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1例较为少见的X线管故障

    作者:李健

    1 故障现象XG-500A型500mAX线机,平床球管用于胸片和普通拍片时,出现大焦点曝光无X线产生,管电流表无指示的故障,但小焦点曝光正常.

  • "军卫一号"工程系统数据库中"锁"的处理

    作者:林晓春;张洪进;张旺珍

    "军卫一号"工程系统覆盖面广,涉及医生站、护士站、药房管理等子系统模块.虽然该信息系统运行性能稳定,但因某些人为操作所导致的差错或者系统软件本身的一些缺失,构成前台用户使用软件障碍.

  • 全自动洗片机速控电路破解、分析及故障处理

    作者:杜舜

    1 故障现象Agfa Ciassic EOS全自动洗片机开机后,走片电动机转动约10 s即停止,出错提示:Service506无法工作.

  • 拉斐尔呼吸机故障检修

    作者:喻志才

    拉斐尔呼吸机作为品牌呼吸机以其高性价比广泛应用于国内许多大医院[1].现结合本院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介绍几例典型故障,供参考.

  • RackRotor血凝仪的维护和修理

    作者:李践

    血凝仪是基于凝固法对血液凝固过程进行测量.RackRotor全自动血凝仪采用磁珠法测量,测试原理如下:测试杯中放有磁珠.测试时,测试杯下面的永久磁铁旋转,带动杯中磁珠沿杯壁旋转.测试杯的侧壁外安装有红外反射式光电器件,用来监视磁珠运动变化.

  • 普美康Defi-B型除颤仪的维护与保养

    作者:祁震;赵达明

    普美康Defi-B型除颤仪(以下简称"Defi-B"),是德国生产的体外除颤仪,专门用于体外非同步电除颤,其适应证是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Defi-B由机身、电极板和电源线等3部分组成,具有便携和使用不受交流电源限制的特点,不但可以用于院内急救,而且还可用于野外现场急救或随救护车配载.Defi-B属于基层部队医疗机构配置的主力机型[1].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MS-1024 Ⅰ的保养与维修

    作者:王军梅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MS-1024 Ⅰ主要用于比色测量、医院、临床试验室和其他研究的临床化学、血清免疫学、血液学和尿液分析等.为了正确熟练地使用分析仪,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不但要掌握分析仪的基本操作,而且还要注意仪器的维修与各部件的保养.

  • 西门子直线加速器高压油箱故障维修1例

    作者:陈俊;杜炳坚

    西门子公司的PRIMUS高能直线加速器是近年来国内医院引进较多的机型.现介绍其高压油箱故障维修1例,供参考[1].

  • 大型医疗设备安装验收及维修

    作者:李毅;胡海泉

    随着改革开放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引进了大量的先进医疗设备,特别是CT、MR、直线加速器、PET等大型设备,在提高医院诊治质量和水平方面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作为医院设备的维修和管理部门,如何能使大型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转,充分发挥其大作用始终是我们重的任务.现将大型医疗设备安装验收及维修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 Servo-i呼吸机黑屏故障检修

    作者:方河炎;郑峰;李大鹏;温国坚

    Servo-i呼吸机在使用中突然黑屏,随后报警.现将检修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1].1 故障现象插上电源,电源指示灯亮,打开开关,呼吸主机工作,但显示屏黑屏,随后报警.

  • ALISEI自动酶标仪故障维修2例

    作者:程广斌;黄金清;杨传启;胡昕;马承华

    酶标仪是一种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检验科重要设备,它主要根据酶标记原理,对呈色物的有无和呈色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其可用于单克隆抗体部分、凝血分析、抗生素灵敏度检验和其他需要进行比色的分析工作.

  • 浅谈CT球管使用及故障分析

    作者:韩玉娟;韩宇欣

    CT机已成为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常规诊断设备,CT球管随着CT整机的发展而发展.由于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DAS)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快速发展,长时间、大范围、高管电流的快速扫描已成为现代螺旋CT成像的必备条件.

  • 万东500mA胃肠机故障分析2例

    作者:梁旭

    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检查患者时,透视工作正常,用Ⅱ球管摄影时,偶尔(约7~10天)出现一次曝光不足[1].表现为:管电量表指针未达到应指示数字,管电流表指示正常.

