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 신경질병여정신위생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574
  • 国内刊号: 23-147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35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崔德华 吴中学 贾建平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药物与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海平;朱辉

    目的 回顾性探讨症状性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的药物治疗及支架治疗对疾病转归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筛选符合条件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脑供血动脉存在中-重度狭窄的患者,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终点事件(卒中或死亡事件)及出院后至随访日期终点事件(病变血管供血区卒中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进行住院期间终点事件调查的患者421例,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PTAS)者及单纯药物治疗者分别为256例,165例,两组分别有28例(10.94%)和2例(1.21%)发生了住院期间终点事件,分别有16例(6.25%)和0例发生了严重终点事件(致残或致死性终点事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以上患者出院后共随访106例,PTAS联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者分别为60例和46例,两组分别有5例(8.33%)和10例(21.74%)发生了出院后至随访日期终点事件(P=0.05);2例(3.33%)和6例(13.04%)发生了严重终点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S围手术期并发症较高,但从长远效益来看,较单纯药物治疗,PTAS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防止病变血管供血区卒中事件的发生.

  • 针灸治疗脑出血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疗效的可视化预测研究

    作者:贡志刚;张荣俊;蒋文斌;付志辉;张音

    目的 利用纤维束成像技术预测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三维重建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央前回手结区域的皮质脊髓束(CST)纤维,分析在不同CST受损情况下,针灸康复治疗前后患者NHISS评分以及Brunnstrom手分级评分的变化差异.结果 CST未受损患者康复治疗后NHI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Brunnstrom手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T部分断裂患者康复治疗后两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CST完全断裂患者康复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纤维束成像技术能直观显示中央前回手结相关CST纤维受损情况,对于CST部分断裂的患者来讲,针灸能明显改善手的运动功能.

  •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中枢神经系统PPAR-γ表达的影响

    作者:綦雯雯;张京慧;江宏;李佳;石志华;钟历勇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海马、下丘脑处PPAR-γ表达的影响及与大鼠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吡格列酮组(DP组),每组10只.8周后行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下丘脑处PPAR-γ表达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中,D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C组和DP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处,PPAR-γ的表达D组较C组减少,DP组较D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能够增加糖尿病大鼠海马、下丘脑组织局部PPAR-γ表达水平,并且这种表达的增加可能是吡格列酮改善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

  • 儿童情感虐待与青少年焦虑的关系

    作者:从恩朝;吴彦;朱益;陈海莹;徐一峰

    目的 探讨儿童期情感虐待对青少年期焦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河南省新乡市493名初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儿童虐待史问卷(CECA.Q)进行评估.结果 青少年焦虑与家中是否有兄弟姐妹、父母离异和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无明显关系;青少年焦虑和情感虐待有明显的关联;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控制年龄、性别因素后,情感虐待与青少年焦虑呈正相关.父亲和母亲的忽视增加青少年焦虑的风险明显,父母的憎恶对青少年焦虑症影响较小.结论 父母的忽视是青少年焦虑的重要风险因素.

  • 癫痫与睡眠

    作者:王超;朱雨岚

    癫痫与睡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两者相互影响.睡眠时相可影响癫痫发作,癫痫及抗癫痫治疗对睡眠会产生一定影响;癫痫患者常合并各种睡眠问题,改善患者睡眠有助于控制发作.正确认识癫痫与睡眠、睡眠障碍之间关系对临床上控制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对此方面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陈蕊;郑伟;冷传芳;向应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其患病率约为1%,无文化、地区差异[1].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尤指精神分裂症)患者予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持续治疗一年无效,以致对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的状态[2].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精神残疾率高达45.0%,且近半数(48.4%)的精神残疾由精神分裂症所致[3].精神残疾不仅严重危害个人健康及社会安定,而且加重了社会医疗负担[1,4].故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影响因素(包括药物治疗、人口社会因素、疾病特征和精神症状等)和干预措施等研究现况进行总结,旨在深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影响因素,并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便进一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

  • 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神经认知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尹慧芳;徐广明

    自杀行为包括与自杀相关的想法、非致命性自杀企图和致命性的自杀[1].2012年全球估计有80.4万人自杀死亡,经标准化后的全球年自杀率为11.4/10万,自杀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自杀的预防是多数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2].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找出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对自杀行为的神经认知基础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神经认知扭曲被视为自杀行为的易感因子(并且是治疗的目标)及自杀行为潜在的内表型[3].本文对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神经认知因素的研究方法与现有模型进行综述,供同仁参考.

