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不同镇痛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剧烈疼痛是导致患者置换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重要因素,如何给予患者置换后效果满意的镇痛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徐州市中心医院自2010年3月到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单侧的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镇痛组,静脉镇痛组,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每组各20例,均采用相应方法进行术后镇痛。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置换前、置换后不同状态下1,6,24,48,96 h的目测类比评分,置换后24,48,72 h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KSS评分;置换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与置换前比较,置换后1,24,48,96 h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降低(P<0.05)。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恢复好,其次为硬膜外镇痛组患者,静脉镇痛组恢复差(P<0.05);同置换前比较,3组患者置换后1,3个月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均升高(P<0.05)。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比较,置换后1,3个月硬膜外镇痛组,静脉镇痛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P <0.05)。结果证实,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方案置换后总体效果较好,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
关节置换与关节镜下修复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重度骨缺损:3年随访对比
背景:随着外科技术、重建材料技术的发展,关节置换在肩关节脱位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各种定制型或装配型假体使得置换适应证明显提高。
目的:观察与随访关节镜与关节置换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重度骨缺损的远期疗效。
方法:纳入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重度骨缺损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治疗组行关节置换治疗。通过电话调查与复诊完成3年随访,记录患者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随访3年,治疗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81%(P <0.05)。两组3年随访时的前屈上举幅度都明显提高,而体侧外旋幅度明显降低,组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3年随访时治疗组的前屈上举与体侧外旋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期间的切口感染、肩关节脱位、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对于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修复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重度骨缺损在随访远期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少,从而有效重建肩关节。 -
全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后方复合松解的可行性评价
背景:临床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为提高修复效果,促进功能恢复,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置换过程中的关节间隙以及置换后的关节活动度。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后行关节后方复合松解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方法:从两家三甲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选择11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在患者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完成截骨之后,对照组行常规后髁增生骨清理,观察组行关节后方复合松解。观察两组患者置换后伸、屈膝间隙情况和主动屈膝90°和120°所需时间,记录3个月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以及大屈膝角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经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在屈膝间隙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伸膝间隙、主动屈膝90°、120°所需时间以及大屈膝角度方面,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比较置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可得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得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均<0.05)。表明全膝关节置换后行关节后方复合松解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有效改善置换过程中伸膝间隙以及置换后膝关节活动度,但对置换过程中屈膝间隙方面无明显影响。 -
全髋关节置换与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中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比较
背景:股骨颈骨折的修复方法包括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患者修复方法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病情、自身身体情况等。股骨颈骨折修复方法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
目的:对比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与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及预后。
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小于60岁,随机分为置换组和内固定组,每组70例。置换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内固定组患者采取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关节功能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1个月,置换组Harris评分的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内固定组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内固定组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满意度为93%,明显高于内固定组满意度7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快,并发症较少,适合于追求高生存活动质量的患者;而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适用于术前骨质量较好的中年及老年患者。 -
全膝关节置换后静脉与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失血量的影响
背景:目前关于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氨甲环酸减少出血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对于使用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
目的:通过术中关节腔周围组织局部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探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失血量的影响。
