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贝尔克FORMULA-2000血液透析机特殊故障维修与分析

    作者:赵晓华;杜洪良;赵彦忠

    我院2000年以来投入使用8台意大利贝尔克FORMULA-2000血液透析机,该型号设备是集计算机控制、水路、电路、机械及精密传感器于一体的高精密度医学治疗设备,使用方便、功能完备、性能稳定.但由于机器使用年限较长,目前故障出现频繁.现将本人近维修FORMULA-2000设备的一些故障检修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故障一1.1故障现象FORMULA-2000血液透析机开机自检,进人水洗界面,水洗5 min左右,黄屏报警错误代码"128:002",开机再次自检,报错误代码"128:003"或是直接报错"水不合适",多次开机,故障报错总是3个代码循环.

  • 西门子ARCADIS Varic C型臂故障维修

    作者:李大鹏

    我院于2009年购入2台西门子ARCADIS Varic C型臂,该机器性能稳定、图像质量高、操作简单,深受我院外科医生的欢迎.由于我院外科手术量大,该机器使用频率高,现在就2例比较特殊的故障进行分析.1 故障一1.1故障现象机器正常启动,按下曝光键出现"ASP_ BIC_ 11002"错误代码,无法曝光.故障信息为:"A problem occurred while accessing one of the image chain's image ring buffers",其意思为在访问图像时链接出错.

  • 西门子KD2型直线加速器旋转治疗模式联锁故障维修

    作者:陈平;卢岩;蔡显晟

    直线加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设备.为满足临床治疗,加速器经常要做等中心旋转以及多角度放射治疗.机器使用多年后,由于经常转动机架,故其机架旋转部分比较容易出故障[1].本文介绍了西门子KD2型加速器的旋转治疗模式联锁故障及维修,供人家参考.

  • GE98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臂动力控制系统的改造

    作者:胡兴斌;陈小宁

    我院于2005年6月份安装了一台GE-OEC98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其C臂运动模式为电动控制(该机型大部分属于手动模式).由于该设备在我院使用频率高,其C臂控制部分故障频现,先是控制手柄的压敏开关发生故障,我们用触发开关改造替代,设备恢复正常使用;2011年3月,控制键盘又出现不能启动无法开机的现象.由于该机C臂控制部分十分复杂,经厂家确认需更换该控制部件,但此配件国内暂无库存,需从国外厂家定制,快也需30个工作日.本着节约开支、尽快修复设备使其早日投入临床使用的原则,经过深入研究,我们自主改造了该控制部分,现将改造思路介绍如下.

  • Eppendorf BioPhotometer核酸蛋白测定仪故障分析与处理

    作者:季林;于芳

    Eppendorf公司的BioPhotometer是适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款功能强大的核酸蛋白测定仪,保证其正常运转和日常维护极其重要,现将日常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 故障一1.1故障现象核酸定量时,BioPhotometer的读数出现漂移.1.2故障分析与检修仪器的设计原理和工作原理:仪器吸光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是允许的,且灵敏度越高的仪器,吸光值的漂移越大[1].Eppendorf BioPhotometer plus的准确度为1.0%,若多次检测结果均在1.0%左右即为正常.

  • GFS502-2型万东X线机故障维修1例

    作者:张学勇;王超

    1故障一1.1故障现象不能开机.1.2故障分析与检修因V3管子击穿短路,造成KS开关闭合,X线机直接关机.测进线交流电压380V、电流60A熔断丝正常.测T1变压器的熔断丝F0-0.5A已熔断.更换后,合闸不按开机键,机器就进入开机状态.根据电路图分析,KS闭合后,使KL吸合.测控制KS开关工作的V3管短路.更换V3管后,开关机正常,故障排除.

  • 高场强磁共振常见伪影分析

    作者:朱小飞;孙颖志

    MRI出现伪影的原因与其扫描序列以及成像参数多、成像过程复杂有关.由于原因不同,产生的伪影表现和形状也不同.随着高磁场磁共振的广泛应用,在临床应用中会更多接触到与其相关的伪影,只有正确了解伪影产生的原因以及各种伪影的特点,才能有效地限制、抑制和消除伪影,提高图像质量.1 化学位移伪影1.1原因磁共振成像是通过施加梯度磁场造成不同部位共振频率的差异来反映人体组织的不同位置和解剖结构.在MR图像的频率编码方向上,MR信号是通过施加频率编码梯度场造成不同位置上质子进动频率差别来完成空间定位编码的.

