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 중화신경외과질병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897
  • 国内刊号: 61-13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双侧平衡去骨瓣治疗双瞳散大患者的救治经验

    作者:胡旭;董吉荣;王玉海;徐勤义;金东;施栋良;蔡学见

    目的 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特重型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特重型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仅行病灶侧去骨瓣减压术30例(A组),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28例(B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者较仅对血肿侧去骨瓣减压者颅内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及预后良好率均明显好于后者(P<0.05).结论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特重型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患者的死亡率及急性脑膨出和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内出血

    作者:行治国;金林;张冬子;贾卓鹏;兰心强;杨震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的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以及采用不同移植方法后细胞在受损脑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纹状体内注射自体新鲜心室腔血液构建SD大鼠脑出血模型,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自然恢复组(对照组);B组:尾静脉移植组;C组:立体定向移植组,于移植后7d、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存活、迁移和分布情况.结果 C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优于B组,BMSCs均能够迁移分布至大鼠脑损伤区.结论 BMSCs移植对脑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立体定向移植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尾静脉移植组.

  • NF-κB拮抗剂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作者:金林;兰心强;行治国;张冬子;贾卓鹏;陈斌;杨震;王植海

    目的 应用核因子-κB(NF-κB)拮抗剂治疗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观察大鼠脑基底动脉的病理变化及其管壁上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白介素-6(IL-6)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AH组、治疗组及生理盐水组,HE染色观察基底动脉管径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脑基底动脉管壁上 ICAM-1、IL-6的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组基底动脉管壁增厚程度及管腔狭窄程度有所改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AH组IL-6、ICAM-1的表达强烈,原位杂交显示在SAH后,IL-6、ICAM-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经NF-κB拮抗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 PDTC)治疗后,1L-6和ICAM-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弱(P<0.05).结论 NF-κB拮抗剂能够抑制SAH后CVS的免疫炎症反应.应用NF-κB拮抗剂对防治CVS有一定效果.

  • 抑制CaMKⅡ对异氟烷神经毒性的影响

    作者:王丛丛;朱正华;吕文英;阎文军;董海龙;张丽娜;熊利泽

    目的 探讨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 CaMKⅡ)对异氟烷神经毒性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0.96 mM异氟烷处理培养1w后的神经细胞6h,异氟烷处理之前两大在培养基中加入CaMKⅡ抑制剂十四烷酰肉豆蔻酰-钙调蛋白自变性抑制肽(myrAIP)或激动剂钙调素(CaM).抑制剂实验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aMKⅡ抑制剂处理组、异氟烷处理组、异氟烷加抑制剂组(n=10),激动剂实验分为对照组、异氟烷处理组、异氟烷加CaMKⅡ激动剂组(n=10).检测细胞活力MTT,对细胞进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并计数.结果 抑制剂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MTT值明显降低(P<0.05),凋亡神经元明显增多(P<0.05),异氟烷加抑制剂组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单纯异氟烷处理组(P<0.05);激动剂实验中,异氟烷加激动剂组部分逆转了单纯异氟烷处理引起的MTT下降(P<0.05)并减轻了单纯异氟烷处理引起的凋亡细胞增多(P<0.05).结论 0.96mM的异氟烷处理6h对小鼠的神经元产生了明显的毒性;CaMKⅡ抑制剂能明显加重异氟烷的神经毒性.

  • 烟雾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戴冬伟;赵文元;许奕;洪波;黄清海;方亦斌;赵瑞;刘建民

    目的 探讨烟雾病患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结果 11例中7例表现为颅内出血,4例表现为缺血症状;9个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周围,1个位于大脑后动脉顶枕支,1个位于脉络膜后内侧动脉;11个动脉瘤除1例外周型动脉瘤因超选困难外其余10例均成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随访均获良好疗效.结论 烟雾病患者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可有出血或非动脉瘤性临床表现,此类动脉瘤可分为累及Willis环的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和累及侧支为主的外周动脉型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患者的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对外周动脉型动脉瘤可予对症保守治疗.

