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

江西医药杂志

Jiangxi Medical Journal 강서의약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2238
  • 国内刊号: 36-10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4-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西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李利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肝脏炎性假瘤5例诊治分析

    作者:陆超

    目的:总结肝脏炎性假瘤(IPL)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例IPL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3例误诊为肝癌,其中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IPL,1例位于肝门部肿块经B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IPL;1例诊断为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但不能除外肝癌,经病理证实为IPL;1例经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IPL。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局部切除3例,右肝后叶切除1例,左半肝切除1例。所有病例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存活,未发现有复发灶。结论 IPL病因未明,其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缺乏特异性,B超和CT对IPL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其预后良好,目前尚无复发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报道。

    关键词: 炎性假瘤 肝脏
  • 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8例体会

    作者:袁红新;张缤迎;宋振海;宋兴国;龙波;高峰

    目的:总结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6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消失,均治愈,无脑组织损伤、出血、复发、癫痫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而有效的首选方法。

  • 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

    作者:潘先发;吴志兴;吴煜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4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1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对照组70例,使用常规机械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氧分压,降低其二氧化碳分压,改善呼吸功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两种不同剂型的窝沟封闭剂的防龋效果比较

    作者:万莉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剂型的窝沟封闭剂的临床防龋效果。方法根据自愿随机选择7-8岁儿童200例800颗健康的第一恒磨牙,采用自身双侧对照法进行窝沟封闭,比较两种剂型操作时间,随诊2年,复查其封闭情况,比较两种窝沟封闭剂型保留率和龋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操作时间有显著性差异,1年内两组保留率与龋病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2年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不影响其防龋效果的前提下,采用针剂型材料较传统的瓶装材料,可以减少操作时间和用量,提高其保留率。

    关键词: 防龋 窝沟封闭 剂型
  • 优化高效液相法快速测定血清中氨茶碱的血药浓度

    作者:邓利娟;李为洲;肖学秀;童向霞

    目的:优化高效液相法快速测定血清中氨茶碱的血药浓度。方法以6%高氯酸溶液为蛋白沉淀剂,以12%醋酸铵溶液为中和剂,色谱柱为Kromate C18(5μm,4.6×250mm)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4:86,V/V),柱温4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5nm。结果氨茶碱在5.46-24.18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大于101.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2.11%。结论经过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简单快速、稳定地测定血清中氨茶碱的血药浓度,能满足临床监测的要求。

  • 储液囊植入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的临床观察

    作者:叶琳;张齐龙

    目的:探讨储液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的疗效。方法15例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患者行储液囊植入,术后经储液囊注药及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结果15例患者有效7例,无效8例,其中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有效率85.7%(6/7),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有效率12.5%(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储液囊植入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进脑积水,配合脑室注药,能有效控制交通性脑积水的发展,预后与脑积水程度、术前患者GCS评分,结核性脑膜炎分级相关,GC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

  • 拉米夫定及恩替卡韦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相关性HBV再激活的对照研究

    作者:谭英;吴惠芳;邹萌丽;潘汉诚;胡志平;吴锦瑜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在预防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HBV再激活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合并HBV感染的NHL68例患者纳入研究,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在接受化疗同时服用拉米夫定,B组在接受化疗同时服用恩替卡韦(B组)。两组均第一次化疗前常规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其后每个化疗周期前和化疗后l周检查肝肾功能。比较两组乙肝病毒再激活率、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化疗延迟及肝衰竭死率等指标。结果B 组乙肝病毒再激活率低于A 组(6.60%vs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损害情况方面,B肝功能损害总发生率低于A 组(45.71%vs15.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B组肝功能损害仅为I 度、Ⅱ度,无Ⅲ度、Ⅳ度发生,A 组Ⅲ度、Ⅳ度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5.71%、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因乙肝病毒再激活所致肝功能异常而化疗延迟的发生率分别为8.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HL 并HBV 感染患者,恩替卡韦的乙肝病毒再激活率、肝功能损害总发生率、肝炎突发率更低,因此,恩替卡韦能更好地预防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 HBV 再激活。

  • 阿司匹林肠溶片在门脉高压症术后早期应用的研究

    作者:汪建辉;杨丽;熊晓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门脉高压症术后早期应用预防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我院2013-2014年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脾切除术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门脉高压术后血小板升高≥500×109/L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5g/d作为对照组;门脉高压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100-300×109/L)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5g/d作为实验组。统计两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例数。结果实验组术后形成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术后动态监测血小板总数、常规彩超检查及早期阿司匹林肠溶片行抗凝祛聚疗法是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 根尖囊肿根管外科手术与单纯根管治疗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忠安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根管治疗与根管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根尖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根管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外科手术组的痊愈率为89.66%,而单纯根管治疗仅为58.0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56%单纯根管治疗只有80.64%,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外科手术法治疗根尖囊肿比单纯根管治疗疗效更短,治愈率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输尿管结石手术中不同型号双J管的应用体会

    作者:黄绍明;周小青;张国辉;赖吉安;杨斌;殷青辉;曾祥泰;李才胜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留置不同型号(F6、F4.5)双J管对碎石排出的影响。方法对23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将符合入组条件患者随机分为留置F6双J管组和F4.5双J管组,比较两组术后碎石的排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碎石排出情况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输尿管结石术中明显有碎石情况下选用小号双J管更有利于碎石排出。

  • 右美托咪定用于脑瘫患儿周围神经缩窄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晶;张春霞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脑瘫小儿周围神经缩窄术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择期行周围神经缩窄术的脑瘫小儿,ASAⅠ-Ⅲ级,年龄3-11岁,男22例,女14例。采用随机数值表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8例。 D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诱导后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7u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C组静脉泵注等体积生理盐水至手术结束。分别于入手术室时(T1),神经根刺激即刻(T2)和手术结束后2h(T3)记录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观察并记录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异丙酚使用量。并于T1,T2和T33个时刻点抽取患者静脉血监测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水平。结果两组患儿T1-T3时刻点的HR、MA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比较,D组T2、T3时刻的血清s-100β和NSE浓度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刻,两组患儿血清s-100β和NSE浓度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较,D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丙泊酚使用量明显小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脑瘫小儿周围神经缩窄术,可以减低患儿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和丙泊酚用量,降低血清中s-100β和NSE浓度,具有脑保护作用,安全有效。

