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已婚待孕夫妇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调查分析

    作者:冯会广

    目的:分析已婚待孕夫妇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以便为孕前优生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站随机收集的868份已婚待孕夫妇的血清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站采用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对这868份血清标本进行了乙肝两对半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这868份已婚待孕夫妇的血清标本中,乙肝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指标全部呈阴性的血清标本有453份(占52.19%),在乙肝5项的检测结果中,至少有1项检测指标呈阳性的血清标本有415份(占47.81%)。在乙肝5项检测中除去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的以外,共检测出7种阳性表现模式。结论:在已婚待孕夫妇中开展HBV检查,对保证孕妇母婴的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此外,还应做好室内、室间的相关质量控制工作,终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长武;谢礼琼;张明

    目的:探讨TRFIA法在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方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异同.结果:TRFIA法的抗-HBe检测结果与ELIS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单个HBV M检测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TRFIA法和ELISA法两种检测方法在①④⑤,①⑤和②组合模式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FIA方法对乙肝定量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 应用ARCHITECT i2000SR 检测就诊者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及其结果分析

    作者:宋芳;马庆庆

    目的:探究应用ARCHITECT i2000SR 检测就诊者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及其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nt microparticle immuno assay,CMIA)技术,仪器和试剂为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RCHITECT i2000SR 及配套的HBsAg(双抗体夹心法)、HBsAb、HBeAg、HBeAb、HBcAb(乙型肝炎五项)试剂,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进行检测和结果判定.所有检测均在定标通过和质控在控范围内进行.结果:应用Architect i2000SR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可较好保障和提高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水平.结论:ARCHITECT i2000SR 检测就诊者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 109 314例就诊者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出与分析

    作者:王辉;缪建春;蒋英

    目的统计分析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2001年1月-2005年7月共109 314份血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模式.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HBV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运用x2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肝病毒总感染率为77.53%,并由2001年的79.72%呈下降趋势至2005年的75.99%;HBV血清学标志物模式中,常见模式7种,少见模式18种,其中,(1)人主动免疫模式(抗HBs阳性)检测率由2001年的31.45%呈逐年增高趋势至2005年的42.36%;(2)乙肝病毒携带者从2001年的48.27%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05年的33.64%.结论乙肝标志物检出模式的动态分析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实验结果比较

    作者:潘卫华

    目的: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实验结果的检出率.方法:以2012-01~2013-01来我院部就诊的10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对患者乙型病毒肝炎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HbsAg,HbsAb,HbeA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对HbeAb与HbcAb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五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的阳性检出率要高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并在HbeAb与HbcAb的检测中更加明显,并且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结论: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相比,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更为灵敏且特异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探讨

    作者:赵小平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查的患者100例患者进行试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的阳性检查率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的阳性检查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应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

  • 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特殊模式的分析

    作者:刘金红;章君杰;应晟;王浩

    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不同的血清标志物模式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人体感染HBV后,血清中抗原抗体的产生是有一定的规律性,血清标志物的模式也是符合这一规律变化的,但近年来随着检测仪器越来越先进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临床上出现了很多不常见的模式,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对乙肝的认识.为探讨特殊模式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我们对2011年1-1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 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结果比较

    作者:王岚;沈立松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3种试剂[酶免法(EIA)、时间分辨荧光法(TrF)、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对乙型肝炎初诊疑似患者血清进行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TrF试剂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的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均优于EIA试剂;TrF试剂的低可检测稀释度与MEIA试剂基本相同.结论与EIA试剂相比,TrF试剂在乙型肝炎5项血清学指标临床检测中具有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较高的优势.

