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ltrasonography 중화초성영상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4477
  • 国内刊号: 13-11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13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张运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超声瞬时波强技术对室间隔缺损封堵前后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作者:任敏;田家玮;刘宇杰;姜双全;何宁;王旭东

    目的 探讨超声瞬时波强(WI)技术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病例组VSD封堵患者42例,对照组350例健康志愿者.病例组分别于封堵术前1 d、术后3 d、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首先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内径及常规收缩功能指标.再用WI技术评价VSD患者封堵前后右颈总动脉WI指标的变化情况.WI技术指标采用两个正向峰W1、W2、负向峰面积(NA)及心电图R波顶点到W1峰顶点的时间(R-1st)、W1顶点到W2顶点的时间(1 st-2nd),并计算R-1st、1st-2nd的心率校正后时间R-1st_(correct)和1st-2nd_(correct).结果 VSD封堵前左室内径、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和心输出量(CO)明显增大;封堵后3 d左室内径与CO较术前明显变小,EF和FS无明显变化;封堵后3个月上述各指标较术前明显变小.VSD封堵前W_1值明显增高,1st-2nd减低,余指标无明显变化.VSD封堵后3 d与术前比较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与术前及术后3 d比较,W_1减低,1st-2nd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超声WI技术有助于评估V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 组织多普勒心肌速度梯度评价胎儿心室动力学

    作者:孙终霞;赵博文;黎鹏;杨园;潘美;俞莉丽;王蓓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心肌运动速度梯度(myocardial velocity gradient,MVG)评价胎儿左、右心室心肌动力学.方法 对孕龄22~40周的30例正常胎儿取横位四腔心切面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采集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获得心肌速度分布图.测量左、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心内膜和心外膜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速度及心肌厚度,计算MVG.分析左、右心室心肌收缩期及舒张期心内膜、心外膜速度及MVG与孕周的关系.结果 剔除图像质量较差的3例后,共有27例胎儿纳入分析.收缩期及舒张期左、右心室心内膜运动峰值速度均高于心外膜运动峰值速度(P<0.01).收缩期及舒张期左室游离壁、右室游离壁心肌运动速度与孕周呈正相关,而左室游离壁、右室游离壁MVG与孕周呈负相关.结论 TDI技术测量MVG能够用于评价胎儿心室心肌动力学,可以了解胎儿心室壁运动速度在中、晚孕期的生理变化特点及规律,有助于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估胎儿心功能的相应变化.

  • 三维超声测量正常中晚期单胎妊娠胎儿产尿率

    作者:陈秋月;吕国荣;李伯义;陈丽昭;陈晓康;徐晚虹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测量正常中晚期单胎妊娠胎儿的膀胱容量以估算不同孕期胎儿的产尿率,并探讨胎儿产尿率与孕周及羊水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38例正常中晚期单胎妊娠胎儿进行三维超声检查,采用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间隔5~15 min,重复2~3次测量胎儿膀胱容量并计算产尿率.结果 胎儿的产尿率随孕周增加而增加,自孕24周的12.84 ml/h升至孕42周的64.70 ml/h,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关系(r=0.900,P<0.05).胎儿的产尿率与羊水指数无明显相关关系(r=-0.199,P>0.05).结论 运用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测量正常中晚期单胎妊娠胎儿的膀胱容量变化可估算胎儿的产尿率,并可了解胎儿肾功能状态及宫内安危情况.

  •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作者:余小琴;高军喜;姚兰辉;王英英;吴乃安;张利;于岚

    目的 探讨乳腺癌原发肿块、腋窝淋巴结超声征象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乳腺癌患者151个原发肿块(66个伴淋巴结转移,85个未转移)及腋窝淋巴结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声像图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对超声征象和病理的吻合度进行k系数检验.对乳腺癌中提示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征象与有转移的腋窝淋巴结征象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直径、血流分级及淋巴结大皮质厚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X~2=37.939、13.153、69.128,OR=6.632、3.714、35.442,P均<0.01),且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k=0.501、0.690、0.673),能较准确地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肿块大直径、血流分级与淋巴结大皮质厚度有较好相关性(X2=40.132、33.128,P均<0.01).肿块距体表距离以及间质纤维结构改变等征象对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提示作用.结论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乳腺癌超声征象能为术前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提供重要的依据.

