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China journal of Leprosy and Skin Diseases 중국마풍피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3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157
  • 国内刊号: 37-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73
  • 曾用名: 中国麻风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张福仁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水疱型皮肌炎伴鼻咽癌1例

    作者:雷小丽;许莉;周飞红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因全身起红斑伴乏力,皮疹处疼痛3个月,起水疱1个月就诊。2011年1月始患者头面、肩背部起红斑伴乏力及疼痛,皮疹逐渐泛发至全身,多次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病情略好转。4月初躯干、四肢起水疱,且自觉乏力感加重。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较前变差,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下降明显,体重未监测。

  • 儿童天疱疮1例

    作者:孙娟;梁源;张立新

    临床资料患儿,男,2岁9个月。入院前9天,患儿下肢出现数个水疱、大疱,部分皮损表面结痂,伴痒,来我院就诊,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继发感染”,予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乳酸依沙吖啶软膏及糠酸莫米松乳膏”,皮损无好转。入院前3天,患儿皮损迅速增多至全身,初起水疱液清,数日后水疱融合,疱液变浑浊,破溃结痂。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可,纳差,大便发黑,小便少,无发热。门诊以“泛发性脓疱疮?”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发育良好,营养中等,系统检查无特殊。皮肤科查体:头皮、躯干、四肢散在水疱、大疱、脓疱及糜烂,头皮皮损以糜烂为主,上附大量黄痂,躯干皮损以水疱脓疱为主,大部分皮损中央糜烂,边缘水疱融合成环状,部分脓疱可见半月积脓现象,四肢皮损以远端为著可见大量糜烂,渗出明显(图1)。入院诊断:泛发型脓疱疮?自身免疫性疱病?治疗:予头孢孟多静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1周,效果不佳,仍有新发水疱。

  •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一家系

    作者:彭莉;祝守敏;胡志邦;向进

    临床资料先证者,男,40岁。因颈部反复红斑、丘疱疹伴痒20余年,腋下、阴囊、肛周丘疱疹、糜烂2年于2013年6月8日入院。入院前20余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侧颈部出现鸽卵大环状红斑,红斑边缘有较多油菜籽大丘疱疹,疱液早期澄清,后变浑浊,摩擦易破,自觉轻微瘙痒,无疼痛,无糜烂,无发热、畏寒,自行外用“皮康王”后,症状缓解,但天气热、进食辛辣食品及饮酒后,上述症状会再次出现,夏季加重,冬季可自行缓解。2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双侧腋下出现环状红斑,边界为油菜籽大丘疱疹,逐渐向周围扩展,而中心趋于愈合,留下淡褐色色素沉着。同时阴囊及肛周出现增殖性糜烂,伴轻微渗出,有异味,感轻度瘙痒,口服“地塞米松片及败毒丸”后,症状缓解,但饮酒及进食辛辣食物后,症状复发并加重。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检查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颈部、双侧腋下见环状红斑(图1a),边缘有较多油菜籽大丘疱疹及丘脓疱疹,中心为淡褐色色素沉着;阴囊及肛周见增殖性糜烂,有少许渗液,有异味,无溃疡,无脓性分泌物(图1b、c),发、甲、口腔黏膜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自身抗体谱、生化常规、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免疫生化、细菌培养、血常规、小便、大便常规未见异常。病理检查示:表皮基底层上棘层松解、裂隙形成,可见“砖墙倒塌”现象。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个别疱内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符合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图2)。诊断: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 泛发性巨大寻常疣1例

    作者:王小霞;张衍国;王欢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指、趾疣样丘疹、结节6年。6年前,指、趾远端出现疣样丘疹,渐增多、增大,未予治疗,部分损害逐渐增大呈结节样,遂来我院皮肤科就诊。发病以来精神尚可,无头晕、乏力、失眠,饮食及大小便正常。患者18年前在西京医院血液科诊断为“骨髓抑制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3年前,在我院血液内科治疗,口服环孢菌素治疗至今。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指、趾远端数个疣样丘疹,淡灰白色,黄豆至核桃大、基底界清、有角化性表皮环绕,表面疣状、粗糙,有点状褐红色斑点(图1、2)。

