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The Medical Journal of Thepresent Clinical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9559
  • 国内刊号: 23-15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4-18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当代临床医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纪效民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陈军;周玉梅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4例,对比两组的低血压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结果 观察组的低血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两组间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显著(=7.32,5.49;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利于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推广应用意义.

  • 两种不同生产方法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效果

    作者:符琼花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0例孕妇,根据孕妇主观因素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剖宫产术,观察组为阴道助产术,观察并对比两种方式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受脐带、胎盘、母体及胎儿等因素影响导致胎儿窘迫现象显著少于对照组;胎儿窘迫术后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潜伏期胎儿窘迫时产妇宫口开大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胎儿窘迫时,应根据产妇在生产时的不同进展采取适当的方式,减少新生儿窒息的情况,阴道助产术有利于减少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的窘迫,利于胎儿分娩.

  • 偏振光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付俊华

    目的 探讨偏振光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除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外,联合偏振光照射患膝关节治疗.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78.79%,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偏振光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大力应用与推广.

  • 230例口腔颌面外伤临床研究

    作者:阎学军

    目的 分析临床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1年4月~2014年6月接收口腔颌面外伤患者中抽选23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治疗方案.结果 230例患者经临床针对性处理后效果满意,其中,治愈217例,治愈率为94.3%;缓解13例,缓解率5.7%,死亡0例.结论 临床口腔颌面外伤患者治疗期间根据受伤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预后效果突出,可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借鉴.

  • 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凤林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2组,对照组老年患者采用碘甘油治疗,观察组老年患者采用米诺环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作者:赵东艳

    目的 探讨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焦虑、担忧、恐惧心理反应的人数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进行手术前后,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于产妇分娩期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影响,对产妇的身体状态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

    作者:薛凤燕

    目的 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出现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将4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全方位护理,观察两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住院天数、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治愈率.结果 两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住院天数、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治愈率的差异明显(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出现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应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

  • 两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对比

    作者:马怀军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96例行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治疗后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后续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更换髓内钉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附加侧板联合植骨治疗,对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引流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附加侧板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刘家凡

    目的 探究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 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切口长度、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过程中手术切口小,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肛门排气时间早,术中出血量少.

  • 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瑞玲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子宫异常出血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放置宫内节育器但未出现出血等异常症状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节育器的类型和大小、形态与宫腔的适应性及子宫内膜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宫内节育器类型与对照组比较中金属宫内节育器、活性铜宫内节育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3例出现子宫内膜异常;对照组14例,两组压迹、溃疡、出血及瘀宽比较,P <0.05.结论 宫内节育器的置入要根据患者宫腔的形态及大小选择相适应的活性铜宫内节育器,降低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生率.

  • 儿童红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

    作者:李斌

    目的 分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49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同时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49例患儿中发现病原菌35株,检出率为71.4% (35/49),其中志贺菌属所占比例高为45.7%(16/35),其次是弧菌属,占28.6%(10/35)、气单胞菌17.1% (6/35)以及其他菌株8.5% (3/35).同时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所有菌株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耐药性较强.结论 诱发儿童产生腹泻的主要菌株包括志贺菌、弧菌属、气单胞球菌为常见,上述菌株耐药性相对较强,在对患儿治疗时需格外注意,除此之外须尽量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进行防治.

  • 护患互助调查在骨科护理安全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孟婧;安明;冯晶晶;王建英

    目的 探讨护患互助调查表对骨科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2012年12月~ 2013年6月骨科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应用护患互助调查表与常规护理方法对骨科护理安全的效果.结果 护患互助调查实验组的护理安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结论 护患互助调查方式是一种创新的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 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护理方法探讨

    作者:王沛沛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数量100例.随机分为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使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手段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在临床上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能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马真俊

    目的 分析老年肱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72例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病患,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参照组采用切开复住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治疗优良率95.0%,显著高于参照组病患的71.9%,差异较大(x2=7.34,P< 0.05);观察组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5.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8.1%,差异较大(x2=7.34,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术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高.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作者:俞书霞

    目的 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非重复分离菌株共1075株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菌株进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在研究的1075株菌株中,共包含革兰阴性菌713株、革兰阳性菌362株.其中葡萄球菌属细菌中,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84.3% (86/102),明显高于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菌株的检出率22.6%(23/102).同时经过药敏实验发现,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甲氧西林金葡菌对万古霉素非常敏感,敏感率高达100%.结论 在对院中的抗菌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要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相关知识,完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升整体的质量管理从而不断加强微生物检测水平.

  • 通过护理措施预防骨科手术患者的安全隐患

    作者:吴珍英

    目的 探究骨科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将曾收治入院的骨外科手术的患者63例,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分析总结患者手术期间的临床护理工作的进展情况,然后讨论,提出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组的患者则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等.结果 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6.87%,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术后的活动情况、身体机能、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的情绪等均较护理之前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发现各骨科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缺乏、患者的自身情况较差等.结论 研究表明,骨科手术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护理,可以防控安全隐患的发生.