  • 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

    作者:张淑兰;刘藕根;刘志刚;梁斌慧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左下腹、腰臀及大腿红斑、水疱伴疼痛10d”于2013年12月8日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出现散在水疱,局部疼痛明显,水疱逐渐增多,发展至整个左大腿、臀、腰及左下腹。于当地诊所就诊(用药不详),疗效欠佳,红斑、水疱逐渐增多,并融合成片。既往有“恶性淋巴瘤(具体分型不详)”病史7年,且间断化疗;“活动性乙肝”病史7个月,一直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查体:体温36.8℃。双颈部、腋窝及左侧腹股沟触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左下腹、臀、腰及左大腿见弥漫性炎性红斑,其上见群集性水疱、大疱、血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局部触痛阳性(见图1,2)。入院后第2d天左颈部出现散在绿豆大小红色丘疹,第3d夜晚起开始出现高热,高体温达40℃,白天低热,左颈部、耳旁及左头皮出现散在簇集性绿豆大小丘疹、水疱,全身其他部位出现散在绿豆大小丘疱疹,周围有红晕(见图3-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4.73×109/L,N66.2%,L22.8%;尿液分析、粪便常规+潜血、血HIV、肝肾功能、电解质、心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甲胎蛋白1.9ng/ml(0.0-8.1),癌胚抗原0.83ng/ml(0.0-5.0),铁蛋白404.2ng/ml (22.0-322.0),糖类抗原1995.17u/ml (0.00-37.07);免疫球蛋白 IgG14.4g/L
      (7-16),免疫球蛋白IgA0.66g/L(0.7-4),免疫球蛋白 IgM2.95g/L (0.4-2.3);乙肝六项:HBsAg、HBeAb、HBcAb、HBVPreS1均阳性。诊断:泛发性带状疱疹。给予膦甲酸钠氯化钠针3.0g,2次/d抗病毒,甲钴胺营养神经,加巴喷丁止痛,核糖核酸及胸腺肽调节免疫,免疫球蛋白2.5g/d,连用3d。上述治疗8d后水疱、大疱基本干涸,但仍有低热。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泛发 个案
  • 近视眼角膜形态与眼压关系的研究

    作者:熊公平;刘维锋;李颖洁

    目的:探讨近视眼不同年龄、不同角膜曲率、不同角膜厚度对非接触眼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7-40岁门诊近视患者490眼,通过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获取中央3mm角膜曲率、中央2mm平均角膜厚度,非接触眼压测量值获取平均眼压值;按年龄分为青少年为1组(7-18岁)和成年为2组(18-40岁),按不同角膜厚度分为A组(419-455μm)、B组(456-491μm)、C组(492-527μm)、D组(528-563μm)、E组(564-599μm),在不同角膜厚度组内按不同角膜曲率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a组(7.34-7.57 mm)、b组(7.58-7.81 mm)、c组(7.82-8.05 mm)、d组(8.06-8.29 mm)。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角膜厚度、不同角膜曲率对眼压的影响。结果1组、2组眼压分别是(15.55±2.95)mmHg、(15.19±2.44)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P=0.16);不同角膜厚度眼压分别是:A组:(14.16±2.37)mmHg、B组:(14.25±2.45) mmHg、C组:(14.65±2.46)mmHg、D组:(15.71±2.47)mmHg、E组:(17.21±3.14)mmHg,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4、P=0.00),LSD两两比较:A、B、C组与D组与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角膜厚度A、B、C、D、E组内不同角膜曲率亚组内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中央3mm角膜曲率对非接触眼压值无影响;527μm以内角膜厚度对非接触眼压值无影响,527μm以上角膜厚度增加、非接触眼压值增加。

    关键词: 近视眼 角膜 眼压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俊

    目的:观察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DF)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58例D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均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给予神经营养药,皮肤溃破者给予局部清创、引流、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对照组给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65.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P<0.01);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完成规定疗程。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能够显著改善DF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脐带穿刺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1例

    作者:王欣荣;刘艳秋

    经腹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简称脐带穿刺,是妊娠中晚期在超声引导下经母体腹壁穿刺采集胎儿脐带静脉血的技术。随着超声诊断及产前筛查技术的发展,脐带穿刺在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脐带穿刺术要求高,目前许多医院开展受限。[1]我院产前诊断中心率先开展此项技术并成功诊断唐氏综合症1例,现报道如下。

  • HC可视喉镜在院内急救气管插管的应用

    作者:宋志平;曲良超;刘志毅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院内急救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院内急救气管插管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H组使用HC可视喉镜插管,M组使用Macintosh直接喉镜插管,比较两组声门暴露,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损伤率,插管过程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H组声门暴露更好(P=0.021),H组插管时间(16.33±6.58)s短于M组的(25.65±11.75)s(P=0.020),H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94%比M组的75.76%更高(P=0.039),H组插管损伤发生率12.12%低于M组的33.33%(P=0.040),H组插管过程中氧饱和度低降至(87.39±2.19)%高于M组的(85.61±2.91)%(P=0.006)。结论HC可视喉镜声门暴露好,插管时间短,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损伤小,插管过程中缺氧程度小,在院内急救气管插管方面优于普通喉镜。

  • F20单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I期)联合第五代混合动力系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价值

