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화중의약학간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717
- 国内刊号: 21-154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清化固肾排毒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0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洛丁新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各组分别于建模后第7、14、21天处死,留取血清测Scr、BUN,留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3、Smad7的表达.结果: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延长,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相点UUO组TGF-β1、Smad2/3表达明显上升,Smad7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药物干预后,与UUO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和洛丁新组TGF-β1、Smad2/3表达下降,Smad7表达上升(P均<0.05);中药各剂量组与洛丁新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化固肾排毒方可能通过下调Smad2/3及上调Smad7来抑制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
消渴平合剂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及miR-192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miR-192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STZ腹腔注射构建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消渴平合剂组.16周时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重(KW)、相对肾重的变化,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miR-192的变化.结果:消渴平合剂可以改善DN大鼠的一般状况,与模型组比较,消渴平合剂组糖化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重及相对肾重明显减降低(P<0.05).与厄贝沙坦组相比,消渴平合剂组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消渴平合剂组及厄贝沙坦组大鼠肾组织miR-192含量均较模型组下调(P<0.05),消渴平合剂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渴平合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N大鼠肾组织miR-192的激活有关.
-
补肾活血法对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大鼠膀胱逼尿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膀胱出口梗阻(partial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PBOO)大鼠膀胱功能及逼尿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以及补肾活血方对这些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8只,随机选出12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按后述手术方法复制膀胱出口梗阻(BOO)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只,分别为模型组、补肾活血组、氯化铯组、补肾活血加氯化铯组.于造模成功并分组后第1天起,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生理盐水灌胃、补肾活血方灌胃、生理盐水灌胃+皮下注射氯化铯、补肾活血方灌胃+皮下注射氯化铯,正常组同期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30 d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膀胱测压;然后处死各组大鼠,快速取出膀胱并称取湿重;取逼尿肌组织用于检测MDA、SOD、T-AOC等氧化应激各项指标.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0.01)、氯化铯组(P<0.01)膀胱壁组织中MAD水平明显升高,中药组(P<0.01)及中药加氯化铯组(P<0.01)膀胱壁组织中MAD水平则明显低于模型组.②模型组(P<0.01)、氯化铯组(P<0.05)及中药加氯化铯组(P<0.01)膀胱壁组织中SOD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组.中药组(P<0.01)膀胱壁组织中SOD水平则明显低于模型组.③模型组T-AO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其它各组与正常组相比,其膀胱壁组织T-AOC水平虽然均有所下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OO可以引起膀胱组织总抗氧化能力下降,并终导致氧化应激水平上升.补肾活血方可以明显降低大鼠膀胱组织MAD水平,而其对T-AOC的影响似乎并不显著.氯化铯可以部分阻断补肾活血方降低膀胱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作用.
-
浙贝母迁移至丽水庆元后的品质比较研究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1)通过比较对道地产区和庆元产区浙贝母饮片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差异,揭示不同产地对浙贝母有效成分的影响.(2)通过构建庆元浙贝母总生物碱的化学指纹图谱,确定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为庆元地区浙贝母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1)道地药材浙贝母迁移至庆元产地后对其品质的影响.①采用HPLC-ELSD法,以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作为对照品,研究迁移至庆元产地后对浙贝母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②采用HPLC-ELSD法测定庆元和宁波等地浙贝母饮片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和贝母辛的含量.(2)道地产区和迁移地庆元的浙贝母总生物碱指纹图谱的研究.以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为参照物,采用HPLC-ELSD方法建立并研究庆元产区浙贝母饮片总生物碱的指纹图谱,对20批次样品的色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1)通过对道地产区和迁移产区浙贝母饮片的HPLC-ELSD指纹图谱,有效成分含量,浸出物含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两个产地的浙贝母饮片质量的差异很大,浙贝母迁至庆元,不仅对浙贝母主要有效成分组成产生影响,而且对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的含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2)建立了18批庆元浙贝母饮片总生物碱的化学指纹图谱,确定了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方法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1)浙贝迁至母庆元对浙贝母有效成分的组分及含量产生了影响.(2)本实验构建18批庆元地区浙贝母总生物碱的化学指纹图谱,确定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
-
ERK1/ET1在慢性心肌炎病毒持续感染与纤维化作用及清心Ⅱ号干预机制
