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人工骨或自体骨移植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脊柱结核
背景:随着内固定材料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应用人工骨材料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脊柱结核。目的:综述人工骨修复材料联合椎弓根内固定修复脊柱结核的特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1985至2014年有关人工骨移植材料修复脊椎结核方面的文献,中文关键词为“脊椎结核、骨移植、内固定”,英文关键词为“Spinal tuberculosis,Bone graft,Fixation”。结果与结论:在骨修复材料联合椎弓根内固定修复脊柱结核中,自体骨是骨移植的金标准,无免疫排斥反应,但为了避免自体骨取骨量有限、取骨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人工骨材料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应用的人工骨材料主要包括钛及其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及医用硫酸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
生物降解材料复合成骨因子在骨科应用研究中的进展
背景:生物可降解植入物不仅可重建骨缺损部位,而且随着材料的逐步降解,新生骨组织可完全替代移植材料,填充骨缺损处。目的:总结生物降解材料复合成骨因子在骨科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可降解材料,成骨因子,细胞活性因子,骨组织工程;Biodegradable materials,factors,cel active factor,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CNKI数据库2000至2015年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生物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机械强度较差;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械强度较天然高分子材料高,但容易造成局部酸性物质堆积,产生局部炎症反应。将生物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与成骨因子复合,可提高材料的力学强度与骨诱导能力,但将其作为骨修复材料应用于临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
骨形态发生蛋白2载体材料在脊柱融合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临床中单独应用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因此迫切需要研制理想的载体材料,来减少骨形态发生蛋白2引起的不良反应。目的:全面了解不同骨形态发生蛋白2载体材料的性能,综述其在脊柱融合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以“tissue engineering,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spinal fusion,scaffold”或“组织工程,骨形态发生蛋白2、脊柱融合、支架”等作为检索词,由第一作者检索 PubMed 及万方数据库1995-07-01/2015-07-01有关脊柱融合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支架方面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4大类,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有机材料、人工合成无机材料及复合材料,每一类都有几种代表性的支架材料,用于动物脊柱融合中各有缺点,比如天然生物材料普遍力学性能较差,人工合成有机材料有可能引起炎症反应,人工合成无机材料机械强度较差,复合支架材料制作工艺较复杂等,因此骨形态发生蛋白2载体材料的选择仍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
基于各类型材料的宫内节育器、皮下避孕埋植剂及输卵管节育器
背景:明确避孕材料特点、技术手段及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有着重大意义。目的:概述避孕材料的进展、现状及使用情况,综合分析宫内节育器、皮下避孕埋植剂、输卵管避孕材料特点、效果及不良影响,为育龄妇女选择安全可靠的避孕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宫内节育器、皮下避孕埋植剂、输卵管避孕材料、生殖、健康、避孕方式”为中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1985至2015年有关文献。以“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subcutaneous contraceptive implants,oviduct contraceptive,materials,reproductive health,influence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85至2015年有关文献,终选择44篇文章进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宫内节育器发展快、受众广,材料可靠、技术成熟,在已育妇女中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使用率。皮下埋植剂具有亲和性强,恒释、缓释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输卵管避孕栓材料生物性、记忆性、耐受性强,具有无创、可复、安全和长效等优点。研究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的避孕材料及方法,对保证妇女生殖健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雷帕霉素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性
背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不同支架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目的:比较不同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7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其中91例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92例置入紫杉醇洗脱支架,95例置入裸金属支架。支架置入后随访12个月,记录死亡和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情况及材料宿主反应。结果与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组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或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均低于裸金属支架组(P<0.05),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支架移位、脱落、断裂、置入位置不良及白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溶血等情况。表明两种药物洗脱支架的治疗效果相当,均优于裸金属支架。
