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护理及救治体会

    作者:郇小凤

    目的:对门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急诊室收治的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急救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9例患者经过急诊护理,抢救成功的患者共有45例,其抢救成功率为91.84%。结论:对于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上应该及时止血,纠正休克,以提高急救成功率。

  • 门脉高压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施丹

    目的:调查研究门脉高压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门脉高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手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疗效总有效率为88.2%,与对照组的67.7%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为92%,与对照组的76%相比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在门脉高压疾病中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升患者住院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树勋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PSPH患者均行全腹CT平扫及增强,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分析脾静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血管开放及曲张情况。结果18例PSPH均表现为脾静脉闭塞、中断。⑴胃冠状静脉(GCV)未受累及15例中,胃冠状静脉12例、胃短静脉(GSV)15例、胃网膜静脉(GEV)15例、胃结肠干(GCT)10例可见静脉曲张,脾-肾静脉交通1例;⑵胃冠状静脉受累及3例中,均出现GCV、GSV、GEV及GCT曲张,脾-肾静脉交通2例。结论 MSCTA能清晰显示PSPH中脾静脉狭窄、闭塞及周围侧支循环血管曲张情况。

  •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卢培英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奥曲肽0.1mg静注;NS 100ml加泮托拉唑40mg静滴,每日2次.同时再以NS 500ml或5%GS 500ml加奥曲肽0.3mg连续静滴,以25μg/h.以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患共14例,显效12例,占86.0%,有效13例,占92.9%;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有效4例,占80%.结论:奥曲肽加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在有效降低门脉压力同时,对全身血流动力学无影响,不良反应少,此外止血快、效率高,为以后硬化剂或手术治疗赢得了时间.

  •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DSA表现及其与门脉高压间的关系

    作者:陈毓秀;李广琪;张洪新;康军

    目的:研究肝癌中肝动-静脉瘘的发病率、分型、发生部位以及与肝癌类型、肿瘤血供和门脉高压之间的关系.方法:110例选自我科1989-1999年间收治的经临床和影像资料证实的583例肝癌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DSA检查证实为肝动-静脉瘘.其中男102例,女8例,年龄27-70岁,平均48.5岁.原发性肝癌103例,转移性肝癌7例(其中原发结肠癌3例,壶腹癌2例,胰腺癌1例,贲门癌1例);合并腹水58例,上消化道出血31例.行纤维胃镜检查33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30例.结果:肝癌中肝动-静脉瘘平均发生率为18.9%.肝动-静脉瘘多发生于多血供、巨块型、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分别为80.9%、 62.7%、93.6%).肝动-静脉瘘中103例为单纯型,占93.6%,表现为:肝动脉-门静脉瘘97例(88.2%),肝动脉-肝静脉瘘4例,肝动脉-下腔静脉瘘2例.7例复杂型表现为:同时存在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下腔静脉瘘3例,肝动脉-下腔静脉瘘、肝动脉-肝静脉瘘1例,先肝动脉-门静脉瘘,后肝动脉-下腔静脉瘘1例,先肝动脉-下腔静脉瘘、后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3处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按肝动-静脉瘘发生部位分型:周围型95例(86.4%),中央型15例(13.6%).上消化道钡餐和纤维胃镜对合并腹水和上消道出血病例的检查结果显示:纤维胃镜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论:肝动-静脉瘘在肝癌中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原发性肝癌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肝动-静脉瘘多发于巨块型、多血供肝癌,常提示病变的严重程度;肝动-门静脉瘘可能是中晚期肝癌顽固性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之一.肝动-静脉瘘引起的门脉高压中,临床表现腹水为主,出血次之.纤维胃镜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DSA应做为合并门脉高压肝癌患者的常规检查.肝动脉栓塞可阻断肝动-静脉瘘,缓解门脉高压所致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并减少通过静脉分流引起的远处转移.

  • 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TIPS 术后腹水改善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黎洲;李兴;宋杰;蒋天鹏;吴晓萍;周石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后腹水改善的效果和影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改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接受 TIPS 治疗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时间为(615±566)d。结果36例患者(77%) TIPS 术后4周腹水开始缓解(早期有效),40例患者(85%)TIPS 术后8周有效,其中11例患者术后4周无效,4例患者在术后8周腹水改善。多变量分析提示 TIPS 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是预测腹水缓解早期有效的独立预测因子。依据血清肌酐水平分组,血清肌酐不超过168μmol/L 组患者的生存率较血清肌酐>168μmol/L 组明显升高,TIPS 术后早期有效患者生存率较无效患者有明显提高。结论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低肌酐水平与 TIPS 术后早期有效相关,TIPS 术后腹水消退早期有效的患者生存率较高。血清肌酐水平低于168μmol/L 的患者 TIPS 术后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 脾脏ADC值与门脉高压及脾亢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徐技峰;詹松华;张安君;朱琼;黄学菁

    目的 探究脾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52例行腹部MRI(包括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其中正常组18例,肝硬化无门脉高压症组24例及有门脉高压症组10例,分别测量脾脏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肝硬化患者脾亢指标--外周血细胞(RBC/WBC/PLT)数值与脾脏ADC值的相应关系.结果 随着门脉高压的出现脾脏ADC值降低,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的变化与脾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门脉高压时脾脏ADC值的下降反映了相应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但并不能反映相伴发生的脾亢.

