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不同止血用药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涉及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或者胆囊和胰腺的一些部位,在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症状主要为解黑便、吐血以及周围循环系统不同程度的衰竭,病情进展迅速,如果救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病死率超过10%[1]。临床引起上消化道病变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消化道各种溃疡、急性胃黏膜充血性炎症、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肿瘤等,处理方法包括药物以及手术介入等,但是药物治疗仍是为基本的治疗手段[2]。为了加强止血,通常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如补液、抑酸、保护胃黏膜等)的基础上,酌情运用消化道局部止血药。目前,蒙脱石散联合凝血酶、4℃0.9%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是为常用的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止血方法。我科对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分组用药对比研究,以进一步探讨这2种不同止血用药方法的疗效及优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现将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
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报告
患者,女,48岁,因反复黑便20余天以"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收住院.患者从20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阵发性钝痛,不放射,无明显规律性,伴解成形黑便,每次量少(约30g),每日1次.无返酸、呕血、纳差、厌油、黄染等;2天前进食"米线、鸭肉"后黑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每次量约200g;伴心悸、乏力、胸闷、虚汗,无晕厥.在"单位医务室"查大便潜血"+++",血红蛋白"8g/L",收入我科.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急救体会
目前,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的治疗,治疗方案很多,不断涌现新的止血药及内镜下治疗手段,但传统的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治疗中有着简便、易操作及止血效果确切等独特的优点,显著提高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成功率,同时为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的后续的治疗赢得时间[1~4].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218例,根据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意愿分为气囊压迫止血组和药物治疗组,气囊压迫止血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在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药物治疗组仅进行奥曲肽治疗,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
氨体舒通、心得安联合治疗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再出血40例临床分析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约40%死于初次出血,幸存者中2/3迟早发生复发性出血,每次再出血死亡可能性为30%[1].
-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认知与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UGIH)指Treit2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过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呕吐和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机型周围循环衰竭.其病因很多,大多说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溃疡、炎症、肿瘤)所致,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各类紫癜、白血病、再障等),常见的疾病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较少见的上有食管喷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胆道出血、十二指肠球炎、胃黏膜脱垂、食管炎、食管裂孔疝、胃平滑肌瘤或淋巴肉瘤等.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出血原因肝硬化时,因肝脏硬化萎缩,肝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再生,由于增生的纤维组织索和再生的肝细胞结节的压迫,使肝血窦变窄或闭塞,因而肝内门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门静脉系的压力随之增高,造成门脉高压症.表现为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均可造成呕血、便血及腹水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80例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肝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其病因多为:(1)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凝血机制失常和内毒素血症;(3)急性胃粘膜糜烂、应急性溃疡发生.临床以降低门静脉压、保护胃粘膜、改善凝血机制及治疗内毒素血症为主要手段.1997年7~2001年10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80例,现总结如下.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系急症,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应激性溃疡和胃癌等,可大致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中,应动态观察病情,及时补充血容量,合理使用止血剂,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内镜或手术诊治;加强饮食管理和心理护理,适时做好健康指导是促进患者恢复和防止再出血的重要手段.
-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近年来,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中,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NVB)因素逐渐被认识并重视.现将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1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出血原因报告如下.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黏膜弥漫性出血、糜烂、溃疡所致呕血及便血[1].该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地配合医生抢救和护理,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成功的保证之一.现将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三腔两囊管插管方法的改进
在抢救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时,内科应急治疗一般采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1,2],其暂时止血率可达70%~94%[1].传统的插管法是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用石蜡油润滑三腔两囊管前端后插管.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存在插管困难、呕吐、误吸等问题,且患者较痛苦,往往影响抢救.为了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插管过程中的不适,我们对传统的插管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急诊患者呕血、黑便病因108例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呕血、黑便病因.方法:对2001-09/2002-05我院急诊108例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诉就诊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结果:引起呕血、黑便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Mallory-weiss综合征,胃癌和(或)食管癌,吻合口炎,食管炎,原因不明.结论:呕血、黑便的病因除消化性溃疡外,青壮年患者以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Mallory-weiss综合征为多,而老年人以消化道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为多;应48h内进行胃镜检查.
