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56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6例长沙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感染形式、年龄、血清生化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以皮肤、巩膜黄染(100%)、消化道症状(70%)为主,并伴有并发症的出现,感染形式有单独感染与重叠感染两种.结论 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以上单纯感染者为主,但也可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而老年患者重叠感染黄疸较深,肝功能损害较重,恢复较慢.
-
颈椎管狭窄不稳后路减压内固定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退变性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伴不稳的治疗效果.方法 18例继发性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在传统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的基础上,同时行门轴侧椎板侧块螺钉和开门侧椎弓螺钉内固定术13例.两侧都用椎弓螺钉固定5例.结果 本组患者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也无脊髓损伤加重病例.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6.0±5.0)个月,复查X线片,见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和断钉现象,颈椎的生理曲度基本正常,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评分(15.89±1.41)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退变性3节以上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中,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杠杆力较大,容易产生螺钉拔出,或钢板断裂.如果同时并有颈椎不稳者,单纯行后路开门术,易出现鹅颈畸形.采用本方法治疗克服了以上治疗的不足.经随访6个月至2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瘢痕子宫297例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297例瘢痕子宫分娩方式、手术指征、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及相关因素、母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瘢痕子宫产妇再次手术,其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1),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烧灼在急症鼻出血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烧灼在治疗急症鼻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急诊非外伤、经前鼻镜检查未窥见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病史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首发鼻出血,未经鼻腔填塞治疗)急症行鼻内镜下检查并针对出血点双极电凝烧灼,局部明胶海绵精确填塞.B组(鼻腔填塞法)经规范的前鼻孔和/或前后鼻孔填塞治疗.观察各组一次治愈率、平均住院日及鼻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一次治愈率:A组94.0%(47/50),B组46.7%(21/45).A组一次治疗失败3例均为合并严重鼻中隔偏曲,二次手术校正后治愈.A一次治愈率显著高于B组(P<0.05).平均住院日:A组(1.2±0.14)d,B组(5.7±1.40)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并发症发生率:A组8.0%(4/50),B组35.6%(16/45).经鼻腔填塞治疗的B组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经鼻腔填塞治疗的A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烧灼是治疗鼻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82例妊娠期糖尿病母婴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确诊的82例GDM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其确诊并开始治疗的时间分为2组,孕周<28周组(32例)和孕周≥28周组(50例);从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孕妇子痫前期、手术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和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孕妇新生儿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中,GDM<28周组母婴预后与≥28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其影响程度与其发现及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应重视和提高对GDM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母婴预后.
-
生物信息治疗仪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肝功能损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220例脂肪肝(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10例采用DSG-Ⅰ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本科自拟中药和肝清解液湿巾,外敷照射区,将中药离子导入肝络进行治疗.对照组110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4%(106/110);对照组总有效率71.8%(79/11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脂肪肝引起的肝功能损害,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治疗方法.
-
免气腹法腹腔镜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免气腹法腹腔镜技术时子宫肌瘤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14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免气腹法腹腔镜技术(58例)、气腹法腹腔镜技术(41例)和传统开腹技术(43例)行肌瘤剔除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免气腹法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小于气腹法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气腹法腹腔镜组抗生素使用、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免气腹法腹腔镜手术在安全性、术后恢复均优于气腹法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更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广泛开展.
-
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特点及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代谢特征及不同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77例患者按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分别进行体检,测定性激素和糖脂代谢情况;按治疗方法不同分2组,A组(38例)单用二甲双胍,B组(39例)给予二甲双胍+氟他胺治疗3月,观察治疗前后人体学测量、性激素及糖脂代谢变化.结果 (1)肥胖型与非肥胖型比较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OGTT120 min血糖、0 min及120 min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DL、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治疗3个月以后.2组治疗前后BMI、LH/FSH、总睾酮(TT)、TG、HDL、LDL、HOMA-IR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肥胖型PCOS存在更严重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二甲双胍能改善这种紊乱,加用氟他胺更利于多毛症的改善.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治疗 -
36例急性心肌梗死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AMI且心电图表示为等位性Q波的36例患者的心电图,总结等位性Q波的特征.结果 36例患者的心电图中,表现为微小Q波19例,R波丢失24例,其中同一病例心电图同时具有两种表现者7例.结论 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包括以下类型:(1)微小Q波.(2)R波丢失.同一病例心电图可同时有多种等位性Q波的表现.早期识别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对于AMI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使用超声刀、双极电凝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双极电凝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并分为3组:超声刀为A组、双极电凝为B组和镜下缝合为C组,各30例.于术前、术后3月和6月检测E2、FSH、LH并随访.结果 B组术后发生月经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于A组和C组(P<0.05).3组术后3月和6月较术前出现E2下降和FSH、LH增高,其中B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C组术后E2、FSH、LH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E2术后6月较术后3月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创面采用双极电凝止血会时卵巢功能损害,而使用镜下缝合或超声刀止血效果好,能保留其功能.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6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26例(3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4例,单侧22例.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5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6.7±10.5)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0.5±7.5)分,(t=19.72,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7(22.6±2.0)个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骨外固定器持续加压治疗肱骨骨不连接
目的 探讨应用骨外固定器持续加压治疗肱骨骨不连接的疗效.方法 对17例应用单侧骨外固定器治疗的肱骨骨不连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X线片复查均已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7~24(中位月数10)个月.结论 应用骨外固定器持续加压治疗肱骨骨不连接是一种优良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时间短、费用少等特点,值得推广.