  •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MRA诊断

    作者:张应和;陆巧葱;谭婉嫦;胡海菁

    目的 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在诊断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PSPH)中的价值.方法 23例PSPH患者行中上腹部3D DCE MRA,工作站上采用大强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进行血管重建.结果 23例PSPH均表现为脾静脉中断.侧枝循环血管:①胃冠状静脉(GCV)未受累及19例中,GCV 13例、胃短静脉(GSV)19例、胃结肠干(GCT)11例、胃网膜静脉(GEV)19例可见曲张,脾-肾静脉交通1例;②GCV受累4例中,均出现GCV、GSV、GCT、GEV曲张,脾-肾静脉交通3例.结论 3D DCE MRA能完整显示PSPH的异常血管细节.

  • 门脉高压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作者:龙行安;程红岩;王晓琰;刘建秦

    目的 探讨上腹部磁共振对比增强三维血管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对显示门脉高压所致血管改变及血流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门脉高压患者,运用GE Sign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3D CE-MRA 和2D CE-MRA成像,分析门脉高压的MRA表现.结果 (1)门静脉纤细狭窄18例.(2)门静脉闭塞、海绵样变11例.(3)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43例.(4)腔静脉狭窄、闭塞 11例.(5)奇静脉、半奇静脉开放4例.(6)脐静脉开放4例.结论 3D CE-MRA是诊断门脉高压所致门脉系统血管及血流改变的可靠方法.

  •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伴胰源性门脉高压1例

    作者:邢静静;高剑波;梁盼

    患者女,13岁,因间断呕血、黑便8 d 入院。患者8 d 前无明显诱因呕血1次,量约1000 mL,解柏油样大便1次,伴头晕、胸闷,无乏力、心悸,随后间断呕血、黑便2次。既往无肝炎及手术外伤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血小板及红、白细胞计数正常,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

  • 肝脏结节性再生性增生1例

    作者:李雪芹;赵大伟;贾翠宇;王欣欣

    患者 女,44岁.因反复腹泻半年余,发现肝硬化1周余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水样便,每天2次,不伴里急后重,进食油腻食物后腹泻加重.无发热、皮肤瘙痒、恶心、腹胀、腹痛及黑便.在当地诊所服用中药治疗2月,病情未见好转.20 d前出现腹胀,来本院就诊并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静脉曲张,考虑肝硬化,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LT)44.9 U/L,谷草转氨酶(AST)38.7 U/L,总胆红素(TBIL)7.8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77.9 U/L,甲胎蛋白(AFP)3.24 ng/mL.乙肝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均阴性.临床诊断:特发性门脉高压;肝内占位,性质待定.

  •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在腹部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殷小平;李彩英

    腹部疾病在临床工作中占很大比例,特别是门静脉系统的相关疾病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随着16层及64层螺旋CT广泛应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uli-slice row CT portography,MSCTP)作为一种相对无创性检查方法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它能清晰显示门静脉分支及属支等细管径血管,因此MSCTP对肝硬化,肝癌,肝移植,胰源性门脉高压等疾病治疗前门静脉系统情况的评价方面显示其独特的价值.本文就MSCTP检查技术、技术参数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加以综述.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肝脏影像学表现

    作者:郝传玺;王晓林;赖云耀;刘伟;金龙;陈尘;高健;洪楠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继发于基因异常的血管发育不良为基本病变[1]。国外文献报道肝脏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HT)发病率约8%~31%,包含血管、实质和胆道系统的病变[2]。虽然累及肝脏的患者多无症状,但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门脉高压、门体分流性脑病及胆管炎的患者也有报道[2]。因此,从临床角度来说,对 HHHT 的确切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DSA表现及其与门脉高压间的关系

