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

江西医药杂志

Jiangxi Medical Journal 강서의약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2238
  • 国内刊号: 36-10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4-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西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李利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

    作者:陶小文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有效安全性。方法100例ASA I-III级年龄18-70岁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C组),羟考酮组(O组),每组均50例。C组术前10min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1mg/kg,B组术前十分钟静脉注射芬太尼注射液1ug/kg。术中麻醉均使用1.5-3mg/kg丙泊酚,睫毛反射消失开始行肠镜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肠镜检查过程中基本生命体征HR、SBP、SPO2的连续动态变化和患者检查过程及苏醒后24h内不良事件(呛咳、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术后躁动),术毕VAS评分和丙泊酚用量。结果 C组患者HR、SBP、SPO2与O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O组术毕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C组异丙酚使用剂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电子肠镜检查术,术中循环稳定,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明显降低,安全性好。

  •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小儿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仁波

    目的:观察分析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卡松粉吸入剂对小儿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56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卡松粉吸入剂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IL-4、IL-6、IL-8、IL-13水平改变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外周血IL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FEV1%,PEF%,外周血IL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小儿哮喘不仅显著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外周血IL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 不同高雄激素血症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特征分析

    作者:段娟;张小林;彭璇;温国亮

    目的:探讨不同高雄激素血症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门诊收治的238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患者高雄激素血症的特点分为4组:A组-单纯高雄烯二酮(AND),B组-单纯高睾酮(T),C组-高雄烯二酮伴高睾酮,D组-正常的雄烯二酮和正常睾酮。同时选取85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E组)。比较高雄激素血症不同表型间体重指数、年龄、内分泌和代谢差异。结果有高雄烯二酮水平(A组和C组)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与正常妇女相比BMI、腰臀比、甘油三酯和空腹胰岛素有差异(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有高雄烯二酮的妇女更容易发生肥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

  • 术毕前静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复苏期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梁小虎;罗小群;周兵

    目的:观察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及对术后疼痛干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方法相同,观察组术毕前30-4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对照组注射同容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注药后及苏醒前、后的MAP、HR变化,苏醒后30min及1h、2h、4h的VAS和RA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期PO2、PCO2、S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每个时点的RASS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1h、2h、4h等时点的RASS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30min时点的评分。对照组需注射曲马朵的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发生寒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毕前静脉注射地佐辛,能有效减轻妇科术后疼痛,血液动力学稳定,对呼吸无明显抑制,寒战发生率低,不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人工气道所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及救治措施探讨

    作者:盛志勇;胡婧亭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套管引起气管食管瘘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案。方法结合2例机械通气患者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资料和复习相关的文献,分析气管食管瘘的高危因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结果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气管食管瘘的病因与气囊压力、压迫时间、呼吸机管道重力压迫气管后壁、套管不稳定活动、气管切开破坏了气管的结构和稳定性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主要有监测气囊压力、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合理镇静等。内镜下钛夹夹闭食道瘘口联合空肠肠内营养支持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结论气管食管瘘是可以预防的并发症,应加强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减轻气管黏膜机械性损伤,避免气管食管瘘的发生。

  • 不同入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颜嵩;张学恒;杨建新;肖世凌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根据适用术式分为前入路组35例和后入路组4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前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高于后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较术前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较前具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后入路手术均能够解除胸腰段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压迫,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合入路方式。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

    作者:陈文华;陈铭君;陈志强;郑剑波;张育鸿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ASAⅡ级或Ⅲ级,NYHAⅠ-Ⅲ级)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C)组,每组30例。 D组于麻醉诱导后在15min内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μg/kg,随后以0.5μg/(kg·h)速度经静脉泵泵注至术毕;C组于麻醉诱导后在15min内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1μg/kg,随后以0.5μg/(kg·h)速度经静脉泵泵注至术毕。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停CPB后10min(T1)、术毕(T2)、术后6h(T3)、12h(T4)、24h(T5)和48h(T6)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样和尿液样本,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并测定患者血清和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同时记录患者术中、术后24h和48h尿量。结果与T0时比较,2组T1-T6时血清TNF-α、MDA均明显升高和SOD活性均明显降低,T5-T6时血清Cr、BUN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1-T6时血清TNF-α、MDA水平均明显降低及SOD活性均明显升高,T5-T6时血清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T3-T6时血清和尿液中KIM-1、NGAL及IL-18水平均明显降低,术中尿量增多(P<0.05)。2组术后24、48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早期肾损伤,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分型的治疗选择

