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伴有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贡金英;张翼鷟;张敬东;张伟;李建强;汝昆;刘恩彬

    目的 探讨伴有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应用双色分离探针MYC、bcl-2和bcl-6对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收集的15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石蜡组织切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8例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的HGBL为3例,1例合并CCND1/IgH阳性.3例均为中老年男性,多部位受累,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Ann Arbor分期均为Ⅳ期;2例行高强度化疗,未缓解,生存期分别为9个月和11个月;1例未治疗,正在随访中.3例具有不同形态谱系,初诊分别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套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检测示2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1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Ki-67染色示3例均具有较高的增殖指数(60%~90%).结论 伴有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的HGBL侵袭性强,以多器官受累为主,分期晚,疗效差.需要结合病理组织学和FISH检测确诊,并需要与多种淋巴瘤鉴别.其生存期短,需要早期诊断与强化治疗.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途径和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诊治进展

    作者:程亮;李媛;张绍渤;滕晓东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致瘤中的作用以及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备受关注,病理医师在如何筛选合理的EGFR靶向治疗对象及判定检测结果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检测EGFR突变、基因拷贝数、EGFR过表达、磷酸化以及EGFR通路下游靶基因改变在预测NSCLC患者EGFR靶向治疗疗效新研究成果中的价值,同时阐述了KRAS和BRAF突变以及ALK基因重排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

  • 原癌基因RE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晓丽;朱雄增

    许多肿瘤有其特异性的基因改变.RET是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有着特殊关系的原癌基因.RET/PTC重排和甲状腺滤泡性癌中PAX8-PPARγ的重排,以及发生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基因重排,是迄今在人类上皮性癌中所确定的为数不多的融合基因.现已证实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存在着RET原癌基因的多种重排形式.

  • 儿童常见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李甘地

    儿童的多数恶性肿瘤,包括实体瘤与非实体瘤,在病理学上大多表现为一致性小细胞(母细胞)组成的肉瘤,以往称为"小蓝细胞肉瘤",其病理诊断有时十分困难.近年来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和基因重排、染色体易位检测技术的发展,儿童的小细胞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了巨大的进展,同时带来治疗上的进步.目前多数儿童的淋巴瘤/白血病是可以治愈的.可以说儿童淋巴瘤/白血病,尤其是实体瘤的诊断与治疗领先于成人肿瘤.

  • CD20阳性的T细胞淋巴瘤

    作者:刘键平

    近Rahemtullah等[1]研究了9例CD20阳性的T细胞淋巴瘤并复习文献报道的26例类似病例后提出,存在一类CD20阳性的T细胞淋巴瘤.9例病例中,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原位杂交和基因重排加以证实,除了明确的T细胞标记阳性外,5例为CD20的一致强阳性,4例为弱阳性或部分阳性表达.对于T细胞淋巴瘤为何会表达CD20,提出了两种假说.

  •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胸腺近期输出功能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李红兵;陈明;汪莉萍;朱学文;葛国洪;李秀华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胸腺输出功能的方法.方法 根据TCRδ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切除环(TRECs)的方法;并用于检测正常人及慢乙肝PBMCs中TRECs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测定TRECs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产物与预计长度相符,序列正确;低可扩增出5 copies的模板;重复五次,Ct值的变异系数为1.06%.正常人21~45岁组的TRECs含量为(7767.4±2369.5)copies/106PBMCs,16~20岁组为(28 374.4±7820·4)copies/106PBMCs,21~45岁慢乙肝组(6480.9±2031.2)copies/106 PBMCs,正常人21~45岁组分别与16~20岁组、同龄慢乙肝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ECs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正常人21~45岁组的胸腺输出功能低于16~21岁组,慢乙肝组低于同龄正常人.

  • BIOMED-2引物系统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

    作者:李洁;徐兵;宋小燕;陈国枢;周淑芸

    目的 探讨BIOMED-2引物系统检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Ig基因重排的敏感性,分析Ig基因重排方式、各胚系基因的利用频率等.方法 采用BIOMED-2引物系统扩增29例成人ALL患者Ig重链(IgH)和Ig轻链(IgL)重排基因.将PCR产物直接测序,使用IMGT/V-QUEST等生物信息资源分析B细胞-ALL(B-ALL)患者IgH和IgL基因重排类型、胚系基因片段利用及体细胞突变情况.结果 24例B-ALL患者中IgH完全重排阳性率为70.8%,不完全重排为12.5%,IgK VH-JH重排为29.2%,IgK删失元件(IgK-Kde)重排为25.0%,未检测出IgL阳性重排.所有B-ALL患者Ig基因重排检出率可达100%.5例T细胞-ALL(T-ALL)患者1例检测到IgH不完全重排阳性,2例IgK VH-JH重排阳性,2例未检测出Ig基因重排.B-ALL中IgH重排优先利用的V、D、J家族分别为VH3和VH4、DH3和JH6.5例IgK重排中4例利用了 Vκ1家族.重排基因中发生替代突变的基因占23.5%.替代突变零星散布于Ig基因全长,互补决定区中替代突变与静寂突变的比例<1.结论 BIOMED-2引物系统可以检测出绝大多数B-ALL患者的Ig基因重排,国内的临床检测资料亦然.这是一种有效的检测工具,为定量分析微小残留病(MRD)水平提供了基础资料.