  • 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言午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和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2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以及脑循环的治疗仪,对照组24例患者选择常规的药物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脑梗死后遗症的老年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应用研究

    作者:王克霞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ases,COPD)患者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病例选取2013年01月至2014年02月在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无合并其他疾病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病人满意度、疾病知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上升、疾病知识、健康知识住掌握情况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实施护理临床路径护理,护士主动护理模式与主动参与模式相结合,可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规范护士的工作,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心理护理在流产患者中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郑志坤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流产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于我院接受人流手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联合心理护理,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流产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舒缓焦虑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感,减少或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值得推广.

  • 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妊娠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董焕萍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PPROM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妊娠结局不同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25例)和无不良妊娠结局组(35例);对两组患者包括一般资料、检查结果、监测数据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在就诊时间、WBC、CRP、期待治疗时间几项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时间、WBC、CRP、期待治疗时间是PPROM孕妇期待治疗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要及时就诊,严密观察各项指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期改善善妊娠结局预后.

  •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刘宇;王洪岩;程梅

    目的 研究血液系统中患有的疾病使用血细胞形态检查产生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11月六个月内收治的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100例,使用血细胞分析仪研究标本,检测标本中的白细胞含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所占的百分率,红细胞的含量,血红蛋白等指标.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指标正常作为对照组,一组指标不正常的作为治疗组.通过使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对比结果[1].结果 治疗组中的白细胞数量无论怎么改变,只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含量增加时,在血细胞形态中可以看到细胞核发生变化,产生核左移、空泡等现象,血红蛋白的指标变得不正常,红细胞的细胞大小也变的不一样.对照组中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 临床中出现贫血,头晕,淋巴肿大的血液病出现时,使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使结果更加准确,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 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

    作者:李正骞

    目的 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方法 对本院自2013年5月~ 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细菌检验及药敏情况.结果 50例患者进行细菌检验发现,有18例患者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有32例患者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在药敏试验中,所有患者对头孢菌素、丁胺卡那霉素类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较差,敏感率均在30%以下.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是诱发疾病的主要细菌,而且不同的病原菌(不同发病机制的患者)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不同,落实好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与药敏试验工作,能够有效的指导该病的临床治疗.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左素卿

    目的 观察、分析在在股骨颈骨折护理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大于观察组(5.0%),护理满意度为71.0%,远小于观察组(95.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护理满意度提高,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探究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杨碧玉

    目的 分析探讨在头位难产的产妇护理中采用徒手旋转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200例头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助产护理)和试验组100例(助产护理时徒手旋转胎头).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70.00%)高于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45.00%),试验组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6.00%)、窒息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31.00%)和窒息发生率(2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位难产中,采用徒手旋转的助产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增加自然分娩率,新生儿并发症概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泌尿外科9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与分析

    作者:周文婷;吴琛

    目的 探讨分析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杨购仙

    目的 探讨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2014年7月~ 2015年7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共计32例.患者入院后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后KDTA评分.结果 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KDTA评分分别为58.8±11.4分、27.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松龄血脉康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分析

    作者:边双义

    目的 探究松龄血脉康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松龄血脉康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9.4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88%,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94%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松龄血脉康治疗老年痴呆,安全性高且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短效避孕药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比较

    作者:雷淼

    目的 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与短效避孕药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60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照组患者使用短效避孕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比较在治疗结束停药后6个月的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性激素测定中LNG-IUS组激素水平均有所降低,但仅雌二醇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FSH、LH、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调查,观察组调查对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治疗无排卵性功血优于传统短效避孕药物,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孙凤艳;李卫;姜淑华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病情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得出结论.结果 92例患者使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后ESR、RF、CRP、关节压痛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42例患者服用雷公藤多甙时间为半年至两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0例,占47.6%,50例患者服用雷公藤多甙超过两年,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32例,占64.0%.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女性出现闭经,月经紊乱等以及胃病、色素沉着等.结论 雷公藤多甙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向患者详细讲解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周艳

    目的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53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2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31-120天,平均(47.6±2.5)天,两组有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后好转.手术治疗组的患者治愈12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1.48%;非手术治疗组的患者治愈25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68%,非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手术治疗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非手术保守治疗.

  •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马奇;李丽霞;连和谈

    目的 探究艾斯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在治疗老年焦虑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随机分为艾斯西酞普兰组和文拉法辛组,各40例,A组行艾斯西酞普兰药物治疗,B组行文拉法辛药物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对比分析A组和B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7.5%,B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一周后,A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而治疗四周后,两组患者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均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但艾斯西酞普兰更加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29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作者:伍应飞

    目的 分析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具有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的优势,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式.