目的:ERK1/ET1在慢性心肌炎病毒持续感染与纤维化表达及清心Ⅱ号干预作用.方法:150只清洁级体重14 ~ 16 g健康雄性Balb/e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出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140只采用腹腔注射含不同浓度柯莎奇病毒B3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10-5(coxsackie virus B3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50=10-5,CVB3 TCID50=10-5)的病毒液3次,每次每只2 mL,首次1∶2000浓度CVB3病毒液,2周后腹腔接种1∶1600浓度CVB3病毒液,4周后腹腔注射1∶800浓度CVB3病毒液,60天后模型构建成功,存活小鼠94只.随机选取90只,分为清心Ⅱ号高、中、低剂量组各20只,卡托普利组20只,模型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和清心Ⅱ号高中低剂量灌胃.实验结束,摘眼球取血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动物,采集心脏组织液氮速冻.用放射免疫法测各组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um 1,ET1)含量;RT-PCR病毒、P-ERK1基因检测;MASSON染色观察各组纤维化形成情况,并检测胶原阳性面积占测量的面积的百分比的即容积分数.结果:造模后ET1、ERK1、CVB3RNA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MASSON染色后正常组含少量胶原纤维,分布于血管周围;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与正常组比较增生明显(P<0.05);治疗后各治疗组ERK1、ET1、CVB3RNA与模型组比较相应均减低(P<0.05),P-ERK1各治疗组均接近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胶原纤维较模型组减少(P<0.05),清心Ⅱ号各治疗组随清心Ⅱ号剂量增加ERK1、ET1、CVB3RNA逐渐减少,高剂量组胶原含量接近于正常组(P>0.05),清心Ⅱ号高中低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在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中CVB3RNA持续存在,ET1与ERK1在心肌病毒持续感染及心肌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清心Ⅱ号可显著减少ET1、ERK1在心肌的表达,且具有清除柯莎奇病毒及显著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
复方皂矾丸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对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血清IL-6、IL-8及G-CSF水平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皂矾丸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对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血清IL-6、IL-8及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血液科诊断并治疗的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21例予以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21例予以复方皂凡丸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采血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像状况、血清IL-6、IL-8及G-CSF水平,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7.14%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5.7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均升高,治疗后血清IL-6、IL-8水平均降低,G-CSF水平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4.29%(3/21),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9.05%(4/21),两组间不良率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皂凡丸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能降低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降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升高G-CSF水平.
-
血必净协同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炎症标记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炎症标记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9例,两组均予常规抗炎、解痉平喘、祛痰治疗,治疗组加用生理盐水250 mL+血必净注射液100 mL 1次/d静脉滴注,疗程为10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PIS评分并检测患者血清中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总数WBC)及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所有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除白细胞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CRP、PCT、CD3、CD4CD8、CD4/CD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协同治疗AECOPD,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
-
活血散瘀醒脑汤对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患者血浆MMP-9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散瘀醒脑汤对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患者血浆MMP-9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血肿微创清除手术,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活血散瘀醒脑汤治疗,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浆MMP-9含量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MMP-9水平均于术后2d达到高峰,治疗7d后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7d和治疗14 d的MMP-9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NDS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基本痊愈人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散瘀醒脑汤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血浆MMP-9水平,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因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分属两个理论体系.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作为脂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相一致.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之间的相互平衡共同调节着机体脂质稳态.在自噬与脂质代谢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已经有研究证实自噬以“噬脂”促进脂质的分解,又通过某种途径参与脂质合成.同时,脂质沉积抑制自噬水平的高低.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五行学说解释为:自噬”生“脂质合成”、“自噬”生“脂质分解”、“脂质合成”侮“自噬”.运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脂质代谢及自噬对于脂质代谢的调节关系具有颇为特殊的意义,将为进一步探究其科学内涵提供启示.
