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新型仿生受体
背景:如何对阿尔茨海默病实现早期诊断和精确诊断目前仍然是一个难题,大量患者因为确诊过晚或误诊而延误治疗时间.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仍然缺乏灵敏、高效、低成本的手段,所以相关生物分析方法的开发与改进显得尤为重要.目的:简述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方法和相关生物标志物,归纳总结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早期检测新型仿生受体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2000至2016年收录的,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的文章,以"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或"Alzheimer's disease,biomarkers, detect/detecting/detection"为检索词,终选择40篇文章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与结论:现阶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所采用的生物分析手段多以抗体作为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和捕捉元件,但用传统抗体作为检测受体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可采用新型仿生受体替换传统检测抗体,其具有对目标分析物识别特异性高、尺寸更小、化学修饰过程更简便、生产成本更低、产品稳定性更高及所能匹配的目标分析物范围更广等优势.针对蛋白类物质分析所开发的仿生受体包括核酸适配体、多肽受体、类肽受体、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抗体、凝溶胶蛋白和瓜环类化合物等.采用新型仿生受体替代传统抗体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将提高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脱细胞肝脏支架制备及再细胞化:生物人工肝离我们还有多远?
背景:临床上已展开了大量生物人工肝脏的相关研究,其中肝脏脱细胞支架是已知有前景的人工肝脏支架材料.目的:对现阶段3D肝脏脱细胞支架的制备、鉴定、应用等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在临床上的发展方向.方法:检索 PubMed 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2001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有关3D肝脏脱细胞支架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脱细胞支架,种子细胞,再细胞化,动物实验;英文检索词为decellularized liver scaffolds,recellularization,bioengineered liver.共64篇文献纳入分析并进行引用及讨论.结果与结论:采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或酶消化法将细胞从肝脏组织中移除,保留完整的细胞外基质三维结构,然后对该支架进行再细胞化,可制得生物人工肝.研究显示将生物人工肝移植入动物体内,可短时间代偿肝脏功能,在未来,将这类生物人工肝真正应用于临床仍需要面临巨大挑战.
-
短肽水凝胶RADA16结构特征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背景:与传统生物材料相比,自组装短肽RADA16具有含水量高、结构稳定、生物相容性好及降解产物无毒等优点,近几年在细胞三维培养、组织修复、快速止血及药物/蛋白缓释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短肽水凝胶RADA16基本结构与性能特点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Medline及PubMed数据库2005年至2017年关于自组装短肽水凝胶RADA16的文献,中文检索关键词为"自组装短肽水凝胶;RADA16;支架;组织修复;止血;药物/蛋白缓释",英文检索关键词为"self-assembling peptide hydrogel;RADA16;scaffold;tissue repair;hemostasis;drug/protein release ".结果与结论:生理介质或特定盐溶液条件下,自组装肽类分子能够自发形成独特的β-折叠构型,并自组装成纳米纤维,作为新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不仅解决了细胞-材料界面不相容的问题,还具备有效模拟细胞外基质、提高细胞生物活性和维持三维环境等优势,RADA16自组装短肽及其衍生肽在三维细胞培养、组织修复、止血以及药物/蛋白缓释等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与新型生物高分子的整合及如何控制损伤靶点等.
-
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问题及前景
背景: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制备简单、容易获取,体外培养证实软骨细胞能够迁移、增殖.在美国,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移植技术已经应用于髋、膝、肘、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目的:对目前应用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现状、应用以及价值进行综述.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Elsevier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Allogeneic juvenile cartilage particles;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repair".查阅1983年10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录的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相关文章,包括综述、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文章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终纳入48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临床上治疗软骨缺损的方法很多,在短期的随访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缓解疼痛,但终会导致关节软骨的进行性退变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生;②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不同于传统的异体骨软骨移植术,其具有较强的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和体外形成组织工程软骨的能力,且抗原性弱,体内移植不会引起强烈的排斥反应.此外,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修复在关节镜下发现软骨缺损后即可行一期手术治疗;③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移植得良好修复效果不仅在基础研究中获得证实,同时在美国临床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其潜在的优越性能已逐渐被医生及患者接受;④然而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也存在移植物加工过程污染、疾病传播的风险.虽然该技术在美国临床已经较为广泛应用,但术后追踪随访的资料却很少,尚不能对其长期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估,未来还需进行长期随访,以期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
高黏度与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eta分析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骨水泥渗漏导致的相关并发症仍时有发生.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使用高黏度和低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2016年12月)、Embase、以及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年限从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使用高黏度和低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然后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利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为系统评价工作者所提供的专用软件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6篇文献,均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使用高黏度和低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患者共554例,其中使用高黏度骨水泥278例,低黏度骨水泥276例;②2组病例术后疼痛症状均得到缓解,在术后邻近椎体骨折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但在改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后凸Cobb角与预防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方面,经皮椎体成形术高黏度骨水泥组优于低黏度骨水泥组(P < 0.05);④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使用高黏度和低黏度骨水泥修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均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皆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与低黏度骨水泥相比,高黏度骨水泥在改善术后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后凸 Cobb角与预防骨水泥渗漏方面更具优势.
