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중국의학창신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保健协会
  • 影响因子: 1.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985
  • 国内刊号: 11-578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2-1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永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微创治疗价值

    作者:骆建美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微创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部分患者同时合并胆囊结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98.0±9.5)min,术中出血量为(90.3±9.8)mL,住院时间为(9.5±4.3)d,并发症发生率为5%,残石率为10%。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微创治疗价值巨大,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残石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口服布洛芬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熊寒梅;李湘云;潘冬妮;周兴梅

    目的:观察口服制剂布洛芬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PDA 106例,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每24小时给药一次,剂量分别为(10-5-5)mg/kg。用药期间和结束后监测PDA关闭情况、循环功能、肾功能、出凝血功能和颅内出血发生情况。结果:(1)经治疗99例(99/106,93.4%)PDA关闭。(2)疗效与胎龄有关,胎龄≥34周疗效为96.4%(54/56),优于胎龄<34周的疗效90%(4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2000 g疗效与出生体质量<2000 g相当,分别为94.2%(49/52)和92.6%(5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表现为一过性少尿(46.2%),肌酐和尿素水平正常。未发现血小板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9.2%,程度较轻,未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未发现颅内出血加重。结论:口服布洛芬可以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尚需观察其远期不良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

  • 微创手术用于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研究

    作者:张平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微创及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两年间采用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数据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安全性、手术创口、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具有有效率高、安全性高、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邵锋;宋君涛;卢绪章

    目的:探讨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变化、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患肢完全负重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12个月的TPA和P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与普通解剖钢板临床疗效相比,有显著优势。

  • 哮喘患者血清中IL-4、IL-12、IL-13、IFN-γ、IgE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高毅云;王冬梅;刘传桂

    目的:研究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3、γ干扰素、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合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8例哮喘患者不同分期和分级血清IL-4、IL-12、IL-13以及IFN-γ水平和IgE水平,观察不同分期和分级各项观察指标的水平,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发作期患者IL-4、IL-13、Ig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FN-γ、IL-1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IL-4、IL-12、IL-13、IFN-γ、IgE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 乳晕边缘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海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边缘切口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乳晕边缘切口作为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切口作为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手术之后的瘢痕、哺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创面无血肿,手术切口较为隐秘,瘢痕较小,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哺乳、瘀斑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边缘切口是一种良好的切口选择方式,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秋灵;淦勤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分为精准肝切除组(68例)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结石复发情况。结果:精准肝切除组术中出血量、ALT峰值、AST峰值、TBIL峰值及住院时间均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精准肝切除组术后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8.8%、11.8%、5.9%)均明显低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21.7%、23.3%、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康复周期,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复发。

  • 紫癜性肾炎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

    作者:侯焕效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TIMP-1在HSPN不同阶段中的作用及其与肾损害程度的关系,通过相关药物阻断TIMP-1的表达或抑制其活性,可能为预防、治疗肾脏纤维化提供一个新方法,以期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方法: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42例(试验组)按病理类型分组,并设立健康对照组。抽取两组的外周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对其进行检测,观察各组TIMP-1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试验组Ⅱ~Ⅵ级组血清中TIMP-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Ⅲ~Ⅵ级组血清中TIMP-1水平较Ⅱ级组显著增高(P<0.01),Ⅰ级组血清中TIMP-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TIMP-1水平,再结合其他化验指标和临床表现,有助于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或者预后给予判断,对减少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

  • 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前牙牙冠延长术后牙周影响分析

    作者:李二红;薛彬

    目的:比较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前牙牙冠延长术后牙周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本院口腔科择期行牙冠延长术、并进行冠修复的患者16例(上颌前牙96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瓷组和烤瓷组。牙冠延长术后,全瓷组进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烤瓷组进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状况及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全瓷组牙周正常45例(93.8%),轻度病损2例(4.2%),中度病损1例(2.1%),无重度病损者;烤瓷组牙周正常22例(45.8%),轻度病损21例(43.8%),重度病损3例(6.3%),重度病损2例(4.2%),全瓷组牙周状况好于烤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瓷组修复满意度为95.8%,高于烤瓷组的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瓷冠修复对前牙牙冠延长术后牙周影响较小,牙周状况显著优于烤瓷修复,能够减少牙周病损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李明新;陈维捷;陈伟霞

    目的:探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入院的15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8 h/次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连续≥16 h的传统蓝光照射方法进行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和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7%与对照组的9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72,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明显低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96 h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连续蓝光照射法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的治疗效果均较显著,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清胆红素浓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刘清华