-
薏苡仁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血清VIP、ADH、ALD的影响
目的:研究薏苡仁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血清VIP、ADH、ALD的影响,探讨薏苡仁多糖改善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饮食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水负荷实验检测水负荷指数和6h尿量,采用ELISA方法观察薏苡仁多糖不同组分对模型大鼠血清VIP、ADH、ALD的影响.结果: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大鼠水负荷指数明显降低(P<0.05),尿量明显增多(P<0.01);薏苡仁粗多糖组和薏苡仁多糖组分Ⅰ组大鼠血清VIP、ADH、ALD明显降低(P<0.05).结论:薏苡仁多糖不同组分能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水液代谢功能,其中薏苡仁多糖组分Ⅰ作用明显,其作用机理与降低血清VIP、ADH、ALD水平有关.
-
以离体肠肌抑制作用评价麸炒炮制工艺对白术药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炮制前后白术醇提取物对豚鼠离体肠肌的作用,评价麸炒炮制工艺对白术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离体肠肌实验,经张力换能器和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用炮制前后的白术醇提取物,分别刺激离体肠肌和经1.0 μg/mL乙酰胆碱预处理的离体肠肌,测量肠肌肌张力变化,观察炮制前后白术对离体肠肌张力及幅度的变化,并与阿托品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生白术醇提物及麸炒白术醇提物在0.2 ~ 4.0 mg/mL浓度范围内对离体肠肌具有抑制作用,4.0 mg/mL时抑制作用大,其抑制作用与4.0μg/mL的阿托品相当,且麸炒后抑制作用增强,抑制率为76.5%:生白术醇提物及麸炒白术醇提物对乙酰胆碱所致的肠肌兴奋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给药浓度为2.0 mg/mL时作用强,麸炒后作用增强,抑制率为49.3%.结论:白术醇提物对肠肌具有抑制作用,麸炒炮制后抑制作用增强.
-
八宝丹治疗肝病临床研究进展
八宝丹具有清利湿热,活血解毒,退黄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导致的黄疸、小便黄赤、恶心呕吐、纳呆、胁痛腹胀、发热等,对肝胆系疾病中辨证属湿热证者疗效显著.主要就八宝丹在肝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肝病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
近5年峨参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对峨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峨参含有苯丙素类、黄酮类、甾体类、脂肪酸及有机酸类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作用.结论:峨参提取物及其衍生物具有显著药理作用,有继续深入研究开发新药的价值.
-
基于文本挖掘的中医文本情感分析
对中医评论性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了解中医发展的社会认可情况、探索民众对中医的情感倾向的有效途径.研究基于文本挖掘的情感分析方法,改进了基于词典的中文分词方法,利用基于细粒度词汇权重的情感分析方法进行中医文本情感分析.以典型的中医评论文本为例,进行评论语句的识别解析和情感计算.通过与其它情感分析方法的比较,验证了基于细粒度词汇情感权重算法在中医文本情感分析中的有效性.
-
黄芪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血塞通冻干粉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用血塞通冻干粉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5 d.结合放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d、15 d时的血清hs-CRP水平、IL-1β、IL-6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在梗死7d时为高,随后则逐渐降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检测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7d和15 d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IL-1β、IL-6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可以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缺损的神经功能.
-
不同艾灸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疼痛反应及脊髓内μ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量艾灸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脊髓内μ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灸量的镇痛效应及其部分中枢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A组(艾灸1壮)、B组(艾灸3壮),每组15只.除盐水组外,其它各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加缩宫素注射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A组和B组以不同灸量艾灸关元穴.观察大鼠扭体反应,并以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脊髓内μ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扭体反应: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B组扭体潜伏期缩短、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组、B组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5).②脊髓μ受体mRNA的表达:与盐水组比较,A组与B组的表达均增强(P<0.01),与模型组相比,A组与B组的表达增强(P<0.01)结论:①不同艾灸量施予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均有镇痛作用.②艾灸产生镇痛效应的部分机制可能通过增强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脊髓内阿片受体的表达产生镇痛效应.
