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세계화인소화잡지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4-1260/R
- 国内刊号: 李军亮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CDH1 C-160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CDH1 C-160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和PubMed,获取CDH1C-160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胃癌组与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并进行偏倚评估.应用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研究14项,累计胃癌病例3 144例,对照4 221例.与野生基因型CC相比,(CA+AA)合并的OR值(95%CI)为0.98(0.84-1.15).按人群进行分层分析,亚洲人群OR值为0.92(0.81-1.04),高加索人群OR值为1.21(0.88-1.67).结论:CDH1 C-160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无关.
-
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应用1800例
目的:调查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经济情况、安全舒适度及检查者和被检查者满意度等,为无痛胃肠镜在我国临床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09-03/2009-09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随机抽取胃肠镜检查的1 800例患者和11名进行内镜操作的医生,阅读调查须知及填写问卷调查表.其中常规胃肠镜检查组患者1 000例,无痛胃肠镜组患者800例.结果:常规组与无痛组患者在职业、学历、收入水平、费用来源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不能耐受检查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舒适性和安全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医师认为常规胃肠镜更安全.结论:常规胃肠镜经济、安全、效果好,目前仍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无痛胃肠镜痛苦小,但是价格较高,有一定风险,适用于不宜或不愿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更愿意接受无痛检查.
-
APE1 D148E、PARP1 V762A、XRCC1 R399Q的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患性
目的:探讨APE1 D148E、PARP1 V762A及XRCC1 R399Q的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对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修饰作用.方法:选取158例健康对照与123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技术对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在各混杂因素配比下,采用X2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SNP的基因型分布差异以及多SNP的联合基因型分布差异,从而分析他们对结直肠癌风险的修饰程度OR值.结果:3个SNP在本研究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只有XRCC1 R399Q的GA/AA变异(V)型与结直肠癌发病有正相关性,OR值为1.633(95%CI:1.011-2.640.P=0.045);而APE1 D148E、PARP1 V762A的SNP变异单独对结直肠癌风险未见明显影响(P>0.05).联合基因型在两组比较显示,携带APE1(V)-PARP1(W)-XRCC1(V)者,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其他联合基因型携带者的2.604倍(95%CI:1.066-6.361,P=0.031);而其他联合基因型对结直肠癌风险的修饰作用则不明显.结论:XRCC1 rs25487的GA/AA变异型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BER和SNP存在交互作用;携带联合基因型APE1(V)-PARP1(W)-XRCC1(V)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可能较高.
-
刺参糖胺聚糖对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HBV相关抗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刺参糖胺聚糖在动物活体内的抗HBV作用.方法:开放性动物实验.HBV转基因小鼠30只,按性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刺参糖胺聚糖低(30mg/kg)、中(40 mg/kg)、高(50 mg/kg)三个剂量组及干扰素(45 U/kg)对照组,每组雌雄各半,分笼饲养.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用药30 d.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剥离其肝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综合评分法观察并半定量分析小鼠肝脏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刺参糖胺聚糖低、中、高剂量对小鼠肝脏HBsAg,HBcAg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4.93±1.43,3.57±1.02,3.27±0.64 VS 6.97±0.75;5.73±1.62,4.27±1.03,4.27±1.03 VS 7.23±0.53,P<0.01或0.05),但其抑制作用低于干扰素对照组(P<0.01或0.05),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反应关系.结论:刺参糖胺聚糖具有一定的体内抗HBV作用.
-
高糖对体外培养的Cajal间质细胞P2X7嘌呤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P2X,嘌呤能受体在体外培养的Cajal间质细胞(ICC)的表达及高糖的影响,探讨P2X7嘌呤能受体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细胞机制.方法:以小鼠小肠组织为来源,联合使用机械分离法和酶解法分离ICC,培养在50 mL/LCO2温箱里.同时应用ICC特异的c-Kit抗体和P2X,受体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鉴定,以确定P2X7受体是否表达于ICC.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3mmol/L).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RT-PCR对P2X7和c-Kit受体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P2X7受体在c-Kit抗体阳性的细胞上的免疫荧光染色是阳性的;与正常组比较,加入葡萄糖后的ICC细胞变大,突起变短,与周围细胞的网络连接减少;RT-PCR结果显示P2X7受体表达于ICC,加入高糖后的ICC的c-Kit受体表达减弱,而P2X7受体的表达是增强的.结论:P2X7受体表达于体外培养的ICC上,高糖使ICC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减弱了c-Kit的表达、加强了P2X7受体的表达.这可能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分析Livin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根据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对胃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Livin蛋白,以Image-Pro Plus 6.0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其表达.并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组织切片中表达量的差异,分析其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结果:L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LA:283 270.55±199 604.16 VS6 878.08±9 214.56,P<0.01).不同类型癌组织中表达亦有显著差异,高-中分化癌组织明显低于低-未分化(41 288.94±27 891.09VS 359 690.5±166 583.17,P<0.01);浸润未达浆膜层(T1-2)者显著低于达浆膜层(T3-4)者(85 529.62±115 287.42 VS 360 174.77±170 507.09,P<0.01);伴淋巴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380 949.72±171 073.92 VS148 547.51±152 479.47,P<0.01).结论:Livin蛋白高表达于胃癌组织,在不同分化程度、浸润度以及有无淋巴转移组间的表达都有显著差异.Livin蛋白高度表达预示肿瘤有较高的侵袭性,可用于判断胃癌预后.
