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793
- 国内刊号: 11-222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UPLC-MS/MS法同时定量测定补中益气丸中的15种化合物
目的:建立UPLC-MS法同时测定补中益气丸中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甘草素、橙皮素、柚皮素、升麻素、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1、甘草酸和柴胡皂苷a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质谱离子化方式为负源电喷雾(ESI-),定量分析采用多反应离子检测模式(MRM).结果:各化合物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值为0.992~0.998;15种化合物低高浓度下的精密度RSD分别在1.2%~4.56%和1.6%~7.4%之间;15种化合物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104.3%,相应的RSD在2.4%~8.7%间;实际样品中15种成分的平均含量在0.187~3.076 μg·丸-1.结论:分析一步完成,降低了分析成本,因此该方法简便、高灵敏度、高通量,是检测补中益气丸中药制剂的可靠方法.
-
HPLC-CAD法测定蛇胆汁中牛磺胆酸钠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蛇胆汁中牛磺胆酸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HPLC-CAD)法,同时对紫外检测器、蒸发光检测器和电雾式检测器3种不同检测器的灵敏度进行比较.方法:采用ZORBAX SB C1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30∶70),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5℃,CAD雾化温度35℃,气压4.206×105 Pa.结果:蛇胆汁进样量在0.174 2~3.484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0.76%(n=6),阴性对照无干扰.本实验测得牛磺胆酸钠含量范围眼镜蛇科为5.69~28.85 mg· g-1;游蛇科为23.37~29.65 mg· g-1;蝰科为6.54~24.00 mg· g-1.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作为蛇胆汁质量控制的方法.
-
UPLC-MS/MS法检测抗菌乳膏中的痕量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
目的:建立抗菌乳膏药物中痕量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泼尼松为内标,抗菌乳膏样品经处理后加乙腈提取,提取液经HLB固相萃取小柱纯化富集,进样2μL测定.色谱柱:Shim-pack XR-ODSⅢ(1.6 μm,50 mm×2.0 m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 min-1,分析时间14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定量离子对为mlz 393.2÷373.0,内标泼尼松离子对为m/z 359.2→146.9.结果: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在1~41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12.5 μg·kg-1,检出限为5μg·kg-1,方法回收率为100%~108%.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抗茵乳膏药物中痕量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的监测.
-
HPLC同时测定草珊瑚中9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草珊瑚中落新妇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嗪皮啶、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20 min,2%A→15%A;20~23 min,15%A-→12.5%A;23~42 min,12.5%A;42~70 min,12.5%A→30%A),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90 nm(落新妇苷)、344 nm(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嗪皮啶、山柰酚-3-O-β3-D-葡萄糖醛酸苷和迷迭香酸),柱温35℃.结果:落新妇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嗪皮啶、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迷迭香酸分别在0.041~2.050、0.036 0~1.780、0.046~2.282、0.047~2.330、0.040~2.010、0.021~1.060、0.047~2.335、0.024~1.220、0.047~2.3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n=6)在98.4%~101.7%之间,RSD为1.1%~2.7%.17批草珊瑚样品中落新妇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嗪皮啶、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迷迭香酸的含量(n=3)测定结果分别为0.29~1.09、0.03~0.29、0.62~1.37、0.38~1.32、0.06~0.42、0.03~0.51、0.17~0.68、0.05~0.59、0.44~2.22 mg· g-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草珊瑚中9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
岗松油特征图谱的研究及多组分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岗松油的气相特征图谱,研究岗松油的化学成分,建立同时测定岗松油中α-蒎烯、β-蒎烯、α-松油烯、4-异丙基甲苯、桉油精、芳樟醇、4-松油醇、α-松油醇、α-石竹烯、β-石竹烯10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GC-MS对岗松油中的共有成分进行鉴定,含量测定采用GC外标法,色谱柱:DB-5气相毛细管色谱柱(柱长60 m,内径0.25 mm,膜厚0.25 μm),载气为高纯氮气(99.999%),流速:1.0 mL· min-1,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为1μL,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80℃,保持15min,以每分钟1℃的速率升温至90℃,保持2min,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10℃,每分钟25℃的速率升温至240℃,保持8min.)结果:岗松油中的14种共有成分得到鉴定,建立了岗松油含12个主要共有峰的气相特征图谱,含量测定中10种主要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在测定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7%以上.28批岗松油样品10种成分的含量范围:α-蒎烯4.53%~27.51%、β-蒎烯1.10%~14.12%、α-松油烯0.00%~3.69%、4-异丙基甲苯4.65%~17.55%、桉油精6.91%~30.02%、芳樟醇2.75%~9.79%、4-松油醇0.81%~11.19%、α--松油醇0.64%~4.44%、α-石竹烯0.29%~5.93%、β-石竹烯0.18%~7.73%.结论:特征图谱结合多组分的含量测定,能更好地控制岗松油的质量.