-
配伍对葛根芩连汤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目的:葛根芩连汤两两配伍对总多糖含量的影响,为临床利用葛根芩连汤多糖活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苯酚-浓硫酸法和红外分析法,研究多糖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葛根与黄芩配伍时多糖含量为1.46%,与甘草配伍多糖含量为1.48%,与黄连配伍多糖含量为0.99%.红外研究表明,两味中药配伍时有多糖特征峰存在.结论:临床使用时,可增加黄芩、甘草的用量以利用葛根芩连汤多糖活性发挥药效.
-
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单用蜂针或蜂针联合其他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Data)、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截至2016年3月29日的文献,用Cohrane协作网系统综述手册5.0标准评价文献质量,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篇,共738例;单用蜂针的总有效率高于布洛芬+中药制剂(P<0.05);单用蜂针与甲氨蝶呤、单用蜂针与甲氨蝶呤+塞来昔布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蜂针+甲氨蝶呤与甲氨蝶呤、蜂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美洛昔康与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美洛昔康、蜂针+中药熏洗+芬必得+来氟米特+甲氨蝶呤与芬必得+来氟米特+甲氨蝶呤、蜂针+中药外敷+青霉素+双氯芬酸钠与青霉素+双氯芬酸钠的总有效率均是前者高于后者(P<0.05或P<0.01);蜂针+养血通痹汤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激素、蜂针+雷公藤与雷公藤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用蜂针或联合蜂针能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但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
肾阳虚致高脂血症大鼠中FAS蛋白对甘油三酯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肾阳虚制作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右归丸对模型大鼠FAS蛋白及其上游LXRd等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肾阳虚对模型大鼠甘油三酯(TG)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大剂量肌注氢化可的松制作肾阳虚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给予右归丸进行干预,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实验大鼠肝组织FAS蛋白、LXRα和SREBP-lc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实验大鼠肝组织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大剂量肌注氢化可的松成功复制出了肾阳虚高脂血症的模型大鼠,与正常组比较,右归丸组和模型组肾阳虚高脂血症大鼠肝内LXRα、SREBP-lc和FAS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大鼠肝内LXRα、SREBP-lc和FAS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肌注氢化可的松制造的肾阳虚高脂血症模型可能是上调了LXRα、SREBP-1c和FAS的蛋白的表达而影响了血液中TG的代谢,右归丸可能通过抑制LXRα、SREBP-1c和FAS蛋白的表达来降低模型大鼠TG的含量.
-
从“疏肝气,调营卫”角度探讨柴胡桂枝汤治疗冠心病的用义与内涵
冠心病与抑郁共病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诸多造影正常却反复胸痛患者与心脏X综合征、冠脉慢血流现象、冠脉痉挛的密切关联,证实精神心理因素在冠心痛心绞痛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患者对抑郁状态的主观不认同及药物本身的一些不良反应,抗抑郁药临床处方率低.从中医疏肝解郁角度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情志障碍,达到调“神”以利血脉的作用.又经典有云:“荣卫不通,血凝不流”,“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予桂、芍之剂调和营卫在冠心病血脉病变中具有确切的理论依据,故从“疏肝气,调营卫”角度入手,结合柴胡桂枝汤的组方特点,古方新用,探讨其“双心同治、心神同调”的机理.
-
不同蜂针剂量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蜂针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究不同蜂针剂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单蜂1 min组、双蜂1 min组、三蜂1min组、单蜂30 s组.观察各组足趾容积以及缩足反应,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结果:单峰1 min足趾肿胀程度低于模型组(P<0.01),缩足反应对应长于模型组(P<0.05),单蜂1 min比其余治疗组改善足趾肿胀度以及延长镇痛效果要强,而对于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影响,单峰1 min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单蜂1 min与其他治疗组相比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较好.结论:适当剂量的蜂针具有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加强镇痛效果的作用,其机制可能跟抑制RA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表达有关,而单蜂1 min可能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佳的治疗剂量.
