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 중화신경외과질병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897
  • 国内刊号: 61-13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2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纳米铁粒子标记人骨髓基质细胞及移植后MRI示踪的临床研究

    作者:景猛;刘新权;梁鹏;张相彤;李长宇;王丹;刘恩重

    目的 探讨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纳米粒子标记骨髓基质细胞的方法、SPIO对骨髓基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自体移植后用MRI进行体内示踪的可行性.方法 从患者体内分离出骨髓基质细胞并进行培养、传代,移植前用SPIO标记,普鲁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的纳米铁粒子,并测定SPIO对骨髓基质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手术将标记细胞和非标记细胞自体移植入患者颈髓的不同部位并进行MRI检查.结果 普鲁蓝染色表明纳米铁粒子在细胞内呈现蓝色颗粒,标记细胞组和非标记组活性无明显差异.移植后2 w行颈髓MRI检查显示,在移植标记磁性细胞的一端,可见到明显的低信号改变,移植未标记细胞的部位没有信号改变.结论 SPIO可以标记骨髓基质细胞且对细胞活性无影响,标记细胞移植后在体内能观察到明显的MRI信号改变,可对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后在活体内的迁徙情况提供影像学证据.

  • 前额底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探讨

    作者:郭剑峰;王占祥;谭国伟;方耀春;姜月明;朱宏伟;薛伟明;叶永造;陈四方;沈上杭

    目的 探讨前额底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前额底脑挫裂伤并施行手术的病例.结果 入院即行手术(含24 h内)14例为A组;初期保守治疗,24 h后手术24例为B组.入院时GCS:A组平均6.5分,B组平均13分.随访半年并根据GOS判定:A组康复良好8例(57.1%),中度残废3例(24.1%),重度残废2例(14.3%),死亡1例(7.1%);B组康复良好8例(33.3%),中度残废5例(20.8%),重度残废7例(29.2%),死亡4例(16.7%).入院时A组GCS普遍低于B组,GOS结果A组良好率高于B组,A组重残率、死亡率低于B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额底脑挫裂伤早期(24 h以内)明确手术指征,筛选出可能恶化的病例并及时手术对改善前额叶底脑挫裂伤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局部激素缓释片应用对脑内血肿清除后脑水肿的影响

    作者:李香迎;张成刚;张斌;张英;赵春英

    目的 研究局部应用地塞米松缓释片对兔脑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32只兔子随机分为A(对照组)和B(治疗组)两组并应用自体血注射法建立脑内血肿模型.A组行常规血肿清除术;B组于血肿清除术后,在血肿残腔内置入地塞米松缓释片.检测两组兔脑组织含水量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并比较.结果 A、B两组患侧大脑半球含水量分别为(83.61±0.62)%和(81.53±0.59)%,B组显著低于A组(P<0.05).A、B两组血清MBP分别为(6.18±2.13)μg/L和(3.35±1.29)μg/ L,均高于正常对照值(1.78±0.76)μg/L,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脑内血肿清除术后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MBP增高,局部应用地塞米松缓释片后显著降低,提示该方法是预防和治疗脑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的有效方法.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入路选择

    作者:卞留贯;Helmut Bertalanffy;孙青芳;沈建康;Ulrich Sure;Wuttipong Tirakotai;赵卫国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70例手术治疗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其中位于:中脑15例、中脑-桥脑交界8例、桥脑34例、桥脑-延髓交界5例、延髓8例.我们共采用8种手术入路:经菱形窝27例、颞下或颞-枕入路14例、远外侧经髁7例、外侧小脑上幕下7例、中线小脑上幕下8例、枕经天幕4例、乳突后2例,以及眶颧1例.结果 本组病例的年出血率为2.9%(77/2 364),占同期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44%(70/159);97%的病例手术选择在亚急性或慢性期、且所有患者均有颅神经症状和(或)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包括失平衡).中脑病变手术入路选择以中线小脑上(46.7%,7/15)、颞下或颞-枕(26.7%,4/15)为主;桥脑病变多选择菱形窝(58.8%,20/34)、颞下或颞-枕(23.5%,8/34);而病变位于延髓者以远外侧经髁(62.5%,5/8)和菱形窝入路(37.5%, 3/8)为主.结论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具有占位效应、接近脑干表面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个体化地选择手术入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直接的电刺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白藜芦醇对脑创伤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作者:周杰;章翔;蒋晓帆;章薇;高大宽;常洪波;宋蕾