  • GE Millennium VG图像链简介与故障维修

    作者:张军盛

    SPECT是通过记录患者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分布来显像的.要形成一幅图像,必须经过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图像重建等过程,这是由机器内部一系列功能单元和PCB板协同完成的,这些功能单元和PCB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像数据链路,是显像设备的核心环节.1 Millennium VG型SPECT的图像链图1为Millennium VG图像链框图,由探头和各功能PCB构成.其中探头包括准直器、晶体和光电倍增管3部分.准直器的作用是实现对辐射的空间定位,其内部为均匀开孔的铅板,厚度与要探测的辐射能量相关.SPECT一般配有低能普通、低能高分辨率、高能等不同类型的准直器.

  • 金宝AK95(S)血液透析机断电故障分析与维修

    作者:高程明;童斌

    瑞典产金宝血液透析机是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透析机品牌之一,主要型号为AK95(S)系列.该血透机由水路系统、电路控制系统和电源3个部分组成.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有金宝AK95 (S)血液透析机18台,其中11台使用近10a.在平时使用中有时会发生断电故障,机器突然停止工作,处于断电状态,有些机器在关机后重启可恢复,机器在时间显示窗都会显示"reC",出现"Recovered from power failure(从电力故障恢复)"提示,按压"TIME"键后能恢复正常.如果该故障频繁发生在患者透析过程,则必然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解决.现将我中心该故障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的经验介绍如下.

  • IMIX DR故障维修1例

    作者:赵晓

    我院放射科于2007年总后中标1台IMIX ADR公司生产的DR,此设备小巧、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在近4 a的使用过程中,此设备一直正常工作,但也出现过一些小问题,我院器械科在生产厂家工程师的技术支持下,基本都能解决.下面将此设备发生器曾经出现的1例故障介绍如下,供参考.1 故障现象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高压发生器控制面板突然出现:"E009 NO TUBE KV",清除错误代码,再次按下手闸,曝光无法正常进行.

  • 柯达DV8100干式激光相机故障维修3例

    作者:宋红彬

    柯达DV8100干式激光相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伊士曼柯达公司推出的机型,是柯达公司推出的第一代干式激光相机,在市场上占有率较高,具有成像稳定、性价比高的特点,对干式相机的普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经过长期使用后,激光头、抓片系统、滚轴也会频繁出现一些故障,现介绍如下.1 故障一1.1故障现象机器早晨开机,自检后相机面板上显示"S04,P602",打印停止,反复重启,有时会恢复正常,但第二天开机又会出现此故障.

  • 飞利浦Brilliance16排CT故障维修及其维护保养

    作者:曹明干;叶昌印

    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CT是飞利浦公司推出具有多排螺旋CT的高端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它不仅具有运行速度快(0.4s),4~10 s可完成一个部位扫描,扫描层薄(0.75mm),一次扫描可完成16幅图像,还具有大范围、快速、高分辨成像的特点,实现了更好的图像质量和更低的放射剂量.由于CT机是个庞大的系统,涵盖了硬件和软件,而硬件方面包括主机、工作站、机架、电器控制柜、高压发生器、球管、探测器、碳刷、滑环、冷却系统、检查床等,故可能引起故障点非常多,有可能对CT机的质量安全造成影响,甚至出现医学图像伪影或机器扫描中断的现象.

  •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作者:李明际;郭海平;胡睿;许红芳

    1引言 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重要物质,正常人呼吸氧来源于空气.空气为混合气体,氧含量占20.93%.在标准大气压(760mmHg或101.3kPa)下,利用混合气体分压定律(又称道尔顿分压定律),空气中氧分压为760mmHgx0.209 3=159 mmHg(21.2kPa).空气被吸人呼吸道后,经呼吸道加温、湿化成为含饱和水蒸气的气体.

  • 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医学科学实验舱的制冷系统

    作者:陈浩宇;黄孝胜;安源

    目的:介绍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医学科学实验舱的制冷系统.方法:分析实验舱制冷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流程及制冷降温实验.结果:在环境温度为24℃情况下,用时约4.5 h实验舱温度从常温降到了-50℃,用时2h缓冲舱温度降到了-30℃.结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医学科学实验舱的制冷系统运行正常,其性能能够满足设备的技术指标要求.

