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

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중화창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050
  • 国内刊号: 50-10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83
  • 曾用名: 创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顺行“X”形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股骨中远段骨折

    作者:郑国富;高志朝;陈四木;郑俊

    带锁髓内钉以其良好的生物力学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且成为治疗的“金标准”[1].但在股骨中远段骨折中,选择髓内钉固定还是钢板固定目前仍有分歧,而且在应用髓内钉时采用顺行固定还是逆行固定,目前也无统一标准.2009年1月-2014年4月,笔者采用顺行“X”形髓内钉结合阻挡钉(Poller钉)技术治疗10例股骨中远段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内毒素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杨鹏;司道文;李云;刘楠;武英;张云鹤;张立民;李向男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大鼠内毒素(LPS)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81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LPS性脑损伤组(LPS组)和PHC治疗组(PHC组),每组27只.LPS组和PHC组均制备内毒素脑损伤模型,PHC组按2 mg/kg腹腔注射PHC,LPS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与PHC组等量的等渗盐水.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脑组织伊文思蓝渗出,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ELISA法测定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通过检测脑组织干/湿重计算脑组织含水量. 结果 LPS组有大量红色荧光物质,PHC组红色荧光物质明显减少.对照组左侧脑皮质伊文思蓝含量[(10.2±1.4) μg/g]、海马伊文思蓝含量[(11.3 ±0.8)μg/g]和脑组织含水量[(73.5±1.8)%]均显著低于LPS组[(234.8 ±14.7)μg/g、(23.1±1.9)μg/g、(85.3±1.6)%]和PHC组[(71.0±8.7) μg/g、(15.2±1.9)μg/g、(78.9±1.2)%](P<0.01);PHC组均低于LPS组(P<0.01).对照组血清、脑脊液、脑组织中TNF-α含量[(40.6±4.4) pg/ml、(84.0±8.6)pg/ml、(156.3±11.8)pg/ml]均显著低于LPS组[(93.4±7.2)pg/ml、(176.4±11.6)pg/ml、(280.8±19.4) pg/ml]和PHC组[(79.9 ± 5.9) pg/ml、(146.2±7.4) pg/ml、(216.9±14.5)pg/ml] (P<0.01);PHC组均低于LPS组(P<0.01). 结论 PHC对LPS性脑损伤大鼠BBB具有保护作用.

  • 微泡增强的非聚焦超声阻断肝脏血流灌注的超微结构变化

    作者:赵大威;田猛;杜鹏;阳建政;李陶

    目的 探讨微泡增强的非聚焦超声阻断肝脏血流对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肝脏创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创伤组、超声组、超声微泡增强组(增强组),每组各6只.用定制的非聚焦超声治疗仪对肝左叶创伤区进行辐照5 min,观察各组辐照后即刻血流灌注情况,记录峰值强度(PI).观察各组辐照即刻、24 h肝脏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创伤组、超声组和增强组的PI值分别为23.1±1.1、23.4±1.3和15.1±2.6,与创伤组比较,超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与增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创伤组和超声组比较,增强组辐照即刻肝细胞明显水肿,肝窦间隙变小,肝细胞内细胞器排列紊乱、线粒体水肿,汇管区肝小叶间动脉、静脉的内皮细胞以及毛细胆管内皮细胞受损,毛细胆管的微绒毛消失;辐照24 h后,肝细胞可见凋亡形态学表现. 结论 微泡增强的非聚焦超声可减少肝脏的血流灌注,但对肝细胞的超微结构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并可能引起辐照区及周围肝细胞的凋亡.

