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림상화실험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695
- 国内刊号: 11-474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哌唑嗪治疗对血液透析期间肾性高血压患者神经体液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哌唑嗪治疗血液透析伴肾性高血压对患者体液和神经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74例血液透析伴肾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予以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哌唑嗪治疗)与对照组(缬沙坦治疗),各37例.比较两组体液指标和神经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紧张素、血清肾素、醛固酮三项体液指标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窦性心搏RR间期(SDANN)、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差值>50 ms个数的百分比(PNN50)、RR间期的均方根(RMSSD)四项神经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哌唑嗪治疗血液透析伴肾性高血压,能够对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抑制作用,有效调节交感以及副交感神经功能,可以作为血液透析伴肾性高血压治疗的首选方法.
-
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中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5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和50例患者的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vimentin和E-cadherin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cadherin在癌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vimentin蛋白在癌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P<0.05);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在50例癌细胞和对应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上的表达均呈现正相关关系;E-cadherin蛋白在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高中分化腺癌,在男性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吸烟情况和组织学类型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vimentin蛋白在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现象,尤其在低分化腺癌中的表现为显著.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后ABO血型转变时间的探讨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后发生血型转变的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观察其接受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型转变的成功时间、白细胞和血小板植活时间.结果 3例患者分别在移植后12天、24天、28天血型转变成功,在移植后12天、13天、15天白细胞植活,在移植后16天、10天、14天血小板植活.结论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后,需要密切监测 ABO复检检测和ABO抗体滴度检测,从而有助于及时反馈患者血型的正反定变化,指导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正确输注以避免溶血.
-
Mfn-2沉默对肝癌细胞侵袭及PITPNM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Mfn-2沉默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Mfn-2-siRNA和siRNA转染SMMC-7721细胞,为Mfn-2-siRNA组和siRNA组,以未经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转染48h后,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MMC-7721细胞中Mfn-2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SMMC-772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3(PITPNM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转染效率约85%;siRNA组 SMMC-7721细胞中Mfn-2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fn-2-siRNA组SMMC-7721细胞中Mfn-2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iRNA组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以及MMP-2和 PITPNM3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fn-2-siRNA 组 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以及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fn-2沉默能够增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侵袭能力,推测这一作用是通过上调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上述结果为肝癌的治疗和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
miR-21和NF-kB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miR-21、核因子KB(NF-kB)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12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4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收治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的miR-21、NF-kB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组组织中miR-21、NF-kB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62.50%,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组织中的的miR-21、NF-βB蛋白阳性表达率20.00%、1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miR-21蛋白阳性表达于患者的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NF-kB蛋白阳性表达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miR-21、NF-κB蛋白阳性表达率增高,并且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
-
经皮肾穿刺联合膀胱软镜在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肾穿刺联合膀胱软镜技术治疗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2例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4.8岁.单侧狭窄8例,双侧狭窄4例,共16处吻合口狭窄.采用经皮肾穿刺X线观察下顺行放置导丝,经回肠造口逆行置入膀胱软镜将导丝引出体外,高压球囊扩张吻合口,逆行置入支架管.结果 15处吻合口狭窄手术顺利完成,1处吻合口闭塞,改行皮下分流管置入术.术后每3个月在X线观察下更换输尿管支架管.随访1~36个月,效果良好.结论 采用经皮肾穿刺联合膀胱软镜的方法治疗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效果良好,且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
-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中重度癌性内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中重度癌性内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中重度癌性内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氨酚羟考酮治疗,观察组应用氨酚羟考酮联合给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疼痛强度和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疼痛缓解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疼痛强度及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疼痛强度及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中重度癌性内脏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前列腺癌组织内PTTG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增殖、侵袭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l(PTTG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增殖、侵袭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收集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后抽提RNA.计算前列腺癌组织内PTTG1基因表达量的中位数,按照中位数分为PTTG1高表达及低表达的前列腺癌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测定组织内PTTG1基因、细胞增殖基因[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Survivi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侵袭基因[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表达量.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内 PTTG1、PCNA、CyclinDl、Survivin、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Caspase-3、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TTG1高表达量的前列腺癌组织内 PCNA、CyclinDl、Survivin、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 PTTG1低表达量的前列腺癌组织,Caspase-3、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低于PTTG1低表达量的前列腺癌组织.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内PTTG1基因呈高表达趋势且与增殖、侵袭基因表达的变化存在密切关系.
