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ltrasonography 중화초성영상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4477
  • 国内刊号: 13-11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13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张运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组织消融治疗肝癌

    作者:李开艳;张青萍;陈孝平

    目的探讨冷循环电极在经皮射频组织消融治疗肝癌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18G冷循环电极,裸露尖端长 2.0~3.0 cm,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刺入病灶内消融治疗33例肝癌患者的40个肿瘤结节.结果对40个肿瘤结节均成功进行了消融治疗.治疗后2~8个月CT和磁共振显示肿瘤完全坏死者占 64.9%(24/37),局部病变有发展者占 35.1%(13/37).治疗后超声显示病灶回声增强,边界较治疗前清晰,为疗效显著的特征性表现.结论冷循环射频针经皮消融治疗肝癌是有效和安全的.

  • 超声对肺胸膜小彗星尾征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秀明;陈敏华

    目的探讨超声所显示肺胸膜后方小彗星尾征伪像(SCTA)的声像图特征、形成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181例进行随机肺胸膜超声检查,有胸部CT或X线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并将受检者分为两组,CT、X线检查结果阴性者为正常组,阳性者为异常组.根据超声显示的SCTA形态、数量和分布状况分为三种类型:SCTA呈细强回声带,自胸膜拖曳而下,形态排列较一致者为 I 型;类似I 型,但数量较多,形态宽窄不等,分布杂乱者为Ⅱ型;SCTA前方伴有直径数毫米弱回声小结节者为Ⅲ型.结果正常组108例,显示SCTA的占 62.1%(67例),其中 97.0%(65/67)为I型,70.1%(47例)局限在近肋膈角或肋纵隔隐窝.异常组73例中,94.5%(69例)显示SCTA,Ⅱ型占46.4%(32/6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比胸部CT或X线检查结果,Ⅱ型伪像多局限在CT相对应的部位,常见于肺局部或弥漫性病变;而Ⅲ型伪像则常见于肺表面或胸膜下多发结节.结论多发或大量弥漫分布的伪像与肺部弥漫性病变密切相关;超声所见SCTA的不同类型可能与增厚的小叶间隔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关;Ⅲ型伪像对发现肺部小结节有重要提示意义.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小肝癌与肝腺瘤样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研究

    作者:徐金锋;吴瑛;佘志红;王慧芳;冯晓凤;宋红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小肝癌与肝腺瘤样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小肝癌和8例肝腺瘤样增生结节进行了CDE检查,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结果小肝癌动脉肿瘤输入血管检出率 85.7%,门静脉肿瘤输入血管检出率 42.9%;肝腺瘤样增生结节门静脉肿瘤输入血管检出率 62.5%, 无一例存在动脉肿瘤输入血管, 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此外CDE可显示11例(52.4%)小肝癌有肿瘤输出静脉血管,其中10例(47.6%)为门静脉肿瘤输出血管, 1例为肝静脉肿瘤输出血管, 而肝腺瘤样增生结节无一例有肿瘤输出静脉血管, 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小肝癌与肝腺瘤样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输入肿瘤的动脉血管和输出肿瘤的静脉血管可作为小肝癌区别于肝腺瘤样增生结节的主要鉴别点.

  • 超声引导微波热凝固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

    作者:姜晓龙;贾奇志;郎黎明;孙巍

    目的评价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联合微波热凝固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8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肝癌患者,14例为原发性肝癌,4例为转移癌.共28个结节,肝动脉栓塞化疗后1~2 d内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热凝固治疗.结果 19个直径<5 cm的结节完全性坏死,9个直径≥5 cm的结节中5个完全坏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热凝固是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肝泡状棘球蚴病与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迎;吕永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在肝泡状棘球蚴病(HAE)与原发性肝癌(HCC)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进行CDE检测,观察23枚HAE病灶与20枚HCC病灶血流供应状况,记录病变周边及内部血流分布特征.结果 21枚HAE灶内部未显示血流信号,而3枚HCC灶内部亦未检出血流.两组病灶比较内部血流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HAE内部乏血供,而HCC内部为多血供.作为二维灰阶显像的补充,CDE对HAE与HCC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作用.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筛选分析