-
人工瓣环置入和迷宫Ⅲ型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环扩张伴发心房颤动
背景:对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需要在行二尖瓣人工瓣环置入治疗时同期处理心房颤动问题,迷宫Ⅲ型手术虽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金标准,但其安全性遭到质疑。目的:评价人工瓣环置入和迷宫Ⅲ型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环扩张伴发心房颤动的安全性。方法:纳入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颤动患者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治疗,试验组(n=21)施行二尖瓣成形和迷宫Ⅲ型手术,对照组(n=22)仅施行二尖瓣成形。结果与结论:①术中安全性指标:试验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血红蛋白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01),两组尿量无差异。②术后安全性指标:试验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临时起搏器应用比例和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二次开胸止血率、脑卒中发生率无差异。③术后疗效:试验组术后当天与出院时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出院时,两组心功能均恢复为NYHAⅠ级或Ⅱ级,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反流均在微量或轻度以下,三尖瓣均关闭良好,两组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无差异,但试验组跨二尖瓣A峰和跨三尖瓣A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结果说明人工瓣环置入和迷宫Ⅲ型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瓣环扩张伴发心房颤动在围手术期安全有效。
-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背景:较多研究认为,人工关节置换在高龄骨质疏松、骨折呈现粉碎性、预计无法内固定或内固定失败的病例治疗中有较大优势。目的:分析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18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年龄>75岁,均进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置换后3个月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法评估疗效,随访观察置换后的早期并发症及假体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随访13-34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压疮、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X射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好,无假体感染、脱位、松动、明显下沉、折断等并发症。置换后3个月,所有患者基本恢复至伤前行走功能水平,疗效为优8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果表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可恢复患者肢体功能。
-
钛微粒诱导破骨细胞活化中信号素7A siRNA的抑制作用
背景:信号素7A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可在促进破骨细胞融合的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迁移,影响骨的动态平衡。目的:观察信号素7A siRNA对钛微粒诱导骨溶解过程中的破骨细胞活化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将细胞浓度为4×109 L-1结果与结论:培养7 d时,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9、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实验组各因子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 <0.05)。培养8 d时,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破骨细胞增殖活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数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实验组破骨细胞增殖活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数量低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信号素7A siRNA对钛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活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前体破骨细胞接种于含玻璃盖玻片的96孔板上,分4组培养:空白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阳性对照组加入未转染siRNA的上清液20μL,实验组加入转染信号素7A siRNA的上清液20μL,阴性对照组加入转染对照siRNA的上清液20μL。上清液为钛合金微粒溶液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共培养24 h的上清液,其中siRNA转染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
-
骨水泥和纳米骨浆强化椎弓根螺钉植入固定骨质疏松椎体的生物力学特点