  • 脊髓缺血/再灌注后兔后肢功能障碍的特点

    作者:王莉;刘媛;李森;冯东亮;伍亚民

    目的 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兔后肢功能障碍的特点. 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4只)和模型组(24只).采用选择性腰动脉阻断法,制备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组又分缺血30 min/再灌注组(Ⅰ组)、缺血60 min/再灌注组(Ⅱ组)、缺血90min/再灌注组(Ⅲ组)3个亚组,每组各8只.于缺血/再灌注1,3,7d采用Jacobs评级、Reuters评分以及Rivlin斜板试验分别对各组动物后肢功能进行评价,并通过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测各组神经传导功能的变化. 结果 Ⅰ组缺血/再灌注1,3,7d截瘫率分别为50%、38%和38%,Ⅱ组分别为75%、88%和100%,Ⅲ组均为100%.缺血/再灌注1,3d时,三组截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7d时,与Ⅰ组比较,Ⅱ、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Ⅱ组和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Ⅰ组Reuters评分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Ⅱ、Ⅲ组进一步升高,与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Ⅱ组和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Rivlin斜板临界角度为(68.4±3.0)°,斜板障碍率为0%;缺血/再灌注1d时,与对照组比较,Ⅰ、Ⅱ、Ⅲ组斜板临界角度[(58.8±4.1)°、(38.5±2.8)°、(29.8±1.8)°]、斜板障碍率[(14.5±0.9)%、(43.6±2.4)%、(56.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3,7d时,Ⅱ、Ⅲ组斜板临界角度较缺血/再灌注1d时有小幅度降低,斜板障碍率有轻微升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斜板临界角度则较缺血/再灌注3d后上升,斜板障碍率则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EP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7d时Ⅰ组N1波和P1波潜伏时分别为(26.2±0.7)ms和(50.2±4.2)ms,与对照组[(23.7±0.5)ms和(48.1±4.1)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33.1±1.8)ms和(58.6 ±4.0) ms]较对照组、Ⅰ组均明显延长(P<0.01),Ⅲ组波形消失.结论 脊髓缺血时间长短与再灌注造成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后肢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痉挛性截瘫.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血管内皮祖细胞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损伤

    作者:张文学;江荣才;张建宁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产生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治疗大鼠TBI的作用,以及EPCs移植相对于BMSCs移植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3个月龄、体重约150 g雄性SD大鼠获取BMSCs,诱导培养EPCs,通过CD133、CD34及FLK-1的表达对EPCs进行鉴定.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120只,按随机概率表法分为EPCs组、BMSCs组和成纤维细胞(3T3)组,每组40只.液压冲击TBI装置制备大鼠中、重度TBI模型.伤后1d各组分别经尾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EPCs、BMSCs或3T3细胞.移植后2,7,14,28 d采用改良神经严重度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取损伤脑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CD34、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阳性细胞数,评估神经和血管再生情况.利用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Sry基因阳性细胞数. 结果 CD133、CD34及FLK-1阳性率分别为52%、33%和38%,表明BMSCs是具有EPCs表型的细胞.移植7,14,28 d EPCs组mNSS为(10.2±1.5)分、(8.7±1.0)分、(4.9±1.0)分,BMSCs组为(10.8±1.7)分、(10.1±1.7)分、(7.2±1.3)分,均明显低于3T3组的(12.4±1.5)分、(11.7±1.8)分、(10.3±1.5)分(P<0.05).BrdU标记法结果显示,移植14,28 d EPCs组CD34、BDNF阳性细胞表达数EPCs组均明显高于BMSCs组(P<0.05),3T3组均未见CD34、BDNF阳性细胞表达.移植细胞示踪的Sry探针法比BrdU标记法显示的荧光阳性细胞数更多. 结论 BMSCs和EPCs经尾静脉移植后均可归巢至大鼠TBI处,EPCs治疗效果更好.