  • 影响颞叶癫痫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彭锋;郑维红;黄琼华

    目的 研究颞叶癫痫患者病史、脑电图、头颅影像学资料等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确诊的99例颞叶癫痫患者病史、头颅影像学资料、发作间期脑电图资料、药物疗效,依据药物疗效分为难治性癫痫组46例,非难治性癫痫组53例,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比较两组间差异发现:头颅MRI异常(x2=7.55,P<0.01)、发作间期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反复异常(x2=8.21,P<0.01)、初发年龄小(Z=-3.81,P<0.01)、病程长(Z =-4.41,P<0.01)与难治性颞叶癫痫有关.结论 头颅MRI异常、发作间期EEG反复异常、初发年龄小、病程长为颞叶癫痫预后的不良因素.

    关键词: 颞叶癫痫 预后 癫痫
  • 华东地区颅脑创伤患者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袁强;姚海军;刘华;孙一睿;吴惺;胡锦

    目的 对华东地区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掌握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疾病负担.方法 整群抽取华东地区80家协作医院2004年全年收治的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分析.结果 颅脑创伤患者住院费用高达380000元,平均14201元.目住院费用平均l042元.13007例患者的总费用为184719497元.25~44岁组的花费多,占43.2%.多元线性模型显示住院天数、省份、性别、年龄、居住状态、手术、入院GCS评分、受伤机制、受伤地点、损伤类型、费用支付方式、病房类型、预后及医院级别都可能是影响颅脑创伤患者住院费用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住院费用高,经济负担重,应重点防治中青年男性患者因交通伤所致的颅脑创伤,以减轻颅脑创伤给社会及家庭所带来的沉重负担.

  • 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40例报告

    作者:吴景文;贾丹兵;曲超法;赵博;吕作宏;李建;胡祥;章翔

    目的 分析和总结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儿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疗效.方法 常规检查后,随机筛选适合进行干细胞移植的脑瘫患儿40例,每隔一周进行1次,共四次为一个疗程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方法包括静脉输注(1次)和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移植(3次);同时辅助常规神经营养药物和物理康复治疗,随访6个月至1年,平均8.5个月.应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评价量表(GMFM-88),改良Ashworth法(肌张力评定)和SPSS对术前、术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一个干细胞移植治疗疗程结束后,患儿自身对比的粗大运动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随访发现,患儿出院6个月后的各项运动指标也较出院时有明显改善.结论 干细胞移植可不同程度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其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房颤脑栓塞患者的动脉溶栓治疗(12例报告)

    作者:李建军;高波;孔荣华

    目的 探讨房颤脑栓塞患者动脉溶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2例急性房颤脑栓塞患者经头颅弥散加权成像( DWI)证实有急性缺血性病变,采用动脉机械碎栓加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对治疗时间、再通率、出血并发症进行观察,患者治疗30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预后评估.结果 10例患者血管获得再通,2例未能再通,再通患者中有1例出现出血转化.所有血管再通患者30 d后NIHSS明显好于未再通患者.结论 溶栓治疗时间窗内的房颤脑栓塞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脊髓损伤早期手术及康复训练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辉;封亚平;刘艳生;谢佳芯;牛芳;唐少峰;郝江;沈彩虹;何玲萍;潘险峰;艾卫兵

    目的 介绍脊髓损伤早期脊髓探查和脊髓软化切开手术的术式和术后步行训练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对40例完全性脊髓损伤30 d内的患者行脊柱脊髓损伤早期联合手术方式:一次性完成椎体内固定、松解硬脊膜下粘连、脊髓内外彻底清创减压,从而减轻脊髓二次损伤,保护神经细胞和残存神经纤维;术后辅以个体化脊柱固定减负背心,开展伤后早期康复训练;术后进行6个月的定期脊髓功能评价.结果 术中术后未发生手术部位大出血、感染、残损加重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A级17例、B级5例、C级11例、D级7例.ASIA评分:平均运动提高16.7分、针刺觉提高10.32分、轻触觉提高11.52分.结论 在脊髓损伤早期行脊髓探查和脊髓软化切开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恢复部分患者的部分脊髓功能.

  • 颅内感染并发脑积水患者低钠血症处理

    作者:高飞;巨等护;侯芳;吴玉燕;徐敏宁;陈玲;穆霄静;贺世明

    目的 探讨颅内感染后脑积水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颅内感染后出现低钠血症的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钠水平在3~8d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颅内感染后脑积水患者可出现低钠血症,属于脑性盐耗综合征,经过积极治疗一般转归良好.

