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万东F99-ICT型500 mAX线机故障2例

    作者:李莞;杨向东

    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开机,一切正常,准备完毕后进行摄影拍片,按下手闸Ⅰ挡,显示屏显示ERR4,管球不曝光.1.2 故障分析

  • 围手术期麻醉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作者:陈宁;李邦翅;腾煜

    1 麻醉机常见故障及处理1.1 机器移动加重1.1.1 原因分析麻醉机在使用一个阶段后,经常出现在推动机器移位时阻力增大的现象.

  •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使用、维护及报告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崔景辉;高春阳;谭铮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我军师以下基层部队配发的重点卫生装备之一,目前配发到各单位的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来自不同厂家,型号也很多,但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大同小异.

  • BJ-6加速器枪电源特殊故障分析与检修

    作者:何海

    1 故障现象治疗患者时,上高压出束瞬间立刻自动保护,报"电子枪"故障,故障可以复位.2 检修过程询问放疗技师故障发生过程后,观察控制台,发现除报电子枪故障外,无其他故障.

  • Elscint Varicam SPECT仪故障检修1例

    作者:周进;张金赫;尹吉林

    我院的SPECT是Elscint公司的型号为Varicam,其与GE的VG是同一系列机型.它采用了先进的滑环技术,具有双探头,维修难度较大,现介绍1例故障维修与排除方法.

  • 监护仪特殊故障维修案例

    作者:陈基明;张连强;许耀良

    心电监护仪是通过对患者各种生理参数的监测及分析,在患者的生理机能参数超出某一数值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进行抢救的一种监护系统,是医护人员进行诊断、治疗及抢救的重要设备[1].监护仪作为一种常用设备,在各级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各医院都大量引进各种各样的监护仪.

  • 西门子Biograph 64 TruePoint PET/CT维修1例

    作者:徐晓磊;李培秀;贺海荣;邓琳琪;崔艳荣;王国军

    本院2007年购入国内首台西门子Biograph 64 TruePoint 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笔者结合西门子PET/CT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分析、解决其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阐述PET组件中的DEA(detector electronics assembly)故障及维修.

  • 控制食品细菌检验箱的使用误差

    作者:康洁霓;王立华;王闽

    食品细菌检验箱作为卫生装备用于食品卫生监督及食品检验,是部队基层单位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我中心近几年开展对此箱使用的培训工作.针对检验结果常常出现的误差,我们反复进行总结和验证,收到了一些效果.下面谈几点做法.

  • Philips 5500彩超故障维修体会

    作者:赵运立;张建伟

    该机自2002年引进以来,担负着超声检查的主要任务,一旦发生故障,会给医院造成很大的损失.近2 a来,该机多次出现故障,现将故障现象、原因、解决办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 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维修4例

    作者:陈庆榕

    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日本日立株式会社生产,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灵敏性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大中型医院较为理想的一种常规生化分析仪器.笔者在长期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发现几例故障并予以排除,现报道如下,供参考.

  • ELEKTA Precise医用直线加速器主要备件更换及维护分析

    作者:陈建平;张富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医疗设备不断更新,逐步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而且绝大多数先进设备都是进口设备.这些先进的进门设备,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磁物理技术、自控技术、精密机械以及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于一身,具备了数字化、智能化、超大规模集成化的特点[1].同时对使用和维护这些先进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西门子1.5T磁共振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作者:杨俊;金伟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高精尖设备,主要由恒场磁体、梯度场线圈、射频场线圈、谱仪系统、计算机系统及成像系统等构成.MRI可以显示CT无法显示的病变显影,是一些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1].

  • Philips Aura 螺旋CT故障维修3例

    作者:赵德坤;万金鑫;张毅

    Aura螺旋CT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亚秒级的单排螺旋CT,其机架转速可达0.65 s/圈,Aura与其同系列产品Secura一起具有相当大的装机量[1].Aura CT运行稳定、故障率低,现介绍几例Aura高压系统的故障及排除过程,供参考.