  • 凝血因子Ⅶ与小鼠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相关性

    作者:袁强;吴惺;张大龙;卢香琼;虞剑;杜倬婴;胡锦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Ⅶ(FⅦ)与小鼠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关系,为重组人FⅦ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12只BALB/c雄性小鼠分别给予1,3,5,10 mg/kg的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注射动物尾静脉,每剂量组3只,另3只注射等渗盐水,注射后2d予眼球取血,PCR检测肝脏FⅦ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FⅦ浓度,底物显色法检测血浆FⅦ活性;选择佳剂量的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来抑制小鼠FⅦ的表达.(2)3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Ⅶ抑制组和对照组,FⅦ抑制组给予佳剂量的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对照组则给予同等剂量的脂质体包裹的阴性对照siRNA,每组15只,均建立脑挫裂伤出血模型,于伤后3,24,72 h检测两组脑挫裂伤出血量;伤后24,48 h观察两组血肿体积. 结果 (1)1,3,5,10 mg/kg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抑制后,肝脏FⅦ的表达均明显下降,血浆FⅦ浓度和活性也明显下降.FⅦsiRNA的佳剂量为3 mg/kg.(2)FⅦ抑制组伤后3,24,72 h相对脑出血量分别为1.46±0.10,1.82 ±0.23,2.28±0.1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00 ±0.25,1.20 ±0.31,1.20±0.22)(P<0.05).伤后24,48 hFⅦ抑制组血肿体积分别为(6.7±1.5)mm3、(9.8±1.0)mm3,均较对照组[(5.2±1.2)mm3、(5.5±1.5)mm3]明显增加(P<0.01). 结论 体内FⅦ浓度与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脑挫裂伤出血后给予FⅦ可以显著降低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发生.

  • 帕罗西汀与尼莫地平对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陈成;陈旺;王莉;李森;江龙;冯东亮;洪有建;黄显凯;伍亚民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与尼莫地平对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预防作用.方法 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利用复合刺激方法制作PTSD大鼠模型,建模后2d开始每组每天分别给予以下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1 ml/kg);治疗Ⅰ组通过饮用水给予帕罗西汀(20 mg/kg);治疗Ⅱ组腹腔注射尼莫地平(1 ml/kg);联合治疗组通过饮用水给予帕罗西汀(20 mg/kg)同时腹腔注射尼莫地平(1 ml/kg),连续用药14 d后,进行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Morris水迷宫检测,观察帕罗西汀和尼莫地平对PTSD大鼠的预防作用. 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跨格次数[(28.6±15.4)次∶(85.7±15.8)次]、进入开闭臂时间[(34.7±20.3)s∶(80.5±17.0)s、(240.3 ±28.2)s:(154.7 ±26.8)s]、靶次数[(1.1±0.6)次∶(2.8±1.9)次]、潜伏期[(21.5±14.4)s∶(6.4±4.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治疗Ⅰ组与联合治疗组进入旷场试验中央区域的次数和时间以及进入开臂次数、时间均增多(P<0.01),治疗Ⅱ组与联合治疗组进入靶次数增多、潜伏期减少(P<0.01). 结论 帕罗西汀与尼莫地平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防治PTSD大鼠焦虑、学习记忆减退等行为,对PTSD大鼠有预防作用.

  • 山莨菪碱对脓毒症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影响

    作者:杨春华;杨雅涵;谢文锋;郑东华;陈丽;丁玉伟;陈雪霞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脓毒症犬氧代谢和器官功能的影响. 方法 比格犬20只建立脓毒症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脓毒症组(8只)、治疗组(12只),于术前、术后1,3,8,24 h取血检测两组血栓调节蛋白(TM)、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摄取率(ERO2)和血乳酸的变化;术后24 h取肺组织检测两组肺干湿/重比;并观察两组术后24 h多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发生率. 结果 术后两组TM含量均呈进行性升高,脓毒症组术后3,8,24 h TM含量分别为(28.7±15.9) ng/ml、(36.5-20.8) ng/ml、(52.6±32.7) ng/ml,均显著高于治疗组[(19.5±10.6) ng/ml、(21.9±12.8) ng/ml、(31.3±18.4) ng/ml] (P <0.05);术后两组PaO2均呈缓慢下降,术后24 h脓毒症组[(65.6±14.5)mmHg]较治疗组[(83.3±16.3) mmHg]下降更显著(P<0.05);术后两组ERO2均先上升后下降,术后24 h脓毒症组[(16.7±3.1)%]显著低于治疗组[(21.7±2.9)%](P<0.05);术后两组血乳酸浓度均逐渐上升,术后24 h脓毒症组[(4.4±1.2) mmol/L]显著高于治疗组[(3.1 ±0.8)mmol/L] (P <0.05);术后24 h脓毒症组肺干/湿重比[(510±80)%]明显高于治疗组[(370±50)%](P<0.05),MODS发生率(38%)也明显高于治疗组(17%)(P<0.05).结论 山莨菪碱可延缓和改善脓毒症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氧代谢障碍,从而降低脓毒症MODS的发生率.

