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外伤性脾出血10例体会

    作者:廖文鹏;彭启全

    脾脏在所有腹内脏器中是易受伤的一种实质器官,据相关数据统计[1],外伤性脾出血在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中占到10%左右,而在所有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所占比质量高达18%~41%[2]。一直以来,外科手术界学者认为脾脏对于人体生命并无多大作用,临床治疗脾脏外伤或脾脏疾病的方式主要以脾切除术为主,而认为保脾手术的手术操作难度较大,且手术风险较高,并没有得到重用。但近年来发现脾脏不仅具有造血、滤血、储血等功能,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外伤性脾保留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得到外科治疗的共识。尤其是近年来常常报道脾切除术后极易发生血栓、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并发症,研究一种安全、高效的保脾手术治疗方法已成为外科学者研究的重点,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术为外伤性脾出血患者的保脾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为进一步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外伤性脾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我院1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 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后复发转移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王建彬;杨宇飞;吴煜;韩志宇;程志刚;于晓玲;梁萍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后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消融时间在2011年11月1日-2012年5月31日间的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服用中药为暴露因素,根据服用中药时间分高暴露、低暴露和无暴露3个队列.结果:共入组患者180例(高暴露组65例、低暴露组56例、无暴露组59例),三组治疗后3个月主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暴露组下降分值更多,但与其它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低暴露组、高暴露组治疗后3个月NK样T细胞与无暴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三组患者2年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8.6%、57.4%、33.3%,高暴露组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无暴露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暴露因素为保护因素.结论:对于微波消融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以减少消融后的复发转移.

  • 扶正抑瘤方协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红佳;杜建;陈曦;陈立武;陈美华;王秀丽;黄飞翔

    目的 探讨扶正抑瘤方协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单纯行微波消融治疗,治疗组于微波消融治疗后3天加用扶正抑瘤方,疗程6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近期客观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肝纤维化、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CD4+ (40.38±12.47)、CD4+/CD8+( 1.49±0.41)较对照组(CD4+:28.19±6.59,CD4+/CD8∶1.22±0.31)明显升高,治疗组6个月结节复发率(14.0%)较对照组(33.3%)显著降低(P<0.05).结论 扶正抑瘤方协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可提高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

  • 心内膜微波消融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

    作者:周勇;李莉;徐志云;王志农;赵峰

    本研究观察心内膜微波消融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中远期疗效.

  •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作者:胡盛寿;宋云虎;刘盛;唐跃;潘世伟;郑哲

    心房颤动(房颤)是瓣膜病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的比例高达60%~80%.房颤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降低心排量,影响心脏功能和增加死亡率.房颤严重影响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后的远期疗效,房颤的外科治疗备受人们所关注.

  •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心房纤颤

    作者:单忠贵;廖崇先;杨谦;林智;尤颢;邱风

    心房纤颤(AF)是心脏瓣膜疾病常合并的心律失常之一,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病人中,AF的发生率可达40%~60%[1],且术后仍为AF的发生率可高达80.09%[2].心内直视手术病例,药物、冷冻、手术前后介入及附加迷宫手术(MAZE手术)治疗AF疗效差别较大.心内直视手术同期采用微波消融治疗A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3,4].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我们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合并的AF 82例,早期效果满意.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症状群研究

    作者:张雪花;郭玉娇;王如;周立群;李鑫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UPMW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症状种类、发生率、症状严重程度及对日常生活干扰程度,并分析症状群种类及群内症状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接受UPM-WA治疗的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MDASI-C)、原发性肝癌特异性症状模块(TSM-PLC)对肝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Cronbach'sα系数评估症状群信度,采用大方差正交旋转因子分析和Cronbach'sα系数探索症状间相互关系并确定症状群.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共经历19个症状,症状评分高的3个症状为疼痛、疲乏和口干,症状发生程度及对日常生活的干扰程度均为轻度,干扰以情绪、一般活动和行走为主.聚集为4个症状群,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分别为0.61、0.70、0.70和0.78,总方差贡献率60.27%,分别为疼痛症状群(疼痛、疲乏和气短)、病感症状群(黄疸、麻木、悲伤、瘙痒和健忘)、消融相关症状群(发热、体重减轻、呕吐、食欲下降和腹胀)、消化系统症状群(腹泻、睡眠不安、苦恼、恶心、口干和昏昏欲睡).结论 UPMWA治疗肝癌患者所经历症状程度评分高的3个症状分别为疼痛、疲乏和口干,对日常生活干扰程度均为轻度,但症状有普遍性且发生率高.

