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协同刺激分子B7-H2和B7-H3与血小板自身抗体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中的协同刺激分子B7-H2和B7-H3与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体水平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ITP患者61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通过流式免疫微球(FCIA)方法检测血浆中血小板5种糖蛋白(GPⅨ、GP Ⅰb、GPⅢa、GPⅡb及P选择素)的自身抗体,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可溶性协同刺激分子B7-H2(sB7-H2)和B7-H3(sB7-H3)水平,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TP患者血浆中5种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自身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ITP患者血浆sB7-H2水平升高(P<0.05),sB7-H3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sB7-H3与血小板P-选择素自身抗体呈负相关(r=-0.46,P<0.05),并且sB7-H2和sB7-H3水平在P-选择素自身抗体阳性的ITP患者中降低(P <0.05);ITP患者血小板计数与sB7-H2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0.3907,P<0.01).结论:ITP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协同刺激分子sB7-H2升高,sB7-H3水平与P选择素自身抗体有关,提示协同刺激分子B7-H2和B7-H3可能参与了ITP自身免疫的病理机制.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协同刺激分子 自身抗体 P选择素 -
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特异性识别和清除内、外源性抗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 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有赖于双重信号,其中抗原递呈细胞上的 MHC-抗原肽复合体与 TCR特异性结合传递第一信号,而 B7-CD28等共刺激家族传递第二信号,由此决定了 T细胞的状态是增强、抑制、弱化或者演变为无反应状态。共刺激分子如 B7-CD28家族对 T细胞的正负调节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B7家族成员包括:B7-1(CD80)、B7-2(CD86)、B7h(CD75)、PD-L1(CD274)、PD-L2(CD273)、B7-H3(CD276)、B7x (B7-H4)等[1]。B7-H3是 B7家族的新成员,然而其受体及生物学作用尚未明确。B7-H3在多种消化系统组织细胞中均有表达,且与疾病的临床病理预后呈正或负相关。研究 B7-H3的结构、免疫学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
协同刺激分子B7-H6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中的意义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释放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广泛参与炎症反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抗肿瘤、抗病毒感染以及干细胞移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NK细胞的活化取决于其细胞表面活化信号及抑制信号的共同调控.NKp30是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atural cytotoxicity receptors,NCR)家族成员之一,是NK细胞表面重要的活化性受体,通过识别靶细胞上相关配体,介导NK细胞发挥生物学功能.B7-H6是新发现的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成员,作为NKp30的潜在配体,能够激活NKp30介导的NK细胞活化,促使其分泌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细胞毒性[2].B7-H6是B7家族首个被证实能够直接诱导NK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分子,在部分肿瘤组织中有表达,正常组织中不表达,这一发现为揭示NKp30在肿瘤免疫监视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
白细胞介素-5增强嗜酸性粒细胞呈递抗原的能力
我们以前曾证实嗜酸性粒细胞(EOS)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后可以表达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分子(如人EOS的HLA-DR)[1]以及协同刺激分子如B7-1 (CE90)和B7-2 (CD86)等[2],并因此成为抗原呈递细胞,能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从而促使后者进行增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H2淋巴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5(IL-5)能否增强EOS将抗原呈递给自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
-
人源分子佐剂hC3d3促进人免疫活性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及对hCGβ抗原的反应性
目的 探讨分子佐剂hC3d3与hCGβ的融合蛋白hCGβ-hC3d3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B细胞与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及对hCGβ抗原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从人肝细胞cDNA文库克隆hC3d基因片段;构建pCI-gs-signal-6His-hCGβ及pCI-gs-signal-6His-hCGβ-hC3d3真核表达质粒,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抗原hCGβ及hCGβ-hC3d3融合蛋白.实验分组:将B细胞、B+T细胞组或PBMC,分别应用hCGβ、hCGβ-hC3d3或美洲商陆(PWM)等抗原进行体外处理48 h.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培养后的上述淋巴细胞表面的CD80、CD86、CD154、CD25等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2的含量.结果 本研究成功克隆了hC3d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I-gs-signal-6His-hCGβ及pCI-gs-signal-6His-hCGβ-hC3d3;经转染CHO细胞,获得了目的蛋白高效分泌表达.经鉴定及纯化成功获得了较高纯度的目的蛋白hCGβ及hCGβ-hC3d3.hCGβ-hC3d3蛋白能够显著上调B细胞表面CD80、CD86分子的表达,尤其是CD86分子的表达(P<0.01);能明显增强T细胞表面CD154、CD25分子的表达(P<0.05).hCGβ-hC3d3蛋白提高B细胞抗原提呈能力及T细胞活化后分泌IL-2的能力(P<0.05).结论 人源分子佐剂hC3d3明显促进人免疫活性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及对hCGβ抗原的反应性.
