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布洛芬治疗急性特发性心包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黎巴嫩籍,男,28岁.因反复胸痛1月余,加重并呼吸困难1周入院.既往体健.发病前1周有疑似上感症状,近1周同时出现发热,T:38-39℃,伴心悸、盗汗、全身疲倦不适,但无咳嗽、咯痰、体重减轻、咯血、关节痛等.入院查体,PR:100bpm,BP:118/72mmHg,RR:20bpm,T:38.4℃.发育良好,全身无黄染、出血点,未及淋巴结肿大,无颈静脉怒张、脉压差缩窄、奇脉.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啰音.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破裂并假性室壁瘤1例
患者女,24岁.因心悸气短夜间不能平卧1个月就诊,曾有外伤史.查体:血压90/70 mm Hg(11.97/9.31 kPa),贫血外貌,奇脉.心界扩大,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
-
食管异物刺入心脏1例
病人男,26岁.10年前喝粥时突感吞咽困难,疑食管异物遂以大块馒头强行下咽后感胸痛加剧.此后渐出现发热、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和下肢浮肿.查体:体温38.5℃,心率102次/分,颈静脉怒张,有奇脉,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遥远,肺底闻及细湿罗音.白细胞总数13.7×109/L.X线胸片示心影扩大,心包内有液平段.心电图示低电压,ST段改变.B超心包腔探及10mm液性暗区,未见异物影.心包穿刺抽出脓液160ml.
-
右心房血管肉瘤1例
病人女,48岁.进行性心悸、气短4个月.查体:面部及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奇脉.心音低钝.肝大右肋下6.0cm.肝颈回流征阳性.心电图示低电压.X线胸片心影呈烧瓶状.超声检查示右心房内团块状肿物伴心包积液.核磁共振示右心房前壁肿物,部分阻塞房室口.
-
胸挤压伤合并上腔静脉破裂1例诊治体会
患者:24岁.胸部被挤伤,有一过性昏迷史.继而躁动,查体:面部及口唇发绀,谵忘,有明显心包填塞体征:BP:70/60 mm Hg,P:120次/min,脉搏细速,且有奇脉.胸廓无畸形,无皮下淤血及擦伤.胸部CT:心影增大,无肋骨及胸骨骨折,无液气胸及肺挫伤表现,剑突下心包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
-
心包血管肉瘤一例
患者女,28岁,因阵发性心悸、气短半个月,胸骨后锐痛1周,于2001年5月18日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10/70mm Hg(14.7/9.3 kPa),呼吸平稳,无紫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扩大,心率88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无奇脉.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标准肢体导联低电压.
-
心包炎误诊12例分析
我院1983~1996年诊治的12例心包炎误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54.5岁.咳嗽、吐痰2例,胸痛、气短4例,上腹痛7例,发热心慌4例,颈静脉怒张9例,肝大6例,奇脉8例,心界大9例,腹水征3例,收缩期杂音6例.超声心动图(UCG)见心包内液性暗区12例;胸透:两侧胸壁胸膜肥厚,心影大3例,WBC、RBC、Pt、Hb低于正常2例.
-
结核性心包纤维和肉芽组织增生超声误诊1例
患者,男,30岁.主因心慌、胸闷、气短、4个月入院.查体:心界扩大,奇脉,肝大右肋缘下15 cm,肝颈静脉逆流征.心电图示:各导联普遍低电压伴心肌损伤.X线诊断: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第九、十胸椎结核伴冷脓肿形成.
-
永久型心脏起搏器埋藏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抢救与护理2例
永久型心脏起搏器埋藏术目前已成为抢救和治疗危及生命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措施.急性心包填塞是起搏器埋藏术诸多并发症中极为少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全身出冷汗、面色苍白、焦虑不安、脉搏细弱、奇脉、颈静脉怒张、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等症状[1].我院2000~2004年共施行埋藏永久型起搏器58例,2例患者在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由于抢救及时,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发热胸痛心包积液--思考病例(2)答案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起病较急,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病程初期有剧烈胸痛,与呼吸相关,随后胸痛缓解而气短加重,应考虑为心包积液逐渐渗出所致.查体见心界向双侧扩大、奇脉、肘静脉压升高等心包积液表现,诊断为"急性心包炎".
-
叶天士辨证用药特色探析
<临证指南医案>一书记载了清代名医叶天士独特的辨证及用药经验,包括体质辨证、摄补法及补奇脉法等3个方面.体质辨证是对<内经>体质学说的延伸和发展,明确了一些常见体质类型的特点、病机及用药规律.摄补法是叶天士治疗虚劳的基本原则,通过补益法和固摄法相结合,达到补虚扶正、涵藏肝肾的作用.补奇脉法是叶天士独特的学术经验,认为奇脉病多有失血失精病史,奇经八脉隶属于肝肾,通过血肉有情之品补益肝肾,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心肌炎一例
患者男,46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伴头晕、气促、少尿2小时入院.发病前40小时有咽痛、鼻塞、发热史.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史.入院查体:T39.6℃,BP70/50mmHg;神志清晰,呼吸急促,口唇无紫绀,无奇脉,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向左增大,心音低钝,心率70次/分,心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
急性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策略
根据GINA的标准,急性重症哮喘定义为至少有下述一项症状的急性发作:辅助呼吸肌活动,讲话费力,奇脉大于25mmHg,HR>100次/min,RR>25~30次/min,吸气峰流速或者FEV1<50%预计值,SaO2<91~92%.