  • 胸科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优点

    作者:张玉梅

    目的 对进入我院胸科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探讨胸科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优点.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入我院胸科的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包括渐进的爬楼训练、肺膨胀训练(吹气球)、有效腹式呼吸控制训练、拍背、咳痰、呵气动作训练、对呼吸道进行气道雾化和监测患者心电图和血气分析数值.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情况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68例胸科患者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后.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配合情况良好,医生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进胸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收效明显,医生满意,患者配合.

  • 人文关怀护理在初孕者流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郄聪慧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在初孕者流产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初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较大,P <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改善初孕流产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杨燕燕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00例正常足月分娩孕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产前监测与观察,评估个体生理状况与妊娠反应情况,并开展产科常规照护,观察组同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然顺产率更高,剖宫产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以及产后抑郁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自然顺产率,降低非必要剖宫产率,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舒适护理在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分析

    作者:张艺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达93%.结论 在门诊手术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衰间相关性探讨

    作者:龚晓芳

    目的 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主要影响因素,阐释其HLVH与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心衰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依照其病情分为观察组(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老年患者)与对照组(单纯收缩高血压患者),并且所有患者均在停用降压药72h至96h间进行检查,使用超声心电图对LVPWT、IVST、LVID及心功能进行检查;使用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评价.结果 对照组中共6例患者为心肌缺血,2例患者Ⅲ级以上室早;观察组中52例患者为心肌缺血,39例患者Ⅲ级以上室早,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LVDD患者的LAD、IVST、LVPWT等指标显著性增加(P<0.05);但LVSD患者的LVID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性扩大(P <0.05);LVDD与LVSD患者相比发现,LVDD患者LAD较LVSD患者显著性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明显小于LVID、LVST、LVPWT指标差异(P<0.01);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CI及LVEF指标间在对照组和LVDD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VSHF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则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VDD组患者DC、E峰及E/A显著减低(P<0.05),但IRT与A峰指标则显著增高(P<0.05),但LVSD组与LVDD两组间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衰均与其存在着密切关系.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效果观察88例

    作者:王玉欣

    目的 观察分析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8例小儿急性感染咽喉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79.5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喉炎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应用.

  • 9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与分析

    作者:顾晓霞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传染科收治的9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与72.9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再出血的可能性大大避免,减少患者的临床并发症.

  • 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微循环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建丽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微循环的疗效,以期能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21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头部亚低温治疗组,每组各107例,将两组患者的微循环动态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另选的50位正常的新生儿的相关指标用于对照.结果 头部亚低温治疗组的患者的微循环动态均有显著改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疗效有待提高.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微循环会发生障碍,头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这一现象.

  •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CT改变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鲁慧静;万功才

    目的 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CT影像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5年1月于我院临床及影像学检查为腰椎关节突关节发生退变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分析其CT影像表现和临床资料,与对照组20例青壮年的正常腰椎关节突关节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观察组关节突关节间隙比对照组小,轴位小关节径线、矢状位小关节径线及冠状位小关节径线比对照组大,L3、L4、L5关节突关节角比对照组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可准确地检测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病变,是研究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病理基础,为提出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 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探讨

    作者:蔡寅寅

    目的 探讨脑出血偏瘫患者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自理能力有较好疗效.

  • 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效研究

    作者:郑巧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反流性胃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反流性胃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护理有效率,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对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的实践

    作者:蔡雯

    目的 分析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中19个科室的100名新护士,根据调查对象的具体培训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护士按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50名护士.A组护士在夜班准入中仅进行常规模式的考核,B组护士则在常规模式考核的基础上再根据各病区临床的特点进行床边综合能力模式考核,考核结束后,比较两组新护士的护理能力(如护理知识掌握能力、病区特有仪器的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等指标)及护理评价(如自我评价、护士长评价、住院医师评价、导师评价等),进而探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应用的效果.结果 B组新护士经过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后的护理知识掌握能力、病区特有仪器的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等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常规模式考核的新护士,且B组新护士的自我评价、护士长评价、住院医师评价、导师评价等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明显,P <0.05,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应用时意义显著,可明显提高各科护士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护士对病区特有仪器的操作能力,加强护士独自处理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确保护理安全.

  •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李金贤

    目的 对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采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口腔修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美观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97.50%,总满意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77.50%,总满意率为72.50%,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以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美观满意度,值得应用并推广.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麻醉的效果

    作者:卞新荣;齐敦益;刘金东;张月英;张钰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胃镜检查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对照组单纯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记录各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02)值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T1、T2时MAP、HR和Sp02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依托咪酯总用量比对照组减少,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可产生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安全有效.