  • 经典型Kaposi肉瘤1例

    作者:王怡宁;徐天华;林俊萍;李波;李久宏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蒙古族。四肢紫红色斑疹及斑块3~4年。3~4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足2~5趾及足背前端出现红色斑疹,压之不退色,无痒感,自觉胀冷,下垂及活动时间较长后疼痛,双下肢肿胀,热敷及腿部抬高后可缓解。外院考虑为“糖尿病足”,按糖尿病治疗,病情无缓解,原有皮疹颜色加深,突出于皮面,疼痛无缓解。近1~2年双手背出现类似斑疹,疼痛不明显,外用药物(具体不详),病情无缓解。1个月前于我科门诊行病理检查示大量血管裂隙,梭形细胞及小血管增生,红细胞外溢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提示“Kaposiˊs sarcoma,建议免疫组化( CD31、CD34、HHV-8)”。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可,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糖尿病病史十余年,胰岛素控制血糖波动于正常范围。矽肺病史十余年,无临床症状。否认家族史、过敏史、个人史。系统查体:双下颌及双腋下可触及2~3枚黄豆大浅表淋巴结。余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查体:双手背、双足、双下肢外侧可见大小不等的浸润性紫红色、紫黑色斑块,触之橡皮硬度,触痛。双臀部可见数个蚕豆大蓝紫色结节,表面光滑,触痛(图1)。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离子、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腹部超声基本正常。肺部CT:陈旧性病变,左下肺野结节。 HIV、TP/RPR阴性。组织病理示Kaposi肉瘤,免疫组化:CD31(+)、CD34(+),HHV-8(-)(图2)。

  • 单发性外毛根鞘瘤1例

    作者:王松挺;舒国斌;赵红磊

    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左面颊部红色结节半年,于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左面颊部出现一粟粒大丘疹,无任何不适,一直未诊治。丘疹逐渐增大至花生米大,无出血、渗液,无瘙痒和疼痛等自觉症状。既往体健,否认患处有外伤史及虫咬史,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面颊部一半球形淡红色结节,直径约1.0 cm,境界清楚,表面角化,稍发亮,质地略硬,无压痛(图1)。其他部位未见类似皮损,口腔黏膜、四肢末端未见明显皮损。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多个小叶状增生的瘤团,增生的细胞为向外毛根鞘分化的鳞状细胞,胞质淡染、苍白、无异型。肿瘤小叶外层可见基底样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底部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图2、3)。诊断:面部单发性外毛根鞘瘤。局麻下予手术切除肿块。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 麻风性垂足伴巨大皮角1例

    作者:高峡;严莉丽;乐春明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右拇趾前端持续角化增生7年于2013年3月12日就诊。2006年患者右拇趾外伤后发生破溃感染,于外院行拔甲术,伤口愈合后拇趾前端逐渐出现角化增生,刮除后部分脱落,随后又继续生长,且角化增长速度较快,形成右拇趾端畸形。该患者曾于2002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BB(中间界线类麻风),伴有手、足(右垂足、爪形趾)的II级畸残症状,经过 MDT-MB (联合化疗-多菌型)方案院外治疗2年,于2004年3月完成治疗,2004年5月20日判愈。判愈时无新发皮损,无活动性皮损,查菌阴性,畸残未见进行性发展。查体:右足较左足胫前肌和伸趾肌萎缩,背屈功能丧失伴感觉减退,行走时呈跨越步态。皮肤科检查:右趾间关节处皮肤增厚覆盖角化增生物,灰黄色,质硬粗糙,向前上方翻转生长,角化基底面为2.5 cm ×1.5 cm,长约3 cm,触之疼痛(图1)。 X光片示:右足第一趾远节趾骨部分缺失,骨皮质增厚。患者于2013年3月20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截趾术,术中扩大切除皮角周围0.5 cm正常皮肤,保留近节趾骨0.4 cm。病理示高度致密的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表皮轻度增生,皮突向下增生延长,真皮乳头血管瘤增生扩张,血管周围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图2)。结合临床诊断:皮角。术后给予抗炎止血等治疗,14~18天间断拆线,切口延迟I期愈合,现仍在随访(图3)。

