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

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중화창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050
  • 国内刊号: 50-10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83
  • 曾用名: 创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罗辑;邓晓艳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较为普遍[1].Saravay等[1]认为,手术麻醉后数天内发生意识、认知、定向、思维、记忆及睡眠等方面的紊乱统称为POCD.POCD可导致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及康复延迟、病死率增加.POCD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血容量不足、缺血缺氧、手术创伤、麻醉等[2].骨科患者在入院后氧疗越来越普遍、术前血容量正常、手术时间越来越短、术中失血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发生POCD的人数却不少.因此,笔者选择2008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对比观察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对患者POCD的影响.

    关键词:
  • 肩胛骨外侧直切口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

    作者:连霄;曾云记

    肩胛骨由三个骨性凸起(肩胛冈、肩峰及喙突)及两个关节(肩锁关节及盂肱关节)构成,是一前面稍凹不规则的三角形扁骨,具有边缘厚、中间薄的特点.肩胛骨深埋于肌肉内,前方为肩胛下肌,后方有冈上肌和冈下肌覆盖,能有效缓解外界的冲击力[1].肩胛骨骨折发生率较低,占所有骨折的0.4%~1%[2],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并多发于肩胛骨颈部和体部.由于骨折多发于青壮年,此类患者对术后的肩关节功能的要求也较高,而非手术治疗及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常并发肩关节功能障碍.2008年1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肩胛骨外侧直切口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肩胛骨颈部、体部骨折患者5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改良Nirschl法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

    作者:唐剑邦;高大伟;吴宇峰;林志炯;郑炜宏;何君源

    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肘关节疾病,发病率为0.3% ~1.1%[1].1873年Runge和1883年Mayor在报告该病时,认为多与运动损伤有关,尤其好发于网球运动员,因此又将它称为“网球肘”.不过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该病更多是与职业相关,尤其是长期从事高强度反复作业的手工劳动者[2-3].多数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均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依然有近12%患者效果欠佳,转变为迁延不愈的慢性疾病[4-5].手术治疗为该类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包括经皮手术、关节镜下手术和开放手术.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采用改良Nirschl法[6]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 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固定联合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作者:郑上团;吴斗;赵恩哲;田亮;郑艮强;郜振武;刘强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固定术后联合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5 mg,1年1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PFNA固定术后结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PFNA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和再骨折情况.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测定腰椎和健侧髋部骨密度.住院期间记录唑来膦酸的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平均随访15个月(12~ 26个月).术后1年患者Harris评分、再骨折发生率及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研究组分别为(82.65 ±6.24)分、3% (1/30)、(14.26 ±2.24)周;对照组分别为(81.85 ±5.38)分、14% (6/42)、(15.26 ±3.05)周,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再骨折风险更高.术前两组腰椎和健侧髋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腰椎和健侧髋部骨密度比较,研究组分别为(0.78 ±0.16) g/cm2、(0.71 ±0.14) g/cm2,对照组分别为(0.75±0.13) g,/cm2、(0.69±0.13)g/cm2,研究组较对照组增加(P<0.05).术后1年两组骨折均获得影像学愈合.研究组患者未见无法耐受唑来膦酸的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PFNA固定术具有较好疗效,结合唑来膦酸治疗能增加骨密度而不影响骨折愈合,唑来膦酸可能会减少术后再骨折风险.