-
多孔钛合金支撑棒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及生物力学性能
背景:研究表明钛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便于加工合成为合适孔径的多孔结构,将其用于踝关节损伤中效果理想,但其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多孔钛合金支撑棒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健康Beagle犬30只,利用止血钳挑起并暴力拉断外侧副韧带,建立踝关节损伤模型.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利用CAD设计多孔钛合金棒三维模型,并将其输入到EBM S12系统中,将Ti6A14V粉末放入机器中并进行逐层熔融,终制备成直径为4 mm、长度为12 mm的多孔圆柱状棒体.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将多孔钛合金支撑棒植入损伤处,比较2组犬踝关节肿胀程度、修复优良率、电生理学指标及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①2组修复前患侧踝关节周径无明显差异(P > 0.05);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修复后1、2及3周,患侧踝关节周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②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修复后3个月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③2组Beagle犬修复前患侧外侧副韧带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潜伏期、波幅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修复后3个月,患侧外侧副韧带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5);而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④与对照组相比,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的大桡度、弹性桡度、破坏桡度无明显差异(P > 0.05);而大载荷、弹性载荷、破坏载荷及刚性系数显著提高(P < 0.05);⑤结果提示,将多孔钛合金支撑棒应用于踝关节损伤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且有助于改善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
-
加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新型多组分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
背景:实验证实在聚合物支架材料中加入羟基磷灰石,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壳聚糖已与其他材料,如羟基磷灰石、透明质酸、藻酸盐和潜在的生长因子复合并应用于组织工程.同时大量研究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2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和诱导体外和体内成骨.那么,是否能将上述4种材料成分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呢?目的:制备新型加载BMP-2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羟基磷灰石和不同浓度壳聚糖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并观察其结构、亲水性、对成骨细胞的黏附作用以及壳聚糖的佳修饰浓度.方法:①利用固体-液相分离技术,制备包含PLGA、羟基磷灰石和BMP-2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然后利用壳聚糖(0.25%、0.5%和1%)对支架材料进行改性修饰.作为对照,制备单纯PLGA/羟基磷灰石支架和PLGA /羟基磷灰石/BMP-2支架.扫描电镜下观察各支架的空间结构.检测各支架的亲水性,及 PLGA/羟基磷灰石/BMP-2/壳聚糖支架的BMP-2释放率;②取前成骨细胞悬液分别接种在各支架上,分别于细胞培养1,4 和7 d时,采用CCK-8法测定前成骨细胞在各支架上的黏附和增殖;细胞培养7 d时进行荧光素二乙酸酯示踪;细胞培养4,7和14 d时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①各支架在外观上均呈白色烧杯状,扫描电镜下材料呈多孔态,孔径约100 μm,孔隙间相互沟通;②支架材料的亲水性随着壳聚糖浓度增加而增强;③在第60天时,PLGA /羟基磷灰石/BMP-2支架, PLGA/羟基磷灰石/BMP-2/壳聚糖(0.25%,0.5%,1%)支架BMP-2累积释放分别为44%、34%、27%和26%,提示壳聚糖能有效抑制BMP-2的快速释放;④在第7天时,前成骨细胞在PLGA/羟基磷灰石/BMP-2/壳聚糖(0.25%)支架的活性高(P < 0.05).另外,PLGA/羟基磷灰石/BMP-2/壳聚糖(0.5%或1%)支架的细胞活性也高于无壳聚糖支架.经荧光素二乙酸酯染色,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呈绿色荧光,均匀分布于支架上;⑤PLGA/羟基磷灰石/BMP-2/壳聚糖(0.25%)支架上的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高,其次是羟基磷灰石/BMP-2/壳聚糖(0.5%和1%)支架,PLGA/羟基磷灰石/BMP-2支架,在 PLGA/羟基磷灰石支架上低(P < 0.05);⑥结果提示,PLGA/羟基磷灰石/BMP-2/壳聚糖复合支架可以释放BMP-2,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分化和增殖,优化了组织工程人工骨,且壳聚糖的佳修饰浓度为0.25%.
