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중화병리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07
- 国内刊号: 11-215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子宫体原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78岁.绝经30余年,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坠胀感,于2010年7月收入院.无明显腹痛,无阴道流血.妇科检查:老年性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光滑,下腹部可触及一个肿块,大小约7 cm×8 cm,无压痛,因患者肥胖附件触诊不清.肝脾未见异常,全身淋巴结无肿大.下腹部CT:盆腔肿块.下腹部磁共振检查:子宫底部肿瘤,考虑肉瘤可能.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外周血、骨髓涂片均正常.患者入院后行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
胎儿先天性纤维肉瘤伴广泛转移一例
孕妇24岁,怀孕31周时,B超示胎儿右侧腰背部可见6.2 cm×4.2 cm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延续到右侧肾周,与肾脏、肾上腺及脊柱无明显连续关系,其内可见血流信号,测得高阻力频普,胎儿脊柱腰骶段排列未见明显异常,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改变.临床诊断:右侧腰背部实质性占位性病变?于2009年10月6日入院,1周后胎儿死亡后引产.
-
喉隐球菌病一例
患者男,65岁,因声音嘶哑4个月于2010年5月27日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声音嘶哑,清晨时轻,傍晚加重,伴咽部异物感,曾在外院多次就诊,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患者既往体健,无免疫性疾病,无糖尿病.10年前曾因"眼外伤"住院并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
-
Mazabraud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47岁.因"发现右大腿包块5个月余"于2010年4月8日入院.体检:右大腿前内侧可扪及6.0 cm×7.0 cm×12.0 cm大小包块,质地坚韧及活动度差,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双下肢等长,下肢活动,感觉正常.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史及骨折史.影像学检查:(1)右大腿内侧肌肉内肿块改变:MRI示右侧大腿长、短收肌区可见椭圆形低T1、长2信号影,大小约7.0 cm ×5.8 cm×10.0 cm,边界清晰,信号较均匀,增强后无明显强化,似有分隔,与右股骨分
-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继发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37岁.2006年4月因四肢及臀部出现肿胀及皮下结节就诊,结节部位肢体增粗、肿胀,质硬,边界不清.行左下肢肌肉活检病理检查,多家医院会诊后考虑为肉芽肿性肌炎.给予泼尼松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表现为结节部位变软,肢体肿胀有所减轻,但结节无缩小.
-
CD30阴性/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5岁.2010年1月初开始出现高热,间断发热,高可达41 ℃,伴有乏力、呼吸困难,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1月中旬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同时肿大,大小约1.7 cm×2.0 cm×3.0 cm,质中偏硬,压痛,活动度差.2月初入院B超检查:双侧颈部、腋窝、纵隔内、腹股沟及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于2010年2月20日外院切取颈部淋巴结活检.患者血常规正常.当地医院考虑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形态学怀疑T细胞淋巴瘤,建议外院会诊.
-
成年人系统性EB病毒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 探讨成年人系统性EB病毒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ASEBV+ T/NK-LPD)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EBV感染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经过HE染色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及基因重排技术,结合临床资料,对20例ASEBV+ T/NK-LPD患者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随访.结果 (1)男15例,女5例,中位年龄34岁;起病至确诊时间平均8.7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18/20)、肝脾大(18/20)、淋巴结肿大(17/20);17例随访中11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9个月.(2)组织病理学特点:淋巴结T区明显增宽至弥漫成片,淋巴滤泡不同程度地减少或消失.病变中细胞种类多样至相对单一,以中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大细胞散在其中.淋巴细胞多数异型性不明显,少数轻或中度异型.6例被膜增厚,9例可见局灶或片状坏死及核碎;3例可见噬血细胞现象;另外,肝、脾、肠黏膜、扁桃体和骨髓主要表现为轻至中度异型淋巴细胞浸润.(3)免疫表型特点:20例都表现出T细胞明显多于B细胞,很多细胞表达颗粒酶B或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仅1例CD56阳性.14例CD4/CD8检测病例中8例以CD8阳性细胞为主,5例以CD4阳性细胞为主,1例CD8和CD4阳性数量相当.(4)全部病例EBER均阳性.阳性细胞多的区域数量在30~300个/HPF,绝大多数病例中EBER阳性细胞包括大、中、小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扩大的T区.(5)TCR基因重排显示该病细胞群体中既有多克隆(4/7)也有单克隆(3/7).结论 ASEBV+T/NK-LPD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伴淋巴结及肝脾大;淋巴结以T区扩大和轻中度异型淋巴细胞浸润为主;EBV感染的细胞毒性T细胞构成病变主体.它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往往死于器官衰竭和出血.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00例构成比及免疫表型分析
