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癌症杂志

中国癌症

中国癌症杂志

China Oncology 중국암증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2.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639
  • 国内刊号: 31-172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57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癌症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沈镇宙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壶腹部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郑毅雄;陈力;陶思丰

    目的:探讨壶腹部癌组织中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水平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2例行手术切除的壶腹部癌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进行VEGF表达检测和MVD测定.结果:22例壶腹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50%,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表达阳性率(85.7%,6/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3.3%,5/15)(P<0.05).MVD均值为26.4±12.8,淋巴结转移者MVD均值(33.1±10.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2.8±11.8)(P<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的MVD均值(36.3±8.4)明显高于Ⅰ期(18.4±10.1)和Ⅱ期(23.8±13.4)的患者(P<0.05).VEGF表达阳性者的MVD均值(35.0±9.6)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的MVD均值(17.7±9.3)(P<0.01).VEGF表达阳性患者的三年生存率为(9.1%,1/11),明显低于VEGF表达阴性患者(45.5%,5/11)(P<0.05).高血管组患者的三年生存率为(10%,1/10),明显低于低血管组患者(50%,6/12)(P<0.05).结论:VEGF在壶腹部癌组织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MVD可能有效地用于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估计患者预后.

  • p73蛋白在食管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冯滨;蒋耀光;王如文;范士志;倪兵

    目的:研究p73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ing技术检测3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p73 蛋白的表达,并探讨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7例食管肿瘤组织中有18例(48.6%)p73蛋白过度表达,其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正常组织(P<0.05),并与食管癌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73蛋白在食管肿瘤组织中呈高水平阳性检出率,p73蛋白可能参与了调控食管癌的发展过程.

  • 保留颈丛的功能性颈清扫术在分化性甲状腺癌治疗上的应用

    作者:沈强;田敖龙;屈海欧

    目的:探讨保留颈丛感觉神经的功能性颈清扫术在分化性甲状腺癌上的应用.方法: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施行保留颈丛感觉神经的功能性颈清扫术.结果:颈部阳性淋巴结主要分布在Ⅲ区,Ⅳ区,Ⅵ区.Ⅵ区淋巴结阳性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7.1%).15例患者术后全部耳部感觉良好,下颈部及肩部无麻木感.结论:手术适应征:①N0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②N1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仅仅局限Ⅵ区者,或颈内静脉旁淋巴结较小(N<3 cm)无包膜外侵犯者.手术禁忌征:①手术前已有不规范颈清扫术史者;②颈淋巴结广泛转移或淋巴结有明显外侵者.

  • 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十年以上回顾分析

    作者:江吕泉;孙江;陈建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长期生存因素.方法:对1975-1989年538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至1999年底生存10年以上的96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十年生存率为17.84%.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十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P<0.001);肿瘤根治程度、术后放疗(P<0.01);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生长方式为显著性因素(P<0.05);而性别、肿瘤组织类型对十年生存率影响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十年生存率的前提,早期治疗及术中根治切除并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是提高十年生存率的关键.

  • 中晚期肝癌508例的化疗栓塞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占武;史光军;王玉田;胡义利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影响生存的因素.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0月间508例中晚期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治疗共2025次,其中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448例,单纯灌注化疗60例.结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一、二、三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8.6%、21.6%;单纯灌注化疗一、二、三年生存率分别为54.3%、21.3%、9.6%.肿瘤分类、门静脉是否有癌栓、侧支循环的形成、碘油沉积情况以及栓塞技术是否得当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常规治疗,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灌注化疗.

  • 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19例的外科治疗

    作者:嵇庆海;王星;李端树;王俊德;田敖龙

    目的:探讨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1996年1月-1999年12月本院头颈外科收治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病人19例.均采用颈部入路方式的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锁骨头切除.结果:甲状腺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除1例有术后声音嘶哑外,无其他的并发症.结论:由颈部入路行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是安全的.