  • 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探究

    作者:刘云玲

    目的 评估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单用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屈慧启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发生的60例不良事件作为研究事项,使用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较多的事件为非计划性拔管、跌倒、用药错误,其发生率分别为26.67%、21.67%、16.67%,高于其他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 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不良事件的管理中,可有效分析出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万功才;鲁慧静

    目的 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014年180例愿意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进行CSEA镇痛,另选择同期条件相当的180例无阵痛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疼痛情况、产程、剖宫产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明显,且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 门诊输液室实施细节化服务的必要性

    作者:马艳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细节化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门诊输液室2014年1月~6月未开展细节服务期间和7月~12月开展细节服务期间前来输液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输液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化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门诊输液投诉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输液室开展细节化的护理服务,能明显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成舜

    目的 探讨在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加入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东明

    目的 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我院确诊为小儿支气管哮喘且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相同的常规抗炎、补液等处理措施,均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对照组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门诊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门诊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可作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的选择方式.

  • 利多卡因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光珠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的疗效.方法 在本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接收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7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利卡多因一同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为78.57%,由此可见,对于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结合利多卡因的方式比常规疗法单独使用更为有效.结论 利卡多因结合常规疗法在治疗急性发作中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有着显著的疗效,治愈率较高,将其临床推广具有可行性.

  • 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黄秀清

    目的 评估成人支原体肺炎采取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4月~ 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明显低于对照组(4.76%),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采取莫西沙星治疗具有显著疗效,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普米克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朱燕

    目的 观察普米克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0年12月~2014年12月),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0例).2组患者均采用普米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基础上(普米克)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其治疗的总有效例数为45例(90.00%),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基础上(普米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其治疗的总有效例数为35例(70.00%),治疗组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治疗基础上(普米克)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缩短了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临床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根丽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与40例研究组.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得到佳的医疗护理.

  •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周小卫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血透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9月期间4598例次作为干预前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选取我院2015年1月~3月期间5683例次作为干预后组.比较预见性护理干预前后血透室护理操作风险及透析机、水处理故障各项指标的发生率.结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血透室护理操作风险及透析机、水处理故障各项指标的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干预,血透护理操作不良事件及透析机、水处理故障明显降低,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患者的透析安全和透析质量.

  • 普米克令舒鼻雾化吸入应用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杜聃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鼻雾化吸入应用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采用普米克令舒鼻压缩雾化吸入和布地奈德喷雾剂喷鼻,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总分值都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采用普米克令舒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显著.

  •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方春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7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予以干预,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来提供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有效率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精神病患者不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王冠丽

    目的 对精神病患者不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00例,对其不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精神病不安全因素主要行为是冲动伤人患者24例;外出潜逃患者19例;自伤、自缢患者18例;自杀患者9例,主要因素是管理不当、病情严重、护理方法单一、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不良行为发生比例显著低于常规护理干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精神病患者没有完全行为能力,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比例较高,发生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不当、病情严重、护理方法单一、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个别患者护理干预更加具有针对性,效果满意,可在精神病患者中广泛开展应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应用价值

    作者:石昀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 ~2015年18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二维超声检查进行分析,了解其肿块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进行频谱测量分析,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欠规整,边界不清,边缘似伪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多见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较丰富,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检出率较高.而大多数良性肿块形态规整,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内部回声均匀,颗粒状或弧形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检出率较低.两组间PSV、RI及检出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奥美拉唑与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宋岳霖

    目的 研究分析奥美拉唑与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联合立止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00% (P <0.05).结论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采取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临床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聂喜增;刘金辉;李锋;刘博;谢磊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98例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病例的患者资料.其中30例患者术前行螺旋CT技术对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病例进行扫描后行影像学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将所得数据输入快速成型机制作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将螺钉、钢板内固定与骨盆模型拟合,明确内固定置入的方向、长度、角度等数据.依此对骨盆及髋臼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3D技术组);68例患者常规术前检查及手术(常规技术组).对比两组的术前、术中各项指标以及术后2年生活满意度和6个月、1年和2年的SF36评分(n=98).结果 术前、术中各项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生活满意度和6个月、1年和2年的SF36评分(n=9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术前模拟能全面、直观、精确地显示骨盆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骨盆及髋臼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均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快,康复快,提高了内固定物置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它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 替考拉宁治疗血液病感染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刘篪

    目的 分析替考拉宁治疗血液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血液科就诊治疗的血液病感染患者中选取78例,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给予所有血液病感染患者替考拉宁治疗,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中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例血液病感染患者中痊愈56例、显效8例、进步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05% (64/78),且所有患者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出现,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低钾、肝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 (9/78).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血液病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治疗血液病感染患者的高效抗菌药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高龄病人围手术期血容量的目标导向管理

