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伴发副肿瘤性天疱疮的Castleman瘤B细胞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与超变分析

    作者:王京;卜定方;朱学骏

    目的:我科近来研究了副肿瘤性天疱疮(PNP)患者肿瘤在发病中的作用,证明1例Castleman瘤产生针对表皮连接蛋白的抗体.本文进一步探讨肿瘤和抗体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PNP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伴发已经证明可分泌自身反应性抗体的Castleman瘤患者肿瘤B细胞进行培养,免疫组化分析其表面标志;扩增患者肿瘤组织的RNA,将PCR产物克隆、测序.对B细胞克隆的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重排和超变区突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培养肿瘤细胞多数为CD20、HLA-DR、smIgM、smIgG阳性.克隆得到IgVH与IGHV3-9*01胚系基因片段接近,Ig VL与IGKV4-1*01胚系基因片段同源.VH和VL基因CDRs区的核苷酸改变均明显多于FRs区,并且在VH和VL基因观察到的CDRs区替换突变数目远大于可能发生随机突变的值.结论:本例伴发Castleman瘤的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肿瘤中存在特殊B细胞克隆,其已重排的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CDRs超变区发生明显体细胞突变,可能是抗原选择的结果.该克隆经过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可能直接产生与表皮自身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自身反应性IgG.

  • PCR法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残留白血病细胞

    作者:伏爽;杨耀明;程康;郭乃榄;王德炳

    近年来,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的开展为白血病的治疗翻开了新的一页,成为真正彻底治愈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但allo-BMT后复发仍是目前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复发的根源主要来自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MRLC).本文应用PCR方法,检测1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allo-BMT前、后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情况,以检测MRLC的存在.

  • IgH、TCRγ基因重排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德亮;勇威本;柯杨;冯莉雅;孟松娘;郑文;朱军;张运涛;卫燕

    IgH、TCRγ基因重排检测为早期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

  •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γδ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作者:高枫;陈清棠

    重症肌无力(MG)是器官特异的自身免疫病,目前MG的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都有较严重的副作用.我们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PCR-RFLP)对MG患者γδ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用T细胞受体颉颃肽进行特异免疫治疗的可能性.

  • 仅由t(10;12)(q24;p13)异常所致的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首例报道和文献回顾

    作者:

    Rearrangements involving chromosome region at 12p13 are common abnormalities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including myeloid and lymphoid types. ETV6 gene is usually involved in the 12p13 region. ETV6 rearrangements are more often observed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ha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where ETV6 gene deletions are more common than rearrangements.Here, we report an AML case with the recurrent t(10;12) (q24;p13) as the sole abnormalit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mapping back to metaphases confirmed that the ETV6 gene splits, and rearranges with a locus at 10q24. In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ML case with the novel abnormality as the sole change. Complete laboratory findings from bone marrow examination,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cytogenetie studies, molecular analysis, and clinical features are also described in the report.

  • 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淋巴瘤辅助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作者:李挺;祖幼立

    恶性淋巴瘤诊断基本和重要的依据至今虽然仍是组织和细胞学特征,但近二十多年来研究发现有些组织学上相似的淋巴瘤,其免疫表型、分子异常、临床预后和治疗反应等方面却是异质性的.

  • 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淋巴瘤辅助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作者:李挺;祖幼立

    恶性淋巴瘤诊断基本和重要的依据至今虽然仍是组织和细胞学特征,但近二十多年来研究发现有些组织学上相似的淋巴瘤,其免疫表型、分子异常、临床预后和治疗反应等方面却是异质性的.

