备安全、有效的使用.方法:将仿生(人)管理学的理念应用到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管理的实践中,在实践中借鉴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的机制,采用了分工责任制、集中管理监控以及预防性维护仿生(人)管理等措施.结果:仿生(人)管理学的实践提高了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结论:医学工程科实现了“精确、全程、无缝地为临床科室服务”的宗旨.

  • 医院仿生(人)管理学的思考及构建

    作者:王秀薇;陈洪;程晓斌;赵平;李勇;肖军;尹军;李民;张沁宏

    目的:探索提升现代大型综合性医院管理的新理论和方法,规范管理并提高管理效率,适应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新要求.方法:从仿生学、管理学、仿生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分析入手,综合应用相似思维法、比对分析法、模拟化等方法,从生物发展的高层次——人的自身管理规律着眼,探索顺应仿生原理的自然协调的医院管理创新的新理论、思路和手段.结果:创立了“医院仿生(人)管理学”基本理论,并对医院仿生(人)管理学概念内涵、目的、任务、手段、基本原则、基本特征、管理层次、管理模式和仿生类型进行了界定分析,并应用于医院管理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结论:医院仿生(人)管理理论来源于对佳管理境界的生物——人的管理规律的仿生研究,并将人的管理原理仿生性地应用于医院的管理实践中,更新了医院管理的理念,创新了管理手段,指导医院建设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 基于DR平板的2002-1/200型野战X线车数字化改造

    作者:马巍;尹强

    目的:为提高野战医疗所应急救治、诊断能力,对野战X线车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方法:采用美国瓦里安PaxScan 4336R DR平板,实现野战X线车数字化升级;基于Dicom3.0标准的数字化图像,通过交换机与野战医疗所实现互联互通.结果:野战X线车实现了数字化摄影,并保留了透视功能,实现了野战医疗所的影像数字化共享及诊断.结论:基于DR平板的数字化改造方便简捷,图像质量优良,可实现传统摄影向数字化摄影的升级,大大提升了野战X线车的诊断能力.

  • 自制全瓷修复体黏性棒拉伸黏结强度的研究

    作者:于江波;郭大伟;张月;杨芳;张春艳;张广耘;袁晓

    目的:研究和探讨自制全瓷修复体黏性棒的拉伸黏结强度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模拟全瓷修复体制作截面直径为2 mm的圆柱状实验件15件,采用光固化小毛刷及弹性树脂自制瓷修复体黏性棒60根与实验件呈直线黏结,随机平均分为A和B两个实验组,B组的黏性棒为分离后再次黏结.以30根商品化黏性棒与实验件呈直线黏结作为C组,上述3组进行拉伸黏结强度的对比.结果:3组拉伸黏结强度之间的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组自制黏性棒的拉伸黏结强度均高于成品黏性棒.结论:自制全瓷修复体黏性棒操作简便且黏结牢靠,适合临床应用.

  • 基于RFID的医疗设备定位方案研究

    作者:洪范宗;郑溪水;苏秋玲;徐金荣;苏增生;刘志梁

    目的:针对医院租赁中心专管共用的医疗设备,研究其在院内流通中的定位.方法:在医院设备租赁中心管理的基础上设计医疗设备的RFID定位方案整体框架,并在框架基础上实现方案.结果:实现了租赁医疗设备定位系统的RFID标签系统、网络协调器、定点接收器、区域服务器、核心管理服务器等组成部分及其工作流程,并根据情况进行了RFID标签与条形码的区别应用.结论:以医院租赁中心医疗设备管理为基础,研究院内流通中设备的定位,结合RFID技术,设计设备的定位方案,跟踪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及位置动态信息,对于实现全院医疗设备的全面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疗设备 RFID 定位
  • MARK-5小型制氧机分子筛更换工艺实验

    作者:郭良;罗自力;秦志强

    目的:寻求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解决小型制氧机的核心部件“分子筛”因长期使用中毒老化而失去制氧能力的问题.方法:经过反复实践,运用自行研制的专用工具,摸索出一套适合高原现场操作的技术工艺和流程,成功更换分子筛床.结果:根据现场检测数据评判,该方案科学有效,技术工艺合理,维修效果良好.结论:该工艺方法的推广,有望解决高原近千台高原小型制氧机濒临报废的问题.

  • 野战心理诊疗箱的研制

    作者:张金升;王润球;任吉霞

    目的:针对野训具有部队集结地域环境、气候复杂,官兵生活条件艰苦,训练量及任务重等特点,验证野战心理诊疗箱的实用性.方法:将心理测试仪等心理测试设备整合到紧凑的箱体内.结果:野战心理诊疗箱具有结构严密、便于运输、使用方便、适合各种野外环境等特点,可实现心理诊疗一体的效果.结论:该野战心理诊疗箱成本低、体积小、耗电少,适合野外携带和运输,值得推广应用.

  • 建设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栗文彬;董秀珍;谢康宁;漆家学

    介绍了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概念;阐述了该学科历经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提出了特色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探索方向,并对该学科的未来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 构建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

    作者:邱烈;吴文竹;楼渝英;李骏;唐俊铨;唐安成

    总结了新专业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的实践教学特点,提出了构建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一体两支撑”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三平台、三课堂”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三项建设”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3+X”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围绕这四大体系,深入分析了该专业现状.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