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氧化硅活化巨噬细胞中核转录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的表达

    作者:初令;彭劲武;蒋海鹰;曾庆富

    目的研究二氧化硅(SiO2)刺激的巨噬细胞中核转录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表达和定位分布的动态变化,探讨Egr-1在硅沉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实验性硅沉着病组织中肺巨噬细胞Egr-1表达的动态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体外SiO2刺激的巨噬细胞系RAW264.7中Egr-1 mRNA、蛋白表达及其定位.结果大鼠实验性硅沉着病中肺巨噬细胞Egr-1表达明显上调,阳性反应强度在14 d时达到高峰.体外SiO2作用RAW264.7细胞15~240 min, Egr-1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峰值位于15 min,480 min时仅微量表达.Egr-1蛋白于60 min时核移位明显,持续至120 min,随后减少;在60~120 min时间内,Egr-1核蛋白及总蛋白的表达量亦达峰值,其后开始下降.结论 SiO2能激活巨噬细胞中核转录因子Egr-1,提示Egr-1可能在硅沉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二氧化硅活化巨噬细胞中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

    作者:初令;金中元;蒋海鹰;胡永斌;曾庆富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1)及其信号转导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二氧化硅(SiO2)刺激后Egr-1的表达定位,用报道质粒及EMSA检测其活性改变;用激酶活性分析法检测SiO2刺激巨噬细胞后ERK1/2活性改变,进一步用激酶抑制剂初步探讨SiO2活化Egr-1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 SiO2刺激RAW264.7细胞短时间Egr-1核蛋白表达及转录因子明显增加;且在处理后30~60 min,Egr-1核蛋白结合活性明显升高(为未处理组的20倍);在刺激后15 min ERK1/2活性开始升高,30 min达高峰(活性为对照组的29倍)而后渐降至基础水平;进一步用激酶阻断发现,Egr-1mRNA及蛋白表达均减少.结论 SiO2能激活巨噬细胞中Egr-1,且此过程可能由ERK1/2、p38介导,提示SiO2-ERK1/2、p38-Egr-1通路可能在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RNA干扰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逆转乳腺癌的耐药性

    作者:马超;周庚寅;肖颖;高鹏;张翠娟

    目的观察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HIF)-1α逆转乳腺癌耐药性的作用.方法构建靶向缺氧诱导因子-1α的短发夹状小干扰RNA基因并转染到人乳腺癌耐阿霉素细胞株MCF-7/ADR中.常规MTY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外排实验检测细胞的P-糖蛋白转运功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的HIF-1α、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变化,Western印迹法观察干扰前后HIF-1α、P-糖蛋白的变化.结果测序证实成功构建HIF-1α的短发夹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HIF,转染空质粒ADR/neo不影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MTT法检测ADR/shRNA组细胞存活率由76%下降到43%,Rh123荧光强度由22.0%升为86.6%,ADR/shRNA组中HIF-1α、mdr-1mRN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Spearman相关分析HIF-1α和mdr-1指数在三组中显示呈正相关(r=0.816,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HIF-1α的短发夹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HIF,可显著降低乳腺癌MCF-7/ADR细胞中HIF-1α表达从而起到逆转肿瘤耐药的作用.

  • ISGF3:IFN-α抗乙型肝炎病毒信号转导机制的重要因子

    作者:张权;魏来;王燕

    目的研究干扰素-α(IFN-α)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FNα-2b处理前、后的HepG2.2.15细胞上清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FNα-2b处理后不同时点的HepG2.2.15细胞和其母源细胞HepG2细胞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STAT2、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γ(ISGF3γ)、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RAN依赖蛋白激酶(PKR)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ISGF3γ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并用染料木黄酮阻断IFNα-2b信号转导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IFNα-2b处理8 h后,HepG2.2.15细胞上清HBV DNA平均减少0.72log 10 copies/ml,而加染料木黄酮后则无减少.IFNα-2b处理后,Hep G2和HepG2.2.15细胞中STAT1、STAT2、ISGF3γ、2'5'-OAS和PKR mRNA水平明显升高;加染料木黄酮后前3个因子mRNA水平仍然能检测到,而2'5'-OAS和PKRmRNA则受到抑制.Western Blot检测也提示IFNα-2b处理后ISGF3γ蛋白质水平升高,加染料木黄酮后其表达受到抑制.结论Janus酪氨酸激酶(JAK)-STAT途径在IFN-α抗HBV中发挥主要作用,而ISGF3是该途径的一个重要因子.