  • 从3例故障谈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作者:杨东明

    1 案例分析1.1 机型:GE High speed CT/i1.1.1 故障现象CT扫描架内发生"啪吱"一声响后,机器电源全部断开.

  • Taema Horus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作者:许崧;任伟

    法国Taema Horus呼吸机是一款方便、实用的机型,在我院急救工作中表现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1].从该机的使用情况来看,未发生过电子元件方面的损坏,但在气路和传感器部分出现过一些问题.由于相关配件的价格较贵,现将我们在工作中的维修经验提供给大家,供参考.

  • 运动员用多参数无线监护系统的研制

    作者:马新江;亓夫军;张滨;张燕

    目的:研制一套适用于运动员训练与康复过程中对其心电、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采集、传输和处理的无线实时监护系统.方法:该系统主要由监护终端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监护终端包括生理参数采集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由运动员随身携带,负责分时采集和无线传送各生理参数;数据处理系统由无线收发模块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组成,负责接收各生理参数信号,同时进行数据处理、显示.结果:在明视距离小于400m,或室内通讯距离小于50m范围内,该系统能够实现设计要求.结论:该系统可满足运动员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多生理参数的无线实时监护,同时可用于其他健康人群的健身运动,为其提供生命状态数据.

  • 基于双端口RAM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设计

    作者:梁亚军;刘培基

    目的:设计基于双端口RAM的双单片机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解决心电监护数据传送的瓶颈问题.方法:双端口RAM芯片具有2套完全独立的数据线、地址线和读写控制线,因而可使2个CPU分时独立访问其内部RAM资源.主单片机在片上RAM缓存采集数据,满200 B,打包写入双端口RAM,双端口RAM缓冲区中的数据达到闪存的页容量时,通知从单片机读取数据,从单片机以页编程方式一次写入闪存.结果:解决了双端口RAM的端口争用问题,并讨论了极限采样频率,实现了主、从单片机数据共享,缓存采集信号,即使在较高采样频率下,仍能确保及时、可靠地存储实时信号.结论: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中通常使用大容量NAND闪存实时存储采集到的信号,但是由于NAND闪存的数据写入是以页编程为基础,因而限制了前端采样频率的提高.基于双端口RAM的双单片机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设计合理地的解决了心电监护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

  • 局部氧疗和红外照射结合的生物学作用与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机理

    作者:屈景辉;廖琪梅;赵飞;乔璐;屈婉祎

    目的:研究局部氧疗和红外照射结合的生物学作用与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机理,研制局部氧疗与红外照射相结合的装置.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制作创伤模型,分别将创伤免随机分为4组,除对照组外,对其余3组分别实施局部氧疗、近红外照射、局部氧疗+近红外照射,观察各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局部氧疗和近红外照射相结合的方式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其机理是调动内源性生长因子和外源性因子,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形成舍力,加速伤口愈合.结论:采用局部氧疗和近红外照射相结合的方式,其生物学作用相互叠加,形成合力,促进伤口愈合.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的快速愈合装置原理可行.

  • 基于MSP430的用于大鼠癫痫实验的电刺激器研究

    作者:于霄;张华;付峰;尤富生;王蕾;董秀珍

    目的:设计基于MSP430的用于大鼠癫痫实验的电刺激器.方法:采用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611和压控双相恒流刺激产生技术设计系统.结果:系统通过PC设置电刺激波形、频率、脉宽、强度,控制电刺激器工作.结论:系统功耗低,并且实现刺激参数可控输出,刺激参数不会因为负载阻抗的变化而变化,满足了实验的要求.

  • 单蒂阻隔皮瓣药物观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梁向党;张伯勋;唐佩福;王岩

    目的:建立一种单蒂阻隔皮瓣模型,用以观察药物对皮瓣存活长度的影响.方法:以鼠背部中线为中轴,以两侧髂嵴连线为蒂,形成一个1.5 cm×6 cm的单蒂皮瓣,其全长自皮肌层下与深筋膜游离,下垫置医用硅膜,硅膜以不露出切口又起到阻隔真皮血运为宜:以小三角针用3-0丝线先缝合皮瓣两侧切口,然后将药物加入皮瓣与硅膜之间,再缝合皮瓣的头端;术后单笼喂养7天,取材并检测皮瓣存活的长度,根据均数与总体比较的样本量估算公式,进行模型可重复性推算.结果:单蒂阻隔皮瓣模型在展示10%的分辨率时所需的样本量为26只大鼠,而应用10 cm×3 cm鼠背部皮瓣模型,则需动物为28只,25%检验水平时所需样本量分别为2只及5只,因此,认为阻隔皮瓣动物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符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适用于该类实验研究.结论:大鼠背部单蒂阻隔皮瓣模型,是进行皮瓣药物学研究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 应急卫勤保障装备的模块化设计

