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远程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周丽君;张丽萍;于京杰;吴金京

    介绍了远程医学技术的发展概况,从某院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学教育、远程医疗教学查房、远程手术示教、远程在线考试等方面阐述了远程医学应用模式与实践效果,提出了进一步规范远程医疗会诊流程、完善远程医学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继续教育学分政策、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野战化远程医学应用研究和训练等远程医学发展策略与思考.

  •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把控环节的探讨

    作者:余奎;曲哲;孙宝军;齐建平;曹洪警;于丹洋

    目的: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以确保医疗设备在使用中的安全、有效和可靠.方法:通过分析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各个把控环节,提高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水平.结果:加强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促进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结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是医疗设备正常工作的有效保障,需常抓不懈.

  • ELEKTA主动呼吸控制技术应用方法分析

    作者:谭薇薇;周一兵;周军;万久庆;赵利荣

    目的:总结放疗技师在调强放疗中实施主动呼吸控制技术(active breathing control,ABC)的经验和体会,为改进和提高ABC技术实施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对30例调强放疗患者实施ABC技术,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0例肺癌患者(女性9例,男性21例)中,有27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8例)首次治疗过程不顺利.结论:实施ABC技术成功与否在于医患之间的沟通,治疗前应充分告知患者,使其了解和熟悉治疗流程,并掌握主动呼吸控制技术的要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这是顺利实施ABC技术的关键.

  • “军卫一号”物资管理系统安装调试方法与建议

    作者:许健;徐新民;梁燕妮

    介绍了“军卫一号”物资管理系统安装调试方法,从软件功能测试、网络硬件准备、建立目录字典、使用权限划分、建立工作流程5个方面分析总结了该系统调试安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设备器材库管理的新方法,以期为兄弟单位安装调试该套系统提供参考,全面提升医院医疗物资综合管理水平,加速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 医院等级评审中基层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亓新政;徐海峰

    探讨了基层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对信息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照评审标准和细则,分析了医院评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及改进措施,后介绍了某院在医院等级评审中有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做法,为增强参评医院的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提供了参考.

  • 卫生装备巡检巡修工作实践与探索

    作者:汤献国;胡莹

    通过总结分析卫生装备巡检巡修工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部队卫生装备自我维修能力、重视装备正规操作使用和维护、从源头重视装备的使用与维护、下大力气解决高精尖装备的维修、发挥装备生产厂家维修服务作用、建立卫生装备使用与维修服务网站6项对策,为探讨巡检巡修工作新思路、改进巡检巡修工作方法、完善巡检巡修配套措施和工作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医院信息系统硬件的切换和思考

    作者:刘松林;刘阳晨;李立

    分析了医院信息系统硬件切换的原因,介绍了硬件切换前的软硬件准备以及数据测试工作,阐述了平台切换的具体过程.从硬件切换周期、电源负载、原厂资源、系统应急预案等方面总结了硬件切换的注意事项,指出只有不断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流程,才能满足科室的应用需求.

  • 医疗器械供应商合作年限统计与分析

    作者:张晓彤;刘剑;陈秋霞

    通过对某医院2010年至2013年4月的医疗器械供应商合作年限进行统计,简要分析了不同年限供应商的特点、影响合作年限长短的主动可控因素和被动不可控因素,指出了医院要综合利用电子交易平台、集中配送等多种模式来减少被动影响,同时主管部门应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以减少供应商频繁变更给医院医疗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 便携充气式药材箱在应急小分队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邱俊;朱建明;王俊;朱彤

    介绍了便携充气式药材箱在某院医疗应急小分队训练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便携充气式药材箱既适用于野战条件下的展开施救,也适用于平时药材的储存,改善了以往急救箱体积大等缺点,具有携带、展收方便,安全、省时省力等特点,对野战训练现场施救中节省医护人员的体力和施救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

    作者:周学武;王文慧;叶海莉

    介绍了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系统的组成,分析了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和三算子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检测方法,并对系统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指出了乳腺疾病的确诊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使诊断更准确、科学.

  • 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健康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作者:周光清;吴书裕;薛冰冰;李亚萍;张媛;周凌宏

    目的:针对慢性病高发、人口老龄化等现状,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社区健康管理平台.方法:综合分析物联网三层架构,利用模拟前端和监护测量技术,设计户外和家用的便携监护感知终端,开发具有数据互联的监护管理应用程序和健康评估的社区监护管理服务器.结果:设计并研制了便携穿戴式监护终端样机、家用多参数监护仪和监护管理APP,实现了监护数据感知上传、个人健康管理和健康分析评估功能.结论: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健康监护平台的设计和初步实现为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服务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技术支持,对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健康监护产业转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李妍;徐世伟;石天山;范玉林

    目的:设计一款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医院所有医疗设备准确有序的管理,并终实现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利用Delphi7.0编程工具实现前台设计,后台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Office中的Access将每台设备的基本信息、效应评估等进行存储检索.结果: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医院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维护信息、效益评估等,提升了医院对设备的管理水平.结论: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促进了医院数字化的进程.