-
脊柱侧弯产妇剖宫产全麻术中呼吸参数调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在全麻下实施脊柱侧弯产妇剖宫产手术中不同机控呼吸参数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北京京东中美医院25例脊柱侧弯产妇进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12)呼吸参数设置为潮气量(VT)5~7 ml/kg,通气频率(F) 17 次/min,吸呼比(I:E)=1:1;B组(n=13)呼吸参数设置为VT 7~10 ml/ kg、F 12 次/min、I:E=1:2.两组均行气管插管,使用靶控输注(TCI)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注射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实施静脉全麻.记录并比较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1min(T2)、胎儿娩出时(T3)、关腹时(T4)、手术完毕即刻(T5)5个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02),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02),气道压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间SP02、PETCO2、气道压在T1和T5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T2、T3、T4三个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SpO2:B组数值明显低于A组(T2、T3、T4);PETC02:B组数值明显高于A组(T2、T3、T4);气道压:B组数值明显高于A组(T2、T3、T4).结论 脊柱侧弯产妇实施全麻下剖宫产手术,呼吸参数设置为VT5~7 ml/kg、F 17 次/min、I:E=1:1时,生命体征更平稳,更为安全.
-
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冠脉血流、炎症反应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冠脉血流、炎症反应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间接受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氯吡格雷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干预.对比两组患者PCI前后的冠脉血流水平、炎症反应程度、心肌酶谱含量的差异.结果 PCI前,两组患者的冠脉血流水平、炎症反应程度、心肌酶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观察组患者的冠脉TIMI血流分级、TM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 (cTn I )、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的冠脉血流灌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
-
胃癌患者外周血Cyttel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莱尔(Cyttel)检测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结果,同时评价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择65例胃癌患者(观察组)、5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抽取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4 ml检测CTCs,检测方法为Cyttel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法,对比两组患者CTCs阳性率以及检测结果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CTCs阳性率(72.31%,47/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TCs与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与否无关(P>0.05),但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72-4、脉管侵犯有关(P<0.05).结论 Cyttel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法对CTCs的检出率较高;与肿瘤标志物CEA、糖类抗原19-9、CA72-4、脉管内查见癌栓有较高的相关性.
-
CD14 mRNA和TLR4 mRNA表达与帕金森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和toll样受体(TLR4)mRNA的表达与帕金森综合征(PD)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潞河医院治疗的PD患者80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CD14mRNA和TLRmRNA表达,同时分析CD14mRNA和TLR4mRNA表达与PD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CD14mRNA和TLR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D组CD14mRNA和TLR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22±0.344)和(1.417±0.40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Y分期>2.5期患者CD14mRNA和 TLR4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43±0.312)和(1.722±0.422),明显高于H-Y分期≦2.5期患者(P<0.05);CD14mRNA和TLR4mRNA相对表达量与PD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运动并发症、服用受体激动剂和左旋多巴类药物无关(P>0.05);CD14mRNA和TLR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14mRNA和TLR4mRNA表达与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提示机体固有免疫可能参与了 PD的发生发展.
-
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脑梗死合并脑动脉狭窄患者短期转归的关系
目的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与脑梗死合并脑动脉狭窄患者短期归转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153例脑梗死且脑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釆用改良Rankin量表对患者临床转归情况进行评估,后采用Log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合并脑动脉狭窄患者短期转归与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血清学指标相关性.结果 转归良好及转归不良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房颤动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归良好组及转归不良组患者血清中LDL-C、TG、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转归良好组患者血清中TG Ab、TPO-Ab水平低于转归不良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脑动脉狭窄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转归与血清中 TG-AB、TPO-Ab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脑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转归结果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密切相关,TPO-Ab及TG-Ab水平异常升高与转归不佳显著正相关.
-
PTTG、VEGF-C的表达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患者PTTG及VEGF-C蛋白和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合预后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TTG和VEGF-C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病理类型之间无相关性(P>0.05);PTTG和VEGF-C的表达在不同预后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存活时间≤3年PTTG阳性率为77.4%,存活时间>3年阳性率为42.1%;存活时间≤3年VEGF-C阳性率为77.4%,存活时间>3年阳性率为44.7%.存活时间≤3年PTTG、VEGF-C阳性率明显高于存活时间>3年(P<0.05);EGFR基因突变和患者的年龄、吸烟情况之间无相关性(P>0.05);非小细胞癌女性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8.0%,高于男性的6.0%,腺癌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19.1%高于鳞癌的6.7%,同时高于大细胞癌的0.0%,存活时间≤3年的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1.6%低于存活时间>3年的28.9%(P<0.05).结论 PTTG、VEGF-C的表达能够促形成肿瘤微淋巴管,从而促使肿瘤细胞淋巴结发生转移;EGFR基因突变更多见于腺癌,PTTG、VEGF-C的表达和EGFR基因突变可以用作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
胃癌组织中RBMS3及SFRP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及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单链相互作用蛋白3(RBMS3)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l)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两者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新鲜人胃癌组织(23例)、对应的癌旁组织(23例),另收集172例胃癌组织及43例癌旁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 PCR)检测23对新鲜组织中RBMS3及SFRP1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B)技术检测RBMS1及 SFRP1的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运用免疫组化(IHC)检测172例胃癌组织及43例癌旁组织中RBMS3及SFR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BMS3及SFRP1均有表达;RBMS3及SF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均低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P<0.05),RBMS3与SF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mRNA和蛋白)呈正相关;RBMS3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显著相关,SFRP1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RBMS3与SFRP1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且两者共表达水平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RBMS3及SFRP1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且呈正相关;RBMS3及SFRP1共表达水平可能是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
相位电影磁共振技术定量测量小儿不同年龄段中脑导水管区脑脊液流动参数
目的 探讨相位电影磁共振技术定量测量小儿不同年龄段中脑导水管区脑脊液(CSF)流动参数的情况.方法 前瞻性选取60例体检健康的小儿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分组,其中<1岁15例为A组、1~6岁27例为 B组,6~14岁18例为C组.三组儿童均行相位电影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三组中脑导水管区CSF流量及流速的情况.结果 B组中脑导水管上、中段CSF向上、下流速均明显高于C组(均P<0.05);而A组与B组、C组向上、下流速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B组、C组中脑导水管上、中、下段水平CSF向上、下流量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5),而B组与C组各段向上、下流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三组导水管下段CSF向上流速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A组、B组向下流速均高于C组(均P<0.05).结论 0~14岁小儿中脑导水管CSF流速及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6岁CSF流速及流量明显升高,可据此初步建立年龄低于14岁的正常儿童中脑导水管区各段CSF流动参数的正常值范围.