    作者:黎源;彭卫华;刘云;刘军华;方谦;张中华

    目的:探讨F20单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I期)联合第五代混合动力系统(EMS)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9月份以来,利用第五代EMS及F18李氏新型微创肾镜对36例结石性脓肾进行经皮肾穿刺(I期)治疗,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肾盂单个结石14例,多发性结石7例,铸型结石7例,结石直径1.5cm至5.6cm,均存有梗阻,所有患者均采用经B超引导穿刺建立F20单通道途径取石,患者在行经皮肾穿刺时均抽出脓性尿液,尿液均送培养及药敏试验,穿刺成功后,置入Safe TJ导丝,将通道一步扩至F20,留置导管鞘做工作通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先尽量吸尽肾脏脓液及结石表面脓苔,行I期碎石取石,手术时间(40±25)min。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及肾盂单个结石14例,I期取净20例(20/22),结石取净率90.9%;肾脏多发结石及铸型结石取净10例(10/14),结石取净率71.4%,I期总取净率(30/36)为83.3%,剩余6例结石残留者4例行II期原通道取净结石,2例经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高热,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结论选用F20单通道联合第五代混合动力系统(EMS)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结石性脓肾安全、有效、经济。

  • 脓肿清除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鲍剑峰;米明珊;梁小弟;杜鹏;彭兴国

    目的:观察脓肿清除治疗脊柱结核伴椎旁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住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且无神经症状脊柱结核患者218例,其中男135例,女83例,年龄14-68岁,平均年龄36.7岁,颈椎结核14例,胸椎结核76例,腰椎结核84例,颈胸段10例,胸腰段34例,观察脊柱结核脓肿的流注情况,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脓肿清除方法治疗,术后复查CT观察脓肿清除状况。结果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脓肿清除,术后CT检查示脓肿清除彻底。结论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清除脓肿,持续引流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经皮肾镜治疗对肾结石合并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黄春华;阿巴拜克尔·吾布力

    目的:对应用经皮肾镜技术对合并患有单纯性肾囊肿的肾结石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合并患有单纯性肾囊肿的肾结石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皮肾镜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肾结石合并单纯性肾囊肿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总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皮肾镜技术对合并患有单纯性肾囊肿的肾结石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低剂量硼替佐米治疗老年性多发性骨髓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方静;吴雅利;邢卫平;邱元芝;王晓莉;聂磊;何静;朱烨

    1病例资料患者,男,81岁。2013年4月因肺部感染入院,入院后无骨痛等症状,常规检查中发现血清球蛋白明显升高,达57.3g/L,血清白蛋白减低至33.2g/L,血清IgA为61.20g/L,IgG、IgM均正常,尿轻链70.90mg/L(正常值0-3.9mg/L),肌酐、尿酸正常,尿素氮略高,骨髓细胞学检查发现骨髓瘤细胞23%,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IgA型”,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冠心病史,家属起初拒绝化疗及靶向治疗,4个月后肺部CT平扫发现右侧肋骨骨质破坏,逐步出现骨痛症状,此时尿轻链达3250mg/L,开始给予硼替佐米+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硼替佐米1.0mg/m2,地塞米松20mg,使用时间为第1d,4d,8d,11d,21d为一疗程,共进行了4个疗程,期间未出现消化道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曾出现血小板减少,给予机采血小板输注后好转,复查尿L-轻链289mg/L、IgA3.89g/L,复查骨髓细胞学检查达基本缓解,骨痛明显缓解,后因基础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导致的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死亡。

  • 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继勇;周裔忠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的收缩能力功能减退,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有报道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中疗效确切[1]。目前国内著名的长期从事中药药效领域研究的专家认为参附注射液具有增加心输出量、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多方面的功能[2]。本文笔者报道了在临床中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60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邓兴誉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水英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和观察组(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液黏滞度,纠正心力衰竭。

  • 锁骨钩钢板治疗成人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晓军;谢雪华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成人锁骨远端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将86例锁骨远端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效果好、骨折愈合快、并发生少等优点。

  • CT在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中指导意义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劼;吴裕臣

    目的:评价CT在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0例,用CT机对头颅进行扫描,根据有无颅内病变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再随机分为A、B两个实验组,A组予以立即终止妊娠,B组和对照组予以期待疗法。对两个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终止妊娠的时间、围产儿结局等进行比较。结果⑴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A组与B组相比,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子痫、视网膜脱落、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受损、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DIC)有显著性差异(P<0.05)。⑵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A组与B组相比,围产儿结局(体重、FGR、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头颅CT检查有助于发现颅内病变,对于指导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挽救母婴生命,同时能改善围产期结局,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 舍曲林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晓皮;杨应国;徐和平;刘晖;熊涌;胡科兵;黄之前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原发性早泄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盐酸舍曲林片50mg,每天1次,晚饭后服;他达拉非片5mg,每天1次,睡前1h服。对照组口服他达拉非片5mg,每天1次,睡前1h服用。疗程2个月。指导患者治疗期间进行规律的性生活,每周1-2次,并做好性生活日记。治疗前后行IELT测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治疗期间不予以心理暗示和行为治疗,不服用其他相关药物。结果两组治疗后IELT、患者满意度、配偶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常见不良反应有鼻塞、颜面潮红、头晕,未经特殊处理,症状均自行缓解。结论舍曲林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原发性早泄安全有效。

  •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72例临床分析

    作者:熊玉红;邓爱花;宗佩兰;卢洪洲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7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全身症状明显,常有淋巴结肿大(浅表或纵膈或腹腔淋巴结),往往是多种结核病类型重叠,影像学表现肺部阴影无明显好发部位,痰检、结核抗体、T-SPOT及PPD试验阳性率均偏低,诊断困难,结核病大多出现在艾滋病患者出现其他机会性感染之前,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极低的患者常常有多种机会性感染并存,且HAART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免疫重建结核病,治疗难度大。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传播,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和转归,延长患者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