  • 巨大肢端纤维角皮瘤1例

    作者:杨小英;张玲;辜转荣;简峰;黄长征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右跖部疣状增生物20余年,伴轻压痛3年,于2012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0年前右足跟出现一黄豆大淡黄色质地较硬的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增生物逐渐增大至半球状,近3年偶有轻微压痛,但不影响正常行走。患者从未进行过治疗。既往体健,否认系统疾病史。家庭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足跟部见3.1 cm×2.9 cm×1.0 cm淡黄色扁平半球状疣状增生物,表面角化,有蒂,周围有一角质环(图1)。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向下增生延长,真皮胶原纤维增生且与表皮面垂直(图2)。诊断:肢端纤维角皮瘤。治疗:手术切除。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 Mohs 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峰;周锟;姜晓玲;李强

    目的::明确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CLSM)在Mohs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皮肤肿瘤患者行Mohs显微切除术,对57例标本(36例患者行1次手术切除,9例2次,1例3次)的侧面和底面行CLSM扫描及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示:46例标本未检测到肿瘤组织,11例标本检测到肿瘤细胞组织,CLSM示:45例标本未检测到肿瘤组织,12例标本检测到肿瘤组织。 CLSM扫描与快速冰冻病理切片之间在检测有无肿瘤组织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在Mohs显微切除术中CLSM可以代替快速冰冻病理检测肿瘤组织残留。

  • 白藜芦醇对UVA照射人成纤维细胞的光保护作用

    作者:雷卫;陈凰;徐学刚;李远宏;吴严

    目的::明确白藜芦醇对长波紫外线( UVA)照射人成纤维细胞的光保护作用。方法:细胞培养后,分为UVA组、UVA+0.01 mmol/L白藜芦醇组、0.01 mmol/L白藜芦醇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介素( IL)-1β蛋白水平,RT-PCR检测细胞中核因子-κB( 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1,-3的mRNA水平。结果:0.01 mmol/L白藜芦醇组可提高UVA照射引起的细胞增殖活性的降低,降低UVA照射引起的IL-1β蛋白及细胞NF-κB、MMP-1和MMP-3 mRNA的高表达。结论:0.01 mmol/L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IL-1β和NF-κB及其介导的MMPs表达,从而抑制UVA照射对人成纤维细胞造成的光损伤。

  • 13例副肿瘤性天疱疮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李丽;吴超;苏飞;马东来;刘跃华;左亚刚

    目的::明确副肿瘤性天疱疮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4月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合并肿瘤,其中Castleman病7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2例,Castleman病合并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及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各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型)1例。患者均出现外生殖器黏膜溃疡,11例以黏膜溃疡为首发症状,皮损呈多形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内水疱,基底层液化变性,角质形成细胞坏死。直接免疫荧光( DIF)及间接免疫荧光( IIF)表现为IgG、C3沿棘细胞间和基底膜带沉积。结论:副肿瘤性天疱疮多以黏膜损害为首发表现,皮损表现呈多形性,病理及实验室检查具有特征性,常伴发的肿瘤是Castleman病,对于经久不愈的黏膜糜烂患者应注意筛查本病以早期诊断及治疗。

  • 光泽苔藓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征

    作者:李巧飞;曾抗;王智琴;曹光玲;陈小红;韩建德;后桂荣

    目的::明确光泽苔藓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RCM)图像的特征。方法:选择临床拟诊为光泽苔藓的患者30例(18例具有典型皮疹,12例皮损不典型),对其皮损进行RCM检测并对其中12例不典型患者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30例RCM均可见真皮乳头环扩大,其内见高折光单一核炎细胞及噬色素细胞浸润;扩大的真皮乳头处表皮层变薄,真、表皮交界不清。图像特征与光泽苔藓病理改变一致。结论:反射式共聚显微镜检查能反应出光泽苔藓患者病变皮损的微解剖结构,能为光泽苔藓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

  • 常见医学真菌 DNA 条形码 BLAST 数据库的建立

    作者:刘沐桑;张莉莉;吕桂霞;沈永年;胡素泉;刘维达

    目的::构建我国重要医学真菌DNA条形码BLAST数据库。方法:对28种医学真菌的ITS-rDNA序列( DNA条形码)进行测定和汇总,并使用NCBI提供的数据库工具将汇总的序列构建成DNA条形码数据库。结果:构建的医学真菌 DNA条形码数据库包括28种中国常见医学真菌的DNA条形码序列,利用数据库对待测真菌标本的DNA条形码序列进行检索,能进一步确定真菌类型。结论:本实验构建的医学真菌DNA条形码数据库可以用于医学真菌的分子鉴别。