  • 基于鞘流技术的光散射式液体粒子检测装置

    作者:詹宁波;吴太虎;陈锋;杜耀华;朱友平

    目的:提高液体粒子检测装置的灵敏度水平.方法:采用激光散射测量法,并引入了鞘流技术.结果:解决了液体中粒子偏离轴心的问题,目前检测下限达到0.3μm.结论: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在纯水检测、制药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兔脑缺氧对脑阻抗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剑威;史学涛;董秀珍

    目的:研究家免脑缺氧时脑阻抗的定性变化,并优选佳的电阻抗测量频率特性.方法: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研制的阻抗监护仪,将激励电流的幅度设为1.25 mA,频率分别设为1、5、10、50、100和150 kHz,对兔短时缺氧和恢复供氧过程的脑部电阻抗变化过程进行监测,结果:兔脑短时缺氧过程中.脑阻抗明显升高,恢复供氧后,阻抗恢复初始状态.相同实验务件、不同激励频率的测量结果表明:在5 kHz频率点,这一过程的阻抗值变化率大(1.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对脑缺氧进行监测是可行的,同时采用不同的测量频率会得到不同的脑部电阻抗变化量,在所选测量频率点中,5 kHz时可以获得高的脑缺氧灵敏度.

    关键词: 脑缺氧 阻抗
  • 三维中医脉象信息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曹宏梅;王学民;陆小左;孙淑燕

    目的:针对现有中医脉象仪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制新型的脉象信息检测仪器.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设计,通过三维调解同时获取"寸、关、尺"三部脉象信息,采用空气动力源控制脉象传感器加压方式.结果:实验证明,该仪器具有稳定性与可重复性好的优点.结论:该研究以非侵入的方式测量人体的脉象信号,实现了脉象信息的客观化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关键词: 脉象 脉象仪 三维
  • 冻干物料共晶点、共熔点测定仪的设计

    作者:黄传伟;梁晓会;范晓逶

    目的:设计一种可以检测冻干物料共晶点、共熔点的装置.方法:根据冻干物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变化率,结合物料电阻值来判定物料的共晶点、共熔点.结果:对几种物料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它们的共晶点、共熔点.结论:可使用电阻测定法来判定冻干物料共晶点、共熔点,物料的温度、电阻变化曲线反映了物料内部冻结过程.

  • 压电式测力平台系统输出压力中心参数的实验研究

    作者:孟昭莉;元文学;刘海斌

    目的:探讨基于压电式测力平台检测压力中心算法的精确性,为其推广应用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压力中心算法推导为基础,应用DLUT6040-1压电式测力平台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模式进行2次测试,每次测试时,分别有2位操作者重复测试2次,并对静态与动态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次测试结果各指标高度相关,动态验证与静态验证相比,COP输出力值的计算误差基本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压电式测力平台用于评定人体压力中心具有较高的精确性,适用于各群体人体步态研究及矫形康复行走机能评定,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 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伤员流流量预测研究

    作者:王丹;秦尚谦;张鹭鹭;刘源

    目的:准确预测战场伤员流的流量,为做好战时卫勤保障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自带的神经网络函数,通过一组编程,实现3种神经网络的建立、学习和训练,从而完成对伤员流流量的预测.结果: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某师伤员流流量的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结论: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预测伤员流流量结果可靠,方法科学.

  • 人体心电心音信号定征分析系统设计

    作者:侯宏花;桂志国

    目的:设计人体动态心电心音信号定征分析系统.方法:设计了一套以内置MD的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信号调理电路和USB通信接口传榆的同步采集系统及VC++6.0开发的心电心音定征分析系统,整个系统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PC客户定征分析软件等3个部分.结果:采用双通道、双采样率采集方法实现了动态心音和心电信号的同步采集、实时存储,并可从复杂的带噪原始信号中精确检测提取出心电信号的ORS波、P波、ST段等以及心音信号的各成分.结论:整个系统操作简便、测量准确、功耗低、体积小、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强大,可在家庭和医院使用.

  • 生物感染源监测体系研究

    作者:朱友平;吴太虎;陈锋;杜耀华;詹宁渡

    目的:研究并建立生物感染源监测体系.方法:针对生物感染源的特点,提出监测体系的建立目标,并在分析各种生物检测装置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网络的层次化联动模式监测体系,以实现监测目标.结果:层次化的结构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监控成本及耗时:按需联动工作模式则同时降低了网络信息负荷及体系监测成本;综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则进一步降低了误报率.结论:监测体系工作模式适用于各种聚集场所及自然环境,具有现实社会意义和较高经济效益.