  • 一种智能化输液报警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作者:孔维云;高永卫;马琨;王宇飞;杜金芬;吴家权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高性能的静脉输液监测报警系统.方法:该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和报警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光-电方式采集信号,由1个红外发光二极管提供光源,3个红外接收管呈-30°、0°、30°角排列接受光线.数据处理模块为双核设计,并且开发了与目前临床输液实际相匹配的高级程序,支持多可达256床位同时输液的全程实时监控及报警.结果:智能化输液报警器经临床试验,能进行静脉输液全程监测及报警,减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输液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结论:该智能化输液报警器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实现多床位同时输液的全程监控和报警,可靠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MARX发生器的电穿孔经皮给药仪的设计

    作者:史雪红;杨秀忠;黄松涛;昌于婧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药物促渗仪器,该仪器可产生瞬态高压脉冲,使皮肤发生电穿孔,从而促进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经皮渗透量,对治疗癌症等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方法:运用MARX发生器原理,以IGBT为开关,设计三级MARX电路,同时配合微控制器AT89S52控制输出脉冲的大小、频率、脉冲数和参数显示.结果:该仪器产生出电压0~400V、脉宽μs级至ms级可调的指数衰减波.使用不同参数的脉冲将穿心莲提取物作用于家兔和小白鼠的离体皮肤上,穿心莲提取物的累积经皮渗透量大于被动扩散条件.结论:基于MARX发生嚣的电穿孔仪能产生瞬态高压脉冲,这种脉冲可提高药物经皮渗透的渗透量,可为提高用于癌症治疗的大分子药物在人体内的利用率提供新途径.

  • 基于ZigBee技术的生命体征监测报警装置

    作者:李结松

    目的:研制在生命体征处于危急状态时能够自动电话报警的装置.方法:运用传感器对人体重要生理参数进行采集,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将生理参数传输给网络协调器.当生命体征异常时,网络协调器控制电话进行语音报警.结果:在连续2次均检测到生命参数异常时,实现自动电话报警功能.结论:当被测者身体处于危险状况,自身失去报警能力时,生命体征监测报警装置能够为患者赢得珍贵的救治时间,对空巢老人及养老院所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Zigbee CC2530 生命体征
  • 基于LabVIEW的微波热声信号采集及消噪处理

    作者:王华;焦腾;张杨;于霄;路国华;吕昊;张华;薛慧君

    目的:研究微波热声成像中多通道的大数据量热声信号的采集保存和消除背景噪声的方法.方法:基于LabVIEW软件编程实现数据的采集与保存,并通过LabVIEW和C语言混合编程实现数字滤波,对热声信号中的强背景噪声进行消噪处理仿真实验.结果:数字平均滤波能够有效消除微波热声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信噪比.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绝大部分具有周期特性的微弱信号提取和消噪处理.

  • 野战口腔诊疗车厢体内外专科设备装置系统设计的研究

    作者:施生根;牛忠英;师天鹏;包博;牛福;孙景工

    目的:系统设计野战口腔诊疗车的车厢内外专科设备装置,以满足其功能需求.方法:选用后勤通用厢式车依维柯NJ2045二类汽车底盘和夹层大板式车厢进行改装,依据野战口腔诊疗车的技术形式及功能,优化设计车厢内外专科设备装置.结果:该野战口腔诊疗车车厢内外整体设计合理,设备装置工作状态稳定.结论:该车野外作业性能和机动性能良好,野战条件下适应性强.

  • 舰船医疗系统三维设计及布局优化研究

    作者:王猛;骆星九;刘勇;张孝强;喻锡成;张建;沈俊良;方勇军

    目的:推进三维建模技术在航船医疗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利用三雏建模技术对医疗舱室布局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利用所建舰船医疗系统三维模型,通过合理调整设备布局及改进装配方式的途径,提高了医疗舱室的空间利用效率.结论:三雏建模技术对提高舰船医疗系统设计水平和效率,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将产生积极作用.

  • 基于GPRS的医院中心供氧监测系统的设计

    作者:向逾;种银保;朱彬

    目的:研制一种利用无线路由GPRS传输、具有实时在线远程监测功能的氧气浓度中心监控系统,该系统可满足各大医院的氧气浓度自动集中监测和提前预警,并可与外部互联网及内部局域网形成数据共享.方法:结合成熟的GPRS模块和单片机技术,采用多点循环访问和冗余数据侦测手段,使分机的有效数据打包上传至内外网,然后在监控端利用可视化界面编程软件VB6.0和Visual C++编写底层握手协议,将互联网的数据解包并逐一分解成所需对应信息显示.结果:实践表明,分别链接局域网和外网后,经过与现场分机比对,院内外的监控端均能实时显示对应浓度,低于指定的阈值则给出预警提示.结论:该监测系统(含分机)性能稳定,不受距离和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全天候响应,实现了中心供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医院气体的综合化管理做出了基础研究和初步探索.