背景:纳米骨浆和骨水泥注入是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两种常用方法,但目前关于两种加强方法的强化效果比较的报道相对较少。目的:对比骨水泥或纳米骨浆强化椎弓根螺钉植入固定骨质疏松椎体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取24个人尸体椎弓根,均符合骨质疏松标准,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仅植入椎弓根螺钉,骨水泥组在钉道内注入骨水泥后植入椎弓根螺钉,纳米骨浆组在钉道内注入纳米骨浆后植入椎弓根螺钉。植入2 h后,检测各组标本大轴向拔出力和大旋出力矩。结果与结论:骨水泥组、纳米骨浆组的大轴向拔出力和大旋出力矩均大于对照组(P<0.05),并且骨水泥组的大轴向拔出力和大旋出力矩大于纳米骨浆组(P<0.05)。表明骨水泥和纳米骨浆强化可有效提高椎弓根螺钉植入固定骨质疏松椎体的大轴向拔出力和大旋出力矩,且骨水泥强化效果更明显。
-
椎体成形中病椎内骨水泥弥散与骨折时间的关系
背景: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但在手术佳时机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目的:分析骨折时间对椎体成形病椎内骨水泥弥散的影响。方法:纳入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160例,均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进行椎体成形治疗,按骨折至手术时间分为新鲜组(<3周)、亚急性组(3-6周)和陈旧组(>6周)3组,术后即刻采用CT三维立体图像及X射线分析病椎内骨水泥的分布特点、弥散及渗漏情况。结果与结论:骨水泥弥散体积比较为新鲜组>亚急性组>陈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各组骨水泥弥散特征均以均匀分布为主,骨水泥形状以实习团块状为主,绝大多数骨水泥均能够较大程度地弥散到超过椎体中线、达到上下椎板;各组患者病椎内骨水泥弥散系数为新鲜组>亚急性组>陈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新鲜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亚急性组和陈旧组(P <0.05)。表明选择骨折3周内进行椎体成形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病椎内骨水泥弥散效果。
-
硼硅酸盐对成骨细胞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
背景:硼硅酸盐不仅可通过矿化作用形成羟基碳酸盐磷灰石层,而且具有强化学反应活性,可促进骨细胞再生。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实验观察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对兔成骨细胞生长行为的影响。方法:根据 ISO10993-12:2007的要求制备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初次浸提液与二次浸提液。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代细胞诱导生成成骨细胞。取第5-15代成骨细胞,分别以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初次浸提液、硼硅酸盐生物玻璃二次浸提液与α-MEM培养基培养,观察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对成骨细胞增殖、蛋白合成、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凋亡及细胞横向与纵向迁移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初次浸提液组与二次浸提液组成骨细胞增殖优于α-MEM培养基组(P<0.05),且初次浸提液组成骨细胞增殖优于二次浸提液组(P <0.05)。初次浸提液组成骨细胞总蛋白含量高于二次浸提液组与α-MEM培养基组(P <0.05)。3组间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凋亡率、横向迁移距离及Transwel中穿膜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表明硼硅酸盐生物玻璃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对成骨细胞增殖有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
-
经椎弓根入路不同植骨材料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背景:对于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的骨质缺损,可以选择自体髂骨、自体肋骨、钛网加同种异体骨等多种植骨材料。目的:对比椎弓根入路不同植骨材料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方法:纳入40例胸椎结核患者,其中18例伴有截瘫,15例存在后凸畸形,经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一期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根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自体肋骨组、钛网加同种异体骨组。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病灶愈合、植骨融合、截瘫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结论:自体髂骨组植骨融合时间短于自体肋骨组、钛网加同种异体骨组(P<0.05),后两组间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均未发生植骨块及钛网脱落、断裂与移位,无骨不连及假关节等现象,无结核病灶复发。截瘫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经3-6个月的对症治疗,肌力基本恢复,脊柱后凸畸形基本矫正。表明自体髂骨治疗效果好,自体肋骨、钛网加同种异体骨治疗效果相当。
-
聚醚醚酮/牙源性双相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背景:牙齿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与人体骨组织极为相似,且无机成分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可以考虑将牙齿作为一个潜在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缺损修复材料。目的:制备聚醚醚酮/牙源性双相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并测试其机械性能。方法:收集临床上废弃的人离体牙,经初步煅烧去除有机成分,将其浸泡于磷酸氢二铵溶液24 h后再次煅烧,制备成以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为主要成分的双相陶瓷,粉碎后过200目筛,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出聚醚醚酮/牙源性双相生物陶瓷,行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孔隙率、抗压强度、黏结强度检测。结果与结论:聚醚醚酮/牙源性双相生物陶瓷为多孔网状结构,且孔间相互连通,孔径100-800μm,孔隙率为73.65%,抗压强度为(165.260±11.703) N,黏结强度为(14.63±6.21) MPa,陶瓷中P元素含量占19.8%、Ca元素含量占40.5%,主要物相为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结果说明制备的聚醚醚酮/牙源性双相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纳米银羟基磷灰石涂层正畸陶瓷托槽的抗菌与力学性能