  • 甲状腺微波消融后发生喉返神经麻痹和气管软骨坏死一例

    作者:张庆泉;姜绍红;王强;朱宇宏

    甲状腺疾病的局部消融治疗是近几年兴起的新的治疗方法,有治疗简单,效果良好,并发症小的优点[1],我们近收治1例因为甲状腺结节行微波消融治疗后发生喉返神经和气管软骨损伤的病例,报告如下.

  • 肝脏肿瘤应用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京华;张玉娥

    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是治疗肝脏肿瘤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可重复操作等特点,对大多数肝脏肿瘤病灶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1].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对91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了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CT引导微波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晨阳;胡鸿涛;黎海亮;姚全军;程洪涛;宗登伟;郑琳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恶性骨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31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原发性骨肿瘤10例,转移性骨肿瘤21例.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20~80W,持续时间5~30分钟.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肢体功能改善,血钙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均下降.CT复查肿块均缩小,治疗有效率(CR+PR)10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45.2%、32.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恶性骨肿瘤安全、可行、有效.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徐昌良;景元明

    目的 探讨并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自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绍兴市人民医院共收治12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4)和研究组(n=64),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切除治疗措施,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比较2组患者甲状腺结节治疗成功率、结节缩小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成功率达99.13%,研究组成功率达96.12%,其余3.88%经二次微波消融也达到消除的目标.经微波消融治疗后甲状腺结节个数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到术后12个月98个结节完全消失;结节平均体积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术后1、3、6、12个月缩小率分别为17.65%、40.69%、72.55%、88.7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明显高于研究组的4.69%.结论 对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不仅能够取得与手术切除相当的治疗效果,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还能有效避免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害,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有望为手术禁忌症患者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 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后生存状态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王建彬;杨宇飞;韩志宇;程志刚;于晓玲;梁萍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后患者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消融时间在2008年1月1日~2010年7月31日间的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中详细记录患者使用中药情况,根据服用中药时间分高暴露、低暴露和无暴露3个队列.结果 总共入组336例,失访31例,纳入统计305例,其中男性253例,女性52例;患者年龄56.24±11.19岁;高暴露队列105例、低暴露队列93例、无暴露队列107例.3组在性别、年龄、病灶数目、病灶大小、大直径、基础肝病类型、病理分化程度、Child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暴露、低暴露及无暴露组的总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9.2% (74/107)、50.5% (47/93)、61.9%(65/105),低暴露组的1、2年复发、转移率与无暴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4、0.009),高暴露组的1年复发、转移率与无暴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2年的复发、转移率虽低于无暴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31).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相比,1、2年的复发、转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80、0.306).3组总的病死率分别为39.3% (42/107)、30.1%(28/93)、28.6%(30/105).3组的1年生存率均>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暴露组3年的累计生存率与无暴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服用中药为保护因素,低暴露与高暴露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648、0.693,回归系数分别为-0.434、-0.367.结论 对于微波消融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以减少微波消融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并由此提高3年生存率.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不同年龄段原发性肝癌生存分析

    作者:王建彬;梁萍;于晓玲;程志刚;于杰;于明安;刘方义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不同年龄段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状态.方法 选取于2008年1月1日~2010年7月31日间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年龄≤45岁、46 ~ 64岁、≥65岁将患者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复发、转移及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总共入组336例,失访31例,随访时间为24 ~ 55个月.3组在性别、病灶数目、病灶大小、大直径、基础肝病类型、病理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失访率等方面无差异,治疗后住院天数、主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亦无显著差异(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的总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57.1% (32/56)、64.5% (118/183)、65.2%(43/66);总的病死率分别为25.0%(14/56)、30.1% (55/183)、28.8% (19/6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3组的无病生存及总生存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适合各年龄段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于高龄、一般状况不能耐受手术和肝脏代偿功能不佳的患者,微波消融治疗相对安全,但需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 肝癌微波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军

