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瘦长体形者,警惕胃下垂
张莹女士,长得瘦长且高高的.她在生宝宝期间,胃时不时犯点毛病,到生完宝宝,日喝七八顿下奶汤,胃胀恶心的症状愈发加重了,一个月瘦了4千克,赶紧去医院进行钡餐检查,发现患了胃下垂症.
-
对胃部超声诊断的体会
胃肠道为空腔脏器,成像易受气体干扰,故胃肠长期来一直被视为超声的禁区.随着超声仪器的改进和检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分辨率超声的问世,以及各种胃部造影剂的研制及应用,使胃腔通过超声检查已成为腹部超声检查的重要内容.本文对20人分别做胃部超声、纤维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目的是探讨胃部病变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
中西医结合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道引起的食管黏膜组织的炎症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中医对此病也有论述,虽无具体病名但与"心、痞、痛"相似.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不尽相同且复杂难辨,轻者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样疼痛伴反酸嗳气,严重时疼痛剧烈酷似心绞痛发作,易与此病相混,鉴别诊断在于心绞痛多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发作时心电图多有异常改变.胃镜和食管钡餐检查可资鉴别.由于此病反复发作病程长还可引起食管癌变,所以日益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
胃癌的防治
提起癌症,恐怕大多数人都要为之色变,认为这就是命运的终审判决书.而胃癌,在所有癌症中不仅多发,而且死亡率居高不下.我们注意到发达国家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几十年有着显著下降,尤其是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近年来亦有明显下降趋势,这得益于采用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定点筛查,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辨证治疗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一般认为与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相关.患者常有明确糖尿病病史,临床出现餐后饱胀、厌食、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或便秘或二者交替等症状;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示胃蠕动减弱、排空迟缓,不伴有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肿瘤等其它疾病.西医主要以西沙必利、吗丁啉、红霉素等具促胃动力作用的药物治疗,但存在疗效不持久、具有一定副作用(尤其是红霉素)等情况.相比之下,中医药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很少,复发率低,意义就比较重要了.笔者复习了近几年来的中医文献,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治疗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
穴位按摩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0例
我院自1998年1月~1999年10月,用穴位按摩加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200例病人均为门诊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116.)有关标准:(1)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或反胃、烧心、胸痛等)。(2)内镜可见反流性食管炎改变或食道钡餐显示反流或食道清除钡剂延缓。200例患者均有反酸、烧心等临床症状并经内镜或钡餐检查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均衡性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均停用一切影响胃肠药物1周。
-
人体感染蛞蝓1例
患者,男,74岁,湖北随州市安居镇人,农民.患者营养状况欠佳,贫血面容,近3年来,自觉胃部不适,常有恶心.1999年在本镇卫生院做过1次钡餐检查,显示胃壁充盈缺损,按胃病治疗未见好转.2000年3月28日~4月16日,先后呕吐10余次,吐出的虫体收集于一瓶中,共96条.4月18日患者带虫来到市卫生防疫站寄生虫病防治科就诊,建议患者到市一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未发现食道、胃有明显病理改变.
-
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先天性疾病,我国发病率约为0.3%~1.0%,均为足月儿,本病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治疗,预后良好.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以前主要有X-线钡餐检查,随着超声仪器的进步及超声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可以被超声首先甚至单独作出诊断.本文总结2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及X-线钡餐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探讨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
过敏性紫癜肠道改变的超声所见
本文报告16例过敏性紫癜肠道的超声表现,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5~12岁。临床表现以皮肤皮疹,紫癜及阵发性腹痛为主。其中伴恶心呕吐者8例,便血6例,伴关节肿痛2例。采用APOGEE 800型彩超诊断仪,7-3C凸阵探头。检查前一日晚餐不宜过饱,禁食禁水8~12小时,于次日晨空腹检查,必要时安排在X线钡餐检查前或检查三日后进行。根据观察部位不同,取仰卧位,坐位,半卧位或左右侧卧位。灵活运用多方位,多切面缓慢移动连续扫查方法。发现病变后注意其位置、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与周围脏器关系。
-
二维超声对食管下段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食管增生性病变是一种多发病,在豫北地区的发病率较高,以往多以内窥镜、X线钡餐检查为主.