  • 肠道黏合吻合专用支架的研制

    作者:胡波;梁向党;孙赓;唐佩福;张立海;刘自豪;任志午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肠道黏合吻合专用的辅助支架,并检测其性能.方法:利用生物力学机和模拟灌注系统在体外和体内分别检测支架的抗压强度和溶解时间.将43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黏合法和缝合法进行小肠端端吻合术.术后3、14、60 d观察吻合口狭窄程度、梗阻程度以及死亡率、手术时间等.结果:该支架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手术的操作并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能迅速溶解;动物实验表明.采用该支架的实验组吻合口狭窄程度、梗阻程度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课题组自行研制的组合式双支架对黏合吻合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寻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

  • 不规则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生成方式的比较

    作者:史正星;付强;张国鹏;卢虹冰

    目的:对不规则图形的灰度共生矩阵生成方法进行时比,通过实验总结出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勾勒图像中感兴趣区域(ROI),采用取原始图像中相应点法和邻域近似法分别生成灰度共生矩阵,并计算相应的纹理特征,将得到的纹理特征进行t检验.结果:对乳腺癌图像,2种不同方法生成的灰度共生矩阵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然而在膀胱癌组和正常膀胱壁组,统计显示不同方法生成的灰度共生矩阵存在差异.结论:在图像中ROI与周围区域不存在强对比且ROI边界点数量有限的情况下,2种方法差别不大,采用取原始图像中相应点灰度值的方法更简单:当ROI与周围区域存在强烈对比并且ROI较为狭长、边界点较多的情况下,邻域近似求解的方法更为适用.

  • 外军卫生装备能力建设刍议

    作者:张晓峰;伍瑞昌;王运斗

    近年来,战争的形态从根本上已经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基本战争形态的改变对卫生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能力需求,为此,外军在卫生装备领域开展了相应的"能力建设".为了满足现代战争对卫勤保障人员的要求,重点发展了卫勤模拟训练装备;为了提高适时卫勤保障能力,开展了卫生装备信息化建设;为了全面提升全维防护能力,强调发展三防卫生装备;为了增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不断完善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装备体系.

  •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全网应用

    作者:刘睿;刘亚军

    针对CT/MR所产生的医学影像,通过应用全网服务器向瘦客户端用户提供以三维重建为核心的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解决了海量数据的网络传递等关键技术问题,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内科、外科、手术室与会诊中心等.使CT/MR更高效地为诊疗服务,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

  • 如何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监管机制

    作者:尹军

    阐述了现代医疗设备采购方式,提出了建立健全医疗设备采购监管机制的思路,为采购过程中实现透明化、正规化提供了较全面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 无创呼吸机家庭使用情况调查

    作者:赖莉芬;聂舟山;冯华松;韩志海;刘方;舒六一;李伟卿

    目的:调查无创呼吸机家庭使用情况,指导患者正确维护、使用无创呼吸机,提高疗效和顺应性.方法:由专人负责,采用以现场调查为主、电话调查为辅的方法,对44例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多数患者和家属对呼吸机的正确使用重视程度较高,但对于呼吸机的参数设置、维护保养及消毒缺乏足够的认识.结论:无创呼吸机家庭使用方便、安全性较高.医护人员及销售商应对家用呼吸机使用者定期进行随访和指导.

  • Monte Carlo方法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戴相昆;王运来;徐寿平;王连元

    Monte Carlo方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Monte Carlo方法在治疗机射线束的模拟、治疗计划设计、近距离治疗、射线探测器的辐射效应以及影像重建等放疗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心律失常分析在现代医疗设备中的应用

    作者:李长兴;李涛;戴丹

    介绍了心律失常检查中各种医疗设备的应用,总结了这些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并比较了这些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和研究进展,为临床开展心律失常分析提供了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提高医疗设备投资效益的几点思考

    作者:周硕艳

    为了降低医疗设备的投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从医疗设备的采购前论证、科学计算折旧费用、引入绩效审计概念、提倡部门间质控和加强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方舱医院参与中外联合演习实保的做法与体会

    作者:郭杰丞;王军;张磊

    介绍了野战方舱医院参与中外联合演习及其在担任演习部队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场所的基本作法,阐述了各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应用实践,对方舱医院以后的改进进行了分析.