-
输卵管妊娠不同方法治疗输卵管再通率的研究
目的 分析输卵管妊娠采用不同方法保守治疗成功率及患侧输卵管再通率的比较,寻求更好的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方法 414例患者分为3组.即腹腔镜保守手术组(108例)、开腹保守手术组(216例)、药物保守治疗组(90例).比较3组治疗成功率及输卵管再通率.结果 腹腔镜组治疗成功率及输卵管再通率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再通率高,有利于保留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
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观察
目的 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实施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方法 选择1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在术中实施蓝色染料注射法对前哨淋巴结识别、检测、清扫.结果 10例患者共切除淋巴结150枚,8例患者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0%(8/10).结论 前哨淋巴结对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
21例外阴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外阴癌预后的有关因素及其个体化治疗效果.方法 随访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1例外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6.2%,Ⅰ期100%(4/4),Ⅱ期87.5%(7/8),Ⅲ期66.7%(4/6),Ⅳ期33.3%(1/3).手术加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和33.3%(P<0.05).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率为33.3%,腹股沟淋巴结阴性5年生存率为83.3%,阳性50.0%(P<0.05).中线型与侧位型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62.5%和84.6%(P<0.05).结论 治疗外阴癌应根据患者病情的早晚、患病部位、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其预后取决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及肿瘤生长部位.
关键词: 外阴肿瘤/治疗 -
糖尿病患者合并烧伤的治疗分析(附23例报告)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糖尿病合并烧伤的治疗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23例糖尿病烧伤患者血糖控制、感染控制、营养支持以及创面处理.结果 23例糖尿病烧伤病人22例治愈,1例好转出院.结论 加强对血糖、尿糖控制,保持内环境稳定,合理营养支持,正确处理烧伤创面,防治并发症是提高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
68例胎头前不均倾位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妇胎儿头位难产中胎头前不均倾位的产程特点、诊断、处理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68例前不均倾位产妇与68例持续性枕横位剖宫产组进行分析.结果 前不均倾位产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取头困难、胎头不衔接、宫颈水肿、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随访婴儿发育商偏低.结论 前不均倾位产时并发症多,不易做出早期诊断,对母婴危害大.需剖宫产结束分娩.
关键词: 胎位不正 -
804例麻疹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麻疹的临床特征,为麻疹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804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季节以全年散发,4~5月份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的57.7%;8月龄以下婴儿及成人发病率上升;外来人口发病率高于城区人口;临床症状重,典型皮疹为充血性斑丘疹,科普利克斑(Koplik's spots)明显,常合并肝脏和心肌的损伤.结论 麻疹疫苗接种可适当提前,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和免疫接种质量,可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
关键词: 麻疹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以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安贞医院收治的行直接PCI的AMI患者100例.其中青年组50例,老年组50例.回顾性总结2组患者临床发病情况,危险因素,CAG结果及6个月直接PCI治疗结果.结果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有明确的诱因且多有吸烟和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冠脉造影多为单支血管病变,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与老年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控制诱因和危险因素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至关重要,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联合黄体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同时术中剥除卵巢黄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有生育要求的14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中10例为第2次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124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16例行输卵管壶腹部胚囊挤压术.术中剥除卵巢黄体80例为A组,胚胎清除后来行卵巢黄体剥除60例为B组.比较2组术后第1、3天血HCG下降程度、降至正常所需检测血HCG的次数及发生持续性并位妊娠的病例数.结果 A组术后血β-HCG下降幅度较B组大,而且血B-HCG值降至正常所需检测血β-HCG的次数A组(4.5±3.5)次,B组(8.7±5.7)次,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中无一例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B组中有5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可加快血β-HCG的降低,减少检测血β-HCG的次数,并有效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CAG)特点.方法 本院148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n=52),普通老年组(年龄≥60~<75岁)(n=74)和高龄老年组(年龄≥75岁)(n=22),对3组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及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中青年组吸烟者明显高于高龄老年组(P<0.05),而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低于高龄老年组(P<0.05).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而普通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以多支病变较多(P<0.05),普通老年组左回旋支(LCX)和高龄老年组右冠状动脉(RCA)病变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普通老年组ACC/AHA积分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普通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弥漫长病变多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有不同的临床和CAG特点,不同年龄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冠心病防治措施,对合理防治冠脉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