    作者:郭卫平;张洪新;王执民;王义清;倪代会;李文献;关彦

    目的研究肝癌中肝动-静脉瘘的发病率、分型、发生部位以及与肝癌类型、肿瘤血供和门脉高压之间的关系. 方法 110例选自我科1989/1999间收治的经临床和影像资料证实的583例肝癌患者. 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DSA检查证实为肝动-静脉瘘. 其中男102例,女8例,年龄27~70岁,平均48.5岁. 原发性肝癌103例,转移性肝癌7例(其中原发结肠癌3例,壶腹癌2例,胰腺癌1例,贲门癌1例)合并腹水58例,上消化道出血31例. 行纤维胃镜检查33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30例. 结果①肝癌中肝动-静脉瘘平均发生率为18.9%. ②肝动-静脉瘘多发生于多血供、巨块型、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分别为80.9%,62.7%和93.6%). ③肝动-静脉瘘中103例为单纯型,占93.6%,表现为:肝动脉-门静脉瘘97例(88.2%),肝动脉-肝静脉瘘4例,肝动脉-下腔静脉瘘2例. 7例复杂型表现为:同时存在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下腔静脉瘘3例,肝动脉-下腔静脉瘘、肝动脉-肝静脉瘘1例和先肝动脉-门静脉瘘,后肝动脉-下腔静脉瘘1例,先肝动脉-下腔静脉瘘、后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和3处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 ④按肝动-静脉瘘发生部位分型:周围型95例(86.4%),中央型15例(13.6%). ⑤上消化道钡餐和纤维胃镜对合并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检查结果显示:纤维胃镜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结论①肝动-静脉瘘在肝癌中的发生率较高. 其中原发性肝癌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 ②肝动-静脉瘘多发于巨块型、多血供肝癌,常提示病变的严重程度;③肝动-门静脉瘘可能是中晚期肝癌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肝动-静脉瘘引起的门脉高压中,临床表现腹水为主,出血次之. ⑤纤维胃镜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阳性检出率明为高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DSA应做为合并门脉高压肝癌患者的常规检查. ⑥肝动脉栓塞可阻断肝动-静脉瘘,缓解门脉高压所致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并减少通过静脉分流引起的远处转移.

  • 门脉高压犬小肠微循环超微结构的变化

    作者:董蕾;李晓青;万晓龙;赵平;高东五

    目的研究门脉高压犬小肠微循环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行缩窄门静脉主干1/2加丝线慢性栓塞术建立犬肝前性门脉高压症模型,观察小肠黏膜上皮和黏膜及黏膜下层微循环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肝前性门脉高压犬小肠黏膜及黏膜下微循环超微结构改变的特征为:血管数量增多,直径增大;微动脉腔小、壁厚,胶原纤维增生、紊乱,内皮细胞受损;微静脉腔大、壁薄,基膜及内皮细胞受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白细胞浸润;肠黏膜上皮细胞、基底膜受损,回肠平滑肌细胞核畸形.结论门脉高压犬小肠黏膜及黏膜下微循环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改变.

  • 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乔伟;鲁建国;王青;李鹏超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了解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雄性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等分为5组:4个实验组(80只,每组20只)采用腹腔及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同时饮用酒精溶液进行诱导;对照组(20只)给予普通饮水和饲料.分别于2、4、7、10周后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肝硬化过程中肝细胞经历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的形成;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发生相应变化,平均动脉压(MAP)表现为逐渐下降,门静脉压力(PVP)、下腔静脉压(IVCP)及门静脉阻力(PVR)表现为逐渐升高,门静脉血流量(PVF)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内脏血管阻力(SVR)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结论本方法可建立稳定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且适于大批量制作;在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肝组织病理学均发生了变化,可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方面的相关研究.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治疗术式对照分析

    作者:王妮;贾军琪;王为真;王明全;允秀俐

    目的 对目前国内开展的治疗门脉高压症的4种介入术式进行对照分析,以期对不同病程的患者提供佳介入治疗方案.方法 对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43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按Child肝功分级后,依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分别实施TIPSS、PTVE、PSE、PTVE联合PSE 4种介入治疗.术后1、3、6个月来院复查(肝功、彩超或CT等),追踪随访6~24个月.结果 43例患者中实施TIPSS 5例、PTVE 4例、PSE 26例、PTVE联合PSE 8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立即停止,6个月内复发者1例,1年内复发者5例,2年内复发者5例.术后出现中量腹水或腹水明显增多者11例,出现少量胸水者7例.未发生腹腔出血或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1年内死亡者2例,2年内死亡者3例.结论 目前各种介入手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是肯定的,而且是安全的.其中以TIPSS疗效明显,PTVE+PSE次之,PSE对纠正脾亢有显效,PTVE可短期内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 彩色多谱勒超声对TIPS术后肝内人工支架血流检测及价值

    作者:段世玲;杜海军;贺东梅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已成为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一项重要临床选择.尤其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据文献报道,TIPS术的近期疗效比较好,中远期观察内支架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较高,及早发现并进行再通处理是维持疗效、避免症状复发的关键.本组主要讨论彩色多谱勒超声对TIPS术后门脉、内支架及血流状况的检测及应用价值,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 肝硬变门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2例治疗报告

    作者:杨生科;饶秦文

    尽管肝硬变门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已有完整的方案,但具体如何操作,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报告2例近期治疗病例,并就此与同道进行探讨.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支架逆行 T IPS术后分流道失效再通术2例

    作者:李伟之;魏炜;沈灿;刘梦莹;苏静文;李培杰;马富权;薛挥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 IPS )是一项专门治疗门脉高压及其合并症的介入放射学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食道胃静脉曲张反复出血、顽固性腹水、Budd‐Chiari综合征等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以及肝移植术前等待供体等,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是,T IPS术后支架发生再狭窄或闭塞,致使分流道失效;通常采用经颈静脉途径打通原支架或重新建立分流道,但仍有部分病例失效的分流道无法打通[1]。2014年我们对2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支架逆行 T IPS术后分流道失效再通术,成功打通原支架。现总结如下。

1249 条记录 59/63 页 « 12...55565758596061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