  • 慢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骨形态发生蛋白2双基因转染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作者:王拓;全仁夫;张亮;李强;曹国平;庄伟;邵荣学;杨迪生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双基因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转染及其表达情况. 方法 分离培养犬BMSCs,构建携带VEGF165和BMP-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293T细胞包装、生产携带VEGF165和BMP-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v-BMP、Lv-VEGF),分为未转染组、VEGF165组、BMP-2组及VEGF165+ BMP-2组(联合转染组),后三组分别转染第三代犬BMSCs.于转染后7d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BMSCs中VEGF165、BMP-2 mRNA表达;于转染后5,28 d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MSCs中VEGF165、BMP-2蛋白表达情况;运用细胞四唑盐比色法(MTT)测定转染后各组BMSCs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 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VEGF165 mRNA仅在VEGF165组与双基因联合转染组中存在高表达,BMP-2 mRNA仅在BMP-2组与双基因联合转染组中存在高表达,且各两组间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结果均显示,VEGF165蛋白仅在VEGF165组与双基因联合转染组中有特异性表现,BMP-2蛋白仅在BMP-2组与双基因联合转染组中有特异性表现;MTT测定显示各组细胞在培养初期有2~3d左右的相对静止期,从第3天起各组细胞均增殖迅速,呈现对数生长,7d后进入平台期,细胞增殖减缓,吸光度(A)值比较发现转染与未转染细胞间生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VEGF165/BMP-2双基因修饰方法可成功转染BMSCs,并得到持续高表达VEGF165/BMP-2的BMSCs.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抗慢性应激作用

    作者:孙佳佳;周军;杨惠林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潜在抗慢性应激作用. 方法 48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6只.对照组仅做T10椎板切除术,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造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7d,对照组、治疗组于L4-5水平向蛛网膜下腔注射100μl含1.0×106 BMSCs的Hank缓冲液的混悬液,模型组注射等量Hank缓冲液.术前、术后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移植后14,28 d采集各组新鲜血液,ELISA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取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杏仁核区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蛋白谷氨酸受体1(GluR1)和谷氨酸受体2(GluR2)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治疗组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均低于对照组(P<0.05).BMSCs移植后,治疗组大鼠BBB评分较模型组持续增高,移植后21,28 d治疗组[(9.85±0.82)分、(11.23±0.68)分]和模型组[(8.42±0.39)分、(8.84±0.25)分]均低于对照组[(21.00±0.00)分、(21.00 ±0.00)分](P<0.05).移植后14,28 d ACTH浓度模型组[(104.80±6.16) pg/ml、(101.40 ±2.33) pg/ml]和治疗组[(98.50±4.07) pg/ml、(96.50±2.28) pg/ml]均高于对照组[(90.40±11.36)pg/ml、(83.20 ±5.22) pg/ml] (P <0.05);移植后14 d CORT浓度模型组、治疗组[(44.40±1.44) ng/ml、(43.30±1.17) ng/ml]均低于对照组(48.20±2.27) ng/ml (P <0.05),28d时模型组、治疗组[(70.40±1.90) ng/ml、(61.40±1.83) ng/ml]均高于对照组(46.40±1.49) ng/ml(P<0.05);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三组NE、E浓度的变化趋势与ACTH浓度变化趋势相似.移植后14,28 d GluR1、GluR2阳性细胞数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 结论 BMSCs移植可下调应激相关激素ACTH、CORT、NE和E的分泌,以及海马、杏仁核区AMPA通道受体蛋白GluR1、GluR2的表达,表现出潜在的抗慢性应激作用,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 壳聚糖水凝胶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作者:林涛;陈竹;袁德超;刘康;向小聪;周玉川;冯刚

    目的 探讨利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复合壳聚糖水凝胶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 分别取新西兰大白兔皮下脂肪和肋软骨,消化后体外扩增培养分别得到P1代ADSCs和软骨细胞.将ADSCs消化后制成细胞悬液,并种植于灭菌后的壳聚糖水凝胶上,体外培养1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将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植入到兔的关节软骨缺损处.实验分为复合组(缺损处植入ADSCs复合新型壳聚糖水凝胶支架)、细胞组(缺损处注射一定浓度的软骨细胞悬液)、材料组(缺损处植入单纯的壳聚糖水凝胶)和对照组(缺损处未做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术后12周取样,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缺损关节软骨的修复情况,并用国际关节软骨修复协会(ICRS)制订的评分法进行组织学评分. 结果 复合组缺损软骨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组,新生组织与正常组织结合紧密,且结构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情况类似于正常组织.对照组、细胞组、材料组和复合组ICRS评分分别为(7.06±0.19)分、(7.14±0.22)分、(7.46±0.26)分和(13.89±0.14)分,复合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ADSCs复合壳聚糖凝胶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对缺损关节软骨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且修复是一种结构性的修复.

