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猴/人免疫缺陷嵌合病毒(SHIV)的研究进展
SHIV是在SIV其因组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以HIV部分基因片段来取代SIV相应基因而构建的一种重组病毒.SHIV与亲本株病毒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能在CD4+细胞、PBMCs、巨噬细胞中复制,并能引起猴发生AIDS症状.另外SHIV能诱使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可以作为侯选疫苗株,在AIDS预防中有广阔的前景.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目前,充血性心力衰竭不仅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是心血管内科的危急重症,病死率较高,预后差。临床上传统的治疗多使用利尿剂降低心脏前负荷,血管扩张剂减低心脏前、后负荷,洋地黄类强心以缓解临床症状。近年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通过重组技术合成的生物制剂,具有扩张血管、利尿利钠、有效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等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本研究通过详细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后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基因重组研究进展
天然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和体液中,但主要是从人尿中分离提纯,因其含量非常少,难以大量制备应用于研究和临床当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重组技术不断地得到发展与完善,人们便开始对重组hEGF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尝试.
-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胃肠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急性胃肠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有手术和病理结果的急性胃肠道疾病患者的MSCT横轴位图像、多平面重组(MPR)及部分三维重建(3D)图像.结果:38例肠梗阻病例CT诊断符合率100%,定位符合率97.4%,病因诊断符合率92.1%.32例胃肠道穿孔病例CT诊断符合率96.9%.26例急性阑尾炎病例CT诊断符合率92.3%,分级准确度84.6%.结论:MSCT对急性胃肠道疾病有较高诊断价值.
-
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及其在蚊虫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遗传标记是指用来区分不同的个体或群体,能够稳定遗传的物质或性状,是研究生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及分类学的重要工具.遗传标记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DNA重组技术的创立,遗传标记的研究重点转向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出现了多种分子遗传标记.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有:DNA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FLP);数量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主要包括微卫星和小卫星)分析;DNA序列分析以及基于PCR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等分析技术.DNA分子遗传标记,特别是微卫星DNA与其他遗传标记相比,具有稳定性高、信息含量高、种群中分布广泛等优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
血吸虫、绦虫抗原的研究进展
血吸虫、绦虫是重要的寄生蠕虫,呈全球性分布.此类寄生虫宿主繁多,分布广泛,且抗原成分复杂,交叉反应多,给诊断、预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及基因重组技术和噬菌体肽呈现技术的出现,人们期望通过血清学诊断和研制疫苗解决寄生蠕虫病的诊断和预防问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蠕虫抗原按其来源或制备途径分为:天然抗原、基因重组抗原、噬菌体肽库技术模拟抗原.现对血吸虫和绦虫抗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囊虫病免疫诊断研究进展
囊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在囊虫病,尤其是脑囊虫病的诊断中,免疫学检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弥补了病原学诊断、物理诊断、影像学诊断的不足.免疫学检查在囊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效果的评价等方面也起着明显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取得较快进展.单克隆抗体技术、DNA重组技术和抗原分离纯化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一些新的免疫学方法的建立,对囊虫病的免疫诊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囊虫病免疫诊断的研究进展
囊虫的诊断除皮肌型患者可采取皮下结节检查确诊外,单纯脑型患者的诊断常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和免疫学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获得,当临床症状、影像学指标不典型及疾病早期时,诊断往往有一定的困难.免疫学诊断弥补了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诊断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囊虫病的免疫诊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诊断试剂的不断更新,免疫检测手段的换代,使得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在抗原分析与研究方面已日益扩展到了异种抗原、纯化抗原、基因重组抗原等领域;在检测技术上亦从简单的凝集试验涉及到了免疫标记、酶联免疫印渍、杂交瘤制备、DNA重组技术等领域.现将国内外有关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改造重组蛋白生产用CHO细胞的研究进展