  • 法舒地尔对脑出血后脑保护作用的临床分析

    作者:宋明浩;李志祥;马文斌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其较高的病残率及死亡率,给患者及其家庭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给患者提供佳的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价值,现将我院7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 两种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作者:窦博生;赵理乐

    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脑水肿、恶性颅内压增高等继发性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自江基尧1998年介绍了国外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1],在国内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也有人认为大骨瓣开颅具有创伤太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和后期颅骨修补较困难等不利因素,仍倾向于常规去骨瓣减压.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从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63例,其中将35例大骨瓣减压病例定义为观察组,将28例常规去骨瓣减压病例定义为对照组,对2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

  • 手术治疗颈段椎管内肿瘤46例报告

    作者:陈恩智;常刚;刘宁

    颈段椎管内肿瘤占全部脊髓肿瘤的20%~ 26%,肿瘤生长于脊髓和相连接的组织,包括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脂肪组织等[1].手术复杂难处理,稍有疏忽,可造成严重后果,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11年2月,共治疗颈段椎管内肿瘤46例,均在显微镜下施行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8~ 65岁,平均57.8岁,病程6个月至1年.

  • 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患者45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尹江柳;向鹏;李京湘;傅迎旭;李锁南

    颅脑损伤后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是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难点.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双侧瞳孔散大的颅脑损伤患者58例,其中45例行手术治疗,本文将其救治经验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作者:张维涛;杨海贵;路丕周;杜宏瑞;高永开;张永兵;白小飞

    相继减压指单侧开颅后因脑压仍难以控制,而再次麻醉行对侧开颅手术治疗.本文对我院自2003年3月以来46例接受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年龄19 ~60岁,平均41岁.车祸伤34例,打击伤6例,坠落伤6例.2.临床表现:术前嗜睡6例,浅昏迷11例,中昏迷21例,深昏迷8例.其中合并小脑幕切迹疝18例.GCS评分3~5分13例,6~8分27例,9~12分6例.单侧瞳孔散大并消失18例,双侧散大4例.单侧病理征21例,双侧8例.

  • 脑出血破入脑室52例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梁广榆;刘瑞;高亚飞

    我科从2007年至2010年共收治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52例,采取脑室外引流或腰大池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洗进行临床治疗[1].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35例,女17例,年龄35 ~ 79岁,平均56岁.有明显高血压病史40例,外伤8例,无外伤及无明显高血压4例.按GCS评分:9~ 15分24例,6~8分18例,3~5分10例.2.临床表现:本组所有病例均为急性发病,人院时意识清醒7例,浅昏迷29例,中度昏迷14例,深昏迷2例,单侧瞳孔散大9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本组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室 治疗
  • 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余政;张入丹;王剑波;田劲;邓超;李中林;叶群林;吴小波

    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3.4%~38%[1],按照临床分级,≥7.0 cm的巨大脑膜瘤相对少见,且因其常与矢状窦、中央静脉等关系密切,手术切除难度大.我科于2002年至2009年收治18例大径在8.0 cm以上的巨大脑膜瘤,经手术和放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例,男性5例,女性13例.年龄30~ 68岁,平均55岁.病变部位:位于蝶骨嵴5例,大脑凸面6例,窦旁或窦镰旁7例,其中位于矢状窦前1/3者3例,中1/3者2例,后1/3者2例.

    关键词: 脑膜瘤 治疗
  • Semaphorin信号通路与细胞迁移

    作者:向欣;黄其林

    Semaphorins是一类重要的轴突诱向因子,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发挥重要导作用.1992年,Kolodkin等发现了第一个Semaphorin家族成员-Sema21a(原称为Semaphorin 1,简称为Sema-1).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这类因子不仅影响轴突的生长,还在调节细胞粘附、增殖、迁移及形态变化、肿瘤生长转移、免疫反应及血管生成的过程中都具有特殊地位[1~3].目前认为Semaphorin可介导肌动蛋白丝解聚及抑制整联蛋白调节粘附等作用,与细胞迁移抑制及轴突生长排斥密切相关.本文就Semaphorins家族的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阐述.

  • 出血型烟雾病2例报告

    作者:何川;汪永强;林晓鸿;裘明德

    例1,患者女性,35岁,2009年11月主因“头痛6h,突发头晕、意识不清3h”,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间断服药治疗,控制欠佳.入院测血压为170/90 mmHg,神志深昏迷,GCS计分E1V1M2为4分(刺痛不睁眼、不发音、四肢强直).双侧瞳孔等大形圆,直径约2.0 mm,光反射迟钝.颈抗,双侧肢体肌张力稍高,肌力检查不合作,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减弱,锥体束征双侧未引出.急查头颅CT提示:脑出血并破人脑室,考虑胼胝体及其邻近额叶为原发病灶可能性大(图1).人院后即行左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并予以脱水降颅压,止血,缓解脑血管痉挛等治疗.