-
HPLC法同时测定口腔溃疡散Ⅱ号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口腔溃疡散Ⅱ号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HPLC方法,用以检测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方法,以溶剂体积、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靛蓝和靛玉红的提取总量为评价指标.采用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组成为乙腈-水(65∶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柱温20℃.结果:确定佳提取方法为0.3 g供试品用30 mLⅣ,N--二甲基甲酰胺在40~45℃条件下超声提取40 min.靛蓝和靛玉红进样量分别在59.77~1 195 ng(r=1.000)和6.300~126.0 ng(r=-0.999 8)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和100.4%,RSD分别为2.8%和2.1%(n=6).6批样品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分别为6.219~6.423、0.495~0.631 mg·g-1.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经方法验证,可用于口腔溃疡散Ⅱ号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定量分析.
-
车前子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成分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筛选研究
目的:采用电化学生物传感法,对车前子中分得的23个化合物进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并对有抑制作用的成分考察其抑制强度及酶动力学特征.方法:以黄嘌呤氧化酶为生物传感靶标,采用循环伏安法,基于不同浓度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电化学催化黄嘌呤的传感电流信号的影响筛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结果:共筛选出7个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成分,分别为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金圣草黄素、吲哚-3-甲醛、圣草酚、(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及二(2-乙基己基)-苯-1,2-羧酸酯,且均为竞争性抑制类型.其中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金圣草黄素IC50依次为4.6、7.7、53.0 μg·mL-1,抑制常数Ki分别为4.3、10.1、90.2 μg·mL-1;吲哚-3-甲醛、圣草酚、(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二(2-乙基己基)-苯-1,2-羧酸酯大抑制率分别为30.2%、22.7%、21.5%、10.3%,抑制常数Ki分别为68.2、73.0、136.4、141.7μg· mL-1.吲哚-3-甲醛,(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及二(2-乙基己基)-苯-1,2-羧酸酯为新发现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结论:车前子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有多种化合物类型,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电化学生物传感筛选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与选择性高,筛选化合物用量低,在天然产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保健食品中一个新型他达拉非类似物的分析鉴定
目的:鉴定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一个未知结构的他达拉非类似物.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HPLC-DAD)技术进行补肾壮阳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筛查时发现一个未知的他达拉非类似物,经过正相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UPLC-MS/MS)技术获得其分子量和结构碎片,用核磁共振得到碳谱和氢谱数据,结合文献分析,终鉴定该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在保健食品中发现了一个新型他达拉非类似物-二乙氨基前他达拉非.结论:该化合物不在现有补肾壮阳类中成药检验标准11种目标化合物范围内,是一种新的非法添加化学物质.
-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的栽培型与野生型野菊花的化学成分比较及定量分析
目的:研究栽培型与野生型野菊花药材之间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栽培型和野生型野菊花药材的整体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并采用超高效液相对其中的主要差异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栽培与野生型野菊花在t[1]主成分方向区分明显,表明两者的化学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随后采用正交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筛选和鉴定两者的差异成分,结果显示,香叶木素-7-0-芸香苷、刺槐素-7-0-(6”-0-α-L-鼠李吡喃糖-β-槐糖苷)、木犀草素、蒙花苷、5-羟基-4'-甲氧基-黄酮-7-0-α-L-吡喃鼠李糖(1÷6)[2-0-乙酰-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芹菜素、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刺槐素含量在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区分栽培型和野生型野菊花的特征性成分.结论:植物代谢组学技术能快速筛选特征性化学成分,为野菊花的质量评价提供有效手段.