  • 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66例的药物治疗

    作者:陈国祥;金雪熙;徐幼龙;除全兴;张世统;冯涛;杨大明

    目的:探讨治疗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选择及临床疗效的评估.方法:对66例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首先口服雷尼替丁150 mg/次,2次/d,吗丁啉10-20 mg/次,3次/d(或西沙必利5-10 mg/次,3次/d),硫铝糖1g/次,3次/d.无效者改用奥美拉唑,剂量为20-40 mg/次,1次/d.结果:联合治疗后有51.5%(34/66)的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无效者改用奥美拉唑治疗后有93.8%(30/32)的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在选择治疗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时,首先可选用雷尼替丁、吗丁啉(或西沙必利)、硫糖铝联合治疗,无效者改用奥美拉唑,可增加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 大肠肿瘤PCNA、AgNOR、DNA及核形态定量研究

    作者:林志武;晋雯

    目的:研究大肠上皮异型增生多指标多参数检测及其在大肠肿瘤的计算机自动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课题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53例大肠癌、30例大肠腺瘤及10例正常肠粘膜进行DNA含量、核形态参数、AgNOR的计数、颗粒形态参数及PCNA等多指标多参数检测.结果:多数参数在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判别筛选,DNA指数、AgNOR的平均颗粒数、阳性率、平均光密度、颗粒表面因子,PCNA的平均光密度、阳性率,核的形状因子、核宽径及平均光密度等10个参数判别能力较大,为佳判别参数.参数值大多随着正常、腺瘤及腺癌顺序递增,显示这些参数均能较好反映肿瘤的演进过程.PCNA大部分参数值在肿瘤的演讲过程中其高峰出现在腺瘤阶段,故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需进一步探讨.结论: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大肠癌及癌前病变进行多指标多参数的计量分析,具有鉴别诊断重要意义,为大肠肿瘤的自动化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 环孢素诱导白血病细胞系Nalm-6细胞凋亡

    作者:沈蕾;蔡虹蔚;张静敏;赵金彩;黄海;王耀平

    目的:研究环孢素(环孢霉素A,CsA)在体外对B-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形态学、DNA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在体外CsA对B-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临床耐受剂量CsA能明显抑制Nalm-6细胞增殖,且证实诱导细胞凋亡是CsA抑制增殖的主要机理之一.结论:CsA能有效地通过诱导人类B-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凋亡而起到抑制增殖的作用.

  •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一期切除吻合

    作者:庄业忠;黄棉生;王伟峰;郑白鸽;孙恩铭;黄文河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方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6月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大肠癌32例.结果:右半结肠癌6例,左半结肠直肠癌2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占全组3.16%,占左半结肠直肠病例的3.85%.无手术死亡.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做到"上空、口松、下通”正确吻合,并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大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作者:陆正华;王燕萍;蒋慧

    目的:研究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强烈化疗后急性白血病患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的治疗作用.方法:比较强烈化疗后急性白血病患儿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n=136)与对照组(n=6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降低时间、感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ANC≥0.5×109/L的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者缩短(P<0.05),感染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亦降低.结论: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可使粒细胞计数和功能恢复快,感染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减少,并可减少经济负担.

  • 含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

    作者:陈怀宇;王晓怀;侯友贤;谢波;戴辉;王者非;李荔霞;林金容

    目的:探讨紫杉醇类药物分3周疗法治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价值和毒性.方法:对51例临床Ⅲ-Ⅳ期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初治19例,复治32例)选用紫杉醇与卡铂或顺铂联合治疗:紫杉醇 75-100 mg/m2,静滴,第1、8、15天,卡铂 300-350 mg/m2,静滴,第2天,(或顺铂 20 mg/m2,静滴,第1-5天).每4周重复,共3-6周期.结果:51例患者完全缓解(CR)4例(7.8%),部分缓解(PR)15例(29.4%),无变化(NC)18例(35.3%),进展(PD)14例(27.4%),总有效率(RR)37.2%.疗程中出现耐药复发或转移的11例(21.6%).其中初治的19例患者中,CR 2例(10.50),PR 6例(31.6%),RR为 42.1%,较复治患者的RR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肢体感觉异常、面色潮红、发热、脱发、消化道反应,并出现可疑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2.0 %).结论:含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即使在治疗对常规化疗耐药的患者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多数毒副作用处于可以耐受范围,但可能有严重的过敏性反应.

