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

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중화창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050
  • 国内刊号: 50-10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83
  • 曾用名: 创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山莨菪碱对脑外伤后急性肺损害大鼠神经降压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陈学华;罗晓阳;胡振华;吴润华;张素芬;陈艳玲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急性肺损害时大鼠血浆、肺组织匀浆中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 NT)含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通过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测定大鼠脑外伤血浆及肺组织匀浆NT含量以及应用山莨菪碱后血浆、肺组织匀浆NT含量. 结果大鼠脑外伤组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N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山莨菪碱治疗组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NT含量明显降低. 结论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NT含量增高可能是参与脑外伤后急性肺损伤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莨菪碱通过降低血浆及肺组织中NT含量而发挥对颅脑损伤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 去抗原异体神经复合甲状腺激素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作者:乔瑞红;刘强;韩树峰;吴斗;李钢

    目的化学法去除同种异体神经髓鞘和雪旺细胞,形成去细胞基膜管支架后复合甲状腺激素,来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研究神经再生效果. 方法 SD大鼠坐骨神经用化学法处理得到去细胞基膜管支架;外源性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经化学处理后形成无菌、pH值中性的T3水溶液然后溶解在明胶水凝胶中,局部注射在去细胞基膜管支架上.实验分3组:去细胞基膜管复合甲状腺激素移植组(A)、去细胞基膜管移植组(B)和自体神经移植组(C).术后进行形态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电生理学、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检测. 结果术后8周SFI比较,C组(-36.36±1.91)优于A组(-41.58±2.98)和B组(-41.89±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组(-31.38±1.87)和C组(-30.03±1.73)优于B组(-36.74±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再生有髓神经截面积恢复率在8周、12周两时间点上,A组、C组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合甲状腺激素的去细胞基膜管修复神经缺损,效果优于单纯去细胞基膜管移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自体神经移植替代方法.

  • 嗅鞘细胞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褚尤彪;罗卓荆;宫伟;闫铭;曹延林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 方法应用Millicell插入式细胞培养皿,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与嗅鞘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共培养,通过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比例. 结果共培养7 d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高达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 结论嗅鞘细胞提供的微环境可促进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 前路钢板与后路侧块螺钉治疗颈髓损伤疗效比较

    作者:肖剑;李明;石志才;朱晓东;毛宁方

    到目前为止,对于不稳定性的颈髓损伤采用前路钢板还是后路侧块螺钉治疗,尚无定论.通常,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疾病本身的病理基础,即要看神经受压在前方或是在后方,而采取相应的手术策略[1,2].

  •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致伤机制及漏诊原因分析

    作者:侯志勇;张英泽;潘进社;李增炎;李衡;张世强;焦振青;王庆贤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较为常见,但合并胫骨后踝骨折较为罕见,国内尚未有报道,国外偶有报道[1,2].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有其特殊的致伤机制,与常见的Pilon骨折受伤机制有明显的区别,而后踝骨折多为裂纹骨折,往往被忽略,临床中常漏诊后踝骨折,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 单纯额叶创伤急性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杨立斌;顾建文;贺伟旗;匡永勤;夏勋;马原;程敬民

    创伤性脑损伤造成单纯额叶脑挫裂伤或额叶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额叶颅脑创伤的致伤机制相对较为简单,但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病情变化快,手术时机不易判断,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才不至于延误治疗.笔者对1997年9月-2004年9月间在我科入住的28例单纯额叶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 术前急诊钻颅引流对重型脑损伤脑疝患者颅内压及其预后的影响

    作者:方乃成;邵高峰;何玉领;杜国森;赵明;陈江利;陈飞;金星火;杨刚;王马军

    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脑疝后继发脑干损伤,临床预后极差[1].我科自2002年1月以来对89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脑疝患者在开颅术前采用急诊钻颅引流的方法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缩短了脑疝时限,提高了手术疗效.报告如下.