  • 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评估

    作者:魏丹

    目的:探讨高频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五个维度即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志减退、兴趣/社交缺乏和注意缺陷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服用稳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剂量保持8周以上者)但仍存在显著阴性症状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使用经颅磁刺激治疗,另一组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使用经颅磁刺激伪治疗。治疗前、后通过使用SAN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与伪刺激治疗组相比,经颅磁刺激组患者治疗后SAN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减少(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SANS量表的五个维度评分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高频经颅磁刺激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其中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志减退、兴趣/社交缺乏和注意缺陷等五个维度均具有显著改善。

  • 盆底康复治疗预防曼氏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作者:赖慧超;吕岚;刘琼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预防曼氏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妇科行曼氏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将术后不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术后补充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纳入实验组,行对比研究,观察子宫脱垂的复发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住院天数比较,P均大于0.05,两者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0,对照组术后未补充后续治疗,发现有近15%的复发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术后恢复状况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盆底康复治疗预防曼氏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蒋伟;黄春;耿承芳;周洁

    目的:评价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在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过敏性皮肤病中过敏原检测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提供的36大类近千种常见过敏原样本的快速筛查或患者提供的可疑过敏原,对经采用规范性治疗方法,规则治疗4周以上,无明显效果或病情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212例,过敏性紫癜54例,进行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结果2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位居前5位的是:粉尘螨、蛋白、、糖、小麦麸、花粉;5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过敏原位居前5位的是:细菌、虾、蛋白、花粉、药物。212例慢性荨麻疹和5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10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73.11%和74.07%。结论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过敏原检测种类多,覆盖面广,疗效明显,无试剂消耗,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无痛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琼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保守性手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ems保守性术后患者采用放置LNG-IUS(商品名:曼月乐),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情况、血清CA125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情况。结果49例妇女均顺利放置了LNG-IUS,其中46例完成了随访。LNG-IUS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的疼痛强度评分分别为2.73±0.55、1.35±0.32、0.66±0.22、0.31±0.16和0,放置后3、6、12个月痛经评分与放置前比较均下降(P<0.05)。46例患者FSH、LH和E2水平放置前后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CAl25由放置前的(45.2±14.1)U/ml降为放置后的(21.9±15.6)U/ml,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有3例出现点滴出血、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等,均无法耐受,于放置3个月后取出;9例出现乳房胀,在放置LNG-IUS 2-3个月后消失;5例体重增加。截至随访结束无病例复发。结论 LNG-IUS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术后的巩固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对体内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为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方法。

  • 整形外科缝合技术Ⅰ期修复面部外伤的效果探讨

    作者:董鸣

    目的:评价应用整形美容外科的原则和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手术和美容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外科、急诊科收治的136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外患者,均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在彻底清创止血后,修整伤口,无张力精细缝合;对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皮瓣转移修复术。伤口愈合后,随访3-18个月评价手术效果和美学效果。结果136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急诊患者,应用整形美容原则和技术处理,所有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其中17例行移植皮瓣均成活,无感染、血肿及皮瓣坏死等情况发生;并术后随访3-18个月,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结论在面部外伤的急诊处理中,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能够大限度地修复伤口,恢复面部形态,达到修复、美容的目的。

  • 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应用诺雷德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吕向荣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应用诺雷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85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摘除术,对照组39例患者术后给予口服孕三烯酮胶囊,观察组46例患者术后给予皮下肌注诺雷德,对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激素水平及复发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78%)高于对照组(66.67%)(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的E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复发率(19.57%)明显低于对照组(41.03%)(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再给予皮下肌注诺雷德用于临床治疗卵巢囊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六味地黄丸辅治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

    作者:李征锋;陈乔;何红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辅治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50例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六味地黄丸,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8%;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DA、NE含量降低、ACTH和CORT升高、IL-1、IL-6、TNF-α含量下降、CD4+、CD8+及NK细胞数量上升(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状态有关。

  • 逆行性牙髓炎采用派丽奥辅助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冯冬雄

    目的:分析派丽奥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0月接诊的80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派丽奥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则为77.50%(31/40)。结论派丽奥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相较于常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值得借鉴。

  • 双氧水配合甲硝唑液在女性不孕患者中的诊治价值

    作者:刘丽珍;李莉莎;甘海英;林琼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双氧水配合甲硝唑混合液行子宫输卵管通液在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8例不孕女性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双氧水混合液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比较两组子宫输卵管通畅度诊断及术后再通情况、怀孕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能对子宫输卵管通畅度做出诊断,两组无差异(P>0.05);试验组对输卵管再通及怀孕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氧水混合液对女性不孕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确切,输卵管再通率高,术后怀孕率高。

  • 术前慢性病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疗效的影响

    作者:江平频;张新武;付桂莲

    目的:探讨术前慢性病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术前是否合并慢性病分为观察组(36例,术前合并慢性病)和对照组(20例,术前无慢性病),对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失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6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合并慢性病是影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临床应重视术前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眼用热敷器辅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观察

    作者:罗能明;龚巧珠

    目的:观察在传统治疗基础采用眼用热敷器辅助热敷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与住院眼科收治的138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每天阿昔洛韦(acyelovir,ACV)眼水点眼5-7次/d,更昔洛韦眼凝胶滴眼,2次/d;使用角膜修复剂(贝复舒眼水、眼凝胶)及广普抗菌素眼水、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板兰根冲剂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我院罗能明副主任医师发明的专利产品眼用热敷器(专利号:ZL 200420069145.9)对病眼进行热敷辅助治疗,每天热敷5-7次,每次20min。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视力、治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采用眼用热敷器辅助热敷治疗HSK,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烟酸缺乏症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万秀

