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천진의과대학학보
- 主管单位: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147
- 国内刊号: 12-125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咀嚼肌间隙病变的CT及MRI诊断
目的:探讨发生在咀嚼肌间隙(MS)病变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1例MS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例经临床诊断.结果:19例原发病变中,下颌骨鳞癌3例,血管瘤4例,感染7例,软骨肉瘤、骨软骨瘤、含牙囊肿、表皮样囊肿和成釉细胞瘤各1例.12例继发病变中,上颌骨鳞癌1例,颈动脉鞘间隙血管瘤2例,颈动脉鞘间隙神经鞘瘤1例,颌下腺区多形性腺瘤1例,腮腺多形性腺癌1例,颈动脉鞘间隙脂肪瘤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右眼眶及右鼻窦非角化性癌1例,左中前颅底脑膜瘤1例,腮腺肌上皮癌1例,鼻咽癌1例.结论:CT和MRI能清晰显示MS病变的形态、边界、范围、相邻结构的异常改变,对鉴别咀嚼肌间隙炎症与肿瘤、继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
-
羟乙基淀粉对心脏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 130/0.4注射液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全麻平卧位手术患者,ASA Ⅰ ~Ⅱ级,静脉快诱导插管待循环动力学平稳后,输注HES 15 mL/kg,30 mL/min.分别于输注前(T1)、HES输毕即刻(T2)、手术开始1 h(T3)、手术开始2h(T4)、缝皮结束(T5)记录心功能参数.结果: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肌加速度指数(ACI)在输注后各时点与输注前(T1)比较,未见明显改变(P>0.05);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胸腔液体含量(TFC)在T2较T1升高(P<0.01);外周血管阻力(SVR)在T2较T1下降(P<0.01).结论:以15 mL/kg,30 mL/min快速输注6%HES 130/0.4注射液对患者心脏功能无明显影响,临床安全可行.
-
X线与MRI评价股骨头坏死分期的比较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X线与MRI分期结果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40例(61髋),根据ARCO分期并结合Froberg等分期标准对所有病例的X线和MRI分别进行分期和分型,比较X线与MRI分期的一致性,并评价X线对股骨头坏死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根据MRI分期,Ⅰ期16髋、Ⅱ期22髋、Ⅲ期18髋、Ⅳ期5髋;根据X线分期,Ⅱ期18髋、Ⅲ期12髋、Ⅳ期5髋.评价骨坏死部位、坏死范围、关节表面塌陷与否及塌陷程度的一致者分别为67.5%、62.5%、85.0%、55.6%.X线评价股骨头坏死Ⅱ期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81.8%、66.7%、62.5%、75.0%;Ⅲ期分别为66.7%、100.0%、100.0%、78.6%;Ⅳ期均为100%.结论:X线不能准确判断股骨头坏死关节面塌陷与否,而ARCO分期系统基于X线表现对Ⅱ、Ⅲ期进行评价,其准确性差,且对坏死部位和范围难以客观描述,不能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
随机尿白蛋白/肌酐与24h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mAlb)与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晨尿ACR的相关性,探讨采用随机尿ACR代替24 h-mAlb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20位住院患者24h尿、晨尿、随机尿的尿液标本,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24 h-mAlb,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ACR.结果:晨尿组ACR与随机尿组ACR无统计学差异(P>0.05),晨尿组ACR与24 h-mAlb呈正相关(r=0.714 5,P<0.01),相关性良好;随机尿组ACR与24 h-mAlb呈正相关(r=0.823 5,P<0.01),相关性良好.结论:测定随机尿ACR方法简单易行,尤其是方便门诊病人,可代替24 h-mAlb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
-
天津部分地区志贺菌临床株血清分型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目的:比较天津部分地区不同时期分离的志贺菌临床株的血清型及耐药状况.方法:应用志贺菌分型血清对不同时期分离的154株志贺菌临床株进行分型,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2009-2011年分离的宋内志贺菌占90.91%(140/154),较上世纪80年代初明显增加,成为近年来的优势菌群.药敏结果示1981-1983年分离的志贺菌仅对四环素、链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3.10%(27/29)、72.41%(21/29),对三代头孢、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喹诺酮类药物100%敏感.2009-2011年分离的志贺菌除了对四环素、链霉素耐药率仍较高外,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别为96.75%(149/154)、77.27%(119/154)、96.10%(148/154).福氏志贺菌对部分三代头孢、诺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宋内志贺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低于宋内志贺菌,二者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相仿.2009-2011年分离的志贺菌多重耐药率为96.10%(148/154),明显高于1981-1983年分离株(31.03%,9/29).结论:近年来天津市部分地区志贺菌优势菌型以宋内志贺菌为主,有逐渐多样化趋势,耐药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多重耐药情况日趋严重.