    作者:孟晓东;侯世科;仝青英;杨轶

    目的:对国际和国内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实施医疗救护,保障各种重大活动顺利进行,使应急卫勤保障医疗分队快速组成和迅速出动.方法:用模块化原理和组织系统结构的方法对应急卫勤保障装备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对应急卫勤保障装备完成了模块化设计和模块化管理.结论:未来应急卫勤保障装备应以模块化管理为发展方向.

  • 一种滤毒通风装置的研制

    作者:刘亚军;徐新喜;谭树林

    目的:研制一种能够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生物气溶胶、化学毒气等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并向医疗方舱内提供清洁新风的滤毒通风装置.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过滤净化单元和送风动力单元按照可操作性和可维修性原则纽合成为整体.结果:减小了该装置的结构尺寸,降低了风机的振动噪声,提高了可操作性和可维修性.结论:该装置能够满足医疗方舱对生物及化学防护的要求,快速装卡等结构设计能适应快速反应的需要.

  • 一种方舱型药材保障箱组冷藏库集装箱主温区设计与保温计算

    作者:李捞摸;张庆勇;陈煜;李振彪;杨冬;史宝杰

    目的:研制一种能够适应大规模血液及制品储运,平战结合的保障装备.方法:在冷藏库集装箱卫勤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主温区保温结构设计与传热系数计算,确保其制冷效率及恒温控制能力.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保温设计符合性能指标要求.结论:蒸发舱表面散热与舱体布线孔明显影响主温区库体的传热系数实测值.

  • 数字式颅内压力计的研制

    作者:郭召平;张祖进;李辉

    目的:研制数字式颅内压力计,用于检测颅内压力,为颅内压升高患者提供准确的颅内压力数据.方法:在颅骨顶部的合适位置钻一小孔,将内径为1 mm左右的充满生理盐水的导管插入脑室,导管外端通过三通开关连接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把压力转换成电信号送到单片机C8051F020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到LCD液晶屏显示压力.结果:该数字式颅内压力计可实现实时检测,其检测结果准确,能真实反映出颅内压力.结论:该数字式颅内压力计操作简单,读数直观,体积小,携带方便.

  • 基于Internet的远程医疗监护即时通信系统

    作者:刘细亮;杨永明

    目的:开发一套基于Internet远程医疗监护即时通信系统,主要用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远程在线监控.方法:开发平台为Visual C++6.0,开发语言为C++,同时使用了微软提供的开发类库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能够在系统内实现心电信号的实时图像传输.结果:医疗监护人员能够在系统监护终端实时看到客户端检测到的心电图并进行分析,及时地把诊断结果反馈给客户端.结论:发展社区医疗监护系统是实现人人都能享受医疗监护目标的一个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它的终目的是把高技术医疗保健引入到通常被视为常规技术的环境中,实现医院功能的向外延伸,让"医院式"的护理进入家庭,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实实在在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 电针治疗仪多通道幅频调制输出技术改进设计

    作者:刘志朋;李颖;张昱;李新;殷涛

    目的:针对电针治疗仪波形产生和输出电路复杂的情况进行改进设计.方法:基于直接数字合成思路,由单片微处理器和D/A转换芯片结合软件编程实现多种治疗波形的数字合成和多通道幅频可调的双极性信号,经功率放大和脉冲变压器隔离后输出.结果:四通道双极性可实现多种治疗波形输出,幅频可调.结论:改进后的电针治疗仪功能调整灵活,电路简单,功耗低,可靠性高.

  • 三维体数据的可视化探讨

    作者:李晶;阮兴云;徐志荣;朱弋

    阐述了三维体数据可视化中两种重要的方法:表面绘制与体绘制.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面绘制的交互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体绘制良好的三维表现效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以运用,为三维体数据科学可视提供了依据.