结核必治丸治疗小鼠结核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结核必治丸治疗小鼠结核病的药效.方法 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v尾静脉注射感染昆明小鼠后,将小鼠分成3组,雌雄各半,感染第2天分别用生理盐水(A组)、利福平(B组)和结核必治丸(C组)治疗;治疗4个月,分别取肺、肝和脾观察病理改变、称取重量、做菌落计数.结果 药物治疗4个月,C组小鼠肺脏重量指数显著低于A组(P<0.05),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小鼠肺脏病变情况与B组相似,均有8例未见明显病变,而轻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脾脏有5例肿大,B组脾脏有2例肿大,而A组脾脏则有9例肿大,3组脾脏病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雌性小鼠肺脏和脾脏活菌数都显著低于A组(P<0.01),比A组分别减少4倍和10倍;雄性小鼠肺脏和脾脏活菌数则分别减少3倍和2倍,而B组分别减少14倍和7倍(P<0.01).结论 结核必治丸治疗小鼠结核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不及利福平,与雄性小鼠相比,雌性小鼠的治疗效果明显.
-
平肝潜阳法对偏头痛肝阳上亢型大鼠模型肾上腺组织蛋白质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平肝潜阳法对偏头痛肝阳上亢型大鼠模型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电刺激SD大鼠三叉神经节的方法并灌服附子汤制造偏头痛肝阳上亢型模型.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大鼠肾上腺组织的总蛋白,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获得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PMF),搜索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 得到分辨率及重复性较好的正常对照组、偏头痛肝阳上亢型大鼠、中药治疗组大鼠肾上腺组织的2-DE图谱,质谱分析鉴定得到其中的8个差异蛋白质点.结论 平肝潜阳药物可能通过调节多种与能量代谢有关的蛋白和泛素的表达而起到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作用.
-
白介素-17、白介素-4、干扰素-γ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诱导痰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IL-17)、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诱导痰液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61例和缓解组61例,自身对照,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5例为正常对照组.常规痰涂片染色进行炎性细胞计数并分类,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7、IL-4、IFN-γ在诱导痰上清液中浓度.结果 IL-17、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急性发作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噬酸性粒细胞计数在急性发作期组高于缓解期组(P<0.01),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N-γ在急性发作期组低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发作期组IFN-γ与IL-4、IL17呈负相关(r=-0.51,P<0.05),IL-17与IL-4呈正相关(r=0.58,P<0.05),缓解期则无相关性.结论 IL-17、IL-4参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发展,IFN-γ对哮喘的气道炎症有抑制作用,IL-17能更准确的反映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慢期气道炎症状态.
-
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索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5G5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以单抗5G5腹腔内注射,观察其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单抗5G5有较好的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具有促进鼠尾鳞状表皮颗粒层形成的作用.结论 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5G5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与可能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有关.
-
脑缺血再灌注后沙鼠脑组织HSP27的表达变化和血清HSP27抗体的改变
目的 研究沙鼠脑组织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及血清抗体含量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变化.方法 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沙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后(IR)6 h、1、3、7 d的各时间点分批处死动物,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抗体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沙鼠脑内HSP27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沙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随缺血时间增加,神经元变性、坏死加重,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呈现损伤加重倾向.免疫组化检测正常对照组HSP27的阳性细胞为1.52±0.23,假手术组沙鼠脑组织中为1.74 ±0.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胶质细胞胞浆和神经元中.缺血10 min分别再灌注6 h、1、3、7 d后脑组织中HSP27阳性细胞逐渐增加,在3 d时多(35.12±2.39),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HSP27量:假手术组在在6 h,1,3,7 d后抗体量变化很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缺血后再灌注组在6H,1D,3D,7D后,抗体量先逐渐上升,然后慢慢下降.结论 沙鼠脑组织HSP27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较正常组、假手术组表达升高,提示HSP27表达的增加可能对机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沙鼠血清HSP27抗体量在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较正常组、假手术组表达也升高,表明HSP27血清抗体可能对机体有损伤作用.