-
脱氢表雄酮对鼠成骨细胞及CD4+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及CD4+T细胞表达协同刺激分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颅骨酶解法培养鼠OB,体外模拟雌激素撤退;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 cell sorting,MACS)法分离CD4+T细胞;将OB或CD4+T细胞分为对照组、E2及DHEA处理组,并以LPS刺激;以流式细胞术分析OB表面CD80、CD86以及CD4+T细胞表面CD28、CTLA-4的表达.结果经E2及DHEA处理后,OB表达CD80、CD86显著增加(P<0.05,P<0.01);CsA可降低对照组及DHEA处理组OB CD80、CD86的表达(P<0.01).除DHEA组CD28+T细胞百分比增加外(P<0.05),其余各组CD4+T细胞CD28和CTLA-4的表达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DHEA可上调鼠OB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该作用可被CsA阻滞;DHEA还上调CD4+T细胞CD28的表达,提示可改善骨-免疫调节网络.
-
协同刺激分子B7-H2对致敏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
淋巴细胞的激活对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至关重要.T淋巴细胞的激活除了依赖识别信号外,还依赖于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1999年Hutloff等发现了诱导性协同刺激因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 ICOS),不久B7同源蛋白2(B7 homolog2, B7-H2)被认定为ICOS的配体[1,2].本文旨在探讨ICOS/B7-H2协同刺激信号对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
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86分子的表达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T细胞的协同刺激途径在T细胞的增殖和效应发挥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协同刺激分子CD86(B7-2)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IgE的关系,我们检测了哮喘患儿PBMC中单核细胞及活化B细胞上CD86分子的表达,并探讨了CD86的表达与血浆总IgE水平的关系.以期能为研究哮喘的发病机理及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CD152的相关问题探讨
已有报道,T细胞的活化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及其配体CD28结合提供的协同刺激信号可能不是引起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持续感染的主要途径.但CHB轻度与重度患者肝功能长期不稳定,主要原因是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中第二信号是关键,会直接导致细胞的活化和无能.共刺激分子CD28、CD152和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互关系探讨,可能为临床的免疫调节药物的疗效评价提供平台.
-
CD80作为分子佐剂增强HPV11 E7免疫效果的观察
构建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1型E7基因DNA真核表达质粒,在真核细胞获得有效表达.为增强其作为尖锐湿疣治疗性疫苗的免疫效果,现将E7基因与协同刺激分子CD80(所-1)进行连接重组,构建HPV11E7-CD80嵌合DNA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免疫小鼠,研究其诱导的免疫效应.
-
CFSE标记分析小鼠胸腺及末梢T淋巴细胞的活化分裂
T细胞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提呈细胞(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产生第一信号,T细胞及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配体的结合产生第二信号,双信号使T细胞活化、增殖及分化,双信号的强度及信号持续时间决定细胞的活化及进行增值的程度[1].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1-5],MSCs由于它的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潜能,而具有巨大的治疗价值[1-3,6-7],日益受到关注.MSCs有以下特点:(1)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肌细胞[2]、成骨细胞[3-4]、脂肪细胞[8]、神经细胞[9]、肝细胞[6]、心肌细胞[10]和表皮细胞[11-12];(2)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和转分化促进创面愈合[13-14];(3)免疫调控功能,骨髓源MSCs表达MHC-Ⅰ类分子,不表达MHC-Ⅱ类分子,不表达CD80、CD86、CD40等协同刺激分子,体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内诱导免疫耐受[11,15],在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组织工程和细胞替代治疗.