-
中药熏蒸治疗失眠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熏蒸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资源知识服务平台(WF)、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等数据库中有关中药熏蒸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所纳入的研究,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5篇研究满足纳入标准,共计436例受试者.结果显示中药熏蒸治疗失眠在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RR=1.25,95% CI 1.11~1.42);在缩短睡眠潜伏期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MD=-14.02,95%CI-17.49 ~-10.56);改善睡眠时间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MD=79,95%CI 64.49 ~ 93.50);改善睡眠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MD=27.53,95% CI25.02~ 30.04).结论:中药熏蒸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鉴于纳入的研究质量较低,仍需要更多设计合理的、随机方法正确的、多中心的、大样本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予以进一步验证.
-
从肾虚血瘀理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免疫炎症反应和骨破坏伴随其整个病程,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根据RA的病情特点,以中医“肾主骨生髓、多虚多瘀”理论为指导,分析肾虚血瘀病机与RA病程中的相关性,探讨补肾活血法延缓RA病情的重要机制,为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
-
白藜芦醇诱导人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抑制与凋亡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增殖抑制与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25、50、100、200 μm/L处理对数生长期的U251细胞72 h,利用MTT比色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U251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Wnt、β-catenin、p53、p21、Bcl-2和Bax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p53、p21、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藜芦醇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和Wnt、β-catenin、p53、p21和Bcl-2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促进U251细胞凋亡和Bax的表达.结论:白藜芦醇诱导U251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与抑制Wnt/β-actin/p53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
中风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从危险因素、病势预测、疗效评价、证型特异性等方面对近十年的同型半胱氨酸与中风相关性研究进行评述,总结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中风发病后的各证型中均显著增高,并与中风病情危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并指出了无法确定与同型半胱氨酸具有特异性的中风证型是现有研究的主要瓶颈.通过分析各证型的发生与加重都存在着邪气亢盛而败坏形体的化毒过程,阐述了同型半胱氨酸与中风证素“毒”的相关性,提出了毒邪炽盛的重症中风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为指导同型半胱氨酸应用于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中医药作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从中医药学术理论与治疗特色、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基础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郁证“从肺”病机探析
郁证是临床上常见的复杂症状,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病证中.对于本病,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病机学说,历代医家多从怒郁伤肝,思郁伤脾,过喜伤心神等方面论述,莫衷一是.从七情之悲忧致郁,联系到诸气膹郁的五运六气学说,旨在打破郁证多从肝论治的传统,理清从肺论郁的脉络.
-
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脂质运载蛋白-2表达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喂食高脂饲料并随机分为5组: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丹参酮ⅡA灌胃(7.5,15,30mg· kg-1·d-1);辛伐他汀组予辛伐他汀5 mg·kg-1·d-1灌胃;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另设10只C57BL/6J小鼠喂食普通饲料为对照组.14周后测小鼠血清LCN-2、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LCN-2蛋白表达.结果:各给药组小鼠血清LCN-2、IL-6、MCP-1及TNF-α水平、主动脉LCN-2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辛伐他汀组、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降低LCN-2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显著减轻ApoE-/-小鼠AS病变.
-
以甘油三酯分层分析益糖康对并有糖调节受损痰热互结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评价中药复方益糖康从甘油三酯(TG)分层角度对并有糖调节受损(IGR)痰热互结型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0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以及辽阳糖尿病专科医院5个中心收治的并痰热互结型MS患者165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设计原则,试验组予综合治疗并口服益糖康,对照组予综合治疗并口服安慰剂,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2hPG、HbA1c、TC、TG、BMI、收缩压、舒张压.结果:益糖康可降低患者2hPG、TC、TG、BMI、收缩压、舒张压,且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以TG分层角度分析,当TG正常时,益糖康可降低患者的2hPG、BMI、收缩压、舒张压及LDL-C,当TG高时,益糖康可降低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结论:益糖康可改善并痰热互结型MS的治疗前患者2hPG、TC、TG、BMI、收缩压、舒张压,并对不同的TG分层有不同的作用.