  • 医院计算机中心机房移置的体会

    作者:章辰熙;顾国龙;肖军;沈海芹;孟涌

    阐述医院计算杌中心机房移置策略,通过采取周密计划、细化方案、精心准备以及合理的技术策略等一系列措施,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医院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成功实施了机房移置.

  • 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陈荣;陈旭坤;钟小华

    开展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应用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医疗设备成本管理方法,对设备的利用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对医院今后设备的引进、合理使用及经济效益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医疗后送中卫生列车改建及设备管理

    作者:范珊红;余咏;徐巧玲;王线妮;潘粉丽;刘珂欣

    叙述了卫生列车的布局,从伤病员区、医疗区、列车车厢等3方面探讨了卫生列车的改建方法,提出了列车后送中伤病员安全防护及保持医疗设施稳定性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救治效率与质量提供参考.

  •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促进效能发挥

    作者:侯明晓

    论述了医疗设备计剐采购中要注意把握的几个环节,分析了设备管理使用中要突出的几个重点,阐述了设备配置规划中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对合理利用医院有限资源、科学规划医疗设备配置、发挥设备效益、服务于医疗技术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RT-2100C型酶标分析仪的应用与维护

    作者:陈晓旭;刘杨

    介绍了RT-2100C型酶标分析仪正确的使用与维护方法,阐述了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通过部队检验装备人员教学培训及实际应用,总结了酶标分析仪使用过程中一般经验,对确保医疗设备应用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诊治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浅谈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

    作者:金美娟;喻志才;周耀崇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和完善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方法:以"军卫一号"系统为支持环境,利用计算杌技术和屯已建成的局域网,并应用医院自主研发的医用耗材超市化管理系统.结果:完善了"军卫一号"物资管理系统,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减少了差错,提高了库房管理水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 基于B/W/S结构临床科室医疗信息平台的开发

    作者:应俊;陈广飞;何史林;卓惠长

    目的:为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提供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方法:系统基于三层B/W/S结构开发,选用Windows2003 Server为网络工作平台,选用MS SQL Server进行数据库管理,Web服务器选用The Apache Tomcat 5.5,通过JSP(Java Server Page)技术来实现Web服务.结果:临床科室医疗信息平台提取整合患者在住院中与愈后期间的健康信息,直接面向Internet,有效实现病情主诉、诊断、约诊以及回访等功能.结论:实现了医生与患者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改进服务流程

    作者:王琛

    目的:改进医院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方法: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患者就诊流程为核心,重新设计医疗流程,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结果:大大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以及大量流动的过程,同时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改变了原有服务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管理信息系统中图文数据的存储和显示

    作者:廖琪梅;葛军;郑奇军;张金洲

    目的:研究管理信息系统中图片和文本混合在一起的数据及其存储和显示方式,为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带来方便.方法:以Access2003为后台数据库,Delphi7为开发平台,利用RXRichEdit控件将图文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结果:解决了图文数据在数据库存储的问题,实现了图文数据的输入、存储和显示等主要功能.结论:RXRichEdit控件可以简化图文数据的存储与显示,不但方便了用户操作,而且提高了信息管理系统性能.

  • 基于VMware的高可用集群在HIS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志云;杨宏桥;刘震

    目的:利用VMware虚拟机构建高可用集群,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可用性.方法:在VMware服务器中安装多个虚拟机,分别作为不同服务器的备用机;高可用性软件利用心跳信号持续检测物理服务器的工作状态,确保系统拥有足够资源.结果:当物理服务器出现故障时,高可用集群自动切换服务,使故障服务器的业务迅速平稳地迁移到虚拟机.结论:基于VMware的高可用集群能够有效地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并且显著降低实施成本.

  • 低成本患者信息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作者:文晓临

    目的:提高医院在数字化、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效率.方法:介绍了一种低成本患者信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详细讲述了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举例说明了实际应用情况.结果:经实际使用,该方法大大降低了远程接入的成本,简化了网络权限管理的过程.结论:成本低廉、易于管理、安全稳定,能广泛适用于国内各大中型医院.

  • 矩阵式手术直播系统接入远程医学信息网的实现

    作者:温剑;胡永峰;韩媛

    目的:探讨手术直播教学演示系统进行远程通信的开展和深化应用.方法:通过手术室的撮像机和话筒等设备采集多路视频和声音信号,通过矩阵处理和控制后接入远程医学信息网.结果:能够实现手术实时转播的远程通信.结论:使手术实时转播的范围扩大,提高了远程手术教学的水平.