  • CIK细胞体内外抗肝癌细胞作用

    作者:杜清友;刘明旭;王福生;雷周云;孙文兵;陈菊梅;吴祖泽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的体外杀伤自体肝癌原代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以及正常人CIK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分别分离获得肝癌患者和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成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作动态表型分析,并与正常人的CIK细胞作对比.用51Cr释放法,测定肝癌患者的CIK细胞体外杀伤自体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在Balb/c裸鼠皮下接种肝癌细胞BEL-7402,观察CIK细胞对荷瘤鼠的抑瘤作用,并与LAK、PBMC细胞相对比.结果:肝癌患者的CIK细胞体外增殖力强,至培养28天时达到大增殖倍数300多,表型分析结果表明,CD3+CD56+双阳性细胞得到了大量的扩增,其含量由原来的0.23%上升到第21天的17.8%.体外实验表明,肝癌患者的CIK细胞杀伤自体原代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自体的PBMC细胞.裸鼠体内实验表明,CI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瘤率可达84.7%,高于LAK细胞的52.8%及PBMC的37.1%(P<0.05和P<0.01).结论:CIK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肝癌细胞活性,有可能应用于临床上肝癌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 浅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不同灌注药物的疗效比较

    作者:史周印;周世勇;易海鹏

    目的:比较浅表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不同灌注药物的疗效及意义.方法:117例浅表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卡介苗组(n=26);丝裂霉素组(n=27);多柔比星组(n=27);羟基喜树碱组(n=37).结果:卡介苗组,丝裂霉素组,多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的三年复发率为分别为30.77%,40.74%,33.33%,24.32%.各组比较,羟基喜树碱组均低于其他三组,且与丝裂霉素组,多柔吡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无瘤生存期.

  • 丹参、赤芍对大鼠Walker 256癌肝转移影响机制的研究

    作者:丁罡;宋明志;于尔辛

    目的:研究丹参、赤芍对大鼠Walker 256癌肝转移影响的机制.方法:ELISA检测实验大鼠中药灌胃后血清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大鼠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大鼠血清VEGF浓度在予丹参、赤芍灌胃后明显升高,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高于生理盐水组.活血中药(丹参、赤芍)组的肝转移率、血性腹水率、腹腔播散率均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丹参、赤芍中药可增强实验大鼠VEGF的表达及肿瘤血管形成,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发生.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10例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Ⅳ度白细胞减少症

    作者:刘元强;崔杰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惠尔血)对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用rhG-CSF治疗10例恶性肿瘤化疗所致Ⅳ度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小于1.9×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小于0.9×109/L时开始用rhG-CSF 150 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等白细胞回升5.0×109/L以上或ANC大于2.5×109/L时停药.结果:rhG-CSF能使化疗后Ⅳ度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回升至正常范围,平均时间为6.8天,感染发生率为60%(6/10).结论:rhG-CSF可有效治疗化疗所致的Ⅳ度白细胞减少症,减少感染机会,有利于化疗顺利进行.

  • MDR、GST-π与宫颈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华英;施达仁;陆洪芬

    目的:评价MDR、GST-π与宫颈癌新辅助介入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5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前的活检标本的MDR和GST-π,FIGO分期Ⅰb期7例、Ⅱa期35例、Ⅱb期15例.介入化疗两疗程后评价化疗疗效,然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发现有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或阴道切缘阳性者均给予术后补充放疗.57例都得到随访,中位随访期35月(21-66月).SPSS 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MDR(+)14例,MDR的表达率为24.6%(14/57),GST-π共表达29例,表达率为50.8%(29/57),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包括临床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81%(46/57).57例化疗后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放疗13例.五年生存率分别为Ⅰb期100%、Ⅱa期91%、Ⅱb期78.5%.MDR与化疗疗效及生存率有关,MDR(-)组的化疗有效率为93%(40/43),而MDR(+)组仅43%(6/1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MDR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GST-π仅与化疗疗效相关,GST-π(+)组化疗有效率为69%(20/29),GST-π(-)组为93%(26/2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DR、GST-π表达组的化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未表达组,MDR和GST-π检测有助于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MDR也可能与预后相关.