-
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颅骨缺损的安全及有效性:38例患者数据分析方案
背景:去骨瓣减压治疗后需进行缺损颅骨的修补.既往使用的自体骨、异体骨、有机材料等存在塑形效果不理想、感染等风险,而钛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数字化三维成型可以使其与颅骨缺损完好匹配,较好地还原患者缺损部位的解剖原貌.目的:探索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修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应用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38例的手术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次要评价指标为修复后1,6,12,18,24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NIHSS评分和头颅 CT检查结果.试验方案已于2017-10-11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为ChiCTR-IOC-17012947.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完成的部分数据分析结果:38例患者已进行6-24个月不等的随访,未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头颅CT结果均显示钛网及钛钉固定良好,颅骨形态对称,未见皮下积液及颅内出血.通过额颞区颅骨缺损患者并发症、神经功能及影像学的结果,为临床定制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提供了试验依据.
-
血小板裂解液联合国产多孔钽对MG63细胞增殖以及ITGβ1/Vinculin/F-acti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国产多孔钽有利于MG63细胞的早期黏附、增殖,可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血小板裂解液是富血小板血浆进一步优化后的产物,更适合用于诱导修复骨缺损.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索血小板裂解液联合国产多孔钽支架材料对MG63细胞增殖以及ITGβ1/Vinculin/F-acti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MG63细胞并接种在国产多孔钽支架上,加入3%、5%、7%、10%血小板裂解液,应用CCK-8法筛选出佳的体积分数7%进行以下实验.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MG63细胞培养;血小板裂解液组:7%血小板裂解液与MG63细胞共同培养;多孔钽组:多孔钽支架材料与MG63细胞共同培养;血小板裂解液-多孔钽组:7%血小板裂解液、多孔钽与 MG63细胞共同培养.扫描电镜观察国产多孔钽及血小板裂解液-多孔钽-MG63细胞复合物的表面形态;CCK-8法检测MG63细胞的增殖状态;q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blot检测MG63细胞ITGβ1、Vinculin、F-ac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MG63细胞均良好地黏附在多孔钽支架表面;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裂解液组与多孔钽组均可促进MG63细胞的增殖(P < 0.05);4组中,血小板裂解液-多孔钽组MG63细胞的增殖显著(P < 0.05);③q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blot结果显示,4组中血小板裂解液-多孔钽组MG63细胞的ITGβ1、Vinculin、F-ac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多(P < 0.05).说明血小板裂解液和国产多孔钽支架材料能协同促进MG63 细胞的增殖,并能上调ITGβ1/Vinculin/F-actin信号通路mRNA及蛋白的表达,该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有助于MG63细胞的增殖、黏附及分化.
-
碳/碳复合材料表面掺镁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的体外性能
背景:前期研究利用电磁感应沉积法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成功制备了含镁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分析了不同感应沉积时间对含镁羟基磷灰石涂层形貌的影响.目的:进一步探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掺镁羟基磷灰石涂层的体外性能.方法: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对照组)与掺镁羟基磷灰石涂层(实验组).①体外溶解性:将含两种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分别浸泡于DMEM低糖培养基中,检测浸泡前后的涂层表面形貌、离子浓度及涂层结合力;②细胞相容性:将含两种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分别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6 d,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①浸泡1 d后,两组涂层表面已有沉积物形成,实验组涂层表面沉积物多于对照组;浸泡6 d后,实验组涂层表面被沉积物完全覆盖,对照组涂层表面沉积物还有部分空隙存在.浸泡6 d后,两种涂层表面沉积物含有钙和磷元素,且实验组涂层表面新生涂层的镁离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②浸泡6 d后,对照组涂层表面的钙、磷、镁离子浓度逐渐降低;实验组涂层表面的钙、磷离子浓度逐渐降低,镁离子浓度逐渐升高,且实验组涂层表面镁离子浓度高于对照组(P < 0.05);③实验组浸泡前及浸泡6 d后的涂层结合力均高于对照组(P < 0.05);④实验组表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强于对照组;⑤结果表明,掺镁羟基磷灰石涂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与细胞相容性.