    1病例报告患者男,67岁。因四肢红斑、脱屑、干燥伴灼热感1个月余,加重5d,于2013年8月6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个月前双前臂伸侧出现红斑,无痛痒。当地卫生保健站以“皮炎”间断治疗,用药不祥,无明显效果。红斑逐渐变成暗褐色,呈焦痂状,干燥并裂纹,如树皮样。继之双小腿也出现类似皮损。5d前日晒后皮损加重,双小腿大片红斑上出现大疱,并有灼热和痒感。患者近1年来,经常头晕、乏力,手足发凉、偶有麻木感。食欲欠佳,大便3-4次/d,但无恶心、腹痛等不适。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无遗传性疾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否认服药史,无食用野菜、芹菜、香菜等蔬菜史。患者嗜酒50余年,每天150ml,独居8年,饮食简单,素食为主。偶尔吸烟。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颈部V形区红褐色斑片;双前臂伸侧红斑,边缘红褐色,粗糙并脱屑,境界清楚,似一道镶边(图1);双小腿红褐色斑片,左侧红斑上有3个直径1.5cm左右紧张水疱,尼氏征阴性,右侧表面有部分轻度角化(图2)。唇干,舌红光滑似牛肉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2.6×109/L,红细胞4.2×1012/L,血红蛋白99g/L,血小板
      110×109/L;血生化示肝功能总蛋白62.5g/L、白蛋白34.4g/L、CRP157.40mg/L。尿、粪常规正常,尿卟啉定性试验阴性。诊断:烟酸缺乏症。治疗:口服烟酰胺200mg,3次/d;复合维生素B和富马酸亚铁各2片,3次/d;叶酸5mg,2次/d;外用炉甘石洗剂2次/d。嘱患者避光,高蛋白饮食,禁酒。20d后复诊,皮损颜色变淡,大便次数减少,食欲增加,头晕、乏力、手脚发凉现象减轻。舌体、舌苔恢复正常。继续服药2个月余痊愈。

  •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膀胱镜检查的效果比较

    作者:温丽娟;张杰;张瑛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患者膀胱镜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膀胱镜检查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组(ER组)、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组(ES组)、单纯依托咪酯组(E组),每组30例。 ER组静注瑞芬太尼1μg/kg,1min后静注依托咪酯0.3mg/kg;ES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3min后静注依托咪酯0.3mg/kg;E组单纯静注依托咪酯0.3mg/kg。记录3组麻醉前(T0)、麻醉后1min(T1)、入镜时(T2)、术毕30min时(T3) HR、MAP变化;观察术中肌颤、体动、低氧血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结果与T0比较,E组在T2 HR和MAP增加(P<0.05);与E组比较,ER组和ES组的肌颤、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3组间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E组比较,ER组和ES组的患者及术者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单纯依托咪酯麻醉均能满足老年患者膀胱镜检查,安全性较好。但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术后副作用较少,满意度更高。

  • 股疝8例误诊分析

    作者:马魏

    目的:分析股疝的误诊原因,总结股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例误诊的股疝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误诊为腹股沟斜疝4例,脂肪瘤2例,腹股沟淋巴结炎1例,腹股沟淋巴结结核1例。结果对3例有嵌顿症状的患者行急症手术,另5例行择期手术。手术方式均为高位结扎疝囊后行McVay修补术,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股疝多无典型的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腹股沟斜疝、脂肪瘤、髂腰部结核性脓肿、腹股沟淋巴结炎等病。如确实诊断困难,可行超声检查。

    关键词: 股疝 误诊
  • 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余春富;温子欢;姚思思

    目的:比较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加空心拉力螺钉、锁定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8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加空心拉力螺钉治疗60例,锁定钢板治疗66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50例。对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6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36个月,3组内固定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骨折分型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对于稳定型骨折3种内固定方法均可,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应优先选择髓内固定。

  • 十二指肠癌79例预后分析

    作者:刘波;钟明艳;马熙天;李玲

    目的: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预后因素,从而提高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年5月22日-2010年10月1日十二指肠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分析预后总生存,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类型、肿瘤大小、有无化疗、发病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方式、血清CEA、血清CA199与总生存(OS)关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预后相关因子(P<0.05)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预测十二指肠癌独立预后因子。结果在总生存方面,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7%、84.8%、73.1%、59.4%、38.6%;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血清CEA、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方式是其不良预后独立因子。结论性别、血清CEA、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切除方式影响十二指肠癌预后。

  • 硬质气管镜结合电子支气镜在大气道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冯剑雄;陈中书;罗江波;殷塔耀;凌东进;张学钰;施天生

    目的:评估电视硬质气管镜结合电子支气管镜在大气道疾病的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11月我院行硬质气管镜结合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大气道疾病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5(32-76)岁。病变位于气管4例,隆突3例,右主支气管3例,右中间支气管3例,右上支气管3,左主支气管2例,左上支气管2例。全麻下电子气管镜引导硬质气管镜插管法插管,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治疗方式:窄蒂的良性肿瘤行内镜下完全切除;恶性肿瘤,内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固、微波、冷冻等措施气道疏通;支气管结核,氩刀清除肉芽组织后冷冻。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0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并发症较少。良性肿瘤2例,1例为错构瘤,1例为纤维瘤;恶性肿瘤10例,其中腺样囊性癌1例,其他类型气管、支气管肺癌9例;其他良性疾病8例,包括气管、支气管结核6例,肉芽肿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20例患者中13例梗阻程度明显改善,气促症状明显缓解,5例有所改善,1例无效果,1例失访。6例伴有肺不张的患者,术后5例肺复张。结论电视硬质气管镜结合电子支气管镜在大气道疾病的介入治疗安全、效果好、见效迅速,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小宁;杨剑;卞伟钢;陈海婷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老年性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5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老年晚期胃癌,采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如果病灶缩小或稳定则继续化疗,直到病情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化疗。按WHO标准评价疗及毒副反应。结果有效率56%,其中CR1例(2%),PR27例(54%),NC21例(42%),PD1例(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7.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主要的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和肝功能损害。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老年性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家属参与糖尿病教育及自我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临床指标的影响研究

