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大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有自由基学说、钙超载学说、兴奋性氨基酸学说、花生四烯酸代谢失衡和白细胞损伤作用等.中医将本病归属中风范畴,病机为气虚不能帅血,或气滞血瘀阻滞脉络所致,是临床常见的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因而如何防止脑缺血损伤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药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文就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1 清除自由基人体正常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可被体内相应的自由基清除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及时清除,使自由基产生与清除之间处于动态平衡.脑缺血再灌注时,可通过黄嘌呤氧化酶、线粒体系统、白细胞系统、花生四烯酸相关酶系统、一氧化氮合成酶系统等使氧自由基(OFR)大量产生,同时OFR防御系统功能受损,动态平衡被破坏.自由基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可通过OFR连锁反应造成膜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溶酶体破裂、细胞溶解和组织水肿等一系列损害,故氧自由基学说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
尿酸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
目的 研究尿酸(U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分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UA(0、0.5、1、1.5及2 mg/L)及50 mg/L ox-LDL(阳性对照)分别作用HUVEC 24、48及72 h,用real-time PCR法测定HUVEC eNOS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eNOS蛋白;酶法检测上清液NO的含量.结果 UA 0.5 mg/L组eNOS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UA浓度升高(1、1.5及2 mg/L组),及其作用时间延长,HUVEC e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及上清液NO分泌相比对照均明显下降(72 h N02-/N03-2 mg/L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52±0.18与1.00±0.10,P<0.05),且趋势与ox-LDL组相同.结论 0.5 mg/L以上浓度的UA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HUVEC eNOS表达及NO合成,提示高浓度的UA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功能.
-
颅脑损伤
一、概述 颅脑损伤分为闭合性脑损伤与开放性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按脑损伤的病理改变,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和脑干损伤;继发性脑损伤主要为缺血、缺氧、脑水肿、颅内出血及脑疝引起。 二、发病机制 1.直接暴力头部受外力直接作用,可分为加速性、减速性、挤压性及旋转性四种方式。 2.间接暴力外力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再传导至头部,可分颅颈连接处、挥鞭样及胸部挤压伤三种。 3.继发性脑损伤的生物化学改变。 (1)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脑损伤可引起大量兴奋性氨基酸,主要为谷氨酸(Glu)、天门氨酸产生等。近年临床上用脑微量透析法,发现严重脑损伤的脑组织中Glu增高数倍至数十倍,脑损伤越重,Glu越高,故认为Glu增加可损害神经元。动物实验显示应用NMDA受体拮抗剂,如镁离子、东莨菪碱、或亚胺马来酸盐(MK-801)等可减轻Glu增高的损害反应。 (2)钙超载脑损伤时NMDA受体开放Ca2+通道,Ca2+大量流入细胞内致钙超载。钙超载使磷酸脂酶(PLC)、蛋白激酶和一氧化氮合成等活性增高。PLC活性增高使细胞膜磷脂分解为花生四烯酸,则细胞膜的血脑屏障破坏而发生脑水肿。花生四烯酸再降解成血栓素、前列环素及白三烯,使血管收缩和血小板凝集、导致局部脑微循环障碍而缺血和脑水肿加重。蛋白激酶活性过高,则影响三磷酸腺苷的产生和细胞能量代谢。一氧化氮合成活性增高使NO产生增加,并扩散至邻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使DNA断裂或合成抑制。因此,钙超载导致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应用尼莫地平、丹参等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减少Ca2+内流,减轻脑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
-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1970年Kakimoto等[1]首次从人类尿液中分离出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 ADMA );1992年 Val-lance等[2]首次通过在体和离体研究揭示了ADMA抑制内源性一氧化氮合成的生物学特性。 ADMA作为一种主要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抑制剂,通过介导NOS活性解耦联或与L-精氨酸竞争NOS 的活性部位,非选择性抑制NOS的三种亚型,减少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成,进而使NO生物学活性降低。近几年医学研究提出ADMA可能是一个新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并预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和病死率[3-6]。现将血浆ADMA的生物学特性、其与脑梗死及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作此综述。
-
L-精氨酸治疗胎鼠宫内发育迟缓及对孕鼠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围产期胎儿发病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实验通过孕鼠被动吸烟建立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模型,并用一氧化氮合成前体物质L-精氨酸治疗,观察其对胎仔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改变,从而为探讨IUGR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前景提供依据.
-
人工晶状体亲水化处理对巨噬细胞黏附和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为改善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国内外学者均在不断探索人工晶状体表面处理的新方法.我们在将α-烯丙基葡糖苷成功接枝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的基础上[1],探讨人工晶状体亲水化处理对巨噬细胞的黏附和NO合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推广和应用该技术打下基础.
-
氟伐他汀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已广泛成功地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随着手术经验积累和设备改进,即刻成功率高达90%,但主要不足是术后仍有22%~32%的再狭窄发生率,故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是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热点课题.
