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消法"治疗良性包块--浅谈舒肝散结法
临床常见的良性包块有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外孕包块、前列腺增生、慢性淋巴结炎、脂肪瘤等.
-
艾灸治疗瘰疬65例
瘰疬为中医外科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一般多用药物治疗.近几年来,笔者应用药用艾条灸治疗瘰疬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5例均来自门诊患者,男39例,女26例;年龄小25岁,大45岁;病程短2个月,长1年.以初起结块如豆、数目不等、无痛无热,后渐增大如串状,久则微痛等为主要特征.
-
鹿角霜治疗慢性淋巴结炎
20年前,笔者见同诊室的宫老先生诊治一患者,症见颌下部位肿大,皮色正常,触之有硬结,不热,微痛,经久不愈.诊为阴疽(慢性颌下淋巴结炎).处方:鹿角霜90g,研极细末,用麻油调涂患处,日涂2次,不日即愈.乃请教其医理,宫老先生曰:鹿角霜性味咸温,咸能软坚散结,温能通络消肿,故治阴疽有效.后来笔者在临床上试用此法治疗慢性淋巴结炎10余例,均收到良效.
-
彩超诊断腹茧症并肠系膜血管畸形1例
患者男,20岁.患者十余年来常突然出现全腹阵发性闷痛,无明显诱因,多在饱餐后出现,疼痛发作时脐右侧可见一包块隆起,腹痛消失后包块随之消失,近一个月来腹痛加重,以不全性肠梗阻收入院.查体:脐右侧触及一大小约6cm×6cm的包块,质地软,边界清楚,轻压痛,不向周围放射,无明显反跳痛.X线钡餐未见异常,CT示腹腔中部占位性病变,考虑血管性病变.彩色超声检查: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于中腹部脐周围腹腔内可探及一个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楚的异常回声包块,大部分位于脐右侧,大小约90mm×39mm×117mm,加压探头可变形缩小,该异常区前贴前腹壁,后贴腹膜后大血管.包块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其中上部可见蠕动的肠管回声,肠管未见扩张;中下部分可见多条纡曲的管状无回声,较粗的管径约9mm,CDFI示管腔内为暗淡的彩色血流充填,多普勒频谱示为低速的静脉血流,流速约0.08m/s(图1),下腔静脉局部受压变细,内径约5mm(图2),追踪扫查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由肝后段至髂分支未见明显血管分支与之相通.超声提示:腹腔包块,考虑腹茧症并肠系膜血管畸形.手术所见:全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质韧的纤维膜所包裹,形似蚕茧,其上端与大网膜相连,与壁层腹膜无粘连,小肠呈暗紫色,缩短,长约3m,肠系膜亦轻度缩短、明显增厚,可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小肠系膜布满明显扩张成团状、壁薄的血管,粗的管径约10mm,系膜间轻度粘连.盲肠位于右上腹,近段空肠自盲肠左侧肠系膜根部穿出,回盲部有纤维束带压迫.切除包膜及淋巴结病理检查:包膜系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肠系膜慢性淋巴结炎.术后诊断:①腹茧症.②先天性肠扭转不良.③肠系膜血管畸形.④肠系膜慢性淋巴结炎.
-
第62例:霍奇金淋巴瘤晚期合并梗阻性黄疸及持续高热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88岁.因诊断霍奇金淋巴瘤化疗4个疗程后发热1周余,于2003年1月6日再次入院.患者曾于1985年及1993年分别行右、左颌下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慢性颌下腺炎、慢性淋巴结炎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993年9月至2002年4月反复肺门影增大,1993年9月行气管镜活检病理提示慢性炎症.2002年7月查胸、腹及盆腔CT示:右肺门增大,气管、支气管旁及纵隔淋巴结较前增多、增大,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盆腔右侧肿块影.后逐渐发现左颈部及腋下多个肿大淋巴结,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
-
野生土贝母与生药土贝母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的干燥块茎.性味苦、微寒,用于乳痈瘰疬、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肥厚性鼻炎等.本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野生土贝母和生药饮片进行总皂苷含量的对比分析,以期对上述两种样品质量进行评价.