    目的:探究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当中的表达,及该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3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2010-2012年接受本院妇科检查后结果显示为健康的30例正常人,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进行检测,并对比两组STAT3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的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TAT3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TAT3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显示出极高表达,而STAT3的阳性表达率和很多因素有关联,STAT3表达的上升,极有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三维彩超对绕颈脐带胎儿宫内缺氧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志远;谢清娥;卓秀芳

    目的:研究分析三维彩超检查绕颈脐带螺距增加率与宫内缺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脐带绕颈胎儿117例,将胎儿分为缺氧组43例与非缺氧组74例,测量胎儿颈部与游离部脐带螺距,计算增加率,予以无应激试验,分析产后追踪羊水性状,观察胎心率变化状况。结果:在脐带螺距增加率方面,缺氧组为(0.38±0.08)%,非缺氧组为(0.21±0.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羊水污染与胎心率异常率方面,缺氧组均为23例(53.49%),非缺氧组均为14例(18.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非缺氧组比较,缺氧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各指标较低,脐动脉血流各指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螺距增加率、血流等进行检测,分析胎儿宫内缺氧状况,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

  • 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与随访分析

    作者:范向阳

    目的:对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与随访,并且分析相关因素以及检出概率。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肺结核门诊登记的421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分析。结果:在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子女检出的概率为0.25%,父母检出的概率为2.34%,配偶检出的概率为5.45%。父母、配偶的检出概率与子女检出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的密切接触者中,检出涂阳患者的概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在一个房间居住,检出涂阳患者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是掌握肺结核感染与发病的早时点,对密切接触者定期随访检查能发现相当多的患者,其检出率也高,从而达到发现患者控制结核病传播的目的。

  • 缩小胸壁分离范围的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术后疼痛对比分析

    作者:徐飞;吴一武;梁建深;翁泽滨

    目的:比较缩小胸壁分离范围的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术后的疼痛程度。方法:7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所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35例(腔镜组采用充分利用Trocar长度,经各切口建立隧道,会师于胸壁上部空间以缩小胸壁分离范围的方法)和开放组35例,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判两组术后1、4 h及1、2、3、5、10 d的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术后24 h内需要镇痛的患者例数,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后4 h和术后5 d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1 h,术后1、2、3 d的疼痛程度较开放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10 d的疼痛程度大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需要镇痛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缩小胸壁分离范围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皮下剥离面积仍大于开放手术,但其术后疼痛程度却较开放组轻,且没有导致术后需要止痛患者例数的增加。

  • 人精子顶体内透明质酸酶与男性不育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珂;高晓勤;邱静

    目的:研究人精子顶体内透明酸酶(HYD)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不育男性精液44例,根据精液常规检查结果分为不育A、B、C、D四组;正常生育男性精液26例为正常生育组。采用改良透明质酸钠-明胶(NaHY-Gelatin)底物膜法检测精子顶体内HYD活性强度、阳性率及反应时间,研究精子形态与HYD活性强弱的关系。同时采用固定明胶底膜法检测精子顶体内蛋白酶(Acrosin),并对两种酶检测结果作直线相关分析,精液分析仪进行精液质量分析。结果:正常生育组HYD反应平均阳性率为(70.84±19.20)%,HYD活性亮区平均直径为(38.17±16.41)μm;不育组总体HYD分别为(37.01±35.13)%、(23.05±17.32)μm;不育A组分别为(60.02±29.10)%、(26.92±17.21)μm;不育B组分别为(16.11±4.64)%、(6.90±2.00)μm;不育C组分别为(29.11±11.85)%、(8.22±3.37)μm;不育D组分别为(53.04±28.60)%、(31.40±18.60)μm。正常生育组HYD反应阳性率和HYD活性强度与不育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rosin活性检测的相应数据证明人精子HYD活性与Acrosin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810)。结论:精子内HYD活性低下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检测精子顶体内HYD可作为临床评价精子功能的有效指标。

  • 不同术式结肠癌切除术疗效比较和安全性及长期生存分析

    作者:潘锋锷;林集荣;杨逸峰;辜树勇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结肠癌切除术疗效比较和安全性及长期生存分析。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观察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结肠癌,降低术中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结肠癌 手术 腹腔镜
  • 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治疗高纤维蛋白原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章革民;孙安平;王博文;黄严春;叶俊;朱雄林;王强