-
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儿童15例,均为完全分节性半椎体畸形.其中2例行凸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其余均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随访,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及后凸角度矫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7个月.脊柱冠状面平均Cobb角由术前47.5°矫正至16.1°,矢状面平均后凸角由术前31°矫正至12.7°.末次随访矫正效果无丢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内固定无松动.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矫正效果满意.
-
超声结合CA125对绝经后妇女附件区肿物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绝经后附件区肿物超声检查的特点及血清CA125值,总结超声诊断结合CA125对绝经后盆腔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9例绝经后附件区肿物患者的超声图像及血清CA125值.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图像表现为有实性成分的多房囊肿、实质性肿瘤、盆腔积液、血流信号及CA125增高与肿瘤的恶性度有密切关系.结论:超声检查结合CA125在绝经后附件区肿物的预防及诊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MRI特点
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垂体瘤98例,其中GH腺瘤51例,微腺瘤18例,大腺瘤33例;非GH腺瘤47例,微腺瘤18例,大腺瘤2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泌乳素(PRL)腺瘤.患者均行垂体MRI平扫,71例患者行增强检查.评估腺瘤在MRI上的形态、信号特点及向周围侵犯情况.结果:GH腺瘤T2WI上呈等或低信号,较少囊变坏死.GH微腺瘤易使鞍底下陷,大腺瘤与PRL大腺瘤一样向周围生长,但多向下突入蝶窦.部分GH腺瘤患者可见颅骨板障增厚.结论:GH腺瘤T2WI上呈等或低信号,较易向下生长.
-
不同方法测量调节滞后结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测量调节滞后所得结果的可供比对的正常范围,为临床检查中调节滞后测量方法的选择及结果比对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81名18~25周岁在校大学生近视患者,应用电脑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行规范验光后,分别用Nott法、MEM法和融像性交叉柱镜法(FCC法)测量其注视眼前40 cm处视标时的调节滞后量.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统计学差异及线性回归关系.结果:(1)采用Nott法、MEM法及FCC法测量被检眼注视眼前40 cm处视标时调节滞后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038,P<O.001).(2)Nott法及MEM法测量结果与FCC法测量结果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15+0.381X,r2=0.305;Y=0.698+0.600X,r2=0.571.结论:临床上选择不同方法测量调节滞后时,应将测量结果与相对应的正常范围比对.
-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均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动态观察患者化疗过程中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化疗后第5、10天WBC和PLT进行性明显下降(P<0.01),第14天较第10天已逐渐回升(P<0.05),但仍明显低于化疗前水平(P<0.01);而RET%和IRF%第5、10天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1),RET%第10天较第5天低,IRF%第10天较第5天已有所回升,但两个参数第10天较第5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4天恢复到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可作为监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和恢复较好的指标,比白细胞和血小板更灵敏,值得临床应用.