-
局部外用CKLF1拮抗肽C19在小鼠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趋化素样因子1(CKLFl)拮抗肽C19局部外用对小鼠特应性皮炎(AD)模型的作用,并探索 C19浓度与小鼠AD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用卵清蛋白(OVA)经皮致敏BALB/c小鼠腹部,建立小鼠AD模型.将55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皮炎组、治疗组a、治疗组b和治疗组c,每组各11只.其中空白对照组和皮炎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局部外用治疗,治疗组a、b、c三组则分别给予0.1 μg/ml、1.0 μg/ml、10.0 μg/ml浓度的C19局部外用治疗.治疗隔日1次,共4次,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皮损改变;收集小鼠皮损及血清,观察其組织病理学改变、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及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皮炎组和治疗组小鼠局部皮肤出现明显的水肿、红斑、渗出、皮屑、结痂等皮疹表现,建模成功.②治疗结束后,经C19局部外用治疗后,AD小鼠局部皮肤外观及皮损组织病理学炎症减轻;与皮炎组相比,组织匀浆炎症因子IL-4和IL-5均在治疗组c中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组a、b与皮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皮炎组相比,组织匀浆炎症因子IL-13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治疗组a、b、c组中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3和Eotaxin在治疗组a、b、c三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LF1拮抗肽C19在小鼠AD模型中可以经皮肤吸收发挥治疗作用,对于血清IgE及组织匀浆IL-4、IL-5,高浓度C19对AD的作用效果优于低浓度C19;对于组织匀浆IL-13和Eotaxin,C19对AD的作用效果无明显浓度依赖性.
-
"补肾活血"法对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法对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6年5月,采用72只雄性10周龄SD大鼠,分别设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例.实验组给予牛膝煎煮液灌胃给药,正常和对照组给予同等量清水灌胃.6周后观察三组大鼠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l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l (TGF-βl)水平,同时分析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3、ADAMTS-5mRNA相对表达量和Makin评分.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IL-lβ、TNF-α、MMP-13、ADAMTS-5mRNA相对表达量和Makin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TGF-βl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IL-1β、THT-α、MMP-13、ADAMTS-5mRNA相对表达量、Makin评分和TGF-βl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实验组IL-1β、TNF-α、MMP-13、ADAMTS-5mRNA相对表达量和Makin评分显著降低,而TGF-βl显著升高(P<0.05).干预后6w,实验组 IL-lβ 显著低于对照组[(15.38±3.28)ng/L vs. (23.57±4.17)ng/L, P<0.05];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15.43±6.37)ng/L vs. (36.48±9.25)ng/L, P<0.05 ];但 TGF-βl 显著高于对照组[(87.47±14.3)ng/L vs. (41.38土11.58)ng/L, P<0.05];MMP-13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54±0.21 vs. (0.92±0.28, P<0.05);ADAMTS-5mRNA相对表达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0.61±0.21 vs.0.98±0.32, P<0.05];Maki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76±1.37 vs.8.54±4.12,P<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有助于降低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和 MMP-13等蛋白酶mRNA的表达.
-
FBXW7及c-Myc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F框/WD-40域蛋白7(FBXW7)及c-Myc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102例胃癌临床手术标本,每份标本均取其正常胃黏膜组织(A组)、癌旁组织(B组)与癌组织(C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三种组织FBXW7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进而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A组与B组,C组中的FBXW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B组中的FBXW7、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 FBXW7、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胃癌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显著相关(P<0.01).结论 胃癌患者中FBXW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My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二者表达水平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等存在密切联系,FBXW7与c-Myc可能成为早期诊断与评估胃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04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