-
自锁托槽配合双丝技术倾斜力学性能的三维数字化分析
背景:目前临床上自锁托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双丝技术对牙齿三维方向的控制规律及机制并不完全明了,尤其在倾斜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目的:运用有限元法建立DamonQ托槽搭配不同尺寸弓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研究探索自锁托槽运用双丝技术纠正倾斜的力学性能.方法:用Pro/E软件建立不同尺寸的弓丝以及DamonQ托槽模型,分组装配模型后导入软件中进行倾斜力学模拟加载,收集力矩值,绘制相应的曲线图和柱状图.结果与结论:①单丝倾斜运动时,辅弓单丝倾斜力矩值相比同尺寸主弓单丝呈倍数增加;②双丝倾斜移动时,倾斜力矩值大小与主、辅弓丝的尺寸呈正相关,且辅弓丝尺寸的影响大于主弓丝;③结果说明:临床上前牙区牙齿倾斜度较大时,可用主弓单丝先行简单排齐,待倾斜角度减小后加入双丝进行精确调整,而实际应用中则需要正畸医生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宜的弓丝搭配.
-
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和不同粘结剂对氧化锆全瓷冠粘结强度的影响
背景:氧化锆全瓷修复体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复杂牙体或牙列缺损的修复.由于氧化锆的表面化学惰性原因,其粘结成为临床治疗过程中及其关键的步骤.目前临床可选择的粘结材料和修复体的表面处理方法较多.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和不同粘结剂对氧化锆的粘结效果.方法:将氧化锆制成不同直径的瓷片,随机分为16组,每组瓷片30个.选用Super-Bond C & B、聚羧酸锌粘结剂、Panavia F树脂水门汀和富士Ⅰ玻璃离子粘结剂4种粘结剂,分别采用打磨粗化、喷砂、硅烷化和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等4种方式对氧化锆表面进行处理.大小瓷片通过粘结剂进行粘结,静置于37 ℃蒸馏水中24 h,采用力学万能试验机检测剪切粘结强度.结果与结论:①使用同种粘结剂进行粘结,采用打磨粗化、喷砂、硅烷化、先喷砂后硅烷化4种表面处理方式,对氧化锆粘结强度的影响有所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对氧化锆表面进行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的粘结强度强;②用不同粘结剂进行粘结,采用同种表面处理方式,对氧化锆粘结强度的影响有所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Super-Bond C & B的粘结效果好,其次为Panavia F树脂水门汀和富士Ⅰ玻璃离子粘结剂,聚羧酸锌粘结剂粘结效果差;③结果表明,不同表面处理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粘结强度,使用Super-Bond C & B并进行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的粘结强度高.