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设计,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局部组(n=45)。静脉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接受静脉输注氨甲环酸(10 mg/kg 大剂量1.2 g);局部组于假体安装结束后,缝合关节囊前,在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氨甲环酸(2 g溶于50 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次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输血例数,同时观察是否有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出现,必要时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次日血红蛋白值及红细胞压积、输血人数及输血比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换后14 d 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示与静脉全身应用相比,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周围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同样能达到有效减少置换后失血和输血的效果,并可避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可能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
不同通气方式对髋关节置换高血压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背景:髋关节置换患者全麻时,气管插管可造成咽喉和气管感受器的物理刺激,会引起患者的应激反应增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Supreme喉罩能够减轻围术期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降低气道并发症。
目的:观察Supreme喉罩和气管插管对高血压患者髋关节置换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取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喉罩组23例,气管插管组2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置换过程中连续监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喉罩)后即刻(T1)、5 min(T2)、15 min(T3)时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糖、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及心钠素水平。
结果与结论:喉罩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在T1-T3时间点较T0时明显降低(P<0.05);心率、血氧饱和度在T0-T3各时间点比较平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在T1时较T0时显著升高,收缩压在T2、T3时较T0明显降低,舒张压在T3时较T0显著降低(P<0.05),心率、血氧饱和度在T1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与T组比较,喉罩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在T1-T3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心率在T1、T2较T组明显减慢(P<0.05),血氧饱和度在T1显著高于T组(P<0.05)。与T0时比较,T1-T3时气管插管组血糖、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和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T1-T3时气管插管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T0时显著增高,且均高于喉罩组。T1-T3时两组心钠素含量明显升高,气管插管组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可见喉罩对于这些与应激相关的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小,这也是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的生理基础。提示与气管插管比较,喉罩可明显减轻高血压患者全麻状态下髋关节置换时的应激反应。 -
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膝关节置换中硬膜外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的安全性
背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器官组织缺血,在接受关节置换的过程中较易出现各种风险。为保证置换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安全性,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在老年高血压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安全性。
方法: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关节置换患者中选择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分别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和硬膜外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测定麻醉前、麻醉诱导后、麻醉后10 min、应用骨水泥后10 min、置换结束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率变化;记录置换中血管活性药物(包括麻黄碱、多巴胺等)的使用率以及置换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
结果与结论:较之麻醉前,两组患者在麻醉后10 min、应用骨水泥后1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血氧饱和度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结束时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呼吸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包括麻黄碱、多巴胺等的分别有3例和15例,使用率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且对照组置换后有5例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给予短期呼吸机支持后明显改善。提示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膝关节置换中实施硬膜外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碳质涂膜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老年股骨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
背景:老年人较易发生不稳定性合并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临床对其进行修复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案,以往大多实施内固定治疗。但目前关于老年股骨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方法的具体选择,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目的:观察碳质涂膜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老年股骨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3例老年股骨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修复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内固定治疗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和术中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老年股骨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碳质涂膜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以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并发症少,且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
高龄全膝关节置换中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背景:在行全膝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至关重要。但多种因素会对患者的围手术期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其中麻醉是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麻醉方式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临床需要积极的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以维持稳定的凝血功能。
