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中重型颅脑创伤患儿细胞免疫状态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创伤患儿血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变化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创伤后第1、3、7和14d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26例中重型颅脑创伤患儿血浆C-反应蛋白、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补体C3、C4、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以及前白蛋白等项指标;同时应用链霉亲和素-碱性磷酸酶(streptavidin-alkaline phosphatase,S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结果颅脑创伤后,患儿体内T-淋巴细胞(CD3)总数、T-辅助细胞(CD4)和CD4/CD8比值下降,T-抑制细胞(CD8)增高(均P<0.01);而血浆C-反应蛋白、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和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增高,补体C3、C4及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下降(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D4/CD8比值与血浆C-反应蛋白、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和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补体C3、C4及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中重型颅脑创伤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可能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各项指标的改变有关,其中血浆C-反应蛋白、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和α1-抗胰蛋白酶具有抑制细胞免疫作用;而补体C3、C4、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与前白蛋白则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36例GCS≤8分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于创伤后24 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当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再维持低温治疗24~48 h,然后缓慢复温;监测和记录治疗前后的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血气及重要脏器功能指标,于伤后3个月根据GOS标准进行评估,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亚低温治疗后,患者脑组织氧分压增高(P<0.05),颅内压降低(P<0.05),对创伤后早期发生的高血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P<0.05).GOS评估结果显示,亚低温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52.78%,病死率27.7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持续24~48h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结合银染色方法对168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载脂蛋白E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各等位基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结果不同的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依次为ε4>ε3>ε2(ε4携带者的血脂水平高).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是个体间血脂水平差异的独立遗传因素.ε4等位基因具有明显升高血浆TC、LDL-C和载脂蛋白B水平的作用;而ε2作用则相反.
-
生物胶卡氮芥混合剂局部缓释化疗治疗胶质瘤
胶质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4.6%,是神经外科的治疗难题[1],其难治的关键是局部复发.我们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fibrin glue,FG)作为载体,携带卡氮芥(BCNU)进行局部缓释化疗,获得了较以往常规治疗更为满意的疗效.
-
急性脑血管病后发热对预后的影响
报告我院自1998年1月以来收治的124例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发病后1周内伴发热患者的临床过程,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
POEMS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3例报告
POEMS综合征是根据其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改变(endocrinopathy)、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或M蛋白血症(M-proteinemia)和皮肤损害(skin changes)等5个主要临床特征的英文单词首写字母而命名.该综合征是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均不清楚的多系统损害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我院自1997年3月~2000年2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
-
原发性脑干损伤160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甚至致命的颅脑创伤,约占重型颅脑创伤的5%~7%[1].常与脑挫裂伤或颅内出血同时伴发,临床症状相互掺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
类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对冲性单侧额颞部重型颅脑创伤
我院自2000年4月~2001年4月采用类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对冲性单侧额颞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29例,获得较好效果.
-
Meige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Meige综合征为发生于成年人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其起病隐匿,呈渐进性发展,神经科及眼科检查常无异常发现,诊断和治疗均十分困难,容易误诊.
-
小脑梗死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小脑梗死患者由于水肿的小脑半球压迫第Ⅳ脑室引起脑积水,小脑扁桃体挤入枕骨大孔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从而加重颅内高压或使脑干直接受压,继之导致不良后果.内科保守治疗一般难以奏效,须行外科手术挽救患者生命及改善神经功能.我院于1997年3月~2000年12月收治6例小脑梗死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重型颅脑创伤51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510例,其中特重型192例,现根据临床资料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及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自1927年Moniz发明脑血管造影技术以来,此项技术迅速发展[1].1972年Cornelis等[2]发明了旋转脑血管造影机,随后Voigt、Thron和Hoff等[3-5]将其应用于临床,利用一次注射10~12ml造影剂,可得到连续、多角度斜位脑血管造影片;1989年Schu-macher等[6]将数字减影技术用于旋转脑血管造影而得到电影样三维立体效果.
-
干扰素-γ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和存在的问题
颅内动脉瘤的尸检发现率为0.2%~9.0%,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常见的原因(51%~70%).动脉瘤破裂后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患者即使能从出血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也还面临着再次出血的威胁,而再次出血后病死率更高.