  • 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装置在“901演习”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黄昭穗;杨娇;刘靓;王俊;夏继斌;刘敏;王贵国

    叙述了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机在“901演习”中的应用体会,指出了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机无论是在救护车上、船上、舰艇上,还是在环境狭小的机舱上都能顺利输液,改善了以往传统输液一定要有高度差才能输入液体的情况,给战地救护、野外现场转运途中输液带来便捷,对野战机动医疗机构实施抗体克、抢救危重伤员、节省野战现场救治人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路径及其信息系统在战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磊汉;万任华;王苓;张继明;田文华

    在归纳战伤早期治疗特殊性的基础上,将临床路径技术应用于战伤早期治疗,提出了战伤早期治疗临床路径的应用主题及其关键要素描述,战伤早期治疗临床路径确定的依据及制定方法,阐述了战伤早期治疗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后指出了早期治疗对提高伤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我院226例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析

    作者:吉利侠

    汇总某院3a内上报的226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对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加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的认识,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不断提高对此类风险的控制及管理水平,这对于减少医患伤害、保证医患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检验试剂二次招标采购实践与分析

    作者:高毅;陈岚;邵缀芬;蒋刚华

    探讨了检验试剂二次招标采购的实际意义,分析了规范检验试剂招标采购的特点、优势,指出了检验试剂二次招标采购是新时期疗养工作的一种创新与实践,在纠正检验试剂使用与采购责权混淆状况、建立科学的招标采购机制、防范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提高经济效益以及节约采购成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BJ-6B加速器闸流管应用回顾分析

    作者:李贤富;谭榜宪;柳弥;周进伟;谢力;余宾

    目的:研究BJ-6B加速器高压调制器闸流管故障判断、排除方法以及保养方法.方法:分析2001年11月至2011年3月氢闸流管故障现象、处理方法的记录资料.结果:10a共用4只氢闸流管.2只国产闸流管使用高压小时分别为1 095,1 635;2只英国产e2v闸流管使用的高压小时分别为1 547、1070.使用中故障主要表现为闸流管不导通、连续导通、打火、丢失脉冲等.结论:工作中应密切注意闸流管灯丝电压的准确、稳定性,阴极应接地良好.

    关键词: 加速器 闸流管 维护
  • Leica Pelori快速组织脱水机的应用体会

    作者:张伟;陈敬文;周永梅;彭大云

    目的:探讨应用Leica Pelori快速组织脱水机进行病理组织脱水的问题.方法:结合国内工作环境制定常规组织脱水处理程序和快速组织脱水程序处理标本.结果:Leica Pelori快速组织脱水机处理组织脱水充分,细胞结构清晰,染色核浆对比好,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检测结果定位准确,保证了病理制片质量.结论:Leica Pelori快速组织脱水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石蜡切片质量.

    关键词: 脱水机 程序 体会
  • 论组建县域影像中心的意义

    作者:龙洪涛

    结合现代医院的数字化发展方向,提出了县域影像中心的概念.分析了现阶段乡镇卫生院影像科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组建县域影像中心对乡镇卫生院在日常工作、急诊及重特大事故的远程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帮助.对县城影像中心的架构、人员组成、职责及激励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县城影像中心的组建和实施提供了指导.

  • 浅议医院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韦美辰;李怡勇;曹霓仙

    目的:探寻医院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中存在突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分析某院近几年跟标工作情况,总结跟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总结了某院跟标工作中的5个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医院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4点建议.结论:对促进医院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更好地落实执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野战条件下医疗队电源保障组织与实施

    作者:熊钰忠;杨洋;孔维铭;张增珠

    介绍了野战条件下医疗队执行保障任务的特点以及电源供应的现状,结合医疗队野外训练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了日常保养、训练前准备、科学筹划等电源保障组织与实施的方法,提高了医疗队电源保障的能力.

  • 面向基层卫生机构的远程维修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吴新社;周燕兵;徐天波;潘文荣;王振洲

    针对偏远地区基层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维修力量薄弱、维修工作主要依靠维修机构上门服务或专门送修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互联网音频视频及数据传输技术为基础,以维修专家在线指导为支撑,以物流公司配件输送为桥梁,依靠设备使用者实施远程维修的新型维修体系建设思想,着力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维修能力和维修效率.

  • 面向医疗机构的360°数据管控策略研究

    作者:王斌;李忠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数据质量和信息获取效率,提出一种面向医疗机构的360°全方位数据管控机制.方法:以企业级数据仓库为基础平台,完善医疗机构内部数据认责机制,并通过对数据质量、数据集成、数据安全与隐私、元数据管理、数据标准等细分层面的主动管控,以360°全方位视角完成整个医疗机构的数据管控.结果:通过这种全方位数据管控,医疗机构可以有效提升数据准确率和利用率,通过有效反馈,不断完善,终步入精细化运营阶段.结论:360°全方位医疗数据管控平台通过监控数据流向、规范工作流程、明确数据职责,可以有效地解决异构系统集成问题,大幅度提升数据质量和数据访问效率.