    作者:尹学军;宁贤友;谢卫农;毕经斌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高龄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行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80例,ASAⅡ或Ⅲ级,男,54例,女,26例,年龄75 ~ 92岁,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治疗组(G组)和经典输液治疗组(C组).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及颈内静脉穿刺,监测BP、CVP.桡动脉连接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监测每搏变异度(SVV)、CI等指标.G组根据SVV、MAP、CI、心搏量指数(SVI)将CI≥2.6L·min-·m-2、SVV≤12作为目标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C组根据CVP及MAP行经典补液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尿量及出血量.记录入室建立监测后(T1)、诱导后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开始后1h(T4)、术毕(T5)的MAP、HR、CVP、CI、SVV的变化.检测T3、T5时的SaO2、ScvO2及血乳酸含量并计算术中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氧摄取率(ERO2)、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和胃肠通气时间.结果 与C组比较G组胶体液输注量和尿量明显增加(P<0.05),T3、T4时G组CI明显升高(P<0.05),T3、T4时SVV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5时G组ScvO2、DO2I、VO2I、ERO2均明显增加(P<0.05),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胃肠通气时间缩短(P<0.05).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优化择期手术中高龄患者的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保证微循环灌注,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提供比经典液体治疗方案更好的容量治疗,同时能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

  •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杨瑞英

    目的 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3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8例观察组和18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单纯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基层医院新型全面护士培训模式的构建及成效

    作者:闫杏娜;崔聪;杨丽;贾丽娜;邢颖;李维;李贤

    目的 探索适合基层医院护士的培训模式,提高基层医院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方法 应用新型全面培训模式,对各层级护士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科知识,专业技能,临床实境培训及考核,预约培训时间,量化训练次数,单项及综合成绩均要达标,着眼于提高理论水平,规范技能操作,并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病人有效沟通.结果 新型全面培训模式提高了护士整体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 新型全面培训模式是适合基层医院护士的培训模式,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了医疗质量.

  • 营养干预在慢性肾脏疾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姚丽沙

    目的 观察营养干预在慢性肾脏疾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重营养干预,观察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Scr、BUN、GFR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护理后Scr、BUN、GF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营养干预在慢性肾脏疾病健康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开展应用.

  • 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效果探讨

    作者:余小云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 我院在2013年开始采取一系列细节管理措施,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实施细节管理,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与管理后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 医院消毒供应室采取细节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都分别高于细节管理实施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采取一系列细节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理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浅谈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临床应用的研究

    作者:张宁

    目的 在对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分别选取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支气管哮喘病的患者各10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 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组中,在肺功能的改善方面,观察组强于对照组(P<0.05);诊断为COPD的患者分组之中,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观察组强于对照组(P<0.05),但在肺功能的改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临床之中许多的呼吸内科疾病进行治疗时都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给予其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效果显著,且经过临床实践结果可以看出,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推广并应用.

  •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李中蕊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效果及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褥疮患者5例,观察组2例,两组对比p >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41.67%,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75%,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詹志翔

    目的 探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中重度肿瘤相关性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53例,应用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镇痛效果、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且达到中度及以上缓解者共36例,占67.92%;吗啡用量与疼痛类型相关和性别相关,躯体痛和内脏痛患者吗啡用量显著低于神经痛和混合性疼痛患者(P<0.05),女性患者吗啡用量低于男性患者(P<0.05);使用强阿片类药物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排尿困难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47.16%、5.66%、9.43%,未发生呼吸抑制以及精神或身体依赖等不良反应.结论 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张华英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68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能使护理人员为患儿制定更准确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石志英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5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0例,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心率变化等指标.结果 本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住院时间(7.58±1.41)d,心力衰竭纠正时间(32.57士3.48)h,护理后,患儿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均显著降低,远小于护理前,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心理、呼吸道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尽快纠正心力衰竭,减慢心率和呼吸频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术前应用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干预作用分析

    作者:王伟;李通;杜俊峰;郭智

    目的 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左半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术前心理干预作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54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导管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急诊Ⅰ期手术切除病变,近端结肠造口,Ⅱ期造口还纳;导管组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解除梗阻后行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导管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对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心理干预作用显著.

  •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的影响

    作者:余盛梅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肝硬化腹水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作者:庄小露

    肝硬化腹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肝脏解毒能力降低,加之小肠运动障碍,肠内菌群过度增殖及定植转移,极易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生SBP后,如不能及时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可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对SBP进行及时的观察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其重要的环节.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175例肝硬化腹水并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经具有专科特色的精心观察与护理,患者临床愈后后满意,现报告如下.