-
前列腺素F2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F2α(PGF2α)对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及其促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探讨ROS在PGF2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细胞内ROS水平用ROS敏感的荧光探针(DCFH-DA)反映,心肌细胞肥大通过细胞内蛋白含量及细胞的直径大小来确定.结果 用1 nmol/L PGF2α、10 nmol/L PGF2α、100 nmol/L PGF2α诱导心肌细胞,其细胞内DCF-DA荧光强度值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8.99%、61.76%、93.55%(F=195.69,P<0.01),表明PGF2α可剂量依赖地诱导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内ROS的产生;其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9.51%、69.93%、139.06%(F=74.014,P<0.01),其细胞直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9.02%、60.79%、127.40%(F=721.02,P<0.01),表明PGF2α可剂量依赖地诱导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肥大.讨论 PGF2α可剂量依赖地诱导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内ROS的产生与心肌细胞的肥大.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血清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血清瘦素(LP)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OSAHS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8例OSAHS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血清LP和TNF-a水平,比较其组间差异,并分析OSAHS患儿血清LP和TNF-a水平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和低血氧饱和度(SaO2)的相关性;OSAHS组患儿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6个月后复查上述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后血清LP和TNF-a水平的变化.结果 OSAHS组血清LP和TNF-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OSAHS患儿血清LP和TNF-a水平与AHI呈正相关(r=0.451,0.460,P<0.05),与其低SaO2呈负相关(r=-0.489,-0.478,P<0.05);OSAHS患儿经CPAP治疗后血清LP和TNF-a水平较治疗前减低(P均<0.05).结论 OSAHS患儿血清LIP和TNF-a水平升高与其低氧血症有关;CPAP可改善OSAHS患儿缺氧状态,降低血清LP和TNF-a水平.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肛门内括约肌肌间神经节细胞及神经丛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肛门直肠畸形动物模型肛门内括约肌肌间神经节细胞及神经丛数目的 观察,来研究其神经病理改变.方法 用乙烯硫脲诱导健康妊娠Wistar-Imammichi大白鼠产生67例有内括约肌的肛门直肠畸形动物模型,取这些胎仔,正中矢状面连续切片,经染色后观察直肠肛管发育情况及肛门内括约肌肌间神经节细胞和神经丛数的数目.结果 在实验组肛门直肠畸形鼠仔中每个视野的肛门内括约肌肌间神经节细胞数平均为1.206,每个视野的神经丛数平均仅为0.308个,而正常鼠仔平均值分别为3.710个和1.227个,经u检验(Z-test),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实验组正常鼠仔两项数值分别为3.012和1.18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肌肉、粘膜及神经系统.其中肛门内括约肌肌间神经节细胞数和神经丛数的减少是肛门直肠畸形的重要病理改变.
-
冠心病患者中脂联素在冠状动脉损害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 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42例患者分为冠心痛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为A型病变、B型病变和C型病变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中度病变和重度病变组.血浆脂联素浓度通过ELISA方法测定.结果 冠心病组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6.09±1.85)μg/ml vs(10.25±1.51)μg/ml,P<0.001),ACS组脂联素浓度又明显低于SAP组(5.45±1.53)μg/ml vs(7.60±1.67)μg/ml,P<0.001).随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加重,脂联素浓度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脂联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负调控因子,低脂联素血症可以做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及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
-
脂蛋白(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生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Lp(a),培养GMCs,在不同时间(12、24、48、60、72 h),应用不同剂量(1.25 μg/L、2.5μg/L、5.0μg/L、10μg/L、20μg/L)Lp(a)处理GMCs,采用MTT法测定GMCs增生率,免疫组化法检测GMCs的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率,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上清的ICAM-1浓度,并与脂多糖组、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LPS组、对照组比较,随着Lp(a)剂量的增加,GMCs的MTT、PCNA阳性表达率、上清ICAM-1浓度呈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低于LPS组,在Lp(a)2.5μg/L、5.0μg/L其作用达到高峰,大剂量时出现下降,剂量越大,下降越明显,Lp(a)10.0μg/L低于对照组,20.0μg/L则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GMCs的MTT、PCNA阳性表达率、上清ICAM-1浓度呈增加趋势,但随着剂量的增加,依次于72、60、48 h逐渐出现下降.GMCs上清的ICAM-1浓度与MTT和PCNA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 Lp(a)能明显影响GMCs的增生,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小剂量时刺激GMCs的增生,大剂量则表现为细胞毒作用.Lp(a)明显影响大鼠GMCs的ICAM-1表达,GMCs上清的ICAM-1浓度与MTT和PCNA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提示Lp(a)对GMCs的作用可能与ICAM-1有关.