  • HBV Pre S1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转录激活功能

    作者:肖生祥;楚雍烈;彭宣宪;王翠玲;肖生彬;吴艳红;曹振平

    目的探索应用双杂交体系统克隆与乙型肝炎病毒(HBV)Pre S1蛋白结合的肝细胞受体的可行性.方法构建编码HBV Pre S1全序列或部分序列与酵母蛋白GAL 4 DNA结合区域融合蛋白的酵母表达质粒,应用这些质粒转化酵母报道菌株SFY526,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作为酵母中转录激活的指标.构建编码Pre S1全序列与GAL4 DNA结合区域融合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与CAT报道质粒共转染肝癌细胞系Huh-7,使用薄层层析法检测细胞提取物的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活性.结果全序列Pre S1蛋白与GAL4 DNA结合区域的融合蛋白在酵母细胞中呈现转录激活功能,其转录激活序列被定位于Pre S1第21~47氨基酸之间.全序列Pre S1蛋白与GAL 4 DNA结合区域的融合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未呈现转录激活功能.结论 HBV Pre S1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转录激活功能,限制了研究人员应用酵母双杂交体系统克隆与Pre S1结合的HBV受体.然而,Pre S1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未呈现转录激活功能.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体系统可能是克隆与Pre S1蛋白作用的肝细胞受体的可行途径.

  • CD154在B细胞活化蛋白1信号系统活化中的作用

    作者:张文;张烜;徐东;曾小峰;张奉春

    B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分子和其配体(CDl54)相互作用是B细胞活化的辅助刺激信号,可诱导活化蛋白1(AP-1)信号通路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即JNK、ERK和P38活化,进一步促使下游AP-1转录因子向细胞核内转移,启动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相关基因的转录.MAPK活化是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因此,研究CD40-CDl54如何活化AP-1信号系统,对进一步探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和开发针对性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黄芪和地塞米松对哮喘失衡表达转录因子T-bet/GATA-3不同的调节作用

    作者:卞涛;赵薇;钱秀芬;吴艳;崔小川;王红梅;姜秀峰;惠复新

    目的 观察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T-bet/GATA-3在支气管哮喘中失衡表达,探讨黄芪和地塞米松对其不同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20只雄性SPF级致敏SD大鼠脾脏中分离获得CD4+T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气道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5、IFN-γ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4、IL-5、IFN-γ、T-bet和GATA-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bet和GATA-3蛋白表达.结果 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EOS)、淋巴细胞、管壁面积/支气管管腔内周长(WA/Pi)和支气管平滑肌面积/支气管管腔内周长(ASM/Pi)哮喘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多或增厚(P均<0.01),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均<0.01);血清中IL-4和IL-5含量,哮喘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均低于哮喘组(P均<0.01),血清中IFN-γ含量哮喘组远低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低于对照组(P<0.01),但黄芪组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在大鼠肺组织和致敏大鼠脾CD4+ T细胞中,IFN-γ mRNA、T-bet mRNA和蛋白表达哮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相似(P>0.05),黄芪组与对照组相似,但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IL-4和IL-5 mRNA、GATA-3 mRNA和蛋白表达,哮喘组异常高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和黄芪组均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肺组织中T-bet/GATA-3蛋白表达量比值,哮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相近(P>0.05),黄芪组与对照组的比值相近(P>0.05),明显高于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P均(0.01).结论 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哮喘中失衡表达,黄芪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可能通过双向调节T-bet和GATA-3平衡来实现,地塞米松抑制GATA-3表达,不能增加T-bet表达,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并非通过调节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平衡实现.