  •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作者:王云梅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0月间于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重症监护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预后效果与康复情况.结果 通过及时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措施,仅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5%,其余39例患者均好转或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达到97.5%.结论 全面、精心的护理措施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使患者的安全感提升,治疗配合度更高,有信心战胜疾病,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跌倒防范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徐冬梅;陈英;张慧琴

    目的 通过无缝隙护理管理进一步促进老年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工作的落实.方法 分析老年患者跌倒的环节问题,对1268例老年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并应用于跌倒防范管理中.结果 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由实施前2.1%下降到实施后1.3%.结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患者跌倒防范管理中,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同时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作者:罗峰

    目的 探究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2012年11月~201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探究其经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文研究结束后,可以看出,通过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其护理的显效例数为32例(64.00%).结论 对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知晓率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227例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体会

    作者:高颖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行PICC置管术的227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于围置管术期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227例行PICC置管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一次置管成功221例,二次置管成功6例.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14~331d;置管期间发生导管堵塞12例,静脉炎9例,导管相关感染3例,穿刺点出血7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围置管术期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PICC 肿瘤 护理
  • 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作者:张瑜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冠状动脉血液的供给突然出现中断或者大量减少,心肌由于持久的严重缺血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血压降低、心力衰竭、休克甚至还很大程度上引起患者猝死.该病的主要特点在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临床上硝酸甘油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为有效的药物,我院从2013年1月~ 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7例,其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51~ 79岁.患者均接受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作者:胡秋香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赖以生存的“生命通道”,由于透析方法的进步,透析病人可以存活20年以上.因此,血管通路应该能维持更长时间.而且前动静脉内瘘使用3年成功率为65% ~ 75%,其维持时间的长短与病人动静脉条件外,还与内瘘术后护理和使用是否恰当有关,现就我们对内瘘护理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李洪州;梁静;任洪军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根据病情轻重分为两组,对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案进行回顾式分析与比较.结果 经过联合用药和精心护理,其临床治疗效果还是满意的.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复杂,易合并肺大泡或者自发性气胸的发生,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情危重且复杂,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故观察其临床症状早期治疗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和控制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 噻托溴铵联合高剂量NAC与单用噻托溴铵治疗COPD疗效比较

    作者:黄榆珍

    目的 噻托溴铵联合高剂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单用噻托溴铵治疗COPD疗效比较.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噻托溴铵联合高剂量的NAC能显著减少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肺功能的改善.结论 AC是一种具有广泛前景的治疗急性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 髌骨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56例体会

    作者:杨永田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观察.方法 我院自2008年5月~ 2014年9月间共收治髌骨骨折56例,对横断型、纵型和轻度粉碎性髌骨骨折应用克氏针钢丝采用AO张力带方法内固定治疗,对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环形钢丝加“8”字钢丝方法内固定治疗.结果 根据骨折复位程度:优32例,良16例,中8例,差无;根据膝关节活动范围:优49例,良4例,中3例;术后随访对膝关节功能的评价:优45例,良9例,中2例,良性率96.3%.结论 根据髌骨骨折的骨折程度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

  •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观察

    作者:王长全

    目的 观察临床中应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47例,在对其治疗时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对其注意事项进行探究.结果 在对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2天,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3.21毫升,手术平均持续时间为101.44分钟.在患者的治疗期间,其并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临床中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其治疗效果相对较为显著,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恢复速度相对较快.

  • 社区护理干预对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柴仕红;蔡自强;陈红芳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患凡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297例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社区护理干预组158例,该组患儿在出院后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139例,出院后进行常规随访,对两组患儿肠套叠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4.43%;对照组复发12例,复发率为8.63%,社区护理干预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后的复发率.

  • 我院ICU院内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陈玉梅

    目的 了解ICU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为预防ICU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ICU收治的12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29例,院内感染发生率24.17%;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呼吸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及手术等.结论 ICU是院内感染高发科室,感染的多发部位及危险因素均与护理行为密切相关,针对原因采取对策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ICU救治成功的重要保障.

  • 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观察

    作者:冯晶晶

    目的 观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5年1月之间于我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体位护理等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16.8±2.3)d,手术1~3个月后行走功能恢复,肢体功能显著改善,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经过积极处理后痊愈,术后半年的骨折愈合者占94.0%.结论 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有效避免术后不并发症,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 浅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孙静

    随着我国医疗检测的技术不断强化与发展,近年来,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同高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对以上二者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 陈旧性尺骨茎突骨折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伟平

    目的 通过对56例尺骨茎突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986~2014年间收治的尺骨茎突骨折采用石膏托腕关节背伸尺偏位固定.结果 通过随访时间3月到15年发现单纯尺骨茎突骨折的患者采用石膏托背伸尺偏位固定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而中立位及未固定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尺骨茎突骨折非手术治疗应采用石膏托背伸尺偏位固定.

  • 2型糖尿病诊治体会

    作者:史爱云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社区医生贴近居民生活,有条件从该疾病的源头抓起.耱尿病治疗宜顾及费用/效益比,注意口服降糖药的运用及注意事项、糖尿病合并症的合理用药、胰岛素的合理运用、降糖方案调整.患者对某些胰岛素的依从性对比.