  • 左卡尼汀对犬心肌挫伤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涛;向道康;谢晓勇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LCN)对犬心肌挫伤后心脏功能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择雄性健康杂种犬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挫伤组、低剂量LCN治疗组(LCN1组)和高剂量LCN治疗组(LCN2组),每组8只;均建立心肌挫伤动物模型.LCN1组、LCN2组在模型建立前连续3d及模型建立后即刻分别使用LCN 100 mg/kg、200 mg/kg.各组于伤前30 min、伤后30 min、1,2,4,6h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大上升及大下降速率(±dp/dtmax);上述时相点抽取静脉血,ELISA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伤前1d和伤后5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伤后6h处死动物,检测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 结果 三组在模型建立后LVSP、±dp/dtmax出现下降趋势,LVEDP逐渐增高,LCN1、LCN2组变化程度较小.三组血中CK-MB和cTnI水平在伤后上升,而LCN1组、LCN2组低于同时相点挫伤组水平,以LCN2组显著.三组MDA表达量逐渐增高,挫伤组增高幅度较LCN1组、LCN2组显著.三组伤后5hWMSI均上升,挫伤组(2.46±0.31)高于LCN1组(1.91±0.23)和LCN2组(1.85±0.25)(P<0.05),但LCN1组与LC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挫伤组ATP含量为(11.3±1.6) μg/g,低于LCN1组的(15.7 ±2.8) μg/g和LCN2组的(21.3±3.9) μg/g (P <0.05),LCN1组ATP含量低于LCN2组(P<0.05). 结论 LCN可以减轻犬心肌挫伤后心脏功能的受损程度,可能与LCN可以改善挫伤心肌能量失衡有关.

  • 下颌骨颏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仿真及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雷涛;郑加军;王婷婷;李瑛;谢良宪

    目的 利用有限元数字模拟技术动态仿真人下颌骨颏部爆炸伤损伤过程,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探讨颌面部爆炸伤致伤机制. 方法 建立人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颏部在不同致伤条件下爆炸动态损伤过程,利用Von Mises应力及有效应变对模拟的结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结果 成功模拟人下颌骨颏部爆炸伤动态损伤过程并进行致伤机制的生物力学分析,在1 000 mg、3 cm条件下,髁状突颈部Von Mises应力及有效应变值高(9.1×106 Pa及0.62×10-3ε)、下颌角正中次之(6.1×106 Pa及0.42×10-3ε)、下颌骨颏孔区小(6.1×106 Pa及0.39×10-3ε),距离较爆炸当量对各力学指标及损伤程度影响更为明显. 结论 有限元法可以有效模拟下颌骨爆炸伤,为口腔颌面部爆炸伤临床救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 重视和加强颅底创伤的临床救治

    作者:侯立军

    颅底创伤伤情危重且复杂,位置深在,手术困难,致死、致残率高.20世纪80年代德国Samii和Brihaye[1]对颅底创伤进行了系统阐述,但由于其确切诊断较为困难,单纯的显微颅底外科手术风险较高、难度较大,所以颅底创伤的外科治疗一直未得到广泛推广.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导航技术、神经内窥镜技术和颅底外科技术的发展,各类颅底创伤可以得到迅速、准确的诊断与评估,同时其外科手术治疗基本成熟,并且能满足微创的要求.尽管颅底骨折中如颅神经损伤等仍得不到较好的治疗,但以干细胞为主的组织工程学为其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关键词:
  • 勿忽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后病椎再骨折

    作者:杨惠林;李茂;王根林;孟斌

    椎体骨折是骨骼运动系统常见损伤,其中发生在胸腰椎骨折约占全部脊柱损伤患者的90%[1],而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占椎体骨折的17%[2].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群中VCF发病率更高,20%的≥70岁老年人及16%的绝经后妇女发生过VCF[3].骨质疏松性VCF患者常因顽固性背痛致使日常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统称经皮椎体强化术,20世纪末开始应用于骨质疏松性VCF的治疗.经皮椎体强化术创伤小,可有效缓解腰椎疼痛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已得到脊柱外科医师的广泛认同.