目的:观察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高龄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集团东营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35例行全膝关节置换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68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6 h、置换后第1天清晨的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随访12个月检测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经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但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在麻醉后6h以及置换后第1天清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和2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在高龄全膝关节置换中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可以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维持稳定的凝血功能状态。 -
唑来膦酸对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丢失的预防效果
背景:无论是股骨侧还是髋臼侧在髋关节置换后1年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丢失,对假体的长期稳定性和骨强度造成严重影响。因而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丢失量对延长假体使用时间、预防假体周围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分析唑来膦酸对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丢失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莘县人民医院收治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置换后第4天给予观察组患者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两组其余用药相同。对两组置换前和置换后1年的髋部骨密度变化进行测量;观察两组置换前、用药后3d和用药后1年的血清钙、磷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对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1年两组患者股骨假体周围的平均骨密度均显著下降,与置换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3 d两组患者的钙、磷水平均较置换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后1年钙、磷水平维持在置换前水平。置换后短期内两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稍微下降,但与置换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较低,与置换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后1年,对照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置换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两三天内观察组有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和发热,给予乙酰氨基酚后症状得到缓解。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置换后早期假体柄周围骨丢失,但是置换后1周内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因此建议在置换完成1周后给予患者唑来膦酸注射液,若出现发热等症状,可给予乙酰氨基酚进行缓解。 -
椎间孔镜条件下置入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后,生物化学变化引起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与椎间盘镜系统治疗,但其疗效具有差异性。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76例)和椎间盘镜系统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修复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腰椎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症修复前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第1,3,6个月及末次随访两项评分均显著的降低(P<0.05);修复后各时间点经皮椎间孔镜组两项评分均显著的低于椎间盘镜系统组(P<0.05)。②修复前两组患者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修复后第1,3,6个月及末次随访经皮椎间孔镜组患者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显著高于椎间盘镜系统组(P<0.05)。③末次随访经皮椎间孔镜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椎间盘镜系统组(P<0.05)。④经皮椎间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的短于椎间盘镜系统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修复后患者疼痛轻微,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
后路两种椎间融合方式修复腰椎滑脱:植骨融合率及椎间隙丢失高度的比较
背景:腰椎滑脱修复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并重建脊柱序列的稳定性,解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植骨融合成为多数学者治疗腰椎滑脱的首选方式。国内外多数学者在选择修复方式时倾向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或者后外侧椎间植骨融合。
目的:通过观察植骨融合率及椎间隙丢失高度,对比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与后路Cage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宣城中心医院收治的61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按照椎间植骨融合方式分为两组,自体髂骨组37例行后路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Cage椎间融合器组24例行后路Cage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滑脱复位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 JOA评分,探讨不同椎间植骨融合方式对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的失血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自体髂骨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Cage椎间融合器组(P<0.05)。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复位率、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改善率,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末次随访椎间隙丢失高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age椎间融合器组优于自体髂骨组。提示两种植骨融合方式修复腰椎滑脱均可取得良好的复位及临床效果,但长期随访后路Cage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的椎间隙丢失高度较小,临床修复效果更佳。 -
老年桡骨远端AO C型骨折修复: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的生物学优势
背景: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骨折之一,如何处理此类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争议。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修复桡骨远端AO 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影像学结果和并发症。
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修复桡骨远端AO C型骨折患者122例(122腕),骨折根据AO分型:C1型16例,C2型63例,C3型43例。所有患者要求治疗后3,6,12周、1年、以后每年来院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1次。采用改良McBride评分系统评定腕关节功能。同时记录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进行影像学评估,以观察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关节面台阶(根据Knirck等分类标准)。