背景:临床口腔正畸过程中,陶瓷托槽存在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不足的情况,容易导致各种不良事件的出现,影响正畸效果。目的:观察纳米银羟基磷灰石涂层陶瓷托槽的抗菌与力学性能。方法:制备纳米银羟基磷灰石涂层陶瓷托槽,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并进行涂层表面定量抗菌实验。将50颗离体人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25)粘接纳米银羟基磷灰石涂层陶瓷托槽,对照组(n=25)粘接普通陶瓷托槽,检测两组抗剪切强度。结果与结论:纳米银羟基磷灰石涂层整体结构有序,均匀致密,羟基磷灰石具有多孔状结构,孔径属于微纳米级别,其中均匀分布大量纳米银颗粒。定量抗菌实验显示,纳米银羟基磷灰石涂层陶瓷托槽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率均在95%以上。实验组抗剪切强度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纳米银羟基磷灰石涂层陶瓷托槽具有良好的抗菌和力学性能,满足临床正畸过程中力学变化的需求。
-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器矫正后龈沟液内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背景:在临床正畸矫正过程中,自锁托槽较传统托槽更加有利于牙周健康的维护,但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致病菌方面,炎性因子是否参与其中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对比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器矫治前后龈沟液内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需做固定矫治且牙周健康的38例患者为受试对象,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1-2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9例,分别采用传统托槽矫治器与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在矫治前、矫治后4,8,12周检测龈沟液量及其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两组矫治后的龈沟液量、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高于矫治前(P<0.05);试验组矫治后不同时间点的龈沟液量、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自锁托槽矫治器更加有利于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
-
双层左旋聚乳酸静电纺织纳米纤维支架与人牙周膜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背景:静电纺织制备的纳米纤维支架形态结构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相似,为细胞的生长、增殖提供了良好的微环境,可增强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及分化功能。目的:观察双层左旋聚乳酸静电纺织纳米纤维支架与人牙周膜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静电纺织技术制备双层左旋聚乳酸静电纺织纳米纤维支架。MTT法评估不同浓度(100%、75%、50%、25%)双层左旋聚乳酸静电纺织纳米纤维支架浸提液对人牙周膜细胞的毒性;将双层左旋聚乳酸静电纺织纳米纤维支架与人牙周膜细胞共培养,以MTT法检测细胞的早期黏附能力,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不同浓度双层左旋聚乳酸静电纺织纳米纤维支架浸提液对人牙周膜细胞无毒性。共培养2,6,24 h,人牙周膜细胞在双层左旋聚乳酸静电纺织纳米纤维支架上的黏附能力较差。复合培养7 d,人牙周膜细胞在支架疏松面黏附良好,并保持原有的形态,伸展良好,伸出突起相互连接;在支架致密面呈复层生长,胞体呈梭形、多角形,连接成片。表明双层左旋聚乳酸静电纺织纳米支架与人牙周膜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壳聚糖-胶原角膜修复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
背景:将胶原和壳聚糖按一定比例制成复合膜后,能够降低壳聚糖的正电荷,改善壳聚糖的吸附力,促进细胞的黏附生长、迁移和增殖,增强壳聚糖的生物学性能,成为十分优良的生物材料。目的:制备壳聚糖-胶原复合膜,观察其与角膜基质层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制作壳聚糖-胶原复合膜材料。将1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右眼角膜基质袋内植入壳聚糖-胶原复合膜,对照组右眼角膜基质袋内植入壳聚糖膜。移植后进行裂隙灯显微镜、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裂隙灯显微镜:移植后第8周,实验组膜片中央出现降解浸润,皱褶屈曲不明显;对照组膜片全部浸润,皱褶屈曲明显。②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移植后第6周,实验组的复合膜边界模糊,密度与正常角膜组织很接近,角膜形态恢复正常。③组织学观察:移植后第8周,实验组膜片表层少量降解,降解材料与角膜基质融合,膜片周围角膜基质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膜片表层降解程度大于实验组,降解物质与角膜基质交织融合,膜片周围角膜基质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表明壳聚糖-胶原复合膜具有可降解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
形状记忆聚氨酯变形-复形前后与成骨细胞的相容性
背景:形状记忆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及细胞相容性,但关于形状记忆聚氨酯变形-复形前后成骨细胞相容性的相关报道相对较少。目的:观察形状记忆聚氨酯变形-复形前后的成骨细胞相容性。方法:制备形状记忆聚氯酯膜材,于实验环境下进行拉伸-固形-复形,获得变形-复形后的膜材料。将SD乳鼠成骨细胞分别接种于变形-复形前后的形状记忆聚氯酯膜材料上,培养2 h后,计数细胞黏附量,观察细胞铺展情况;培养1-11 d,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与结论:变形-复形后形状记忆聚氯酯膜材料上成骨细胞的黏附量、增殖活力均显著高于变形-复形前形状记忆聚氯酯膜材料上的成骨细胞(P<0.05);成骨细胞在变形-复形后形状记忆聚氨酯上呈梭状,排列呈现出明显的定向性,铺展面积较小;成骨细胞在变形-复形前形状记忆聚氨酯上呈多边形,细胞排列无特定方向性,铺展面积较大。结果表明经变形-复形处理后,形状记忆聚氨酯具有更好的成骨细胞相容性。