  • 数据中心安全域划分与防护

    作者:许卫中;张毅;高东怀;许浩

    目的:消除数据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医学院校核心数据提供可靠、便捷的使用环境.方法:从使用、管理、审计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医学院校数据中心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提出了将数据中心安全区域划分为管理、应用和存储备份为主的安全域,并提出了防护技术.结果:通过对医学院校校园网数据中心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数据中心三级安全区域的划分以及较完备的防范措施.结论:分域的安全管理模式可以为医学院校数据中心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 医院分诊叫号系统实现探讨

    作者:张剑;张岩

    目的:改善医院门诊的就诊环境和服务质量.方法:通过软、硬件2个方面实现医生呼叫和对显示设备的单独控制,并根据需要增加相应的专用服务器设备.结果:医院实施分诊叫号系统后,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结论:通过该系统有序的管理,医疗秩序更加规范,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

  • 慢性病监测系统后台管理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周龙甫;呼永河;赵明;王云杰

    目的:设计实现慢性病监测系统中的后台管理子程序.方法:以Winform平台为基础,按照Web Service架构,将程序分为5个主要功能模块,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结果:所编写程序能够实现设计功能,人机界面友好,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结论:程序简洁、易用,为慢性病监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慢性病 监测 WinForm C#
  •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数据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黄影;孙立淼

    目的:探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数据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方法:通过对医院计算数据的分类,结合国家新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趋势,提出了数据中心建设的新技术路线:应用前沿的虚拟化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分类集中管理;建设灵活、实用和可操作性强的应急灾备机制.结果:医院数据中心建设能够提高数据存储的集中性和可管理性,以满足医院24h×7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结论:医院信息系统可满足未来电子病历、区域医疗等软件系统运行的硬件需求及数据保护等安全需求.

  • Oracle数据库自动备份还原器设计与实现

    作者:李世川

    目的:设计并实现Oracle数据库自动备份还原器,用于Oracle数据的自动备份和还原.方法: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了软件工程开发方法,利用Oracle本身逻辑备份和还原理论,同时结合了PowerBuilder强大的开发环境.结果:软件在使用中可以采用Oracle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接口和底层数据进行通信,有效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结论:软件运行到用户工作环境中,很好地实现了数据的备份和还原功能.

  • 基于Web服务的分诊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徐明远;杨宏桥;赵志云

    目的:改善医院就医环境,维护门诊分诊秩序,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方法:采用Web服务技术,在原有“军卫一号”系统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分诊系统.结果:该分诊系统易于集成,便于使用,有效地提高了门诊分诊的效率.结论:该系统功能完整,实用性强,显著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基于B/S的医疗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肖永平;陈慧玲;高杨;贾隽;周开园;马兴

    目的:针对医院的工作需要,开发一个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 server,B/S)的医疗信息统计分析系统.方法:通过需求分析,采用JSP、Java和Oracle数据库等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开发.结果:实现了一个可扩展、可移植的基于B/S架构的软件平台,能够与医院的HIS无缝连接,实现了预想的功能.结论:该系统在B/S架构下实现了医疗信息的统计分析,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 弥散加权成像在眼眶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春楠;王宏;穆学涛;兰鹏宇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鉴别眼眶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46例眼眶肿瘤的患者(病理证实:28例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行常规MRI扫描和DWI序列扫描.观察DWI图像特征,并测量ADC值.对良性、恶性肿瘤的ADC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DWI图像显示与大部分良性肿瘤相比,大多数恶性肿瘤呈高信号.良性肿瘤的ADC值为(1.34±0.25)×10-3mm2/s;恶性肿瘤的ADC值为(0.76±0.14)×10-3mm2/s,良恶性肿瘤的ADC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35,P=0.000<0.01).结论:DWI为眼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 肾动脉狭窄的CE-MRA和CTA的对照性研究

    作者:徐鹏飞;郑玲

    目的:对肾动脉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和CT血管成像(CTA)进行对照性研究,评价CE-MRA与CTA这2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肾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显示情况.方法:对临床上怀疑有肾动脉狭窄的30例患者同时行肾动脉的CE-MRA与CTA检查,其中证实有狭窄的15例患者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分析CE-MRA与CTA这2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结果:CE-MRA与CTA在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上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CE-MRA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上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要略低于CTA.结论:CE-MRA与CTA都能较准确地诊断肾动脉的狭窄,但CE-MRA无辐射、更安全,更应作为临床上检查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 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64排CT征象的关系

    作者:蔡胜艳;孙妍;胡嘉航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64排CT征象与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30例,分析其CT表现,术后对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VEGF表达的程度与CT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级、瘤周水肿的范围及肿瘤的强化程度有相关性.结论: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可以反映VEGF的表达程度,能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评估起到重要作用.