  • 移动医生工作站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林济南;吴飞;李学斯;吴元立

    目的:设计并实现移动医生工作站,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方法:该系统通过无线局域网访问医院的数据库服务器,获取临床医疗数据,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和Web服务技术使分散的异构医疗数据能够通过iPad集中访问.结果:在临床环境中,医生能够在患者床旁使用iPad临床信息系统随时随地地查看患者的医疗信息.结论:该系统能够优化临床医生的工作流程,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基于信息技术的医嘱闭环管理方法研究

    作者:计虹

    目的:解决医嘱业务流程中执行环节管控的缺口问题.方法:应用移动医疗信息系统及医嘱闭环管理新模式.结果:解决了以往医嘱床旁执行时的缺失数据问题,实现了从医嘱下达到执行的全诊疗流程的追踪管理.结论:降低了临床差错事故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

  • 医院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的特点与应用

    作者:李彭

    目的:采用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解决医院医疗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无纸化的问题,明确事件的上报流程.方法:通过分析医疗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种类,结合医院的具体上报流程,采用基于ASP.NET开发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制作每种事件类型的对应表单,将流程电子化并与相应表单绑定,通过逐级提交完成上报过程.结果:护士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填写完成不良事件上报表单,且通过流程图能够查看事件的上报过程,并将所有已提交的不良事件保存,方便日后查看分析.结论:该系统明确了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以纯信息化方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大幅提高了医疗不良事件的处理效率,赢得了护理人员的高度评价.

  • “军卫一号”数据库“瘦身”方法设计

    作者:王兴强;刘长兴;刘国伟

    目的:实现“军卫一号”数据库“瘦身”,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方法:离线式整理表空间,降低高水位线,或在线式重建表空间,缩减数据文件.结果:2种方法都可成功实现数据库的“瘦身”,且能使系统平稳运行.结论:2种方法都具有可行性,且可操作性强,可提高整个“军卫一号”系统的运行效率.

  • 基于微信快速构建地震医疗救治信息平台的应用与思考

    作者:杨孝光;顾建文;谭映军;吴凡;李勇;张桂桢;董疆红;黄天泓;赵友光

    目的:在应急状态下,利用现有的通信装置和通畅的信息管路,快速构建一套相对完备的应急医疗救治信息平台.方法:借助微信的相关功能构建应急临床救治指挥信息平台,并与医院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平台的数据信息相对接,将院前地震灾区接诊、后送及入院办理、院内救治融为一体,实现信息的即时互动与共享.结果:该信息平台能使后方医院快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应急状态下的医疗救治相关信息,为伤病员的有序接收、协调管理、科学救治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手段.结论:该信息平台的快速构建与应用,切实解决了应急状态下后方医院医疗救治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便携式手术灯质量检测装置的研究

    作者:徐海琴;徐新民;曹铁军;胡军智;殷朝庆;孙婷;南玉萍;王光明

    目的:设计出一种能够对手术灯质量进行检测的装置.方法:充分解读目前现有的相关标准,研究设计测量原理及基本模型,通过测量手术灯中心照度、色温、显色指数、光斑直径等主要参数,检测其质量.结果:该装置能快速检测出医院手术灯的中心照度、色温等参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结论:该装置数据测量快速、外形小巧、便于携带,适用于在野战等各种环境下对手术灯质量的检测.

  • 军营移动医疗智能专家系统设计与开发

    作者:郭燕南;李科威;叶常青;陈卫东;李恒凤

    目的:研究野战环境下如何利用便携移动设备,借助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辅助基层军医完成卫勤保障任务.方法:在语义网知识库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围绕疾病机理和诊疗核心,仿真医生临床思维,全面整合西医、中医的内在关系,设计移动医疗智能专家系统,辅助基层军医在缺少专家帮助和大型医疗设备支持的环境下,能够独立完成疾病的诊疗.结果:该系统通过广西边防基层卫生机构使用论证,得到基层部队的一致认可.结论:基层卫生机构使用军营移动医疗智能专家系统,有利于提高基层军医的专业水平;有利于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减少后送;有利于加强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实力.