-
TEE引导短输送系统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
目的:探讨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应用短输送系统经胸微创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方法:39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男13例,女26例,年龄6月~6岁,体质量5.8~23 kg,X线心胸比值0.40~0.68.其中膜周部VSD 37例,肌部VSD 2例.经胸骨下端3~5肋小切口,暴露右心室表面,在TEE引导和实时监测下,穿刺右心室游离壁,建立轨道,通过短输送装置直接将封堵器安放在VSD部位.结果:37例患者封堵成功,2例改为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置入封堵器直径4~10 mm,术后3~5d出院,随访3~24月,无残余分流、主动脉瓣返流以及周围组织卡压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短输送系统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CPB)下封堵室间隔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
-
胃腺癌cagA+幽门螺杆菌感染中HIF-1α和iNOS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HIF-1α和iNOS在cagA+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胃腺癌病历及蜡块138例,均已经c14呼气试验证实为Hp阳性,采用PCR方法检测胃腺癌石蜡组织中的cagA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和iNOS的基因表达.结果:cagA阳性表达与胃腺癌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HIF-1α和iNOS在cagA+组中表达明显高于cagA-组(P<0.05).结论:cagA基因可通过促进HIF-1α和iNOS的表达促进胃癌的发生.
-
成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成人脊髓栓系综合征(ATCS)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ATCS患者30例,参照Lee ATCS分型:脑脊膜膨出修复术后2例、终丝紧张13例、脂肪瘤形成12例、脊髓裂2例、蛛网膜粘连1例.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显微镜下去栓系手术,对主要症状的缓解、并发症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9年.以腰痛为主要症状患者恢复佳,优良率为93.8%,其他症状患者分别为下肢麻木疼痛83.3%、下肢运动障碍75%、大小便功能障碍50%,各症状组之间优良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u检验,P<0.05).Lee分型各组术后疗效:终丝紧张和脂肪瘤形成组疗效分别为92.3%、91.7%,明显高于其他各组(u检验,P<0.05).并发症情况:脑脊液漏2例,强化缝合后自然愈合;硬膜外血肿1例,急诊手术血肿清理,术后效果良.术后2年脊髓再栓系1例,保守治疗,效果差.结论:ATCS手术效果一般较为满意,终丝紧张或脂肪瘤形成,主要症状为腰痛者效果佳,既往手术脑脊膜修复或者去栓系组且术中发现广泛蛛网膜粘连组术后效果差.
-
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15例受试者分为糖调节受损组(IGR,49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NT2DM,74例)、正常糖耐量组(NGT,92例),采用B超定性测定脂肪肝的有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一般资料特征显示,3组的性别、HDL-c、ALT、AST、ALP、BUN、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R与NT2DM组舒张压(P<0.01)、γ-GGT(P<0.05)明显高于NGT组.年龄、收缩压、BMI、腰围、TC、TG、LDL-c、FPG、2hPG(P<0.01)随血糖升高逐渐升高(NT2DM组>IGR组>NGT组).(2)NAFLD检出率,随糖代谢紊乱加重而逐渐增高(P<0.001).NGT、IGR及NT2DM组NAFLD检出率分别为16.3%、38.8%、64.9%.其中男性检出率分别为20.83%、54.55%、68.18%,女性检出率分别为10.87%、25.93%、60.00%.(3)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BMI、TG、HOMA-IR是NAFLD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糖代谢紊乱的加重,NAFLD的患病率明显升高;BMI、TG及胰岛素抵抗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急症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探讨急症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急症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临床资料中45例输尿管镜碎石术成功,1例先天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部分击碎后进入肾盂,1例对侧肾切除术后因患侧输尿管狭窄进镜失败,择期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术中均留置双J管,梗阻均解除,无严重并发症,术后2d尿量正常,术后1~3 d血尿消失.术后46例患者肾功能(血尿素氮、肌酐)均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5.7%(45/47).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代谢综合征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直径的影响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123例住院AF患者(62例阵发AF,61例持续AF),根据左房直径分为两组,其中97例为左房扩大组(左房直径≥35 mm),26例为左房正常组(左房直径<35mm),对两组的基线特征、AF类型、合并代谢综合征例数、超声心动图指标、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非瓣膜性AF患者左房直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左房扩大组代谢综合征(IDF标准)发生率高于左房正常组(72.9%vs 46.2%,P<0.01).两组间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尿素氮、肌酐水平、体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非瓣膜性AF患者左房直径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AF类型、年龄、尿酸水平及代谢综合征(OR值分别为4.428、1.078、1.010及4.888,P值均<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是非瓣膜性AF患者左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可以作为改善心房重构的重要措施之一.