  • 双胎输血综合征激光治疗前后脐动脉血流指数的超声研究

    作者:俞波;褚红女;高枫;高缨;蒋伟红;宗珍;胡晓霞

    目的 探讨双胎输血综合征胎盘血管吻合支激光阻断前后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数的改变.方法 对9例超声诊断双胎输血综合征孕妇行超声引导下胎盘血管交通支激光阻断术,观察手术前后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数的改变.结果 手术前后供血胎儿脐动脉搏动指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受血胎儿手术前后脐动脉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观察胎盘血管吻合支激光阻断术前后脐动脉血流指数改变有助于临床判断手术疗效与预后.

  • 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的误诊病例分析

    作者:裴小青;刘隆忠;郑玮;刘敏;李静怡;李安华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的误诊因为.方法 收集有病理诊断的578例肝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资料,将其中与病理诊断不符的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肝良性病变被超声造影误诊为肝癌,占误诊的38.7%.20例肝癌被超声造影误诊为肝良性病变,占误诊的26.7%.1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被误诊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4例HCC被误诊为ICC.1例胆道乳头状黏液腺癌、1例肝转移癌和1例神经内分泌癌被误诊为HCC,1例HCC和1例ICC被误诊为肝转移癌.3例肝增生病变和1例炎性假瘤被误诊为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与肝内增生病变的混淆诊断占误诊的首位,炎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混淆诊断居次位.结论 不同病变的增强模式相似是超声造影出现误诊的原因,分析造影图像细节,紧密结合临床,可提高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舒张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作者:陈玉媛;谢明星;王新房;吕清;王静;贺林;帅欣欣;李静雅;段利科;李薇玢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issue imaging,STI)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舒张性心功能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临床确诊的DH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各32例.分别存储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7.0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记录上述三个短轴切面共18个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记录基底水平、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计算左心室扭转峰值(Twist).结果 DHF组的各节段径向应变率曲线形态与正常对照组相似,两组内同一水平不同节段间的径向应变率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HF组左心室心尖水平前间隔、侧壁、后壁、下壁,乳头肌水平后壁、后间隔,基底水平后壁、下壁及后间壁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DHF组左心室心尖、基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均较正常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DHF患者早期存在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

  • 自动室壁分区运动分析与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重构及心脏整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赖小今;梁燕;朱峻;陶杰;陈重;邓旦;廖明松

    目的 探讨自动室壁分区运动分析(ASMA)与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FAM)技术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及心脏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8例,应用缬沙坦80 mg/d口服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分阶段应用ASMA-FAM技术观察心脏形态学及心脏整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在治疗缬沙坦2周后血压开始下降,5周后趋于平稳;心腔径、室壁厚度及左室质量指数等在治疗3月后开始降低(P<0.05),6个月至1年后明显下降(P<0.01)并趋于稳定,左室壁运动状态及心脏整体功能均随之明显改善(P<0.01).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所导致的左室重构,明显改善心脏整体功能,ASMA-FAM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心脏结构、室壁运动状态及心脏整体功能情况.

  •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鉴别移植肝局灶性病变的比较研究

    作者:曾婕;郑荣琴;任杰;许尔蛟

    目的 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鉴别移植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性能.方法 对68例移植肝局灶性病变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两位不同经验的超声医生(受试者)对检查结果独立诊断,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鉴别移植肝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Kappa值评估受试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超声造影对不同经验的受试者均能显著提高鉴别病变良恶性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P<0.05),缺乏经验的受试者提高的幅度较大.两位受试者之间的一致性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高,к值分别为0.931和0.632.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对移植肝局灶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节段性功能变化

    作者:孙海燕;邹春鹏;倪双双;黄品同;刘咏芳

    目的 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的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牛眼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前后左心室节段性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内行RT-3DE检查,获取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图及牛眼图,应用Qlab软件在机分析,所取参数包括左室收缩运动减低节段数、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节段收缩末容积(rESV)、节段射血分数(rEF)及节段-整体射血分数(rgEF)并进行比较.另选择3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前患者在RT-3DE牛眼图中均显示多处收缩运动减低节段(5.2±1.8),病变节段心功能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内显示病变节段数较术前减少(3.4±1.1),节段心功能参数改善(P<0.05).结论 RT-3DE的牛眼图及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可定性、定量反映PCI手术前后的左室节段心功能变化,从而为评价冠心病患者的PCI疗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超声诊断胎儿后尿道瓣膜1例