  • Sox10单抗免疫组化检测脂溢性角化病和皮肤纤维瘤中黑素细胞的增殖

    作者:杨欢;张美华;苏忠兰

    目的::明确脂溢性角化病和皮肤纤维瘤中黑素细胞增殖情况及透明细胞的性质。方法:收集脂溢性角化病52例,皮肤纤维瘤20例,对其皮损进行Sox10(黑素细胞核特异性染色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正常皮肤比较,脂溢性角化病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34例,棘层39例和皮肤纤维瘤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16例,棘层12例。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和皮肤纤维瘤中黑素细胞有不同程度增多,部分胞浆透明细胞为黑素细胞。

  • 射频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疗效评价

    作者:徐纲

    目的::评价射频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左侧胫前或(前臂)采用射频治疗(1次)及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日2次,3周后改为日1次,共6周,右侧单用复方氟米松软膏。随访6个月,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射频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有效率为91.43%,复方氟米松软膏有效率为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射频治疗后1周有6例患者手术区出现渗出、红肿及疼痛,对症处理后好转。5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斑,均在6个月内消失。结论:射频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咪喹莫特联合90 Sr-90 Y敷贴治疗跖疣的疗效评价

    作者:曹春育;帅茂圣;丁忠旗;陈斯泰;赵建林

    目的::评价咪喹莫特联合90 Sr-90 Y敷贴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外涂,每周3次,共4周,治疗组同时给予90 Sr-90 Y敷贴,每周3次,共2周。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9%和59.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9.61%和36.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咪喹莫特联合90 Sr-90 Y敷贴治疗跖疣疗效好,复发率低。

  •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评价

    作者:顾永;毕鸣晔;黄海峰;胡君;张美华

    目的::评价5%咪喹莫特乳膏局部外用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4例(年龄1.2~6个月)浅表型血管瘤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睡前外用,每周5次,持续16~32周。对照组56例不进行任何治疗。所有患儿均随访至2周岁。结果:治疗组中12例皮损完全消退,18例皮损面积消退75%~99%,18例消退50%~74%,6例消退25%~49%,14例消退<25%;对照组中3例完全消退,6例皮损面积消退75%~99%,8例消退50%~74%,9例消退25%~49%,30例消退<2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

  • 糖尿病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房小凯;何月希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外部压力和感染等相关。在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相互作用,导致体内代谢失调、神经功能紊乱、血液供应和循环障碍。当足部压力异常改变时,引起感染几率增加,进而发生下肢溃疡、坏疽等。

  •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作者:张琛;高炳爱;陈玉欣;徐钧;刘岩

    结节性红斑是以皮下脂肪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病因主要包括链球菌、结核、艾滋病毒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白塞病、结节病等,怀孕,药物以及恶性肿瘤等。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有关。

  • 羟苯磺酸钙联合高能窄谱红光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白亚菲;袁丽;吉晓欢;刘卫民;幸春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可引起很多并发症,其中糖尿病皮肤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临床治疗中相对棘手。笔者应用羟苯磺酸钙联合高能窄谱红光对本院2010-2012年的69例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的患者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维A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作者:韩庆东;张建平;胡佳圆;邵祺;周宗立;万牛

    自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我们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商品名:迪苏,浙江万马制药有限公司)联合0.1%维A酸乳膏(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扁平疣,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中国皮肤科学史》出版暨筹建“中国皮肤科博物馆”通报

    作者:

    1.《中国皮肤科学史》于2014年出版发行。该书由陈洪铎、廖万清、张学军策划,马振友、张建中、郑怀林主编,国内外200余名知名专家共同编辑完成,图文并茂,史料翔实,为达到国际水平的大型皮肤科史书。定价800元。