-
LC-MS/MS定量分析药用明胶空心胶囊中合成色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药用明胶空心胶囊样品中22种合成色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定量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60℃水、乙醇-水(7∶3)及乙腈浸泡超声提取,提取液采用聚酰胺粉吸附,固相萃取柱净化,分别以无水乙醇-水(3∶7)、无水乙醇-2%氨水-水(7∶2∶1)、乙腈解吸附,洗至聚酰胺粉无色;收集解吸液,旋蒸浓缩,加50%乙腈定容,经0.22 μ,m滤膜过滤,进样分析.结果:10种限用色素线性浓度范围为5~500 mg·L-1,12种禁用色素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002~12.5 mg·L-1;22种合成色素均得到有效提取,加标提取回收率为72.1%~100.3%,检出限为0.5~284 μg· L-1;146批次样品中,GB2760-2014规定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11种合成色素中,共检出8种,分别为柠檬黄、亮蓝、胭脂红、赤藓红、苋菜红、诱惑红、日落黄、喹啉黄,其中柠檬黄与亮蓝使用频率较高;禁用的合成色素中,15批次样品检出坚牢绿.结论:该方法对药用明胶空心胶囊中合成色素的定量分析有良好的适用性.采用建立方法,对多家企业产品进行测定,发现合成色素存在滥用现象,鉴于合成色素的危害性,其在制药工业中的使用品种、使用限量和安全性评价以及标签标示管理等方面应引起重视.
-
青钱柳叶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残留量测定
目的:建立青钱柳叶中铅、镉、砷、汞、铜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并测定不同来源青钱柳叶中5种重金属的残留量.方法:采用全自动石墨炉消解仪对样品进行消解,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钱柳叶中的铅、镉、铜,利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钱柳叶中的砷,采用压力罐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利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钱柳叶中的汞,并对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经方法学考察,结果合理有效,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9.6%、90.1%、92.2%、96.4%、92.1%.不同来源样品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0.974 3~4.058、0.054 4~0.276 4、0.321 2~0.768 5、0.085 36~0.146 2、5.259~16.68 mg· kg-1.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准确测定青钱柳叶中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的含量,并为青钱柳叶提供更为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
-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同时测定咪喹莫特5个杂质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同时测定咪喹莫特5个杂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XBridge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0.02 mol·L-1磷酸氢二钾缓冲液(用磷酸调节pH至8.0)-乙腈(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 mL· 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通过测定咪喹莫特和5个杂质(杂质A、B、C、D、E)的线性方程,以斜率比计算各杂质的相对校正因子,用相对保留时间确定各杂质位置,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咪喹莫特原料药中杂质A、B、C、D、E的含量,并与杂质对照品外标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校正因子的准确性.结果:杂质A、B、C、D、E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92、0.32、1.98、0.62、1.37,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86、1.60、0.95、0.95、2.32,检出限分别为0.02、0.02、0.05、0.04、0.11 ng,定量限分别为0.08、0.05、0.17、0.13、0.35 ng.采用外标法和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偏差在±10%之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符合杂质定量的要求,本法能准确测定咪喹莫特原料药中杂质A、B、C、D、E的含量.
-
HPLC-MS/MS法分析吉非替尼中痕量基因毒性杂质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吉非替尼中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Accucore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6 μm),以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70:30)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柱温30℃;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下选择离子对m/z130.1→83.1(3,4-二氟苯胺)和m/z146.0→111.0(4-氯-3-氟苯胺)进行测定.结果:基因毒性杂质3,4-二氟苯胺和4-氯-3-氟苯胺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24 ng·mL-1,且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r=0.999 2);检测限为0.2 mg· kg-1,定量限为0.5 mg·kg-1;3,4-二氟苯胺和4-氯-3-氟苯胺的精密度试验的RSD(n---6)分别为2.3%和2.0%;杂质3,4-二氟苯胺低、中、高浓度的加标回收率(n=3)分别为99.4%、97.0%、105.5%,RSD=8.2%、5.1%、1.7%;杂质4-氯-3-氟苯胺低、中、高浓度的加标回收率(n=3)分别为102.0%、98.6%、106.0%,RSD分别为3.9%、7.9%、2.4%.经检测,3批吉非替尼供试品中3,4-二氟苯胺均未检出,批号2吉非替尼样品中4-氯-3-氟苯胺有少量检出,但低于样品的定量限(<0.5mg·kg-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吉非替尼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3,4-二氟苯胺和4-氯-3-氟苯胺含量的同时测定.