  • 基因重排检测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韦萍;周小鸽;王翠芝

    恶性淋巴瘤是指淋巴细胞在发育不同阶段发生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形态和分类上的复杂性,仅凭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有时很难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及类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淋巴组织基因重排克隆性,已经成为恶性淋巴瘤诊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将淋巴组织基因重排检测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 基因重排对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宏强;张明智;王贵叶;范翠珍;范魁生

    目的:探讨PCR检测基因重排对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CR和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①对已明确诊断的标本检测,其总阳性率可达89.19%(66/74);②单纯依赖形态学诊断为淋巴瘤的蜡块组织出现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80%(12/15),对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的蜡块组织检测发现重排阳性的为47.22%(17/36).结论:应用PCR法检测基因重排可作为淋巴细胞来源的良、恶性病变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

  • TCRγV1/pcDNA3重组质粒的构建

    作者:李景芸;宗红;邢国臣

    目的:构建含TCRγV1重排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人淋巴瘤Jurkat细胞中提取mRNA,用RT-PCR法扩增含BamHⅠ与HindⅢ酶切位点TCRγV1基因序列,对pcDNA3载体及TCRγV1基因PCR产物经双酶切,用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对重组质粒经序列测定,称pcDNA3/TCRγV1.结果:电泳获得333bp的TCRγV1预期条带.结论:该条带测序证实为TCRγV1基因序列.

  • 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作者:季国;王祥民;石培民;岑建农;孙爱宁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基因重排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并与同期MLL基因重排阴性AML患者进行比较。方法观察随访51例MLL基因重排阳性AML病例(非M3型),分析临床特征、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早期死亡(early death,ED)、CR率、复发率、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移植效果等,并与同期随机选择的51例MLL基因重排阴性AML病例(非M3型)进行比较。结果(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MLL基因重排阳性患者WBC数、LDH、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FAB分型中M4/M5比例明显增高(P<0.05)。(2) MLL基因重排阳性 AML组单核系统的表面标志 CD14、CD64、CD15和 CD11b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MLL 基因重排阳性 AML 患者总缓解率51.0%,复发率42.3%。而对照组总缓解率72.5%,复发率18.9%。MLL基因重排阳性AML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缓解率低,易复发(P<0.05);至随访截止时MLL基因重排阳性AML患者OS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LL基因重排阳性AML患者中,单纯化疗患者3年 OS率为26.7%,移植患者3年 OS率为60.0%,可见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明显提高了OS率(P<0.05)。结论 MLL基因重排阳性AML在AML-M4/M5中发生率高,化疗效果差,易复发,预后差,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其生存率。

  • 肝脾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秀茹;陈桂秋;童春容;卢一艳

    目的 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MIlS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1例罕见的肝脾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诊断依据并行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肝脾T细胞淋巴瘤患者肝脾明显增大,伴有反复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脾组织印片示:85%为幼稚淋巴细胞.病理示:脾结构破坏,瘤细胞呈窦性浸润.瘤细胞免疫表型CD3++,LCA+,PAX5残存正常B淋巴细胞+,CD30-,CD79a-,CIY20-,CD21-,CD10-,CD68少量+,CD34血管+,Ki-67+>70%,Bel-2++,P53-.EBV-DNA+,定量4×103拷贝/106 PBNC;脾流式细胞检测示:C1M,CD8,CD45RA,CD5均-,而CD7,CD3,CD2,TCRγδ-1,HLA-DR,CD38均+,提示γδT淋巴瘤;基因重排结果显示:IgH-,TCRγ+;染色体核型分析示:46,X,-X,i(7q),+8[20]/46,XX[3].结论 肝脾T细胞淋巴瘤是较为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可通过多种分子生物学相关辅助检查快速准确地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乳房浸润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张冬梅;钱晓芹