-
CCVI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对20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脑组织结构异常、临床确诊为CCVI患者行SPECT显像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别测定rCBF、局部脑血流量降低百分比、脑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V)、脑动脉搏动指数(PI).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者.结果 20例CCVI患者中,95%(19/20)患者出现rCBF减少,主要灌注降低区为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80%(16/20)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加快.结论 对CCVI患者进行rCBF及TCD检测,有助于观察病变部位脑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早期脑血流量变化可提示患者预后,为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
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功能改变及拉西地平干预效应
目的 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功能的改变及拉西地平12周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30例为实验组,正常老年人20例为对照组,观察实验组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的改变及拉西地平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cfPWV明显增高(P<0.01),实验组拉西地平治疗12周后cfPWV明显降低(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大动脉顺应性减退,拉西地平有效降低血压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顺应性,同时对心率无不良影响.
-
喹硫平、氟哌啶醇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对照观察
目的 评价喹硫平、氟哌啶醇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选择75例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住院患者,按用药不同分成2组,实验组(39例)采用喹硫平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氟哌啶醇治疗,观察四周,分别使用PANSS、HAMD、ADL及TESS四种量表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进行评定.结果 2组的总体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抑郁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副反应较少.结论 喹硫平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疗效好,安全,副反应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
幽门螺杆菌根除与上腹不适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与上腹不适综合征患者(PDS)症状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50例Hp阳性PDS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吗叮啉,治疗组同时给予抗Hp三联疗法治疗,采用症状发作次数积分方法评价2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的差异.结果 2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阳性PDS患者根除Hp后不能改善患者症状.
-
三种促排卵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的促排卵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诊断为PCOS不孕症患者65例,共197个周期,按用药不同分为3组,克罗米酚(CC)组21例,患者正常月经或黄体酮撤血后第3天开始服用克罗米酚150 mg/d,连续用3 d;CC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23例,患者月经第5~9天口服CC100 mg/d,月经第9天开始注射HMG37.5-150U/d;HMG组21例,患者月经第5天开始注射HMG37.5-150 U/d.CC联合HMG组及HMG组使用HMG的用量及天数随B超提示卵泡的数目及大小随时调整,至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停止.结果 CC组周期排卵率59%,妊娠率19%,OHSS发生率0;CC联合HMG组周期排卵率81%,妊娠率52.2%,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4.3%;HMG组周期排卵率88%,妊娠率57.1%,OHSS发生率33.3%.结论 CC联合HMG促排卵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费用合理的治疗方案.
-
扩髓前应用氢化考的松预防脂肪肺栓塞4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氢化考的松(简称氢考)对扩髓引起的脂肪肺栓塞的影响并探讨佳预防剂量.方法 选择下肢长骨骨干骨折髓内钉植入术和股骨头坏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共800例.随机分成氢考组(治疗组)及相应对照剂量的地塞米松(简称地米)组(对照组),每组又根据剂量大小分成不同的亚组.观察不同组别扩髓过程中及术后2 d发生脂肪肺栓塞的几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脂肪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mg氢考亚组可起到有效预防脂肪肺栓塞的作用,而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剂量对进一步减少脂肪肺栓塞发生率没有明显作用.结论 氢考可以预防脂肪肺栓塞的发生,100 mg氢考术前5 min静推可以作为扩髓前常规用药.
-
甘露聚糖肽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98例,分为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的基础上,予甘露聚糖肽胶囊口服,连用一周.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甘露聚糖肽联合泛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一种有效方法.
-
持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持续蛛网膜下腔阻滞与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评价持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方法 自愿接受镇痛产妇60例,双盲分为2组.观察VAS评分、生命体征、置管到宫口开全时间、第二产程时间、Apgar评分、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镇痛效果、用药量、不良反应.结果 2组镇痛效果均好.对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持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
复元活血汤对全髋置换术后血清IL-1、IL-6、TNF-α表达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元活血汤对全髋置换术后血清IL-1、IL-6、TNF-α表达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0例全髋置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复方血栓通片口服,治疗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服用复元活血汤,2组患者于术前1 d及术后1、7 d清晨空腹抽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L-1、IL-6和TNF-α水平,同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前1d与术后1d之间血清IL-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 d血清IL-6、IL-1、TNF-α、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复元活血汤能降低全髋置换患者的IL-1、IL-6及TNF-α的血清表达水平,影响血液流变学,且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片.