-
糖代谢异常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血管受损的关系
目的:分析不同糖耐量人群血脂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判断其心血管受损情况.方法:根据241名受试者的OGTT结果,将其分为4组,即NGT组、IGR组、T2DM组、T2DM合并CHD组,检测其血脂指标(TG、CHO、LDL-C、HDL-C、VLDL-C)及血清hs-CRP水平,并作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分析及血脂与hs-CRP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T2DM组的TG水平明显高于NGT组和IGR组,但与T2DM合并CHD组无显著性差异,NGT组和IGR组,IGR组和T2DM合并CHD组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合并ACS组的CHO水平和hs-CRP明显高于其余各组,T2DM组较IGR组也有明显升高,NGT组的hs-CRP明显低于其余各组.T2DM组和T2DM合并CHD组的LDL-C水平明显高于NGT和IGR组.(2)血清hs-CRP与TG、CHO、LDL-C和VLDL-C这4项指标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高TG血症和高LDL-C血症是T2DM患者血脂代谢的突出特点,而T2DM合并CHD患者表现为高CHO血症,其高LDL-C血症也更为突出.IGR、T2DM和T2DM合并CHD的患者hs-CRP水平均要高于NGT人群,但是T2DM合并NSTE-ACS的患者hs-CRP升高为显著,且hs-CRP与TG、CHO、LDL-C、VLDL-C呈正相关,提示血脂指标和hs-CRP可以一起评价糖尿病及其前期病人的心血管受损情况.
-
晕厥在直立倾斜试验结果判定和分型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患者在达到阳性标准时和晕厥时的血压、心率,探讨阳性标准对直立倾斜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727例行直立倾斜试验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生晕厥时的血流动力学明显比达到阳性标准时恶化(P<0.05).结论:在直立倾斜试验中当患者出现阳性反应时,不应急于终止试验,而是继续观察,直至患者晕厥或出现明显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而足以诊断为心脏抑制型,对于大于4 min仍未出现上述反应的患者,也应终止试验.
-
格列美脲盐酸二甲双胍复方片中格列美脲有关物质研究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格列美脲盐酸二甲双胍复方片中格列美脲有关物质,并对新增杂质X归属进行研究.方法:色谱柱:Agilent XD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为6.4 mmol/L磷酸二氢钠(pH=6.8)-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8 nm.应用HPLC-MS法对杂质X归属进行研究.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格列美脲主峰与各杂质峰间分离良好;杂质X为格列美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原料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所建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格列美脲盐酸二甲双胍片复方片中格列美脲有关物质的检查.
-
腮腺腺淋巴瘤的CT和MRI特征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Warthin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33~72岁,平均58.2岁.结果:28例中,10例为单侧腮腺单发,9例为单侧多发,6例为双侧腮腺单发,3例为双侧多发.共58个病灶,边界均清楚,平均大径2.3 cm,其中位于腮腺后下极45个,前下极7个,其他部位6个.肿瘤多呈软组织密度或等T1、稍长T2信号,少数病变中心可出现更低密度或明显长T1、长T2信号囊变区.MRI增强检查可呈轻-中度均匀强化.结论:发生于腮腺后下极的单发、单侧或双侧多发结节或肿块,边缘清楚,尤为中老年吸烟男性,应首先考虑腮腺腺淋巴瘤的可能性.