  • 大鼠脂肪栓塞综合征时脂氧素A4及其受体的变化

    作者:张蓉;祁爱花;王莉;王爱忠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动物模型中内源性脂氧素A4(LXA4)及LXA4受体(ALX)的变化.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尾静脉注射同种异体肾周脂肪0.706 ml/kg,建立大鼠FES模型.(1)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FES l h组、FES 6 h组、FES 12 h组、FES 24 h组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每组12只,镜下观察肺组织表现,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和LXA4浓度变化,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ALX mRNA的表达水平.(2)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FES 24 h组、ALX激动剂(BML-111)+FES 24 h组和ALX抑制剂(Boc-2)+FES24 h组,每组10只,镜下观察肺组织表现,检测肺组织MPO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FES各组肺组织损伤严重.FES 12 h组BALF中总蛋白浓度为(71.12±11.05) μg/ml,较对照组的(29.82±0.64)μg/ml明显升高(P<0.05).FES24h组BALF中LXA4浓度为(2.72±0.24) ng/ml,较对照组的(0.69±0.05) ng/ml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W/D值FES6h组和FES 12 h组分别为9.13±0.83和9.60±0.86,均较对照组的3.09±0.10明显升高(P<0.05).FES 6 h组和12h组肺组织MPO的活性分别为(0.74±0.07) U/g和(0.53±0.08)U/g,均较对照组的(0.19±0.03) U/g明显增高(P<0.05).FES 24 h组ALX mRNA的表达为3.99±1.09,较对照组1.00±0.21明显升高(P<0.05).(2)BML-111 +FES24 h组MPO mRNA表达为0.69±0.08,较FES 24 h组的1.52±0.07明显降低,而较Boc-2+FES 24 h组的2.05±0.14明显升高(P<0.05). 结论 LXA4主要参与了FES大鼠肺部炎症消退过程,至少部分是通过与ALX结合发挥作用的.

  • 大鼠脑创伤半暗带水肿与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任欢欢;熊翱;鲁宏

    目的 探讨大鼠脑创伤半暗带(TP)水肿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之间的关系. 方法 8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只)和创伤组(77只),观察时相点为创伤后1,6,12,24,48,72 h、7 d,每个时相点11只.采用改良mFeeney法建立中度脑创伤模型,组织学观察脑组织水肿,免疫组化半定量IgG的表达观察血脑屏障(BBB)的变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AQP4表达. 结果 对照组病理及IgG染色未见异常,AQP4表达量较少.创伤组伤后1h在创伤周边出现染色浅淡的TP,之后逐渐增加,12 h达到宽,为(1.589±0.020) mm,之后变窄,除24 h与48 h和72 h与7d外,余各时相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组伤后1h创伤周边呈血管源性水肿,6h出现细胞内水肿,12h血管源性水肿与细胞内水肿均明显加重,72 h细胞内水肿占优势.IgG染色于1,12,48 h呈3度强阳性;6,24,72 h及7d呈1度弱阳性.创伤组伤后1 h AQP4表达下降为0.659±0.021,6 h稍回升为1.257±0.058,12 h达峰值2.499±0.136,之后又随损伤时间降低,24h为2.267±0.068,72 h再次上调为2.078±0.065,7d时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1.280±0.065,除6h与7 d(P >0.05)、12h和24h(P>0.05)、24 h和72 h(P >0.05)外,余各时相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创伤早期TP表现为以BBB破坏为特征的血管源性水肿,AQP4表达下调,随后AQP4表达上调,引起细胞内水肿,加重TP.AQP4可能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