    作者:徐守红;王磊

    孕妇,26岁,第1胎,妊娠14周,孕2产0.产前常规超声检查示:单活胎,双顶径约30 mm,脊柱连续性好.胎心搏动好,股骨长约17 mm,羊水量偏少,大羊水深度23 mm.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尿道下裂1例

    作者:刘翠罗;张为霞;王淑霞

    孕妇,27岁.孕3产1,孕30”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均符合孕周,羊水指数236mm,胎儿阴囊上半部向两侧分裂,似花瓣样,阴囊内未测及睾丸回声,阴茎短小,类似于圆球形.超声诊断:单活胎头位;外生殖器发育异常(考虑尿道下裂);羊水过多.产后证实为尿道下裂(阴茎阴囊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胃内副胰3例

    作者:王子干;许春梅;朱建常;周峰;张楠;毛燕谨;沈西西

    发生于胃的副胰.由于临床上少见,加之影像学表现与胃间叶源性肿瘤(特别是小型间质瘤)表现类似.故常误诊.自2002年以来,我院使用经体表彩色多普勒超声(低频与高频探头结合)诊断胃内副胰3例并经病理证实,为探讨其声像图特征,本研究选择了同期经超声检查、大小相近并由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胃间质瘤4例与之对照,现报告如下.

  • 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栓塞合并双房骑跨血栓2例

    作者:孙敏敏;潘翠珍;舒先红

    患者1,女,73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周"入院.查体: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啰音.

  • 腹膜后节神经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王丽红;姜进军;曹小丽;王丽;门雁呜

    患者女,11岁,因左上腹隐痛1年半加重2周人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左上腹剑下区深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超声检查:左侧腰大肌前方、左肾下机内侧可测及一实性包块,大小约6.4cm×4.1cm,边界尚清,有包膜回声,内回声欠均匀,可测及点状强回声,CDFI示包块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

  • 右心房发育异常伴右心耳巨囊样变1例

    作者:李子志;李春擎;高磊;王静;郑新

    患者,女,61岁.主因间断心悸、气短20年,双下肢间断浮肿6年加重半年就诊.患者20年前开始偶有心悸、气短,未予治疗,近6年渐有双下肢浮肿,半年来病情加重,常于晚间睡眠憋醒,外地医院诊断为"包裹性心包积液".

  • 内镜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诊断后纵隔占位病变2例

    作者:王海英;史维;袁德强;孙晓滨;王琼;巢齐常;赵聪

    内镜超声(EUS)对后纵隔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有特殊意义.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能直接取得病理学诊断依据,明确邻近食管周围纵隔占位病变、肿大淋巴结等的性质.本研究应用EUS-FNA诊断2例性质不明的后纵隔占位病变,报告如下.

  • 颈部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1例

    作者:章蓉;张茗卉

    患儿男,12岁.因偶然发现颈部包块2 d就诊.查体:左侧颈部可扪及大小约4 cm×3 cm包块,边界不清,质硬,可活动.轻触痛.超声检查:左侧颈部皮下软组织内可测及一实性团状低回声,大小约3,0 cm×1,7 cm,边界清晰,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其内可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侧颈部实性占位病变.行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病理诊断:结节性筋膜炎.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2例

    作者:吴道珠;黄福光;孙海燕

    例1,女,16岁.因发现心脏杂音7年余入院.查体:血压12,6/7,4 kPa,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超声检查:各房室内径正常,房室瓣正常,右侧冠状动脉扩张,内径6 mm.起源右冠状窦偏左,走向迂曲,开口于肺动脉瓣上约2 mm处,其内可测及双期湍流.左侧冠状动脉内径显示欠清,主干内径约2 mm.走向不清.超声提示:左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可能,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 实时三维超声辐照对晚孕胎鼠大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栗建辉;张雷