  • 血尿β2微球蛋白检测与高血压患者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波涛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高血压可以累及肾脏,肾脏损害又可加重高血压,以至形成恶性循环.常规肾功能检测灵敏度不够高,为进一步了解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本文对80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同时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复方甘草酸苷佐治小儿疱疹性口腔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祥;杜莹;陈燕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三氮唑核昔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三氮唑核昔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3d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 (P <0.05).治疗7d时,治疗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2.5%(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在佐治疱疹性口腔炎过程中,对于改善主要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喉罩全麻用于胆囊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许业秀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道用于胆囊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ASA Ⅰ-Ⅱ级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全麻组(Ⅰ组)和气管内全麻组(Ⅱ组),每组40例,观察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术后的咽喉疼痛、声嘶、胃胀情况.结果 气管插管组明显高于喉罩组.结论 喉罩通气道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更适合于胆囊腹腔镜手术.

  • 口含纱布块在头颈部减影CTA中应用价值

    作者:刘自力;桑强章;刘红霞;陈祖勇;胡小东

    目的 探讨口含纱布块在头颈部减影CTA检查中减少伪影,提高工作效率的价值.方法 我们对将行头颈部减影CTA检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实验组,口含纱布块,常规准备后按头颈部减影CTA程序扫描;对照组,常规准备后接头颈部减影CTA程序扫描.结果 两组扫描的原始数据经工作站NeuroDSA减影处理后,所获得的“纯”血管立体图像,在图像质量上,实验组评分:5分12例,4分5例,3分2例,2分1例;优良率为85%;对照组:5分4例,4分6例,3分5例,2分4例,1分1例,优良率为50%,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后处理时间,实验组平均后处理时间15分钟,对照组平均处理时间34分钟,实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综合两组图像质量评分与平均处理时间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口含纱布块在头颈部减影CTA检查中,能有效减少后处理伪影,提高图像质量,缩短后处理时间,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 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后腹腔镜治疗

    作者:宗益平;雷良华;葛校军;翁达飞;周伟民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切除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技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重度积水无功能肾患者行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的27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27例均顺利完成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0 ~ 165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45 ~150ml,平均60ml.住院5~10d,平均6d.无大出血、感染、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切除重度积水无功能肾安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的关键在肾蒂血管的结扎.

  •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探讨

    作者:吴金晶

    目的 分析研究重症监护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讨论防范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3年收治的550例在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发生的各种护理风险的原因,讨论具体的防范措施.结果 550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安全隐患通过护理人员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对550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实施护理风险分析和采取防范措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对护理安全防范的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培训,严格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严格控制护理质量等措施能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浅谈我院体检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陈卫琴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与早期发现疾病的有效途径,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健康体检针对的是健康个体,医务人员与受检者接触时间短,大多只重视检查本身,因而不容易准确评估受检者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导致受检者满意度下降,延长了体检时间、增加了护患纠纷和投诉的发生[1].因此,我院体检中心针对性的对健康受检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 B型超声诊断仪的故障分析

    作者:周丽

    B超系统结构更加复杂,故障频繁,设备引进时多数没有维修手册,给设备故障判断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对常见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

  • 妇科临床诊断中子宫内窥镜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青措吉

    妇科诊断中应用子宫内窥镜准确率高、安全可靠,患者接受程度高,适用于多种妇科宫内病变,推广应用价值高.

  • 高校医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模式探讨

    作者:赵汝芬

    高校医院一般不设住院部,大多是门诊输液或是上级医院带回药物在本院治疗,输液是医院救治患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患者流动性大,病情复杂随时会有无法预料的事件发生,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输液室工作经验,对输液室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有益探讨.

  • 肺结核并大咯血68例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唐名杰;蒋河君;文君

    肺结核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其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患者极易并发咯血的症状,其发生率在35% ~ 50%.并发咯血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道阻塞,继而引发窒息,所以,临床中应及时对肺结核病发咯血的患者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的持续恶化[1].以往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内科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中已经广泛应用支气管栓塞术进行处理.本问进一步了解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对于肺结核并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 我院护士口服降糖药的知晓率调查及结果分析

    作者:陆慧雯

    目的 调查我院护士口服降糖药物知晓率并进行分析整改.方法 两次方便抽查全院护士各92和95名护士并进行对口服降耱药物的比较.结果 整改后护士及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物知晓率均有所上升.结论 加强对护士口服降糖药物的专科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对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知晓率,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性.

  • 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及研究进展

    作者:黎金玲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剖宫产术后疼痛也成为护理临床关注的一个问题.剖宫产术后由于麻醉药物效果逐渐消退,患者腹部切口恢复痛觉,同时合并子宫收缩痛,给患者带来失眠、恐惧、焦虑、易怒等一系列生理与心理反应,这对于产后康复、及早哺乳以及母体泌乳情况均产生不良影响.在生命体征各项指标中,疼痛已成为脉搏、血压、呼吸以及体温之外的另一项重要生命体征,而护理工作中缓解术后疼痛也成为剖宫产术后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 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探讨

    作者:杨玉华

    目的 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探讨.方法 医院和科室高度重视,给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供了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基础.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的特点制定特定的工作流程,即将所有病房分为两个责任组做好健康教育.要为患者做好妥善的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的满意度已经达到96%以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也提高到了95%以上.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作者:彭欢