-
健身功法易筋经的现代应用研究
健身功法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运动方法,其对人体身心健康的良性调节作用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易筋经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笔者对近年来易筋经的现代应用研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总结归纳.易筋经对大学生、中老年等不同人群均有肯定的健身健心效果,表现为生理机能、人体形态、心理状态、运动系统疾病等各方面的促进作用,是理想的锻炼方式;增加易筋经的练习,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易筋经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与其呼吸自然、精神内守、变易筋骨的功法特点相关.
-
温阳化饮法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炎性因子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衰治疗中温阳化饮法对炎性因子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西药联合温阳化饮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治疗情况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hs-CRP、TNF-α及IL-6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纽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化饮法可有效的提高老年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
-
欢乐宁方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小鼠下丘脑KNDy及相关受体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欢乐宁方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小鼠下丘脑KNDy编码基因及其相关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11月龄ICR小鼠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欢乐宁方低、中、高剂量组、补佳乐组,另取2月龄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各10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E2、LH、FSH水平,检测下丘脑组织KiSS-1、NKB、DYN及相关受体GPR54、NK3和KOR mRNA的表达.结果:围绝经期小鼠血清E2明显降低,血清FSH、LH明显升高;Kiss-1、GPR54、NKB、NK3、DYN、KOR mRNA表达量明显上升.欢乐宁方能明显升高围绝经期小鼠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FSH、LH水平,能下降下丘脑Kiss-1、GPR54、NKB、NK3、DYN、KOR mRNA的表达,以中高剂量为佳.结论:欢乐宁方能有效调节围绝经期综合征小鼠的性激素水平;欢乐宁方可能通过作用于KNDy神经元,从而影响GnRH的分泌来调节H-P-O轴,这可能是欢乐宁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
大黄提取物制备纳米银抑菌材料形态及抑菌性能研究
目的:探究大黄提取物制备纳米银抑菌材料的形态及其抑菌性能研究.方法:以大黄提取物为还原剂,使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分别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动态光散射及抑菌杀菌试验,观察不同制备方法下纳米银颗粒形态、稳定性及抑菌杀菌能力.结果:空白纳米银及供试品特征吸收峰为425 nm,在500~ 700nm波长范围内,无特征吸收峰出现,两种方法制备纳米银颗粒均未出现团聚体.大黄提取物制备的纳米银颗粒粒径为40.3 nm,较空白纳米银颗粒(52.1 nm)小.伴随加速实验时间延长,供试品及空白纳米银颗粒大小均呈现增大趋势.60℃加速35 d后空白纳米银颗粒粒径为392.7 nm;供试品粒径为68.1 nm,增幅小于空白对照组,表明大黄提取物制备纳米银颗粒有助于增加纳米银颗粒稳定性,避免纳米银颗粒过度聚集.大黄提取物能大大提高了纳米银的抗菌能力,大肠埃希菌小抑菌浓度为50 μg/mL,较空白纳米银颗粒抑菌活性增加了10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抑菌浓度只需50 μg/mL,较空白纳米银颗粒抑菌活性增加了30倍.对上述两种细菌,小杀菌浓度分别提高了4倍及20倍.结论:大黄提取物不仅能够提高纳米银颗粒的稳定性,还能增强纳米银颗粒抑菌活性.
-
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功能障碍组(SAP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每组18只.经胆胰管内加压注射3.5%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体质量制备SAP肠功能障碍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前给予10%的大承气汤剂(9.18 g/kg体质量)灌胃1次,SAP组和SO组则灌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组于造模后3、6、12 h各处死6只大鼠并立即心脏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白介素6(IL-6)含量.同时检测6h时间点各组大鼠距屈氏韧带10 cm空肠、末端回肠及乙状结肠组织中5-HT7R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SAP组和治疗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5-HT水平均明显高于SO组(P<0.05),且每个时间点治疗组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与SO组相比,SAP组5-HT7R蛋白及阳性细胞面积表达水平在空肠、末端回肠及乙状结肠均明显增高(P<0.05);与SAP组比较,治疗组各部位5-HT7R蛋白及阳性细胞面积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血清5-HT的增加过度激活5-HT7R可能是SAP发生肠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而大承气汤可能是通过减少5-HT7R的表达来促进肠功能恢复.