  • 精神障碍冲动性攻击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赵容;邵阳;谢斌

    攻击是任何形式的有目的的伤害另一生物体而为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1],是很多精神障碍的共同特征,重性精神障碍攻击行为发生率为34%~70%.攻击行为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是将其分为"冲动性攻击"和"预谋性攻击".冲动性攻击指无计划的、不可控的、非目标取向的爆发式攻击行为,预谋性攻击则指有计划的、可控的、目标取向的攻击行为[2].冲动性攻击在间歇性暴发性障碍中尤为典型,关于冲动性攻击的研究也多在相关领域开展.冲动性攻击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的研究提示其发生可能受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在精神障碍冲动性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肠道微生物与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小萍;胡利;陈煜森;刘洲

    肠道微生物不仅局限作用于胃肠道,可以通过脑肠轴对大脑功能产生重要影响.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与阿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脑卒中等一系列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的微生态疗法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途径.现对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绘画艺术疗法在缓解高三学生考试压力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严虎;陈晋东

    目的 探索绘画艺术疗法在缓解高三学生考试压力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从长沙市、湘潭市和株洲市分别抽取若干在校的高三学生,将所有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绘画团辅组、一般团辅组和对照组.基线时对所有受试进行考试焦虑量表和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量表评估,分别再进行6次结合绘画艺术疗法的团体辅导(绘画团辅组)、6次一般的团体辅导(一般团辅组)和一次大型的讲座(对照组),干预后再行量表评估.结果 绘画团辅组能有效改善中学生高考学业压力状况,包括降低考试焦虑和学业压力(P<0.01);一般团辅组虽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P<0.01),但学生的考试焦虑没有显著的降低(P>0.05);对照组的学生的考试焦虑没有发生的显著变化(P>0.05),但学业压力却显著上升(P<0.01).在3种干预方式效果比较中,绘画团辅组在降低考试焦虑和学业压力均显著优于一般团辅组和对照组(P<0.01),而一般团辅组在降低学业压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降低考试焦虑方面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 结合绘画艺术疗法的团体辅导能有效缓解中学生高考压力和考试焦虑,其干预效果要优于一般的团体辅导,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团体辅导方式.

  • 反思功能问卷-8中文版的修订及信效度研究

    作者:徐莉丝;刘果;夏静;鞠晓莹;王旭梅

    目的 将反思功能问卷(Reflective Functioning Questionary-8,RFQ-8)引入中国,检验其在中国人群样本中的信效度.方法 选取沈阳在校大学生635名作为学校组,填写RFQ-8、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MIS-BPD)、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选取同期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用MIS-BPD筛查所得的具有边缘型人格特质的患者75例作为临床组,填写RFQ-8.间隔3周后,随机抽取47名大学生完成重测.结果 过度心智化(RFQ-C)、心智化缺陷(RFQ-U)分量表的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673,0.514,重测信度分别为0.686,0.538.与TAS、FFMQ、MIS-BPD的关联效度检验表明RFQ-8的信效度良好.临床组RFQ-U得分高于学校组,RFQ-C得分低于学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FQ-U与父母教育程度呈负相关,RFQ-C与其正相关(P<0.01).结论 修订的RFQ-8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中国成人反思功能的测量.研究初步显示RFQ-8具有一定的筛查价值,需进一步在临床样本中试用.

  • 卒中样起病的主动脉夹层3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亚丽;付佳

    主动脉夹层系动脉血经主动脉内膜撕裂口流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血流随压力在中层内扩展,使中层出现进一步撕裂及解离的过程,是临床急危重症,死亡率极高,若未经诊治,48 h死亡率可高达50%[1].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报道年发病率在(25~30)/100万,但随着影像及诊疗技术的进步,临床病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主动脉夹层多以疼痛为首发症状,但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漏诊、误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主动脉夹层也并不少见,有研究统计其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在17%~40%[2].由于卒中症状直观、变化迅速,因此因卒中症状将神经内科作为首诊科室或被急诊分诊至神经内科的夹层病例不在少数.现将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近3年收治的3例卒中样起病的主动脉夹层病例报道如下.

  • 重视神经电生理与神经内镜技术在面肌痉挛手术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陈国强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属于第VII颅神经即面神经的运动障碍性疾患,其特征是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不自主短暂或持续间歇性抽搐.该病通常为单侧发病,多从眶周肌肉系统开始,随后扩展到面部表情肌、颈颈阔肌等其他头颈部肌群.虽然传统上面肌痉挛被认为是良性疾病,但它可以导致患者社交尴尬和畏惧感,严重的情况下,由于眼睑不自主闭合还可导致功能性失明.因此,这种疾病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正确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医治HFS的关键.