  • 急性炎性脱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TCRβ链基因重排的研究

    作者:王立军;钟延丰;康德瑄;王盛兰;杨金辉

    急性炎性脱鞘性多神经根神经(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AIDP)为一种主要累及脊神经、颅神经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病变部位神经髓鞘脱失,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严重时可有轴索变性;巨噬细胞、MHCⅡ类分子阳性的抗原呈递细胞及分泌细胞因子的活化T细胞亦在局部大量聚集.研究表明活化的T细胞在AIDP的病理损伤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发挥作用,TCR基因经过V-D-J-C区的基因重排显示多样性和特异性.对其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TCR基因呈限制性基因重排,与疾病的发生或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在AIDP的病理机制中是否也存在类似机制目前尚无定论[1].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唇腺组织BCL-6基因重排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杨敏;梁胜翔;李宝贞;石宇红;许佳;莫汉有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唇腺组织BCL-6基因重排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pSS并发NHL组(16例),pSS未并发NHL组(20例),NHL未并发pSS组(阳性对照组,20例),健康人群组(阴性对照组,20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组研究对象唇腺组织BCL-6基因的重排情况.结果 pSS并发NHL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56.2%(9/16),pSS未并发NHL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20.0%(4/20),NHL未并发pSS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50.0%(10/20),正常人群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5.0%(1/20).4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225,P=-0.000).pSS并发NHL组与NHL未并发pSS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1,P=0.139).pSS并发NHL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显著高于pSS未并发NHL组(x2=78.658,P=0.000)及健康人群组(x2=-88.391,P=0.000).结论 BCL-6基因重排与pSS并发NHL相关,BCL-6基因重排可作为预测pSS并发NHL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 成人HPγδT细胞淋巴瘤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李航

    1990年,Farcet等[1]首先描述了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γδT cell lymphoma,HPγδTCL).在 1994 年的淋巴瘤REAL分型中,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归属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由于其后不断有肝脾αβT细胞淋巴瘤的报道,因而在2001年的WHO分类中,统称为肝脾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并且指出其 TCR受体基因重排多为γδ型,少数为αβ型.HPγδTCL 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临床发病率很低,截止至2002年,国外文献报道46例[2];截止至 2003 年,国内文献报道只有4例.

  • 克唑替尼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重排阳性肺腺癌17例不良反应的护理

    作者:陈美华;宋正波;叶小红;张沂平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85%,且大部分就诊时已属晚期[1]。目前对于晚期NSCLC,除全身化学治疗外,根据分子标记物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占据重要地位。克唑替尼作为NSCLC中新的靶向酪氨酸激酶之一,2013年已在国内上市。该药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既往研究表明,该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视觉障碍、肝功能异常、皮疹、腹泻等[2],但由于多数数据来自于西方人群。笔者观察口服克唑替尼靶向治疗的晚期肺腺癌且ALK 阳性患者,服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检测在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姜黄;郑丽华;杨金花

    目的:探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的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存档蜡块45例,采用HE常规染色及SP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织学分类,运用PCR半巢式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IgH FR3A和IgH FR3A+FR2A在MALT淋巴瘤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7%(17/28)和75.0%(21/28),在DLB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0%(9/15)和73.3%(11/15),在M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00.0%(1/1)和100.0%(1/1)。IgH FR3A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测率为60.0%。IgH FR3A联合IgH FR2Ad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3.3%(33/45)。结论采用PCR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能够作为淋巴瘤诊断的有效辅助手段,有助于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良恶性做出正确的诊断。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隋伟薇;姚宏静;王亚非;王力;张凯;徐燕;邱录贵

    目的 确定中国人血清游离轻链(sFLC)的正常值,评价sFLC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诊断、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自动免疫比浊法检测63例健康人sFLC水平,确定其正常参考区间.采用同样方法 检测72例MM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sFLC水平,通过与传统的M蛋白检测方法 的比较来评价sFLC的临床意义.结果 (1)健康人sFLC-κ、sFLC-λ的95%参考区间分别为(9~29)mg/L、(15~34)mg/L,sFLC-κ/λ比值的中位值为0.59,100%参考区间为0.27~2.49.(2)初治MM患者中,κ增高的MM(κ-MM)患者的sFLC-κ、sFLC-λ的95%参考区间分别为(53~14 100)mg/L、(0~97)mg/L,sFLC-κ/λ比值中位值为10.27;λ增高的MM(λ-MM)患者的sFLC-κ、sFLC-λ 95%参考区间分别为(9~117)mg/L、(205~6875)mg/L,sFLCκ/λ比值中位值是0.005.MM患者sFLC-κ、sFLC-λ的95%参考区间与健康人间无交叉重叠.96.4%(26/27)初治MM患者的sFLCκ/λ比值异常.(3)健康人sFLC-κ、sFLC-λ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31、0.01),而sFLCκ/λ比值与年龄无相关性(P=0.861).初治MM患者年龄与sFLC-κ、sFLC-λ浓度及sFLCκ/λ比值间均无相关性(P分别为0.287、0.408、0.471).(4)对于初治患者,检测κ克隆时比浊法与免疫固定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100% vs 73.7%和100% vs 44.4%;检测λ克隆时比浊法与IFE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100% vs 68.8%和100% vs 58.3%.对于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MM患者比浊法仍可以检测到单克隆M蛋白的存在.结论 首次获得了一个中国人sFLC-κ、sFLC-λ及sFLCκ/λ的正常参考区间.自动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可以提高MM患者的初诊时的阳性率和疗效判断准确率.