  • 椎弓根钉SRS系统治疗下腰椎创伤型滑脱

    作者:周田华;汤逊;林月秋;潘险峰;陆声

    下腰椎骨折发生率低,在所有的脊柱骨折中仅占4%左右[1],而下腰椎创伤型滑脱就更为罕见[2,3].我科近5年来收治了5例下腰椎创伤型滑脱,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SRS系统治疗.报告如下.

  •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玉敏;包映晖;江基尧

    临床研究发现,颅脑外伤后35%~65%的患者因为继发性脑缺血、出血和水肿而导致进行性临床表现加重.其中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可使临床恶化的危险性增加5倍,是导致颅脑外伤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8].现对PHI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8例

    作者:彭俊;张民伟

    我院2002年10月-2005年5月共收治颅脑外伤376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18例,占同期颅脑外伤的4.8%.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12~82岁,平均47.9岁.交通伤9例,坠落伤7例,击打伤2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12例,8~13分4例,>13分2例.12例治疗中发现DTICH,6例术中或术后发现DTICH.受伤到首次CT时间<3 h 5例,3~12 h 11例,12~24 h 2例.发现DTICH时间﹤24 h 12例,24~72 h 5例,>72 h 1例.

  • 可吸收固定棒治疗儿童掌骨干骨折96例

    作者:王群;金华;杨冬

    我科自2002年以来,采用可吸收固定棒治疗儿童掌骨干骨折9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4例,女42例;年龄3~12岁.骨折部位:左手38例,右手58例;第一掌骨22例,第二掌骨24例,第三掌骨19例,第四、五掌骨31例.致伤原因:砸伤38例,锐器伤24例,挤压伤19例,其他12例.骨折类型:横断骨折47例,斜形骨折39例,粉碎骨折10例;闭合骨折78例,开放骨折18例,均为完全错位.

  • 肠道多发性裂伤合并肠管双断裂游离嵌入骶髂关节一例

    作者:谭友军;焦英慧;宋秀丽

    1 病历资料患者男,42岁.因泥土塌方砸伤腹部、骨盆部疼痛逐渐加重2 h入院.体检:体温38℃,呼吸22次/min,脉搏101次/min,血压75/ 6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烦躁,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脾区无叩痛,肝浊音界缩小,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骨盆挤压试验(+),分离试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混浊血性液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3.7×109/ L, 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11,血红蛋白7 g/L.骨盆平片示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右骶髂关节分离.

  • 双侧股动、静脉断裂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励钢;葛建忠;皇甫金变;张勇威;王涛

    1 病历资料患者,男,26岁,于2004年11月4日驾驶拖拉机耕地时,因拖拉机失控,锋利的耕犁绞伤双侧腹股沟及双下肢半小时.来院体检:血压不能测及,呼吸、心跳微弱,意识模糊,四肢冰凉,双下肢足背动脉不能触及,两腹股沟部各有约20 cm横行裂口,右小腿后内侧约有20 cm×30 cm皮肤缺损,创面上不同程度地粘有泥土.诊断:(1)失血性休克,(2)双侧股动、静脉断裂,(3)双小腿皮肤裂伤.

  • 颞骨骨折性面神经瘫痪的手术治疗

    作者:韩杰;韩乃刚;王海波;樊兆民;樊忠

    目的探讨颞骨骨折性面瘫的处理方法. 方法对60例颞骨骨折性面瘫患者实行手术治疗.48例行颞下颅中窝径路面神经减压术,8例行乳突耳径路面神经减压术,另4例行颅内外联合径路面神经全段减压术. 结果手术中发现面神经损伤部位位于迷路段及膝状神经节周围者48例,位于水平段8例,4例膝状神经节及水平段均受损伤.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价标准,术后随访1年达到H-B分级Ⅰ级39例,Ⅱ级18例,Ⅲ级2例,Ⅳ级1例. 结论对于颞骨骨折性面瘫的患者,应尽早明确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及部位,尽早实施手术,并根据术前确定的面神经损伤的部位来决定手术径路.