-
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丈夫淋巴细胞皮内注射)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组28例,主动免疫治疗组26例,HCG治疗组20例.结果 联合治疗组妊娠成功率82.1%,主动免疫治疗组及HCG治疗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53.9%和25.0%.经x2检验各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复发性流产优于其他方法.
-
长春瑞滨联合吡柔吡星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吡柔吡星(THB)治疗转移性乳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54例乳腺癌患者,NVB 2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THB 4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21 d为1个周期.结果 CR 6例(11.1%),PR 26例(48.1%),SD 14例(25.9%),PD 8例(14.8%).总有效率(CR+PR)59.3%.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局部静脉炎.结论 NVB +THP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且对以往用过阿霉素复发转移患者也有一定疗效.心脏毒性轻,不良反应可防治.
-
三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三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案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15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分别采用卡托普利+尼群地平、依那普利+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吲哒帕胺3种治疗方案治疗12周,观察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3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成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联用尼群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性较佳.
-
齐拉西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齐拉西酮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服用齐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疗8周.采用阴性和阳性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等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齐拉西酮组和氯氮平组的疗效相当,但副作用明显轻于氧氮平.结论 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高血压病患者调脂联合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调脂联合降压治疗高血压痛患者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调脂治疗组和非调脂治疗组两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调脂治疗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降压平滑性指数(SI)均优于非调脂组,冠脉事件和中风的发生明显降低.结论 给予高血压病患者调脂联合降压治疗能够提高降压疗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辛伐他汀和皮质类固醇联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多发性硬化的辅助治疗及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 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予以皮质类固醇加维生素B1和皮质类固醇加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评分、MRI阳性例数、24 h鞘内合成率增高例数和6个月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和皮质类固醇联合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多发性硬化患者的EDSS评分,减少病灶数,降低24 h鞘内IgG合成率,从而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症状,降低多发性硬化的复发率.结论 辛伐他汀具有辅助治疗多发性硬化及预防多发性硬化复发的作用.
-
倍美力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与子宫内膜变化的关系及疗效.方法 采用B超对18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进行监测,按子宫内膜厚度分为A组和B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亚组:A1、A2和B1、B2.其中A1和B1为观察组,A2和B2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炔若酮和倍美力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炔若酮治疗,观察患者症状、用药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治疗前后A2组与B2组无论在其临床症状改善还是激素水平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与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与B2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B超检测下行激素替代治疗对于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单一或混合感染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法和培养法检测37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UU、MH和CT.结果 37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中有219例感染UU、MH、CT或UU+MH、UU+CT、MH+CT、UU+MH+CT,感染率为57.94%,症状以白带增多、伴接触性出血为多,伴细菌性阴道炎多见,宫颈其他情况伴随裂伤、外翻居多.结论 有症状、有宫颈损伤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应常规检测UU、MH和CT,以便能使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得到正确的治疗.
-
液基膜式超薄细胞技术在子宫颈上皮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对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效果.方法 采用TCT方法对8710例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结果作为对照,评价TCT检查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 检出TCT阳性505例,占5.8%.TCT结果为LSIL者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61.5%(142/231),HSIL的符合率为48.7%(115/236),浸润癌的符合率为60%(3/5).结论 采用TCT筛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结合宫颈活检能提高诊断率.
-
银屑病患者血浆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浆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表达与银屑病疾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40例健康人的血浆中sVCAM-1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银屑病患者血浆中sVCAM-1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77,P<0.01).治疗后随病情好转,sVCAM-1水平下降(P<0.01).结论 sVCAM-1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其血浆水平与患者病情相关,可作为判定银屑病活动性的一个有用指标.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宫颈分泌物FFN联合宫颈Bishop评分预测足月妊娠临产时间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FFN及宫颈Bishop评分,探讨足月妊娠临产时间的预测.方法 对56例孕妇进行宫颈分泌物FFN检测及宫颈Bishop评分,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自然临产.结果 宫颈分泌物FFN(+)组无论宫颈成熟度如何,其在一周内分娩的机率均高于FFN(-)组;FFN在预测分娩发动时间上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3.04%、84.61%、95.24%、78.57%,高于宫颈Bishop评分.结论 宫颈分泌物FFN联合宫颈Bishop评分预测分娩时间,可提高分娩预测的准确性.