重组蛋白产品,即通过 DNA重组技术使目的基因在相应宿主细胞中表达所获得的蛋白产品。其中,E.coli 源的占42%,酵母源的占21%,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ery,CHO)细胞源的占29%。而在与治疗和预防相关的重组蛋白中,CHO细胞源的已近70%[1]。
-
HCV单片段抗原EIA与重组免疫印迹分析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比较的研究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克隆表达了丙型肝炎病毒(HCV)蛋白相对应的抗原(HCV-C、NS3、NS4、NS5),组建了单片段抗原EIA检测试剂.与进口重组免疫印迹分析试剂(Orhto HCV RIBA3.0)分别检测了国家第3代抗-HCV参比血清盘和临床血清样品,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
-
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EA、ED融合蛋白的表达
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E.C.3.2.1.23)是由四个相同亚基组成的四聚体,相对分子质量(Mr)为540000,通过溴化氰裂解或基因重组技术可得到一系列无酶活性的突变肽段,其中有些突变体在体外能重新聚合成全酶活性的四聚体,这一现象被称为α-互补[1].β-半乳糖苷酶的这种α-互补性已被用于分子生物学、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监控、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技术(CEDIA)、表达免疫分析等[2,3].通常具有α-互补活性缺失大部分C端氨基酸的小片段突变体如CNBr2被称为α-供体或酶供体(ED);而缺失N端约40个氨基酸的大片段突变体如M15蛋白被称为α-受体或酶受体(EA).为了进一步研究β-半乳糖苷酶的α-互补特性并促进其应用,我们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了一对编码β-半乳糖苷酶突变体EA、ED的质粒,并以融合蛋白的方式进行表达制备.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17环状多肽,BNP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从而介导一系列生理学效应.正常成人体内少量BNP主要参与调节体循环和水盐平衡,维持心脏组织微环境稳态,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国外商品名为奈西利肽(nesiritide),是以基因重组技术制成的高纯度无菌冻干粉剂,已经被美国FDA批准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一线用药,它的另一个治疗应用前景为心肌梗死后的早期治疗.有研究表明rhBNP有利于阻止和逆转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1-3],但对于心肌梗死后持续应用rhBNP的疗效观察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持续应用rhBNP对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
病毒样颗粒在免疫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检测病毒感染的免疫测定所用的抗原主要有灭活的病毒、具有病毒抗原表位的合成肽抗原以及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和表达的重组蛋白.使用灭活病毒提取的抗原纯度相对较差,亦影响测定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许多病毒因不能人工培养或感染动物,或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使得抗原的获得受到限制.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969G→C多态性的功能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969G→C多态性的功能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已知的iNOS基因启动子-969G→C多态性的GC和GG基因型启动子DNA序列,再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获得的启动子与PGVB-2-E荧光素酶载体质粒连接,构建新的重组质粒pPGV-iNOSmt和pPGV-iNOSwt,并进行酶切图谱分析和测序分析.然后将重组质粒分别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HepG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基因型启动子的活性差异.结果:成功构建iNOS基因-969G→C多态性的GC和GG基因型启动子荧光素酶载体重组质粒pPGV-iNOSmt和pPGV-iNOSwt,发现iNOSmt启动子的活性比对照启动子的活性显著升高,升高132.1%,差异有显著性(P<0.05),iNOSwt启动子的活性比对照启动子的活性升高14.3%,差异无显著性(P>0.05).iNOSmt启动子活性升高的百分率是iNOSwt启动子的9倍.结论:iNOS基因启动子-969G→C的多态性改变导致该启动子的活性增强.
-
人hTERT正反义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件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正、反义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将hTERT基因从克隆载体pGRN-145上酶切下,并将其正向及反向克隆到去磷酸化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NotI和XhoI酶切鉴定结果结果:经NotI和XhoI双酶切后,正义重组质粒被切成1438和7838bp两个片段,反义重组质粒被切成1438、1992和5898bp三个片段,与理论计算长度相符.结论:成功构建了hTERT正、反义逆转录病毒载体.