    目的 探讨不同实时三维超声辐照剂量对晚孕胎鼠大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孕鼠随机等量分配到对照组、假辐照组、辐照5 min、10 min、20 min及30 min组.辐照组在孕鼠孕16 d时行实时三维超声辐照.每组选生后24 h乳鼠2只,取大脑右侧顶叶做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其余乳鼠于生后10 d行灌流固定,取大脑标本,HE染色光镜观察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大脑细胞.结果 光镜结果:对照组、假辐照组、辐照5 min组及辐照10 min组光镜观察未见明显异常,辐照20 min组及30 min组,神经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神经细胞坏死.TUNEL法标记结果:辐照5 min组凋亡细胞表达率与对照组和假辐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10 min组凋亡细胞开始增多,辐照20 min、30 min组凋亡细胞表达率明显增强,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镜结果:对照组、假辐照组、辐照5 min组未见明显异常;辐照10 min组可见部分线粒体膨大,嵴断裂,内质网呈空泡化,偶见凋亡细胞;辐照20 min、30 min组线粒体与粗面内质网异常改变增多,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辐照超过10 min可引起大脑神经细胞形态改变和凋亡细胞增加.

  • 超声击破微泡效应抑制兔VX_2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洋;高顺记;刘政;刘佳;张婵;谭开彬;付赤学;皋月娟

    目的 探讨超声击破微泡效应抑制兔VX_2肿瘤生长的可行性.方法 21只移植有皮下VX_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超声微泡治疗组、单纯超声组和假照组.经静脉注射脂质微泡的同时,脉冲式聚焦超声直接辐照肿瘤区域.单纯超声组和假照组分别用5 ml生理盐水和超声假照替代,每次10 min,每隔72 h治疗一次,采集各时间点肿瘤二维声像图和超声造影影像,测量肿瘤切面大直径.结果 在30 d的实验周期内,微泡超声治疗组、单纯超声组和假照组的肿瘤平均直径分别从(1.1±0.1)cm、(1.2±0.1)cm、(1.2±0.1)cm生长至(2.1±0.5)cm、(3.0±0.9)cm、(3.4±0.7)cm,微泡超声治疗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另两组.结论 超声击破微泡效应可阻断肿瘤微循环,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 高机械指数超声辐照微泡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钟华;郝迎学;李锐;郭燕丽;张晓航;薛雅方

    目的 探讨高机械指数超声造影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分为对照组、微泡+超声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和单纯微泡组.使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探头频率1.5 MHz,机械指数1.7进行超声间歇辐照,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指数.结果 对照组、单纯辐照组及单纯微泡组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与凋亡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微泡+超声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机械指数超声辐照微泡击破效应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有明显促进作用.

  •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评价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健康犬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陆景;尹立雪;王志刚;钟毓;李文华

    目的 探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心室位点心脏起搏对健康犬左室壁机械同步性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10只健康开胸比格犬基础状态和右室心尖、左室心尖、左室侧壁起搏状态一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左心室全容积实时图像;同步记录左室压力时间变化曲线并获取左室射血压力和收缩期压力大上升速率.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分别提取不同状态左室壁径向三维应变图、左室壁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定性观察并比较不同状态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的径向三维应变同步性.对定量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的径向三维应变不同步程度较右室心尖起搏状态明显.②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径向三维峰值应变显著减低的心肌节段数多于右室心尖起搏状态(9/16 对 2/16,P<0.05).③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状态左室壁整体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和左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低于右室心尖起搏状态(P<0.05).④不同状态左室壁整体径向三维峰值应变分别与左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呈线性正相关(r=0.781~0.984,P<0.05).结论 左室心尖或侧壁起搏对健康犬左室壁机械同步性和左室功能的损害超过右心室心尖起搏.