-
sHLA-G检测在胚胎植前筛选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胚胎植前筛选以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方法 单胚培养体外受精胚胎,ELISA方法检测移植成功组与失败组胚胎培养上清液sHLA-G水平,并比较培养上清中sHLA-G与胚胎HLA-G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胚胎移植成功组sHLA-G水平显著高于未成功受孕组;sHLA-G>10 ng/ml移植组受孕成功率60.9%,sHLA-G<5 ng/ml成功率11.5%.结论 sHLA-G是植前筛选良好指标,能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
-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将112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痛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水平,并对胆红素与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与TG和LDL-C呈负相关,HDL-C与前三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可能参与血脂代谢.低胆红素血症易患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越重.
-
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价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评价更昔洛韦(GCV)治疗婴幼儿巨细胞(CMV)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49例患儿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5例予GCV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病毒唑治疗,用FQ-PCR方法动态监测患儿尿中的CMV含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在治疗2周后CMV-DNA均有下降,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2组CMV-DNA值的下降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9,P<0.01).结论 FQ-PCR技术为婴幼儿CMV感染药物疗效的评价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病原学依据,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
无精症患者染色体及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分析
目的 探讨无精症患者染色体及血清性激素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无精症患者76例,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及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栓测血清性激素水平,选30例精液正常健康男性为对照组.结果 76例无精症患者中染色体异常者24例,占31.6%,其中17例核型为47,XXY,占异常核型的70.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精症组血清FSH、LH水平显著升高(P<0.01),T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而2组间PRL、E2、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染色体异常的无精症患者血清FSH、LH水平高于染色体正常的无精症患者(P<0.01),血清T水平低于染色体正常无精症者(P<0.01).结论 无精症患者染色体畸变率高、血清性激素改变明显,有必要对其进行染色体分析及性激素检查,以便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
VEGF和P53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抑癌基因P53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颈(NE)、60例CIN及54例宫颈癌(SCC)组织中VEGF及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54例宫颈癌中,VEGF及P53阳性表达分别为35例及40例,阳性率分别为64.8%、74.1%;60例CIN中,VEGF及P53阳性表达为28例及29例,阳性率为46.7%、48.3%;30例正常宫颈中,VEGF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3.3%;VEGF和P=53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中,VEGF和P53其表达呈正相关(rs=0.91,P<0.01),与宫颈癌的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VEGF和P53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宫颈癌早期筛查及评价预后的指标之一.
-
27例菌精症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菌精症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白细胞数量>7×106/ml 30例行精液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分析精液中细菌种类与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比率.结果 27例患者精液细菌培养阳性.发生率高的细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此三种细菌药敏分析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为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木糖葡萄球菌只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敏感,其余耐药.所有检出菌均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敏感.结论 精液中细菌对常见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细菌培养对临床指导用药有重要作用.
-
儿童哮喘患儿血清IL-18与IL-13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IL-18,IL-13等细胞因子在儿科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哮喘急性发作组42例(其中急性发作轻-中度16例,重度及危重度26例),哮喘缓解组37例,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IL-18,IL-13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IL-18,IL-13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哮喘患儿严重程度增加其血清IL-18,IL-13水平也相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IL-13与儿童哮喘发病机制有关.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外科治疗进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脂肪细胞坏死的复杂病理过程.中青年患者(平均年龄38岁)发病率高,如不治疗,80%的患者将在4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和骨性关节炎.目前尚无阻止ANFH进展的有效方法,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保留股骨头手术、髋关节置换等.但总体来讲非手术治疗是无效的,如扶拐或卧床等[1].临床上ANFH的外科治疗方法众多,现综述其现状及新进展.
-
牙周病对系统性疾病的影响及治疗对策研究进展
近年引人关注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牙周医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即某些系统性疾病对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反应的影响,这方面已知和肯定的内容较多;另一方面是指牙周病对全身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后者为线索着重阐述牙周病与某些系统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维护措施.
-
阴道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TVS)诊断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腹超声(TAS)和TVS观察407例盆腔肿块声像图特征,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VS诊断符合率(95.3%)优于TAS(65.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VS对盆腔肿块的诊断可提供更早期、更准确的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膀胱非肿瘤性病变误诊为膀胱肿瘤17例经腹超声图像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对膀胱非肿瘤性病变误诊为膀胱肿瘤的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及膀胱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膀胱非肿瘤性病变而经腹超声误诊为膀胱肿瘤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膀胱肿瘤的17例膀胱非肿瘤性病变中腺性膀胱炎6例、膀胱内凝血块5例、前列腺增生3例、膀胱结石2例、膀胱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结论 综合分析膀胱非肿瘤性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尤其是对膀胱壁结构及病变区血流的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减少误诊率的发生.