结果与结论:1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8个月。手术时间(19.1±11.2) min,透视时间(7.8±2.6) s,出血量(45.7±14.8) mL,住院天数(2.7±1.9) d,骨折愈合时间(3.1±0.7)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改良 McBride评分为1-23分,平均6.7分,优良率62%;掌倾角10°-15°,平均(11.7±2.6)°;尺偏角18°-26°,平均(21.3±5.7)°;桡骨高度10-16 mm,平均(12.9±2.8) mm。关节面台阶根据Knirck等分类标准:1级108例;2级14例。共8例患者(6.6%)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钉道感染6例,桡神经感觉支神经炎2例。提示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AO C型骨折创伤较小,住院天数较短,并发症轻微,骨折愈合较快,尤其适用于老年性桡骨远端AO C型骨折的修复。 -
内、外固定与保守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痂生长及骨折愈合率比较
背景:对于骨盆骨折的治疗临床上有很多方法,其中以保守治疗、内固定治疗和外固定治疗3种方法为主。传统的保守治疗常因骨折的不良复位而造成相关并发症。固定治疗对于一般不稳定型骨折有着良好的修复效果,但对于骨盆骨折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内固定治疗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修复效果,并与外固定及保守治疗进行对比。
方法:将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修复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42例。治疗后行X射线片检查,以Lindahl影像学标准为依据,对骨折复位的质量进行评估。治疗后定期随访,依据Majeed标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修复效果、骨折愈合优良率及骨痂生长优良率。
结果与结论:末次随访时,内固定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保守治疗组为69%,外固定组为71%,内固定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组骨折复位Lindahl优良率及肢体功能恢复Majeed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治疗有效率优于保守治疗和外固定治疗。因此,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方法更加适合。 -
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与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Danis-Weber B型双踝骨折
背景: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Danis-Weber B型骨折所占比例较大,对外踝的解剖复位以及选择适合的内固定物是修复成败的关键。
目的:观察解剖型钢板和空心螺钉联合内固定修复踝关节内外侧面骨折的解剖复位效果。
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2例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内固定方式外踝均选用钢板螺钉固定,内踝骨块均选用双螺纹加压螺钉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及Kofoed踝关节评分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以目测类比评分评定修复后疼痛程度的改善,根据影像学结果分析内固定后对线对位的生物力学水平。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踝关节AOFAS评分、Kofoed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影像学结果显示,内固定后对线对位良好。有1例感染患者,其他无不良反应。提示应用解剖型钢板和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踝关节内、外踝双踝骨折,可发挥解剖钢板与空心螺钉各自的特点及生物力学优势,使骨折达到踝关节的解剖复位。 -
LISS锁定钢板和普通解剖钢板修复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佳植入物选择
背景: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其中植入物内固定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但对于佳植入物内固定修复方案的选择,始终是临床研究的关键问题。
目的:探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对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的修复效果,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较好的修复方案。方法:选择山西晋城市泽州县人民医院骨科、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采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的患者32例,根据内固定方案分为两组,每组1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实施LISS锁定钢板和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等;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疗效优良率,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关节僵硬、松动、骨不连以及感染等。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 均<0.05)。在骨折愈合以及完全负重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P<0.05)。修复疗效总优良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4%,69%,P<0.05)。表明较之传统的解剖钢板,利用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优势明显,可以大程度减少对对软组织和骨折血运的损伤,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的稳定性。 -
股骨转子间骨折植入物内固定后髋内翻的影响因素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后易发生髋内翻,关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文献中,对手术方式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内固定后髋内翻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后髋内翻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接受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骨折分型、骨密度、受伤至内固定时间、内固定方式、小转子复位情况、术后负重时间作为因变量进行赋值,内固定后是否发生髋内翻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内固定后随访6个月以上。共12例患者内固定后发生髋内翻,发生率为15%,发生时间1-4个月。髋内翻角度94°-107°,平均99.1°。分析结果显示,骨折分型、骨密度、内固定后负重时间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后髋内翻的影响因素(P <0.05);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内固定方式、小转子复位情况不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后髋内翻的影响因素(P>0.05)。将患者是否发生髋内翻作为因变量,将骨折分型、骨密度、内固定后负重时间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分型、骨密度、内固定后负重时间是引起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后髋内翻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循环血容量的比较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选取适当的内固定方案,但是关于不同内固定方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血循环系统血容量影响的研究不多。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循环系统血容量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治疗前与治疗后3d的血红蛋白差值、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性失血及隐性失血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4,12个月的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输血量、治疗前与治疗后3 d 的血红蛋白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间段内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隐性失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动力髋螺钉相比,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失血量较少,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后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较佳;但是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的手术时间较长,两种内固定方案的血红蛋白差值和围手术期输血量无明显差异。 -