-
同种异体肌腱双束单隧道及单束单隧道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背景: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结构极其重要的静力结构.许多学者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后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对前交叉韧带的正常解剖结构以及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不足.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同种异体肌腱双束单隧道重建及单束单隧道重建的疗效差异.方法:①解剖学研究:取6个新鲜人尸的正常膝关节,每个标本均拍摄正侧位X射线,CT以及MRI,证实标本无膝关节软骨破坏、膝周肿瘤以及前交叉韧带断裂等问题.沿前交叉韧带胫骨端骨面取下前交叉韧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个截段韧带的纤维分布;②临床研究:对4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病例进行研究,其中股骨端双束单隧道重建21例,股骨端单束单隧道重建19例.术前和随访时,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Lyrsholm、Tegner评分和 IKDC2000,对比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解剖学显示,苏木精-伊红染色未发现胫骨端存在双束的分界;②临床研究:40例患者(40个膝关节)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关节活动度均正常,股骨端双束单隧道重建和股骨端单束单隧道重建术后 Lysholm 评分、Larson 评分和 IKDC 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两组比较,股骨端双束单隧道重建 Larson评分显著高于股骨端单束单隧道重建;③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双束单隧道重建更加符合前交叉韧带胫骨端的解剖特点,可以比单束单隧道重建更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术中操作简便,在胫骨端可较好恢复解剖重建,近期疗效佳,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分析
背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已成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重要技术,对于该技术的相关并发症以及防治策略尚缺少系统分析.目的:系统分析自膨式颅内专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和梭形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和随访并发症,探讨该技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从2003年7月到2009年12月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39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针对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详细分析原因和总结处理经验.结果与结论:①接受治疗的239个动脉瘤中,2个动脉瘤因血管迂曲支架未能到位,1个动脉瘤支架释放后3个月复查造影动脉瘤消失,其余236个动脉瘤顺利完成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术中支架顺利到位,放置满意;②操作相关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n=13)、动脉瘤术中破裂(n=8)、弹簧圈突出(n=5)、占位效应(n=3)、血管损伤(n=3)和支架移位(n=2);③操作相关致残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3%(10/232)和1.3%(3/232).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非操作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在129例急性期破裂动脉瘤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18.6%(24/129)和7.0%(9/129);④88.4%(205/232)患者预后满意(mRS 0-2分),术后无(再)出血发生;⑤155例患者(159个动脉瘤)接受脑血管造影随访,总体再通率为14.5%(23/159).随访中无支架或弹簧圈移位发生.迟发性并发症包括支架内狭窄(n=2)和穿支血管闭塞(n=2);⑥结果表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和再通率低.血栓形成是主要的操作相关致残、致死因素.支架对载瘤动脉的长期影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凝胶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
背景:在前交叉韧带重建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凝胶对腱-骨愈合的影响尚无定论.目的:观察兔前交叉韧带重建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凝胶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腱-骨愈合的修复作用.方法: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右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干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对照组胫骨股骨隧道内移植自体半腱肌肌腱,实验组胫骨股骨隧道内移植自体半腱肌肌腱后再向胫骨隧道内注射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凝胶,移植后3个月,取胫骨骨隧道及近膝关节组织,进行Micro-CT影像学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与结论:①Micro-CT影像学检查:空白对照组在胫骨隧道开口处、开口近1 cm处及隧道宽处均未见明显骨组织再生;对照组骨隧道内出现不连续骨再生组织;实验组腱-骨部再生明显,胫骨骨隧道部分区域有连续骨连接;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空白对照组骨隧道内可见稀疏纤维组织及骨再生;对照组骨隧道内可见新生骨长入肌腱,但肌腱与周围组织贴服疏松,交界处大量纤维细胞分布,新生骨面积较小;实验组骨隧道内大量新生骨长入肌腱,肌腱与周围骨组织交织分布,新生骨面积较多;③Masson染色:空白对照组腱-骨部未形成,原隧道部分充斥大量脂肪或纤维组织;对照组腱-骨界面可见软骨样组织及纤维组织,但纤维组织排列松散,与软骨组织间无紧密连接;实验组腱-骨部出现纤维组织-软骨-骨组织,纤维组织与软骨组织结合紧密,软骨组织下方为成熟骨组织;④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Ⅰ型胶原凝胶通过加强骨隧道骨再生和腱-骨结合部愈合促进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
-
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中自体与异体肌腱移植物的疗效比较