    患者,20岁,女性,因乏力发热2 d就诊。既往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为主型,病史4年,未经正规治疗。查体:(1)双侧颌下及右侧颈部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大位于左侧颌下,直径约3 cm,质中等,界清,无触痛;(2)双侧乳房亦扪及大片质硬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欠佳,左侧较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58.3×109/L,骨髓象见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占血细胞的88%。流体免疫分型示:B淋巴细胞表型表达异常;基因重排可见IgHCDRⅢ基因重排阳性条带。双乳超声检查示:双乳大小对称,右侧乳腺外下象限及12点方向乳腺腺体内见大片不规则低回声区,大范围约40 mm×26 mm,呈蟹足样生长,局部伸入脂肪层,与皮肤无粘连,后方无衰减,与周围正常腺体无明显边界,内部未见微小及粗大点状强回声(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见周边点状、条状血流信号(图2)。左侧乳晕后方、外下象限亦见大片类似回声(图3)。左侧腋窝见2枚淋巴结,大小分别约15 mm×12 mm、12 mm×5 mm,较大一枚呈极低回声,淋巴门结构消失。双乳超声检查提示:结合病史考虑原发病致双侧乳腺组织浸润可能,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穿刺后病理结果提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乳房浸润。临床诊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乳房浸润。

  • TRECs筛查方法的建立及联合IL2RG基因分析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的诊断意义

    作者:何晓燕;刘姗;戴荣欣;刘玮;刘之岱;余朝文;唐诗;赵晓东;邹琳

    目的 拟建立适合临床应用的新生儿筛查技术,结合Sanger测序技术,明确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JD)相关基因突变,为患儿的早期筛查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研究.利用Taqman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定量检测滤纸干血斑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SCID疑似患儿30例,检测干血斑TRECs拷贝数和外周血基因组DNA中IL2RG核酸序列;结合患儿临床诊断,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符合率.结果 自建荧光定量PCR法的低检测量为103拷贝/m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7%和<9.1%.30例SCID疑似患儿中,17例TRECs含量低于参考区间,根据临床表现,终均确诊为SCID,自建方法的临床符合率为17/17.17例SCID确诊患儿均为男孩,其中16例存在IL2RG基因突变(7例移码突变,6例错义突变,2例无义突变,1例剪切突变),1例为RAG1基因复合杂合错义突变.结论 建立以TRECs为基础的新生儿筛查技术,联合应用IL2RG基因分析技术,将有助于SCID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

  • 基因扫描在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林慧玲;李彦媚;叶铁真;李焱;朱欢欢;江利宜

    目的 探讨基因扫描技术在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中的作用,并探讨Ig/TCR基因重排的类型及其克隆性与ALL临床特征之问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实验研究.选取2009年3月至201 1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确诊和治疗的ALL患儿86例,所有病例均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诊断.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初诊ALL患儿的4种Ig/TCR基因重排(IgH、Igκ、TCRγ和TCRδ),采用基因扫描技术对上述基因重排进行克隆特性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ALL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在单克隆及寡克隆lg/TCR基因重排之间的差异.结果 86例初诊ALL患儿中,83例(96.5%)可检出 1种或1种以上Ig/TCR基因重排,平均每例可检出2.52个Ig/TCR基因重排;61例进行基因扫描的患儿中,56例(91.8%)可检出1种或1种以上单克隆性Ig/TCR基因重排;172个Ig/TCR基因重排中,IgH、Igκ、TCRγ和TCRδ的比例分别为27.9%、27.9%、19.8%和24.4%.单克隆、寡克隆及多克隆性的构成比分别为58.1%、30.8%和11.1%,以单克隆性重排为主.4种Ig/TCR基因重排类型的单克隆性及寡克隆性在不同临床特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 基因扫描可简便、快捷地分析Ig/TGR基因重排的克隆性,从而可选择其中单克隆或寡克隆者作为微小残留白血病(MRD)追踪的靶目标;ALL患儿的临床特征与Ig/TCR基因重排的类型及其克隆性无关.

  •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游离DNA含量与重排基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晏开力;任维华;徐修才;翟志敏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DNA含量及其克隆性重排基因检测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常规方法提取与定量分析72例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对不同患者血清单个核细胞(PBMC)DNA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重链CDRⅢ区、T淋巴细胞受体γV9区序列进行扩增、检测和对照分析.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含B-ALL组和T-ALL组)、B-淋巴瘤组、T-淋巴瘤组患者血清游离DNA含量[分别为(418±172)μg/ml、(426±192)μg/ml、(388±170)μg/ml、(400±110)μ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77±47)μg/ml,P<0.05].其中46例ALL患者血清及PBMC重排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6.1%和82.6%;26例淋巴瘤患者血清及PBMC重排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3.1%和65.4%;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游离DNA含量明显增高,且易检测出特征性重排基因,血清游离DNA和重排基因对淋巴系统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 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细胞受体β链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在微小残留病定量检测中的意义