-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橼酸托法替尼原料及片剂中对映异构体
目的:建立枸橼酸托法替尼原料及片剂中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以手性柱Chiralpak AD-H(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正己烷-异丙醇-甲醇(71∶21∶8)-三乙胺(100∶0.2)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0.5 mL· 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该方法专属性良好,片剂中辅料无干扰,对映异构体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大于2.0;精密度(RSD=0.0%,n=6)和中间精密度(RSD=5.9%,n=12)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1.2%~96.4%(RSD=3.0%,n=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8 μg·mL-1和0.16 μg· mL-1,分别约为供试品溶液浓度的0.02%和0.04%;线性范围为0.16~8.00 μg· mL-1(r=l.000);供试品溶液至少在34 h内稳定;3批原料样品中对映异构体含量分别为:0.01%、0.02%、0.04%;3批制剂(片剂)样品中对映异构体含量分别为:0.01%、0.02%、0.05%.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测定枸橼酸托法替尼原料及片剂中对映异构体杂质的含量.
-
HPLC法测定胶塞中抗氧剂1076向米卡芬净钠注射液中的迁移
目的:建立检测胶塞中抗氧剂1076向注射用米卡芬净钠药液中迁移量的监测方法.方法:采用以二乙烯基苯聚合物为填料的固相萃取小柱(HLB 200 mg/6 mL,30PK),用二氯甲烷:无水乙醇(2∶3)5 mL进行洗脱.采用XTera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98:2),流速1.0 mL· min-1;柱温37℃;检测波长277 nm;进样量:20μL.结果:抗氧剂1076在浓度为1~100 μg·mL-1的范围内结果呈线性,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1.0%(n=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有关规定.各批号样品及在温度40℃,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中经过6个月高温度高相对湿度加速试验的样品中均未检测出抗氧剂1076.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胶塞中抗氧剂1076向注射用米卡芬净钠药液中迁移量的监测.
-
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杂质谱与其生产工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的杂质谱及其与生产工艺的相关性.方法:用液相色谱进行杂质定量检测,根据液质联用分析和定向合成确证杂质结构,采用质量平衡法标化杂质对照品.通过对9家企业66批样品的进一步实验与综合分析推断杂质的来源,并根据杂质形成的原因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结果: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的主要降解杂质为杂质A、B和C,其中杂质A为水解杂质,主要为制剂冷冻干燥生产工艺中引入,与配制过程中的溶液pH,配制温度和时间具有正相关.杂质B和杂质C为醇解杂质,主要为原料药合成工艺中引入,与工艺中使用的低级醇类有关.结论:本实验的研究方法可对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的杂质进行更全面的检测,为改进工艺提供依据,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防风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目的: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防风样品中Mg、Ti、V、Cr、Mn、Co、Ni、Cu、Zn、As、Ba、Pb和Bi等金属元素含量,实现大量中药材中多元素同时快速测定.方法:1)标样制备:ICP-AES测定多种样品中元素含量,选择其中元素含量较低的防风样品作为空白样品;在空白样品中精密加入计量的多元素标准溶液,冷冻干燥法制备中药模拟标样.2)样品检测:在XRF佳测定条件下,以硼酸镶边压片,利用中药模拟标样建立标准曲线,并采用经验系数法进行基体校正;XRF测定不同产地的防风中金属元素含量.3)方法验证:XRF测定结果与ICP-AES结果进行t检验,评价2种方法测定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XRF的检出限在0.17~243 μg·g1之间;对同一批次防风样品,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重复测定7次,所有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0%;t检验结果表明XRF测定结果与ICP-AES测定结果均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XRF法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操作简单,测定迅速,结果准确,适用于中药中多元素同时快速测定.
-
LC-MS/MS法测定QT脂质体注射液用镀膜胶塞中PFOS和PFOA的迁移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QT脂质体注射液用镀膜胶塞中全氟辛基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迁移.方法:采用Symmetry C18(150 mm×3.0 mm,5μm),以0.01 mol·mL-1乙酸铵-乙腈(55∶45)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检测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QT脂质体注射液用镀膜胶塞中PFOS和PFOA在8~200 ng· 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分别为0.999 8、0.999 9);低检测限分别为2.000、2.074 ng·mL-1;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3.7%、105.9%,RSD分别为7.2%、7.5%;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2.5%、3.0%,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2.4%、3.1%;QT脂质体注射液用镀膜胶塞中PFOS和PFOA均未检出.结论:QT脂质体注射液样品中均未有PFOS和PFOA迁移.本方法准确、灵敏,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测定QT脂质体注射液用镀膜胶塞中PFOS和PFOA的连移.
-
白虎汤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白虎汤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定性鉴别该复方制剂中的知母、甘草,并采用HPLC-UV/ELSD对主要成分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采用HPLC-UV/ELSD对10批白虎汤颗粒甲醇提取物进行检测,所得色谱图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知母、甘草TLC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分别在14.02~84.12 μg·mL-1(r=0.999 9)、101.2~809.6 μg·mL-1(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5%(RSD=1.5%)、98.5%(RSD=2.3%);10批白虎汤颗粒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相似度(≥0.946)良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白虎汤颗粒的质量控制.