  • 衍射增强成像的肝脏组织微观可视化研究

    作者:应立刚;黄敏华;赵书臣;王子军;王庆军

    目的:探讨衍射增强成像的肝脏组织微观可视化研究.方法:采用在日本光子工厂获得的实验数据,利用滤波反投影法重建肝脏的断层图像,并且对图像进行去噪、增强、消除环状伪影、剪切等处理.此外,选取2种不同的肝纤维化模型的衍射增强图像,计算感兴趣区的纹理测度,并进行分析.结果:四氯化碳诱发的肝纤维化与白蛋白诱发的肝纤维化的衍射增强图像的纹理测度惯量、相关、和的均差确实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种物质诱发肝纤维化的不同.结论:衍射增强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肝纤维化的组织纹理特征,是一种很好的X线成像技术.

  • 口腔综合治疗台安装的管路设计

    作者:李鹏;刘士龙;王文彬;李晓梅

    目的:为了便于口腔综合治疗台安装完成后的维护,在安装前对其管路进行设计.方法:对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安装位置、正压管路、集中供排水、负压吸引、电源线路5个方面进行设计.结果:按照该设计方法进行的管路安装,设备运行平稳、使用正常、后期维护方便.结论:良好的管路设计可使口腔综合治疗台安装顺利,使医生的诊疗工作得心应手,也方便今后的维护、检修和更新.

  • 大型复合低压舱模拟海拔高度稳定性和准确性验证研究

    作者:张东辉;许永华;是文辉;董翔;赵红艳;许琴;李建瑛;李佳佳;马娜

    目的:验证大型复合低压舱模拟海拔高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方法:(1)验证稳定性:将153名健康人员分为15组,每次进入舱内一组.使用指式脉冲便携式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分别在9个不同海拔高度上记录个人的血氧饱和度值,对同一海拔高度的15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验证准确性:实验组、文献对照组Ⅰ、文献对照组Ⅱ、文献对照组Ⅲ中,每组包含6个海拔高度的血氧饱和度值.对4个组分别作回归分析,应用回归方程计算出每组对应海拔高度缺失的理论血氧饱和度值,在此基础上作组间的相关分析.结果:(1)在舱内每一模拟高度上,15组健康人员的血氧饱和度值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该舱在模拟这9个海拔高度时运行稳定;(2)实验组与文献对照组Ⅰ、文献对照组Ⅱ、文献对照组Ⅲ在不同海拔高度血氧饱和度值的相似度分别为0.991、0.990、0.999,说明该舱模拟不同海拔高度时健康人员的血氧饱和度值与在自然环境中的相同海拔高度时是相似的,表明大型复合低压舱模拟的海拔高度是准确的.结论:在模拟高原海拔高度时,大型复合低压舱运行稳定,能够准确模拟自然海拔高度,表明该舱能够满足在基础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及高原生理学、高原运动训练和高原设备试验中重复性好、误差小的要求.

  •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组织吸收实验研究

    作者:史跃;沈烈;杜宝堂;何远清;殷文静

    目的:观察将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喷洒于新西兰兔软组织创面后组织吸收和创面修复的情况.方法:将新西兰兔麻醉后于一侧后腿肌肉丰富区域剃毛建模,形成一条长约4 cm、深约1 cm的软组织创面,将1~2 g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均匀喷洒于创面,记录止血时间.分别在24、48、72 h和7d,剪开手术部位的皮肤,观察组织吸收和创面修复情况.结果:软组织创面止血时间为(13.67±1.78)s,止血显效率为91.67%,有效率为100%.24、48、72 h止血球由粉状逐渐变为糊状凝胶黏附于创面,止血球与肌肉的接触创面表面发红,有少量炎性细胞渗出,7d时完全吸收,肌细胞未见明显变化,创面未见水肿、渗出及溃烂,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应用于软组织出血创面,止血效果好、吸收完全,是一种理想的止血材料.

  • 轻便多功能X线升降摄影床的研制与应用探讨

    作者:杨志杰;陈凯;李天然;陈玉辉

    目的:研制一种X线摄影床,将其与胸片架整合为一个整体,使无线数字平板探测器的应用范围从原来的床边X线摄影扩大到常规数字X线摄影领域.方法:采用脚踏卡板方式固定X线摄影床交叉升降结构的高度,采用滑轮与滑轨结合的方式实现摄影床面水平与垂直状态的转换,采用滑框装载、滑框与滑轨结合的方式实现无线数字平板探测器在摄影床面下的移动,采用固定孔槽的方式固定滑框的位置.并经应力试验,分析摄影床的负载稳定性.结果:轻便多功能X线摄影床实现了X线摄影床与胸片架的整合,大幅度提高了床面的升降速度,使无线数字平板探测器能方便地应用于所有常规X线摄影.结论:与原有的X线摄影检查床及升降床对比,实现了摄影床、胸片架、升降床的有机整合,达到了一床多用,大幅提高了无线数字平板探测器的应用范围及利用率.