-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单链抗体细胞内免疫抗乙肝病毒基因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人源单链抗体(ScFv)细胞内免疫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特异性的HBcAg人源可变区单链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基因重组技术体外扩增HBcAg单链抗体基因,并构建表达HBcAgScFv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HBcAg,转染PA317细胞,逆转录PCR(RT-PCR)方法验证细胞培养液上清分泌的假病毒颗粒中HBcAg ScFv的表达;将假病毒颗粒感染2.2.15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上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HBV DNA.结果:成功筛选出HBcAg ScFv,PCR扩增出750bp的全基因,构建HBcAg ScFv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细胞,在上清中检测出含HBcAg ScFv假病毒颗粒的存在,上清感染2.2.15细胞后第3、5、7、14天,HBsAg、HBeAg逐渐下降,到14d时HBsAg已变为阴性,DNA定量检测无明显变化.结论:HBcAg ScFv能成功地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中表达,并有抑制HBsAg、HBeAg表达的作用.
-
抗人大肠癌单链抗体-胞嘧啶脱氨酶融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抗人大肠癌重组单链抗体ND-lscFv与酵母胞嘧啶脱氨酶CD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借助GSGGSG Linker序列将酵母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融合于ND-lscFv基因的3'端,构建pET-28a(+)ND-lscFv-CD载体,转化E.coli BL21,经IPTG诱导,表达二者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用Ni-NTAresin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并采用ELISA检测其免疫活性,MTF法测定由ND-lscFv-CD/5FC构成的ADEPT系统对大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序列测定表明:ND-lscFv-CD基因全长l 269 bp,包含了732 bp的scFv基因和477 bp的CD基因.SDS-PAGE检测显示,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47 KDa,与预测值一致.光密度扫描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7%,ELISA检测证实,ND-lscFv-CD保留了与ND-1scFv相近的免疫活性.MTT实验检测结果显示,由scFv-CD/5FC构成的ADEPT体系对大肠癌细胞具靶向杀伤作用.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抗人大肠癌单链抗体ND-lscFv与酵母胞嘧啶脱氨酶CD的融合蛋白,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和一定的酶活性.
-
结核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以DNA双螺旋结构、DNA重组技术以及人类基因组学为标志的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整个生命科学乃至相关学科的发展,成为生物学的带头学科.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引进并渗透进结核病的多个领域,促进了结核病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 [1,2] .近20年来,集中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
瘦素与肝病
1994年Friedman等[1]应用定向克隆法(positional cloning)从肥胖与糖耐量异常的动物ob/ob小鼠中首次成功克隆出肥胖基因(ob gene)及人类的同源序列,人和小鼠之间的ob基因的编码序列同源性高达84%,基因的高同源性提示ob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功能的高度保守性.ob基因结构和序列的改变可以导致肥胖.Halaas等[2]于1995年应用DNA重组技术,由大肠杆菌中合成出人和小鼠ob基因的表达产物,该产物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前体由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末端有21个氨基酸残基信号肽,该前体的信号肽在循环血液中被切掉而成为14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6 000,由于其基本作用是使动物的体重降低而变瘦,故Halaas等将该蛋白命名为瘦素(leptin).现已发现,瘦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及胎盘、胃等部位表达[3,4],具有中枢性抑制摄食、免疫调节和抑制血管新生作用[5-7].
-
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对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发生率的影响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替代疗法是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唯一被证实具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措施[1?2],GH替代治疗后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早在1958年,国外首次报道了使用生长激素为生长激素缺乏(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的儿童进行替代治疗成功的案例[3]。20世纪80年代“包涵体技术”使获得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技术上成为可能,DNA重组技术使rhGH可批量生产,克服了垂体提取物的产量限制,也解决了部分应用安全性问题[4]。至今rhGH在临床应用已经超过20年,其有效性已获肯定,但安全性受到广泛的关注。GH一方面通过降低周围血糖摄取、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来拮抗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另一方面GH还能促进脂质分解,从而促进脂质氧化、抑制葡萄糖分解[5]。由于生长激素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和升血糖作用,其对糖尿病发生率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讨论已有研究中生长激素对儿童及青少年糖代谢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以期引起医师对接受GH替代治疗患者糖代谢情况变化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