-
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B超诊断
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往往均以X线钡餐检查,甚至纤维胃镜检查确诊,近两年来我们利用B超检查诊断该病,发现具有独特的声像图意义.特搜集1999年1月~2001年1月资料较全且行X线钡餐检查证实的13例总结探讨如下.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患者,男,24岁.以消瘦、间歇性反复发作上腹饱胀、呕吐宿食与胆汁近十年就诊.胃镜检查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腹部B超检查:肝下垂,胆系与胰腺未见异常,胃内见潴留物回声,左肾静脉(LKV)明显扩张,见附图(此图为患者呕吐后所摄之图片).临床考虑有十二指肠阻塞,申请作钡餐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横部狭窄.后又作腹腔动脉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之间夹角变小,约为15°.综合上述资料临床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
-
原发性胃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1例
患者男,35岁.阵发性右上腹隐痛10个月,加重伴黄疸20天.查体:右上腹可扪及一约5cm×5cm大小肿块,质韧、压痛,活动度差.上消钡餐检查见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线样狭窄,提示十二指肠肿瘤.CT检查:十二指肠及胃窦壁不均匀增厚,厚处达2.2cm,CT值约40Hu,十二指肠管腔不规则狭窄;肝内胆管树支样扩张,胆囊增大,大小约8cm×6cm×6cm;胆总管扩张,大横断面直径约1.3cm,末端可见增厚的十二指肠水平段肿块.增强检查肿块CT值约57~73Hu.CT诊断:十二指肠肿瘤,考虑为淋巴瘤(图1).术后病理见黏膜肌层内大量散在的淋巴细胞,诊断为恶性淋巴瘤.
-
贲门失弛缓症合并食管癌1例
患者男,47岁.10年前开始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发作期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食物.我院X线食管钡餐检查曾诊断"贲门失弛缓症".口服中药治疗后好转,仍有间断性发作.
-
Dieulafoy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处理尤为棘手.OGIB指常规内镜(胃镜、全肠镜)和常规钡餐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约占消化道出血的5%左右.Dieulafoy病是OGIB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提高对本病的重视,有助于本病的治疗,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
-
原发性食管结核误诊食管癌一例
患者男,34岁,胸部闷痛,并伴进食哽咽10余天,外院食管钡餐检查提示食道中段占位,2010年入住我院特诊一科.患者否认既往有咳嗽咳痰、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症状.入院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不大、无压痛.血常规单核细胞百分比11.9%,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十项、胸部X线片、腹部超声正常.
-
超声诊断胎儿食道闭锁伴下段食管气管瘘一例
患者女,31岁,孕2产1,第1胎健康.此次孕早期产前检查无异常,否认有早期服药史及患病史.孕38周时超声检查显示:胎儿胃泡体积偏小(图1),大小约1.0 cm×0.4 cm,连续72 h超声观察,胃泡无明显增大与缩小,羊水过多,大羊水深度11.5 cm,胎儿其他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单活胎(孕38周),胎儿胃泡偏小,羊水过多,可能为先天性食道闭锁,同时不排除合并食管气管瘘.行剖宫产术娩出一活男婴,3 d后在我院放射科行肠系钡餐检查示,胸2、3椎体水平以下食管未显示,可能为食道闭锁(图2).5 d后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手术证实为先天性食道闭锁伴下段食管气管瘘.
-
咽食管憩室超声漏误诊分析
咽食管憩室又称Zenker憩室,系咽下缩肌斜行和横行肌纤维间软弱部位(Killian缺陷区)的黏膜疝出[1],该病是食管少见的良性疾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7例咽食管憩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探讨其超声漏误诊原因.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我院17例咽食管憩室患者,所有病例均经食管钡餐检查、颈部CT检查或手术证实.其中男15例,女2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3.6±5.8)岁.患者均为健康体检时发现.2.仪器与方法:采用Esaote MyLab90、Esaote MyLab60、Esaote DU6、Aloka SSD4000、Philips iU22、Philips 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0 MHz.
-
胶囊内镜与小肠钡餐在小肠疾病中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
目的:评价及比较胶囊内镜和小肠钡餐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胶囊内镜和小肠钡餐对怀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二者对小肠病变的检出能力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疑有小肠病变的14例患者都进行了胶囊内镜和小肠钡餐检查.患者症状包括:腹胀3例,腹痛3例,腹泻2例,消瘦1例,周期性发热1例,鲜血便4例,暗红色血便或黑便2例、癌胚抗原升高原因不明1例、肝癌查体1例.14例患者中,胶囊内镜检出了病变13例,病变检出率达92.86%,明确病因10例,检出的疾病包括小肠平滑肌瘤,淋巴瘤,息肉,黄色瘤,Crohn's病,十二指肠球炎,血管畸形,蛲虫症,小肠炎(糜烂、充血斑),黏膜下肿物(性质未明).小肠钡餐检出病变2例,病变检出率为14.29%,其中明确诊断1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病变的检出能力优于小肠钡餐,且无任何副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作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
糖尿病病人胃肠道X线造影改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DM)病人胃肠道异常的X线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全消化道钡餐检查DM病人66例,健康人30例,非DM性慢性腹泻病人30例.结果 DM性胃肠道异常X线表现主要为非特异性功能性改变,阳性检出率83.3%;小肠的扩张或/和弛张改变具有相对特征性意义.结论本方法可做为对DM性植物神经病变的间接、简便临床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