    目的 检测白藜芦醇治疗后大鼠脑损伤区激活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及数量改变,以探讨白藜芦醇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创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分伤后3、12、24、48和72 h共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每组5只动物,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致伤动物.治疗组予以白藜芦醇(50 mg/kg体重)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创伤组未给予药物处理.分别于伤后各时间点麻醉动物,取伤区脑组织,用抗OX-42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变化.结果 伤后早期小胶质细胞即被激活,在不同时间点小胶质细胞形态不同:正常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细胞形态不清晰;伤后3 h,OX-42浅染,小胶质细胞形态可见;伤后12 h,小胶质细胞反应明显,OX-42深染,细胞形态清楚;伤后24 h,小胶质细胞反应达高峰,细胞形态清晰,突起上可见到小棘;48 h以后,反应减弱,OX-42浅染,细胞数量减少.治疗组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创伤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伤后不同时间点激活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和数目不同,白藜芦醇能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具有脑保护作用.

  • 毒性损伤大鼠耳蜗核移植嗅球神经前体细胞的初步观察

    作者:陈阳;陈福权;邱建华;刘顺利;米文娟

    目的 体外培养大鼠嗅球神经前体细胞,并移植到谷氨酸诱导损伤的耳蜗核,观察其生存、分化过程.方法 嗅球神经前体细胞取自孕15 d胚胎大鼠,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耳蜗核定位注射谷氨酸制成损伤模型.伤后7 d移植标记的神经前体细胞,不同时间测定听性脑干反应并取材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及分化.结果 巢蛋白阳性的嗅球神经前体细胞在体外可自我复制传代,并分化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谷氨酸损伤和前体细胞移植均造成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阈值升高,并有部分的恢复.免疫荧光技术发现耳蜗核中Hoechst33342分别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谷氨酸双重标记的移植细胞.结论 嗅球神经前体细胞移植耳蜗核短期存活良好,所分化出的神经元可表达听觉神经递质.

  • Galen's 静脉系统的解剖变异对松果体区手术的影响

    作者:冯东侠;顾向进;叶富华;周良辅

    目的 应用三维CT血管造影(CTA)对Galen's 静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变异进行研究,评估其对松果体区病变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检查结果正常的头颅3D-CTA影像学资料,对Galen's静脉(GV)、大脑内静脉(ICV)、基底静脉(BV)、枕内静脉(IOV)、小脑中央前静脉(PCV)进行测量;并对GV 与直窦的夹角,两侧ICV之间的形状,BV、IOV、PCV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GV直径为(4.70±1.50)mm,长度为(10.30±4.20)mm;ICV直径为(2.56±0.37)mm,长度(35.10±2.90)mm;BV直径为(2.20±0.20)mm,长度(35.30±6.50)mm;IOV直径为(1.64±0.50)mm,长度(12.30±5.50)mm;PCV直径为(1.40±0.30)mm,长度(5.80±2.50)mm.GV与直窦夹角可分为锐角(95%)和钝角(5%),平均夹角(75.20±10.50)o.两侧ICV之间的形状可分为菱形(60%)、发夹形(35%)和平行形(5%);BV可分别汇入GV(80%)和ICV(20%);IOV可分别汇入GV(80%)、ICV(10%)和BV(10%).结论 Galen's静脉系统解剖变异很大.术前应用三维CTA明确Galen's静脉的解剖变异,以及与病变的位置关系,对松果体区病变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大脑中动脉瘤21例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金清东;朱刚;陈志;缪洪平;林秋泉;王宪荣;冯华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其中行动脉瘤夹闭17 例,动脉瘤切除3 例,夹闭加包裹1例.术后严重血管痉挛3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20例,随访时间6~30 个月,优良19 例,中残1 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合适的手术入路选择是显微外科手术成功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基础和保证.

  • CT重建技术在先天性颅颈交界畸形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策;余新光;周定标;王新疆;乔广宇;孟祥辉

    目的 评估CT重建技术在先天性颅颈交界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先天性颅颈交界畸形在螺旋CT轴位扫描的基础上应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呈现(VR)以及表面遮盖显示(SSD)加以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28例呈多种骨性畸形,包括寰枕融合、C2-3融合、齿状突不连等,不同兴趣区域需要相宜的重建方法.结论 CT重建技术能够揭示先天性颅颈交界畸形的细节特点,采用系统化分析策略可提高其临床价值.