    作者:陈敏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经阴道彩超检查符合CSP诊断标准的42例患者,平均年龄27.6±4.3岁(21-35岁),孕2-9次,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根据彩超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其中:内生型20例,均行药物治疗辅以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外生型22例,行腹腔镜治疗10例,经阴式手术治疗12例。结果内生型成功率为90%(18/20),两例中转开腹妊娠病灶切除术;外生型成功率为86.4%(19/22),其中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0%(9/10),经阴式手术成功率83%(10/12),分别有两和一例转开腹行妊娠病灶切除术。结论CSP的治疗重要的是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根据术前精准的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吉安市中学女生身体意象调查

    作者:饶嘉;王洁萍;刘诏薄

    目的:调查吉安市女中学生身体意象状况。方法通过班级集体施测的方法,采用BMI体象量表(BMI-SMT)对吉安市中学100名年龄为16-18岁的女学生进行调查,同时收集被试的体重、身高等人口学资料,比较不同体重学生对身体意象的自我评价、期望体重及对自身体重的满意度。结果在所调查的100例女中学生中,过瘦组对自身体像的满意度与偏瘦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过瘦组对自身体像的满意度高于另外二组,偏瘦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1例被试自评BMI低于实际BMI,其余均为自评BMI高于实际BMI。过瘦组对自身体像的自评认知偏差与偏瘦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过瘦组对自身体像的自评认知偏差发生率低于另外二组;偏瘦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被试的期望认知偏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自评认知偏差者之间对自身体像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期望认知偏差者之间对自身体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期望认知偏差者对自身体像不满意度明显高于无期望认知偏差者。结论女中学生对自身休形存在歪曲认识及不合理的期望,近一半女生认为自身体重高于实际体重,且对自己体像不满意。

  • 门诊处方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调查

    作者:胡莉荣;刘莉娟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抗肿瘤药物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4月门诊处方5000张,共包括用药治疗8750条,参照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分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抗肿瘤药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用药记录266条,占总处方用药记录3.04%。从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分析,给药剂量和给药频次及适应症占超说明书用药记录发生率的前3位。门诊科室消化系统占的比率较高,其次为胸部肿瘤、乳腺肿瘤、妇科肿瘤及泌尿科肿瘤。从药物种类分析,内分泌药物超说明书用药(50.37%)较高。结论门诊以给药剂量和频次超说明书较多,同时以需要长期用药的抗癌药物超说明书为主。这些药物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风险,需要健立健全超说明书用药规定。

  • 自发性脑内血肿手术中使用自制导向器后对比分析

    作者:刘化文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内血肿显微手术中使用自制导向器后是否能减少脑组织损伤,取得更好的疗效。方法将自发性脑内血肿43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中使用自制导向器,对照组按常规皮层造瘘。术后对两组病人术中脑皮层切开长度,脑内手术操作时间长短,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功能康复时间,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使用自制导向器的患者脑皮层切开固定2cm,脑内手术操作时间缩短,血肿清除率提高,术后再出血率降低,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功能康复时间缩短,两组患者在脑组织保护,术后恢复情况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中使用自制导向器,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对脑组织的损害,使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 小儿手足口病14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华彬;王萍;罗开源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病情轻重及合并症情况,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收治14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人群分布、时间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分期、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为3岁以下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儿童明显高于城市儿童;以夏秋季发病明显;患儿均有疱疹;大部分患儿有发热,重症患儿为持续高热;心肌酶谱异常可见;以轻症病例为主;治愈率高。结论手足口病具有典型皮疹及传染特性,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达到治愈效果。惊跳是重症手足口病例早期识别的主要临床表现。重症病例,特别是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手足口病,应保持高度警觉,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

  • 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镇痛镇静效果探讨

    作者:刘英

    目的:探讨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拔管及镇痛镇静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肌肉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两组患者均常规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肌肉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0.5h分别给予地佐辛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拔管及镇痛镇静效果。结果肌肉注射组患者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静脉注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肌肉注射组患者苏醒后1h、2h VAS评分均略低于静脉注射组,苏醒时及苏醒后1h、2h SAS评分均略低于静脉注射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注射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静脉注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佐辛肌肉注射较静脉注射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临床优势明显。