    作者:叶朝阳;刘莉娟;黄文丹;张志强;刘双;王明芳

    目的:建立家属参与的糖尿病教育新模式,了解新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江西省萍乡市九龙社区2011年1月-2013年12月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家属参与组(59例)和自我管理组(103例),监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的体重指数(BMI)、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家属参与组在体质指数、Cho、TG、HDL-C、LDL-C、GLU、HbA1c指标优于自我管理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以医生为管理者及施教者、患者家属为督促者、2型糖尿病本人为自我管理者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预后有良性促进作用。

  • 81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世云;戴薇

    目的:了解赣州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2月临床分离的81株肺炎链球菌病区分布,并用VITEK2-compact上GP卡鉴定和GP68卡检测药敏。结果81株肺炎链球菌来自痰标本61株,血7株,脑脊液2株,鼻咽拭子4株,分泌物7株。81株肺炎链球菌对13种抗生素耐药性:青霉素48.2%;头孢曲松22.6%;头孢噻肟30.4%;亚安培南11.3%;左克1.8%;莫西沙星0;氧氟沙星3.8%;复方新诺明66.1%;红霉素92.2%;利奈唑胺0;万古霉素0;氯霉素5.6%;四环素78.2%。结论本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已很严峻,提示在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监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十分必要;对耐青霉素的链球菌可根据耐药结果选用合理抗生素。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 影像学综合检查对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诊断的意义

    作者:宋尚龙;段早辉;叶义;吴春江;林国刚;毛青青

    目的:探讨综合医学影像检查对SAPHO(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APHO综合征影像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52岁,X线5例,CT 5例,MR 3例,骨扫描5例。结果 X线1例为第一肋软骨骨质硬化,5例CT均显示胸骨柄骨质破坏及硬化,2例骶髂关节骨质侵蚀,1例腰椎骨桥形成;3例MR胸骨柄骨髓水肿;5例骨扫描胸骨、胸锁关节、胸腰椎及骶髂关节放射性浓聚。结论多骨受累是其影像特点,骨扫描对SAPHO综合征敏感,对发现全身无症状关节病变具有很大的优势。

  • 硬化型肝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作者:欧阳锋;晏飞虎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对硬化型肝癌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硬化型肝癌的CT影像特征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硬化型肝癌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行动脉期25-30s、门脉期55-60s、延迟期3-4min扫描,分析其CT影像特征。结果 CT平扫均见不均匀低密度无包膜病灶,病灶大径1.8-6.3cm,平均4.7cm,边界清晰或模糊;增强扫描3例动脉期病灶边缘呈不规则、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不规则结节状强化或向心性强化,5例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或内部出现不同程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边缘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和(或)内部不规则的分隔样强化。结论硬化型肝癌诊断困难,CT影像表现特征以无包膜、早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延期强化为主,CT增强扫描结合MRI有助于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 IL-4和IL-5在慢性鼻-鼻窦炎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向维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5(IL-5)在鼻窦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ElivisionTM 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本院35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手术前、后1周、术后4-6周、术后8-10周鼻窦黏膜病理组织中IL-4和IL-5的表达,以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上颌窦口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检测其表达与临床关系。结果患者术后1周IL-4和IL-5表达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4-6周IL-4和IL-5的表达达高值,均较术前和术后第1周明显升高(P<0.01);术后8-10周IL-4和IL-5的表达降低,IL-4和IL-5的表达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 IL-4的表达较术后1周稍高,IL-5的表达较术后1周明显降低(P<0.01),IL-4和IL-5的表达较术后8-10周明显下降(P<0.01)。结论炎症细胞因子IL-4和IL-5在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CRS病变的转归有密切相关。

  • 缺氧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IF-VEGF-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黄萍;左荣;熊欢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中HIF-VEGF-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培养HMVEC细胞,低氧培养箱制备HMVEC缺氧模型,正常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MVEC中HIF-1α及Notch-1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氧组和对照组细胞中Notch1蛋白表达分别为2.07±0.16和0.91±0.04,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IF-1α蛋白表达缺氧组为2.53±0.19,对照组为0.67±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清液中VEGF表达量为50.04±5.92 ng/L,缺氧组上清液中VEGF表达量为238.04±19.29 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可上调HMVEC细胞中HIF-VEGF-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此可能与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性损伤后诱导的血管新生有关。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文龙;舒维;谢姝;汤旭惠;周从阳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PQ中毒组(B)、小剂量UTI治疗组(C)、中剂量UTI治疗组(D)、大剂量UTI治疗组(E),每组10只。 B、C、D、E组大鼠采用PQ一次性灌胃染毒法(80mg/kg)复制PQ中毒肺损伤模型,A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0min后,C组腹腔注射UTI100KU/Kg,D组腹腔注射UTI300KU/Kg,E组腹腔注射UTI600KU/Kg,A、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h后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蛋白含量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 C、D、E组和B组比较,大鼠血清MDA、SOD浓度,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C、D、E组之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UTI对急性PQ中毒大鼠过氧化损伤具有较强保护作用。

  • 质膜修复蛋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吴承真;郑丹;邹敏芸

    目的:探讨质膜修复蛋白(Dysferl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妊娠者30例(对照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30例(实验组)胎盘组织中Dysferlin的表达,探讨dysferlin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结果 Dysferlin在实验组胎盘组织中明显低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3.41,P<0.05);阳性表达率随病情加重而显著降低。结论 Dysferl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低表达,可能造成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膜稳定性下降,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伴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蒋文瑞;戴森华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组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突出表现的异质性疾病[1],以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常见。DM表现为四肢近端肌群、肩胛肌群、颈部和咽喉部肌群等受累的炎症性肌病及特征性皮损,缺乏皮损者则为PM。自1916年Sterze首次报道PM并发胃癌以来,关于DM/PM伴发恶性肿瘤的报道层出不穷。由于该病的病理过程复杂,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并缺乏判断活动度的特异性指标,早期诊断困难,加上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造成该病预后差,死亡率高。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治疗与预后、筛查的意义等方面综述如下,旨在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探索