    目的:观察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向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高纤维蛋白原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高纤维蛋白原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给予全身化疗(2HREZ/4HR)及泼尼松40 mg,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和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观察两组胸水消退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胸水20 d后完全吸收率,治疗组73.6%(64/87),对照组为37.3%(28/75);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治疗组34.5%(30/87),对照组为72.0%(54/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治疗高纤维蛋白原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项和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更可行的技术,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山莨菪碱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后生活质量的干预影响

    作者:李荣杰;梁俊雄;吕博文;莫俊强;赵德明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后生活质量的干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急诊科经心肺脑复苏抢救的116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心肺脑复苏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及复苏后24 h存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的差异。结果:经山莨菪碱药物干预治疗后,复苏后24 h存活率明显提高至32.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79%(P<0.05),而ROSC率稍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方面,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累积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物质生活累积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干预治疗可改善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后的存活状况、神经功能情况及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相关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酯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管玉成;曹甦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酯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儿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中、重度HIE患儿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三维持、三对症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49例加用胞二磷胆碱(CDPC)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酯(GM-1)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行脑CT判定和NBNA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CT变化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NAB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生后2 d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14、28 d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与CDPC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修复,逆转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显著提高脑机能,可明显改善中重度HIE的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

  •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镇痛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张保军;韩威利

    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心脏搭桥术患者96例,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法相同,联合组:分别于术前30 min和术毕前30 min各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 mg,术毕前25 min,地佐辛0.8 mg/kg加入0.9%NaCl溶液稀释至100 mL静脉泵注;对照组:分别于术前30 min和术毕前30 min各静脉滴注舒芬太尼3μg,术毕前25 min,芬太尼20μg/kg加入0.9%NaCl溶液稀释至100 mL静脉泵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Ramsy镇静评级法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镇静评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心脏搭桥术后镇痛具有较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单一用药时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气流征象临床观察

    作者:胡彬;吴仲烨;任斐;薛鹏;高慧;陈彬;刘磊;张兆伟

    目的:观察气流征象检测气管内插管成功与否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较为标准的国人,剔除特别高大、矮小、肥胖、肢端肥大症、困难插管患者,100例ASA Ⅰ~Ⅱ级气管内麻醉患者,选择合适的导管,静脉快速诱导,普通弯喉镜片明视气管内插管。插管时看到导管插入声门,导管气囊后缘进入声门再进约1~2 cm停止进管,导管气囊充气,快速按压胸骨,耳听导管内是否有气流声及强弱,接麻醉机,检测潮气量大小,手控呼吸,观察呼末二氧化碳,听诊器听诊双肺和剑突下,确定导管在气管内。结果:100例插管成功病例,男女气流征阳性者91例,阳性率91%。其中73%为强阳性,潮气量在61~64 mL左右;弱阳性为18%,潮气量在19~22 mL左右,部分病例只能听到气流声音,而测不到潮气量;阴性者只占9%。结论:气流征可以作为确定气管内插管成功的标准之一,且为快捷,简便易行,没有口咽腔、呼吸道组织损伤,可反复操作,操作性、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 臀先露、肩先露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何树菊;黄晓萍

    目的:探讨臀先露、肩先露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妊娠结局间的关系,为临床处理PPROM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单胎PPROM产妇235例,其中臀先露、肩先露并PPROM 49例,头先露PPROM 186例。观察两种类型PPROM的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臀先露、肩先露组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头先露组,其余一般情况与头先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臀先露、肩先露组AFI≤5 cm、1 min Apgar评分≤7、脐带脱垂、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的比例明显高于头先露组(P<0.05)。臀先露、肩先露是导致1 min Apgar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1,OR=0.0821)。臀位、横位先露组与头先露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臀先露、肩先露的产妇中行剖宫产者脐带脱垂、死胎死产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结论:臀先露、肩先露PPROM更容易发生脐带脱垂、1min Apgar评分≤7、AFI≤5 cm、死胎死产,是1 min Apgar低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一旦确诊为PPROM,且胎位为臀先露、肩先露,应给予及时处理,避免脐带受压,尽快行剖宫产,有利于改善围产儿结局。

  • 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后远端夹层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作者:梁冰;张挚;赵辉;李晓辉;王朝阳;施巩宁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后远端夹层形成的原因及再治疗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9月本科收治的3例A型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后患者,术后常规复查发现支架远端出现新发破口,均再次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随访至2013年9月,3例患者未再出现新发破口,真腔均完全打开,假腔未见显影。结论:主动脉弓杂交修复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作为一种新兴术式较传统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术相比能明显简化手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但随着手术例数逐渐增多,其远端夹层形成作为严重并发症不容忽视,提示该术式尚需进一步完善及更多临床验证,而腔内治疗仍可作为再次修复的首选。