-
MMP-2和ICAM-1在裸鼠体内塞来昔布抑制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机体内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对肝细胞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三种肝癌细胞株HepG2、BEL-7402和SMMC-7721分别接种于6周龄裸鼠肝脏被膜下;将接种了不同肝癌细胞株的裸鼠分别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给予塞来昔布灌胃,阳性对照组进行生理盐水灌胃的同时使用阿霉素腹腔注射;3 wk后对裸鼠肝脏肿瘤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剂(TIMP-2)以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表达.结果:在肝脏被膜下接种了HepG2、BEL-7402和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裸鼠中,应用塞来昔布的裸鼠肿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下降(P<0.05),MMP-2的表达增加(P<0.05),TIMP-2/MMP-2比值增加.在肝脏被膜下接种了BEL-7402和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裸鼠中,应用塞来昔布的裸鼠肿瘤组织中ICAM-1表达下降.结论:塞来昔布在机体内部可能具有抑制肝癌细胞转移和改善预后的作用.
-
应用跨种属肿瘤基因筛选策略探寻肿瘤关键分子
随着肿瘤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领域的快速深入发展,与各种肿瘤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已有大量报道,如何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鉴定出相关肿瘤的关键分子以用作肿瘤的防治靶点或据此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是肿瘤研究面临的挑战.跨种属肿瘤基因筛选策略是指通过比较不同种属同种肿瘤的基因表达谱间的相似改变,来探寻在该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分子.本文对跨种属肿瘤基因筛选策略的意义及其在肝癌、肠癌和其他几种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概述.
-
晚期复杂性肝癌的临床处理
许多患者被诊断为肝癌时,已经处于肝癌晚期甚至终末期,肝功能已失代偿,错过了治疗的佳时机.相比于现今其他肝癌分期存有的缺陷,新的巴塞罗那分期方案是唯一能满足肿瘤分期、肝功能及全身状况的分期方法,同时能够为每个分期提供治疗方案.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栓塞以及肝动脉化疗药物注射.一些临床试验表明,肝动脉化疗药物注射可适用于有肝功能失代偿及门静脉栓塞的患者.晚期肝癌患者一般不推荐全身性药物应用,而生物治疗仍存在许多争议.新的分子靶向治疗有望成为晚期肝癌一线标准治疗药物.
-
肝硬化低钠血症与Vaptans
低钠血症是晚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和高血容量性,即稀释性低钠血症.前者以低血钠、低血容量、脱水及肾前性肾功能不全为特征,不伴浮肿和腹水;后者以有效血循环不足,稀释性低血钠为特征,伴有浮肿和腹水.低钠血症与肝硬化的各种并发症及肝移植术后近期死亡率密切相关.Vaptans是一类选择性非肽类精氨酸加压素(AVP)受体拮抗剂类药物,通过与肾脏集合管上AVP V2竞争性结合,抑制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达到排水利尿作用(水利尿),不增加电解质的排泄.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评价Vaptans在低钠血症中的作用.短期应用Vaptans可以显著增加患者无溶质水的排出,纠正低钠血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Vaptans被认为是肝硬化低钠血症治疗上的里程碑.
-
顺铂结合CIK细胞对裸鼠人胃癌模型体内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探讨顺铂、CIK细胞以及顺铂联合CIK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临床上联合应用顺铂和CIK细胞治疗胃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给予多种细胞因子(rhIFN-g、CD3mcAb、rh1L-1、rhlL-2),诱导生成CIK细胞;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接种至80只裸鼠右腋皮下,10 d后取移植瘤直径基本一致的裸鼠随机分4组:NS对照组、顺铂组、CIK细胞组和顺铂+CIK细胞组,每组16只.连续5 d在接种肿瘤细胞部位处给予相应注射治疗,观察其对胃癌移植瘤模型的抗肿瘤疗效.结果:与NS对照组相比,顺铂组、CIK细胞组、顺铂+CIK细胞组裸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治疗后肿块质量均减轻,生存期均明显延长,尤以顺铂+CIK组效果显著(P<0.01).裸鼠体内实验表明,顺铂+CIK细胞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其抑瘤率可达57.8%,明显高于NS对照组(P<0.01).免疫功能检测显示红细胞C3b反应受体明显升高,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明显降低(P<0.01).结论:顺铂联合CIK细胞对人胃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单独应用顺铂或CIK细胞.