-
脊髓丘脑外侧囊切断术后出现新的部位疼痛:临床特征、机制与临床的重要性
-
国外脑卒中临床试验
关键词: 脑卒中 -
血管内治疗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诊断与处理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发生破裂之原因,以及诊断、处理与预后评估.方法回顾分析了1994年5月~2002年6月420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于手术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因导管穿破瘤壁者3例,弹簧圈穿破瘤壁者8例,高压注射致破裂者1例,不明原因者3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后即刻加深麻醉、迅速致密栓塞动脉瘤并给予鱼精蛋白逆转肝素化,或行脑室外引流及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15例手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经治疗后完全康复11例,轻度致残1例、死亡3例.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破裂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破裂主要与动脉瘤的形态及结构有关,缺乏临床经验也是导致术中破裂原因之一.其预后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患者手术前状态以及迅速而正确的救治.
-
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原则,以提高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动脉瘤的疗效.方法1985年3月~2001年12月施行手术治疗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62例,其中69例手术前行三维CT 血管造影术.手术入路分为常规入路、颅底入路和匙孔入路,共11种方法.常规入路包括翼点入路(269例)、纵裂入路(23例)、颞下入路(9例)、枕下经天幕入路(2例)和枕下正中入路(3例);颅底入路分别为眶颧入路(31例)、额眶入路(6例)、岩骨入路(2例)及远外侧枕下入路(5例);匙孔入路有额下眶上匙孔入路(5例)和翼点匙孔入路(7例).结果手术前行三维CT血管造影检查的69例患者,与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相一致.根据GOS评估标准,362例患者中恢复良好者278例(76.80%),轻残56例,重残13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4.14%.手术后仅1例经额眶入路者发生眼底出血,其余均未发生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术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形状、大小、瘤颈以及与相邻血管及解剖结构的关系,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翼点入路迄今仍是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标准入路,适用范围广泛,颅底入路和匙孔入路虽各有所长,但仍不能取代翼点入路.
-
早中期手术辅助抗血管痉挛药物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中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11月~2002年8月施行早中期手术治疗破裂动脉瘤合并蛛并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其中经翼点开颅侧裂入路或半球间入路行瘤蒂夹闭术39例;余1例为无明显瘤颈的床突上眼动脉段动脉瘤,行包裹术.手术后常规应用甘露醇,麻醉苏醒后立即应用扩血管解痉药物,持续治疗14d.结果于发病后1个月根据GOS分级标准评估疗效,优21例(52.50%);良10例;差8例;死亡1例.手术后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除1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例床突旁动脉瘤有小部分残颈,其余38例患者动脉瘤均消失,而且原有脑血管痉挛症状减轻或消失.除2例出现脑血管痉挛症状外,余均未发生明显的手术后并发症.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施行手术治疗,可尽早解除再出血的危险;围手术期辅助应用抗血管痉挛及扩容药物治疗,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疗效.
-
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总结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诊断和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25例经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施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扫描范围包括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和颈内动脉岩骨段部位.出血后首次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的时间为4 h~50d,平均10.9d;手术前Hunt-Hess分级为Ⅰ级4例,Ⅱ级11例,Ⅲ级4例,Ⅳ级5例和Ⅴ级1例.结果25例患者中,首次磁共振血管造影阳性者18例,2例有伪影者经再次复查证实,共检出22个动脉瘤;4例阴性;1例可疑者经脑血管造影证实.20例磁共振血管造影阳性患者,16例经手术证实.GOS评估良好16例,中残2例,重残2例,昏迷4例,死亡1例.结论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阳性检出率较高,假阳性率低,对不具备脑血管造影设备的医疗单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脑囊虫病诊断的新标准
脑囊虫病是由猪绦虫囊尾蚴感染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寄生虫病,迄今仍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众健康问题.全球日益增长的旅游热潮及来自流行病区的移民也使脑囊虫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据估计,全球感染猪绦虫囊尾蚴的患者不少于2千万人,而且每年因此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5万人.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