    作者:晁桂华;田晓先;李秀群;毛金螽;谢希锦

    目的探讨超声在筛选胎儿心血管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7 166例16~42周胎儿心脏,产前超声诊断的复杂心内畸形与胎儿尸解或分娩后超声复查对照.结果①产前超声发现46例胎儿心血管异常,异常率为 6.42‰,其中复杂性先心病10例经引产后尸解证实.复杂性先心病多合并体表畸形或多系统畸形.②单纯室间隔缺损20例,其中10例因合并其他畸形引产尸解证实,4例产后证实,6例室间隔缺损<5 mm者为超声漏诊.③单纯房间隔缺损6例,其中4例合并巴氏水肿及多系统畸形,引产证实.④卵圆孔过大10例,2例产后证实为房间隔缺损,8例正常.⑤超声发现心包积液8例,心律失常9例.结论胎儿心脏异常并非少见,超声及早确诊利于优生.

  • 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时平;那丽莉;马雅;赵英杰;王兴义;刘顺寿

    目的探讨超声在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750例胸科患者行双盲同期胸部常规X线胸片、CT和超声检查.将三种方法对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病例的检出结果进行前瞻性比较.结果超声、胸片对肺不张敏感性的比较以及超声、胸片、CT对不张肺内肿块显示和界定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5),对肿大淋巴结的检出超声不如CT.结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时,超声作为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弥补X线胸片和CT的某些不足.

  • 结节性肝寄生虫感染的声像图特征

    作者:于德江;董宝玮;梁萍;于晓玲;苏莉

    目的探讨结节性肝寄生虫感染性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及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分析了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1例患者16个直径3 cm以下的结节性肝寄生虫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1例患者共16个结节,其中单发结节7例,2个结节3例,3个结节1例;病变形态多不规则, 5例呈较均匀低回声,6例呈混合性回声,低回声中混有点状高回声,肿块一般边界清楚,但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周边无低回声暗环.CDFI显示病灶内血流不丰富,11例中仅1例于病灶内引出低速动脉血流(12 cm/s).6例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回声结节的活检标本镜下为以嗜酸性白细胞为主的大量炎细胞浸润,3例伴组织凝固性坏死,2例于坏死组织中找到夏科-莱登结晶.5例低回声结节均为较均匀的组织凝固性坏死.结论肝脏<3 cm结节性寄生虫感染一般表现为肝内的实性病变,以不均匀低回声或低回声多见,边界多不规则,无完整包膜,CDFI检查肿块内多无血流信号.上述特征有利于与肝恶性病变区别,鉴别诊断困难者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确诊的必要手段.

  • 超声诊断肝异物性脓肿1例

    作者:王东;李玉友;李华斌;何俊;廖军;刘燕

    患者男,42岁,因右上腹疼痛2个月来院就诊.查体:右上腹肋下可触及一大小约3 cm包块,质中等,较深,压痛明显,位置固定.上腹部可见两条手术疤痕,右下腹麦氏切口.体温37.0 ℃,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 14.63/9.31 kPa.血常规:白细胞 10.1×109/L,中性粒细胞 0.68.X线检查:心肺无异常发现.CT检查:肝左叶外侧段后缘一不规则高密度影,其CT值为 2 400~800 Hu,大小 5.6 cm×3.0 cm,周围见密度减低区.印象:腹腔内金属异物存留(位于肝左叶外侧段,方叶、门静脉、胃小弯之间).超声检查:肝左叶近第二肝门处实质内测及一个大小约 9.6 cm×6.4 cm 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光整,囊壁较厚并有细小点状强回声,凸向肝包膜使其变形,其内可见多个强回声结节,大者约 5.3 cm×3.9 cm,后方伴声影,结节周围可见不规则透声区包绕,透声区内有点状稍强回声漂浮(图1).超声诊断:肝左叶实质内囊性肿块,其内见多个强回声结节,考虑为肝内异物伴脓肿形成,异物可能为石块.