    作者:姚利;陈子兴;岑建农;梁建英;冯宇锋;刘红;吴德沛

    目的 建立以TCR β基因重排为分子标志,基于ASO引物的RQ-PCR方法,检测成人T-ALL患者的TCR β基因重排,以利于动态监测患者的MRD.方法 20例成人T-ALL患者的初诊DNA标本经多重PCR检测方法设计38条引物,分成3管,分别扩增TCR β基因完全重排和不完全重排,克隆产物经电泳和双色基因扫描鉴定.对其中4例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根据克隆特异性序列信息,利用软件设计4条ASO引物,作为RQ-PCR检测的上游引物,合成通用的Jβ下游引物和TaqMan探针,对患者的随访标本定量监测MRD.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7例可检测到克隆性TCR β基因重排,克隆检出率为85.0%(17/20).其中16例可检测到至少1个Vβ-Jβ完全重排(94.1%,16/17),7例患者有Dβ-Jβ的不完全重排(41.2%,7/17),完全Vβ-Jβ和不完全Dβ-Jβ重排之间的比例约为2∶1.双色基因扫描分析显示Jβ2家族的使用频率为73%,Jβ1家族的使用频率为27%,Jβ2家族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Jβ1家族.4例患者使用ASO引物RQ-PCR扩增TCR β重排靶基因的标准曲线的斜率为-3.60~-3.27,相关系数>0.99,敏感性达4×10-5μg/μl,荧光背景信号不显示或较低.监测4例T-ALL患者在疾病治疗各随访时间点的TCR β重排靶基因水平,包括诱导完全缓解、巩固治疗等时间点,RQ-PCR显示其MRD水平随病情的缓解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以克隆性TCR β基因重排为靶分子的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RQ-PCR方法可对T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克隆进行准确定量,适用于成人T-ALL患者MRD的随访监测.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基因重排的定量检测研究

    作者:崔蕾;李志刚;高超;吴敏媛

    目的 建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的实时定量(RQ)-PCR检测体系,以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检测.方法 采用定性PCR筛选109例儿童B细胞ALL(B-ALL)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根据连接区序列设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应用RQ-PCR技术,采用胚系Taqman探针与引物,在41例患儿中建立RQ-PCR定量检测方法,并分析其敏感度、特异性等.结果 109例儿童B-ALL初诊标本中IgH单克隆重排有48例,经测序分析发现,V、D、J片段频率高的分别为V3家族、D3家族和J4家族.RQ-PCR方法扩增48例IgH单克隆重排的初诊DNA,其中41例可重复敏感度和大敏感度均≤10-4,非特异性扩增的循环阈值(Ct值)均>40,与特异性扩增Ct值的差距均>3.标准曲线斜率均值为-3.31±0.19,截距均值为37.66±1.23,相关系数均为0.97以上.结论 以IgH基因重排为靶分子,采用RQ-PCR方法和胚系探针策略检测儿童B-ALL,敏感性≤10-4,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于MRD的定量研究.

  • 肝炎病毒感染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如琳;徐德忠;聂青和;闫永平;张景霞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了7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的抗-HCV抗体和HCVRNA;同时检测了110名健康献血员中抗-HCV抗体和HCVRNA.用ELISA方法检测了74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和110名献血员.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c1-2/JH基因重排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在74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的抗-HCV抗体阳性的为4例,阳性率为5.3%,HCVRNA阳性者为6例,阳性率为8.1%;110名健康献血员的抗-HCV抗体的阳性率为0.9%;HCVRNA阳性率为1.8%.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抗-HCV抗体阳性率较健康献血员显著增高,而HCVRNA的阳性率也较健康献血员有增高.经x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7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HBsAg阳性者有3例(4%),而在献血员中为2名(1.7%).在7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有18例外周血检测出Bcl-2/JH基因重排,且转位均发生在Bcl-2的主要断裂点区域(MBR).经x2test P<0.0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2/JH基因重排和HCV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HCV和HBV的感染与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不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表型和IgH基因重排的检测价值

    作者:易祥华;周晓燕;张太明;周彩存;粟波;张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Loma)的免疫表型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2例肺MALTL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7例进行IgH和T细胞受体γ链(TCRγ)基因重排检测,并对治疗后结果随访.结果12例中,开胸肺活检7例,经电视胸腔镜肺活检2例,细针肺穿刺活检3例.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瘤细胞主要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样瘤细胞组成;12例有淋巴上皮病变,11例有反应性淋巴滤泡,10例有淋巴滤泡的克隆化,9例有血管受侵,4例有胸膜受侵;瘤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7例行IgH 基因重排检测,FR2阳性6例,FR3A 阳性5例.TCRγ1 和TCRγ2基因重排检测均为阴性.12例患者单纯化疗3例,手术切除8例,其中术后化疗6例,对症治疗1例;随访11例,随访时间1~12年,复发1例,死亡2例.结论组织病理学结合免疫组化检查能对大多数具有典型病变的肺MALTLoma进行诊断;在肺MALTLoma与肺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IgH基因重排检测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365 条记录 3/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