    关键词: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Genant Ⅳ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孟斌;张洪涛;杨惠林;周峰;姜为民;汪恒;王根林;梅昕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GenantⅣ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5年6月行PKP治疗的Genant Ⅳ级OVCF 26例35椎;其中男5例,女21例;年龄59 ~89岁,平均74.2岁.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进针,建立工作通道后放置球囊,扩张球囊复位骨折,形成空腔,退出球囊,向形成的空腔内注入骨水泥.观察术前、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和中央的高度以及后凸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手术疗效;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24.1个月.VAS和ODI分别由术前(8.2±1.1)分、(74.0±10.0)%降为术后的(2.9±1.6)分、(33.8±8.1)%(P<0.01),椎体前缘、椎体中部的高度分别由术前(32.1±12.2)%、(39.1±12.2)%增至术后(57.1±12.4)%、(64.3±13.2)%(P<0.01).椎体后凸角由术前(22.3±9.6)°矫正至术后(16.5±9.3)°(P<0.01).随访过程中矫正度无丢失.6例8椎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3例出现其他椎体骨折,1例手术椎(T11)及T12发生骨折. 结论 PKP可以治疗Genant Ⅳ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且安全有效.

  •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Andersson病变的疗效评价

    作者:刘大勇;徐兆万;厉锋;冀旭斌;庄青山;隋国侠;钟军;吴沁民;张扬

    Andersson病变(Andersson lesion,AL)是一种发生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前柱,有时合并后柱骨折或未融合的关节突关节,部分患者合并神经损害表现[1].自1937年Andersson[2]首次报告AL以来,许多学者对其自然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但目前国内对AL的报道较少.在临床工作中,尚存在较多误诊、误治或延迟诊断的情况.笔者2012年6月-2014年6月成功诊治4例AL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胸腰段爆裂骨折伴不完全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彭展;陈亮;顾勇;张志明;孟斌;周峰;杨惠林;唐天驷

    目的 探讨创伤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3月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胸腰段爆裂骨折伴不完全脊髓损伤52例(61椎),其中男45例,女7例;年龄19 ~67岁,平均41.8岁.其中29例伴多发伤,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16 ~ 50分,平均23分.其中T112椎,T12 10椎,L1 29椎,L2 20椎,共61个胸腰段椎体骨折呈爆裂性,合并2个椎体骨折10例,合并3个椎体骨折2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B级16例,C级15例,D级21例.2例行前路减压固定融合,其余行后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长节段或短节段内固定术.按手术距受伤时间分为1 ~3 d18例,4~7 d23例,9~22 d 11例.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感觉运动评分的变化、术后椎管狭窄、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术后ASIA分级改善情况. 结果 52例获13~50个月[(32.8±10.4)个月]随访.术后ASIA分级B级3例,C级14例,D级16例,E级19例(P<0.01).感觉、运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伤后1~3d内手术优于伤后4~7d、9~22 d手术(P<0.05或0.01).伤后4~7d手术椎管狭窄及Cobb角改善不明显,但好于9 ~22 d手术(P<0.05). 结论 对创伤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伴不完全脊髓损伤,应争取在伤后3d内手术,手术减压及纠正畸形不超过伤后1周;早期手术选择后路减压固定融合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 内固定术联合胸腔镜治疗肋骨骨折

    作者:茅一民;周振宇;叶芃;吕望;胡坚

    目的 探讨内固定术联合应用胸腔镜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0例肋骨骨折伴胸廓畸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固定术联合胸腔镜组(手术组,90例)和非手术治疗组(非手术组,90例).观察两组疼痛持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临床指标;通过自尊量表评分(SE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活动能力受限情况. 结果 手术组疼痛持续时间为(3.1±1.0)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3.0±1.0)d,住院时间为(10.0±1.1)d,非手术组分别为(8.9±1.2)d、(4.8±1.0)d、(15.8±1.0)d(P均<0.01).手术组、非手术组SES分别为(28.3±2.1)分、(24.4±3.3)分(P<0.01).手术组未见明显并发症,2例术后活动能力受限.非手术组4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0例胸腔积液,15例严重胸廓塌陷、畸形,14例肺部感染,10例顽固性胸痛,2例上肢功能受伤),12例出现活动明显受限.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活动能力受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内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肋骨骨折能够加快康复速度,减轻疼痛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可优先选择的手术模式.