    目的 总结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经验.方法 以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的进行糖尿病的防治知识的教育,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性.结果 使个人和群体自愿采纳有利于糖尿病保健的行为活动,对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减少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较好效果.结论 健康教育是控制糖尿病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 儿科护理带教的难点与对策

    作者:姚红萍

    目的 了解儿科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综合分析带教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护理实习生学习态度端正,动手能力加强,带教老师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结论 加强护理实习生管理,对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儿科 护理 带教
  • 标准操作程序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俞锦

    目的 探讨标准操作程序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 2014年我院门诊实施标准操作程序前后接收的各400例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编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分诊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标准操作程序的B组400例头痛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平均分诊时间及满意度分别为97%、(33.6±7.3)s、99%,各指标均较A组患者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采用标准操作程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降低患者分诊时间,提高分诊效率及准确度,从而提高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指导在临床推广.

  • 实习护生的学习动机分析与激发策略

    作者:杨朔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的学习动机,探讨相应的激发策略.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之间于我院实习的实习护生380名,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其学习动机.结果 380名实习护生的主要学习动机依次为就业动机、专业动机与理想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基础差、缺乏恰当的学习方法、对护理专业没有兴趣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院管理者和护士长应充分激发实习护生的理想动机,培养并巩固其专业思想,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

  • 我院门诊手术室护理投诉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张艺馨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手术室护理投诉原因,制订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 回顾统计我院近两年门诊手术室护理投诉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两年共受理护理投诉32例,投诉原因主要表现在护理服务、管理、费用及护患沟通等方面.结论 正确处理护理投诉信息,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作者:邓燕琼

    清流县医院把廉政文化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紧密结合,通过落实目标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源头防控和日常监督管理,促进了医院行业作风转变,提高服务质量,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 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护理管理

    作者:邓灵

    医院是感染多发地点,将医院感染源要控制好,找到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管理工作要及时,这些措施将在医院感染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不仅能有效的将医院感染率降到低,还将传染病暴发进行了预防.本文介绍了医院感染的原因,详细的医院感染的区域、医院感染如何控制、感染护理的具体措施、护理管理的作用,对预后预防进行了阐述.

  • 护理标识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与分析

    作者:吕湘湘

    目的 探讨与分析护理标识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13年6月起采用护理人员标识、患者身份标识、血型标识、管道标识、药物标识、提示标识应用于护理实践中.实施1年后了解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应用护理标识1年中发生护理差错3次,占0.6%,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8%.结论 护理标识的应用,能够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有序性和谨慎性,降低差错和意外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 规范中药房的操作程序对中药房调剂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辛

    中药在我国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疗效也得到了历史的考研.在古代,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疗技术也不高,张仲景、李时珍等名医就使用中草药治病救人,使得这些被现代医学证实.而中药房医院重要的辅助科室之一,该科室设计内容相对较多,如:管理、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不仅需要保证药物质量的合格,药物剂量的准确,同时还要保证患者能够按时、按量用药.因此,中药房调剂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传统的操作程度虽然能够保证中药房能够正常运行,但是存在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差错率发生率较高,导致医患关系矛盾恶化,对医院的总体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以本院中药房情况为起点,分析中药房操作流程中存在的为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得中药房调剂质量得到提高,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 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血小板为零病人的护理

    作者:金菊芬;乔瑶

    血小板降低为零是食管癌术后较罕见的并发症.2015年2月6日我科收治1例食管癌病人,术后血小板降低为零,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因进食后胸骨后哽咽感三月余入院,胃镜示距门齿32 ~ 37cm处食管粘膜粗糙,糜烂,病理结果示鳞癌,于2015年2月6日收治入院,经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月1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右胸、腹、颈三野清扫食管中段癌根治术.术后第4天,病人精神可,已下床活动,各引流管在位,通畅.术后第5天,病人右鼻腔出血伴有凝血块.后第6天,全身有散在瘀斑,血常规示:血小板为0,经过输血小板及冷沉淀,加用抗纤溶治疗,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全身出血倾向:咳嗽,咳鲜红色血,胸引管及纵膈管引出多量的淡血性液体,尿液为全程血尿,继续给予输血小板及冷沉淀,加用抗纤溶治疗,及精心护理,术后第12天,病人血小板为26×109/L,于术后20天血小板恢复正常出院.

  • 从1例病案浅谈对伤寒条文的运用与领悟

    作者:梁旺;曾玲玉

    疾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辨证准确才可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将从一则病案浅谈个人对伤寒条文的临床运用和领悟.

  • 2例Kartagener综合征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辉耀;李军;范奇;王敏彪

    目的 总结Kartagener综合征在临床上的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2例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与结论 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以影像学为依据,无特殊的治疗方法.

当代临床医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