  • 武汉市青山地区2812例孕晚期妇女肝炎病毒感染现状调查

    作者:王强;夏洁;谢跃文

    目的:了解武汉市青山地区2812例怀孕晚期妇女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晚期妇女血清中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血清学标志物;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浓度。结果检出HBsAg阳性210例,占7.47%;抗HCV阳性11例,占0.39%;抗HAV IgM阳性6例,占0.21%;抗HEV IgM阳性11例,占0.39%;抗HEV IgG阳性422例,占15.01%。结论在孕晚期妇女中,HBV感染情况应予以重视,坚持进行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有重要意义。

  • 炎症性肠病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俊祥;潘秀军;沈立松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当前IBD的诊断基于内窥镜下特点和组织病理学表现,但检查为侵入性且操作复杂.寻找一种简单、无创、敏感、经济、快速的方法来应用于IBD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关于IBD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已成为IBD的研究热点.文章结合国内外IBD领域的新近研究,对一些传统的血清学标志物的新进展以及新发现的标志物,如抗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GP2)抗体、抗CUB和带状疱疹透明区样域蛋白1 (CUZD1)抗体、巨噬细胞凋亡抑制因子(AIM)、血清源性透明质酸相关蛋白(SHAP)等进行介绍.

  •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李郑红;陆伦根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终末期肝病的必经阶段,在此阶段内对病情及时、准确地评估对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因其无创性和易重复性得到广泛重视,此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高尔基体蛋白73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松;俞海英;杨永峰

    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又称为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2(Golgi phosphoprotein 2,GOLPH 2)和高尔基体膜蛋白1(Golgi membrance protein,GOLM1),是近年发现的一种 II 型高尔基体膜蛋白(Type II Golgi membrance protein)。该蛋白在多种疾病及癌变组织中都有高表达,与肝脏疾病关系尤其密切;多项研究显示,GP73在肝癌的血清学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优于 AFP,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也有研究报道其在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也有高表达。现将 GP73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鲁沛;贾继东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肝脏慢性炎症疾病,典型表现为界面性肝炎、多克隆高γ球蛋白血症及诊断特异性肝脏自身抗体,如未予有效治疗,可因持续性坏死性炎症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AIH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及各种族,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1,2].根据血清学标志物AIH可分为两型,1型约占80%,以ANA、抗SMA为主要血清学特征;2型好发于欧洲儿童,以抗LKM-1、抗LC-1及抗LKM-3阳性为主,且多合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1].AIH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由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诱发因素等共同作用引起自身免疫耐受缺失,从而诱导产生以T细胞介导为主的针对肝脏抗原的免疫反应,造成肝脏组织的破坏及慢性炎症形成.

  • HBsAg 阴性的 HBV 感染与肝癌

    作者:陈丽萍;赵红;吕蓓;程计林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然是危害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全球约20亿人过去或现在感染过 HBV,超过3.5亿人是慢性病毒携带者,其中大部分人为严重进展性肝病,并有转化为肝癌的高风险。肝癌在常见肿瘤中排第五位,在全世界肿瘤相关死因中排第三位,近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慢性 HBV 感染导致世界上55%~60%肝癌的发生。临床上广泛应用的 HBV 血清学标志物是HBV 感染的常见指标,但曾被认为是 HBV 感染唯一标记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并不能真正代表有无 HBV 感染。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发现 HBsAg 阴性肝病患者发展为肝癌的病例,也不再是偶然事件。

  • APASL、EASL、A.ASLD和Keeffe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指南)的临床价值

    作者:于乐成;陈成伟;姚光弼

    近10余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FIB)的抗病毒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也不断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对HBV感染自然史认识的深入,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检测手段的改进,以及普通αa干扰素(IFNα)、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PEG-IFNα)和多种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UC)临床应用的增多,新的临床资料不断涌现,使得对抗病毒治疗利弊的认识、适应证和治疗时机及终点的把握、药物的选择及疗程、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及其方式、耐药的监测和处理等认识不断发生更新.由于认识深度和广度、对相关临床资料的评判和解读角度等的不同,以及各国或地区HBV感染流行病学自然病程、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基于循证医学和专家临床经验制定了各地区的有关指南、共识或流程,使临床医师在实践中有所参考和遵循.

  • 健康体检者HBsAg检出率及其水平与年龄的关系

    作者:韩振格;李金鹆;师明丽;郄中宏

    我国人群HBV感染率高,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是临床实验室主要的检测项目之一.HBsAg在HBV感染的检测中为重要的标志物,血清中检出HBsAg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指标之一.我们发现,HBsAg携带者中,HBsAg≤25000 U/L的标本,可用一步中和实验进行确认,无需标本稀释[1-2],因此定义这些携带者为低水平携带者;HBsAg>25000 U/L为高水平携带者.