  • 2015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四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陶晓刚;田润发;卢特;刘佰运

    2015年9月12-15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办,包括《中华创伤杂志》在内的8家学术团体和单位共同协办的“2015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四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湖南大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层次医院的神经外科专业领域的近500名代表参会.会议共收到神经创伤专题学术论文251篇,包括专家述评7篇,其中77篇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编辑论文汇编2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刘佰运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赵继宗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词.

    关键词:
  • L1陈旧性骨折继发胸腰段侧后凸畸形合并腹壁肌肉萎缩性膨隆一例

    作者:胡勇;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张蛟

    单侧腹壁肌肉麻痹性萎缩(unilateral paresis of the abdominal wall,UPAW)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特征,见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创伤性或非创伤性压迫,甚至医原性损伤引起的神经病变[1-7],可引起下腹壁局部感觉功能障碍,外观上可出现腹壁萎缩性膨隆.极少部分是由于脊柱疾病引起.由于该病症出现隐匿,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笔者报告1例L1陈旧性骨折伴胸腰段后凸畸形合并UPAW患者,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该并发症的认识.

    关键词:
  • 中药制剂解毒饮对骨科创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马虎升;冯鹏;赵庆安;史相钦;樊金辉;马潇苒;李东方;孙彦鹏;彭晓东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解毒饮对骨创伤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骨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服用中药解毒饮,对照组服用5 g/ml淡红糖水,均连续治疗7d,观察患者术后1 d(T1)、3d(T3)、5 d(T5)、7 d(T7)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率及SIRS评分变化.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T1时WBC计数、TNF-α、IL-6均明显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3、T5、T7时以上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T1时SIRS发生率试验组(74%)和对照组(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5、T7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评分T1时试验组(6.2±1.2)分和对照组(6.5±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5、T7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解毒饮能抑制炎症的过度反应,降低外周血炎症水平,降低SIRS发生率,对骨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疗效良好.

  • 胃造瘘术对创伤性迷走神经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的治疗作用

    作者:林超;梅其勇;韩凯伟;金海;顾进茂;巩顺;季晶;刘宁;孙海晨

    目的 探讨创伤性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及胃造瘘术对于迷走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创伤性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34.5±8.8)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2例,交通伤15例,其他8例.舌咽神经损伤12例,副神经损伤21例,舌下神经损伤20例,均予营养神经、激素、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非手术治疗;迷走神经损伤32例,其中15例接受胃造瘘术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7例予经鼻留置胃管并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胃造瘘术对迷走神经损伤患者的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等方面的影响. 结果 胃造瘘术15例中仅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营养不良;经鼻留置胃管17例中9例出现肺部感染(P<0.05),7例营养不良(P<0.05).胃造瘘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均治愈;鼻胃管组7例肺部感染和5例营养不良治愈. 结论 在后组颅神经损伤中,迷走神经损伤为常见,患者常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胃造瘘术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创伤性迷走神经损伤患者的营养情况、降低肺部感染率,是改善预后、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 创伤性颅底动脉损伤的临床特征及规范化治疗

    作者:梅其勇;白如林;黄承光;陈怀瑞;齐向前;吕立权;李一明;董艳;于明琨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底动脉损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规范. 方法 回顾315例创伤性颅底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颅底动脉解剖部位和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进行分类,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受累动脉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点、脑组织血供改变以及侧支循环情况综合决定患者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的临床预后,利用改良的Rankin评分(mRS)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不同类型和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血管内治疗269例,显微外科手术18例,单纯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28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15年,mRS 0 ~2分269例,mRS 3 ~5分11例,mRS 6分(临床死亡)3例.结论 规范的诊治流程是提高创伤性颅底动脉损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中华创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6
1990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