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体会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09年3月行腹腔镜手术16例,其中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11例,精索静脉结扎术3例,阑尾切除术2例,美克耳憩室切除术1例.手术方法:全麻插管,脐窝下缘切口0.5cm,置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在8~10mmHg.置入Trocar并插入腹腔镜,了解腹腔情况.对腹股沟疝或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于下腹部找到未闭的鞘状突,将带线针自内环口体表投影处穿入腹腔,沿内环口分离1周,插入接线针将线收紧,自皮下穿过,在皮下部位打结.
-
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臀部脓肿超声表现1例
患儿女性,1岁6个月,因发热5 d入院.B超检查所见:右下腹局部肠管壁增厚,组织结构紊乱,于肠襻问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内透声欠佳,另可见多个椭圆形的偏低回声结节,超声诊断(1)急性阑尾炎;(2)肠系膜淋巴结炎.入院1周时行阑尾及回肠憩室切除术,肠系膜淋巴结活检术.术后患者间断发热,多次对症处理后效果不佳.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在胆道手术中应用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2008-01我院在胆道手术中联合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施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术,其中,4例联合行胆囊切除术,3例行胆管切开取石,59,1为同时行胆囊切除和胆管切开取石术.1例发生胆漏,经保守治疗治愈.全组病例随访3 mo至6年,效果满意.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是合理、有效、安全的.
-
小儿克罗恩病合并梅克尔憩室炎误诊为阑尾炎1例
患儿男,4岁3月,以阵发性腹痛伴发热14天入院。患儿14天前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伴发热,高体温39℃,排粘液样便,伴腹泻,4~6次/天。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来我院,以“腹痛待查”收入院。既往有右侧腹股沟斜疝手术及直肠脱垂病史。查体:体温39℃,腹平软,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著,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白细胞为15.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为83.0%;彩超提示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增大。完善相关检查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呈轻度炎性改变,增厚僵硬,距回盲部40 cm处见小肠梅克尔憩室,呈炎性改变,遂行阑尾切除术、梅克尔憩室切除术、回肠端端吻合术。术后给予静脉营养,抗炎补液治疗,术后第2天排稀便及大量粘液样便,肉眼未见血便,午后有腹痛发热症状。病理回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合并肉芽肿性阑尾炎,提示为克罗恩病累及阑尾。在儿外科治疗结束后转入儿内科继续治疗。现随访2年未见复发。
-
腹腔镜下辅助美克尔憩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本文介绍了我院腹腔镜下治疗24例美克尔憩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强调了在腹腔镜手术配合过程中,护士应充分做好术前特殊仪器及器械的准备工作,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保证CO2的持续供给和稳定的腹腔内压力,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女性膀胱尿道阴道瘘19例报告
1991年3月至1999年6月收治膀胱及尿道阴道瘘患者1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9例.年龄8~59岁,平均33岁.分娩损伤所致10例,妇科手术损伤4例,骨盆骨折致损伤2例,尿道憩室切除术损伤1例,宫颈癌放射治疗所致1例,膀胱肿瘤电切术后1例.膀胱阴道瘘15例,尿道阴道瘘4例.简单性尿瘘7例,复杂性尿瘘12例.曾在外院行修补术者7例.
-
多发畸形导致尿潴留误诊为盆腔肿瘤
[病例] 女,37岁.因发现下腹部逐渐隆起伴轻度腹胀5个月,于2001年4月12日入院.发病以来月经规律,量少,末次月经2001年3月23日.结婚5年,未生育.有先天脊柱裂病史,25年前曾行肛门畸形改道.查体:智力正常,腰骶部可见囊性脊柱裂.肛门改道,左腹壁见造瘘口.妇科检查:外阴发育畸形,阴道容一指,未见宫颈.阴道前壁上1/2处可触及似孕20周左右子宫大小囊性肿物,上界平脐,活动差,表面光滑,轻压痛.双侧附件及子宫触诊不满意.B超:下腹偏右侧见一11.8 cm×8.3 cm液性暗区,包膜完整,子宫及双侧附件探查不清,提示卵巢囊肿.CT:盆腔内见13 cm×9 cm椭圆形囊性低密度影,边缘光滑,考虑为卵巢或脐尿管畸形.入院次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为幼稚形,右侧卵巢正常大小,左侧卵巢缺如,肿物位于子宫前方,上界平脐,下极达耻骨联合下方,无明显界限.肿物表面光滑,与盆腔内组织无粘连,壁厚,可见平滑肌纹.行肿物穿刺,抽出10 ml淡黄色澄清液体,检查与尿液成分相似.将肿物顶端纵向切开,配合三腔导管(术前导尿失败)导尿,证实肿物为膀胱,其内约2 500 ml尿液潴留.膀胱顶部可见膀胱憩室,有直径1.0 cm孔道与膀胱相通.整个膀胱壁厚,弹性差,粘膜粗糙,色暗红.乃行部分膀胱连同憩室切除术.术后诊断:脐尿管畸形,神经源性膀胱.