钛合金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肱骨远端骨折:可行及有效性分析
背景: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性,临床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时候,采取保守治疗还是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目的:探索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从北京市仁和医院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远端骨折住院患者中选择35例进行研究,其中19例实施医用钛合金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16例实施常规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实验组肘关节功能评估为优的患者有8例,良4例,总优良率为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P<0.05)。实验组有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麻木,均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痊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以及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表明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及有效性。 -
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修复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比较
背景:四肢创伤骨折后可能会出现骨不连,植入物内固定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式,但不同的植入物内固定效果不同。
目的:探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2例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照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分别实施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结论:在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大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末次随访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和Lysholm评分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均>0.05),但治疗后末次随访观察组的两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均<0.05)。表明与动力加压钢板相比,应用带锁髓内钉修复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固定牢固,感染率低,更加符合生理和生物力学要求。 -
全膝关节置换后持续股神经阻滞与持续硬膜外镇痛的Meta分析
背景:疼痛是全膝关节置换后阻碍患者早期恢复的重要原因,持续硬膜外镇痛和持续股神经阻滞均是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的有效方法,但哪种方法镇痛效果更好且并发症较少一直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后持续硬膜外镇痛与持续股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VIP、WanFang等数据库,同时检索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10-01,纳入全膝关节置换后持续硬膜外镇痛与持续股神经阻滞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英文,8篇中文,共680例患者,其中持续股神经阻滞组患者343例,持续硬膜外镇痛组患者3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持续股神经阻滞组与持续硬膜外镇痛组在全膝关节置换后6,12,24,48 h的目测类比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与持续硬膜外镇痛组相比,持续股神经阻滞可减少恶心/呕吐(RR=0.36,95%CI:0.21-0.63,P=0.003)、尿潴留(RR=0.08,95%CI:0.04-0.16, P <0.001)和头晕(RR=0.24,95%CI:0.06-0.99,P=0.05)的发生率。提示与硬膜外镇痛相比,全膝关节置换后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同样可以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训练,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
不同麻醉方式对膝关节置换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Meta 分析
背景:虽然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炎患者疗效可靠,但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仍会在很多患者中发生,因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也成了目前接受全膝关节置换后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差异。
方法:利用“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thrombosis”,“DVT”,“randomized control ed trial”,“RCT”,“全膝关节置换”“血栓”“麻醉”等关键词在“PubMed”,“Medline”,“Elsevier”,“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CNKI”等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搜集了2000年1月到2015年3月期间发表的涉及到不同麻醉方式对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面的文献资料。通过双盲法进行数据提取,文献质量评估,并利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了 meta 分析。
结果与结论:后总共有包含885例患者的8个文献被纳入此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在纳入的文献之间不存在显著异质性(I2=0, P=0.72)。数据合成后的OR是0.25(95%CI:0.18,1.35),说明利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全膝关节置换能显著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为缺乏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下的患者凝血因子变化情况等数据,硬膜外麻醉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说明在接受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中,利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可能。因此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中应该优先使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膝关节置换。 -
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掌骨复杂骨折:优于克氏针的理由
背景:骨折必须正确复位,不能有成角、旋转、重叠移位,克氏针内固定适用于近、中节指骨初掌骨横断骨折,而微型钢板内固定适用于掌骨及近节指骨干损形或短斜面骨折,那么哪种方式更适合掌骨复杂骨折呢?