-
放射性核素显像结合腹腔镜探查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结合腹腔镜探查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8例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放射性99m锝酸盐(99mTcO4-)显像检查,并行腹腔镜探查术.发现憩室或肠重复畸形后沿右下腹将原切口延长至2.5 cm,腹腔外切除再吻合肠管.结果 8例99mTcO4-显像阳性,7例经腹腔镜探查和病理证实,其中5例为美克尔憩室,2例为回肠重复畸形;1例腹腔镜探查未见器质性病变.结论 放射性核素显像结合腹腔镜探查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治疗价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阴道超声引导人工流产与普通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阴道超声引导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 对本院5681例普通人工流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6年10月阴道超声引导普通人工流产278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05年同期普通人工流产289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自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2±1.3)min,术中出血量(10.54±4.28)ml,人工流产综合征3例,发生率0.11%;对照组手术时间(6.5±2.1)min,出血量(19.84±3.48)ml,人工流产综合征12例,发生率0.41%;2组无一例子宫穿孔、空吸与漏吸,观察组术后2例吸宫不全、1例宫腔粘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11%),对照组术后13例吸宫不全,8例宫腔粘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72%).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纽(x2=5.07,P<0.05,x2=12.87,P<0.01).结论 阴道超声引导人工流产术准确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组织谐波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评价(附12例报告)
目的 评价组织谐波超声心动图(THE)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本院心内科住院、并于发病后1周内接受THE检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HE图像满意率93.0%;THE对急性心肌梗死检出率93.3%;THE与心电图估测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基本相符者93.3%,对广泛前壁和前壁心梗估测的符合率98.1%;THE估测心梗部位与冠脉造影所示梗死相关血管符合率89.8%,其中左前降支病变符合率100%.结论 THE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敏感而准确的方法,可与心电图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
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目的 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G3057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以21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104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及108例正常糖耐量者作为受试对象,采用半巢式PCR-RFLP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的基因变异频率,ELISA法检测各组瘦素及胰岛素水平,常规检测血糖、血脂等代谢参数.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具有较高的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瘦素水平和较低的胰岛素水平.其3057位核苷酸G→A变异频率为76.0%,也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不伴脂肪肝组及糖耐量正常组(分别为62.1.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3,P<0.01).结论 LEPR第3057位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脂质代谢、影响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参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的发生.
-
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鼠肾纤维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介导的肾间质纤维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抗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DN模型组D组,螺内酯干预组A组(螺内酯20mg·kg~·d-1灌胃).第7、14、21、28天各处死5只并收集标本,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钾、血钠、血糖、血肌苷、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检测TGF-β1和MMP-9的表达.结果 A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D组(P<0.01),血钾、血钠、血糖、血肌酐、血胆固醇、甘油三酯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脏病理减轻,免疫组化显示D组TGF-β1表达高于C组,A组TGF-β1表达低于D组,D组MMP-9表达低于C组,A组MMP-9表达高于D组(P<0.05).结论 螺内酯可通过下调TGF-β1表达,上调MMP-9表达,减轻糖尿病肾病鼠肾组织间质纤维化.
-
白细胞介素-18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IL-18与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NC、NCS、HF和HFS组,第8周末HFS与NCS组按25mg/kg腹腔注射无菌链脲佐菌素(STZ)溶液造模,NC与HF组注射相应无菌柠檬酸钠溶液比较,2周后行OGTT筛选成模大鼠,分别于14和20周末将四组大鼠各处死一半,取血清样本,用ELISA法检测IL-18、IL-6、TNF-α水平.结果 HFS组大鼠达到成模标准,其他组未成模.第14和20周末,HFS组IL-18、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同周数NC组(P<0.01).但20周末HFS组IL-18、IL-6、TNF-α水平与第14周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第14和20周末,HFS组IL-18均分别与FBG、IL-6、TNF-α呈正相关(r=0.90,P<0.01或r≥0.73,P<0.05),与ISI呈负相关(r=-0.86,P<0.01).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符合人类临床特点的T2DM大鼠模型,成模率81.8%;IL-18等炎症因子与T2DM发病密切相关,慢性炎症在T2DM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采用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氟伐他汀对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小剂量氟伐他汀治疗组2 mg/(kg·d)和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组4 mg/(kg·d).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用RT-PCR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较正常肾组织增高,治疗4周后,氟伐他汀对血脂水平、蛋白尿无影响,但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中TGF-β1的表达,且随剂量增多TGF-β1下降更明显.结论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非依赖降脂的保护作用,其机制至少部分与下调肾小管间质中TGF-β1表达有关.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