  • 双相情感障碍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功能影像学研究新进展

    作者:邹韶红;郑惠文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具有病程循环和高复发率特点的严重精神障碍,但其病因学复杂,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据报道称双相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为2%,占WHO疾病负担谱的第6位[1].然而BD患者识别率却很低,并且BD患者在发病期及缓解期都常并存有攻击行为.这种潜在的风险不仅对患者本人及他人造成躯体上及精神上的伤害,还增加了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及心理上的负担.这些年来功能影像学的发展为BD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对机体相对无害的,能更早反映出相关脑区功能变化及连接通路变化的一种契机.本文就攻击行为与BD之间的功能影像学关系表现综述如下.

  •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Gβ3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Ⅱ型的关联分析

    作者:庞剑月;曹素霞;赵晓锋;李湘露;郝以辉;李恒芬

    目的 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相关第二信号转导通路部分中介分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双相障碍关系的探讨,寻找双相障碍的生物学标记.方法 选择符合DSM-Ⅳ有关双相障碍-Ⅱ诊断标准、随访3年以上的患者152例(病例组),健康对照187名(对照组),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测定NET基因的rs5569、rs2242446及Gβ3亚基基因的rs5433共3个SNPs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间3个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度差异,采用优尺度分析判断不同基因型与情感稳定剂疗效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3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5433的TT型患者对情感稳定剂效果优于其他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没有发现rs5569、rs2242446及rs5433与双相障碍的发病有关,但发现Gβ3基因多态性与情感稳定剂的预防复发效应有关,提示rs5433可能是使用情感稳定剂标志SNPs之一.

  • 有攻击行为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认知功能特点

    作者:武伟敏;邹韶红

    目的 探讨有攻击行为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轻躁狂症状自评量表(HCL-32)、修订版Barratt冲动量表(BIS-11)、修改版外显行为攻击量表(MOA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愿意接受研究的60例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进行调查,根据MOAS分为攻击组和非攻击组,各30例.结果两组患者HCL-32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攻击组运动冲动性评分高于非攻击组,WCST测验中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高于非攻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攻击行为的双相障碍患者表现出更明显的运动冲动性;但在执行功能方面与无攻击行为患者差异不明显,攻击行为不能作为预测认知功能进一步损害的外在因素.

  •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旭明;隋辉;田博

    以抑郁为首发的双相障碍患者往往进行抗抑郁治疗,很少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1],致使很多患者转躁.重性抑郁障碍(MDD)和双相障碍在新的DSM-5中是两种并列的主要心境障碍,近年来随着新的抗抑郁药不断出现,使大家对MDD的关注相对较多,国外有资料显示,双相障碍被误诊为单相抑郁多达40%,平均延误诊断7.5年,约1/3患者因为未使用心境稳定剂而影响疗效.MDD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后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变化更为复杂,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预后效果更差,抗抑郁治疗易转相,故而有效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本文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药物治疗的新发展进行综述如下.

  • 甲状腺功能水平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性的对照研究

    作者:陈科;张荣珍;付卫红;冯薇;陈大春

    目的 探索甲状腺功能与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以符合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修订本(DSM-Ⅳ-TR)的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41名健康人作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TT3、FT3、TT4、FT4及TSH.选用HAMD、HAMA及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评估患者组临床症状.结果 双相躁狂组中TT4、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T3水平明显高于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相抑郁组中TT3、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T4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性别分层比较,女性双相躁狂组FT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双相抑郁组TT3明显低于对照组或双相躁狂组,FT4明显高于对照组,FT3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躁狂组中仅T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双相抑郁患者中,HAMD总分与FT4呈负相关(r=-0.34,P=0.03).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存在一定的改变,不同临床相甲状腺功能改变亦不相同,且这种变化以女性患者明显.

  • 酒精戒断综合征—震颤谵妄状态

    作者:姚远;杨春光;王夏红;李恒芬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以"发作性肢体抽搐2月余,幻视半月,频发1 d"为主诉入院.2月前患者突然不明原因摔倒于地,并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翻及意识丧失,5~6 min自动缓解,事后不能回忆,无咬破舌头、大小便失禁.之后,日内频繁发作多次,一次2~3 min,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清,遂按"症状性癫痫"急入住于某省级医院急诊科,立即给予地西泮针10 mg肌肉注射一次;苯巴比妥100 mg肌肉注射2次;咪达唑仑5 mg静脉推注一次,丙泊酚50 mg一次性静脉泵入控制癫痫发作,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好转,后查头颅磁共振发现"脑桥右后区异常信号",影像科诊断为:(1)亚急性腔隙性梗死;(2)右侧基底节陈旧性腔隙性梗死.脑脊液检查示:单核细胞偏高,蛋白(+).对症处理 1周左右抽搐得以控制,意识清醒出院.出院后双上肢持物不稳,震颤,双下肢行走不稳,曾多次摔倒在地,摔倒时无抽搐和意识障碍.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