  • 宫颈癌常规放疗佳体位的研究

    作者:刘兵;曾自力;潘平山;滕炳祥;林锋;王勇兵;梁世刚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常规放疗的佳体位.方法:选择宫颈癌常规放疗患者10例,5例行等中心定角仰卧照射,5例行等中心定角俯卧照射,每位患者每周在模拟定位机上重复摆住验证3次,将验证图像与同一患者定位图像骨性标记点A到X、Z轴的垂直距离进行比较,求出在X、Z轴方向上的偏移.将仰卧照射、俯卧照射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仰卧照射与俯卧照射所得数据在X、Z轴方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盆腔常规放疗患者俯卧住因摆位误差小而优于仰卧位.

  • 骨骼系统PET/CT显像和核医学平面显像对比研究

    作者:郭晋纲;张红雨;王丽丽;任媛;郑永明;庄坤;王爽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骨显像和PET/CT骨显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对2例病例均先后行SPECT骨显像和PET/CT骨显像,并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骼对18F-fluoride (PET/CT骨显像剂)和99mTc-MDP(SPECT骨显像剂)的摄取机理类似,均可以反映局部血流量及骨代谢更新的活跃程度,由于18F-fluoride与骨的亲和力强于99mTc-MDP,因此PET/CT图像具有比SPECT更高的系统分辨率和系统灵敏度.结论:PET/CT骨显像灵敏度和分辨率均高于SPECT,但由于其检查费用较高及自身受18F的短半衰期限制,因而其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 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早期的诊疗观察

    作者:侯晓华;闫利;刘洪琪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在烧伤合并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的诊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特量度烧伤合并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患者56例,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了解气道损伤情况;清除气道内痰栓、坏死脱落的黏膜组织;局部注药.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后30 min~ld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确定吸入性损伤的部位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程度,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减慢,而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早期气道损伤诊断和辅助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于福全;金洪;汪鸿;刘钢;谷新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栓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2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活检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145例出现气胸,其中4例为大量气胸;166例出现针道周围渗血,其中47例出现痰中带血,大咯血4人;12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发生急性胸膜反应.无感染、大量出血、血胸、空气栓塞、针道种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病灶周围肺部基本情况、病灶大小、深度、病灶性质是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 乳腺亲肿瘤显像使用模型的改进

    作者:黄柳华;刘金华;冯会娟;孙云钢

    目的:改进乳腺亲肿瘤显像的模型.方法:选择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原模型及改进后模型的亲肿瘤显像.结果:改进后模型和原模型在同一部位感兴趣区与原模型双乳中间的散射光团上方的1/3中心位置的感兴趣区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结论:改进后的乳腺亲肿瘤显像模型无散射现象,图像清晰.

  • 评价双源CT对PCI术后管腔再狭窄的诊断

    作者:袁远;魏梦绮;赵亚超;宦怡;郑敏文;齐顺;赵海涛;杨勇;徐俊卿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诊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管腔再狭窄的准确性,并与血管内超声(IVUS)作对比分析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15例PCI术后复查疑似管腔再狭窄患者的DSCTA、血管造影(CAG)、IVUS的检查资料,以IVUS结果为参照,评价DSCT对冠脉PCI术后管腔再狭窄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5例患者DSCT、CAG及IVUS分别诊断支架内再狭窄<50%的患者为10例、13例、11例;支架内冠状再狭窄>50%为5例、2例、4例;三者之间比较有一致性(P>0.05).结论:DSCTA能准确评估PCI术后再狭窄,与IVUS结果有一致性,可作为PCI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 RFID技术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史今驰;于敏;王彦

    从实用的角度分析了RFID技术在医疗管理中的可行性,简要阐述了RFID的控制、存储以及通信电路,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医疗设备管理和患者信息管理的RFID技术具体应用,后通过对上位机通信终端和医疗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构成了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医疗管理系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事故和医疗成本,保证了医疗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构建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制度化管理体系探索

    作者:王碧涛;孟龙;王官;赵国斌;高龙虎

    分析了当前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使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一套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制度化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并根据某院野战医疗队所进行的尝试,介绍了某院机动卫勤分队制度化管理卫生装备的具体内容,规范了卫生装备的管理,保证了装备效能的发挥.

