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床干预在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作用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与非心房颤动患者相比,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高5倍。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卒中预防的核心策略。《2012年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房颤动指南》《2012 ESC 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等均推荐心房颤动患者应该进行抗凝治疗。但是,我国心房颤动抗凝现状不容乐观,2013年中国心房颤动登记研究(CRAF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的比例达到了22%,抗凝治疗率虽然较10年前增加近6倍,但结果仍不能令人满意[1]。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能:①临床医生对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危害性的认识不足;②对华法林治疗所伴随的出血风险增加过度担忧[2],因此,我们针对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进行临床干预,报告如下。
-
《长期口服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血栓治疗专家共识》的解读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慢性房颤患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是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严重影响患者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事件,严重血栓事件,如大面积的脑梗死,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年来,慢性房颤的抗凝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心血管专业医生的重视.
-
射频导管消融术中的抗凝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自198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目前已成为快速心律失常有效、安全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对一些心律失常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法[1-4].虽然RFCA具有创伤小、安全、根治、成功率高、恢复快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5,6],如心脏穿孔、房室阻滞、气胸、和血管并发症等.左心消融操作所致的血栓栓塞也是受关注的问题[7,8].
-
利伐沙班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临床试验介绍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类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实,具有中高危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然而,在服用该药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监测凝血指标并据此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并且该药的作用强度易受多种药物和食物的影响,为临床普遍应用带来诸多不便;更为重要的是,该药抗凝作用的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在服用常规剂量时也可发生出血性并发症,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更大限制.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与出血风险评估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则是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因此,预防卒中的新发与复发应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对于卒中风险增高的患者,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有助于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目前已有多种口服抗凝药物已经或即将应用于临床,如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然而,各种抗凝药物在降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的同时,均具有增加出血事件的潜在风险。因此,确定抗凝治疗方案前需对患者进行血栓栓塞风险与出血事件风险的评估。
-
血栓相关性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系列第4讲)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在我国与西方国家都己成为人口死亡与致残的第1位原因,按世界卫生组织"多国心血管病发展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的监测"(简称MONICA方案)的2002年新统计,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国内外在调查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分布情况、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效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对于了解各种血栓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开展防治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
-
骨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骨科手术主要涉及骨骼、肌肉及相关软组织或关节,要求同时积极预防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骨科手术经常面临大量血液的监测方法和麻醉技术相类似,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区域阻滞丢失,因此必须熟悉休克的紧急处理、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适合许多骨科手术,但必须处理好与抗凝药之间潜在的矛盾,控制性降压、自体输血及血液回收等技术以优化术中管理;骨科手术对体位要求比较高,在达到理想的手术体位的同时必须避免潜在性损伤.
-
新型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导致人类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证实房颤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5倍以上,大约25%的缺血性卒中来源于心房颤动[1],脑卒中的病死率是20%,而存活的患者中有60%终发展成严重瘫痪.药物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中能够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性事件的危险性,华法林是传统的、能够长期口服的抗凝血药物,然而,华法林抗凝作用的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服用常规剂量也可以发生出血性并发症,需要频繁监测凝血指标和调整剂量,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性差,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的优势非常明显,它是一种安全性良好、疗效确切、不需监测凝血指标、可直接口服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3].
-
心房颤动抗栓治疗及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房纤颤(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统计表明,人群中AF总发病率为0.5%~1.0%(70岁以上者上升至10%)[1].心房纤颤病人大的危险因素之一是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和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人发生栓塞事件的危险性分别是窦性心律者的5倍及17倍.血栓的检出和预测以及相应的抗凝药物的应用对房颤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科手术及经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则为房颤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
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近20年来,房颤造成的死亡从1980年的27.6/100 000人上升到1998年的69.8/100 000人.在所有的心律失常中,房颤的发病率增长快,从1985至1999年,几乎上升了3倍[1].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大的危害之一,非瓣膜性房颤使患者的脑卒中率升高5.6倍,而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栓塞率高达非房颤患者的17.6倍[2].我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表明[3],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而长期抗凝治疗者仅占6.6%.胡大一等[4]进行的房颤脑卒中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我国房颤脑卒中的患病率为24.8%,而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只有2%.马长生等[5]报告,北京地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5.3%.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
为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效果评析
目的:分析为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其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脑动脉瘤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近年来,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治疗脑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尽管GDC栓塞存在诸多优点,但栓塞时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仍是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文章就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
两种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评分方法的比较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统计,我国30~85岁居民中心房颤动患病率达0.77%[1-2]。在≥6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6%。致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特别是脑卒中)是心房颤动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房颤动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的使用。为了识别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家采用CHADS2风险评估系统,而欧洲、加拿大采用CHA2DS2VASc系统来评估血栓风险。我国的指南建议采用CHADS2系统来评估,本文就两种评估方法的差异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04年所发表的数据,我国30岁至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脑卒中则是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每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预防卒中的新发与复发应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对于发生卒中风险增高的患者,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有助于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然而在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未得到抗凝治疗.进一步增强对房颤及其并发症危害性的认识、加强血栓栓塞并发症(特别是卒中)的预防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进而减轻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多种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于临床,如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为促进与规范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降低缺血性卒中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心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与心律失常联盟(中国)组织国内专家制定了此专家共识.
-
心房颤动与脑卒中
1 心房颤动和脑卒中的发病率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Framingham流行病学研究发现,65岁人群房颤的发病率在4%左右,到75岁时,房颤的发病率达15%[1]。近年来,房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60年代末期,65~84岁人群房颤的发病率为3.2%,到80年代末期,同一人群房颤的发病率升高至9.1%[2]。房颤大的危害之一即常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非瓣膜性房颤使患者的脑卒中率升高5.6倍,而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栓塞率更高,为非房颤患者的17.6倍[3]。随年龄增长,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冠心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对中风发生率的影响越来越弱,而房颤的影响力则持续增加,到80~90岁,房颤成为影响脑卒中发病率的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4]。近十年来,由于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和一级预防的开展,中风的病因组成也在发生着变化。近一项研究分析了1992~1997年间连续1 042例中风患者的病因机制,其中心源性栓塞占32.1%,成为中风常见的原因。在心源性栓塞患者中,67.1%的患者为房颤患者(如图1所示),可见房颤是许多患者尤其是75岁
-
抗高血压药与纤溶活性
纤溶系统在高血压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高血压合并纤溶活性降低易发生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塞[1,2],因此,检测高血压患者的纤溶活性并以此为依据合理选用能改善其纤溶状况的抗高血压药具有不容忽视的临床价值.已发表的干预研究发现,抗高血压药(至少利尿剂和β阻滞剂)能有效预防脑血管事件和血栓栓塞事件,而且已有实验和临床证据提示有些抗高血压药通过改变高血压纤溶活来发挥威力.一项为期六个月的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d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ngiotensinⅡantagonist,AⅡA)能使高血压患者已受损的纤溶活性增强[3],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otensin system,RAS)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发挥这种作用.
-
心房颤动所致缺血性卒中与抗凝治疗的研究现状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年增高.房颤是引起血栓栓塞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尤其是脑栓塞是房颤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本文综述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及抗凝治疗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