-
LOX-1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具有慢性炎症反应特征的病理过程,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是引发和扩大动脉炎症反应、始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在内皮细胞上表达,介导内皮细胞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促炎物质的摄取和降解的主要受体,是诱导氧化应激、干扰内皮一氧化氮合成,以致激活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重要物质.
-
左旋精氨酸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代谢的变化以及补充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NO合成的影响.方法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2.缺氧(每天间断低压缺氧8 h)1周组;3.缺氧2周组;4.缺氧3周组;5.左旋精氨酸给药3周组,该组自缺氧第一天起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500mg/kg,每日一次.到达实验终点,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然后从颈动脉取血测定血浆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处死大鼠计算右室与左室加室间隔重量之比(RV/LV+S),以RV/LV+S反映右室肥厚程度.结果缺氧l周使mPAP由2.8土0.4 kPa升至3.5±0.70 kPa(P<0.05),RV/LV+S由0.274士0.024增至0.368±0.026(P<0.001),至缺氧第3周两者升高更为明显.缺氧使cGMP含量显著降低,缺氧第3周时cGMP由13.94±2.60 pmol/L降至6.29±1.50pmol/L(P<0.001).左旋精氨酸给药组mPAP、RV/LV+S和血浆cGMP含量分别为4.4土1.0 kPa、0.394±0.057、6.91±2.20 pmol/L.与缺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性. 本研究表明,随缺氧时间延长肺动脉压力和右室肥厚程度呈显著增加趋势,而血浆cGMP含量则呈显著下降趋势.血浆cGMP含量与mPAP呈明显负相关.表明慢性缺氧导致NO合成和释放减少可能是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L-Arg是合成NO的重要底物,在缺氧等病理情况下,细胞内L-Arg是否减少,补充L-Arg能否促进NO的合成和释放,目前看法不一致.本实验在给大鼠慢性缺氧的同时,给予L-Arg3周,血浆cGMP浓度无明显升高,mPAP和右室肥厚也无明显变化,表明补充L-Arg并不能促进NO的合成,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也无防治作用,这与Xuan等报道的结果一致.提示缺氧损伤肺血管内皮功能导致NO合成减少可能并非NO合成底物L-Arg不足所致.
-
中等剂量阿司匹林抵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咳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心衰、高血压、肾功能保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已经成为常用的心血管治疗药物,但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干咳发生率较高,报道有5%~39%的病人因出现干咳而停药[1].目前ACEI导致咳嗽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前列腺素合成增加、缓激肽的堆积[2,3]引、P物质和支气管上皮一氧化氮合成增多等有关[4].阿司匹林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作者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ACEI所致干咳的病人进行治疗,发现中等剂量阿司匹林能够抵抗ACEI导致的干咳,现报道如下.
-
肾脏NOS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末,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才被认识到是人体内一种生物学活性分子.近年来对一氧化氮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NOS是一氧化氮合成的限速酶,参与调节NO生成的重要环节.
-
血浆硝酸盐水平作为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成的生化指标
目的体外实验表明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而反映活体NO合成的直接生物化学证据,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研究了体外NO气体与鼠动脉血孵育和活体鼠腹腔注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对血浆硝酸盐水平影响.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子宫蜕膜组织及滋养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具有方法简单、不需要宫内操作及无创伤性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收效甚佳,但其相关基础研究报道较少.近年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维持正常妊娠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它是胎盘血流、氧和营养物质交换的关键因子,雌激素引起血管扩张及孕酮舒缓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其部分作用是由NO所介导.
-
01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周围血多形核白细胞的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
-
叶酸摄入与女性高血压发病危险间关系
众所周知,叶酸通过增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或降低血浆半胱氨酸水平,后者可引发内皮细胞损伤,而对血压调控有裨益.实验表明,补充叶酸能改善内皮功能.然而有关叶酸摄入与高血压发病危险间关系尚不清楚.2项小样本试验表明,大剂量叶酸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本文就大剂量叶酸摄入与女性高血压发病风险间关系进行长程调查分析.
-
L-精氨酸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精氨酸又名α-氨基-δ-胍基戊酸,是碱性氨基酸,又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它分为左旋(L-Arg)和右旋(D-Arg)两种旋光异构体,在生物体内有生理作用的是L-Arg,D-Arg基本无效.精氨酸在体内可通过氧化途径,经过一氧化氮合成酶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一氧化氮.体内存在着广泛的L-精氨酸(L-Arg)通路.已知多种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神经细胞、中性粒细胞、肝细胞等)均可以L-Arg为底物合成NO.
-
世居高原藏族高血压患者血清氧自由基、NO及其合酶水平
目的:了解西藏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氧自由基、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发病学意义.方法:检测65名世居藏族高血压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丙二醛(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并以65名健康藏族人作对照.结果:藏族高血压患者血清T-SOD、T-AOC、T-SOD/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NO、NO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DA与T-SOD、 T-AOC、NO及NOS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82、-0.76、-0.79、-0.73,均p<0.001).结论:藏族高血压病人存在着氧自由基代谢紊乱与一氧化氮合成障碍,可能与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