  • 山羊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神经电生理研究

    作者:范文闯;徐鹏;张磊;王润泽;罗利芳;穆卫东

    目的 建立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动物模型,并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判断骶丛神经在骨盆不同移位方向及距离时的损伤程度,探讨移位方向和距离与骶丛神经损伤的关系. 方法 选择山羊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骨盆纵向移位)、B组(骨盆侧方移位)、C组(骨盆背侧移位),每组8只;另正常组为骨盆移位前的所有山羊数.暴露山羊左侧L6、S1神经根及坐骨神经起始段,分别与引导电极和刺激电极连接,以1圈/s(1圈=0.25 mm)速度牵拉骨盆,建立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模型.当骨盆移位距离分别为0,0.5,1.0 cm时,记录山羊L6、S1神经的阈电位、大刺激电位、峰峰值和潜伏期. 结果 随着骨盆牵拉距离的增大,三组神经阈电位、大刺激电位、潜伏期均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峰峰值均呈逐渐降低趋势.骨盆不同方向移位0.5 cm时,A组神经阈电位、潜伏期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峰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大刺激电位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除峰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电生理信号均发生改变,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所有电生理信号变化均不明显.骨盆不同方向移位1.0 cm时,A、B组神经阈电位、大刺激电位、潜伏期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峰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组除潜伏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电生理信号均不同程度发生改变,但较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电生理信号变化幅度比较,A组明显,B组次之,C组小. 结论山羊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后,骨盆纵向移位时,骶丛神经牵拉损伤程度严重.

  • 低温冷刀冷冻皮肤组织建模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力;张执南;陈诗元;诸葛洵;郇京宁

    低温冷冻治疗是通过利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冷冻治疗过程具备出血少、痛苦小等优点.因此,低温冷冻治疗广泛应用于皮肤外科、美容美体领域,同时也可用于治疗白内障、青光眼、慢性鼻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以及肿瘤组织[1].已有研究表明,对冷冻治疗进行温度场模拟研究,其结果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冷冻治疗手术前规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使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冷冻过程进行仿真,可以得出冷冻后温度场分布.笔者就近年来低温冷刀冷冻皮肤组织数值模拟建模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 中国高原道路交通伤研究现状

    作者:赵辉;尹志勇;王正国

    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中国是世界上高原幅员辽阔的国家,约1/4国土面积为高原.中国高原地区涵盖西藏、青海两省区全部和四川、新疆、甘肃及云南等省区的部分地区.道路交通是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一定程度上决定并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高原地区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使得道路交通运输在其综合运输体系中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由于恶劣的环境影响,如低压缺氧和冰雪天气,以及随着我国近年经济发展及高原经济活动的增加,高原地区交通安全要素,即人、车和路均发展了巨大变化,高原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高原交通伤已对高原人群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笔者总结我国高原道路交通伤特点,分析高原交通伤研究的不足,旨在为我国高原道路交通伤的防治提供指导.

    关键词:
  • 创伤即刻神经内分泌紊乱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魁;孔艳霞;谭杜勋;谭新宇

    创伤和手术即刻使机体立即启动神经内分泌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避免器官受损.当超出自身调控能力时形成神经内分泌紊乱(neuroendocrine dysfunction,NED),将导致多器官损害和精神性疾患[1-6].手术即刻NED若能及时得到麻醉剂量阿片类药物等的有效调控,患者术后恢复良好[7-8].而创伤即刻NED目前缺乏有效调控,是造成高发死亡、预后差的主要原因.现对创伤即刻NED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 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作者:杨占辉;沈惠良;史宏伟;石明国;曲绍东;张立军;贾文杰;赵际刚;王军辉

    目的 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I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3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IPKP组(57例,72椎)和PKP组(46例,58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骨折椎体压缩度、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率、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 结果 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38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术前骨折椎体压缩度、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和IPKP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4%和8%(P>0.05),椎体骨折再发生率分别为20%和5%(P<0.05).两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VAS与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时VAS、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VAS、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KP和IPKP治疗OVCF均可恢复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疼痛和提高活动功能.但IPKP的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再丢失率较小,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低.