  • 基于安全数据交换的HIS综合查询系统设计

    作者:黄影;吴飞

    目的:为了解决医院数据安全和数据共享之间的矛盾,使患者能够实时地通过多媒体查询平台获得就医体检数据和诊断报告.方法:采用先进的安全数据交换技术达到网络隔离的效果,综合查询系统在硬件架构上采用嵌入式系统,软件使用精简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结果:通过系统的内网查询模块、外网查询模块和安全数据交换模块的设计,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综合查询平台的系统设计.结论:通过在HIS综合查询系统测试平台中的应用,有效地证明了该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 多层螺旋CT在鼻科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军;季俊峰;卢光明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鼻内镜手术病例的多层螺旋CT资料,探讨多层螺旋CT对鼻内镜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临床入院行鼻内镜手术的232例患者术前常规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冠状位、矢状位、斜位重建.结果:多层螺旋CT能够很好地显示和诊断鼻腔鼻窦疾病.尤其对窭口鼻窦复合体、额窦引流通道等复杂精细结构能够清晰显示,所有病例多层螺旋CT表现与鼻内镜检查及术中所见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时间短、患者接受射线剂量少、可任意多平面多角度成像、显示复杂结构清晰精细,对鼻内镜手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鼻内镜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 颅脑血管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钱根年;陈自谦;赵春雷;陈泽龙

    目的:探讨颅脑血管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及其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临床受检者中选取血管成像检查异常者77例,采用GE Discovery Ultra 16层螺旋CT扫描仪根据颅脑血管成像参数进行扫描,并将所采集的参数送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VR、MIP、MPR重建.结果:血管成像检查异常者77例中,脑血管动脉瘤49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9例、脑动脉狭窄或中断7例和烟雾病2例:VR、MIP、MPR都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情况,VR色彩鲜艳,层次丰富;MIP、MPR色彩单调,但对诊断价值较大.结论: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定性、定位明确,确诊率高,可部分替代DSA.

  • 头颈肿瘤放射治疗后口干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纯友;刘斌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头颈肿瘤后产生口干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1月收治的头颈肿瘤82例,在放疗期间每周末询问患者的口干情况,根据结果分析口干症的严重程度及影响.结果:当患者所接受放射剂量逐增时,口干症的发生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26.24,P<0.001);年龄低于40岁组口干症的发生率与40岁以上组比较无明显差异(x2=0.026,P>0.05).结论:头颈肿瘤放射治疗后可以发生口干症,与患者所受放射总剂量有关;而当患者接受高剂量照射时,患者年龄对口干症的发生率影响不大.放疗期间应尽可能降低或延迟口干症的发生,保证放疗质量.

  •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作者:马强华;杨晓萍;叶建军;陈纲;罗樱;朱晓华;刘玲莉

    目的:探讨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及Tim、全脊柱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例MR资料完整、手术病理证实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全身成像、脊柱全身成像的应用,可以完全、优质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及信号变化.结论:MRI是诊断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优影像学方法.

  • 肛肠腔内导入复合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探讨

    作者:穆剑玲;刘振栋

    目的:探讨肛肠腔内导入复合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优化方案和理论机制.方法:选取76例中轻度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停服药物,使用肛肠腔内导入复合能治疗仪治疗,选择不同的物理能量组合.治疗组41例,采用腔内电极同步实施电疗、热疗、磁疗和按摩进行治疗:对照组35例,腔内电极同步实施热疗和磁疗.12个月后比较.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好,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P<0.01).结论:优化方案为腔内电极选择电、热、磁和按摩同步治疗疗效较佳,腔内电极的治疗部位应在齿状线以上,控制好剂量和疗程,并重视人文关怀.理论机制为:选择复合能量同步治疗符合综合理疗理论.治疗部位符合中医理论和全息胚理论、直肠物理疗法与生命能量理论的关系.