-
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他莫西芬与其主要活性代谢物及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他莫西芬及其2种主要活性代谢物的浓度,并应用于大鼠口服他莫西芬后的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适量氘代内标,以甲醇沉淀蛋白处理后,采用UPLC BEH Shield RP18(50 mm×2.1 mm,1.7 μm)色谱柱分离,以水(含3.5 mmol·L-1甲酸铵,甲酸调节pH至3.5)为流动相A,甲醇(含3.5 mmol·L-1甲酸铵,甲酸调节pH至3.5)为流动相B;以0.5 mL·miR-1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进样量2μL,样品分析时间为3 min.质谱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的扫描模式,以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电离模式下进行测定.选择性监测质荷比为m/z 372.5→72.0(他莫西芬),m/z 388.5÷72.0(4-羟基-他莫西芬),m/z 374.5→58.0(4-羟基-N-去甲基-他莫西芬),m/z 377.5→72.0(他莫西芬-ds),m/z 393.5→72.0(4-羟基-他莫西芬-d5),m/z 379.5→58.0(4-羟基-N-去甲基-他莫西芬-ds).结果:他莫西芬、4-羟基-他莫西芬和4-羟基-N-去甲基-他莫西芬分别在0.956 8~382.7 ng·mL-1、0.500 8~200.2 ng·mL-1和0.500 4~200.2ng·mL-l浓度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28.00±2.53)、(8.56±0.51)、(13.24±2.20)h,Cmax:(39.97±3.24)、(2.72±0.25)、(2.55±0.13)ng·mL-1,Tmax:(3.17±0.98)、(5.50±1.23)、(12.00±0.00)h,AUC0-t:(302.62±17.22)、(26.92±1.68)、(82.14±3.75)h·ng· mL-1,AUC0-∞:(344.19±16.72)、(32.22±1.50)、(88.00±4.91)h·ng· mL-l.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适用于大鼠血浆中他莫西芬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的测定.
-
孕三烯酮胶囊多次给药在巴马小型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HPLC-MS/MS法测定巴马小型猪血浆中孕三烯酮的浓度,并研究孕三烯酮胶囊在巴马小型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巴马小型猪为实验动物,连续给药12周,每周给药2次,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通过测定多次给药后小型猪血浆中孕三烯酮的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血浆样品以孕二烯酮为内标,经环己烷液液萃取后进行LC-MS/MS分析.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xtend-Cl8(2.1 mm×50 mm,5μm);流动相: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40 m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35 ℃.质谱检测采用ESI正离子模式,扫描方式为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选择检测离子反应对为m/z 309.2→241.1(孕三烯酮),m/z 311.2→109.1(孕二烯酮).结果:孕三烯酮在0.1~10 ng· 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定量下限为0.1 ng·mL-1.提取回收率均高于83.1%,日间、日内RSD均小于11.3%,专属性良好,在本实验涉及的条件下样品稳定.8只小型猪首次给药后Cmax为(2.85±0.96)μ,g· L-1,Tmax为(2.06±0.62)h,t1/2为(8.43±4.13)h,AUC(o-85)为(23.81±8.62)μg·L·h-1,AUC(o-∞)为(24.36±8.73)μg·L·h-1,MRT(o-85)为(8.40±2.44)h,MRT(o-∞)为(9.81±3.88)h;末次给药后Cmax为(2.70±0.55) μg· L-1,Tmax为(1.69±0.65)h,t1/2为(8.51±3.72)h,AUC (0-85)为(17.71±4.89) μg· L· h-1,AUC(0-∞)为(18.51±4.48) μg·L·h-1,MRT(0-85)为(8.54±3.50)h,MRT(o-∞)为(9.98±4.41)h.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动物实验及临床上测定血浆中孕三烯酮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多次给予孕三烯酮胶囊后2h血药浓度相差不大,且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重力场流分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重力场流分离是技术和原理上简单的一种场流分离技术,利用重力场作为外加场,应用范围广泛,常用于分离表征粒径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颗粒及生物样品.因其操作简单、易于维护、成本低、分析时间短、条件温和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重力场流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重点介绍了其在微米颗粒及生物样品分离中的应用,同时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microemulsion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EKC)是20世纪90年代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乳为背景电解质(back-ground electrolyte,BGE),以电压为驱动力的一种较为新型的电泳分离模式.该文对微乳液的组成、MEEKC的分离原理、MEEKC与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KC)异同和影响MEEKC分离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MEEKC在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包括样品在线预浓缩技术和微乳体系中新型添加剂的使用.指出了目前MEEKC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维生素D生物活性
目的:为维生素D生物活性或类维生素D活性的药物筛选建立体外检测模型.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PCR扩增CYP24A1启动子上下游区域,并插入到含有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 reporter gene)的pRP-RFP-luciferase载体中.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至Hela细胞,以RFP的表达反映转染效率,荧光素酶的活性水平反映维生素D药物活性的强弱.结果:经鉴定,构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Hela细胞后有红色荧光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可有效反映l,25(OH) 2D3生物活性.结论:在体外细胞水平上,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维生素D生物活性的方法简单可行,为后续筛选和研发具有维生素D活性的药物奠定基础.