  • 一种具有臭氧消毒功能的体温表甩降器的研制

    作者:陈爱华;詹宁波;张广

    目的:研制一种体温表甩降器,实现体温表的自动甩降和消毒.方法:根据水银体温表的临床使用特点,采用离心甩降复位和臭氧消毒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甩降器.结果:该甩降器能够迅速将体温表内的水银柱甩降到低点,操作简单方便,且自动消毒效果达到了国家标准.结论:该装置能够降低医务人员频繁手工甩降体温表和批量消毒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医院门诊、急诊和各科室病房使用.

  • Modbus与工业控制网络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晓明;颜忠平

    目的:探讨Modbus及基于TCP3P的工业以太网在医疗设备通信以及设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通信的实时性和指令响应时间.方法:为了分析设备的运行情况,采用对设备的运行日志进行分析及对数据总线上的通信数据包传送进行监控2种方法来获取指令响应周期的实际数据.结果:高工作负荷的情况下,平均指令响应周期为34 ms,大响应周期为71 ms.结论:对于实时响应周期要求小于100 ms的医疗设备,使用Modbus和工业以太网络组合,完全可以满足设备使用的要求.

  •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提取与识别研究

    作者:李昂;沈君姝;郭辉;潘永泉;曹新志

    目的:通过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和人工神经网络对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进行提取与识别,判断患者处于的麻醉深度.方法:利用信号和噪声在分解尺度上的不同特性来滤除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中的强噪声成分.经过模极大值处理后,小波系数在每个尺度上只剩下有限个模极大值点.通过Mallat交替投影算法,根据这些模极大值点重构出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在此基础上,根据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麻醉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适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结果:通过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提取后,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信噪比由-15.43~0 dB提升到10.05~20.18 dB,基本恢复了原始信号;麻醉深度监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测试集精确度分别为90%和100%.约登指数和Kappa值均为0.900 0,大于0.75.该模型对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结论: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提取可以有效地去除信号中的强噪成分,还原信号;麻醉深度监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麻醉深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的识别性.

  • 新型低成本高效节能96孔洗板机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沈增贵;邓红玉

    目的:研制一款高效率、宽条件的洗板机,解决当前洗板机常见的效率低、注液压力不均匀、存在交叉污染、系统稳定性不高等问题.方法:新型洗板机改用96针的分配头,替换原有的12针或8针分配头,并且支持双板清洗方式,缩短洗板时间,提高效率;采用压力平衡系统,调节吸液瓶与管路压力,使注液均匀,减少溢液、溅液现象,防止瓶内压力增大冲破液路连接处;采用防溢液装置实现电液分离.结果:实践表明,该洗板机效率分别为12针、8针洗板机的8倍、12倍;在临床测试与压力测试中,能有效抑制交叉污染,及时吸走残液,防止电气部分进水短路.结论:该洗板机可有效改善当莆洗板机存在的常见问题,提高孔板清洗速度和质量.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腹腔镜操作培训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罗伟;刘永安;郑卫华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指导操作和教学演示的腹腔镜模拟培训装置,以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方法:结合腹腔镜实物模型,利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进行建模,设计出模拟培训装置.将在2010-2012年3a中参加培训的医师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名.培训教学中,实验组使用腹腔镜模拟培训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方式,比较2组医师培训后的操作考核成绩.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表明2组操作考核成绩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腹腔镜模拟培训装置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参加培训医师的成绩和操作水平.

  • 医用智能微型传感器的设计

    作者:张祖进;郭召平

    目的:设计一款医用智能微型传感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模式,为建立健康管理物联网系统平台打下基础.方法:利用通信网络、智能呼叫、生命体征监测等科技手段,设计智能微型传感器,通过蓝牙(Bluetooth)进行通信,数据内存每10 ms采样1次,可对36 h内的数据进行存储.结果:该智能微型传感器可以对人体心率、体温和姿势等进行监测,并通过Android系统对数据进行存储,对异常的数据还可以通过与手机的联系发出警报,实现对老年人的实时监护.结论:该智能微型传感器为健康管理物联网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支持,使安全、健康和救助一体化,实现了健康信息的数字化.

  • 一种胎儿心电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尧永贤;谢侃;蔡坤

    目的:针对传统的胎儿心电采集系统难以满足实时性和低幅度高噪声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的胎儿心电信号实时采集和显示系统.方法: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通过USB转串口线向ARM处理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发送命令,ARM对命令进行识别后控制ADS 1294芯片工作.母亲腹壁上的生理信号通过标准的导联线传入ADS 1294芯片,ADS 1294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外围串行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将转换后的信号送入ARM.ARM把数据封装成固定的格式,数据通过串口传输到PC中,PC再将滤波后的信号显示出来.结果:该系统能够从母亲腹壁上采集到胎儿心电信号,同时将胎儿心电信号转换成24位数字信号并将数据存储在PC中.结论:该胎儿心电采集系统结构简单、性能优异,并且可应用于胎儿心电监护设备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质量控制远程监管评价系统设计