  • Bakri球囊宫腔填塞治疗产后出血1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园美;王沛青;徐风森

    目的:评价Bakri球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0月本院产后出血并应用Bakri球囊填塞治疗的患者18例,分析其总出血量、球囊充水量、球囊放置后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等。结果:Bakri球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总有效率为77.8%。平均总出血量为1523 mL,平均球囊充水容积386 mL,平均继续出血量112 mL,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Bakri球囊填塞是产后出血的保守治疗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可在其他手术治疗前优先考虑,以减少出血、稳定生命体征。

  •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张军喜;李发中;李宗辉;柴健;马颖辉;董玮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根治术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89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随访5年,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中位生存时间(45.23±7.58)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是77.98%、53.64%和41.26%。(2)单因素分析:病理类型、浸润深度、组织分化、TNM分期、淋巴转移、综合治疗等是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性别、年龄、瘤体部位、瘤体大小、手术方式等与胃癌根治术预后无关(P>0.05)。(3)多因素分析:淋巴转移(RR=3.284)、组织分化(RR=3.168)、浸润深度(RR=3.174)和TNM分期(RR=3.15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淋巴转移、组织分化、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临床判断胃癌预后提供依据。

  • 灌洗治疗120例阴道炎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作者:周辉;王俊星;刘曾敏

    目的:探讨灌洗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120例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臭氧多功能冲洗治疗仪灌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使用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为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采用臭氧多功能冲洗治疗仪进行灌洗的基础上进行特殊护理,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互联网疾病食疗系统设计

    作者:施弘

    疾病中医食疗普及应用的关键是应症辨证处方和建立大众化处方咨询交流平台,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在互联网上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等原理设计并建立疾病食疗咨询系统(百姓医药源www.bxyyy.com)的方法,实现症状-辨证分型-处方-调整适应证的智能化应用过程,即普通人在西医确诊疾病的前提下输入能够理解感知的症状体征指标后,咨询系统输出可能有效的食疗处方排序,并通过实际使用效果反馈来进行系统修正完善。初步应用证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传统细菌培养法与荧光PCR法分离公共场所嗜肺军团菌结果比较

    作者:金萍;江晓;叶艳华;何敏;史小超

    目的:对公共场所环境样本(水、土壤、气溶胶)进行嗜肺军团菌监测,掌握南京市公共场所中军团菌的污染情况和菌型分布。方法:对12家商场、医院中央空调系统采集水样(冷却水、景观水、淋浴水、自来水),土壤类样品(背景土、花卉土、风管积尘、景观土),采用传统细菌培养法及荧光PCR法进行嗜肺军团菌的分离鉴定。结果:12家单位共采样234份(水样88份、土壤146份),传统细菌培养法检出嗜肺军团菌9份(主要类型为Lp1型),检出率为3.85%;而实时荧光PCR法检出47份阳性(主要类型为Lp1型),检出率为20.08%。两者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市公共场所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荧光PCR法总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细菌培养法,荧光PCR方法较培养法灵敏性较好。

  • 临床用血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安全标准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林新梅;刘红;黎金凤;黄学平;陈萍;石德清;王洪远

    目的:探索建立临床用血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标准,规范临床用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方法:建立输血科标准化管理模式、输血回顾性标准评价模式、临床用血全程双层功能监管标准模式、临床安全合理用血管理标准模式,并进行整合应用。结果:规范了临床用血全过程的管理,节约血资源,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结论:临床用血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安全标准的建立与应用,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大程度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

  • 肇庆市无偿献血1149份不合格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彩莲;余文潮

    目的:分析2013年肇庆市1149份不合格血液检测人群分布特点及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进一步提高献血人群检测合格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149份检测不合格血液来源于肇庆市中心血站2013年1-12月无偿献血采血记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合格血液的献血者性别、献血方式、献血类型和献血者职业特征及血液学HBsAg、Anti-HCV、Anti-HIV、Anti-TP和ALT 5项检测指标不合格情况。结果:男性献血者23494人,检测不合格985人(4.19%);女性献血者10842人,检测不合格164人(1.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73,P=0.0000)。非互助献血33553人,检测不合格1107人(3.30%);互助献血783人,检测不合格42人(5.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9,P=0.001)。个人献血7319人,检测不合格298人(4.07%);单位献血27017人,检测不合格851人(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3, P=0.0001)。不同职业献血者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6,P=0.0000)。血液学检测指标HBsAg+190人,Anti-HCV+46人,Anti-HIV+可疑11人,Anti-TP+151人,ALT+751人。结论: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与献血者性别、献血方式、献血类型和献血者职业有关,ALT+、HBsAg+和Anti-TP+是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 探索新医改下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常冬梅;王丽萍;杨宁