  • 胃梅毒1例

    作者:赵红梅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和外生殖器,也可以引起全身其他组织器官发生损害。发生于胃部的梅毒,其临床症状和一般胃部疾病相似,不具有特异性,更难早期诊断。现将我中心诊治的1例胃梅毒报道如下。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赖庆松;黄泽奎;叶淡娜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集中、重度痤疮( III 级和 IV 级痤疮,下文统称中、重度痤疮)126例,男72例,女54例,年龄18~38岁,病程1个月~8年,皮损以面部为主,所有病例均符合分级中的III级至IV级,并排除以下情况的患者: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和治疗痤疮药物者;有肝、肾功能障碍和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者;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6个月内使用过维A酸类药物者;面部有过敏性皮炎或对光敏感者。列入研究的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告知禁用其它疗法治疗痤疮和避免油腻、辛辣饮食,签署知情同意书。

  • 河北省麻风防治60年的成果分析

    作者:李河山;李坤;麻娜;张惠斌;张维娜;马晓敏;王建辉;陈素琴

    河北省于1952年始建麻风防治机构,收治麻风患者,并积极开展麻风综合防治,曾在全省重点市、县、乡、村进行过多次麻风普查、线索调查、接触者检查、追踪调查、发现全省有96个县(市、区)有过麻风病例,累计发现患者1321例。患者85%以上分布于保定、廊坊、沧州、唐山、石家庄等。通过多年对麻风的“宣、查、收、治、管、研”综合性防治措施,患病率由1962年的0.0176‰降至2012年的0.000118‰,患病率下降了99.16%。到2012年底,按《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收办法》1,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指标。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微波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樊娟丽;郭志萍;杨改娥

    尖锐湿疣( 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女性外阴部温暖潮湿的生理特点,激光、冷冻、电灼及外用腐蚀性药物等疗效均不满意,容易复发,常迁延不愈,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探索一种有效、安全、明显降低复发率的方法,笔者自2010年7月以来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ALA-PDT)联合微波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白芍总苷联合阿伐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作者:褚美琴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复杂,临床治疗比较困难,单一用药效果不理想。我科以白芍总苷联合阿伐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现报道如下。

  • 玉泽保湿乳联合卤米松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作者:王彩华;李维鑫

    研究报道皮肤屏障功能与湿疹的发病及愈后有关,重建和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在湿疹的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1笔者应用玉泽保湿乳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陕西省瘤型麻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

    作者:张刚;王俊民;肖生祥;杨帆;段庆礼;郭重麟;安金刚

    瘤型麻风是麻风中严重的一型,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正确有效的诊治,患者常不可避免的发生畸残,瘤型麻风患者的生存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 WHO指出:生存质量是个体在其所在的文化、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他生活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他目前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健康状况等多方面,是一个多维体概念。

  • 2010-2013年莱芜市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松;纪秀军;李冰青

    为了解莱芜市梅毒的流行特征,我们对该地区2010-2013年梅毒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综合医院皮肤科院内会诊情况分析

    作者:万慧;曾山鹰;林利虹;杨松;李艳秋;葛玮;程晶玲;李少波

    院内会诊制度是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要一项,在综合医院中,各科经常会遇到与皮肤科相关的问题,需要采取会诊方式协助诊治,但是目前国内外与此相关的文献却并不多见。本文将我院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完成的皮肤科院内会诊病例共965例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临床医师加强对常见皮肤病的认识,对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报道如下。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银屑病性关节炎的预后评估

    作者:温丽英;杨洁;冀春萍

    银屑病性关节炎( psoriatic arthritis,PsA)是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进行性,毁损性关节炎,具有银屑病皮损,可导致关节畸形,晚期关节强直,终导致残疾,1-3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病率国外报道约为6.8%。4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是骨髓成骨祖细胞分泌,具有很强的骨形成和骨修复作用,5近年来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异常改变参与了P sA疾病的发生发展。6,7在银屑病性关节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6我院对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卡波西肉瘤

    作者:唐鸿珊;吴保昌

    卡波西肉瘤( kaposisarcoma,KS)又名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 multiple idiopathic hermorrhagic sarco-ma),于1872年由Kaposi首次报道。

  • 麻风复发1例

    作者:杨昌明;赵廷方;周成勇

    患者,男,39岁。右腰部浅红色斑块8个月余。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腰部出现浅红色斑块,无自觉症状,未就诊。2个月前斑块增大,胸腹部及右大腿内侧均出现大小不一的浅红色斑块。自认为麻风复发,于2014年8月5日到县疾控中心就诊。

中国麻风皮肤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