目的 按照WHO(2008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亚型的构成比情况、免疫表型特点,及其总体生存率.方法 按照新分类,结合形态学观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基因重排、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技术对500例DLBCL,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归类,收集随访资料,并对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和非GCB型组之间、老年人EB病毒(EBV)阳性的DCBCL亚型和非特殊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NOS)之间进行总体生存率比较.结果 500例中DLBCL-NOS约占77.2%(386/500),其次是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占9.4%(47/500),然后依次是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DLBCL(4.4%,22/500)、原发纵隔(胸腺)的大B细胞淋巴瘤(2.8%,14/500)、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2.6%,13/500),其余类型均属于比较罕见的.DLBCL-NOS按照形态学分类以中心母细胞性为常见,约占95.1%(367/386);按免疫组织化学分型,非GCB型组在DLBCL-NOS中约占68.5%(219/320),GCB型组占28.4%(91/320),而CD5阳性DLBCL仅占3.1%(10/320).总体生存率比较,GCB型组和非GCB型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组总体生存率与年龄匹配前、后的DLBCL-NO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3和0.28).对形态学表现为灰区的淋巴瘤病例进行FISH检测,发现了1例"双打击"(double-hit)淋巴瘤.结论 DLBCL-NOS在DLBCL中占绝大多数,其次是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和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DLBCL,其他类型均属少见或罕见类型.按照Hans分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型,非GCB型占多数,GCB型和非GCB型分组总体生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组和用年龄匹配前后的DLBCL-NOS组的总体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
非特殊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31例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 探讨非特殊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NO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评价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复习31例PEComa-NO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光镜形态和免疫学表型,分析预后资料.2例为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2例为剖腹探查活检标本,其余27例为手术切除标本.结果 患者中女性24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40岁.肿瘤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12例,腹盆腔10例,胃肠道4例,大腿2例,纵隔、左腹股沟和膀胱各1例.所有病例均不伴有结节性硬化.镜下观察:23例(74%)呈透明细胞糖瘤样,4例(13%)呈透明细胞肌色素细胞瘤样,4例(13%)为上皮样-梭形细胞混合型.参照Folpe等提出的诊断标准,19例(61%)符合恶性PEComa;7例(23%)为恶性潜能未定PEComa;5例(16%)为良性PECo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所有病例均表达HMB45(31/31,100%),部分病例尚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14/21,67%)和结蛋白(6/18).随访16例恶性PEComa,7例无瘤生存,6例带瘤生存,3例死亡;16例中复发6例,转移5例.随访4例恶性潜能未定PEComa,1例死亡,3例无瘤生存.随访3例良性PEComa,均无瘤生存.结论 (1)Folpe等提出的PEComa分类标准具有可重复性,但在诊断穿刺或活检标本时需注意结合临床和影像学;(2)PEComa的组织学形态在不同的病例间有一定的差异,熟悉其形态变化谱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EB病毒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Epstein-Barr病毒(EBV)属于疱疹病毒γ亚科,1964年由Epstein和Barr首次在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中发现[1].EBV通过唾液传播,正常人群中感染率在90%以上,感染后终生携带EBV.EBV与多种疾病有关,有的仅有轻微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有的出现明显的全身性症状并呈自限性临床过程,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2];有的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临床过程,并可进展为淋巴瘤,如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3];有的与肿瘤有明确关系,如Burkitt淋巴瘤、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等[1].
-
信号通路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一种B细胞恶性肿瘤,约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依据肿瘤细胞起源大致可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及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非GCB型).B细胞发育过程中,多种信号通路精确地调控其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及凋亡,以达到平衡,确保B细胞的正常发育及成熟.
-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容易复发和远处转移[1],由于其形态学相似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常被误诊.我们总结了17例M-HPC,并收集5例颅内SFT作为对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讨论其鉴别诊断.