    2009年,国家发布了新医改方案,我国基层中医药人才既面临存在的自身不足问题又承担着新的政策性风险,当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本文依据新医改下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医疗市场的需要,具体分析了现今基层中医药医疗人员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研究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对肝纤维化及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作者:田慧;徐庆杰;和振坤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94例CHB患者分为合并NAFLD组(A组,73例)和未合并NAFLD组(B组,121例),均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1次/d)治疗5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AST、ALT指标均显著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LN、PCⅢ、CIV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NAFLD影响CHB患者肝功能恢复和肝纤维化进展,也降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效应。

  • HPV不同高危亚型在宫颈腺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何惠华;张芳华

    目的:研究HPV不同的高危亚型在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差异,从而得出在宫颈癌的医学治疗中HPV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引物及多重型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0例门诊宫颈癌患者(其中宫颈腺癌30例,宫颈鳞癌30例)在石蜡包埋组织中HPV六种高危亚型(HPV16、18、31、33、45、16/18)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HPV高危型在宫颈癌与宫颈鳞癌中的存在意义。结果:对60例宫颈癌患者检验后发现:其包埋组织中HPV感染率分别为71.7%、80.0%;通过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感染有脱漏的现象,HPV在宫颈癌中的比例较高占主要地位。HPV高危亚型存在不同的表达形式:HPV18与宫颈腺癌具相关性,HPV16则与宫颈鳞癌密切相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临床分析、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HPV18感染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结论:HPV亚型在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宫颈腺癌不同组织的发病机制,在临床和指导预测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弥散张量成像对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研究

    作者:彭飞;万大海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对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及预后的早期评估。方法:选取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且在术中影像学基础上达到尽全切,剔除术后3个月肿瘤进展病例后符合标准的20例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57.95±10.82)岁,其中男11例,女9例。采用直接测量法及弥散张量成像(DTI)辅助测量法对20例胶质瘤患者行术前、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的扫描,在术后MRT1加权像上不同层面分别手工描记残余肿瘤边界,获取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直接测量法获取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4,P<0.001),直接测量法获取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1,P=0.026)。经直接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3,P<0.001),经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9,P<0.001)。结论:将DTI技术用于评估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能够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手术疗效评估的准确性。

  • 不同呼吸道湿化液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莉;邹凤云;商祥芹;黄英梅

    目的:探讨不同湿化液对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15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各50例。试验组A使用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沐舒坦混合溶液作为呼吸道湿化液,试验组B使用1.4%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呼吸道湿化液。对照组使用灭菌注射用水作为呼吸道湿化夜。观察不同湿化液对呼吸道湿化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A组呼吸道湿化效果良好率均明显高于试验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和出血、气道阻塞次数、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B组患者气道阻塞次数、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沐舒坦混合溶液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湿化中效果明显,优于灭菌注射用水或1.4%的碳酸氢钠溶液,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二维码使用说明

    作者: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泌尿外科行等离子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马玉红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行等离子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98例行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性随机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各99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综合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综合组的膀胱冲洗时间(21.7±6.8)h、尿管留置时间(5.3±0.9)d和住院时间(5.9±1.2)d均明显少于常规组,膀胱痉挛发生率9.1%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综合组的残余尿量和前列腺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大尿流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术者心理状态,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且有助于改善手术远期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禁饮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作者:原婷婷;张培莉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禁饮问题的循证知识、态度、行为及培训状况,探索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的临床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方便整群抽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外科护士150名,采用术前禁食禁饮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知识评分为(52.95±11.59)分,态度评分为(88.34±12.74)分,行为评分为(78.66±10.86)分;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禁饮相关循证知识掌握情况较差,知识得分为良者仅占3.27%;学历、技术职称、工龄等因素影响术前禁食知识、态度、行为(P<0.05)。结论:临床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循证知识和技能仍有欠缺,对开展循证护理培训需求迫切,应改变观念,加强对外科护士术前禁食禁饮循证知识技能的培训,提升护士对临床常见问题的循证护理能力。