目的:对比分析微型钢板与克氏针置入内固定修复掌骨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68例72处掌骨复杂性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型钢板组36例(39处),克氏针组32例(33处)。对掌指骨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伤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X射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手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微型钢板组随访3-12个月,克氏针组随访3-10个月。微型钢板组的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优良率为92%;X射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为4-6周,平均4.7周;并发症:未发生骨不连的情况,且闭合性骨折的患者没有发生术后感染,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中有3处骨折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感染。克氏针组的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优良率为76%;X射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为6-9周,平均7.7周;并发症:3处骨折处发生了骨不连,植骨后的骨折愈合有28处开放性骨折处有4处发生了术后感染。经统计分析,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采用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掌骨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可作为临床上掌骨复杂性骨折的有效修复方法。 -
改进型逆行旋入钉的生物力学测试
背景:目前,对于肱骨骨折主要以顺行旋入式髓内钉和传统带锁髓内钉治疗为主,但是该方法容易引起患者肩袖损伤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逆行髓内钉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目的:分析改进型逆行旋入钉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为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①根据人体肱骨解剖特点,对肱骨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②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骨外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肱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改进后旋入钉组和原型钉组,各40例,分别植入改进型钉和原型钉。
结果和结论:①改进后旋入钉抗轴向压缩、抗拉伸、抗扭转、抗弯曲性能显著优于原型钉(P<0.05)。②改进后旋入钉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原型钉组。两组患者植入后均未出现感染,金属断裂和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提示和传统旋入钉相比,改进型逆行旋入钉优势较多,生物力学设计更合理,且操作也更加简单,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合临床应用。 -
基于3D打印齿状突空心钉置入的数字化导航
背景:齿状突骨折因部位特殊,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置钉难度大,稍有偏移亦可能导致内固定强度下降甚至失效。提高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确定方便推广实施的个体化手术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探讨 Mimics 软件数字化设计结合3D 打印模块进行齿状突空心钉置入导航的方法,探讨其可行性及准确性。
方法:将16具人尸体颈椎标本进行连续薄层CT扫描,采集Dicom格式图像。Mimics软件予以三维重建,设计C2椎体齿状突空心钉置钉钉道及支撑柱、分割可剥离骨面,设计带钉道的导航模块并3D打印。导航模块在尸体标本上进行置钉导航,观察卡位、置钉情况,以X射线、CT扫描评价置钉效果。
结果与结论:共制作16个导航模块,植入22枚螺钉,观察钉道及置钉后椎体周围骨质,未见爆裂。术后行 X 射线、CT扫描重建,发现所有螺钉的进钉点,进钉方向、长度均与 Mimics 软件中模拟的预定理想进钉点、方向和长度一致,导航模块和相对应的椎体前方骨性结构贴合紧密,嵌合度良好,在应用时卡位及稳定性良好。结果证实,在导航模块的辅助下,前路齿状突空心钉置钉精准。基于3D打印的数字化技术有望良好实现骨科内固定物置入导航并普及应用。 -
基于数字技术的国人下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角度特征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目前脊柱手术的主流术式,置钉安全性的关键是使螺钉通过椎弓根中心,置钉角度是决定修复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往文献中确定置钉角度多以患者躯体作为参照物,容易被体位等因素干扰。目的:应用数字技术以椎体局部解剖标志为参照物对下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角度进行测量。
方法:选取100例患者的3D-CT资料,将第4,5腰椎进行三维重建后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模拟手术,实现佳位置置钉。完成模拟置钉操作以后,对椎弓根螺钉的角度进行测量,以螺钉中线与棘突中线所在平面的夹角作为冠状位角度,以螺钉中线与椎体上表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作为矢状位角度。
结果与结论:测量结果表明,各角度均较以往文献中所介绍的角度大,考虑为选取参照标志不同所致。各角度值的标准差也较大,说明椎弓根解剖差异较大,因此应注重个体化置钉。这种以单个椎体的解剖标志作为定位参考的方法可以大程度避免体位的干扰,与术前三维重建等数字技术相结合,更符合个体化置钉的要求,能有效提高置钉的准确性。 -
股骨核心减压材料植入体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背景: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进行股骨坏死后的手术治疗和患者康复的预测分析,实现科学施行手术和更快的术后康复,是目前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的核心减压材料植入体对股骨头的受力变形和应力分布、骨折风险以及在交界面处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为选择合适的核心减压材料植入体提供依据。
方法:基于6例患者的股骨坏死区域的核磁共振扫描图片,建立3D股骨几何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设定生理负荷量和4种不同种类的材料植入体 Actifuse, BioOss,Osteoset,Prodense,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Workbench 对股骨性能进行分析计算。
结果与结论:实验得到了股骨在工作过程中的大应力分布规律,随着4种填充材料杨氏模量数值的升高,股骨坏死区域的大正应力的数值下降,但同时交接面处的生物力学性能如滑动距离、摩擦应力和压力数值升高。文章在综合考虑骨折危险和交接面处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对比了4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后,推荐了合适的核心减压材料为Osteoset。 -
生物力学评价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植入骨质疏松椎骨内的稳定性
背景: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术式,该术式能够提供坚强固定且植骨融合率相对较高。但是,对于2个节段以上同时受累的颈椎,由于植骨跨度较大,内固定和植骨块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植骨融合失败、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影响疗效。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植入骨质疏松椎骨内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纳入12具人颈椎骨,包括6具骨密度正常颈椎骨和6具骨质疏松颈椎骨,共60个椎骨标本资料进行分析,将30个骨质疏松椎骨标本植入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设为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组,将30个骨密度正常椎骨标本植入前路椎体螺钉设为前路椎体螺钉组。从上述两组中根据骨密度值抽取40个椎骨,分别设置为即时正常骨密度组、即时骨密度疏松组、疲劳正常骨密度组以及疲劳骨质疏松组,每组10个椎骨。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各椎体骨密度值,采用ElectroForce 3510材料试验机对两种螺钉进行生物力学指标测试。结果与结论: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组骨矿盐含量、椎体螺钉拔出力、椎体螺钉拔出刚度、椎弓根螺钉拔出力、椎弓根螺钉拔出刚度均显著高于前路椎体螺钉组(P<0.05)。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即时正常骨密度标本大轴向拔出力、即时骨质疏松标本大轴向拔出力、疲劳正常骨密度标本大轴向拔出力、疲劳骨质疏松标本大轴向拔出力均显著高于高于前路椎体螺钉(P<0.05)。结果证实,与颈椎前路椎体螺钉相比,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椎骨内生物力学性能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