  • 上海地区家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值差异分析

    作者:闻国富

    目的:通过对家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量值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使用508台家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每次均同步采集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血糖,对结果进行记录、比较.调查、统计患者在采血、检测、保管过程中不规范的方法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糖尿病患者对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与培训前比较,患者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完全因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设备故障导致检测结果差异的有88台(17.3%).结论:通过专业培训,可以减少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建议相关部门对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进行定标和质量控制,明确相关企业的责任等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 浅谈监护仪质控中的呼吸参数

    作者:唐剑飞

    目的:解决监护仪质控工作中有关呼吸参数的一些问题.方法:结合质控问题中遇到的一些实例与监护仪呼吸测量的原理进行分析.结果:找出了造成呼吸参数检测困难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结论:对于监护仪质控工作更好地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Destiny Ma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性能评价

    作者:谢田刚;王海燕;王胜江

    目的:对Destiny Ma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的机械法检测系统进行性能评价.方法:选择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4个指标,采用机械式磁珠法检测对准确性、精密度和携带污染率进行实验评价,并与STR-Evolution上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和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TriniCHECK Control 1在Destiny Max全自动血凝仪上测定的PT、APTT、TT、FIB的准确性偏差分别为2.21%、2.57%、4.68%、4.72%;TriniCHECK Control 2测定的PT、APTT、FIB准确性偏差分别为1.96%、0.54%、3.46%,精密度分别为1.33%、1.90%、3.54%;FIB高值携带污染率为2.56%,FIB对PT试剂携带污染率为2.15%;Destiny Max与STR-Evolution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的临床标本比对结果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5,K值均大于0.8,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estiny Max全自动血凝仪的准确性、精密度以及携带污染率都达到了性能要求,并且与STR-Evolution 的临床标本比对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 68Ge源与PET/CT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新强;赵文锐;川玲;朱家瑞;于彤

    目的:探讨68Ge校正源在PET/CT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68Ge源校正前、后正常体检患者的PET/CT图像和设备的质量图和参数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校正前后采集的图像质量图和参数报告存在显著差异.患者全身PET图像:68Ge源校正前,横断位图像前胸部前方放射性分布较胸背部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视野右侧较左侧放射性分布稀疏;右肺区呈放射性缺损,背部肌肉放射性分布增浓,SUV值明显升高;冠状位图像可见膀胱周围区放射性分布缺损;不符合正常人FDG代谢的分布特点.68Ge源校正后,图像横断位和冠状位全身显像未见异常的放射性分布增浓或稀疏区;放射性分布符合正常人FDG代谢分布特点.结论:68Ge校正源是PET正常运行中必不可少的配置.

  • 心电监护仪无创血压质量检测结果分析及讨论

    作者:史敏超;金伟;钱正瑛

    目的:通过心电监护仪的质量控制工作掌握在用监护仪的性能情况.方法:采用Fluke专业的质控设备对心电监护仪无创血压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心电监护仪无创血压检测部分总体合格率较高,各品牌型号之间大误差范围存在差异,不同测量段偏差数值也存在差异.结论:从品牌型号、不同测量段数值差异和使用年限差异3个方面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于找出影响无创血压检测结果的因素、提高仪器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乳腺X线机概况和进展

    作者:周丽华;谢鹏程

    乳腺X线机是目前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率基本的影像检查方法.回顾了乳腺X线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并着重论述了乳腺X线机核心部件的新进展.

  • 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作者:刘亚军;黄华

    主要介绍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特点、种类及各种医疗应用,探讨了其在非聚氯乙烯(PVC)材料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替代材料、组织工程材料、药物控释材料以及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中的热点问题.

  • 医用透析材料的特点及选择

    作者:陈文霞;荆斌;王成辉;张鹏

    叙述了常用医用透析材料的分类、特性及注意事项.从透析膜材料的发展及影响因素角度对医用透析材料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临床常用医用透析材料的选用进行了分析,为选用合适的耗材提供参考.

  • 不同高分子材质的PICC应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曹阳

    目的:探讨常见的硅胶、聚氨酯2种材质的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应用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留置时间有无差异.方法:通过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分析并总结不同材质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硅胶材质的PICC质地柔软,组织相容性好,能有效减少对血管壁的摩擦撞击,显著减少机械性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留置达到计划性拔管的满意度高.结论:硅胶材质的PICC较氨酯较聚氨酯材质的PICC更具安全性.

  • 医用镇痛泵技术新发展及其应用

    作者:杨树欣

    介绍了局部麻醉用镇痛泵的基本应用和原理,按照其驱动方式和功能介绍了各种类型医用镇痛泵,详细分析了各种镇痛泵的使用指标和优缺点,对医用镇痛泵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

  • 气管插管技术发展

    作者:张连强;卢荣斌;郭军涛

    介绍了气管插管的定义、结构和原理,阐述了气管插管技术及不同种类气管插管耗材的特点,说明了新型气管插管的技术优点,并指出了气管插管的发展趋势.