  • 转录抑制因子ZHX2对AFP启动子的抑制作用

    作者:申红玉;栾芳;刘华;鞠瑛;郭春;曹英林;马春红

    目的 探讨转录抑制因子ZHX2对人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抑制作用.方法 PCR扩增人ZHX2基因,构建ZHX2与绿色荧光蛋白和HA-tag融合表达载体pEGFP-ZUX2、pcDNA-ZHX2-HA,共转染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扩增人AFP核心启动子269 bp插入pGL3-Basic,构建报告质粒phAF269.将pcDNA-ZHX2-HA和phAF269共转染HepG2细胞,48 h后裂解细胞,双荧光检测分析ZHX2对AFP启动子的抑制作用.结果 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pEGFP-ZHX2和pcDNA-ZHX2-HA可在体外有效表达ZHX2融合蛋白,双荧光实验表明报告质粒phAF269具有AFP启动子活性,且pcDNA-ZHX2-HA与phAF269共转染HepG2后可显著抑制AFP启动子的转录作用,此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成功构建两种新型转录抑制因子ZHX2融合表达载体,并证实其对人AFP启动子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肝癌发生中AFP表达调控机制及提高AFP介导的靶向肿瘤基因治疗提供基础资料.

  • 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彭明喜;许德义;汤晓娴;张亚琴;董国飞;巩继勇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可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Foxp3+是Treg的主要转录因子,可调控Treg的生长发育与功能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时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出现的频率及其与HCV RNA含量的相关性.

  • CD8+T细胞激活和免疫记忆形成的分子调节机制

    作者:王鹏鹏;柴长斌;汪洋

    初始CD8+T细胞( naive CD8+T cell)被激活后将转化为CD8+效应T淋巴细胞( effector CD8+T cell)和CD8+记忆T淋巴细胞( memory CD8+T cell). CD8+效应T淋巴细胞的形成在过去进行了大量研究.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摄取并处理抗原,通过MH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Ⅰ类分子向初始CD8+T细胞进行抗原提呈,随后T细胞与APC相互接触,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通过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形成以TCR-MHC/Ⅰ-抗原肽为中心、周围分布其他共刺激分子(如CD28-B7等)的免疫突触( immune syn-apse) ,引起T细胞的活化[1]. 免疫突触所包含的生物信号主要经由Ras-MAPK、PLC-γ、PKC以及PI3K等途径使初始T细胞被激活,通过活化转录因子的作用使初始T细胞转化为具有细胞杀伤作用的效应T淋巴细胞,并通过分泌颗粒酶(granzyme)、穿孔素(perforin)或与靶细胞表面的FasL配体结合,发挥细胞毒作用(cytotoxic effect)[2]. 针对外源病原体所形成的免疫记忆在免疫系统再次抵抗病原入侵、维持机体内环境自稳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CD8+记忆T淋巴细胞在抵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的再次入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CD8+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记忆细胞的形成过程,尤其是这一过程的分子基础还没有完全阐明.

  • 固有淋巴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蔡东莉;姚晓英

    人体内存在着数万亿的共生菌,免疫系统却似乎对它们视而不见,机体这种维持“免疫休战”状态的重要机制之一就与固有淋巴细胞(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有关。固有淋巴细胞是一类新近定义的细胞家族,起源于共同淋巴样祖细胞( CLP ),在形态学上类似于淋巴细胞,但不表达成熟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由重排基因编码的特异性抗原受体[1],其分化发育依赖转录因子Id2,表达IL-2受体γ链[2],分泌一系列类似于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5、IL-13、IL-17和/或IL-22等[3],被认为是Th细胞的“镜像细胞”[1]。 ILCs的谱系分化、功能以及修复依赖于转录因子,不同转录因子的表达调节特有ILCs亚群的发育程序,赋予不同亚群特定的效应功能。根据表达特定的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ILCs分为3个亚群:(1) ILC1:表达 T-box 转录因子 T-bet 和/或Eomes,经 IL-12刺激后产生 IFN-γ。包括 cNK 细胞、NKp44+CD103+细胞等。(2) ILC2:在生长发育和功能作用的过程中依赖转录因子 GATA3和RORα,分泌2型细胞因子IL-5和IL-13,包括自然辅助免疫细胞( natural helper cells, NH cells)、nuo-cytes、MPPtype2细胞或固有辅助细胞( innate helper, ih2)。(3) ILC3:表达转录因子RORγt,分泌IL-22、IL-17A或IL-17F,也称为RORγt+ILCs。 ILCs大量存在于黏膜组织中,在机体抗病原体固有免疫应答淋巴样组织形成组织重塑以及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组成抵抗入侵病原菌的第一道防线。本篇就IL-Cs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大蒜新素治疗小鼠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作用研究