-
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微球体内降解与生物安全性
背景: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微球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吸收高分子止血材料,它来源于变性马铃薯植物淀粉,经特殊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目的:将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微球埋植于大鼠体内,观察止血微球在体内降解情况,检测体液各项安全性指标。方法:将0.1-0.2 g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微球埋植于12只大鼠左侧脊柱皮下组织内,分别于植入后1,3,7,14 d,观察止血微球在组织内降解情况。实验另取15只大鼠,5只为对照组正常饲养,将另外10只麻醉,在脊柱两侧做2道切口,长约5 cm,深至肌层0.3 cm,在切口喷撤适量止血微球覆盖整个创面,缝合切口,正常饲养14 d,观察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排泄、摄食情况,进行体液各项指标检测。后解剖大鼠,观察主要器官的大体形态及颜色变化。结果与结论:埋植大鼠体内的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微球7 d完全降解吸收。切口喷撤适量止血微球后,大鼠生命体征正常;血液及尿液检查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肝、脾、脑、肾等主要器官大体形态及颜色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变化。结果证实,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微球可被体内的淀粉酶酶解为单糖,在体内7 d完全降解吸收,对组织器官无任何毒副反应。
-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修复喉软骨缺损
背景:喉软骨缺损传统的修复方法受到供体来源、排斥反应等限制,因而难以推广。目的:观察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修复喉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20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组和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支架组,建立喉软骨缺损模型后分别采用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和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支架修复。结果与结论: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组大鼠造模后3,5,7 d时喉骨缺损直径显著小于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支架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组大鼠喉软骨缺损部位基本修复,表面平整,且与周围其他组织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而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支架组大鼠喉软骨缺损部位存在凹陷,表面粗糙,和周围组织存在明显界限。说明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能够促进喉软骨缺损部位修复,修复喉软骨缺损的效果更理想。
-
不同来源蚕丝蛋白修复骨软骨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
背景:目前还没有研究比较不同种属来源蚕丝蛋白修复骨软骨的效果。目的:观察桑蚕和柞蚕来源蚕丝蛋白支架材料修复骨软骨缺损的效果差异。方法:取新西兰兔20只,制备单侧膝关节骨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5组:其中1组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实验1组将3层桑蚕丝蛋白支架粘在一起,充填于缺损处;实验2组将1个包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桑蚕丝蛋白支架与2个包被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桑蚕丝蛋白支架粘在一起,充填于缺损处;实验3组将3层柞蚕丝蛋白支架粘在一起,充填于缺损处;实验4组将1个包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柞蚕丝蛋白支架与2个包被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柞蚕丝蛋白支架粘在一起,充填于缺损处。术后8周,取关节骨软骨修复区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实验1组胶原蛋白广泛分布于缺损区全层;实验2组胶原纤维在修复区表面呈平行分布,在中间和底部呈垂直顶部的方向分布;实验3组在修复区表面可见胶原;实验4组在支架表面和底部可见软骨样细胞有成团分布。4个实验组修复区Ⅰ型胶原蛋白呈强阳性表达;实验1组、实验2组修复区Ⅱ型胶原蛋白呈微弱表达,实验3组、实验4组修复区Ⅱ型胶原蛋白呈强阳性表达。表明两种蚕丝蛋白均能修复骨软骨缺损,桑蚕丝蛋白倾向于形成骨组织,柞蚕丝蛋白倾向于形成软骨组织。
-
骨碎补总黄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微囊的制备
背景:微囊是目前靶向治疗给药体系的主要方向之一,其大小为数微米到数百微米,可用于口服、注射、动脉给药及局部靶器官治疗等多种治疗途径。目的:制备骨碎补总黄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并对微囊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骨碎补总黄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单因素分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质量浓度(60,100,140,180 g/L)、搅拌速度(50,1000,2000,4000 r/min)、初乳乳化时间(2,4,6,8 min)及水油比(1∶5、1∶10、1∶15、1∶20)对微囊大体形态、粒径分布宽度与微囊中总黄酮包封率的影响,筛选出微囊粒径较小、分散均匀、包封率较高的骨碎补总黄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结果与结论:确定佳工艺参数为:140 g/L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液,匀浆机2000 r/min搅拌速度,初乳乳化时间6 min,水油比为1∶15。优化工艺下所制备的微囊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789.8±712.3) nm,粒径分布宽度较窄,基本小于5μm;扫描电镜下观察所见微囊呈圆形,边缘较规则;微囊平均包封率为47.72%。