  • 遂行多样化应急卫勤保障信息平台的研究

    作者:顾建儒;李永革;张美进

    分析了当前卫勤分队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条件下,遂行多样化任务时指挥控制和训练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技术难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以岗位制度化、流程标准化、物资定位化和实现模拟化的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实现了卫勤分队训练、指控信息化模式的转变,终有效地提高了卫勤分队的战场保障能力和救治水平.

  • 医院局域网安全中不可忽视的补丁管理问题

    作者:居健;张瑞军;吴名

    从医院局域网遇到的实际情况出发,简要分析了当前局域网安全中普遍存在的漏洞和今后的应对方式.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摸索总结出一套具体且实用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漏洞 补丁 蠕虫 U盘
  • 维和医疗分队接受联合国装备核查的组织与实施

    作者:史培良;王东旭;崔玉海

    维和分队装备的核查工作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军队形象,应给予高度重视.根据联合国装备核查的组织原则、形式和内容,分析了迎接装备核查中所面临的困难,总结了分队在迎接核查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以期对以后维和部队迎接装备核查提供借鉴和帮助.

  • 加强区域医疗信息化向部队拓展医疗服务

    作者:张素炎;王志强;曹挚;杨焱;万博华

    目的:保障在院部队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开拓网络环境区域医疗之路,加强为部队服务功能.方法:医院成立为部队服务领导小组,在综合信息网上开发应用一系列软件系统,向部队拓展医疗服务.结果:广大官兵可通过网络预约挂号、查阅就医数据、评价服务质量,部队卫生管理部门随时调阅其人员就医情况,实现网上视频帮带、教学、会诊,创建家庭病房等.结论:依托医院局域网和军事综合信息网,拓展系统功能,建立医院与体系、体系与体系间医疗服务保障综合信息平台,逐步步入区域医疗信息化阶段.

  • 两出口的医院网络用户管理解决方案

    作者:李翔;唐慧

    目的:由于办公需要,将以前走电信出口的图书馆、医疗二系及研究生处的用户改道为走科研教育网出口,和华中科技大学校总部相连,并在不改变原来管理模式下同时管理两出口的用户信息.方法:通过配置流分类,规定重定向行为以及配置策略路由进行实现.结果:将认证流和数据流分开,成功实现了医院内部两出口的需求.结论:利用原有设备的流分类和重定向功能,既可解决两出口的内部需求,也能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为医院节省了开支.

  • 门诊药房自动分流和排队的优化

    作者:吴强

    目的:对当前主流的药房分流系统进行优化.方法:列举收费、药房系统的优化措施,阐述"处方动态分配"和"药房标签综合运用"等方法的实现方式.结果:通过流程的优化,针对性地提高了门诊药房的运行效率,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结论:在提高门诊药房运行效率的同时使服务更加人性化.

  • 开发符合病例组合要求的卫生信息化系统

    作者:徐金耀

    目的:通过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病例组合模式应用于我国的卫生管理领域,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卫生管理方面的信息,借鉴发达国家实施病例组合等现代卫生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分析和研究我国实施病例组合模式的应用环境.结果:病例组合卫生管理模式的运行需要各级卫生机构建立一套具有HL7、ICD、SNOMED及UMLS等标准、分类和术语系统支持的可互操作的卫生信息化系统.结论: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我国卫生管理水平,不仅需要从完善卫生体制和机制方面着手,还必须强化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研究工作.

  • 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实现科级全成本核算

    作者:任国宏;李玉明

    目的:通过医院全成本核算,全面真实反映医院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整体医疗效率的目的.方法:全成本核算以"军卫一号"和军队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为基础,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采集双方数据,进一步深入核算分析.结果:全成本核算的应用促使可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成本核算系统是医院领导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工具.