    作者:马云升;张玉明;许军;谢迅雷;李成

    目的:构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以下简称CT)质量控制远程监管评价系统,以改变现有的保障模式.方法:依托军队网络传输数据,实现医院与监管机构的信息互动.结果:该远程监管评价系统增进了监管的连续性和时效性,实现了动态及时的高效运行模式,并可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结论:该系统实现了CT质量控制远程监管,为大型设备的质量控制远程监管评价系统的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 医疗物联网网关与感知节点解决方案设计与应用分析

    作者:高洁;李伟;冯鑫;于慧杰;王士泉;桑戟南;江其生

    目的:对医疗物联网网关与感知节点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设计,并提出整体化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医疗物联网应用环境的技术分析,对其核心软硬件架构进行设计,提出医疗物联网网关与感知节点的组成与功能实现.结果:为实现医疗物联网网关的功能,要求其硬件具有WAN侧支持多种接口形式及与无线传感网的接口支持多种频段等性能,软件方面选用开源Linux作为基础操作系统.在感知节点的实现方面,硬件采用嵌入式802.15.4无线接入模块的产品形式,软件采用协议栈独立于操作系统,基于事件驱动模型、支持动态CPU休眠的微型调度系统.结论:医疗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环节医疗多协议物联网网关及感知节点设备的合理设计,是医疗物联网的关键.

  • Roche血糖仪、Nova分析仪血糖检测值差异的临床观察

    作者:代金贞;张志发;徐卉

    目的:观察2种不同检测仪血糖检测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20例手术麻醉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随机均分成A(动脉)、V(静脉)2组.A组:经桡或足背动脉采血;V组:经上肢浅静脉采血.同一样本均应用Accu-Chek Perfoma血糖仪、Stat Profile CCX分析仪同时检测血糖.比较2种检测仪血糖检测值的差异.结果:在A组和V组中,Stat Profile CCX分析仪检测的血糖值均显著高于Accu-Chek Perfoma血糖仪检测的血糖值(由2种分析仪检测的血糖值,A组分别为(6.31± 1.23)mmol/L及(5.86±1.11) mmol/L;V组分别为(5.81 ±0.91)mmol/L及(5.35±0.8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Accu-Chek Perfoma血糖仪、Stat Profile CCX分析仪均采用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相互作用的化学反应方法检测血糖,但同一样本的血糖值差异明显,应予以注意.同时提示医生对同一患者的血糖检测,应用同一检测仪器为宜.

    关键词: 血糖 检测 临床观察
  • 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在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瑛;秦庆;朱蓝玉;于增国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免疫分型和亚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12种单抗,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形态学分型初诊的5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与分析.结果:(1)有54例AML与免疫表型检测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6.4%),且各型均表达3种及以上髓系抗原,约90%以上AML不表达淋系抗原.(2)在2例与免疫表型检测结果不符的AML中,1例以巨核细胞抗原特异表达为主,被纠正为M7;另1例因同时表达2种髓系和淋系抗原而确诊为急性混合性白血病(HAL).(3)经免疫表型检测能将28例ALL精确区分为T-ALL、B-ALL和T/B-ALL 3型,除后者外,B系抗原与T系抗原均不互相表达,具有较强系列专一性表达特点;T/B-ALL同时表达T系与B系抗原.结论:细胞免疫表型检测能为AL分型和亚型诊断提供客观而精确的依据,弥补并纠正形态学分型的不足与误诊,并在AML与ALL鉴别、ALL亚型区分和发现HAL、M7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一种酶联免疫检测系统用于米面中真菌毒素检测的效果评价

    作者:戚红卷;荣钊;岳丽君;安代志;靳连群;刘雪林

    目的:评价某品牌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对米面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玉米赤霉烯酮(ZEN)3种真菌毒素的酶联免疫检测效果.方法:以从超市随机购买的某品牌大米和面粉作为对象,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进行标准曲线线性、各种毒素低检测限、加标回收率及加标回收精密度等方法学验证.结果:3种毒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AFB1、DON及ZEN的低检测限分别为1.69、184及41 μg/kg,均低于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国家标准;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100%之间,加标回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0以内.结论:该品牌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盒对米面中真菌毒素检测的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性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 前臂开放性外伤伴活动性出血应用2种止血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贾晓颖;宋丽萍;马静

    目的:比较前臂开放性外伤伴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应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及传统橡胶止血带止血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急诊前臂开放性外伤伴活动性出血患者120例,受伤平面为腕关节至肘关节之间,按接诊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加压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橡胶止血带捆扎止血,对比2组止血效果、操作时间、操作次数及72 h内并发症.结果:2组数据相比,止血效果和操作时间相同;操作次数观察组均为1次,对照组25%患者需重新捆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应用于前臂开放性外伤伴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具有与传统止血带相同的止血效果,并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对照