-
利奈唑胺单抗的制备及其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的利奈唑胺血药浓度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法.方法:将脱乙酰利奈唑胺定向合成具有单一羧基结构的利奈唑胺衍生物.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利奈唑胺衍生物与牛血清蛋白和卵清蛋白分别偶联制备完全抗原.将利奈唑胺-牛血清蛋白偶联物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利奈唑胺单抗,将利奈唑胺-卵清蛋白完全抗原和羊抗兔IgG抗体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以竞争性免疫抑制反应模式建立了利奈唑胺血药浓度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法.基于以上检测方法建立利奈唑胺的标准曲线,并对该检测法进行方法学评价.并采用HPLC方法测定,对两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优化体系,所建立的检测法IC50=5.28 μg·mL-1,线性范围为0.78~50 μg· mL-1,灵敏度为0.61 μg·mL-1,精密度均小于10%,回收率为78.4%~123%.与14种与利奈唑胺结构相似以及联合用药相关药物无明显交叉反应.分别检测67份临床利奈唑胺血样与HPLC法对比,发现2种方法相关性较好,R2=0.929,大于0.90.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一种操作简便、快速、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利奈唑胺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为进一步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
肝素结合力法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效价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考察肝素结合力法是否可用于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效价.方法:考察肝素结合力法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效价的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以及肝素结合力法与血凝法的一致性.结果:肝素结合力法测定硫酸鱼精蛋白效价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较高:重复性为1.2%,中间精密度为1.8%,加样回收率为99.1%.2种方法测定的硫酸鱼精蛋白效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 1).结论:肝素结合力法可用于测定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效价,与血凝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简便性,更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因此可以成为现有血凝法的替代方法.
-
P53+/-基因敲除小鼠对尿烷致癌性验证试验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通过尿烷多次给药初步验证自主建立的P53+/-基因敲除小鼠(B6-Trp州/NIFDC)模型是否比野生型C57BL/6小鼠对尿烷敏感,为国内用于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致癌实验短期体内试验提供可用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方法:在C57BL/6来源的ES细胞中,通过打靶技术敲除p53基因的第2~5外显子后对获得的P53+/-基因敲除小鼠进行PCR基因型鉴定,再与普通C57BL/6小鼠杂交,获得的后代再通过PCR筛选获得基因敲除动物(命名为B6-Trptm1/NIFDC).尿烷验证试验共设计3个组,阴性对照组(野生型小鼠):给予生理盐水,尿烷组1(P53+/-敲除小鼠):给予尿烷,尿烷组2(野生型小鼠):给予尿烷,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共给药3次,给药剂量为1 000 mg· kg-1.给药后第8周开始肿瘤触诊观察,每周1次.给药后6个月后进行计划剖解,通过大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评价P53+/-敲除小鼠对尿烷致癌作用的敏感性.结果:成功获得杂合的P53+/-基因敲除小鼠,给予尿烷后可诱发P53+/-敲除小鼠发生肝脏血管扩张、肺腺瘤、颌下腺血管瘤及脾脏淋巴瘤,病变发生率分别为94.4%、33.3%、5.6%、5.6%;野生型小鼠肝脏血管扩张及肺脏腺瘤的发生率分别为36.8%、10.5%;阴性对照组无肿瘤发生.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自主建立的P53+/-基因敲除小鼠对尿烷的致癌敏感性高于野生型小鼠,该模型有望将来是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致癌性实验短期体内试验候选模型之一.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
1997 |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