    作者:何招辉(综述);霍亚南(审校)

    ICU中收治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即使既往没有糖代谢异常的病史,入科后也普通性出现应激性高血糖[1]。其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缺乏、应激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肠内肠外营养供给的影响等[2]。应激性血糖增高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近10年,学者们对于在急重症患者中加强血糖控制日益关注,并已应用于临床,但是严格控制血糖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低血糖可能带来的致命性危害,也让许多学者对是否有必要严格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提出质疑,对于ICU的患者是否都进行胰岛素的强化治疗仍然存在争议[4-7]。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秋霞(综述);姜醒华(审校)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是一种新的诊断技术,其分辨率是血管内超声的十倍,目前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重要手段。根据OCT的成像原理,现在人们能清楚看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 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现状

    作者:熊盟(综述);李国平(审校)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发病急、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急腹症,因并发症多,预后不良,死亡率达15%-25%[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SAP的诊断、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除了传统的内科保守、外科手术以及中医中药等治疗措施,更多的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自1965年Wall等[2]首先报道腹腔灌洗治疗急性胰腺炎,发展至近年出现的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软式内镜腹腔灌洗,腹腔灌洗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作者:姚德斌(综述);万慧(审校)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其中约60%-80%[1]为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可出现脑梗死、TIA或者无症状脑梗,但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梗死是否出现、梗死面积的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轻重及临床预后的转归都有很大的区别,急性脑卒中时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改善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神经功能、治疗方案的个性化选择、临床预后的评估及其减少卒中复发都有重大意义。

  • ERCP术后胰腺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叶鹏(综述);李国华(审校)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成为较成熟的微创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相比,ERC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等优点,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及十二指肠壶腹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可出现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其中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约有5%-10%的患者术后可出现该并发症,高危人群甚至高达30%-40%[1]。 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随着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广泛应用,如何防治PEP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PEP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旨在提高ERCP诊治水平及安全性。

  • 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快速诱导在急诊饱胃患者全麻中的应用

    作者:彭永保;程良道;周群;胡松权;郑剑锋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快速诱导在急诊饱胃患者全麻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37例拟行全麻下急诊手术的饱胃患者,诱导前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02mg/kg预注射,面罩吸入纯氧3min后行静脉快速诱导,诱导期间不实施正压辅助通气,观察并记录诱导前后HR、SpO2、BP的变化及诱导过程中呛咳、呕吐、反流、误吸的发生率。结果 T0、T1、T2与T3各时点的SpO2分别为(97.62±1.46)%、(99.78±0.48)%、(99.70±0.85)%和(99.92±0.28)%。诱导过程平稳,气管插管前后SpO2无显著变化;诱导过程中无缺氧、呕吐、反流、误吸发生,且插管条件较为理想。结论对非困难气道的急诊饱胃患者全麻诱导中应用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快速诱导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 基于ArcGIS的鄱阳湖区有螺洲滩数字化成图研究

    作者:胡飞;林丹丹;袁敏;刘跃民;李召军;李剑瑛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GIS的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数字化信息系统。方法选择江西省鄱阳湖区有螺洲滩,以ArcGIS软件系统为支撑平台对有螺洲滩进行数字处理,地理坐标系采用WGS84,投影坐标系为经差3度分带法进行高斯-克吕格投影。结果本次共数字化处理鄱阳湖区洲滩615块,建立了每块洲滩的属性数据库。结论实现对鄱阳湖区有螺洲滩本底资料中属性、空间数据的浏览、管理和分析功能,为血吸虫病防治的管理和执行者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ArcGIS 钉螺 数字化
  • 613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李国华;陈幼祥;郭贵海;周小江;廖旺娣;舒徐;刘志坚;李弼民;祝荫;吕农华

    目的:了解我院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内镜中心2007年至2010年4年来内镜诊断的早期胃癌,分析早期胃癌在同期胃癌病例中的构成比及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从2007年至2010年共行胃镜检查124142例,检出胃癌共5493例,胃癌检出率为4.4%。早期胃癌613例,占胃癌的11.2%。自2007年至2010年胃癌的检出率分别是5.17%、4.72%、4.39%、3.80%;其中早期胃癌的构成比分别为7.4%、11.6%、12.2%、12.8%。可见胃癌总体内镜下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而早期胃癌占胃癌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所有检出的早期胃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1±14.5)岁。男:女为1.85: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5)。早期胃癌胃窦部常见,占66%,然后依次是胃体24%、贲门胃底5.6%、残胃4.0%。胃窦早期胃癌显著多于其它部位(P<0.05)。按照病理结果,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构成比分别为20.8%、23.7%、38.2%、16.8%、0.6%。根据内镜下表现,将早期胃癌分为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其构成比分别是12.6%、28.6%、58.9%。结论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早期胃癌的发现比率增多。早期胃癌的好发部位、病理特点和进展期胃癌类似。

    关键词: 早期胃癌 临床特点
  • CT在血友病髂腰肌血肿误诊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俞菊红;胡少波;魏江平;程洪波

    目的:探讨CT在血友病髂腰肌出血误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血友病髂腰肌出血患者资料17例,全部病例均行1次或多次CT检查,对比这些患者的初步诊断与CT诊断间的差异,通过CT表现及临床表现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结果17例患者经CT检查,均确定髂腰肌血肿的诊断,6例与初步诊断不符,占35%。初步诊断误诊为髋关节出血2例,腹腔出血1例,阑尾炎1例;臀部肌肉出血1例,大腿肌肉出血1例。结论 CT检查可以明确血友病髂腰肌出血的诊断、排外其他髂腰肌病变鉴别,可与周边其他肌肉或脏器出血相鉴别。

  •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世林;闫博宇;黄文军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86例,根据血HCY水平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37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PCI术后常规治疗,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分析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与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Hcy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血HCY水平与急诊PCI术后的MACE发生率密切相关,是其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与其复合剂的降眼压作用的比较