  • PDCA循环在口腔医院手卫生监测效果中的应用

    作者:应玉瑛;方乐;杨阳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手卫生监测效果中的运用。方法回顾总结2013-2014年本院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手卫生监测效果中的作用及经验。结果2013-2014年,手卫生的依从性由41.9%上升到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57,P<0.05);手卫生洗手的合格率由73.1%上升到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6,P<0.05)。结论在医院手卫生的监测效果和依从性方面,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效果显著。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陈志凌;沈汉超

    目的:研究改良去骨瓣开颅术和传统去骨瓣开颅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标准去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去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3d和7d的颅内压以及GO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d、3d和7d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结论改良去骨瓣开颅术优于传统去骨瓣开颅术,临床需要多加推广。

  • 267例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分析

    作者:吴蔚;万盛华;万宏;朱龙川

    目的:分析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267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病因包括巨细胞病毒性肝炎107例(40.1%)、胆道闭锁50例(18.7%)、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17例(6.4%)、希特林蛋白缺陷5例(1.9%)、胆总管囊肿3例(1.1%)、细菌感染3例(1.1%)、胆管发育不良3例(1.1%)、梅毒2例(0.7%)、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例(0.7%)、乙型病毒性肝炎2例(0.7%)、半乳糖血症2例(0.7%)、药物性肝炎1例(0.4%)、川崎病1例(0.4%)、原因不明69例(25.8%)。1<月龄≤2的患儿多(占56.6%),其次为2<月龄≤3的患儿(占31.1%)。全组男性176例(65.9%),女性91例(34.1%)。男性较之女性,胆道闭锁及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所占比例更低(依次有11.4%vs 33.3%、0.0%vs 2.2%),而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所占比例更高(9.1%vs 1.1%),均有P<0.05。结论在江西省,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以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居首,发病月龄主要集中在1-3月,部分病因具有性别差异,临床诊断时可供参考。

    关键词: 婴儿 胆汁淤积 病因
  • 雷火灸灸足部反射区加中药治疗阳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毅超;周少珺

    目的:观察雷火灸灸足部反射区加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雷火灸灸足部反射区加中药治疗和单纯中药治疗,对两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都取得良好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灸足部反射区加中药治疗阳虚型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效果。

  • 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及纤维根管桩在桩核冠修复的比较

    作者:黄艳阳

    目的:探讨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及纤维根管桩在桩核冠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109颗患牙,按照桩核冠修复所用桩分为根管螺纹桩组(53例)、铸造根管桩组(35例)、纤维根管桩组(21例),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成品根管螺纹桩组成功43颗,失败10颗(18.87%);铸造根管桩组成功27颗,失败8颗(22.86%);纤维根管桩组21颗牙均获得成功。纤维根管桩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螺纹桩组与铸造根管桩组的成功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品根管螺纹桩核冠技术在修复时较为经济、简单,且效果良好,铸造桩核冠操作较为复杂,纤维根管桩修复效果为理想,操作性高。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aVR 导联Q RS 波振幅与脑钠肽的关系研究

    作者:宋梅;黎兰芳;戴喜艳;廖强;石水梅

    目的:研究老年心力衰竭者aVR导联QRS波振幅与脑钠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全科医学科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观察aVR导联QRS波振幅与脑钠肽(brain m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关系。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aVR QRS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患者aVR QRS变化与肢体6导联QRS振幅和呈正相关性(R=0.814,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体质量以及NT-proBNP含量呈负相关性(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相关性(R=0.249,P>0.05)。心力衰竭患者经临床治疗后, aVR导联QRS波振幅增加明显,患者体重及血NT-proBNP下降(P<0.05)。心力衰竭患者aVR导联QRS波振幅增加变化值与患者血清脑钠肽变化值具有相关性(R=0.447,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aVR导联QRS波振幅变化情况结合脑钠肽变化可作为可靠指标评定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穿支超薄皮瓣在四肢皮肤缺损中的运用