    作者:徐翼;方峰;董永绥;向稚丹;甄宏;易文龙;李革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对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性心肌炎治疗作用及其抗CMV机制. 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20只)、安慰剂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大蒜新素治疗组接种MCMV K181后24 h开始用大蒜新素一般剂量(25 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14 d;安慰剂组和正常对照组仅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治疗后第3、5、7、14天各处死5只小鼠,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损害;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因子IFN-γ表达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小鼠脾核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强度. 结果 MCMV感染下调小鼠T-bet mRNA和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P<0.01);大蒜新素能诱导MCMV性心肌炎模型小鼠转录因子T-bet mRNA和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并显著改善MCMV感染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损害(P<0.05). 结论大蒜新素通过上调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进而促进TH1类细胞因子IFN-γ分泌,诱导和促进TH1优势应答反应,增强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抗MCMV作用.

  •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小鼠心肌组织TH1/TH2类细胞因子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翼;方峰;陈志敏;罗社声;王财富;祝国红;徐迎春;蓝引乐

    目的 动态观测MCMV感染对小鼠心肌组织TH1/TH2类细胞因子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心肌炎模型.观察小鼠血清cTnI浓度变化,心肌组织病理损害和心肌组织细胞因子IFN-γ、IL-4表达水平以及脾组织中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强度.结果 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和血清cTnI浓度在MCMV感染后第3天增高,第7天达高峰,第14天仍维持较高水平;IFN-γ在MCMV感染第3天时表达迅速增高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第14天基本下落至正常水平;IL-4在MCMV感染第5天表达迅速增高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在第14天又升高;MCMV感染第3天转录因子T-bet蛋白表达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到第14天时降低更为显著.转录因子GATA-3在MCMV感染第7天时表达明显增强,第14天时增强更为显著.结论 MCMV感染通过上调GATA-3转录因子和IL-4表达,下调T-bet转录因子和IFN-y表达,导致TH1/TH2平衡失调,表现为TH2细胞优势应答状态,使心肌损害加重.这可能是CMV感染致宿主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并造成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 雷公藤抑制致敏小鼠T细胞IL-5 mRNA的表达及核因子NFAT活性

    作者:程晓明;王长征;钱桂生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致敏小鼠T淋巴细胞IL-5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的方法建立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染色法(ISH)观察TP对T淋巴细胞IL-5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对CD4+T淋巴细胞核转录因子NFAT的DNA结合活性进行检测,同时就TP的作用与地塞米松(DM)相比较. 结果致敏小鼠T淋巴细胞IL-5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TP、DM处理后,其IL-5 mRNA表达显著低于致敏组(P<0.01).致敏小鼠CD4+T淋巴细胞体外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后,NFAT的DNA结合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并呈时间依赖关系,经TP、DM处理后,NFAT的DNA结合活性显著减弱. 结论 TP抑制IL-5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AT的DNA结合活性有关.

  • 大蒜新素对MCMV感染小鼠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翼;方峰;董永绥;向稚丹;甄宏;李革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即大蒜素注射液)对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 MCMV)感染小鼠脾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20只BALB/c小鼠被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10只)和安慰剂组(10只).均在MCMV Smith株接种24 h后分别用大蒜新素一般剂量(每天25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2周.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不接种病毒,仅用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用PFU/ml测定小鼠脾组织病毒滴度;用RT-PCR方法检测小鼠脾转录因子T-bet/GATA-3 mRNA表达强度;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10表达水平. 结果 MCMV感染小鼠14 d,T-bet mRNA和IFN-γ的表达基本下降至基线水平,而GATA-3 mRNA和IL-10的表达显著增强;大蒜新素能诱导MCMV感染模型鼠转录因子T-bet mRNA和IFN-γ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转录因子GATA-3 mRNA和IL-10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同时显著降低小鼠脾组织匀浆中病毒滴度(P<0.01). 结论 MCMV感染可导致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失衡,主要表现为IFN-γ表达明显降低和IL-10表达明显增高;大蒜新素通过上调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促进IFN-γ的分泌,并下调转录因子GATA-3 mRNA的表达抑制IL-10的分泌.