-
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评价
目的:观察对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行择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增加氯吡格雷的维持剂量能否进一步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并影响临床预后.方法:选取100例择期行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的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高维持量组(n=S0)和常规剂量组(n=50),术后分别给予氯吡格雷150 mg/d及75 mg/d治疗,7d后两组均以标准剂量维持.分别于术前及服药7d时测定患者的hs-CRP浓度,并随访比较术后7d和30 d时两组之间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及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术前hs-CRP浓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服药7d时高维持剂量组的hs-CRP下降程度显著高于标准维持剂量组(P=0.005).(3)术后7d时随访,两组在联合终点事件、术后缺血性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 d随访,氯吡格雷高维持剂量组较标准维持剂量组显著减少临床心脏不良事件,而且不增加出血的发生率.结论:增加氯吡格雷维持剂量可以显著降低NSTEACS患者PCI术后hs-CRP浓度,显著改善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抑制肿瘤生长的裸小鼠体内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36只BALB/c裸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A组为对照组9只每天给予阿拉伯树胶溶液灌胃,B组9只每天给予塞来昔布15 mg/(kg·d)灌胃、C组9只给予塞来昔布30 mg/(kg· d)灌胃、D组9只给予塞来昔布60 mg/(kg·d)灌胃,3周后均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继续灌胃给药4周后实验结束;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Ki-67、Bcl-2的表达.结果:塞来昔布具有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B、C、D3组移植瘤体积从建模后第7天即明显小于A组(P<0.001);组内比较发现,植瘤后第14天,B、C、D3组移植瘤体积有差异(B∶C,P<0.01,B∶D,P<0.001,C∶D,P<0.01),D组较B组、C组更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D∶B,P<0.001,D∶C,P<0.01),这种抑制作用从实验第7天开始持续到本次实验结束.A组与B组比较,Ki-67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然而A组与C组、D组比较,Ki-67蛋白表达有差异(P<0.01);B、C、D组内比较,Ki67蛋白表达有差异(B∶C,P<0.05,B∶D,P<0.001,C∶D,P<0.01),表现为D组较B组、C组更能抑制Ki-67表达(D∶B,P<0.001,D∶C,P<0.01).B、C、D3组与A组比较,Bcl-2表达有差异(P<0.001),然而Bcl-2表达在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表现为塞来昔布可以抑制Bcl-2蛋白表达.结论:塞来昔布可以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显著抗胃癌效应,塞来昔布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加肿瘤细胞凋亡途径实现.
-
基于CoroNaTM Green检测细胞内Na+浓度的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目的:建立并评价以CoroNa Green检测细胞内Na+含量变化的流式细胞术方法方法:完全生长培养基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分别给予Na+通道阻断剂TTX(终作用浓度分别为10、50 nmol/L)和Na+通道激动剂Veratridine(终作用浓度分别为5、10μmol/L),加CoroNa Green后用流式细胞仪对其信号进行检测;H9c2心肌细胞在含有NaCl(终作用浓度分别为25、50、100、150 mmol/L)的完全生长培养基中培养24 h,加CoroNa Green后用流式细胞仪对其信号进行检测 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等渗状态给予Na+通道阻断剂TTX大于10 nmol/L时胞内荧光信号强度明显减少(P<0.05),而Na+通道激动剂Veratridine对胞内荧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影响(P>0.05);在高渗状态下,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细胞内荧光信号明显增强(P<0.05),提示Na+内流明显增多.结论:CoroNa Green作为新型的荧光Na+指示剂,与流式细胞术结合,可以简便、有效的检测细胞内游离Na+含量.
-
衔接蛋白p66Shc CH2结构域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目的:构建可以产生分泌p66Shr CH2结构域重组蛋白的质粒,期望进一步研究p66Shc的功能.方法:利用定点诱变的方法在pDisplay中去除HA和Myc表达序列,但保留小鼠Igκ信号肽和PDGFR跨膜结构域.在小鼠Igκ信号肽后是外源CH2结构域、凝血因子Xa识别位点和Flag序列,与PDGFR跨膜结构域形成融合基因.PCR扩增得到完整表达片段后用于慢病毒载体上的克隆,之后在包装细胞Fx293中产生重组慢病毒用于后续实验.结果:经测序证实所构建的质粒序列与预期序列一致,酶切和PCR验证质粒构建正确,体外感染细胞后产生重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体外可以产生p66ShcCH2结构域的慢病毒载体,为体外产生重组分泌的CH2多肽和体外鉴定与p66ShcCH2结构域结合的蛋白分子实验奠定基础.
-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上皮-间质转变相关基因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上皮-间质转变相关基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前后的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PCR观察细胞内p-Src及上皮间质转变标志物E-钙黏素(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变化,报告基因技术检测Snail在转录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上调E-cadherin在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下调β-catenin在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及Snail的启动子活性.结论: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上皮间质转变相关基因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SGC7901细胞Snail的启动子活性有关.