  • 罕见外伤后脑胶质瘤一例

    作者:董剑锋;赵柏皓;周良学

    外伤和脑肿瘤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1864年,Wirchow将脑外伤归结到脑肿瘤的发生因素之一[1].笔者介绍的一例脑外伤后脑胶质瘤患者,充实外伤与脑肿瘤关系的证据.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2009年4月在工地上从3~4m高度坠落造成脑外伤.当时昏迷并在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侧额颞叶硬膜外血肿,考虑右侧颞骨、乳突骨折并乳突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脑挫裂伤(图1A、B).随后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图1C、D).患者术后出现轻微癫痫症状,表现为阵发性眼前发黑,持续约几秒钟.

    关键词:
  • 不同皮瓣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徐永清;范新宇

    创面修复是横亘在外科医师面前一个持久的挑战,战争中火器伤遗留创面,生活中交通伤遗留创面,工作中机械损伤遗留创面,医疗中肿瘤切除和放、化疗遗留创面,感染和伤口不愈合也要遗留创面.面对这个古老而弥新的难题,创面修复的应对之策也随之进步和革新,从初的植皮到局部皮瓣、任意皮瓣,直到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尤其是穿支皮瓣的出现,将创面修复带入一个全新时代.

    关键词:
  • 保留感觉的改良指固有动脉阶梯递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作者:唐修俊;李丰;魏在荣;王达利;王波;张文夺;李书俊

    目的 探讨通过保留感觉的改良指固有动脉阶梯递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15例(17指)指端皮肤缺损伴肌腱或指骨外露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7~55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5例,刀割伤4例,机器绞伤4例,包块切除术后2例.采用改良锯齿状切口指固有动脉阶梯递进式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皮瓣携带指固有动脉及神经,Ⅰ期重建指腹精细感觉,避免钩甲畸形.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15例(17指)固有动脉阶梯递进皮瓣完全成活,1例因术后负痛功能锻炼不佳导致中节指间关节僵硬,经锻炼后好转.2例远端指腹缺损多,术后指甲稍弯曲.随访6~14个月,平均8个月,患指外观及感觉良好,皮瓣两点分辨率6~8 mm,无直线瘢痕产生,指尖无触痛,功能恢复良好,供瓣区无明显瘢痕增生,甲床生长可,无明显勾甲畸形.关节功能评定:优16指,良1指. 结论 改良指固有动脉阶梯递进皮瓣血供可靠,术后皮瓣感觉良好,无钩甲畸形及直线瘢痕,是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臂远端外侧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肘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

    作者:王建兵;顾三军;徐可林;李海峰;刘宇;孙振中;芮永军

    临床上可供修复肘部皮肤缺损的皮瓣种类较多,邻位带蒂皮瓣因优点较多而作为首选[1-2].传统的臂外侧逆行岛状皮瓣是利用桡侧副动脉为蒂,术中需要游离桡侧副动脉,“无效”折叠的筋膜蒂部太长.穿支皮瓣其轴心血管为穿支,切取方便.笔者于2010年3月-2013年8月利用臂远端外侧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肘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腓骨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外侧纵弓复合组织缺损

    作者:刘光军;谭琪;张永强;王谦;杨磊;李振

    足弓由外侧纵弓、内侧纵弓及横弓组成,其中任何一部分缺失均会破坏足完整的支撑结构,严重影响足的负重及行走功能.2006年10月-2015年4月我科应用同侧腓骨皮瓣转位修复足外侧纵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14例,患足的负重功能及外观均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3例;年龄21~53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9例,交通伤5例.均为急诊入院,受伤至入院时间1~7.5 h,平均2.5h.14例均伴外侧足背皮肤缺损,其中单纯第四、五跖骨缺损7例,跖骨缺损伴骰骨缺损5例,伴外侧楔骨缺损2例.骨质缺损长度4~11 cm,皮肤缺损面积5 cm×3 cm~18 cm×10cm.