-
两种剂量生长抑素序贯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反复大出血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生长抑素(施他宁)序贯应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反复大出血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反复大出血患者47例,分为2组,施他宁250μg/h和500mg/h序贯剂量组26例,施他宁250 rrg/h常规剂量纽21例.结果:再次止血开始时间序贯组为3.22±1.39 h,常规剂量组为9.25±6.04 h,有显著差异性(P<0.001);再次出血停止时间序贯组为5.11±1.62 h,常规剂量组为14.87±9.11h,有显著差异性(P<0.01);24 h和48 h止血成功率序贯组88.46%(23/26)和96.15%(25/26),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的47.61%(10/21)和71.43%(14/21)(P<0.005和P<0.01).近期再出血率:序贯组7.69%(2/26),常规剂量组28.57%(6/21),有显著差异性(P<0.005).平均输血量:序贯组384.62±137.67 mL,少于常规剂量组的580.95±153.68 mL,有显著差异性(P<0.05).死亡率:序贯组3.85%(1/26),常规剂量组33.34%(7/21),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两种剂量施他宁序贯治疗对重度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反复大出血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组,且止血时间快,近期再出血率低,死亡率下降,无不良反应.
-
TIPS的临床应用再评价
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 stent)是一种治疗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及其他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他不仅对急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和反复、难治性的出血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对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顽固性胸、腹水,肝肾综合征亦有好的疗效,同时还能有效地预防等待肝移植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尤其对部分内镜治疗不能控制的出血及一些不宜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唯行TIPS治疗有效.TIPS的近期疗效肯定,由于分流道的狭窄或闭塞,其中、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带膜支架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有望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TIPS的临床应用作一再评价.
-
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病变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引起的出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谱有所改变.近年国内外资料显示,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仍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少见病因引起的出血仅占5%左右[1-3].诊断检查技术的进展使得以往临床上较少见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逐渐被人们认识.由于发生几率低,一些少见或罕见病因,文献仅为个案报道.以下列举发生率不足5%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期对临床中非常见病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所提示.
-
58例上消化道出血输血的护理体会
我院消化内科2004年01月~09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其中消化性溃疡24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1例,胃恶性肿瘤9例,胃炎2例,其它2例.输血243次,发生输血反应14例(5.8%),发生输血障碍23例(9.5%),无其它并发症.护理体会如下.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从胃肠道近心端至Treitz韧带之间的出血,在急性胃肠道出血的病人中,上消化出血占85%.胃、十二指肠溃疡仍然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发病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门静脉高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为第2位,约25%;急性胃黏膜病变约15%(近年来急性胃黏膜损害有增高趋势).其他出血的原因有:胃底、食管黏膜撕裂综合征,食管炎,恶性肿瘤等.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诊疗现状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处理仍然是一个我们经常遇到的临床难题.综合文献报道约有85%的原发性肝癌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其中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27%~35.7%,更有15%~28%肝癌病人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占肝癌直接死亡原因的第2位[1].因此,在治疗肝癌的同时能否有效地处理门静脉高压症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肝癌病人的预后.随着肝癌综合治疗的发展,肝癌的总体疗效得以逐步提高,但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仍旧是影响肝癌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当引起外科医师的足够重视.本文就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
门静脉高压症的脾外科问题
编者的话门静脉高压症是一个综合征或症候群,在我国主要源于肝脏的病毒(乙、丙)性或寄生虫(血吸虫)性损害2,是一个慢性渐进性过程.它的诊疗主要依赖于非手术处理,核心在于灭毒、杀虫、保肝.脾肿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胃黏膜病变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是肝实质损害和肝纤维化不断加重的结果.外科治疗已往主要针对急性大出血,现在亦有了非手术处理的有效手段.断流术和分流术并不是对因的措施,效果并不很理想,还带来某些被动的结果,甚至进一步加重肝损害.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高血流动力学的发生机制与治疗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1900年Preble在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的病人中发现,80%以上出血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推论有门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侧支循环形成.1928年,McIndoe研究发现肝硬化时肝内门静脉分支减少,受再生结节压迫变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