  • 临床工程师在MRI质量保证和控制中的职能探讨

    作者:倪萍;陈自谦

    从磁共振日常工作的实际出发,说明磁共振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现实而且刻不容缓的工作,对保证磁共振设备安全有效运转、提高诊断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讨了磁共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内涵以及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阐述了磁共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不仅需要规范化制度化,还需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临床工程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应急维修,还包括预防性维护、序列和参数的优化、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确认再生器械有效清洗的质量控制

    作者:曹秋莲

    目的:探讨如何确认再生器械有效清洗的质量控制.方法:采取确立洗涤的基础质量控制、确认有效的清洗控制、清洗效果评估、有效评价再生器械清洁度的过程及终末方法效果评价.结果:发现目前暂无器械清洗后的标准及评价方法的规范出台,只有认真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再生器械的质量管理才能逐步提高.结论:加强再生器械有效清洗的质量控制,可促进清洗管理质量的提高,保证再生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 医疗设备使用安全性探讨

    作者:钱英

    阐述了医疗设备的危害种类和预防这些危害的重要性,从医疗设备的可用性出发研究其安全性,指出开展医疗产品的可用性研究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从加强政府和行业监管出发,阐明了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是确保医疗设备使用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提出只有加强医疗设备的可用性研究、加强操作培训和日常维护管理才能确保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

  • SPR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米永巍;刘国华;张维

    回顾了SPR技术的主要发展历史,简要介绍了SPR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与分类,并讨论了SPR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指出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及分辨率、实现多通道检测、器件微型化和阵列化等.

  • 卫生技术车辆电气系统设计中的新技术应用

    作者:崔向东;刘志国;孙景工;韩俊淑

    分析卫生技术车辆电气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气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着重论述了新技术在新一代卫生技术车辆电气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指出采用新技术设计的卫生技术车辆电气系统,车辆的总体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 激光器精密恒温水循环系统的研制

    作者:郭军涛;林森财;张杰

    目的:研制精密恒温水循环系统,以保证半导体激光器在恒定温度下正常工作.方法:采用PT100传感器、恒流源激励电路、V-F转换器、单片机和加热器等电路研制恒温循环水温度控制系统,运用PID控制原理,通过精心选择PID的各种参数,实现高精度的恒温控制.结果:恒温循环水温度控制系统温控的测量精度达到±0.05℃.结论:该恒温循环水温度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半导体激光器的正常工作温度.

    关键词: 恒温 激光器 控制
  • 利用Mscomm32控件实现检验仪器联机

    作者:朱有存;白青伟;杨晓荣;王梅;罗丹

    目的:实现检验结果的自动采集.方法:使用Microsoft的Mscomm32控件结合PowerBuilder编程.结果:实现了检验仪器的检验结果自动写入LIS系统数据库.结论:利用Mscomm32控件结合PowerBuilder编程实现检验仪器与LIS系统联机,技术简单可靠,适合于医院工程师自己开发实现检验仪器联机.

  • 医院考核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作者:周燕燕

    目的:实现利用信息系统对从事医疗工作的个人和科室的基本工作量、医疗质量、科研教育、精神文明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核.方法:部分个人和科室的工作量、手术数据从现有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提取;部分考核数据由人工输入.结果:在录入导入考核数据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考核用个人和科室报表(汇总和明细).结论:提供了医院医疗质量考核和绩效考核的有效平台.

  • 战地简易局部气压式止血带的制作和应用

    作者:蒋国良;叶成荣;张国庆;侯冠成;李全安;黄宏宇;艾金霞

    目的:探讨战地简易局部气囊气压式止血带在未来战争中,伤员四肢损伤出血现场急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一次性输液袋包扎在三角巾底部替代止血带气囊和固定带,接上血压计打气球和压力表以及肝素帽,打气加压并且控制在上肢24 kPa(180 mmHg)、下肢26.67 kPa(200 mmHg)的压力.结果:该可控简易气囊加压止血带操作简便,压力调节灵活,体积小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止血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结论:该止血带简单易用,可以提高伤员自救和互救,降低休克发生率.