  • 检测不明原因智力障碍/脑发育迟缓儿染色体亚端粒重组突变

    作者:季涛云;吴晔;王静敏;肖静;王慧芳;李洁;赵海娟;杨艳玲;秦炯;吴希如;姜玉武

    目的:联合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和Affimetrix SNP6.0芯片检测并精确定位染色体亚端粒拷贝数异常,对不明原因智力障碍/脑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developmental delay,MR/DD)进行病因学研究.方法:收集不明原因MR/DD患儿,通过MLPA筛查亚端粒区拷贝数,检测到拷贝数异常者(阳性患儿)进一步检测是否为新发,对新发拷贝数异常者行Affymetrix SNP6.0芯片验证并精确定位拷贝数异常范围.结果:阳性患儿41例(人组共627例),阳性率6.5%.其中30例单一缺失,6例单一重复,5例同时存在缺失及重复.缺失长度为0.6~12 Mb,包含5~202个基因;重复长度为0.26~11 Mb,包含6~143个基因.与阴性患儿(未检测到拷贝数异常)比,阳性患儿体表畸形(75.6%)和其他先天畸形(51.2%)发生率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端粒区拷贝数异常是不明原因MR/DD的重要病因,为遗传咨询提供了基础.4例拷贝数缺失片段和1例拷贝数重复片段的区域较小.亚端粒区拷贝数异常范围的精确定位为寻找MR/DD致病基因并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线索.

  • 九例脾脏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与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李征;刘卫平;唐源;蒋莉莉;张文燕;毕成峰;李甘地

    目的 探讨脾脏T细胞和NK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 复习9例脾脏T细胞和NK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进行免疫表型检测、EBER原位杂交及TCR-γ基因重排检测.选用抗体有CD45RO、CD3e、CD3、CD4、CD8、CD56、TIA-1、Granzyme B、CD30、Ki-67和CD20.结果 本组9例患者中,4例为肝脾T细胞淋巴瘤,4例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例为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7例有随访资料,5例死亡(2例肝脾T细胞淋巴瘤,2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1例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生存时间为1~10个月.2例存活,1例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月余),1例为肝脾T细胞淋巴瘤(14月余).结论 脾脏T及NK细胞肿瘤是一组少见的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异质性淋巴瘤,均呈侵袭性临床过程,预后差.该类肿瘤的病理诊断须结合临床、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检测进行.

  • BIOMED-2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在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亮;熊婕;耿哲;柯昌庶;刘艳玲;黄梅;李登举;肖毅;汤屹;孟凡凯;邓金牛;孙汉英;刘文励;周剑峰

    目的 建立敏感而有效的检测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的方法,并探讨在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和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BIOMED-2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来自54例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的58份淋巴组织标本,分析抗原受体基凶重排状况及其克隆来源.结果 在88.0%(25份标本中22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和53.3%(15份标本中8份)T细胞淋巴瘤中检出Ig/TCR呈单克隆重排;在17例淋巴组织非恶性增殖患者的病理活检标本中,14例(82.4%)呈多克隆重排;在合格的57份标本中有44份(77.2%)的结果与终诊断相符.联合检测Igλ和TCRδ并未提高Ig/TCR单克隆重排的检出率,但可能有助于Igλ和TCRδ+淋巴瘤的诊断.结论 对于分析淋巴增殖性疾病,尤其是不典型病例的克隆来源状况,BIOMED-2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抗原受体基凶重排是迅速、敏感而可靠的方法.

  • 多重PCR法检测初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作者:姚利;陈子兴;岑建农;梁建英;何军;祁小飞;沈宏杰

    目的 应用多莺PCR方法检测初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克隆性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为实时定量RT-PCR(RQ-PCR)法监测ALL患者体内的微量残留病(MRD)奠定基础.方法 参照BIOMED-2协作组制定的Ig和(或)TCR检测方法,设计96条不同的PCR引物,分成14个混合管,通过多重PCR,分别检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gH、IgK、TCRB、TCRG、TCRD克隆性基因重排.结果 在22例成人B系ALL患者中,Ig克隆性重排检出率为96%,其中IgH为86%,IgK为14%.在18例成人T系ALL患者中,TCR克隆性重排检出率为100%,其中TCRB为83%,TCRG为78%,TCRD为39%.两个及两个以上克隆性标志物的检出率在B和T系ALL中分别为91%(22例中20例)和89%(18例中16例).结论 BIOMED-2协作组设计的14管多重PCR引物和方法,几乎可检测到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所有占优势的克隆性T、B细胞增殖群体,方法简便、可靠、覆盖面广,适用于成人ALL患者基因重排检测和MRD监测.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TCR VγI-Jγ基因重排