    作者:王立兴;孔爱萍;吴海涛;朱吉高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PTP患者(8例女性、1例男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9例患者均为单发囊实性病灶,大直径4.3~11.6 cm,平均约7.2 cm,大部分边界较清晰.其中实性成分为主者3例,囊性成分为主者2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者4例.7例CT显示病灶密度高低不均匀,其中3例可见钙化灶,2例病灶MRI信号混杂,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实性成分及包膜在增强扫描中均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术前的明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 多层螺旋CT对飞行员肺栓塞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赵芬芬;宋云龙;毕永民;祝红线;李相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飞行员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患者行MSCT扫描及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图像处理操作,观察栓子的形态、大小及位置,并分析MSCT对PE的诊断结果.结果:15例疑似PE的患者中,MSCT确诊7例,共46支肺动脉发生血栓栓塞,其中肺动脉干、肺叶动脉、肺段动脉、肺亚段动脉、5级肺动脉发生血栓栓塞的比例分别为6.52%、26.09%、45.56%、19.57%及 2.17%.结论:MSCT对飞行员PE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准确、清楚地显示栓子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其他间接征象.

    关键词: MSCT 飞行员 肺栓塞
  • 浅谈医院急抢救设备的合理分布和管理

    作者:张和华;尹军

    介绍了急抢救设备的管理现状,针对医疗机构急抢救设备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某院对急抢救设备的管理经验,探讨了急抢救设备合理分布和管理的方法,大程度地发挥了急抢救设备的效能,进一步提高了危病重患者的存活率,降低了在院患者的死亡率,提升了医院急抢救的水平.

  • 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意义

    作者:蔡义兵;眭为众;王旭文

    分析了传统维护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预防性维护的概念及必要性;通过建立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实行预防性维护,解决了传统维修存在的弊端,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开机率,提升了保障水平.

  • 医用联合舱群的质控和安全管理

    作者:邢国利;王忠诚

    介绍了医用联合舱群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指出了医用联合舱群的质控和安全管理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缺少专业操舱和维修人员、日常维护保养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质控安全管理体制、培养高素质操舱和维修人员、做好日常维护保养等对策,以期确保舱群的安全性、有效性.

  • 医疗机构制剂信息管理系统在物料管理方面的应用

    作者:陈巧秀;陈根光;倪晓霞

    介绍了医院机构实现制剂物料计算机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从采购管理和库房管理2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医疗机构制剂信息管理系统在物料管理方面的应用,指出了该系统为制剂物料的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机界面,具有便捷、高效、准确等诸多优点,较好地满足了医院制剂物料管理的实际需求.

  • 生物安全柜气密性检测与分析

    作者:魏贤莉;胡良勇;肖建勇

    目的:提高生物安全柜气密性的准确度和精度.方法:使用生物安全柜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生物安全柜的气密性.结果:相比于肥皂泡法,生物安全柜气密性检测装置不仅操作简便、自动、快速,而且精度高、实时、结果准确,能有效观察生物安全柜的气密性变化.结论:生物安全柜气密性检测装置可以有效地保护实验操作人员,适用于所有等级的生物安全柜气密性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体外循环设备的质控管理

    作者:牛国喻;刘鹏;潘禹辰

    目的:降低心脏移植手术中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方法:分析2例心脏移植手术中因体外循环设备故障导致的医疗事故,探讨体外循环设备整体安全运行所需条件,建立电源、血泵、氧合器、变温水箱、监测装置等主要部件的计量质控指标.结果:经术前质控,未再发生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医疗事故.结论:通过设计的质控检测项目,可以有效降低术中体外循环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提高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 呼吸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及质控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红远;曲海燕;张祖进;郭召平;李辉;李全岳

    目的:通过对呼吸机进行周期的质量控制以及加强呼吸机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提高呼吸机的使用合格率.方法:采用专业的质量控制设备对近3a来不同品牌同数量、同型号、不同条件下呼吸机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结果:呼吸机的合格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合格的指标主要是呼吸机潮气量和氧气体积分数.结论:通过呼吸机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风险管理,保证了呼吸机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汞柱式血压计使用风险控制研究

    作者:何彩红;鲁永杰;杨俊

    目的:对无锡市某三甲医院440台汞柱式血压计进行计量检测,以预估汞柱式血压计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法来控制风险,使之降到低.方法:依据JJG 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检定规程》对汞柱式血压计进行计量检定,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该院汞柱式血压计总体合格率较高.结论:汞柱式血压计是测量血压的常规仪器之一,需要格外关注使用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采取预防性维修措施,可提高汞柱式血压计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 CAN总线在医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黄世安;刘志国

    简要概括了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CAN)总线的特点,对比研究了CANopen、DeviceNet、SDS、CANKingdom、J1939等多种基于CAN的高层协议,从大型医疗设备、一般医疗设备和机动医疗平台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CAN总线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CAN总线技术在医疗保健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 便携式加压舱在海军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作者:胡慧军;范丹峰;田丽丽;潘树义

    介绍了高压氧治疗的军事应用定位,分析了国内外便携式加压舱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海军部队配置便携式加压舱的主要用途和应用前景,指出了便携式加压舱在未来的海军部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可以推广到民用.