  • p27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作者:宋传贵;卢辉山;张祥福

    目的:研究p27Kip1 、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对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2例胃癌组织中p27Kip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本组92例胃癌中,p27Kip1蛋白阳性39例,占42.4%;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44例,占47.8%;胃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水平与胃壁浸润深度、TNM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cyclin D1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负相关(P<0.05);p27Kip1与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单变量生存分析结果,p27Kip1高表达组三年、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7.1%、57.8%,明显高于低表达组的33.7% 、26.3%(P=0.007),多变量分析显示p27Kip1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P=0.0003).结论:p27Kip1可作为反映肿瘤恶性表型的指标,对胃癌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cyclin D1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的分子事件;p27Kip1在胃癌进展中起着比cyclin D1更重要的作用.

  • 端粒酶逆转录酶在食管癌中表达

    作者:林强;时梅萍;冯久贤;陈文虎;周允中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关系.评价端粒酶hTRT表达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和TRAP法分别观察58例食管癌和28例正常食管组织,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结果:58例食管癌hTRT阳性率83%(48/58),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6%(50/58),28例正常食管组织均为阴性.中低分化的食管癌端粒酶hTRT及端粒酶活性阳性率高于高分化食管癌.结论:抗hTRT抗体在食管癌中具有癌细胞的特征性,并与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端粒酶hTRT及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增高.提示其检测有望成为预测肿瘤发生、肿瘤诊断的良好指标.用免疫组化法比TRAP法检测食管癌中端粒酶的活性将更为简便易行.

  • 吉西他滨治疗14例晚期胰腺癌

    作者:胡梅齐;舒志军;蒋寿宁;王兴华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gemcitabine)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14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用吉西他滨第1周800 mg/m2,第2周1 000 mg/m2,第3周1 200 mg/m2,每周1次,每次以0.9%生理盐水100ml溶解后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连续3周,随后休息1周为一疗程,以后每4周重复一次,共6个疗程.结果:疼痛缓解有效率为64%(9/14),延长了中位生存期,平均为8.7个月.临床受益反应为43%.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能显著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吉西他滨可作为晚期胰腺癌综合治疗时首选的化疗药物.

  • 高剂量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48例晚期胸部恶性肿瘤

    作者:陈伟光;杨正心;邓贵陶;叶穗晖

    目的:评价高剂量表柔比星(表阿霉素)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胸部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8例可评价晚期胸部肿瘤中非小细胞肺癌32例;乳腺癌11例;纵隔恶性淋巴瘤5例.分别应用EMP[表柔比星(EPI)100mg/m2联合丝裂霉素(MMC)6 mg/m2及顺铂 (DDP)60 mg/m2]治疗非小细肺癌;应用CEF [环磷酰胺(CTX)600 mg/m2 联合表柔比星100mg/m2及氟尿嘧啶(5-FU)800 mg/m2]治疗乳腺癌.应用CEOP [环磷酰胺600 mg/m2联合表柔比星100 mg/m2、长春新碱(VCR)1 mg/m2及强的松60 mg/m2]治疗纵隔恶性淋巴瘤.3-4周重复.结果:非小细肺癌总有效率56.3%;乳腺癌总有效率72.7%;纵隔恶性淋巴瘤总有效率100%.白细胞减少为主要毒副反应,发生率为93.8%.未见明显心脏毒性.结论:高剂量表柔比星治疗晚期胸部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 淋巴结阴性乳腺癌辅助疗法适应证的分析

    作者:李刚;鲍丽萍;姜海;潘伟;王海明;赵永华;张广智

    目的:探讨淋巴结阴性(N0)乳腺癌辅助疗法的适应证.方法:以233例乳腺癌根治术切取2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阴性的乳腺癌的患者为对象,对N0乳腺癌的复发因素和术后辅助疗法的适应证进行分析.结果:N0乳腺癌的术后复发率为17/233(7.3%);年龄、月经史、部位、肿瘤直径及病理学因素与预后相关.在有意义的病理学预后因素中将浸润性小叶癌、组织学恶性度Ⅲ级(高度恶性)及淋巴细胞浸润阴性癌3项进行组合分析,其复发率具有3项者为28%,2项者为16%,1项者为7%. 结论:对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N0乳腺癌需要进行辅助疗法.