-
B7-H1和B7-H4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1和B7-H4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12例上皮性卵巢癌及10例良性卵巢囊肿的组织蜡块制作成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检测芯片B7-H1和B7-H4的表达,χ2检验分析其表达水平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B7-H1和B7-H4在10例良性卵巢囊肿中均为低表达,在112例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5.4%(62/112)和37.5%(42/112);两者同时高表达率为31.3%(35/112)。两者共同高表达者相对其余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60和37.99,P值均<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7-H1和B7-H4的表达情况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卵巢癌组织中B7-H1和B7-H4共同高表达与预后差和生存期短相关,可为卵巢癌的免疫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和活化标志的表达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多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导致滑膜成纤维母细胞增生、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淋巴细胞活性及其信息传递异常[1]与RA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28/B7(CD80或CD86)、CD154(CD40L)/ CD40和淋巴细胞活化标志CD25、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以探讨这些指标在RA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吸入过敏原前后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溶性CD86的变化及意义
嗜酸粒细胞(EOS)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参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病过程,而EOS要提呈抗原必须表达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CD86是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之一.体外实验已证实EOS可表达一定水平的CD86[1].本组研究中,我们观测了过敏性哮喘患者吸入过敏原前、后痰液和血清可溶性CD86 (sCD86)水平的变化,探讨EOS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关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自1994年开始进行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专项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工作如下:(1) 证实血小板活化因子选择性拮挤剂YM-264和ONO-6240、血栓素A2合成酶选择性抑制剂OKY-046、血栓素A2受体拮抗剂S-1452均能通过抑制了体内CD+4细胞产生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5(IL-5),从而大大地缓解气道变应性炎症。(2) 证实IL-4和IL-5不但可以趋化嗜酸细胞浸润到哮喘患者的气道,还可促使其活化从而释放毒性蛋白,引起气流阻塞和促使气道反应性增高,其机制很可能是依赖细胞间黏附分子的作用而实现的。(3) 发现哮喘患者痰和血清IL-16、血清趋化分子RANTES (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水平升高。这些趋化因子水平的高低对哮喘虽无太大的诊断意义,但对于每例患者而言,监测这些趋化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却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气道炎症的反应过程。(4) 证实气道嗜酸细胞因为能够表达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和多种协同刺激分子从而成为抗原呈递细胞,无论在体外还是在体内都能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促使后者增殖。 (覃寿明)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和CD86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其主要临床特征.CD80(B7-1)和CD86(B7-2)是T细胞活化必需的协同刺激分子.我们研究了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CD80和CD86的表达,以期探讨CD80和CD86在SLE发病中的作用.
-
TNF-TNFR超家族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与器官移植研究进展
T细胞协同刺激通路在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发现的T细胞协同刺激通路有:CD28/CTLA-4:B7,ICOS:B7h,PD1:PD-L1/PD-L2,CD40:CD154,CD134:CD134L,4-1BB:4-1BBL,CD27:CD70,LIGHT:HVEM和CD30:CD153等.
-
PD-1/PD-L1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癌症所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递增[1]。目前,已知癌症的发生发展被归因为多种免疫逃避,包括细胞表面MHC-I分子的下调,免疫抑制因子的分泌(如转化生长因子-β)以及T细胞共刺激的缺乏[2],从而导致宿主免疫抑制。在肿瘤免疫应答中,肿瘤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诱导凋亡是肿瘤免疫逃避的主要机制。已知T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提供的第一信号和协同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信号。PD-1/PD-L1作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协同刺激分子的重要成员,近年来被证实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相关,是导致肿瘤免疫逃避的重要机制。本文就PD-1/PD-L1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体外培养鼠供体树突状细胞与环孢素联合调节肝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本研究应用同种异体大鼠肝脏移植模型,依据T淋巴细胞激活的双信号理论对供体特异的树突状细胞(DC)前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上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下调协同刺激分子CD80与CD86等的表达,探讨体外培养的不成熟树突状细胞(DCim)调节肝脏移植免疫反应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