    作者:邓小兵;廖忠林;郑竞舟;邓名山;孙华伟;章剑;熊辉;吴林军;朱海燕

    目的:探讨多种超薄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5年8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尺动脉穿支皮瓣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创面126例,缺损面积小1.5cm×2.0cm,大27cm×20cm,66例供区直接缝合,60例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本组126例皮瓣120例完全成活,2例出现血管危象坏死,经清创创面VSD引流及植皮修复,4例皮瓣边缘坏死,清除后拉拢缝合,随访3-6个月,原缺损部位外观及功能均恢复满意,供区破坏小,外观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超薄皮瓣皮瓣质地好,外观美观,对供区破坏小,是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较好的选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上颌窦内提升植骨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3毫米病例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温国胜;魏洪武;郭水根;郑希军;岳丽春;孟展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高度小于3mm,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部垂直骨高度≤3mm的患者接受上颌窦内提升术,利用经修改后的人工种植体支撑上颌窦底黏膜并同期植骨,术后6个月行X线检查。结果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患者上颌窦底部骨高度均增加3-6mm,牙槽嵴顶水平稳定。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骨,近期可取得较好的成骨效果。

  • 围手术期常规使用左卡尼汀促进腹部切口愈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方武华;程建云;何金泉;王维;吴世奎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腹部外科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静脉注射左卡尼汀组),对照组按围手术期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时间1周,每周随访1次,随访时间1月。结果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对照组7/100(7%),治疗组3/100(3%);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对照组8.63d,治疗组7.6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结论围手术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能降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 生鸡内金在治疗乳腺增生病症中的应用和机制研究

    作者:刘元新

    目的:探讨生鸡内金在治疗乳腺增生病症中的应用和机制研究。方法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并夹尾方式激怒大鼠,建立肝郁脾虚证乳腺增生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逍遥散组、逍金组、鸡内金组4组,每组给予相应药物。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30d后,检测比较各组乳房形态和病理改变,以及血液流变学和血清中激素水平。结果给药组都能观察到乳头直径和大小的降低,乳房小叶和腺泡的数量增多和扩张等病理变化的缓解,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的降低以及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素的含量趋于正常水平;其中逍遥散和生鸡内金单独使用疗效相近,两者联合使用效果佳。结论生鸡内金能够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症,和逍遥散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 双源CT 能谱成像技术在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炳亮;李滋聪;廖小清;廖凤翔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对肺内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2例肺内孤立性肿块(恶性肿瘤及良性肿块各41例)的常规CT增强及双源CT增强动、静脉期资料,记录各期CT值及碘含量。组间行t检验,以P<0.05为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无论是动脉期还是静脉期,常规增强的CT值均低于碘基图,差异仅在静脉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组标准化平均碘浓度含量低于良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其鉴别两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良性组和恶性组从40keV到140keV均表现为连续递减趋势,其中两组CT值在动、静脉期的各能量水平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源CT能谱成像单能量图像和碘基图像对肺部孤立性肿块的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大动脉调转术纠治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张盛;明腾;邹勇;涂洪强;王小威;艾凌云

    目的:研究和探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外科手术治疗和临床结果分析。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共完成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术)31例,一期Switch术29例,二期Switch术2例,室间隔完整型大血管错位(D-TGA/IVS)18例,合并室间隔缺损(D-TGA/VSD)13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5h-6M(25±10.3d),体重2.4-6(3.50±1.22)kg。结果全组31例,手术死亡2例均为冠脉畸形,术后早期监护室死亡2例,其余均康复出院,随诊1个月-5年远期无死亡,心脏超声复查恢复良好,肺动脉轻度残余梗阻1例。结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可以通过一期或两期大动脉调转术进行外科手术纠治,在新生儿期及早发现,早期手术,熟练手术精细操作,冠脉动脉移植保证心肌血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围手术期脑卒中23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火有;韩漫夫;肖小华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诊治的围手术期卒中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发生卒中后的影像学改变,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共有23例围手术期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4例(17.4%),脑梗死19例(82.6%)、其中大面积脑梗死10例。手术的性质和类型,高龄,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心房纤颤和既往脑卒中病史是危险因素。经积极治疗后12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变化5例,5例死亡(死亡率21.7%),1例病情危重自动出院。结论围手术期脑卒中并不少见,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