  • 靶向超声介导VEGF_(165) cDNA基因及抗ICAM-1单克隆抗体治疗大鼠心肌缺血的对比性研究

    作者:蔡丽萍;方平;王捍平;冯萍娟;赵克立;吴杨;王琳

    目的 探讨靶向超声介导VEGF_(165) cDNA、抗ICAM-1单克隆抗体及两者协同作用于受损心肌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80只心肌缺血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第一组采用超声击破微泡造影剂的方法将VEGF_(165) cDNA基因及抗ICAM-1单克隆抗体混合物定向于受损心肌;第二组采用超声击破微泡造影剂的方法将VEGF_(165) cDNA基因定向于受损心肌;第三组采用超声击破微泡造影剂的方法将抗ICAM-1单克隆抗体定向于受损心肌;第四组为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1 ml,不采用超声波照射.每组分别于24 h和14 d后处死10只.处死后分别行坏死区中性粒细胞记数,梗死区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缺血心肌中的VEGF蛋白表达,缺血坏死心肌区域毛细血管记数.结果 第一组大鼠心肌缺血治疗效果较第二、第三组效果显著,第一组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心肌梗死区域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VEGF蛋白表达以及毛细血管记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结论 采用超声触发破坏含靶基因及抗体的微泡造影剂的方式,可明显对抗心肌再损伤,促进缺血心肌的新生血管再生,改善心肌缺血,且两者协同作用比单独作用效果更佳.

  • 超声声致孔隙效应增强兔前列腺组织通透性的研究

    作者:李陶;刘观成;王翔;刘政;柳建华;冯正权;王孝君;刘力嘉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造影剂微泡的超声声致孔隙效应开放血-前列腺屏障,提高前列腺组织通透性的可行性.方法 15只健康8月龄性成熟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单纯微泡组、单纯超声组、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超声直接辐照前列腺,荧光显微镜、体视显微镜、伊文思蓝(EB)示踪观察前列腺组织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体视显微镜下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前列腺组织可见蓝色EB分布于前列腺包膜,部分EB渗透到腺体实质,腺体呈均匀蓝染,单纯超声组及单纯微泡组EB均分布于包膜,腺体实质部分渗透不明显.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前列腺冰冻切片均可见红色EB荧光分布;经苏木素复染后可见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腺体管腔内有EB荧光,而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均未见管腔内红色EB荧光;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前列腺EB平均浓度较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微泡组及单纯超声组EB浓度均值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联合造影剂微泡的超声声致孔隙效应可以有效开放血-前列腺屏障,明显提高兔前列腺组织通透性.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访

    作者:李宏;潘旭东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是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重要检查手段.本研究总结69例经TCD诊断为SSS患者,49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与TCD结果对照.19例行支架或搭桥手术,术后应用TCD随访观察疗效.

  • 术中超声在颅脑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吴曙军;季晶晶;伏钢;蔺玉昌

    超声作为颅脑手术中的定向导航技术有着移动方便、可重复多次检查的优势~([1]).本研究旨在探讨术中超声在引导颅脑肿瘤外科手术中的作用.

  • 高频超声对肩周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小颖;马琳;房勤茂;张银

    肩部疼痛是肩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损伤性疾病,以往由于鉴别诊断不清,临床疗效有限.超声可提供具体的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的信息,有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

  • 容积造影成像C平面对纵隔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青;刘昕;王园园;陈妹红;申素芳

    纵隔子宫畸形是引起不孕、习惯性流产及早产的常见原因.二维超声因不能显示子宫冠状面常造成误诊.容积造影成像C平面(volume contrast imaging c plane,VCI-C)可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本研究将其应用于纵隔子宫的诊断,并分析VCI-C对纵隔子宫的临床价值.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表现

    作者:郑笑娟;张永奎;彭敏霞;乐涵波;周国平;陈丽萍;王昊;邹曙东;陈燕芬;林燕

    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合造影能量多普勒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超声造影表现,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比较,观察分析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探讨超声造影在PTMC诊断的价值.

  • 靶向超声造影剂的修饰与生物连接技术

    作者:肖云彬;宾建国;宾建平

    靶向超声分子成像的出现使超声成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以靶向超声造影剂作为示踪剂,通脱造影剂与靶组织异表达分子的有效结合,采用对比超声产生靶组织分子水平显影的一种新型超声成像技术.

  • 超声造影剂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少玲;穆玉明

    目前基因治疗学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基因转染仍缺乏高效的载体.超声微泡造影剂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基因载体,通过靶位的超声辐照破坏基因微泡,实现基因的靶向转染.

中华超声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