  • 信息系统容灾技术的应用设计与比较

    作者:翁盛鑫;黄影;庄严

    目的:探索减轻任何不可预知事件对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灾难性影响的容灾方案,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根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储镜像、主机镜像、数据库镜像技术等3种容灾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基于存储镜像技术的容灾技术,具有可支持各种应用和操作系统、故障恢复机制简单、易于操作、管理方便、性价比合理的特点.结论:根据具体需求,合理地选择一种或综合采用多种蓉灾技术,这样才能建设成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容灾体系.

  • 中药发药窗口数字化管理的新尝试

    作者:童思木;沈崇德;章伯鸣

    目的:运用数字化改进中药发药流程,方便患者和药房工作人员.方法:运用语音播报和大屏显示,对中药不代煎患者,及时给出取药通知;借助短信系统,对中药代煎患者及时给出各种短信提醒.结果:语音播报和大屏显示提升了配方窗口管理水平,短信系统的实施方便了中药代煎患者,也提高了中药代煎的服务质量.结论:数字化在中药发药中的运用,方便了患者和药房工作人员,提高了中药房的科室管理水平.

  • Bain环路接合器联用Ohmeda Excel 210、110SE麻醉机临床应用50例

    作者:代金贞;杨辉

    目的:观察Banin环路接合器联用Ohmeda Excel 210、110SE麻醉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例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在紧闭循环、机械通气后动脉血气结果正常的情况下安装Bain环路接合器,行Bain环路机械通气,氧气流量为70ml/(kg(体重)·min-1).结果:全部患者在应用Bain环路后15、30、60 min PET CO2均在正常范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患者体重的调节合适新鲜气体流量,Bain环路接合器联用Ohmeda Excel 210、110SE麻醉机临床应用可行,是较好的通气方式,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的监测尤为重要.

    关键词: 环路 接合器 麻醉机
  • 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常城;李慎江

    目的:探讨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多种MRI技术(常规MRI平扫与增强、灌注、弥散以及波谱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各种方法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优势.结果:多种MRI: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有利于前列腺癌的检出和定位,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还能提供有关前列腺癌的生长、预后及转移信息.结论:MRI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早期前列腺癌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在椎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纲;罗樱;马强华;杨晓萍;叶建军;朱小花

    目的:探讨磁共振脊髓水成像(MR myelography,MRM)在椎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利用Tim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拼接技术对85例疑似脊柱及脊髓病变者分别行常规平扫和MRM.三维图像经大强度投影及立体透视技术后处理后多角度观察.结果:MRM可清晰显示椎管内"造影柱"的形态,椎管内外不同病变对造影柱造成的压迫各有特征:硬膜外病变会导致患侧造影柱狭窄:硬膜下病变会造成患侧造影柱扩大,脊髓向对侧移位;髓内病变会造成造影柱均匀变窄.结论:MRM具有无创伤、无辐射、速度快、无需对比剂、患者易接受的特点,对各种病变所导致的椎管改变可清晰显示,通过对造影柱形态的观察可对病变进行定位或定性诊断:与常规MRI图像结合可获得全面、直观的病变信息,可取代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

  • 16层螺旋CT在主动脉瘤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大创;商雪林;黄桂雄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及后处理在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经DSA或手术证实主动脉瘤患者的16层螺旋CT平扫和血管造影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原始数据传输至ADW4.2工作站行后处理同,包括遮盖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SSD)和仿真内镜(CTVE)等各种后处理技术重建.结果:升主动脉瘤2例,降主动脉瘤7例,腹主动脉瘤9例以及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各4例.结论:16层螺旋CT横断面及三维图像能够快速、准确、无创、全面地显示动脉瘤病变的病理解剖改变,为临床提供精细的影像学信息,对于选择治疗方案、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3种精确放射治疗模式在肺癌中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陈宏林;王强;惠华;周堃

    目的:在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中,将3种不同的精确放射治疗模式进行比较,以期寻求出一种较优化的放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15例曾在医院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病例,在原有靶区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三维适形、简易调强放疗(sIMRT)和调强放疗(IMRT)3种精确放射治疗计划,将3种计划进行比较,并对适形指数、剂量分布均匀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对于非小细胞型肺癌,sIMRT技术在靶区均匀性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优于3D-CRT技术,而略逊于IMRT,但其占机时间明显少于IMRT,从而节约了人力及机器资源.结论:sIMRT技术在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性价比.