背景:国内多数研究表明异体与自体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疗效相近,均是良好的移植物,近期疗效满意.目的:比较自体与异体肌腱移植物在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均在关节镜下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自体肌腱组移植物采用自体肌腱,异体肌腱组移植物采用同种异体肌腱.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出院时的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出院后1,3,6,9个月,随访观察两组肌力恢复程度、Werner髌股痛评分及Lysholm评分.结果与结论:①关节稳定性:两组出院时的的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出院时,两组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关节活动度:治疗后,两组关节伸直活动度、屈曲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③随访情况: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肌力恢复程度、Werner髌股痛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明显改善(P < 0.05);出院后1,3,6, 9个月,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④结果表明:自体与异体肌腱移植物在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中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
细菌纳米纤维素与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管的生物相容性表征
背景:前期研究通过相分离技术制备了细菌纳米纤维素/聚乙烯醇复合管,显著改善了单纯细菌纳米纤维素管的机械力学性质,但对复合管生物相容性的研究并不充分.目的:分析细菌纳米纤维素/聚乙烯醇复合管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单硅胶管和双硅胶管两种生物反应器,在线培育获得两种不同结构细菌纳米纤维素管,分别记为S-BNC 和 D-BNC;采用相分离方法将两种细菌纳米纤维素管分别与聚乙烯醇复合,制备细菌纳米纤维素/聚乙烯醇复合管;通过溶血率、血浆复钙、血小板黏附实验评价 S-BNC、D-BNC、S-BNC/聚乙烯醇复合管及D-BNC/聚乙烯醇复合管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将4种管材料分别与猪髋骨内皮细胞(或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共培养,3,7 d后,采用活死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①血液相容性:4组管的溶血率均小于0.5%.D-BNC 管的血浆复钙时间显著快于 S-BNC 管(P < 0.05);两复合管的血浆复钙过程较相应的单细菌纳米纤维素管均有减缓(P < 0.05),两复合管血浆复钙时间无差异.血小板在两种纯细菌纳米纤维素管的内表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形变,并且相互聚集,形成很多血小板栓子;两复合管的血小板黏附数量明显减少,且D-BNC/聚乙烯醇复合管血小板黏附量显著多于S-BNC/聚乙烯醇复合管;②细胞相容性:4组管材料均支持猪髋骨内皮细胞的生长,两复合管较对应的单细菌纳米纤维素管效果更好;4组管材料均支持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相对于单纯细菌纳米纤维素管,复合管可显著促进细胞的生长,其中以 D-BNC/聚乙烯醇复合管的效果好;③结果表明:细菌纳米纤维素/聚乙烯醇复合管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与细胞相容性.
-
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管制备及其作为小径人工血管潜力的评价
背景:目前临床上仍旧缺乏人工血管用于小口径血管(< 6 mm)的替换.目的:探究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管作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将培养制备的细菌纳米纤维素管分别与0.5%,1%,2%的壳聚糖复合,制备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管.对这些管材进行宏观形态、微观结构、密度、持水量、爆破压、机械力学性能以及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等表征.结果与结论:①与细菌纳米纤维素管相比,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管的水渗透性减小,密度和持水能力均增大,轴向和径向力学性能增强,但是延展性和弹性降低;②对于血液相容性而言,细菌纳米纤维素管和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管的溶血率均能满足医用材料要求,但是血浆复钙时间测试结果显示,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管的抗凝性略弱于细菌纳米纤维素管;③细胞相容性实验表明,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在细菌纳米纤维素管和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管上均能稳定增殖生长,但是在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管上的增殖效果没有细菌纳米纤维素管明显.
-
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干预食管癌细胞的增殖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由中药制成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有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①0,2.5,5,10,20 μmol/L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24,48,72 h后,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计算IC50;②0,14 μmol/L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作用人食管癌Eca-109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③W 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④W 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氯化锂及氯化锂+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48 h后,再检测上述相关指标,对照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结果与结论:①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作用于食管癌细胞24,48,72 h后的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高于0 h时的细胞抑制率,且随着时间延长及浓度增加细胞抑制率增加(P < 0.01);②14 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0 μmol/L组,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均显低于0 μmol/L组(P < 0.01);③激活剂组及激活剂+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组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④激活剂+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组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及 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激活剂组,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激活剂组(P <0.01);⑤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抑制人食管癌 Eca-109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