  • 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万山;李军;郭世文

    脑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近2年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60例,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 低级别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马增路;栗振中;杨群福

    中枢神经系统低级别胶质瘤侵及范围广泛且发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及体征,作出临床诊断时肿瘤体积已经较大,肿瘤活检加放疗的效果很不满意.作者自1998年3月至2005年1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级别胶质瘤17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自体颅骨成形术

    作者:刘道清;魏素芳;江敏;许海鹏;姜红;赵博熙;朱兆川;夏建江

    当各种原因造成颅骨缺损后,采用何种材料修补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一个多世纪以来,前辈们先后采用有机玻璃、骨水泥、硅橡胶、人造仿生骨、钛网等人工合成材料修补颅骨缺损,缺点较多[1~3].

  • 螺旋CT定位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包频

    我院自2001年至2005年采用螺旋CT定位钻孔抽吸,术后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CT 脑出血 钻孔引流
  • 幕下肿瘤切除术后局部积液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忠民

    我院近3年间手术治疗幕下肿瘤71例,其中17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强迫头位、手术区皮瓣隆起,经CT检查可见后颅窝局部积液,占总病例数的24%.部分积液病例在处理上非常棘手,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

  • 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国来;白茫茫;赵开胜

    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往往表现为一侧额颞叶脑挫裂伤或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常伴脑内或硬膜下血肿,有时合并以外侧裂池为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处理不当,可导致脑疝发生,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96例此类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Chiari畸形合并神经性关节病:10例报告

    作者:卢培刚;袁绍纪;吕学明;尹嘉;于峰

    以神经性关节病为首发症状的Chiari畸形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该类患者10例,均行显微外科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干细胞移植治疗颞叶癫痫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利;林志国;杨富明

    人类颞叶癫痫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海马硬化,即选择性神经细胞的丢失和胶质细胞的增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微创手术治疗

    作者:杜彦李;兰青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H)发生率和致残率较高,多数幸存者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近年来,多数学者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发病后有继续出血现象,这种现象可导致早期病情恶化.在出血后期,脑内血肿的分解产物和脑组织直接损伤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也可导致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量和凝血纤溶系统变化、血脑屏障损害及颅内压增高等病理改变,这些变化严重影响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如果早期甚至超早期采取微创手术,以小的损伤大程度清除血肿,有效止血,则可能有效阻断脑损害,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超早期手术是指脑出血发生后7 h内实行的手术.早期手术是指脑出血发生后8~24 h内实行的手术.本文从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疾病转归的角度来分析早期、超早期手术的必要性,并对现有的脑出血微创技术作一介绍.

  • 成年发病中央核肌病1例报告

    作者:刘永红;邓艳春;李力;黄晓峰

    先天性肌病是在出生时或青少年期发生的肌肉疾病,多数为遗传性,临床上包括两大组:一组为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其肌肉病理改变符合肌营养不良的特征,预后较差;另一组为相对良性的非进行性先天性疾病,多数进展缓慢,肌肉组织病理、组织化学或超微病理检查可发现诸如轴空、中央核、杆状体、管状积聚物等具有特征性的改变.现报道1例经肌肉活检证实为中央核肌病的成年患者,对其临床和病理特点作一分析.

  • 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视神经保护技术探讨

    作者:刘伟;徐志明;王伟民;吴国庆;王厚中

    鞍结节脑膜瘤毗邻视神经、下丘脑、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应用的前提下,全切肿瘤同时保留视神经功能成为可能.本文总结了38例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资料,并探讨保护视神经功能的手术技术.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颅脑损伤

    作者:冯斌;刘福增;王丽萍;韩树生;谭振美;李春坡;王志明;曹藏柱

    颅脑损伤后脑水肿是常见的继发性病理生理改变,而自由基生成增加是造成这种继发性损害的原因之一.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间,以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ntravascular laser irradiation on blood,ILIB)治疗7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同时测定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ipoperoxide,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tythrocytic suoeroxide dismutation,SOD)含量,并结合GCS计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 松果体区肿瘤现代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振宇

    一、概述1923年,Krabbe早将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命名为松果体瘤[1],目前这种命名已被废弃.为避免组织学亚型的混淆,此部位肿瘤统称为松果体区肿瘤,组织学诊断确定后,再冠以组织学名称,例如松果体区星形细胞瘤.