  • 脑室内巨大脑膜瘤1例

    作者:张建伟;陈伟;高伟;贾颜锋;贺晓生

    脑膜瘤为常见颅内原发肿瘤,仅次于脑胶质瘤,国内外统计脑膜瘤占原发颅内肿瘤19.2%.脑膜瘤可发生于神经系统各个部位,颅内脑膜瘤多数位于大脑凸面邻近矢状窦和大脑镰,约占 50%,脑室内脑膜瘤较少见,约占1%~2%[1].脑室内脑膜瘤发现时多较大,手术完全切除困难,术后反应重.我科收治一例巨大脑膜瘤.手术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一、病例报告患者,王××,女,44岁,因发现脑室肿瘤10月,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1月于2011年5月17入院,患者头痛,间断恶心呕吐,伴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

  • 额眶沟通颅骨原发淋巴瘤手术切除一期颅底修复1例

    作者:杨普;李智勇;武铁;肖云洪;路宏禄

    患者,女性,51岁,以“发现左眼外突不适1个月”于2008年9月26日入院.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眼球较右侧明显突出,伴眼部不适感,自行用滴眼液治疗后症状不缓解,眼部CT检查末发现明显异常,头颅CT检查发现左额眶部巨大肿瘤后住院治疗.病程中无颅高压所致头痛、恶心和呕吐,无明显视力和视野改变头部曾有多次拳击外伤史查体:左眼较右眼明显前突,未见明显搏动,球结膜无充血水肿,术闻及眼部异常血管杂音,眼球活动不受限,视力和视野无政变.左额眶部可触及4.0 cm×3.5cm肿块,表面光滑,质地硬但有轻微弹性,压之有疼痛感,推移时活动受限,其周边与基底部组织分界不清,肿块区皮肤颜色正常,双侧耳后、枕后部及颈部未触及淋巴结肿大.

    关键词: 淋巴瘤 颅骨 手术
  • 计算机三维塑形与手工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

    作者:张入丹;余政;王剑波;田劲;邓超;李中林;吴小波;张轶行

    本组总结了我院58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颅骨修补状况,对手工塑形和计算机三维塑形两种不同的塑形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资料完整、符合设计要求的病例58例.男43例,女15例;年龄16 ~ 60岁,平均32.7岁.2.临床表现:58例患者均为去骨瓣减压术后3~12个月,平均4.5个月,再次入院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前GCS评分均为15分.58例患者中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4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列为手工塑形组,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4例颅骨缺损患者列为计算机三维塑形组.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受伤程度、颅骨缺损部位,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某部官兵脑电图检查分析

    作者:卢佩林;高述礼;姜绪涛;葛玲玲;吕全江

    2011年6月间,对驻青某部官兵216人,进行了脑电图检查,每一位受检者均进行2h视频脑屯监测,并同时对他们的工作环境、精神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16例,男183例,女33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每位被调查者入伍前均无癫痫发作病史,无颅脑损伤、颅内肿瘤及脑炎病史,无偏头痛,无发作性神经痛等疾病.

  • 内镜经鼻颅底外科的现状和展望

    作者:张晓彪

    内镜神经外科目前已经成为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和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内镜经鼻颅底外科运用天然腔道鼻腔、在不牵拉脑组织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暴露病变,大限度的切除病变,以其微创、术后恢复快和费用低的优势造福于广大的患者,并获得越来越多的颅底外科医生的重视,将成为未来颅底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 儿童髓母细胞瘤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余云湖;朱涛

    髓母细胞瘤( 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为四种亚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髓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间变性髓母细胞瘤、大细胞型髓母细胞瘤.它起源于小脑的神经上皮组织,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占儿童后颅窝肿瘤的40%,发病高峰在8岁左右.肿瘤的组织起源多年来一直处于争论之中.组织来源可能有两种:一种起源于室管膜下基质细胞,它能发育成深部核团的神经元、浦肯野细胞、高尔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另一来源是小脑外颗粒层的神经母细胞,发育后逐渐迁移至小脑内颗粒层.