-
东北鹤虱提取物LEGPS-Ⅱ对小鼠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东北鹤虱提取物LEGPS-Ⅱ对小鼠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培养腹腔巨噬细胞(MΦ),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H2O2氧化损伤组;3个浓度的LEGPS-Ⅱ(30、60、120μmol/L)保护组.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经H2O2处理过的氧化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NO的含量、iNOS的活力明显升高(P<0.01),T-SOD活力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H2O2损伤组相比,给LEGPS-Ⅱ各组均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P<0.01);使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iNOS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1),T-SOD活力显著提高(P<0.05,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东北鹤虱提取物LEGPS-Ⅱ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而在不同阶段保护经H2O2损伤的巨噬细胞
-
hTERT启动子引导hNIS基因重组腺病毒介导放射性核素的裸鼠显像
目的:在裸鼠体内实验中,观察使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核心启动子引导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介导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可行性.方法:扩增重组腺病毒,测定转染后U87细胞摄碘率,构建U87人胶质瘤荷瘤裸鼠模型,使用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进行体内转染,进行放射性核素99Tcm显像.结果: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转染端粒酶阳性的U87细胞后,hNIS基因能够介导胶质瘤细胞摄碘,并且该病毒能对U87胶质瘤荷瘤裸鼠进行体内转染;成功介导靶向性hNIS基因的表达,而转染后的荷瘤裸鼠模型能成功介导放射性核素99Tcm O4-显像.结论: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能够实现裸鼠体内hNIS基因的靶向性表达,并能介导放射性核素99Tcm显像.
-
alpha-晶体蛋白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中的表达
目的: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动物模型,研究alphaA-和alphaB-晶体蛋白在其视网膜组织中的mRNA定量表达及定位分布特点.方法:选取34只C57/BL小鼠于出生后7 d(P7)置于(75±5)%高氧状态下饲养5d,后回到正常环境中;另选取34只同日龄幼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素血管灌注及视网膜铺片法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并行Real time RT-PCR检测alphaA-和alphaB-晶体蛋白mRNA在氧诱导模型鼠和正常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这两种晶体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定位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鼠的视网膜血管形态特征为相对低氧状态下5d后(P17)在其视网膜中周部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交界处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出现周边渗漏.实验组alphaA-晶体蛋白mRNA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20.378,P<0.01);实验组alphaB-晶体蛋白的表达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95,P>0.05).两种alpha-晶体蛋白阳性细胞均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内核及外核细胞层.结论: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组织中,alphaA-和ahphaB-晶体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表达具有时空依赖性.
-
单分散PS/PGMA核-壳型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目的:采用种子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包覆在聚苯乙烯(PS)种子上,制备出纳米级、单分散的核-壳型PS/PGMA高分子微球.方法:考察了引发剂(过硫酸钾)、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单体(GMA)的用量和PS种子微球粒径等条件对PS/PGMA纳米微球粒径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IR)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可以实现对微球粒径的调控,IR测定显示制备的微球含有PGMA与PS的特征官能团,TEM可看出所制微球球形度较好,具有清晰的壳-核型结构.结论:该方法制得PS/PGMA微球表面富含环氧基,因此更易于表面改性,克服了单一PS微球不易改性的缺点.
-
PPAR α/γ双重激动剂的设计及分子动力学研究
目的:设计PPARα/γ双重激动剂,提高其降糖活性,为以后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方法:应用Schrodinger Suite 2009中的Glide模块对drug-like数据库进行高通量虚拟筛选,对筛选出的结构利用“Core Hopping”模块进行修饰,利用Gromacs 4.0软件包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将PPARα/γ的空载蛋白及其与选出的配体小分子复合物体系分别进行10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后应用Qikprop模块做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预测来推测这些化合物的成药可能性.结果:设计出一系列新的PPARα/γ双重激动剂.用分子对接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新激动剂和PPARα/γ的相互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的激动剂ragalitazar相比有更好的结合能力.通过ADME预测得出设计出的化合物均符合类药5原则.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的小分子与PPAR α/γ的结合能力理论上优于激动剂ragalitazar.预期这些化合物可能成为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标化合物.