-
iTRAQ多重化学标记串联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利用多种同位素试剂标记蛋白多肽N末端或赖氨酸侧链基团,经高精度质谱仪串联分析,可同时比较多达8种样品之间的蛋白表达量,是近年来定量蛋白质组学常用的高通量筛选技术,正迅速被广大学者所接受.主要从iTRAQ实验技术概要、iTRAQ多重化学标记串联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问题与展望等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总结.
-
NF-κB通路在HIV/AIDS中的机制及中医证候中的应用
NF-κB涉及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和炎症反应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近年来成为疾病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热点.HIV-1的不同组分对NF-κB通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HIV能通过TLRS介导NF-κB通路激活,影响HIV/AIDS患者体内免疫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以及病毒复制,对HIV/AIDS发展进程和免疫损伤起着关键作用.HIV/AIDS中医证候转录组学研究,发现在不同中医证候NF-κB通路的基因表达不同,可能与HIV/AIDS不同证候的临床症状群和免疫损伤机制相关.研究NF-κB通路基因在HIV/AIDS不同中医证候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应用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提高免疫力,重建免疫平衡,为HIV/AIDS的基因精准化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结合西医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给予手术治疗,并常规给予抗炎、换药、预防血栓、术后康复等支持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辅以自拟中药方剂予以熏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比较分析,并采用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AS)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感觉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比率为86.84% (33/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比率71.05%(27/3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比例为18.42%(7/38),明显低于对照组36.83%(14/38).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4.4±1.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3.4)分;QOL评价量表结果显示,观察组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及精神健康(MH)的评估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生理职能及情感职能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手术、康复训练结合中药熏洗的方法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术后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
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
目的: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模型灌胃涤痰汤水煎液,检验AS兔的病理组织改变、细胞、分子生物水平,研究涤痰汤水煎液对AS兔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8只,即空白组、AS模型组、涤痰汤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12周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Tc、TG、LDL-c、HDL-c、SOD和MDA的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ICAM-1、VCAM-1;于主动脉弓处取直径3 mm的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作主动脉NF-κB、E-selectin蛋白表达、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NF-a和IL-6mRNA表达及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VCAM-1表达检测.结果:涤痰汤能降低AS兔血清TC、TG、HDL-C、LDL-C、MDA、TNF-α、IL-6、ICAM-1、VCAM-1,增高SOD水平,降低AS兔主动脉NF-κB、E-selectin蛋白的表达,并降低As兔主动脉TNF-α、IL-6 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炎症反应的关系密切;涤痰汤具有调血脂作用,同时,能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具有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
-
产后妇康方辨证加减联合延长放置宫颈扩张球囊对阴道分娩引产指征孕妇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妇康方辨证加减联合延长放置宫颈扩张球囊对阴道分娩引产指征孕妇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医院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延长COOK宫颈扩张球囊达16 h左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产后服用红糖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妇康方辨证加减,两组均连续服用7d.记录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d泌乳、产后7d母乳喂养率及子宫复旧情况,测定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24 h泌乳率为58.10%高于对照组的26.67%,>48 h泌乳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4.76% (P <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充足率和产后7d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6.19%、84.76%高于对照组的58.10%、72.38%(P<0.05);观察组产后7d子宫底高度高于对照组,阴道恶露量少于对照组,恶露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7d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娩引产指征孕妇予以延长放置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后,给予妇康方辨证加减治疗,可降低D-D水平,缩短产后泌乳时间,促使子宫复旧.