    关键词: 乳腺癌 辅助疗法
  • 老年大肠癌合并糖尿病37例的外科治疗

    作者:陆琪;杜卫东;郑卫平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围手术期糖尿病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0年5月外科治疗的37例老年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结果:37例患者均行择期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共发生各类并发症21例次,无吻合口疼和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人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严格控制血糖和尿糖对于老年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是非常重要的.

  • 人鼻咽癌细胞系HONE1的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作者:李峰;关勇军;谢锦云;何春梅;陈平;陈主初;梁宋平

    目的:研究人鼻咽癌细胞系HONE1的蛋白质表达特征.方法:抽提鼻咽癌细胞系HONE1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银染显色,用凝胶成像仪和PDQUEST软件获取HONE1总蛋白的2-DE图像;根据获得的2-DE凝胶图像,从胶上切取分辨良好、染色较浓的蛋白质点,用胰蛋白酶原位水解,所获酶解肽段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Mr;以测得的肽段Mr为肽质量指纹(PMF),通过PepIdent软件搜索SWISS-PROT和TrEMBL数据库而识别该点对应的蛋白质.结果:建立了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总蛋白、质谱鉴定银染蛋白质点的方法,并鉴定出人鼻咽癌细胞系HONE1中表达较强的10个点相应的蛋白质.结论:本研究为建立人鼻咽癌细胞HONE1的2-DE参考图和蛋白质数据库提供了有用的基础性研究资料,为进一步识别鼻咽癌特异性的蛋白质奠定了实验基础.

  • 外科治疗43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

    作者:杜秉利;李俊东;兰守江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43例肿瘤患者中,食管癌 26例,根治手术 23例,探查 3例,贲门癌 17例,根治手术 13例,探查 4例,对食管癌贲门癌的术前准备、营养支持及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 93 .0%、并发症发生率 41.9%、手术死亡率 4.7 %,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对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正确处理围手术期并发症.

  • 长春瑞滨加顺铂治疗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黄诚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加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2例初治、26例复治),采用长春瑞滨25 mg/m2,静注,第1,5天,顺铂35 mg/m2,静注,第1-3天,联合化疗.结果:初治22例中CR + PR 14例,有效率63.6%,复治26例中CR + PR 10例,有效率38.5%,总有效率50%.中位缓解期5.5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主要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静脉炎,采用深静脉给药可减轻静脉炎发生.结论:长春瑞滨加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高,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孔肇路;金一尊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是ATP结合的盒式(ABC)膜转运蛋白家族成员, 基因敲除实验表明MRP1存在与否不影响小鼠正常的生存和各项生理指标,生理条件下,它可能作为耗能泵将游离的谷胱甘肽和某种尚不了解的内源性代谢物一起泵出细胞外,维持细胞外的还原环境.MRP1通过介导细胞内药物排出,改变药物在细胞内分布引起肿瘤耐药.

  • 一氧化氮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彦玲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自由基性质的气体分子,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NO一方面介导了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的杀瘤作用,另一方面又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增加血流量促进肿瘤生成.对 NO的深入研究,将为探索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开辟新的治疗途径带来希望.