-
委陵菜黄酮衍生物促进L6细胞GLUT4的转位活性
目的:筛选出具有促进骨骼肌细胞L6表面GLUT4转位活性的委陵菜黄酮衍生物.方法:将实验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胰岛素组(以胰岛素刺激20 min)和黄酮衍生物组(加不同衍生物刺激24 h),用类ELISA法测定细胞膜上GLUT4的量.结果:对黄酮衍生物1~14影响L6大鼠骨骼肌细胞GLUT4转运的实验结果表明,衍生物1、5、6、8~11在10 μg/mL作用浓度下,促进GLUT4转位的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3.60±0.30)倍、(3.66±0.26)倍、(2.87±0.49)倍、(3.97±0.37)倍、(2.82±0.45)倍、(3.37±0.67)倍、(4.43±0.61)倍(P<0.05).化合物6与胰岛素叠加作用为空白对照组的(4.31±0.22)倍(P<0.05).结论:委陵菜黄酮衍生物促进GLUT4转位的作用为首次报道.黄酮衍生物1、5、6、8~11有明显地促进L6表面GLUT4转位的作用;化合物6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
-
血红素加氧酶-1与消化道疾病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为诱导性血红素加氧酶,亦称热休克蛋白32,许多诱导因素均可引起其活性及蛋白量增加,已有研究证实其作为一种应激蛋白,在有害环境刺激和疾病条件下对消化道具有抗炎、抗组织损伤、抗氧化、细胞黏膜保护以及调节胃肠运动等积极作用.
-
HPLC法同时测定肺闭宁颗粒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肺闭宁颗粒中盐酸麻黄碱与盐酸伪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三乙胺(3∶97∶0.1∶0.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3nm.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456~1.596μg、盐酸伪麻黄碱在0.356~1.246 μg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盐酸麻黄碱99.49%,RSD为1.73%;盐酸伪麻黄碱98.56%,RSD为1.12%(n=6).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复方氢氯噻嗪片的溶出度考察
目的:建立复方氢氯噻嗪片剂的溶出度考察方法.方法:考察在不同的溶出介质、转速下复方氢氯噻嗪片中的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的溶出情况,筛选溶出参数.结果:确立了以1 000 mL PBS 6.8为溶出介质、桨法转速为50 r/min的溶出方法.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结果可靠,可用于药品制剂的质量控制.用该方法测得自制片剂与市售片剂溶出行为基本一致.
-
复方氢氯噻嗪片剂的质量控制
目的:对自制复方氢氯噻嗪片剂中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两种药物建立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保证该药品质量稳定、可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药物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Φ200 mm×4.6 mm,5μm),乙腈-水-冰醋酸(500∶5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0.5 mL/min,进样量为20 μL,柱温为室温.结果:缬沙坦含量为标示量的94.55%,在10~4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r=0.999 6,n=9),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1.25%(n=9).氢氯噻嗪含量为标示量的96.63%,在5~2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r=0.999 2,n=9),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0.82%(n=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好,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复方氢氯噻嗪片剂中两种药物的质量.
-
三种HPLC色谱条件下测定奥美拉唑含量方法的比较
目的:考察用HPLC法检测奥美拉唑含量时,3种不同色谱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HPLC法,分别建立C8-乙腈体系、C8-甲醇体系、C18-甲醇体系并分别测定奥美拉唑3个厂家制剂的含量,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个厂家制剂中奥美拉唑的含量测定在C8-乙腈体系、C8-甲醇体系、C18-甲醇体系3种不同体系下是一致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奥美拉唑在3种不同色谱条件下进行含量测定,其测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
颈部脓肿致急性呼吸衰竭1例
颈部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患者多以咽痛、发热、颈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就诊于耳鼻喉科,而少见因急性呼吸衰竭而就诊于内科的病例,现将我院救治1例由颈部脓肿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及严重感染的患者介绍如下.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近期疗效分析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其病情较为复杂,治疗较为困难,往往数年甚至是十几年仍不能完全治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1].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局部软组织纤维瘢痕化、缺血、坏死所致[2].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