  • 救援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郭月;赵新华;陈炜;侍才洪;邢凯;张西正

    阐述了救援机器人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几款参加实际救援任务的国内外典型机器人.从机械结构设计和测控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归纳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运动能力、作业能力、通信能力、感知能力、能源供给与续航能力和材料装备等.后对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救援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远程医疗会诊车在高海拔地区应用故障分析与排除

    作者:王鹤飞;杨阳;任娅菲

    0引言远程医疗会诊车是军队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网的移动站点,它既可在平时为医院提供远程医学应用,又可在发生地震、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时为危重伤员的早期治疗及专科治疗提供远程专家会诊支援;能在军队野战医疗所外训、演习、执行重要军事任务及战时提供应急远程医学会诊、视频会议、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等功能,还能为其他野战医疗系统提供远程医疗会诊支援平台.我院野战医疗所赴西部高原高海拔地区遂行医疗保障训练任务,以适应现代战争复杂、极端、恶劣环境下的作战需要,探索和检验卫勤保障新模式和新训法.医疗远程会诊车作为野战医疗所信息化的重要组成装备参与了此次保障训练任务,并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了系统的性能测试.该车可在-41~46℃、风速≤20 m/s、大雨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正常使用,但在4 500 m(超过3 000 m)的高海拔地区,车载设备及远程会诊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故障.现将此次远程医疗会诊车存在的故障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整理,供参考[1-2].

    关键词:
  • GE Vivid 3 Pro彩超故障维修4例

    作者:梁明贤

    0引言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和透射,对人体组织器官的物理特性、形态结构与功能状态作出诊断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称为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目前医学影像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与传统X线及CT、MRI、DSA、核素成像等共同组成现代医学影像检查[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彩超)是目前普遍、使用广泛的检查设备.Vivid 3 Pro彩超是美国GE公司在我国早推出的高端产品,它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控制平台,用微型计算机进行管理与控制,是一套功能齐全的数字化心血管彩色超声系统,主要应用于心脏以及周边血管方面的检查.本文介绍GE Vivid 3 Pro彩超常见的4种故障及维修方法,供参考.

    关键词:
  • DL-C-B型超短波治疗机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检修

    作者:李松;张伟;张康;张科;尹晓峰

    0引言超短波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物理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利用频率为30~300 MHz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于病变部位,在高频电场作用下,引起人体组织内微粒振动,从而产生热效应,使患部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 工作原理DL-C-B型超短波治疗机主要由电源电路、振荡电路和输出调节电路3部分构成[1].1.1 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主要由电压控制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其他辅助元件组成,如图1所示.电压控制电路可调节电源电压,并分别给继电器和振荡电路提供工作电压.继电器控制电路通过面板上的挡位选择来控制不同的继电器通断,触发不同的整流滤波电路工作,改变振荡电路的输出强度.

    关键词:
  • 移液器检定与维护

    作者:李卫华;何春泽;张春霞;陈玮

    0 引言定量和可调移液器统称为移液器,是用于测量微量液体体积的一种精密仪器,属量出式量器.移液器是进行生化或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必备工具,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医药卫生和环境检测等众多领域.其内部为一活塞式吸管,利用空气排放原理进行工作,以活塞在活塞套内移动的距离来确定移液器的容量.移液器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2种型式,结构由显示窗、容量调节部件、活塞、活塞套、吸引管以及吸液嘴等部分组成.由于使用频繁、操作或维护不当等易导致其示值不准、偏差过大、合格率较低,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同时还会大大缩短移液器的使用寿命[1].因此,有必要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其进行定期检定,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有效.

    关键词:
  • ERBE ICC80高频电刀典型电路分析与维修

    作者:李向东;云庆辉;晋虎

    0引言ERBEICC80高频电刀具有80W的输出功率,可以满足许多小手术的需要.切割控制系统能够保证高质量的切割,具有柔和电凝、强力电凝、双极电凝等功能.与其他的ICC系列电刀一样,该款电刀的保养维修都很容易.我院近有2台ERBE ICC80高频电刀出现故障,现将其维修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1 ERBE ICC80高频电刀基本电路分析ERBE ICC80高频电刀是用交流低压供电的方式来给电刀主板供电的,电刀在电源方面设计简单,220 V交流电源由圆形变压器直接变化为2组交流电压(91.9和20.6 V)给电刀主板供电:91.9 V用来供给电刀高压电路,20.6 V用来供给电刀主板上的控制电路.ERBEICC80高频电刀基本电路如图1所示.