  • 贵重医疗仪器设备验收管理探讨

    作者:袁继红;骆汉生

    介绍了如何规范贵重医疗仪器设备验收,包括验收的内容、类型、基本要求、应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验收过程中应加以严格控制的各个重点环节,以确保验收管理能够符合质量标准.

    关键词: 医疗设备 验收 管理
  • 以设备维修为中心建立设备维护档案

    作者:杨斌;张美;袁钟清;杨欣

    目的:利用设备维护档案中的详细信息为设备维护保养提供服务.方法:深入分析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需求,以维修经验为中心,建立设备维护档案管理系统.结果:翔实的设备维护档案信息和丰富的维修辅助功能为设备维护提供了很大帮助,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结论:设备维护档案是设备维护管理的有力工具.

  • 浅谈野战医疗所物资装备信息化管理及分析

    作者:王军;刘建军;曹敏

    分析了野战医疗所物资装备的管理现状.根据装备的性质、性能和使用目的,运用信息化管理野战医疗所物资装备,使物资装备使用、维修、保养工作更趋科学完善,既满足了野战医疗所物资装备平战结合的使用,又达到了随时执行遂行任务的需要,提高了物资装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益.

  • 医用高压氧舱设备的管理

    作者:李兴明;王强;王勇

    阐述了加强对医用高压氧舱设备的管理,确保高压氧舱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意义.从医用氧舱设备维护管理人员配置和相关制度制定与执行方面,提出了氧舱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重点介绍了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进行氧舱设备的检查,怎样处理常见的氧舱设备故障;详细分析了氧舱设备定期维护以及定期检验的具体内容,为医用氧舱设备维护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 建立医疗设备质控电子档案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晓;张健;李业博

    基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就目前质控档案的管理现状,利用务形码技术结合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提出了一套建立医疗设备质控电子档案的可行方案.通过建立医疗设备质控电子档案,医院的质控:工作变得有章可循,设备采购和报废工作变得有据可依.

  • 浅谈基层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

    作者:葛剑徽;李成

    基层部队卫生装备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官兵的健康.随着卫生装备技术含量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其管理、使用和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基层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现状,阐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 医用显示器亮度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作者:陈卫彬;高磊;张剑;田林怀

    介绍了医用显示器的性能参数,重点阐述了医用显示器亮度稳定性和均匀性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显示器亮度的检测来评判显示器的性能是否符合医学临床诊断的要求.

  • 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探讨医疗设备之病患安全品质

    作者:王振军;刘志成

    使用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lysis,RCA)作为患者安全研究的工具,模拟RCA,探讨医院医疗设备之患者安全议题.采用事件分类法以评估个案(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状况,并使用鱼骨图进一步探讨可能导致异常事件的远端因子.试图找出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子,在发生医疗错误前有机会修改和矫正,以拓展到医院其他医疗设备使用专科.

  •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的技术原理与临床应用的探讨

    作者:梁国庆;陈少伯;赵季红;姜铁民;李玉明

    阐述了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的技术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分析了VH-IVUS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高分辨率的VH-IVUS将冠脉斑块的组成成分分为纤维斑块、纤维脂质斑块、坏死核心和钙化斑块4种.结合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VH-IVUS能够识别出高危易损斑块,从而指导冠心病患者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和药物治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实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正压防护技术在生物个体防护装备中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作者:吴金辉;田涛;林松;郝丽梅;王政;杨荆泉

    正压生物防护技术能够在有效提高装备安全性的同时提供较高的热舒适性.从正压形成与稳定、微环境、人体工效学等方面出发.综述了正压生物个体防护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以功能通用化、监控自动化、使用信息化、研制规范化为特点的正压生物个体防护装备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 基于DICOM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计算心胸比率软件的实现

    作者:杨本强;张立波;周丽娟;刘文源

    目的:阐述基于DICOM影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计算心胸比率软件的实现原理.方法:该软件通过VC++6.0及LEADTOOLS工具包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中开发实现.结果:该软件可成功实现计算机辅助测算DICOM胸片影像心胸比率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相对于传统人工方式,该软件显著提高了心胸比率测量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同时避免了胶片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推广价值.