-
聚氨酯/低聚倍半硅氧烷复合纤维的制备
背景: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然而其固有的惰性导致其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对其改性。目的:制备形貌可控的聚氨酯/低聚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纤维。方法: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分散到一定浓度的聚氨酯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制备聚氨酯/低聚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纤维,同时分析聚氨酯质量、低聚倍半硅氧烷质量、纺丝电压、纺丝推进速度对复合纤维形态的影响,筛选佳制备条件;检测低聚倍半硅氧烷在聚氨酯中的稳定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纤维形貌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实验得出,低聚倍半硅氧烷能稳定存在于聚氨酯中,当复合纤维中聚氨酯质量分数为20%、聚氨酯与低聚倍半硅氧烷质量比为10∶1、纺丝电压为15 kV、纺丝推进速度为0.5 mL/h时,聚氨酯/低聚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纤维均匀。与纯聚氨酯相比,聚氨酯/低聚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的O/C比明显增大。
-
聚丙烯补片修复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功能障碍
背景:补片类材料早应用在腹部疝气修补重建中,后来证明其可成功应用在阴道手术中,因此逐渐在老年妇科盆底重建中也逐渐开始推广应用。目的:分析聚丙烯补片应用于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老年女性前盆底功能障碍Ⅲ、Ⅳ期患者24例,按照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其中12例选择聚丙烯补片进行前盆腔器官重建(试验组),另12例进行传统的单纯改良阴道旁修补治疗(对照组)。修复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伤口愈合、盆腔脏器脱出分期及主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与结论:两组修复后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无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时,两组的主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修复前(P <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盆腔脏器脱出分期Ⅰ期8例、Ⅱ期4例,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出分期Ⅰ期7例、Ⅱ期2例、Ⅲ期2例、Ⅳ期1例,试验组脏器脱出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聚丙烯补片修补应用于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重建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
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修复糖尿病足溃疡
背景:生物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可促进急、慢性创面愈合。目的:观察采用生物敷料封闭负压引流修复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糖尿病足溃疡患者40例,予以清创或清创植皮后,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创面治疗方式,试验组(n=20)进行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n=20)进行常规伤口换药治疗。修复7 d时,对比两组目测类比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终止时的患者满意度及经济费用。结果与结论:试验组目测类比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经济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未发生局部或全身毒性、过敏等不良反应。表明采用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修复糖尿病足溃疡安全有效,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局部炎症反应。
-
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部骨折中应用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背景:目前,国际上针对可吸收内固定系统与钛金属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比较已有较多临床研究,但尚无针对该研究方向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比较可吸收材料内固定系统和钛金属材料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主题词检索方法,电子检索 Medline、Embase、Cochrane 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有关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和钛金属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部骨折中应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3篇研究,共涉及患者17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可吸收内固定系统组植入物移除率显著低于钛金属组(P=0.0002),两组骨折I期愈合率、骨折断端固位不良发生率、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应用于颌面部骨折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且可降低二次手术移除植入物的比例,该结论仍需更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