猪小肠黏膜下层海绵的构建与细胞黏附性观察
背景:虽然小肠黏膜下层的结构与皮肤非常类似,但它的孔径大小与孔径率不如皮肤那样有利于种子细胞的长入.目的:利用EDC对于猪小肠黏膜下层进行化学改性,观察其改性后形态学结构及细胞相容性.方法:将小肠黏膜下层支架材料放入含0.2%胃蛋白酶的3%乙酸水溶液中,使小肠黏膜下层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2%、3%、4%,磁力搅拌与冷冻干燥后获得小肠黏膜下层海绵,分别应用50,100,150 mmol/L的EDC进行交联改性,通过孔径及吸水率结果选取佳质量浓度的小肠黏膜下层与EDC交联浓度,进行细胞培养.将第2代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海绵共培养,1,2,3周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当小肠黏膜下层海绵质量浓度为1%时,在100 mmol/L EDC交联下的空间结构弹性好,结构规整,无空洞现象,孔径为100-150 μm;②在100 mmol/L EDC交联下,质量浓度1%小肠黏膜下层海绵的吸水能力比2%高出0.35倍,质量浓度3%与4%小肠黏膜下层海绵的吸水能力相差不明显,质量浓度1%小肠黏膜下层海绵的结构更利于水分的流动与变化;③质量浓度1%的小肠黏膜下层海绵经100 mmol/L EDC交联后的结构、孔径及吸水率好,可进行细胞实验.培养3周时,细胞变形相对完整且快,细胞形态在孔隙位置相对较大,外形接近长梭形,数目较多,在孔隙周围细胞形态较小,似圆盘形,数目相对较少,产生铺路石样改变,覆盖于大部分支架表面,并有大量颗粒样物质在周围出现,尤其在细胞集中位置更多见;④结果表明,EDC交联改性的小肠黏膜下层海绵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
-
白芨胶载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伤口愈合的实验研究
背景:研究发现白芨凝胶可显著促进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的生长及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显著促进兔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胶原纤维增生、毛细血管增多和扩张,但其在常温下易分解,影响功效发挥.目的:观察白芨联合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在40只新西兰大白兔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4组干预,白芨组创面外敷白芨,细胞因子组创面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液,联合组创面外敷白芨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混合物,生理盐水组以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每组换药1次/d,直至创面愈合,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损伤后第3,10天,检测创面愈合率;创面损伤后第7天,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创面愈合时间: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比生理盐水组提前了4.5 d(P < 0.05),比白芨组提前了3.0 d(P < 0.05),比细胞因子组提前了2.8 d(P < 0.05);②创面愈合率:联合组创面损伤后第3,10天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余3组(P < 0.05);③创面组织各基因及蛋白表达:联合组创面损伤后第7天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基因表达高于其余3组(P < 0.05),Ⅰ型胶原基因表达低于其余3组(P < 0.05);蛋白检测与基因检测结果一致;④结果表明:白芨联合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创面愈合,其作用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抑制Ⅰ型胶原表达来完成的.
-
单一生物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的可行性
背景:为仿生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生理和功能需求,近年来一些研究通过制备双层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来修复软骨缺损.但大多研究使用了不同的复合生物材料,很少文献报道使用单一生物材料制备双层多孔支架.目的:研究一体化双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de),PLGA)多孔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PLGA作为生物材料,采用室温模压/粒子浸出法制备一体化双层多孔支架.①体外实验: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双层多孔支架上,接种1周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接种48 h 后进行LIVE/DEAD荧光染色;②体内实验: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层多孔支架复合物、双层多孔支架分别植入裸鼠皮下,4,8周后取出植入物,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DAPI染色.结果与结论:①成功获得一体化双层多孔支架,支架上层(软骨层)孔径为100-200 μm,下层(软骨下骨层)孔径为300-450 μm,孔隙率为85%;②体外实验:LIVE/DEAD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支架良好存活;扫描电镜可见细胞黏附在支架孔壁上,并可见大量沉积的细胞外基质;③体内实验:植入后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支架上层纤维组织中夹杂有少量软骨细胞,下层可见大量骨小梁样组织形成,上下层组织紧密结合,支架部分降解,DAPI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裸鼠体内存活8周;对照组支架上下层可见少量纤维组织,未见软骨细胞及明显的小梁骨组织形成,支架部分降解;④结果表明:单一生物材料PLGA制备的一体化双层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具有可行性.