  • 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装置的设计开发

    作者:李大鹏;任红;徐学芳;刘文清;王永清;吴太虎

    目的:设计开发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装置,以提高野战条件下输血救治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服务质量.方法: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材料,选择聚氨酯泡沫塑料为保温层,选择微孔双通路输血管路U型加热方式,采用低温生物化学等方法.结果: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装置不需要电源,体积小,易携带,机动性强,以冷热水注入方式进行温度调节.结论: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装置的功能先进,使用方便,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野战 加温装置 血液
  • 球形全方位立体式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的研制

    作者:韩凤东;谭炜;李冬;刘芳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腹腔镜医师基本操作技能.方法:设计、研制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用于腹腔镜医师基本操作的练习.结果:经过对照,应用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练习的腹腔镜医师在实际手术中基本操作水平明显高于非练习者.结论:应用腹腔镜模拟操作系统练习是提高腹腔镜医师基本技术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计算机辅助系统设计

    作者:魏晓慧;盛海云

    目的:与省里乃至全国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心接轨,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预警查询计算机辅助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疗器械上市后的再评价制度的建立.方法:设计软件,建立数据库,与报告中心联网利用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计算机辅助系统,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自发呈报、预警监测和报告,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作详细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自发呈报、收集、整理和管理,能快速准确提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和咨询.结论:该辅助系统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医疗器械管理、生产、应用的现代化监管手段,为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和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RedHat Linux V7.1系统的语言设置

    作者:杨俊志;郭秀莲

    目的:解决RedHat Linux V7.1的中文显示和输入问题.方法:安装系统时,手工选择简体中文支持或直接选择定制类型中的"Everything(完全安装)",以保证系统启用RedHat Linux V7.1中内置中文功能.通过设置和修改系统配置和相应参数,并借助第三方的软件支持,达到中文显示和输入的目的.结果:系统使用中,中文显示和输入功能正常,没有发现系统兼容性问题.结论:提高了RedHat Linux V7.1操作系统的可用性.

  • 医学计量工作是医疗质量提高的前提

    作者:刘毅

    着重阐述了医学计量工作是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确保医院各类医用仪器量值准确的重要手段.指出必须建立完善的医院计量机构管理制度,确保医学计量工作得以落实.

  • 加强医院计量器具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作者:刘晓卿;李晖;梁明宏

    目的:强调新时期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建立科学有效的计量器具档案的重要性.方法:建立健全计量器具档案,完善计量档案组织机构.结果:充分发挥医疗计量器具档案的作用,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减少医疗纠纷提供了可靠保障.结论:建立科学有效的计量器具档案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起重要作用.

  • 编制《军事医学计量保障树图》梳理军事医学计量技术工作

    作者:李毅;李咏雪

    说明了编制<军事医学计量保障树图>(以下简称<树图>)的意义,指出可以明确卫生装备保障任务,理顺量传关系,规范检测手段,统一建设模式,对指导军事医学计量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新版<树图>编写的原则、目的和主要内容,并给出了<树图>编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 医学计量检测在医用设备安装验收中的作用

    作者:吴洪景;吴建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技术和智能化的医疗仪器日新月异,如何对购买和维修后的医疗设备进行验收,严格控制不合格产品进入临床应用,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目前医用设备验收与质量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医学计量检测在医疗机构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医学计量管理与完善医用设备的验收程序,以及确保医疗安全、可靠的建议.

  • 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

    作者:张燕;夏永泉;黄爱军

    目的:评价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方法:对Sysmex XS-800i的准确性、批内、批间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总重复性进行测定,并取60例健康体检标本同时用Sysmex XS-800i和Sysmex 2100测定WBC、RBC、Hb、PLT4项指标并进行比对.并将这60例标本的Sysmex XS-800i分类结果与手工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ysmex XS-800i的准确性、批内、批间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总重复性均在允许范围内(仪器厂家提供),Sysmex XS-800i和Sysmex 2100对WBC、RBC、Hb、PLT的测定结果据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Sysmex XS-800i分类结果与手工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相关性较好.结论:Sysmex XS-800i是一种较理想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医用直线加速器磁控管原理及故障鉴别

    作者:李刚

    阐述了医用直线加速器中磁控管的原理、结构及分类,提出了医用直线加速器在磁控管使用到接近或超过保用的高压小时后发生高压或类似故障时的维修及故障的鉴别方法,可提高对直线加速器的认识和排除此类故障的准确率及直线加速器修复率,对临床维修实践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64层双源螺旋CT原理

    作者:郭苏晋;尤志军;石明国

    介绍了64层双源螺旋CT概念,分析了其组成和特点,说明了其时冠状狭窄性病变性质鉴别的独特优势,并对双源螺旋CT成像原理及其双能量减影成像原理进行了详尽阐述,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