  •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抑制

    作者:朱可建;林爱华;金纳;周强;叶俊;虞海燕;程浩

    雷公藤内酯醇是雷公藤提取物中生物活性强的物质.其免疫抑制功能主要是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性[1],包括抑制T细胞的激活和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以及一些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因子的表达等.本研究以人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moDC)为研究对象,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DC的体外分化和成熟过程的影响.

  • 脂多糖对AR42J细胞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作者:龙友明;刘学进;陈垦;谢文瑞

    目的 探讨NF-κB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过程中对TNF-α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以便有助于从基因转录调节的水平寻找AP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以10 mg/L脂多糖刺激AR42J细胞构建急性胰腺炎的体外模型,设2 h、6 h、12 h、18 h和24 h共5个时间点,每时间点设3个复孔.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p65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TNF-α在细胞上清中质量浓度的变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ABC)检测p65蛋白在AR42J细胞中的表达.人工碘比色法观察培养液上清中淀粉酶的活性改变.结果 脂多糖刺激后,AR42J细胞以时间依赖方式上调TNF-α和p65 mRNA的表达,并伴随TNF-α蛋白的表达增加;TNF-α与p65表达具有直线相关性(P<0.01).p65蛋白亦呈时间依赖方式表达增强,24 h表达强.各组间淀粉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在脂多糖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AR42J炎性效应中,NF-κB表达且活性增强,调控着致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

  • 哮喘豚鼠肺组织T-bet基因表达及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劲松;郭锡熔;曾治宇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细胞(EOS)、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发病机制颇为复杂.近来研究表明,哮喘发病机制与TH1/TH2比例失衡有关[1],而T-bet(T-box expressed in T cell)基因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转录因子,可特异调控THO细胞分化,具有TH1/TH2转换开关的作用[2],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也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T-bet基因与哮喘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2002年6月至2003年1月,本研究在建立哮喘豚鼠模型的基础上,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了哮喘豚鼠肺组织中T-be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观察了糖皮质激素对T-bet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现结果报告如下.

  • 核因子-κB在SIRS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红梅;常文秀;曹书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继发于各种打击后全身持续高代谢、高动力循环状态及过度炎症反应,是全身炎症反应失控的结果,造成多种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失控性释放,引起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细胞核因子-κB[1](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细胞中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在免疫反应、应激反应、细胞凋亡及病毒复制的调节中起主导作用,对NF-κB调节作用的深入研究已是临床防治SIRS的新方向.

  • 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在人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5637细胞生物学特性调节

    作者:帖鹏;梁亮;杜双宽;任伟;孙羿;程永毅;徐永刚

    目的 研究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5 637细胞生物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74例膀胱癌组织、32例癌旁组织以及24例正常膀胱癌组织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的Oct4表达;体外培养膀胱肿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siRNA敲除Oct4后对与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及Transwell试验测定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分析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5 637细胞生物学的影响.结果 人膀胱癌组织中12例Oct4蛋白检测阴性,62例Oct4蛋白检测阳性,阳性率为83.78%,显著高于膀胱癌组织的21.87%(P <0.05);正常组织中Oct4蛋白阳性率为16.67%,三种不同细胞组织Oct4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组织Oct4蛋白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组织Oct4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Oct4蛋白表达越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膀胱癌组织中Oct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3.78%,膀胱癌旁组织Oct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1.87%;正常组织Oct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6.67%.三种不同的细胞进行划痕试验2h后进行观察:结果显示:Oct4-siRNA转染后细胞迁移显著减弱,而其他细胞大量迁入划痕区域.结论 Oct4的表达与人膀脱癌的分级、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但是不同临床分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ct4高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系Oct4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细胞细胞凋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793 条记录 7/90 页 « 12...45678910...899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