    关键词:
  • ATB全自动培养仪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作者:李玲

    0引言ATB全自动培养仪是由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出品的第4代全自动血液及无菌体液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液乳感应器检测,可用于检测临床标本细菌、真菌、苛养菌、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该设备通过监测微生物代谢产生CO2来检出细菌,当产生CO2后,含有样本的培养瓶的底部感应器颜色产生变化,由灰变黄,系统随之以图像及声音报警.该仪器具有3个特点:(1)操作简便,通过简单的图文指令即可完成全部的数据管理操作;(2)功能全面,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认证,可完成对血液、无菌体液等细菌的快速培养;(3)结果报告准确,90%的阳性结果在48 h内报阳,保证低的检测假阳性率.我科于2007年引进了该仪器,本人在6a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 Varian23EX加速器操作应急预案

    作者:段禾祯;卜祥磊

    0引言在直线加速器的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紧急突发事件,为确保其使用安全,医院应建立相关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处理紧急情况的出现.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主要介绍了Varian23EX加速器使用中相关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包括无法降低治疗床、无法终止治疗束、医院停电、工作区有火、烟或异常气味、紧急关机电路故障以及意外射线照射等[1-2].1 无法降低治疗床如果通过垂直运动控制按钮无法降低治疗床,则需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1)将“DISABLE/ENABLE”钥匙从专用键盘中拔出并装入衣服口袋中,进入机房,提醒患者不要紧张并保持不动.打开机柜的右门,重置机器辅助电子盒的断路开关,确保断路开关没有跳闸.重回治疗室,应用双侧手控盒及床旁面板控制器尝试降低治疗床.

    关键词:
  • GE BrightSpeed 16排螺旋CT软件系统安装过程

    作者:刘思全;刘正文

    0引言GE BrightSpeed 16排螺旋CT是目前国内大中型医院配置比较多的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成像系统[1].它应用LINUX操作系统,采用6.3mHU的大热容量X线管,配备超高速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且有大容量的图像存储设备、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和临床应用软件[2],实现了更好的图像质量和更低的剂量,拓展了多层螺旋CT的应用领域.下面介绍一下其系统安装流程.1软件安装准备LINUX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光盘、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光盘、服务包(service pack load,SP)光盘、可读写的system statae系统参数DVDRAW光盘.

    关键词:
  • PAS医用制氧机常见故障处理及管理体会

    作者:邓吉军;田苗;周铎;彭振刚

    0 引言氧气是医院正常运转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在抢救危重患者和手术麻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高原缺氧地区尤为重要.我院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为2 808 m,大气压为71.60 kPa,氧分压为14.87 kPa,氧气体积分数约为内地的70%[1].高原地区缺氧环境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严重者可引发高原病甚至死亡.为有效解决高原病患的用氧问题,2003年10月,我院引进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研制生产的PAS医用制氧机,此装置性能满足YY/T 0298-1998《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生产的氧气符合医用氧标准.PAS医用制氧机在国内外逐步成为大中型医院供氧的必要装备,所制的氧气具有浓度高、天然、洁净、绿色、环保、安全、成本低廉等优势.PAS医用制氧设备主机和主要组件性能可靠、操作简便、故障率低,是高海拔、交通不发达的高原地区医用制氧的理想设备.其工作原理是[2]:以压缩空气为原料,以5A分子筛为吸附剂,在常温低压(小于1 MPa)条件下,采用变压吸附新技术,将空气中的氮气、氧气分离而制取医用氧气.现将其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和管理体会介绍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 罗氏Lightcycler PCR仪离心式控温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

    作者:王海清;王一;石伍华

    0引言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是在常规PCR的基础上加入荧光标记探针,把核酸扩增、杂交及光谱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对目的基因的准确定量检测[1].我院的罗氏Lightcycler荧光定量PCR仪体积小、实验成本低,检测通道为3通道,可装32位孔数的20 μL的玻璃毛细管,主要用于病毒的测定及疾病诊断等工作.1 工作原理温度是PCR仪重要的控制条件之一,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并加入设计引物,DNA聚合酶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2].此PCR仪能在93、57、37℃3个温度之间进行恒温控制.该机加热模式由离心式空气加热模块组成.其结构如图1[3]所示:热室的离心风机快速旋转,空气加速通过叶轮,由于离心力改变其流向,中间产生负压.外面的空气经过加热线圈从轴向进入叶轮.

    关键词: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