    关键词:
  • 老年患者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急诊修复方法与疗效

    作者:林涧;林加福;张天浩;王之江;顾漪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急诊原位修复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5年2月共收治60岁以上由交通伤所致下肢大面积(跨膝/踝关节)撕脱伤患者11例,其中双下肢2例,单肢体9例,均给予急诊清创后行自体皮片回植法、动静脉吻合术及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三种方法结合Ⅰ期修复.通过观察受区皮肤成活面积评估创面修复效果,评价伤肢膝关节和踝关节术后24个月的主动及被动活动功能. 结果 l例双下肢因碾压严重,合并多发骨折,肌肉广泛失活,皮片回植后,肢体血运差,术后24 h给予截肢.另10例为下肢皮肤大面积剥离撕脱,术后90%以上撕脱皮肤成活,经3~ 24个月随访,患肢外观无明显色素沉着或瘢痕组织.患肢膝关节屈曲106°~110°、过伸0°~5°.踝关节稳定,背屈15°~ 20°、跖屈30°~35°,患肢行走膝、踝关节未见明显受限,优3例,良6例,患者满意. 结论 急诊自体皮片回植、动脉静脉吻合术及VSD技术相结合进行Ⅰ期原位修复老年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景僚;蔡俊雅;张海瑞;李丹丹

    足背远端因创伤或感染原因导致深部的骨关节、肌腱外露,合并1个或多个足趾毁损,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创面修复较为棘手.常采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以足背动脉为蒂逆行足背岛状皮瓣、第一和第二跖背动脉为蒂的跖背逆行岛状皮瓣、足底内侧动脉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踝前皮瓣及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等.这些修复方法存在需牺牲主干血管、血管变异较多、创伤较大等缺点.而采用足背局部皮神经营养血管修复创面,则具有不牺牲主要血管、对皮瓣供区影响小、操作简单、皮瓣质地良好等优点.2010年5月-2014年10月,笔者应用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皮肤缺损13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Masquelet技术体外制作骨水泥填塞物治疗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殷渠东;顾三军;孙振中;芮永军;吴永伟;沈友银

    “诱导膜技术”是修复骨缺损的一种较新方法,包括两个阶段手术:第一阶段先在体内植入骨水泥填塞物诱导形成白体膜;第二阶段在诱导膜内取出骨水泥填塞物,植入白体松质骨,逐渐形成新的骨痂连接和皮质化塑形.该技术1986年由Masquelet首次提出,又称Masquelet技术[1-3].Masquelet技术具有成骨较快、愈合率较高的优点,尤其适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3-5].但第一阶段手术植入的骨水泥填塞物涉及到第二阶段手术取出难易和是否损伤诱导膜,甚至影响手术疗效,而如何制作骨水泥填塞物的方法报道较少.按照骨水泥制作塑形的部位不同,分为体内制作和体外制作两种方式.笔者采用体外制作骨水泥填塞物,避免了体内制作在第二阶段手术填塞物不容易取出困难、容易损伤诱导膜和骨水泥-骨界面骨组织等缺陷,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精准医学的含义与应用

    作者:王正国;张良

    2011年,美国四大研究机构(科学院、工程院、卫生研究院和科学委员会)共同发出开展“精准医学”或“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研究计划.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正式宣布,启动一个新的精准医学的倡议,目的是将人们所患的癌症、糖尿病等疾病更接近治愈,并使我们能获得所需要的个人和家人的健康信息资料[1-2].

    关键词:
中华创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6
1990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