-
黄芪甲苷对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进行预处理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法(ALP)测定细胞分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成骨细胞信号转导蛋白Smad2/3表达水平;应用小干扰RNA (siRNA)转染法观察TGF-β1 siRNA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加入抗Smad2/3抗体,探讨Smad2/3在黄芪甲苷介导的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结果:黄芪甲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剂量依赖性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黄芪甲苷处理可诱导TGF-β1蛋白表达,TGF-β1siRNA处理后,黄芪甲苷诱导的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明显下降;此外,黄芪甲苷可显著性诱导Smad2/3表达,经TGF-β1 siRNA处理后,黄芪甲苷诱导的Smad2/3表达显著下降;加入Smad2/3抗体后,黄芪甲苷诱导的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明显下降.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刺激TGF-β1-Smad2/3通路的活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有利于骨形成.因此,本研究将为骨折愈合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松萝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松萝的急性毒性,为进一步毒理研究及临床安全使用该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给药量法给小鼠灌胃松萝水煎液,于给药前,实验第7、14天分别称量小鼠体质量,并连续14 d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和死亡情况.实验结束后,小鼠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解剖小鼠,对心、肝、脾、肺、肾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各脏器病理损伤情况.结果:松萝对小鼠的大给药量为10.4 g/(kg·d),实验期间松萝给药组小鼠一般状况未见异常;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松萝给药组雄性小鼠第14天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其余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松萝给药组(雄性、雌性)肝脏指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他各脏器指数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松萝给药组AST、ALT、BUN、CRE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病理观察发现松萝给药组雌性小鼠肝脏和肾脏有轻微的病理损伤情况.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松萝对小鼠有一定的急性毒性损伤.
-
松龄血脉康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联合长春西汀改善脑梗死后遗症的神经功能受损状态、日常行为能力和血流变相关指标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观察组47例,每日静脉滴注长春西汀1次(30 mg长春西汀加入500mL0.9NS静脉滴注),共用14 d,停用长春西汀后改为口服松龄血脉康胶囊,每日3次,每次1.5g,共用3月;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滴,用药方法同前.结果:松龄血脉康联合长春西汀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行为能力改善情况、总有效率(82.98%)优于单用长春西汀的对照组(总有效率59.52%);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各指标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其余血流变指标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松龄血脉康联合长春西汀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后遗症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血流变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药物协同作用.
-
基于牛蒡子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体外和体内选择性差异的脏腑相互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牛蒡子水提取物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对大鼠体内和体外孤立脏器的选择差异.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时间点大鼠灌胃给药后和体外吸收各组织中牛蒡苷、牛蒡苷元的含量,并进行相应处理,比较两者区别.结果: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在大鼠各组织中分布广泛,体内与体外均在肺部分布趋势均较大,其他脏器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体内与体外分布结果与牛蒡子归肺经相一致,其他脏腑中的分布差异可能与脏腑相互作用有关.
-
虫草素对舌癌TCA-8113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虫草素在体外对舌癌TCA-8113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噻唑蓝法(MTT)测定虫草素对TCA-8113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虫草素对TCA-8113细胞周期的影响情况以及是否诱导TCA-8113发生凋亡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虫草素对TCA-8113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能够引起TCA-8113细胞发生G2期细胞周期阻滞,并诱导TCA-8113细胞发生凋亡作用;CyclinB1和Bc1-2表达减少,Cdc2和Bax表达量没用明显变化.结论:虫草素有效的引起TCA-8113发生细胞周期阻滞,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从而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为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舌癌等肿瘤疾病提供了依据.
-
中医骨伤科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中医骨伤科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存在尚无骨伤科国际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药在国际骨科指南中占的比重少、指南制定的方法学不规范、采用的证据评价及推荐体系尚需完善、临床研究证据级别低、临床研究未经伦理审查的现象普遍、临床医师科研能力整体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对策:提高临床医师的科研能力,遵循规范的指南制定流程,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采用GRADE证据评价及推荐体系,制定骨伤科国际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推行伦理审查制度,推广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培训.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9 10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