  • 同伴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淑清;刘兰霞;李桂兰

    目的:研究同伴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参加医院“血透患者之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72例,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对患者发放血液透析健康教育处方、随机教育、集中讲解授课等方式进行心理、内瘘自我护理、饮食、运动、透析并发症预防等进行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设同伴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回归社会就业7例,生活能自理20例,营养状况达标16例,负性情绪28例,依从性好21例;观察组分别为16例、30例、25例、8例、34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中有协同作用,明显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 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应用与评价

    作者:李雯;康凤英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心外术后ICU谵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11月入住ICU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35)和对照组(n=35),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谵妄发生率降低,ICU治疗时间与总住院日缩短,28 d生存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作为主动预防措施较于传统的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能有效降低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中医体质护理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质80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祖娟;高莉梅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质患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B型尿钠肽(BNP)的影响,探讨其对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质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片,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医体质护理,4周为一疗程,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DD、PT、APTT、TT、FBG、BN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DD、PT、APTT、TT、FBG、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试验组PT、APTT、FBG、TT、DD及BN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护理可有效延长PT、APTT、TT和FBG,并降低DD及BNP,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质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 世卫组织警告称后抗生素时代来临

    作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4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后抗生素”时代正在逼近。该组织指出,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下降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应当建立一个观测系统来监控这种情况。WHO的这份报告并没有让人们看到什么希望--该报告将来自129个成员国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展现了抗菌药物在全球各个角落所面临的巨大耐药性。在农业生产(为了促进牲畜生长)和医院中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了耐药细菌的迅速增殖,并通过人际旅行和糟糕的卫生环境而传播。

  • 糖尿病心肌病临床诊治进展

    作者:郑锡锋;吴铿

    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日益突出。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涉及到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心脏微血管损伤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称为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可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探讨DCM可能的发病机制,熟悉其临床表现,完善相关诊断方法,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的目的。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周璇;唐兰芬;敖当

    胰高血糖样肽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它通过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β细胞增殖、延缓胃排空等多种途径发挥降糖作用。在临床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已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不仅分布于胰腺中,在人和动物的脑中也有广泛分布,胰高血糖样肽1及其类似物具有脑保护作用,预示着他们有可能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型药物。

  • 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华

    目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内8家医院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郑州市二七区内8家医院1年内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并对其中117例出生缺陷儿进行1:2病例对照,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结果: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183.41/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孕前检查、孕早期偏食、孕期接触化学制剂、既往分娩缺陷儿史、孕期不良情绪、孕期患病史是发生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要普遍宣传健康知识,避免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作好围产期保健工作,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

  • 影响流动人口代谢指标异常的慢性病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静;张美金;乔方圆

    目的:探讨影响流动人口代谢指标异常的慢性病危险因素。方法:依据2012年安庆市宜秀区流动人口慢病调查的302份监测数据,分析吸烟、运动不足、过量饮酒、超重、中心性肥胖与空腹血糖和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流动人口吸烟率、运动不足率、过量饮酒率、超重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6.9%、82.1%、26.3%、53.1%、38.0%,均明显高于女性的0、70.7%、0.8%、30.9%、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空腹血糖异常者的过量饮酒率、中心性肥胖率、超重率均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异常者的吸烟率、超重率、中心性肥胖率均明显高于高密度脂蛋白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男性流动人口是各种慢性病的重点预防对象。过量饮酒、中心性肥胖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对流动人口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有明显影响。

  • 二级医院临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秀波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临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继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对176名二级医院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多远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二级医院临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12.57±16.44)分,总分均分为(3.31±0.48)分,处于一般水平;影响因素包括临床护士的学历、婚姻状况、学习目标。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学历、婚姻状况的临床护士制定护理继续教育方案,帮助其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临床护士的整体素质。

  • 穴位埋线治疗痉挛型脑瘫足下垂60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兰颖;王春南;林年年;张泽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瘫住院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每周连续5次针刺治疗,治疗组每周穴位埋线1次。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粗大运动量表(GMFM)中的C、D、E区的总分值、肌力和主动足背屈角度进行比较。结果:GMFM量表C、D、E区总得分,初评时两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评时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肌力及主动足背屈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痉挛状态,提高肌力,纠正足下垂步态,进而明显提高其粗大运动能力。

  • 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肖林

    目的:探讨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心通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三酰甘油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和治疗后血液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绞痛频率和心肌耗氧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国医学创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