  • 不同气腹压腹腔镜技术对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的影响

    作者:秦章禄;郭朝阳;周兴舰;何德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腹腔镜技术对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A、B、C、D组,每组20例,A组腹腔镜术中气腹压维持在14mmHg;B组腹腔镜术中气腹压维持在12mmHg;C组腹腔镜术中气腹压维持在10mmHg;D组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气腹压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术患者外周静脉血中CEA mRNA及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开腹组比较。结果 A、B、C、D四组比较术前CEA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χ2=0.559,P=0.906);四组比较术中CEA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χ2=0.579,P=0.901);四组比较术后CEA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χ2=1.522,P=0.677);四组术中、术后CEA mRNA表达阳性率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比较(χ2=1.146,P=0.979);A、B、C、D四组术前比较外周静脉血CK20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χ2=0.955,P=0.812);四组术中比较外周静脉血CK20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χ2=1.023,P=0.796);术后比较外周静脉血CK20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χ2=2.083,P=0.555);四组术中、术后外周静脉血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与术前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比较(χ2=0.681,P=0.99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不同气腹压(10-14mmHg)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不增加患者外周静脉血CEAmRNA及CK20mRNA表达。

  • 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艳华;刘冬兰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80例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肝治疗,实验组使用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护肝治疗,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⑴治疗前,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前白蛋白(PA)、拟乙酰胆碱酯酶(PCHE)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实验组TBIL、ALT、AST、GGT、ALP显著低于对照组,PA、PCHE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经疗效评价,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好等优点。

  • 胸腺肽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性研究

    作者:徐如龙;胡媚;王淑梅

    目的:探讨分析胸腺肽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比较入院分期及出院分型等不同病程中患者的越期情况及治疗费用。方法随机将所有HFRS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留取血液标本,统计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按入院分期及出院分型分析统计越期数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分期治疗后HF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发热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D3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CD4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CD8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少尿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D3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CD4绝对值P<0.05及其比值P<0.01,CD8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治疗后分型HF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后分型:中型治疗组和对照组(CD3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CD4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1,CD8绝对值P<0.05及其比值P<0.01);重型治疗组和对照组(CD3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CD4绝对值P<0.05及其比值P<0.01,CD8绝对值及其比值P均>0.05)];分期治疗后越期及费用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期治疗后费用对比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少尿期治疗后费用对比P>0.05;治疗组少尿期治疗后越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分型各组患者病程越期数及费用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型费用对比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重型费用对比P〈0.05;治疗组中型及重型越期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胸腺肽治疗能提高发热期及少尿期出血热病人的CD4数值及所占比例,提高中型及重型出血热病人CD4数值及所占比例,降低中型出血热病人CD8数值及所占比例。

  • 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策略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国忠;胡婷;姚常;黄文军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接受PCI治疗患者的抗血小板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面有无差异。方法连续入选萍乡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期间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120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入选研究组,另外一组患者不接受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入选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信息,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为:快代谢型29例,占48.3%;中间代谢型23例,占38.3%;慢代谢型8例占13.4%。术后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非心脏性死亡、出血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血运重建)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不增加出血事件及非心脏性死亡发生率。

  • MRI 检查在肩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尹建华;尹姗

    目的:评价MRI检查在肩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例肩关节损伤常规MRI检查结果。结果36例病例中,有33例显示肩袖部分或完全撕裂(主要为冈上肌肌腱,占90%),表现为冈上肌肌腱的连续性中断,或在T2WI上出现线性、条状高信号[7];3例显示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表现为肱骨头的完整性局部缺损,T1WI上出现不规则形的低信号, T2WI上出现不规则形的高信号[4],周围软组织挫伤(T2WI上出现片状的高信号),肩袖肌腱中T2WI上出现高信号。结论 MRI检查能清晰显示肩关节的复杂解剖结构,是肩关节损伤的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 肩关节 损伤 MRI
  • 肝细胞癌不典型CT 增强表现及分析