  • 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

    作者:郑得志;于建华;杨有庚;周连星;李卫哲;林枫松

    目的探讨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 方法分析2000年11月-2003年5月应用DHS治疗的1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42例,女95例;平均年龄68岁(43 ~ 83岁).平均随访13个月(8 ~ 34个月).其中跌倒等低能量创伤98例,交通伤等高能量创伤39例.选择股骨颈螺钉切出指数、骨质疏松程度及骨折类型作为变量,应用COX模型分析其导致DHS内固定失败的风险比率. 结果本组中15例内固定失败.随切出指数增大,DHS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增加.骨折分型、骨质疏松程度均与DHS内固定失败相关,转子间骨折不稳定型并伴有骨质疏松者易发生DHS内固定失败.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切出指数、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是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沿股骨头中轴较深地拧入股骨颈螺钉,可减少切出指数,降低内固定失败率.术前应用Singh法评价骨质疏松程度,并根据改良Evans转子间骨折分型确定骨折类型,能够预测术后内固定失败的风险.对于不稳定型且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患者,不宜应用DHS内固定治疗.

  • 髓腔超扩Ⅰ期植骨封闭治疗全骨干骨髓炎

    作者:陆维举;李斌;陆萌;钱红波;许斌;陈勇;赵建宁

    目的探讨全骨干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13例患者股骨(8例)或胫骨(5例)全骨干骨髓炎采用髓腔超扩Ⅰ期植骨封闭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 12例治疗成功,1例失败. 结论髓腔超扩植骨封闭方法治疗全骨干骨髓炎是可行的,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 后外侧融合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疗效的影响

    作者:钱邦平;邱勇;王斌;俞扬;朱泽章

    目的观察后外侧融合对预防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短节段固定失败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本组6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A组30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B组30例均为外院手术来我院复查的患者.A组行短节段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后外侧融合术;B组仅行短节段内固定,未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6个月,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obb角、伤椎后凸角及矢状面指数(SI),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下腰痛评分法(low back outcome score, LBOS). 结果手术前、后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BOS评分A组的优良率为73%(22/30),B组仅为43%(13/30). 结论后外侧融合是降低内固定失败、减少纠正丢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只行内固定而不做植骨融合明显增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不恰当的手术方式.

  • 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骨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分析

    作者:傅德皓;杨述华;邵增务;李鲲;宁旭;袁永辉

    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phorgenetic protein, BMP) 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生长因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其诱导成骨的机制目前却并不完全清楚[1].近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形成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多种生长因子可促进VEGF的分泌,如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成骨蛋白-1 (OP-1)等[2-4],从而提示VEGF可能是某些骨生长因子的中介因子[5].那么,作为重要的骨生长因子之一,BMP-2能否刺激VEGF的分泌?VEGF是否也参与了BMP-2诱导成骨的过程?笔者将探讨BMP-2诱导成骨过程中VEGF的表达情况,以加深对BMP-2诱导成骨机制的认识,为BMP-2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寻找理论依据.

  • 钳夹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X线照射对损伤区组织结构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刚;李新钢;贾德泽;王东海;张庆林;鲍修风

    动物脊髓损伤的模型有多种,笔者采用动脉瘤夹建立压迫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该法能保持硬脊膜的完整性,且脊髓损伤后的解剖结构与神经功能的变化与挫伤型非常相似,接近于日常生活中人体脊髓损伤的类型[1,2].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一定剂量的X线照射脊髓损伤区对脊髓损伤后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他们的研究多限于脊髓切割损伤动物模型[3-5].笔者采用更接近人体损伤类型的大鼠钳夹型脊髓损伤模型,探讨X线照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恢复的影响.