  • 儿童颅内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陈礼刚;李定君

    近年,由于分子生物学、影像学技术和临床研究的不断进步,儿童颅内肿瘤得以早期诊断并进行综合治疗,因而极大改善了患儿预后.但是,目前儿童颅内肿瘤分类尚不统一,治疗方法尚不规范,实际生存率仍非常低,提高儿童颅内肿瘤的治疗效果仍然任重道远.

  • CXCR4活化促进人恶性胶质瘤细胞分泌血管生成因子

    作者:平轶芳;卞修武;姚小红;陈剑鸿;曾发贵

    目的 观测CXCR4活化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观测CXCR4在U87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用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激活CXCR4,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U87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IL-8蛋白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二者mRNA的表达.结果 CXCR4表达于U87细胞的胞膜和胞质,经活化后可增加VEGF、IL-8 mRNA的表达和蛋白分泌量.结论 人恶性胶质瘤细胞中CXCR4活化后能够促进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IL-8的产生.

  • 巨大不规则型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赵曜;王镛斐;李士其;吴劲松;毛颖;寿雪飞;周良辅

    目的 探讨巨大不规则型垂体腺瘤不同手术入路选择的临床意义,总结出针对不同生长形态肿瘤的较好的手术入路和治疗方案.方法 根据66例巨大不规则型垂体腺瘤的临床病史特点和CT、MRI等影像学表现,详细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并按照肿瘤的不同生长形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部分术中采用神经导航和神经内窥镜辅助技术.结果 本组病例分别采用6种不同手术方案,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51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4例.手术死亡4例.结论 术前应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肿瘤的生长形态以及累及的解剖腔隙,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治疗方案,避免对鞍区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神经导航和神经内窥镜辅助技术有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率.

  • 硼中子俘获疗法诱导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

    作者:王鹏;章翔;江新标;程光;赵英;梁景文;曹锐峰;王剑博

    目的 研究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能否诱导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发生凋亡,并探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应用光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BNCT后细胞形态改变;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存活分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体外试验中BNCT对U251细胞的杀伤力强,并观察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4、8 Gy照射后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2%、80.6%.在凋亡过程中,p5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bc1-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BNCT可诱导U251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53基因表达上调及bcl-2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 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结节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作者:陈立华;陈凌;A Samii;M Samii;凌锋

    目的 探讨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结节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结节入路切除的岩斜区脑膜瘤11例.所有肿瘤主体均位于后颅窝,侵袭海绵窦和/或Meckel's腔,其中6例伴有脑干受压移位,3例有岩尖骨性改变,5例肿瘤部分或全部包绕椎基底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术前有听力者9例,其中1例因肿瘤巨大,术后听力丧失.出院后随访,7例、3例和1例面神经功能分别恢复至1级、2级和3级.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结节入路是一种安全有用的乙状窦后改良入路,适合于主体在后颅窝,并向中颅窝、Meckel's腔扩展的岩斜区大型肿瘤的手术切除.

  • 直接电刺激在功能区神经上皮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白红民;王伟民;李天栋;任晓琳;李建亭;王玉宝;王国良;张小鹏

    目的 探讨直接电刺激在功能区神经上皮肿瘤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对44例大脑功能区神经上皮肿瘤手术中应用直接电刺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充分保护功能区的前提下,大程度切除肿瘤,其中39例术中定位出运动区,14例定位出语言功能区;肿瘤全切28例,次全切12例,部分切除4例.平均随访23.5个月,无病生存35例(79.5%),死亡6例(13.6%).15例术后出现短暂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11例出现短暂语言功能障碍,1例术后遗留永久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无痛苦回忆.结论 皮层电刺激是一种可靠无创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在神经上皮肿瘤手术中应用此技术可在有效保护脑功能的前提下大限度地切除功能区病变.

  • 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徐建国;游潮;邬正贵;蔡博文;帅克刚;杨咏波;王晓澍

    目的 探索手术切除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适应证、方法、并发症预防及预后.方法 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4月期间收治并采取经皮质-侧脑室入路切除的38例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结合患者术前症状和体征、影像学特点、手术效果、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颅咽管瘤采用经皮质-侧脑室入路切除肿瘤,其中3例联合翼点入路,手术死亡率为0,达到术中全切的为28例(73.7%).术后癫痫发作和术区硬脑膜下积液分别为2例(5.3%)和4例(10.5%),患者术后综合效果良好.平均随访26.3个月,7例(18.9%)患者复发.结论 经侧脑室入路能安全切除部分第三脑室颅咽管瘤,死亡率、致残率低,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好.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