    作者:胡菊林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不典型CT增强表现,以提高我们对肝细胞癌的CT影像学认识。方法作者收集了49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不具有典型CT表现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CT影像资料,对其增强后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49例共发现50个病灶,其中平扫呈低密度48个,呈等密度2个;增强后持续性强化8个,类填充式强化4个,不规则薄环状强化4个,强化不明显34个。结论肝细胞癌不典型CT增强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对于有慢性肝病基础的肝内占位,如CT增强不典型而不能用其他病变很好解释时,应想到肝癌可能,需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HPV-DNA 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林志金;曾宪瑞;王明波;王晓萍;李琼;黄少薇;宋云霓;杨秀珍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变筛查的成年女性病例800例,对所有病例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和HPV-DNA检测,同时做阴道镜的活检,以病理学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者的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共发现阳性病例96例(占12.0%),HPV-DNA检测高危型和低危型感染率,共发现阳性病例107例(占13.38%),两者结果比对发现共同检出阳性病例79例;对上述两者单独检测为阳性的病例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共检出70例,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符合率72.91%,HPV-DNA检测符合率65.42%,两者联合检测符合率88.6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阳性病例中CINⅠ级以下42例,CINⅡ级15例,CINⅢ级10例,宫颈癌3例,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增加(P<0.05);同时,HPV-DNA检查后进行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和HPV-DNA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阳性结果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HMG B1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琳;徐国海;陈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右美托咪定+脓毒症组(DEX组)。CLP组和DEX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DEX组于术后1h腹腔内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溶液40μg/kg,SHAM组和CLP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6h、24h、48h时各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肺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肺组织HMGB1蛋白的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和DEX组各时点大鼠肺组织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与CLP组比较,DEX组大鼠肺组织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DEX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较CLP组减轻。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显著减轻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MGB1表达上调有关。

  • YB-1蛋白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常林林;安云婷

    目的:通过检测Y盒结合蛋白1(YB-1)在正常宫颈、宫颈原位腺癌及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28例宫颈原位腺癌组织及73例宫颈腺癌组织中YB-1蛋白的表达。结果⑴YB-1蛋白在三组宫颈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宫颈和宫颈原位腺癌组织中主要为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57.14%;而在宫颈腺癌组织中主要为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6.3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YB-1蛋白阳性表达全部定位于细胞质,其中宫颈腺癌组织中出现合并细胞核阳性表达细胞。⑶宫颈腺癌组织中YB-1蛋白表达与FIGO分期(P=0.015)、肿瘤直径(P=0.016)、间质浸润深度(P=0.046)及淋巴结转移(P=0.030)相关;而与患者年龄(P=0.067)、有无脉管癌栓(P=0.059)及宫旁浸润(P=0.587)无关。结论 YB-1蛋白过表达与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相关,通过检测YB-1蛋白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有望为宫颈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一个新指标。

  • 鼻咽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作者:李鹰飞;丁剑午;黄龙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鼻咽癌组织中PD-1的表达,收集对应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随访得到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D-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吸烟可能有关。经常规放化疗后,相比PD-1阳性鼻咽癌患者,PD-1阴性鼻咽癌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无明显差异(P=0.191),总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02)。结论鼻咽癌组织中PD-1的检测对鼻咽癌患者预后及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防治进展

    作者:吕婧;龚锦文;汪恬(综述);李弼民(审校)

    肝纤维化及再生结节对肝窦及肝静脉的压迫导致门静脉阻力升高,门静脉血流受阻,从而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力升高并伴有侧枝循环开放,侧枝循环的开放以食管胃静脉曲张为常见。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死率高,其出血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相关研究表明,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相关[1]。约80%-9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胃静脉曲张,且曲张静脉每年以7%的速度形成及发展[2],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治疗上的进步显著降低了其出血死亡率,但其死亡率仍高达20%[3]。因此,对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积极防治尤为重要。目前其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目的主要包括预防曲张静脉的形成即一级前预防,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首次出血即一级预防,控制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即二级预防[4]。本文就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 过敏性鼻结膜炎治疗的研究现状

    作者:罗红强(综述);罗兴中(审校)

    过敏性鼻结膜炎(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ls, ARC)是临床上对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rhinoconjnnctivitis,AC)伴发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统称,即同时满足过敏性结膜炎和过敏性鼻炎两个疾病的诊断,即可诊断为过敏性鼻结膜炎[1、2]。“过敏性鼻结膜炎”这一概念于2002年正式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 ARIA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的指南之中。该病的本质是眼部结膜和鼻结膜共同对外界过敏原的超敏性免疫反应。

江西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