    微波消融是20世纪90年代肿瘤非手术治疗的重大进展.主要利用微波离子加热及偶极子加热的综合效应,故升温效率高、速度快,凝固区组织坏死均匀、彻底.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局部热效率高、肿瘤局部灭活彻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目前常用微波频率为2450 MHz,但在治疗大体积的肿瘤时,915 MHz优势明显.近年来临床常用的微波针以硬质裂隙水冷型多.部分微波仪可在治疗中进行实时测温.现就微波消融治疗原则、术前准备、引导技术、治疗方法、麻醉方式、疗效评价、适应证及并发症、联合治疗进展等进行综述.

  • 超声造影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作者:侯玉虎(综述);马淑梅(审校)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38.3万人死于肝癌,病死率位居肿瘤第2位,仅次于肺癌[1]。外科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但由于手术创伤大,且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小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2],因此肝癌微创介入治疗已被临床广泛采用。经皮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Transcather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治疗肝癌的另一种常用方法,但由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炎、肝硬化,侧支循环建立和栓塞不彻底等原因使TACE难以达到肿瘤组织的完全坏死[3];而转移性肝癌的TACE治疗较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更为不易。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局部热凝固疗法如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肝癌的治疗[4,5]。尤其是近年来MWA在国内迅速兴起,已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而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术前评估、术中引导、术后治疗效果评判及随访中均有其重要的价值。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围术期效果分析

    作者:黄燕芬;周梅芝;翟巍

    目的 对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围术期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并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100例,并且对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和效果进行观察和讨论.结果 对于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和浆膜下肌瘤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均可显著降低子宫肌瘤的体积,手术之后不良反应主要以疼痛(88.00%)、血压升高(38.00%)、发热(22.00%)和阴道血性分泌物(22.00%)为主要症状,发热情况主要为低度热,不存在严重并发症,术后进行1个月随访发现,阴道血性分泌物持续时间平均为(4.45±1.23)d,治疗之后当月月经来潮,痛经现象得到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技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有着安全、微创以及有效的优点,存在不良反应较少,并且不存在严重并发症.

  • 超声监测下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告

    作者:郭建琴;章建全;韩琳;韩玉英

    患者,女,27岁.因剖宫产术后3年余,发现下腹肇包块伴经期疼痛5个月余入院.查体:脐下3cm处可见一横行瘢痕.长约8 cm,瘢痕左端外下方皮下可触及一2 cm×2 cm×2 cm的包块,质硬,无压痛.高频超声检查:腹壁切口处于皮下脂肪层18 mm×16 mm的不均匀团块状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可辨,部分深达肌层,CDFI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1例

    作者:张晶;董宝玮;冯蕾;杜领娣;蒋雪;张冰松;周昀

    患者,37岁,已婚,未育.孕0产0.2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剖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1年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肌壁间多个圆形低回声结节,考虑子宫肌瘤,来院接受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子宫肌瘤治疗.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技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应用

    作者:顾建华;赵欣;王毅;胡翔宇;唐缨

    激光、射频和微波消融等热消融治疗手段是当今超声介入治疗各脏器占位性病变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用于肝、肺、肾及乳腺等肿瘤的治疗。近年来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性疾病因其疗效好、创伤小、颈部不留瘢痕等优点逐渐在临床上得以推广。但因颈部解剖复杂,甲状腺周围毗邻器官和组织较多,治疗时可能损伤喉返神经、颈部血管、气管和食管等重要结构,增加了操作者对治疗风险的担忧。本研究采用移动消融技术联合“液体隔离带腺叶漂浮法”,必要时结合“杠杆撬离法”,探讨其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平;汪俊州;刘建平;王义刚;刘德钦;栗粟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8例。依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仅予TACE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1~3年生存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年生存情况及中位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可提升治疗效果,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且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