    作者:江小工;徐兵;许文娟;李冰

    目的探索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量残留病(MRD)检测技术.方法构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CRVyI-Jγ基因重排技术并定量分析36例ALL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为10-4水平.36例患者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初治组为(7.38±6.65)×10,完全缓解(CR)组为(1.02±1.08)×10-2,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组为(3.89±5.65)×10-3.CR组和HSCT组TCRVγI-Jγ基因重排水平显著低于初治组(P值均为0.001),HSCT组MRD水平显著低于CR组(P<0.05).6例HSCT后检测阳性病例中2例MRD水平<1×10-3,获长期无病生存,另4例MRD水平较高患者一年内均出现复发.结论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及特异;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缓解期ALL患者MRD水平对预测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浆游离DNA IgH和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钟凌;贾永前;孟文彤;唐源;倪勋

    目的 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血浆游离DNA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和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提取74例NHL患者血浆游离DNA并以Globin基因确定其存在,通过PCR方法 检测IgH(FR3A/VLJH)和TCRγ(TVG/TJX)克隆性基因重排,并分别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74例患者中有58例(35例B-NHL和23例T-NHL)初诊、难治或复发的患者血浆游离DNA提取成功,另16例临床缓解患者未提取出血浆游离DNA.35例确诊的B-NHL患者中IgH基因单克隆重排阳性31例(88.6%),无一例出现TCRγ基因单克隆重排,23例确诊的T-NHL患者中TCRγ基因单克隆重排阳性8例(34.8%),其中2例同时出现IgH基因单克隆重排.在50例同时获得病理活检标本基因重排结果 的病例中,30例B-NHL患者血浆DNA IgH基因重排阳性26例(86.7%),病理活检标本阳性24例(80.0%)(P>0.05);20例T-NHL患者血浆DNA TCRγ基因重排阳性7例(35%),病理活检标本阳性6例(30%)(P>0.05).结论 NHL患者血浆中可以检测出肿瘤源性的血浆游离DNA;NHL患者血浆游离DNA IgH、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简单、方便、相对无创,与病理活检标本的检测具有相同的临床意义.

  • 47例MLL重排急性白血病患者EVI1和BRE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公艳蕾;张静人;张俊;白淑潇;岑建农;沈宏杰;仇惠英;陈苏宁;潘金兰

    目的:分析伴有11q23/MLL重排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EVI1及BRE基因高表达的发生率、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MLL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和FISH技术对47例患者进行MLL重排检测;实时定量RT-PCR(RQ-PCR)法检测患者EVI1和BRE基因的表达,并对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47例患者核型均涉及11q23易位,FISH检测MLL重排均为阳性。其中37例患者行免疫表型检测,5例表达B淋系抗原CD19、CD79a或CD10,1例表达T淋系抗原CD7,余表达髓系或髓单核系抗原CD33、CD13、CD14和CD15,其中16例同时CD34(+)。RQ-PCR检测显示18例患者EVI1基因高表达,其中以t(6;11)核型和M4/M5亚型多见;t(6;11)组和t(9;11)组EVI1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8和0.022)。15例患者BRE基因高表达,其中以t(9;11)核型和M4/M5亚型多见。t(4;11)、t(6;11)、t(9;11)、t(11;19)组EVI1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值均<0.05);t(4;11)、t(9;11)组均高于t(6;11)组(P值分别为0.004和0.012)。47例患者中35例死亡,12例存活,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总体比较EVI1基因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较低表达组短(P=0.049)。各MLL对手基因组中,仅t(9;11)组EVI1基因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期短于低表达者(P=0.024)。t(9;11)伴BRE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期较低表达者长(P=0.024)。在t(9;11)组中可见BRE高表达而EVI1低表达者预后好于BRE低表达而EVI1高表达者。结论11q23/MLL重排AL患者中EVI1基因高表达发生率高,为预后不良指标。其中尤以t(6;11)和M4/M5多见。BRE基因高表达在该类白血病中发生率较高,以t(9;11)和M5多见。

365 条记录 6/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