  • 吉西他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世英

    吉西他滨(健择,GEM)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新药.GEM+顺铂联合化疗(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31%-54%,中位生存期8.4-15.4个月,一年生存率 30%-59%,化疗毒性反应可接受.GP方案可被认为是NSCLC的标准化疗方案.GP方案21天与28天用药方法的疗效基本相同.随机对照研究GP方案的顺铂用药时序,GEM放射增敏,GEM与其他新药联合化疗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 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ZFM1基因的表达

    作者:张伟华;张子彦;赵嘉惠;李殿青;范星火;张秀莲;乔中东

    急性白血病发病与许多基因异常表达有密切关系.ZFM1(Zinc finger protein in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q13,属于信号转导和RNA活化家族(STAR)成员,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然而,该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人们了解甚少.本工作旨在研究ZFM1基因在急性髓性白血症(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

  • 丙型肝炎病毒与B-细胞淋巴瘤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赵氵云;丛燕;王振荣;潘祖玉;仇霞芬

    自1994年起意大利和美国相继报道: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为22%-32%,较对照组及当地一般人群感染率明显增高[1,2], 并由此推测HCV在B-NHL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英国学者 McColl和Hanley分别对38例和35例B-NHL患者进行了HCV的检测,结果无论是抗-HCV还是HCV-RNA均为阴性,提示两者之间无任何性相关[3,4].我国为丙型肝炎高发地区,一般人群丙肝感染流行率为3.2%[5],虽然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各国,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淋巴瘤实际上并不少见,且在病理类型上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居多[6]; 为了解我国淋巴瘤患者中HCV的感染情况,我们对30例B-NHL患者进行了抗-HCV的测定.

  • 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

    作者:贺文茜;刘忠华;于竹芳

    近年来发现异环磷酰胺(IFO)对软组织肉瘤疗效较好,单药有效率在38%[1],我们自1997年6月-1999年10月,应用IEP方案[异环磷酰胺(IFO)、依托泊苷(VP-16)、顺铂(DDP)]治疗64例晚期软组织肉瘤(STS)病人,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

  • 体外侧枝分流快速缓解上腔静脉综合征

    作者:王顺金;熊立红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治疗中,减轻上腔静脉的压力为重要.既往的治疗方法有肿瘤切除,血管修补重建,上腔静脉-右心房转流,异体动、静脉或人造血管进行血管移植等开胸手术治疗.但这些只适合良性肿瘤的治疗,而右上纵隔原发或继发性恶性肿瘤,一旦并发严重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绝大多数患者失去了手术机会.手术能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但技术要求高.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体外侧枝分流,在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之间进行暂时性分流,将上腔静脉受阻的血流引入下肢静脉进入体循环,患者症状快速得到缓解.

  • 孪生兄弟同年患胃癌的病例报道

    作者:谢小军

    我院于2000年6月与11月分别收治两例胃癌患者,系同卵双生的孪生兄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弟×××,55岁,于2000年6月13日因呕血入院,作纤维胃镜示底部3 cm×3 cm肿块,表面有溃疡.病理报告为胃底部低分化腺癌,CT示肝转移,行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3个月胃癌复发死亡.

    关键词: 胃肿瘤 孪生
  • 卡莫氟不良反应致精神神经症状1例

    作者:姜宁西;张红

    卡莫氟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为5-FU的衍生物,抗瘤谱与5-FU相同,对消化系统肿瘤有较好疗效,尤其是大肠癌,卡莫氟的敏感性优于5-FU及FT-207[1].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和尿频、热感、皮疹.本病例发生中枢神经不良反应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后,临床症状改善并恢复,但需时间较长.

    关键词: 卡莫氟 不良反应
  • 人反义VEGF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严瑞兰;金明;钱新华;惠宏襄;辛晓燕;王建;王德堂

    目的:构建人反义 VE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进行抗血管生成治疗卵巢癌实验.方法:RT-PCR法获得人VEGF基因,将VEGF基因反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酶切鉴定结果.用此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细胞HO-8910,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RNA斑点杂交鉴定HO-8910细胞中 VEGF表达.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转染前后HO-8910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检测转染前后瘤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及裸鼠体内致瘤性.结果:RT-PCR法得到VEGF基因,并获得反向构建的VEGF真核表达载体.VEGF反义RNA部分阻断了HO-8910细胞中VEGF表达,转染后单个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形态学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器扩张和肿胀,核染色质边集,凝集成块,可见明显的凋亡改变.裸鼠体内致瘤性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反义VE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为卵巢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中国癌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