  • 精密过滤输液器的原理与应用发展

    作者:蒋勇;占盛鹤

    阐述了静脉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介绍了精密过滤输液器的原理,探讨了精密过滤输液器滤除不溶性微粒的有效性及其应用发展,呼吁制定有关精密过滤输液的法规,降低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

  • 自带光源光导气管导管的研制及院前急救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黄世梧;林泉;陈哲;张绍权;潘树强;唐维骏;廖智勇;陆艳;韦振东

    目的:研制一种主要应用于院前急救气管插管的自身携带光源的光导气管导管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镶嵌技术将光导纤维植入导管管壁内,在管体连接头下侧设置光浦、光浦、分光器、光导纤维、聚光器相邻依次连接并与管体固为一体,使光浦发出的光能传递照明前方气道.将该导管随机应用于院前急救气管插管63例,与应用普通气管导管插管87例对照,观察2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平均插管时间.结果:实验组的一次插管成功59例,成功率为93.65%,平均插管时间(11.53±0.62)s;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62例,成功率为71.26%,平均插管时间(13.72:±0.55)s.分别比较2组同性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该新型气管导管性能优于普通气管导管,适合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 无源运输冷藏箱保温性能测试与分析

    作者:李捞摸;张庆勇;赵彦忠;黄呈凤

    目的:研究无源运输冷藏箱的保温性能.方法:根据拟定的无源运输冷藏箱保温性能测试方案,测试冷藏箱的温升速度、温度均匀性、融化时间.结果:针对该无源冷藏箱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高精度无线温度记录仪,选择理想的相变材料,优化结构设计,以使无源运输冷藏箱更好地发挥应急保障效能,提高测试准确性.结论:经测试,该无源冷藏箱保温时间长,基本满足应急条件下较长时间内药品冷藏的需要.

  • 手术缝合针穿针引线器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刘硕;李仲影;刘艳如;仇立斌;王琳;李炜

    目的:研制一种使手术缝合针可快速穿针引线的装置.方法:利用镍钛合金的金属记忆原理及柔韧性,把镍钛合金丝制成菱形的引线环,使其穿过针孔后,快速恢复到原状态,把缝合线从针孔带出,完成穿线过程.结果:一次性穿针引线成功率达100%,穿线速度是手工的5~8倍.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及消毒方便,特别适合在野战急救及抢险救灾等光源不足的情况下使用.

  • 一种基于service market模式的远程慢性病管理服务平台机制

    作者:徐池;毛军文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应用服务市场(service market)模式的远程慢性病管理服务平台机制.方法:通过将慢性病管理的各个环节软件服务化,在云平台上构建统一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应用服务市场.结果: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应用软件厂商等在统一平台上共享数据,便于推广优秀的慢性病管理方案.结论:基于service market模式的远程慢性病管理服务平台机制能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具个性化、更加便捷的慢性病管理服务.

  • 心电信息远程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作者:温志浩;陈海军;卢敬光

    目的: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构建一种心电信息监测系统,搭建集远程中央监护、术后跟踪、社区医疗和急救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方法:系统由中心站(服务器)和用户机组成,用户机采集、存储心电信息和波形,并传输到中心站服务器上,中心站各终端可实时查看监护信息,并发出对症建议或指令,实现双向互通.结果:以有线电话通讯网络为载体,实现了心电信息的远程监测,并在相关机构得到了应用.结论:本设计为生命信息的远程监测、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身体保健和生命维持提供了途径和手段.

  • 军队卫生装备计量检定与质控检测差异探讨

    作者:杨博;江玉柱;井赛

    分析探讨了军队卫生装备计量检定和质控检测在定义、检测对象、约束力、检测依据、人员资质和结果处理等方面的区别及其在实施单位、技术人员、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的联系,为准确理解区分两者的概念与要求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正确开展计量检定和质控检测工作.

  • 影响汞柱式血压计计量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作者:胡红波;汤献国

    从生产厂家及型号、医院的计量维修能力、器具使用和计量管理情况等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汞柱式血压计计量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增加硬件投入、增强计量法规意识、探索区域性协作等对策,为汞柱式血压计计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建议.

  • 霍尔传感器在加速器床面滚动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李东;朱洪峰;尚进;杨斌

    介绍了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具体阐述了其在加速器床面滚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探讨了霍尔传感器在控制系统中的长期稳定性问题和常见故障的维修保养方法,对保障治疗床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真空系统原理与故障处理

    作者:祁增凌;钟珊珊;杨有业;李俊杰

    介绍了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的机器结构和真空系统的工作原理,总结常见的故障类型,分析其相应的故障原因,研究故障的排除方法,使医科达Precise三光子直线加速器有效地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

  • 从昨天来 到明日去——2012飞利浦介入放射临床解决方案纵览

    作者: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

    微创介入医疗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医学治疗方法,它揭开了医学科技的又一新篇章.为满足逐渐精细化的临床治疗需求,微创介人手术亦不断趋向于复杂手术、多学科联合等发展方向.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