-
乳腺及乳腺外Paget病的HER2基因扩增比较及其生物学意义
HER2基因是乳腺癌进行靶向治疗的靶点[1-3].乳腺Paget病(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是一种较少见的乳头、乳晕区恶性上皮性肿瘤[4].乳腺外Paget病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癌性疾病,它以表皮内具有透明胞质的Paget细胞为特征.我们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0例乳腺Paget病及30例乳腺外Paget病的HER2基因状态,探讨HER2基因的扩增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
-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早期症状隐匿,而且临床上超过一半患者手术前就已有了微小转移.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是肿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趋化因子引导细胞定向运动,趋化因子形成浓度梯度调控细胞的运动路径.肿瘤细胞能分泌趋化因子受体,并与趋化因子浓度梯度相应答,这种现象可能与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有关[1-2].
-
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生长特性观察
目的 建立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LY8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观察其生长特性,为探讨淋巴瘤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提供手段.方法 将人DLBCL细胞株LY8种植于裸鼠右前肢肩胛背侧皮下,成瘤后无菌套管针抽吸法抽取约1.5 mm×1.5 mm×1.5 mm大小组织块进行皮下种植,观察成瘤率和组织形态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观察白细胞共同抗原(LCA)、CD20、CD79α、Ki-67、CD3、CD45RO、bcl-6、MUM-1、CD10、bcl-2等指标的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移植瘤和LY8细胞株的IgH基因克隆性重排和针对3个微卫星位点(D14S68、D18S69、D20S199)的基因组DNA微卫星序列.结果 运用LY8细胞株成功进行了人DLBCL的种植,且生长稳定,已传至第9代,共移植裸鼠124只,其中114只成瘤,成瘤率达91.9%.每代移植瘤的生长特点均相似,于移植后约2周长出,约在3周左右长至大径1.3 cm,随后即进入快速生长期,4周左右达2.0 cm大小.移植瘤形态符合DLBCL,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呈LCA、CD20、CD79α、bcl-6、MUM-1、CD10、bcl-2阳性;裸鼠移植瘤与LY8有相同的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经3个位点的微卫星引物扩增后获得相同片段的产物.表明移植瘤与人DLBCL细胞相似,并证实了其生长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结论 建立了可稳定传代的DLBCL的裸鼠模型,为研究人DLBCL的生物学特性及试验治疗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
甲基化敏感限制酶结合定量PCR检测DNA甲基化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启动子CpG岛高甲基化是抑癌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分子分型、预后判断等均具有较大的价值[1-2].目前较常用的DNA甲基化检测技术是基于亚硫酸氢盐处理的甲基化特异PCR方法(MSP),但该技术需使用强碱对DNA进行处理,导致绝大多数DNA分子发生断链.
-
三维病理大体标本制备及应用
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学好病理学对医学生至关重要.实验教学是病理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观察病理大体标本和切片可以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临床症状的理解和认识.
-
具有"灰区"特征的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
WHO(2008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反映了近年来淋巴造血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根据疾病的临床、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更好地介定了病变实体的不同分类,并对不能明确归入一种病变的病例提出了暂定的交界性分类(borderline categories)[1].
-
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形态分析
众所周知,恶性淋巴瘤(以下称淋巴瘤)由一组不同类型的独特疾病构成,而这些疾病的定义和识别,又建立在对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特点综合认识的基础之上[1-2].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淋巴瘤的诊断和研究工作也已逐渐深入到蛋白、基因层面的分子水平.但在临床实践中,绝大部分淋巴瘤病例仍然必须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而明确诊断.这当中,通过常规HE染色切片对肿瘤的组织形态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
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包括胃肠道、胰腺、胆管和肝、支气管和肺、肾上腺髓质、副神经节、甲状腺、甲状旁腺以及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55%~70%.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肺和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为5.25/10万,比30年前增高约5倍[1].发病率的增高固然与临床诊断手段的进步有关,但实际发病率也的确在增加.
-
推荐阅读《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中文版
Fletcher CD教授主编的<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Diagnostic Histopathology of Tumors)一书自1995年首次出版以来,已两度再版,其第3版的中文译本已于2009年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回允中教授主译的第7部诊断病理学巨著,是一部按器官系统论述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教科书.与其他病理学巨著一样,其每一章节均是从成百上千篇参考文献中提取精华撰写而成的,是千千万万科学工作者常年辛勤劳动的结晶,这样的教科书自然具有权威性.回教授20年前的一篇个案报告也被收入其中,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原书第377页参考文献416)[1].
年 | 期数 |
2019 | 01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