-
Wnt-5a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Wnt-5a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10例胃癌和癌旁组织Wnt-5a mRNA进行检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4例胃癌、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Wnt-5a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和癌旁组织中Wnt-5a 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9194±1.869和1.281±0.744(P<0.05);Wnt-5a蛋白在胃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54%(34/84)和14.29%(1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中Wnt-5a上调表达相关于高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P<0.0 1).β-catenin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0.23%(59/84)、38.1%(32/84),两者差异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组织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相关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P<0.05).胃癌中Wnt-5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Wnt-5a在胃癌中可能发挥癌基因样作用,其异常活化可能部分参与了胃癌发生的始动过程,并可能相关于肿瘤差的预后.Wnt-5a与β-catenin在胃癌发生过程可能经由不同的信号途径在胃癌进展中发挥作用.
-
MAL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甲基化及其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MAL基因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7例人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5 cm组织中MAL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并分别将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例胃癌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率为78.4%.对应37例癌旁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率为5.4%.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MAL基因mRNA定量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AL基因mRNA定量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束浸润及肿瘤TNM分期无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AL基因表达缺失或低下,并且存在高甲基化率,MAL基因发生甲基化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
-
食管鳞癌clusteri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clusterin表达和单纯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clusterin含量变化与食管鳞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RT-PCR分析5对食管鳞癌及其远端切缘食管上皮中clusterin基mRNA表达水平;ELISA分析41例单纯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lusterin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食管上皮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clusterin基因表达显著下降或缺失.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lusterin含量明显低于术后血清含量(3.23 mg/Lvs 25.71 mg/L,P<0.0001).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清clusterin含量与肿瘤大小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糖、血脂和总胆红素浓度无关(r=-0.1334,-0.1602,0.2413,0.0389,-0.2882,均p>0.05).结论:clusterin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或缺失,血清clusterin含量明显降低,提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lusterin基因可能具有潜在的抑癌基因作用,动态检测外周血clusterin含量有助于判断食管癌进展.
-
PUMA基因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UMA)基因的四种剪接体(PUMA-α,-β,-γ及-δ)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PUMA基因四种剪接体的结构特点;同时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不同胃癌细胞系BGC-823和SGC-7901细胞中四种剪接体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PUMA-α和-β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但在癌组织中表达难以检测,差异显著(t=9.492,15.875,均P<0.05);PUMA-γ和-δ在癌旁及癌组织中均可见表达,且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组织(t=4.823,4.056,P<0.05).PUMA-α,-γ及-δ在胃癌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系BGC-823(低分化)及SGC-7901(中分化)中均有表达,但两细胞系间无统计学差异.而PUMA-β在BGC-823中的表达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t=8.710,P<0.05).结论:PUMA四种剪接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与癌的发生呈负相关;PUMA-β的表达还可能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
大肠癌潜在标志物-热休克蛋白27
目的:探讨大肠癌特异性标志物,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帮助,同时为理解大肠癌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收集6例大肠癌患者,应用高灵敏的二维凝胶电泳和MALDI-TOF-MS技术检测出肿瘤黏膜和邻近正常结肠黏膜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对其中之一热休克蛋白27(HSP27)进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验证.结果:筛选出42个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质谱鉴定出10个差异表达蛋白,包括HSP27、二硫异构酶、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磷酸丙糖异构酶、丙酮酸激酶等.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HSP27在大肠癌中有过度表达,提示其可能为重要的肿瘤标志物.结论:大肠癌肿瘤组织与大肠正常黏膜之间存在差异表达蛋白,HSP27在大肠癌中有异常表达,可能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
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生机制
胆石病是常见病,患病率在10%左右.近期,胆固醇结石病与代谢综合征,肠肝轴脂质代谢异常受到关注.本文论述胆固醇结石发病机制的研究领域中有关胆汁胆固醇的主要来源,肠道吸收胆固醇,胆囊运动的调节,胆固醇的载体以及代谢综合征的进展,并提出胆囊结石病基础研究的若干任务.
-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2例
本文复习2例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特殊染色.结合文献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可能的病因.
-
肝淀粉样变1例
患者,男,58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尿色深黄、体质量下降半年入院.入院后检查发现患者肝脏肿大、肝功能轻度异常,伴有蛋白尿及碱性磷酸酶增高,经肝穿刺活检确诊为肝淀粉样变.肝淀粉样变临床少见,诊断困难,预后较差.
-
胃癌伴黑棘皮病1例
本文报道黑棘皮病伴发胃中分化腺癌、肝转移1例,并结合国内已报道的黑棘皮病71例,探讨其与内脏疾病的关系,指出皮肤症状是恶性肿瘤存在的信号,认为恶性黑棘皮病是一种少见的副瘤性皮肤病,与恶性黑棘皮病相关的肿瘤侵袭性强,一旦怀疑诊断此病一定要全面检查寻找原发灶.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