  • 导管床专用臂托的设计制作及临床应用

    作者:李晓君;赵振利;刘宁;梁智勇

    目的:基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治疗经桡动脉穿刺术需要,设计制作导管床专用臂托.方法:对身高分别为150~160 cm、160~175 cm、175~185 cm人群的肩宽、手臂长度进行测量,确定专用臂托及其底座的适宜尺寸,并绘制设计图纸.选用市售厚度为5 mm的密度板作为制作材料同,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导管床专用臂托.结果:经近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实际运用,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治疗经桡动脉穿刺术中,使用自制的密度板材质导管床专用臂托,可使手术更加方便、灵活,患者感到舒适、实用.

  • 触发器在新物资二级库房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陈建成;陈金雄;梁兴谷

    目的:在军卫一号新物资系统中,解决科室物资(二级库房)中长期存在的医用物资请领及消耗较为随便、浪费较为严重、账物较为混乱的局面,实现医用消耗品的终末化闭环管理.方法:运用数据库触发器,在不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在门诊或住院患者实际诊疗的费用计价过程中触发数据库后台触发器,对执行科室所对应科室库房的物资消耗进行出库,生成出库流水账.结果:减少了执行科室所对应科室库房的物资库存,实现了物资实际消耗与患者实际消耗的实时、有效关联.结论:实现了科室医用消耗品的消耗量与库存量的实时量化、信息化、可控化、自动化管理,是一种简单、高效、实惠、可行性好、操作性强的解决办法.

  • 基于流动注射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体系的研究

    作者:陈钰;王捷;刘仲明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为临床多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进行前期研究.方法:采用流动注射法进样,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电化学分析,通过化学发光图谱考察所建立体系的响应特性.结果:这种基于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体系的灵敏度可迭5×104mol/L,高于高压电场进样的毛细管电化学发光分析体系.结论: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灵敏度优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野战多功能采样冷藏培养箱的研制

    作者:李华军;张宇辉;贾琳;徐中华;洪念光

    目的:设计一种野战多功能采样冷藏培养箱,以适应反生物战环境的特点和野战使用要求.方法:对采样、冷藏、培养箱加热和冷藏及光动能供电装置进行一体化设计,在一个箱内复合安装智能高效的红外加热、半导体制冷、温控和光动能自供电装置,使其具有多种功能.结果:该培养箱既有采样、冷藏、培养箱独立的功能,又具有联用的智控功能.结论:该培养箱在执行任务中可减少携带箱子的件数,降低质量,不依赖市电工作,智能、轻便、电能消耗小、能量转换效率高,特别适合用于反生物战和野战条件下的快速反应.

    关键词: 野战 采样 冷藏 培养箱
  • 呼吸机的性能分析

    作者:金涛

    H1N1疫情的不断发展和扩散,对重新认识呼吸机及其性能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必要.分析了呼吸机的使用风险,重点阐述了呼吸机的概念以及当今呼吸机主要应用的模式与功能等.

  • 浅谈无针注射技术

    作者:田汉波

    无针注射是全新的一种注射方式,国外无针注射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国内则刚刚起步.对无针注射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无针注射技术的概念、作用机理、发展历史和技术特点,讨论了无针注射技术的应用情况,指出了无针注射给药系统的主要优势及在一些领域的发展前景.

  • 读者问卷调查

    作者:

    关键词:
  • 飞利浦医疗保健(中国)培训中心落户上海

    作者:

    2010年3月3日,飞利浦医疗保健(中国)培训中心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庆典.该中心配备了世界级的设备并拥有高素质的培训团队,是飞利浦在新兴市场建立的第一个培训中心.

  • CX50可移动高集成超声诊断系统引领超声新浪潮

    作者:

    CX50是飞利浦首推的高集成的移动超声诊断系统,它将大型高档彩超iE33/iU22的优异平台与便携性能集于一身,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更灵活的移动选择,提高了医师的工作效率.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