  • 人瘢痕组织中黏着斑激酶及桩蛋白的变化

    作者:章伏生;陆树良;宋菲

    目的探讨人体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黏着斑成分桩蛋白及黏着斑激酶(FAK)的变化.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3~12个月人的瘢痕组织的FAK及桩蛋白的表达.结果 FAK和桩蛋白在3个月和6个月的瘢痕组织中较正常皮肤表达明显增加,12个月的瘢痕皮肤FAK和桩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细胞外基质(ECM)的成分、结构或机械性质以及细胞内骨架不同的情况下,黏着斑的成分表达不同,ECM、整合素、黏着斑复合物传导不同的信号,可能造成细胞功能不同的变化.

  • 永久性皮肤替代物的现行模式和发展方向

    作者:王钰;夏照帆

    皮肤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它主要由具有特殊功能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表皮层和真皮层构成,在表皮基底层与真皮乳头层之间为表皮下基底膜带,将表皮与真皮连接在一起,表皮层和真皮层在功能上互相影响,尤其是真皮层对表皮的发生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创伤或烧伤后导致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缺乏可移植的自体皮肤,寻求一种理想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目前,已商品化应用于临床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有3类:(1)培养的表皮膜;(2)真皮替代物;(3)具有表皮、真皮双层结构的复合皮肤替代物.前两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应同时修复表皮和真皮组织,因为这两种成分不仅影响皮肤的功能和外形,而且相互影响,促进彼此的分化.

  • 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作者:吴秋合;孙堂卿;杨涛;章雄;刘琰;许伟石

    目的观察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变化.方法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在其背部造成4 cm×5 cm 的全层皮肤缺损.大鼠分为薄自体皮移植组和猪无细胞真皮基质+薄自体皮移植组,分别于移植后1,2,3,4,8,12,16周取标本,检测羟脯氨酸含量、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透明质酸含量及纤维连接蛋白的变化. 结果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各时相点羟脯氨酸含量、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均低于薄自体皮移植组(P<0.05);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与薄自体皮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质酸含量高于薄自体皮移植组(P<0.05);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在早期高于薄自体皮移植组,后期则低于薄自体皮移植组(P<0.05). 结论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能够减少胶原合成和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增加皮肤中透明质酸含量,从而减轻瘢痕增生.纤维连接蛋白早期表达增高有利于创面愈合及基底膜的重塑,而后期表达降低有助于减轻瘢痕增生.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转化为汗腺细胞的体外研究

    作者:李海红;付小兵;欧阳云淑;周岗;陈伟;孙同柱

    目的研究体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汗腺细胞(SGCs)直接和间接共培养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转化及其机制. 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MSCs和汗腺细胞.将培养的MSCs和经47℃高温处理造成热休克的SGCs直接和间接共培养,1周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MSCs的表型改变,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 结果 MSCs和SGCs均呈克隆样生长,MSCs 表达CD44、CD105和CD29,不表达CD34、CEA、CK19和CK7;SGCs 表达CEA、CK19、CK8和CK7.MSCs与经高温损伤后的SGCs共培养1周后,部分MSCs呈汗腺细胞表型,间接共培养结果示各组MSCs均表达水平相当的ERK,但pERK水平表达不同. 结论成人MSCs和热休克的SGCs直接和间接共培养均可诱导MSCs向SGCs表型转化,pERK途径参与这一过程.

  • 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软骨细胞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作者:黄建荣;李卫平;刘尚礼;沈慧勇;李建华;韩运;杨睿;唐勇

    目的探讨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Ⅰ, IGF-Ⅰ)基因软骨细胞与交联透明质酸复合后在裸鼠体内形成组织工程软骨的能力. 方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将IGF-Ⅰ基因转染人关节软骨细胞,转基因细胞(转染组)、未转基因的软骨细胞(对照组)分别与交联透明质酸材料在体外孵育2 d后,移植裸鼠皮下.移植后6周,取出裸鼠皮下新生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学观察(HE染色、阿尔新蓝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新生组织中Ⅰ型、Ⅱ型前胶原和IGF-Ⅰ基因mRNA的表达,判断裸鼠体内新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结果转染组裸鼠体内新生组织6周仍能表达IGF-ⅠmRNA,而对照组不能;转染组和对照组在6周后均能形成软骨组织陷窝,但对照组的陷窝数量明显低于转染组;转染组的Ⅱ型前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204±0.139,高于对照组(P﹤0.05);Ⅰ型前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069±0.019,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转IGF-Ⅰ基因软骨细胞与交联透明质酸在体内能构建出软骨样组织,其结构更接近于自然软骨.