-
胃癌伴胆囊癌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4岁,因"B超发现胆囊结石十余年,发现胆囊结石伴息肉4个月",于2001年3 月6日入院.体格检查:T 36.4 ℃,P 68次/min,R 18次/min,Bp 105/67.5 mmHg.发育良好,营养较差,神清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全腹平软 ,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未扪及肝脾,其他未见异常.辅助检查: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胰、脾、肾未见异常.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息肉.于2001年3 月8日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肿大,与周围组织粘连,胆囊颈部可扪及结石, 约0.7 cm×0.7 cm,胆总管约1.2 cm,行胆总管造影显示下段通畅,遂结扎胆囊管 ,剥离胆囊,见胆囊中部变细,变硬,周围有数个米粒大小硬节,将胆囊分成两个约4 cm×5 cm和3 cm×3 cm的囊腔,腔内可扪及约0.4 cm×0.5 cm、0.7 cm×0.7 cm、1.0 cm×1.2 cm的结石3枚.切下胆囊送冰冻切片提示恶性,遂行腹腔探查,见胃小弯后壁有约5 cm×5 cm的硬节,已突破浆膜层,但与周围组织尚无粘连,大网膜可扪及数个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活动,考虑为胃癌,且伴淋巴结转移.遂行胃大部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部分切除大网膜,关腹结束手术.术后标本病理报告:(1)胃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浸润全层,两切端未累及(大网膜部),慢性淋巴结炎(2/2);(2)胆囊中高分化乳头状腺癌,部分囊壁组织有癌浸润.病理免疫组化检验报告显示:(1)胆囊中高分化乳头状腺癌,Ki67(+),C-erbB-2(+);(2)胃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浸及全层,Gst-π(+ ++),Pgp(+),TOPOII(+++),p53(++),CEA(++).由此得出术后诊断:原发性胃癌伴原发性胆囊癌.
-
中医治疗慢性淋巴结炎
慢性淋巴结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诊断需与多种疾病鉴别,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本文探讨用新订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疗程短,效果佳.
-
浅谈颈部肿块分类诊断
颈部肿块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为甲状腺疾病和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主要表现.颈部肿块按病理类型可分为:①炎症性肿块,如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结炎、颈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等;②肿瘤,如甲状腺肿瘤、淋巴结转移癌和恶性淋巴瘤;③先天性畸形,如甲状腺舌骨囊肿、胸腺咽管囊肿、颌下皮样囊肿等.
-
带有T细胞标记的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患者,女,67岁,因反复胸、腰、背部疼痛2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1年7月23日入院.胸、腰、背痛十分严重,活动受限,平卧时呼吸短促,有低热和盗汗.在当地医院发现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经病理活检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未见转移瘤或结核灶.骨髓有"分类不明大细胞".血浆蛋白电泳显示α、β球蛋白增高,γ球蛋白降低,尿本-周蛋白(-).
-
恶性淋巴瘤2例临床误诊分析
80年代以来,恶性淋巴瘤(简称ML)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我国ML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0位,临床上ML易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现将我科误诊的2例报道如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
腮腺慢性淋巴结炎超声误诊为腮腺囊肿1例
患者男,43岁,发现右耳下区肿物1个月来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发现右耳下区有一花生米大小的肿物,自觉有酸胀感,触之无疼痛感,体温正常,未做任何治疗.
-
消瘰丸治疗阴虚痰凝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瘰丸治疗阴虚痰凝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痰凝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患者分为消瘰丸组(口服消瘰丸,6g/次,2次/d)和头孢地尼组(口服头孢地尼胶囊,0.1g/次,3次/d),每组各30例,均连续治疗15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淋巴结大小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的变化情况,分析其显效率.[结果]治疗后消瘰丸组和头孢地尼组患者淋巴结大小分别为(0.90±0.80)cm、(1.17±0.82)cm,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治疗后两组患者VAS分值分别为(0.67±0.80)分、(0.80±0.89)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两组患者淋巴结大小和VAS分值治疗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瘰丸组患者总有效率90%,高于头孢地尼组的总有效率7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瘰丸治疗阴虚痰凝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能使肿大的淋巴结缩小,疼痛减轻,临床疗效明显,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Kikuchi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策略
Kikuchi病(KD)即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1972年由日本病理学家Kikuchi等首先描述.它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上多以持续性高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下降为主要表现.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发病率低,故误诊率可高达100%.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淋巴结结核、良性肿瘤、慢性淋巴结炎等疾病[1,2].现就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3例作一分析,以增进对本病的认识.