-
左心室心尖部憩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40岁,因胸闷、憋气1周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7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多导联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心瓣膜未见异常,主动脉和主肺动脉未见异常.左室心尖部见一近似圆形瘤体,大小约 1.8 cm×1.8 cm,有直径约为 0.3 cm的颈部与左心室腔交通,瘤体壁厚约 0.4 cm,与邻近心室壁连续,动度良好(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收缩期蓝色血流束自瘤腔经颈部进入左心室腔(图2),舒张期红色血流束自左室腔经颈部进入瘤体;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瘤体颈部,记录到来往于瘤体腔和左心室腔的双向血流信号(图3).超声诊断:左心室心尖部憩室.左心室造影:左室心尖部直径约 2 cm的憩室, 憩室室壁动度良好.冠状动脉造影:左前降支血流缓慢,但未见管腔狭窄.术中所见:左室心尖部见大小约 1.6 cm×1.6 cm×1.7 cm憩室,颈部直径约 0.3 cm,憩室壁厚约 0.3 cm,施行憩室切除术.
-
食管覆膜支架治疗食管憩室术后瘘1例分析
患者男,56岁,主因“间断性进食梗阻15年”于2013年10月9日入院。患者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梗阻,无声音嘶哑,无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未做检查及治疗,15年来,上述症状间断性发作,近2月以来感进食困难,仅能够进流质饮食,10月7日在本院门诊行消化道钡餐示:食管上段巨大憩室,遂到胸外科住院治疗,10月16日行食管上段憩室切除术,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瘘,于12月10日转入消化科治疗。
-
食管下段狭窄并憩室行5次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1病例介绍病人,女,25岁,已婚,因“进食梗阻伴呕吐20余年,加重3年”在外院多次行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考虑“食管下段狭窄,食管下段憩室”,于2011年3月14日以“食管下段狭窄,食管下段憩室”收入普外科.完善相关检查后,于3月2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腹腔镜食管憩室切除术+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术后并发脓胸,于4月29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脓胸清除、纤维板剥脱+胸腔闭式引流术;5月24日胸腔闭式引流管见持续血性液体,出血量约1 000 mL,在全身麻醉下急诊行手术止血治疗,术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行胸廓成形术,术后予以加压包扎,但仍有活动性出血;5月27日凌晨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探查术、食管瘘修补术,术毕于05:10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术后血压不稳定;5月30日病人因腹痛明显加重,经全院会诊考虑病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于床旁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腔引流术,引流出黄色脓性液约1 000 mL,再次全院会诊讨论后,于当晚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脓肿清除术、胃肠造瘘术、腹腔引流术,术毕安返监护室.
-
腹腔镜辅助下切除小儿美克尔憩室
小儿美克尔憩室发生率约2%,一般8%~10%有临床并发症,多并发出血、炎性腹痛等,重者可出现肠梗阻、憩室穿孔腹膜炎[1].我院2003~2007年5年间共对有间歇便血病史患儿经 99mTc同位素扫描后,考虑诊断美克尔憩室并行腹腔镜下探查,美克尔憩室切除术32例,其它腹腔镜手术中发现切除3例,临床疗效和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明显.现分析报道如下.
-
气膀胱腹腔镜切除膀胱憩室1例
膀胱憩室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憩室可并发肿瘤、结石、感染、出血等,故较大膀胱憩室需手术切除。2015年我院采用经膀胱途径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对比传统手术治疗美克尔憩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美克尔憩室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6例美克尔憩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7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9例,对比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美克尔憩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明显优势.