    作者:刘素勤;谢爱宏;谭辉;谭笑笑;李婧;黄华国

    目的:评价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0.5%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形青光眼患者的替代降眼压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应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单一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给予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0.5%噻吗洛尔滴眼液替代治疗。每晚点药1次,每次1滴。将连续点药后4、8、12周的眼压与基线眼压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观察血压、心率等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果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0.5%噻吗洛尔滴眼液可以更有效降低眼压。连续点药4、8、12周后,与基线相比,眼压分别额外下降(2.2±1.1)mmHg、(2.0±0.9)mmHg、(2.2±1.0)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点药4、8、12周后,获得至少2mmHg眼压下降值的患者百分率分别为64.5%、61.3%、64.5%。心动过缓(3.2%)是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0.005%拉坦前列素+0.5%噻吗洛尔复方滴眼液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目标眼压,可以作为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替代治疗手段。

  • 乳腺良性腺肌上皮瘤的X线和彩超特征

    作者:喻茜;汤兵辉;涂剑宏;李岚岚

    目的:使用X线和超声(US)评估乳腺良性腺肌上皮瘤的特点。方法将2003年6月-2014年4月诊断9例患者的10个乳腺良性腺肌上皮瘤为研究对象。结果其中有8个病变进行了乳腺X线检测,有4个病灶X线出现异常表现,病变显示为边界模糊、不规则、等密度团块或有界限清晰、椭圆形、等密度团块,部分内部可见钙化。使用聚焦超声探测:10个病灶均显示为团块状,团块测量值0.5-4.3cm(平均2.3cm),不规则(n=8)或椭圆形(n=2);分叶状(n=5),边缘模糊(n=3)或边缘锐利(n=2),它们均为低回声为主;乳腺BI-RADS分级其中有6个病灶评为4B,4个病灶评为4A。结论良性腺肌上皮瘤的乳腺X线检查结果是非特异性的。一个不规则的,分叶状或边缘模糊、低回声和外周血管增加乳腺良性腺肌上皮常见的US特征。

  • 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在腰椎内固定翻修手术中的力学研究

    作者:陈路;廖琦;龚玉琴

    目的:评价骨水泥强化技术在钉道扩大时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为腰椎内固定翻修选择可靠的补救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成人尸体腰椎标本40个,观察组进行骨水泥强化,对照组普通方法置钉,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两种固定方法的大轴向拔出力及大旋出扭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并提示弱相关。结论(1)在腰椎内固定翻修手术中,对椎弓根螺钉进行骨水泥强化可以有效提高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2)钉道本身的骨质量对进行强化后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影响有限。

  • 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与正常高值血压左室肥厚的研究

    作者:王凌玲;雷梦觉;周桂秀;胡杰;龚爱斌;魏伟荣

    目的探讨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中的表达。方法共选取健康体检人群282例,根据血压分为正常血压组(n=78),正常高值血压组(n=122),高血压组(n=82);再将正常高值血压组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值分为正常构型亚组(n=101)、左室肥厚亚组(n=21)。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计算LVMI、RWT,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CaN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CaN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分析其与正常高值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⑴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中,左室肥厚发生率分别为7.82%、17.21%、22.35%;LVMI、RWT、血清CaN活性、ET-1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正常血压组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比高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两组之间的差异(P<0.01)更具有显著性。⑵正常高值血压组中左室肥厚亚组血清CaN活性、ET-1均高于正常构型亚组(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左室肥厚发生率、CaN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血压。活化的CaN促进了正常高值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莉;鄢艳;杨柳;赵青;陈钦开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每月监测患者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等10余项临床指标,计算得出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MHD患者透析充分性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单因素ANOVA分析显示原发病、年龄、血钠、血钾、血总蛋白、尿素氮、iPTH、血磷、血钙与Kt/V有关。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周透析时间、干体重和血红蛋白是Kt/V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每周透析时间、干体重与Kt/V呈负相关(P<0.05);血红蛋白与Kt/V呈正相关(P<0.05)。其中年龄是主要的因素。结论 MHD患者透析充分性与患者年龄、每周透析时间、血红蛋白和干体重密切相关。

  • 双腔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秀君;甘晓英;吴静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有效的途径之一[1]。而双腔深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急诊透析和内瘘成熟之前以及没有条件造瘘的患者。通过对双腔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我刊支持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论文的实施办法

    作者:江西省医学会

    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是经过层层推荐、严格评审,具有专项经费支持,且经课题组通力协作完成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代表该领域研究的先进水平。为使此类课题成果尽快公布,尽快推广,提高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研究的影响力,促进医学发展,经江西省医学会编辑委员会研究决定,本刊对所有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产生的论文给予优先审稿、优先发表的支持办法。

  • 新斯的明肌内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琼秀;李香秀

    产后尿潴留指的是剖宫产留置尿管拔除后、阴道分娩后6-8h内因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使部分或全部尿液不能从膀胱排出,中医称之为“产后小便不通”或“产后癃闭”。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小腹胀满和疼痛,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1]。常影响子宫收缩,使产后出血增多,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机率增加,还会导致产妇出现急躁、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给患者身心造成痛苦。本研究采取新斯的明联合超短波治疗产后尿潴留,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 医护人员对癌痛药物治疗相关知识认知现状调查

    作者:张春华;李艳春;徐宝兰;洪金花;何凤娥;王美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癌症病人中至少有1/3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病人疼痛的发生率高达60%-90%,疼痛是癌症病人常见和难忍受的症状之一,也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1]。尽管在止痛治疗方面我国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癌症疼痛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研究表明,我国接受止痛治疗的癌症病人中疼痛得到控制的不足50%[2]。作为癌痛病人健康照顾的提供者,临床医护人员处于改善病人疼痛工作的前线,对癌痛管理的意义至关重要。故本研究主要针对江西省省直6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癌痛药物治疗相关知识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江西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