  • 缺氧对乳鼠脊髓神经元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

    作者:刘林;薛文;钱耀文

    目的 研究缺氧对脊髓神经元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表达和凋亡的变化,探讨HIF-1α在耐受缺氧和诱导凋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乳鼠脊髓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缺氧诱导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在缺氧脊髓神经元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缺氧对脊髓神经元p53、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持续缺氧显著抑制脊髓神经元细胞的生长;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脊髓神经元细胞呈典型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脊髓神经元缺氧2、4h时HIF-1α、P53、Bcl-2表达上调(P<0.01),8h时其表达下调(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诱导的HIF-1α的表达,在脊髓神经元的耐受缺氧和诱导凋亡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大鼠脑损伤后脑内移植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

    作者:林欣;只达石;张文治;苏心

    目的 研究大鼠脑损伤后骨髓基质细胞(BMSCs)颅内移植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移植组、非移植组.大鼠脑损伤后24h立体定向下局部注射BMSCs,然后每天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2次.损伤后14d和28 d随机处死取脑,行BrdU免疫组化染色以及BrdU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双染色.结果 局部注射BMSCs的移植组大鼠表达BrdU/NSE阳性的细胞较非移植组为多.结论 大鼠脑损伤后BMSCs对内源性NSCs的分化有促进作用.

  • 颅脑损伤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刘华;袁强;孙一睿;吴惺;吴学海;金毅;高亮;胡锦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评估颅脑创伤(TBI)严重程度及颅内压(ICP)增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收入我院神经外科的63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受伤机制、颅内压数值、总住院天数、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按照患者入院时初的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颅脑创伤组(GCS 13-15,n=14),中度颅脑创伤组(GCS 9-12,n=24),重度颅脑创伤组(GCS 3-8,n=25)三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 重度颅脑创伤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颅脑创伤组及中度颅脑创伤组(F=12.590,P<0.01).同ICP控制组(n= 15 )249.3 pg/ml±103.8 pg/ml及未行ICP监测组(n=40) 221.9 pg/ml±142.7 pg/ml相比,ICP增高组(n=5)NT-pro-BNP血浆浓度520.2 pg/ml±153.5 pg/ml可出现显著增高(P<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与GCS评分及ICU住院天数存在相关性.结论 颅脑创伤早期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其伤后颅内压控制难度越大.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判断颅脑创伤严重程度及颅内压增高程度的一个潜在评估指标,有助于及早预判颅内压增高并及时地对其进行干预.

  • 孤啡肽受体拮抗剂对机械性损伤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

    作者:王远;刘文博;马义辉;费舟;陈涛;李栋;罗鹏;张强;苏宁;李娟

    目的 既往研究表明,孤啡肽在脑损伤后的表达明显升高,本研究通过特异性阻断孤啡肽受体( opioid-receptor-like receptor,ORL-1),观察对受损神经元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用孤啡肽受体特异性阻断剂([ Nphe1 ]-NC( 1-13)-NH2,Nphe)阻断孤啡肽受体,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钙离子水平测定,研究Nphe对机械性损伤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MTT法测定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12 h细胞存活率显示:单纯损伤组细胞存活率为46%±4%,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不同剂量Nphe(30、300、1 200 nM)干预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6%±5%、67%±7%、72%±8%,与单纯损伤组存活率46%±4%相比差异显著(P<0.05).LDH活性检测提示损伤后12 h和48 h,Nphe干预组LDH活性与损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12 h,Nphe能够降低损伤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P<0.05).结论 ORL-1的特异性拮抗剂Nphe能够减少机械性损伤后继发性神经元损害,对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COR、ACTH及血糖的变化

    作者:孙石平;朱涛;余云湖;魏正军

    目的 评估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不同时期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糖水平的变化,及其在伤情判断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择重型颅脑创伤患者56例,正常对照组2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重型组(6~8分)、特重型组(3~5分)两个亚组,治疗4个月后对比预后评分(GOS评分),测定不同时期血清COR、ACTH及血糖浓度.结果 GCS 3 ~5分与6~8分组血清COR、ACTH及血糖浓度入院后5d内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GCS3~5分组血清COR、ACTH、血糖浓度高于GCS 6~8分组(P<0.05).GCS 3 ~5分组死亡率明显高于6~8分组,颅脑损伤组第1d血清COR、ACTH、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血清COR、ACTH及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监测血清COR、ACTH及血糖浓度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