-
腹腔镜胃肠外科
近10年来,胃肠外科的腹腔镜手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良性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穿孔修补术、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肠粘连松解术、胃肠憩室切除术、胃管状造瘘术、胃及小肠良性肿瘤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2)原需开胸的转为经腹腔镜手术: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食管贲门肌切开术;(3)腹腔镜胃肠重组减肥手术治疗肥胖症:腹腔镜缩胃成形术、腹腔镜胃肠、肠肠短路术;(4)腹腔镜诊治胃肠道恶性肿瘤:早期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晚期癌行探查活检分期,必要时加行姑息性手术.总之,多数腹腔镜胃肠手术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手术数量有限,推广普及起来较为困难.究其主要原因是(1)技术难度较大:胃肠外科属单纯切除或单纯重建的手术较少,而切除且需重建的手术则较多;(2)手术耗材昂贵:使用腹腔镜手术专用器械(如钉合器等)较之传统的手术方法花费一般要增加数千元,甚至数万元;(3)手术时间较长:一般而言,胃肠外科中的多数腹腔镜手术较传统的开腹手术时间要长,无疑也使麻醉时间延长;(4)多数手术因标本较大而取出困难.为克服上述不利因素,对一些复杂、费钱又耗时的手术多改良为腹腔镜小切口辅助、非气腹腹腔镜、以及手助的胃肠手术.
-
宫腔镜引导下经阴道子宫瘢痕憩室切除术27例体会
子宫瘢痕憩室多见于剖宫产术后,发生率为19%~69%[1]。主要临床表现为剖宫产后经期显著延长、经间期不规则阴道流血等,如憩室处发生再次妊娠可导致大出血[1]。目前,临床尚无规范治疗方案。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们对子宫瘢痕憩室患者于宫腔镜引导下经阴道行子宫瘢痕憩室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膀胱重复1例报告
患者男,47岁,因下腹部疼痛、间断性加重,下腹胀约18天来我院就诊.超声所见:双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充盈良好,壁厚1.5~2.3cm,内壁粗糙,腔内透声不良,于其右上方可见一囊性肿物,18cm×14cm×11cm大小,与膀胱相通,连接处约宽1.6cm.超声诊断:膀胱巨大憩室,膀胱炎.遂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膀胱约8cm×6cm×5cm大小,壁厚2cm,膀胱内炎症明显.于膀胱右上方见约20cm×15cm×10cm大的囊状肿物,与膀胱紧密粘着,形成哑铃状.膀胱右后壁有约1.5cm孔洞与囊性肿物相通.术中诊断膀胱巨大憩室.行憩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囊性肿物镜下为基本正常之膀胱壁结构,并黏膜慢性炎症.病理诊断:膀胱重复.
-
腹腔镜美克尔憩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我科自2002年以来共收治美克尔憩室患儿63例,常规开腹手术17例,行腹腔镜美克尔憩室切除术46例,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
70例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诊治
目的探讨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我院近期70例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结果本组70例,多因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其余以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均为切除憩室,愈后效果良好.结论大部分小儿美克尔憩室在手术探查中发现,故我们在做剖腹手术时,应常规探查回肠100cm,检查有无症克尔憩室,在病儿情况允许之下,处理憩室,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减少以后出现的憩室二次手术.
-
小肠憩室原位癌并肠套叠一例报告
患者: 女, 23岁, 因阵发性腹痛伴恶心、 停止肛门排便排气1天入院。 体检: T 37.1 ℃, 腹稍胀, 未见肠型, 腹肌软, 下腹偏右侧压痛似可触及一腊肠样肿块, 肠鸣音活跃。 腹透: 腹部肠胀气, 见2个气液平面。 B超: 右下腹肠管显示“同心圆”征, 周边呈低回声, 套叠肠管长约8 cm; 血WBC: 12.1×109/L。 术前诊断: 肠套叠。 急症剖腹探查见: 距回盲部约80 cm回肠呈顺行套叠约10 cm, 予手法挤压复位后, 见套叠肠管血运尚可, 套叠头部肠系膜对侧肠壁有一憩室, 并内翻入肠腔。 行憩室复位后, 见憩室长约7 cm, 颈部直径约1.2 cm, 憩室壁瘀血水肿, 壁增厚约0.5 cm。 行憩室切除术。 术后病理: 小肠憩室, 腔底部粘膜层高分化腺癌, 切缘未查见癌细胞。 术后诊断: 小肠憩室原位腺癌并肠套叠。
-
经脐"Z"形单切口腹腔镜辅助梅克尔憩室切除术
2010年8~11月,我院采用经脐"Z"形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完成8例小儿梅克尔憩室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3岁,平均7.5岁.均有3个月至3年的无痛性黑便史,贫血貌,血红蛋白65 g/L~96 g/L.8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6例术前99mTc同位素检查显像阳性,提示右下腹或中腹部局灶性放射性增浓影,2例99mTc同位素检查为阴性,但3年内反复黑便4、6次,高度怀疑梅克尔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