-
不同比例丝素蛋白/聚乳酸复合材料在小鼠体内的降解速率
背景:前期研究制备了不同混合比例的丝素蛋白/聚乳酸复合材料,经全身过敏反应、急性毒性、溶血、热源及细胞共培养实验证实其具有良好的组织工程材料性能.目的:考察不同混合比例丝素蛋白/聚乳酸复合材料在小鼠皮下的降解情况.方法:在54只ICR小白鼠脊柱两侧分别制作皮下囊状间隙,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丝素蛋白与聚乳酸质量比为30:70、40:60、50:50的丝素蛋白/聚乳酸复合材料,植入后1,3,9周取植入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植入后9周,3组新生血管逐渐成熟并可见成纤维细胞长入,材料结构崩解现象较明显,组织细胞进一步长入材料,其中50:50复合材料组与40:60复合材料组材料降解较快;②Masson染色:植入后9周,3组均可见到成熟血管及较多胶原纤维长入材料,40:60复合材料组、50:50复合材料组较30:70复合材料组血管和胶原纤维长入明显,50:50复合材料组植入后不同时间点的胶原纤维表达量高于其余两组(P < 0.05);③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组材料植入后1-3周的CD34阳性表达逐渐增加,9周后材料周围CD34阳性表达下降,50:50复合材料组植入后不同时间点的CD34阳性表达高于其余两组(P < 0.05);④结果表明:丝素蛋白与聚乳酸质量比为50:50的丝素蛋白/聚乳酸复合材料在小白鼠体内降解更快.
-
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背景:支架的植入不仅会引起血管的适应性改变,而且会造成支架段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包括血管壁面剪应力和扰动流的产生等.目的: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支架段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为支架结构设计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三维建模、血管支架耦合、网格划分、设定边界条件等方法实现对支架段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模拟研究,评估并比较6种不同支架模型的壁面剪应力变化趋势.结果与结论:每个点的壁面剪应力随时间变化规律与入口速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各点的壁面剪应力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口速度达到峰值,各点的壁面剪应力也达到或接近峰值;随着入口速度的减小而减小,当入口速度达到谷值时,各点的壁面剪应力也达到或接近谷值,此变化规律不受支架模型结构变化的影响.同一个支架模型中,各点壁面剪应力的小值均小于0.5 Pa,它们在每个心脏周期内低于0.5 Pa的时间长短不等.不同支架模型中,由于支架结构的不同,每个心脏周期内壁面剪应力低于0.5 Pa的点数量不等.结果表明,壁面某个点的血管壁面剪应力与入口速度呈正相关,在一个心动周期某些时刻,支架段内出现壁面剪应力低于0.5 Pa的区域为内膜增生易发区,应尽量减少这种低壁面剪应力的区域.
-
角膜修复材料有效性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背景:角膜修复材料可修复角膜损伤,这种产品在进入临床试验之前需要评估其有效性,但现阶段尚缺乏标准化的有效性评估方法.目的:建立并验证兔角膜真菌感染模型和角膜移植实验方法.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建立左眼角膜真菌感染模型(实验组),右眼作为正常对照.模型建立2周后,左眼进行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移植,移植后定期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厚度、眼压、共聚焦显微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检测,评估角膜修复材料透明度、上皮愈合程度、水肿程度、角膜新生血管程度、角膜修复材料融解程度;移植后3,6,12个月,进行角膜病理组织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移植后1个月时角膜厚度明显增高,移植3-6个月时角膜厚度开始稳定,1年时趋于稳定,趋向于正常眼;②实验组眼压始终接近于正常眼;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显示,移植后7 d,角膜修复材料与植床贴合良好;移植后6个月上皮覆盖完整,移植区植片厚度较为均一;移植后1年恢复情况趋于正常眼;④共聚焦显微镜显示,移植后1个月时,移植区材料均匀;移植后6个月时,移植区有少量细胞迁入;移植后1年时,上皮细胞密度增大,移植区有迁入细胞,但少于正常眼;⑤移植后1年,角膜修复材料几近完全透明,可认为此角膜修复材料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有效;未发生排斥反应,表明该角膜修复材料的治愈性良好;⑥移植后3个月,大量基质细胞迁移至角膜角膜替代物中,移植区域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致密,无明显瘢痕及降解现象;移植后6个月时,移植区域已基本恢复至正常角膜状态;移植后1年,移植区域已恢复至正常角膜状态,生物相容性很好;⑦结果表明,实验建立的兔角膜真菌感染模型和角膜移植实验方法可作为评价此类角膜材料有效性的动物模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