-
儿童恶性淋巴瘤54例临床分析
恶性淋巴瘤在儿童时期比较多见,其病发率位居我院小儿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白血病、脑瘤。本病早期常被误诊,使病人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而早期确诊是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改善预后的关键。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我院儿科1974年1月~1998年12月的24年间收治、经组织学证实的儿童恶性淋巴瘤5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4例中,何杰金氏病(HD)14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40例。发病年龄HD为≤5岁3例,6岁~10岁9例,>10岁2例,年龄为3月~12岁。NHL为≤5岁14例,6~10岁19例,>10岁7例,年龄为1岁7个月~14岁。HD男13例,女1例;NHL男25例,女15例。1.2 首发部位:HD:左颈部淋巴结8例,右颈部淋巴结3例,左胸壁、咽部淋巴环、腹腔各1例。HNL:颈部淋巴结18例,咽部淋巴环5例,腹腔6例,腋下淋巴结4例,颅骨5例,左滑车上淋巴结2例。1.3 发病到确诊时间及误诊病例:HD:8天1例,1个月2例,5个月、7个月、9个月和11个月各1例,1~2年5例,3年、4年各1例。9例曾误诊为淋巴结结核,误诊为淋巴结炎、胸壁脓肿、咽麻痹各1例。活体组织检查误诊4例,1例2次活检均误诊为增殖性慢性淋巴结炎,第三次活检确诊;1例误诊为嗜酸性肉芽肿,经多次组织学会诊确诊;2例误诊为反应性淋巴结增生,两次活检确诊。NHL:3天、5天各1例,1~2个月24例,3~4个月6例,6~7个月3例,9个月1例,1年3例,>2年1例。误诊为淋巴结结核10例,腮腺炎6例,扁桃体炎5例,淋巴结炎4例,鼻炎3例,胸膜炎2例,肠虫症、阑尾炎、腹膜结核、败血症、风湿性关节炎、大叶性肺炎、MDS、后鼻孔息肉各1例。病理误诊4例,1例活检误诊为反应性网状细胞增生,第2次活检确诊。其它3例活检分别被误诊为胸腺瘤、精原细胞瘤、鼻息肉,后经会诊确诊。
-
副乳腺癌1例
患者女,48岁,因右腋前包块4月余于2001年7月12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意中扪到右腋前包块,如核桃大小,无疼痛、发热等不适.月经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曾在当地医院作B超检查,诊断为右腋窝慢性淋巴结炎,予以抗炎治疗月余,效果差.4个月来包块大小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情况好,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右腋前可触及一4cm×3cm×2cm包块,质硬,边界模糊,表面可触及一0.5cm质硬结节,活动,与皮肤及胸肌无粘连.双侧乳房大小正常,乳头无凹陷,双乳房内未及包块.左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钼靶摄片示右腋前有一约4cm×3.5cm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双乳腺内无明显肿块,无异常钙化灶.入院诊断为右腋副乳腺.在局麻下行右腋副乳腺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为4cm×4cm×3cm.切除后作快速病理检查,示右副乳腺癌,分化较差.即在全麻下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右侧副乳腺富于脂质癌,腋窝淋巴结9个,其中8个查见癌细胞.
-
慢性淋巴结炎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2例
甲状舌管囊肿根据其发生部位和随吞咽移动等特点,一般诊断不难.我们收治2例患者,门诊及术前均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而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慢性淋巴结炎.现举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16岁.因颈前肿物半年余入院, 要求手术治疗.患者半年前无意中发现颈前正中有一约花生米大肿物,无疼痛和不适.后来
-
食管壁淋巴组织增生、慢性淋巴结炎致食管狭窄一例
患儿:女,6岁.因进食后梗噎、呕吐5年入院.患儿足月顺产,无误咽史.1岁前母乳喂养无异常,加辅食后即出现梗噎及呕吐.呕吐物为刚进的食物,吐前无恶心,无腹痛.体检:发育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所见,腹部无压痛及包块.食管镜检:食管第一生理狭窄下0.6 cm有-1.2 cm×1.0 cm×0.6 cm隆起,表面光滑,色泽与周围食管粘膜相同,食管镜不能通过.
-
成人淋巴结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患者,女,31岁,2008年6月3日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伴左下肢肿胀4月余人我院诊治,入院前曾在外院做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报告为慢性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治疗效果不佳.体格检查: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约10 cm×6 cm大小的包块,表面红肿,无破溃,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有轻微压痛;左下肢肿胀,皮温较对侧低,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
甲状腺耳前转移癌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1例
患者男,35岁。因右耳前无痛性肿物发现4月余,来我院求治,患者病后无发热寒战,无疼痛,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憋气,无进食梗噎感,无鼻出血、鼻塞、耳鸣,无乏力盗汗,身体无明显消瘦。查体:T 36.8℃,P 79次/min,R 18次/min,BP 15/9 kPa。右耳前可触及一1.5 cm×1.0 cm肿物,质韧无压痛、边界清、活动度好。甲状腺未触及明显肿物,鼻咽部检查无异常。WBC 6.8×109/L,N 0.64,ESR 13 mm/h,OT试验(-),X-ray心肺纵隔无明显异常。初步诊断:慢性淋巴结炎。经抗炎治疗1周无效,遂行肿物切除活检。病理结果:乳头状腺癌(考虑甲状腺转移癌)。行甲状腺彩超检查,见甲状腺右叶有一0.4 cm×0.5 cm实性肿物。故考虑右耳前肿物系甲状腺癌转移。立即行甲状腺右叶及峡部全切,左叶次全切,同时清扫右颈部淋巴结。术后病理示:甲状腺右叶乳头状腺癌。术后5 d拆线出院。择期行其它治疗。 讨论头颈部肿物较容易发现,但确定性质较困难,不同性质的肿块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先作出正确诊断才能进行合理治疗。颈部肿物转移性肿瘤多见,约占颈部恶性肿瘤的3/4,而面部转移性肿瘤较少见。本病例肿物在右耳前,大小形态与淋巴结相似,病后无其它明显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查体未发现明显甲状腺肿物,又由于甲状腺癌在原发灶很小的时候即可出现颈部转移,而很少转移至面部,故未行甲状腺进一步检查,从而造成误诊。作为临床医生,对不典型病例,不能单凭临床经验给病人作出诊断,应结合辅助检查,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诊断,减少治疗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