  • 三种培养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

    作者:陈光兴;杨柳;唐康来;段小军;周红星;李忠;郭林;林炎水

    目的观察三种培养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分化特性. 方法比较BMSCs在普通培养基培养、诱导培养基培养和新鲜兔骨碎粒的共培养三种条件下的成骨分化特性,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水平,并检测Ⅰ型胶原表达. 结果共培养及诱导培养的BMSCs同期ALP活性及细胞内骨钙素均显著高于普通培养组(P<0.01),诱导培养高;经过诱导培养及共培养的BMSCs,其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化阳性;对照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弱阳性,骨钙素免疫组化阴性;普通传代的BMSCs 1周及2周的Ⅰ型胶原表达条代灰度均明显低于同期共培养及诱导培养的BMSCs. 结论共培养条件及诱导培养均呈现促BMSCs向成骨方向转化的特点,诱导培养短期能使ALP、骨钙素达到较高水平.

  • 经前路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撑开复位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国富;徐华梓;池永龙;林焱;黄其杉;毛方敏;倪文飞

    目的探讨经前路单侧颈椎关节突交锁撑开复位的方法及机制. 方法对9具颈椎标本,通过手法脱位制成9个单侧关节突交锁模型,对其行经前路减压撑开复位及生物力学测试.测定撑开螺钉成不同角度(0°、10°、20°、30°)、螺钉成相同角度时椎体中央置钉与交锁侧(偏中心1 cm)置钉、纵向牵引与无纵向牵引之间时的撑开扭力及撑开椎间高度值.结果 (1) 撑开螺钉成20°、30°时撑开椎间高度值、撑开螺钉成30°时撑开扭力值均较撑开螺钉成0°时明显降低(P<0.05或0.01);(2)撑开螺钉成相同角度时交锁侧置钉的撑开扭力较中央置钉明显降低(P<0.01);(3)纵向牵引一定重量(3 kg)时撑开扭力较无纵向牵引时低(P<0.05). 结论螺钉至少成20°角以上(特别是30°)、交锁侧撑开、纵向牵引一定重量(3 kg或3 kg以上)是经前路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撑开复位的有效的方法.

  • 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伴脱位

    作者:林焱;倪文飞;池永龙;徐华梓;黄其杉;毛方敏;王向阳

    目的评价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18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Ⅱ型骨折13例,Ⅲ型骨折5例,均伴寰枢关节前脱位.15例行经皮齿状突螺钉内固定,3例行经皮前路C1,2关节突螺钉内固定. 结果寰枢关节及骨折复位满意,动力位X线片显示无寰枢椎不稳.16例达到齿状突骨性愈合,1例寰枢关节融合,另1例不愈合. 结论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 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等特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

    作者:谢宁;谭军;叶晓健;许卫兵;贾连顺;袁文

    目的评价经关节突螺钉技术治疗下颈椎脱位的效果. 方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54例,后路使用经关节突螺钉固定,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固定.螺钉入钉点位于上位节段侧块背面中心点偏内上方,向外下方钻孔,外倾25°~30°,下倾30°~40°.钻透上下关节突,拧入3.5 mm钛合金皮质骨螺钉,螺钉长度16~20 mm.小关节间植骨融合. 结果随访14~24个月,平均18.8个月.颈椎弧度无丢失,无螺钉松动及神经血管并发症,小关节间植骨全部愈合.结论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安全性好,螺钉抗拔出强度佳,固定确实,固定节段少,植骨融合率高;使用范围广,可用于C6/7节段.但建议结合钢板使用,小关节间隙必须植骨.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内固定
中华创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6
1990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