  • 完全型大动脉异位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

    作者:章新新;李治安;艾永顺

    患儿,女性,2岁2个月,出生后2个月因感冒到医院就诊,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当地心动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2年后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活动量受限,哭闹时有发绀现象及有蹲踞现象.后来我院就诊.体检:胸廓无畸形,心界不大,心率100次/min,节律规整,胸骨左侧第4、5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并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P2>A2.超声心动图检查: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右心室位于右侧,左心室位于左侧,左右心室呈并列状态,房室连接正常(图1).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位于左侧偏前,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位于右侧偏后(图2).主动脉瓣下及肺动脉瓣下均可见圆锥组织回声,左右房室瓣形态正常,与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均无纤维连续(图3).主动脉与肺动脉近似并列关系,升主动脉向右室侧移位,骑跨率约30%,室间隔基底部尚有残存,约有5 mm回声中断区,CDFI显示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图4),连续多普勒超声显示分流速度为380 cm/s,PG 57.8 mm Hg(1 mm Hg=0.133 kPa).房间隔中部有一回声中断区约 3.2 mm,CDFI示房水平为右向左分流.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向右侧移位.

  • 膀胱完全性重复畸形超声表现1例

    作者:崔翠新;钟秋红

    患者男,22岁.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1个月入院.超声检查:左肾大小为 5.4 cm×3.3 cm,形态规则,结构模糊不清;右肾大小 12.0 cm×5.4 cm,形态饱满,结构清晰,肾盂无扩张征象.膀胱极度充盈,壁光滑,于膀胱左后方测及一巨大液性无回声区,边界清,与膀胱未见明显缺口相通.经导尿(导出约 1 500 ml 尿液)后,仍见 20.0 cm×13.5 cm×11.5 cm液性无回声区位于膀胱左后方,其前方可见膀胱内导尿管气囊回声(图1).超声诊断:①膀胱左后方囊性包块,考虑膀胱发育异常;②左肾发育不良,右肾代偿性增大.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右肾显影,肾盏及肾盂饱满、略大,右输尿管轻度扩大,膀胱显影明显受压变扁,并向上方移位,压迹较完整;左肾、左输尿管未见显影.

  • 超声诊断双胎妊娠并无心无头无体畸形胎1例

    作者:高鲁生;于英见;姜进军;赵永才

    孕妇,32岁.妊娠19周,因腹胀伴恶心,呕吐就诊.超声检查:宫腔内偏左测及一正常胎儿,左枕横位,双顶径 4.8 cm,胎心搏动规律,脊柱连续,四肢未见明显异常,股骨长 3.0 cm,右前壁胎盘,羊水指数 16.8 cm.于此胎儿右上方宫腔内测及一 10.8 cm×7.5 cm大小球形团块,边界清晰,仔细辨认其内显示长约 2.2 cm骨骼样强回声,亦可见部分排列规则椎体样强回声,并显示"菜花状"肠管样回声及一 2.7 cm×2.3 cm大小的液性无回声区,似胃泡,其余均为不均质实性低回声(图1).团块边缘处测及一索条状脐带样高回声连于胎盘,CDFI显示索条状高回声内有血流信号(图2),PW示为脐动、静脉血流频谱.但羊水中未测及羊膜隔高回声.超声诊断:双胎,一为正常胎儿,一为无心、无头、无体畸形胎.

  • 超声诊断倒“Y”形输尿管畸形1例

    作者:毕素栋;陈秀慧

    患者男,62岁.因尿频、尿急,排尿踌躇、无力,终末滴尿,夜尿增多2年余就诊.临床拟诊为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遂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见前列腺体积增大,约 4.7 cm×6.3 cm,呈椭圆形,向膀胱腔内凸出,内部呈均匀低回声.膀胱充盈,壁厚,附壁可见少许"梳状"小梁增生,于膀胱顶部可见局部呈类圆形向外突出的憩室影像,憩室腔大径 6.5 cm,憩室口径为 4.1 cm,憩室腔内可见一直径为 0.9 cm的结石强回声团块伴后方声影.右侧输尿管全程扩张,内径 0.7 cm,其下端呈倒"Y"形,分叉的两支输尿管均开口于膀胱,扩张的输尿管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图1,2).超声诊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膀胱小梁增生,膀胱憩室伴憩室腔内结石,右侧倒"Y"形输尿管畸形.上述所见均由手术证实.