-
奇脉探讨
奇脉,历来散载于古代典籍,文词古奥,略而不悉.后世脉书,或者阙而不录,或仅摘引章句,而乏明确论说,亦无人系统整理.本文汇集历代医籍记载,参以个人心得,对奇脉的命名、脉象、主病、临床意义、辨认要点等问题作了系统论述.
-
心脏穿透伤7例急救体会
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7例心脏穿透伤病人,取得了一些救治体会,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16~36岁,均为刀刺伤,受伤部位分别为左腋前线第5和第6肋间各1例.胸前壁第4肋间2例,剑突部和左剑下各1例.胸前壁第4肋间2例,剑突部和左剑下各1例,右胸骨旁第5肋间1例,人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休克表现,4例血压为0,1例6.6/4kPa,2例10/6kPa,4例神志不清,其中心包填塞型4例,失血性休克型3例,血压为0者无颈静脉怒张和奇脉,仅有颈静脉充盈,3例失血性休克型都有血胸及气管向对侧移位等体征.
-
支气管肺炎并发化脓性心包炎1例
患儿,女,3岁.因发热8d,气促2d,于1999年2月10日拟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入院.体检:体温38.4℃,呼吸50次/min,脉搏172次/min,血压83/53mmHg(1mmHg=0.133kPa),体重13k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颜面无水肿,轻度鼻扇,口周发绀,左侧胸廓较饱满,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较多中小水泡音,心界普遍增大,心率172次/min,律齐,心音遥远、低钝,无杂音,腹软,肝肋下3cm,质软,边钝,双下肢无水肿,奇脉(+).
-
小儿肺吸虫性心包炎42例临床分析
我院8年来治疗小儿肺吸虫性心包炎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10岁以内21例,10~14岁21例.病程1年以上7例,1年以内35例.临床表现:心悸37例,气促38例,紫绀31例,浮肿40例,奇脉30例,颈静脉怒张41例,肝大42例,心音遥远39例.脉压差小于2.67kPa(20mmHg)20例,肘静脉压大于19.6kPa(200mmH2O)40例.嗜酸粒细胞大于300×106/L29例.肺吸虫皮内抗原试验强阳性35例.
-
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129例报告
1对象与方法1.1本组男78例,女51例.小年龄5.5岁,大年龄67岁,多在8-40岁之间.病程1月至7年,平均21.3月.呼吸困难69例,颈静脉怒张102例,肝大83例,腹水79例,胸水36例,下肢水肿47例,奇脉83例,紫绀31例,脾大5例,静脉压180-400mmH2O之间,脉压差小于30mmHg 91例.
-
结核性心包炎并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6例体会
结核性心包炎产生大量心包积液时,压迫心脏.如未及时处理,可致严重的心包填塞症状.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6例结核性心包炎并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38~60岁,平均49岁.病程3周至9个月.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3例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2例有低热、咳嗽、乏力等症状,1例出现奇脉.全部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包大量积液.并通过化验心包积液:结核抗体(+)和查到抗酸杆菌等实验室检查证实为结核性心包炎.
-
心包积液时狗左右心室充盈压的呼吸性变化
目的探寻心包积液后奇脉时心室充盈压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 方法通过制作狗的心包积液模型,描记积液前后胸内压、左右室舒张压、外周大静脉压及肺静脉压的呼吸性波动曲线,计算其波动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心包积液前,左、右心室舒张压、肺静脉压的波动曲线与胸内压呼吸曲线一致,其中左、右室舒张压平均的呼吸性波动幅度分别为0.80 kPa和0.73 kPa,肺静脉压波动幅度为0.64 kPa. 颈内静脉及股静脉压较稳定,波动幅度较小,分别为0.06 kPa和-0.06 kPa;心包填塞后,胸内压呼吸性波动加大,左右心室舒张压、肺静脉压的波动幅度随之加大,但颈静脉压及股静脉压仍较稳定. 左、右室舒张压平均的呼吸波动幅度分别为1.03 kPa和0.75 kPa,肺静脉压波动幅度为1.08 kPa. 颈内静脉及股静脉压波动幅度分别为0.16 kPa和-0.10 kPa. 结论外周静脉压和肺静脉压在呼吸周期中的不同表现是决定优势充盈心室的主要原因;心包填塞后胸内压呼吸性的波动增大,心室间的充盈竞争及室间隔的左右移动是导致左、右心室舒张压的交替上升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