  • 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的耐药分析

    作者:李莉;陈军;马建新;王珍燕;孙富艳;郑毓芳;张仁芳;卢洪洲

    HBV与HI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高达90%的HIV感染者至少具有一项以上暴露于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大约10%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国内对于HIV感染者中HBsAg阳性率的调查较少,来自上海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该阳性率为11.2%,但是HIV感染者合并隐匿性HBV感染率为30.5%[1-3].因此HIV/HBV合并感染不容忽视.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布鲁菌心内膜炎一例

    作者:许芳;温晓玉;秦俊杰

    患者男,43岁,因发热2年、黄疸1年余、气短十余天,于2013年2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寒战,体温高39.5℃,伴乏力、全身肌肉痛、膝关节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诊断为布鲁菌病。此后间断出现发热、寒战。1年多前出现黄疸、乏力、食欲不振;心电图检查正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肝硬化、脾肿大、门静脉高压、少量腹腔积液;血白细胞计数3.2×109/L,红细胞计数2.17×1012/L,Hb 67 g/L;肝功能检查示,白蛋白19.9 g/L,球蛋白39.9 g/L,TBil 44.3μmol/L,DBil 30.0μmol/L,胆碱酯酶1700 U/L;HBV 血清学标志物检查示,HBsAg、HBeAg 和抗-HBc 阳性。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十多天前出现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加重。既往史:嗜酒史30年,约200 g/d,戒酒1年余。家庭居住地为布鲁菌病疫区,职业为农民,有牛、羊家畜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血压90/4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90次/min,呼吸25次/min;一般情况差,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黄染,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音;心率90次/min,律不齐,可闻及早搏,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腹壁可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肿大,肋下约3 cm,质韧;双下肢重度水肿。辅助检查:胸部 CT 示肺水肿,右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轻度狭窄,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增宽,全心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力升高,二尖瓣及三尖瓣重度返流,肺动脉瓣中度返流;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肝硬化,脾大,少量腹腔积液;心房利尿钠肽18100 ng/L;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分类0.72,红细胞计数2.77×1012/L,Hb 71 g/L;肾功能检查示,BUN 35.0 mmol/L,肌酐180μmol/L;肝功能检查示,白蛋白29.7 g/L,TBil 72.6μmol/L,DBil 43.5μmol/L,间接胆红素29.1μmol/L,胆碱脂酶1963 U/L;HBV 血清学标志物检查示,HBsAg、HBeAg、抗-HBc 阳性;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结果阳性(1∶200);血培养结果示,布鲁菌。给予抗炎、强心、利尿治疗,略有好转,但家属放弃治疗,出院。

  • 黑热病误诊一例

    作者:施文娟;万红;杨守良;陈生邦

    患者男,49岁,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农民.因乏力纳差1年余,间断发热3个月,加重4d入院.体格检查:消瘦,双肺呼吸音粗,余无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WBC3.21×109/L,中性粒细胞0.763,RBC 3.82×1012/L,Hb106 g/L,PLT 70×109/L;Alb 26 g/L,IgG 41.96 g/L,IgM 1.40 g/L,IgA 1.25 g/L,血细胞沉降率33 mm/1 h,PPD阴性;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肿瘤指标(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抗原19-9、糖抗原242)均正常,肥达试验、外斐反应阴性;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HCVRNA、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结核抗体均为阴性;心电图、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胆囊炎性改变,脾大.

  • 免疫预防后经胎盘传递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及动态观察

    作者:陈慧;朱启鎔;王建设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形成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由于携带HBV的产妇所生婴儿会被动接受母亲的一些HBV标志物,使得临床上对其结果的解释与成人不同[1-3].为了在临床上正确解释婴儿期HBV标志物的结果,我们对免疫预防后经胎盘传递的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及在婴儿体内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

217 条记录 5/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