  • 99-克星经皮瘤内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和机制探讨

    作者:林礼务;何以敉;高上达;叶真;薛恩生;俞丽云;林秀芳;杨发端;林晓东;杨映红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复方中药99-克星治疗肝细胞癌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人肝癌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与肝内原位移植模型各16只,随机分为99-克星治疗组16只,无水乙醇与生理盐水治疗组各8只.全部裸鼠在接种10 d后每隔5 d向肿瘤内注入治疗药物共4次,治疗20 d后处死,取肿瘤组织分别行病理光镜、电镜检查及流式细胞(FCM) DNA分析.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高频超声测量肿瘤的三径并计算肿瘤的生长指数[(治疗后肿瘤体积-治疗前肿瘤体积)/治疗前肿瘤体积].所有实验均在双盲条件下进行.结果克星组肿瘤生长指数(0.068±0.022)明显低于盐水组(4.354±1.453)(P<0.01),克星组肿瘤生长指数虽也低于乙醇组(0.079±0.024),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理见盐水组药物影响或破坏肿瘤作用轻微;乙醇组肿瘤组织以凝固性坏死为主;克星组则以肿胀变性坏死为主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电镜发现淋巴细胞明显攻击癌细胞现象,多数可见典型凋亡细胞或(和)凋亡小体与成簇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流式细胞(FCM) DNA分析显示克星组凋亡峰出现率高达 93.8%,明显高于乙醇组与盐水组的 12.5%(P<0.01).结论 99-克星具有强大的抑制与破坏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其疗效不亚于无水乙醇,其主要机制可能有:①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与细胞核,引起瘤细胞崩解;②增加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与炎症反应;③诱导癌细胞凋亡.99-克星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不同于无水乙醇,尤其激发机体免疫功能与炎症反应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即程序性死亡的作用机制在抗肿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其在肿瘤治疗研究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肺静脉血流频谱A波的检测价值

    作者:郝恩魁;葛志明;张薇;张运;康维强;孙吉辉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多数出现二尖瓣狭窄,心房收缩期排血受阻导致心房逐渐扩大,血液潴留.在轻度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发生代偿性扩大,以增强收缩力,但发展至重度狭窄时以上代偿不足以克服瓣口狭窄所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左心房进一步扩大,心房壁变薄,收缩力反而下降,左心房压逐步增高,进入失代偿状态.肺静脉血流能较好地反映左心房血流动力学,肺静脉是左心房和肺毛细血管连接的直接通道,其和左心房间没有瓣膜相隔.左心房压力是影响肺静脉血流的主要直接因素,肺静脉血流心房收缩期A波从理论上能够反映这个病理变化过程.以上构成本研究的思路.

  • 经胸和经食管超声检测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自发性显影和左房血栓的对比

    作者:卢中秋;管丽洁;倪显达;徐湘挺;黄伟剑;张怀勤

    左房自发性超声显影(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SEC)是指在低流速状态下旋涡状血流在左房腔内所呈现的烟雾状回声[1],本研究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检测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SEC和左房血栓的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的作用

    作者:姚兰辉;吕永泉

    原位肝移植(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已日益受到重视.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重要的监测手段成为OLT围手术期首选影像检查方法.现将我们对3例OLT的超声监测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0年6~12月3例患者接受OLT.例1、2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前者伴原发性小肝癌,后者伴门静脉高压症;例3为肝泡状棘球蚴病未能手术切除病灶.3例均采用背驮式下腔静脉(IVC)吻合.例3施行减体积(6、7段切除)移植,且因包虫侵犯肝外胆管而行胆-肠吻合,例2同时切除脾脏.OLT受肝者年龄平均为38岁,例1、2为男性,例3为女性.使用美国ATL HDI-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宽为2~5 MHz,术中探头频宽为4~8 MHz.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监测.术前探测受肝,了解其病变程度,移植中需吻合处管道是否受累及有无邻近脏器病变等.术中于血管吻合后立即探测肝动脉(HA)、门静脉(PV)及IVC吻合口是否通畅,排除HA栓塞.术后第1、2周每天1~2次,第3、4周每2 d 1次,1月后每周1~2次超声检测,了解肝实质、HA、PV及IVC内血流及胆道情况.定期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活检.

  • 超声监视下胆结石模型体内溶石的实验研究

    作者:吉毅峥;简文豪;刘英棣;朱东升

    胆结石的治疗既往多采用手术疗法,但手术对患者损伤大、负担重而且切除胆囊后可引起腹泻、胃炎、食管反流等症状[1].国内外学者探索直接溶石治疗胆结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现有溶石剂的溶石效果和其毒性的限制而未能普及应用,新型溶石剂的研制非常必要,为此我们研制了新型的复方溶石剂1号,进行了体外溶石和生物学毒性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2].我们进一步进行了犬胆结石模型的体内溶石实验.

  • 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吉斌;戴晴;Laurence Needleman;Barry B.Goldberg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作为一种新的有效而微创的技术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重视.临床上,射频消融已被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包括肝癌、肾癌、骨瘤、毒性甲状腺腺瘤,以及肝、脑、腹膜后的各种转移瘤,但以治疗肝肿瘤为引人注目.目前,大多数射频消融仍集中在治疗肝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上.一、研究背景射频在人体的初研究始于1891年,德国学者d'Arsonval[1]发现射频波通过活体生物组织时,并未引起神经肌肉兴奋,而是使组织温度升高.这一发现导致了20世纪初叶外科Bovie手术电刀的发明[2].该装置由一个产生射频电流的交流电发生器、一个小的刀样电极和一个地线板组成,它被用来在术中切割组织和止血.

  • 肝肿瘤的超声造影谐频成像现状

    作者:丁红;徐智章

    微泡型造影剂经外周静脉使用后可顺利通过肺循环到达全身动脉系统,增强血液的回声强度和多普勒信号强度[1,2],提高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低速血流的检出能力,有助于肝良恶性肿瘤的鉴别[3,4].然而,造影剂在增加常规超声对低速血流显示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噪音的显示,致使声像图上常出现"开花状"伪差(blooming artifact)和运动伪差(motion artifact),成像质量不尽人意.近年来出现的超声造影谐频成像(亦称谐波成像,contrast-enhanced harmonic imaging)利用造影剂微泡的非线性效应,可以敏感地检出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显示的微血管血流,且没有与运动有关的多种伪差.本文将对其在肝肿瘤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进一步开拓与提高超声技术对肝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应用

    作者:简文豪

    本期集中刊登了肝疾病的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论文共12篇,较全面地展示了我国超声技术在肝疾病临床应用的现状.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癌的超声诊断,一向为医学界所瞩目,已有很多文献见于各专业刊物.对肝癌的超声诊断,二维超声的声像图所见仍是基本和主要的依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则是超声用以确诊的佳手段.彩色多普勒技术包括速度型与能量型两种血流显像方法,可以提供肝癌的血供信息并从而成为确定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条件,超声造影比彩色多普勒技术又可更完整地显示肝癌及肝癌前病变,例如肝硬化并发腺瘤样增生的血供情况,尤其是对低速、微细血流的显示对较早期诊断小肝癌有一定意义.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用能量多普勒检测肝泡状棘球蚴病,显示其病灶内基本无血流,与肝癌的血供特点存在显著的差异,有助于肝癌与肝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尚无市售的超声造影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超声技术临床应用的发展.囊肿型肝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但由于与囊肿型非恶性病变的治疗方针截然不同,其鉴别诊断因此更为重要.解放军总医院总结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囊壁上有实性结节、囊肿内有分隔、囊壁及(或)分隔上检出动脉样血流,是肝以及其他脏器囊肿型恶性病变常有的超声所见.

中华超声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