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含量可反映人体内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已成为糖尿病疾病控制程度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1],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 W )反映血液循环中红细胞大小的变异度,近年研究表明,RD W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可望成为新的血管病变早期预测指标[2]。虽然 HbA1 c与 RDW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对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分析较少。本研究探讨 RD W 及H bA1 c在老年糖尿病早期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旨在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管病变,及早控制、干预病情发展。
-
苯并芘对不同p53基因型细胞的周期影响
目的 探讨苯并芘(BaP)影响细胞周期的途径和作用机制.方法 用5 μmol/L的BaP处理p53为野生型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HELF、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p53为缺失型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1299,通过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BaP对细胞生长和周期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53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aP可以促进HELF和A549加快细胞生长,增大体积,促进G1期向S期和G2/M期的转换,但对H1299细胞的生长,大小和周期均没有影响.BaP染毒后,p53的mRNA表达水平与染毒前相比,HELF细胞中提高到4.03倍,A549细胞中提高到2.48倍,而H1299细胞染毒前和染毒后,均没有检测到p53基因.结论 BaP对细胞生长和周期的影响可能与细胞中p53的基因型有关.
-
ADVIA 120堵针的一般处理
ADVIA 120 是拜尔公司于上世纪末推出的一款六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采用了拜尔的集成流路板 UFC技术 ,使得仪器的流路一目了然,结构大为简化.白细胞分析采用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及嗜碱染色法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两通道之间的计数结果提供了复核平衡,并且据白细胞大小 ,过氧化物酶活跃度和细胞核的密度 ,提供了六分类功能;血小板分析 ADVIA120系统使用了全新的光学系统,有利于精确的血小板分析;另外 ADVIA 120系统还可以在线检测网织红细胞.其可以说是世界上先进的细胞分析仪之一,目前在我国已得到广泛的认可.该机日常操作简单,故障率极低.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报警就是" Probe clogs".下面就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
病毒性肝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意义
方法:仪器选用日本东亚SF-3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RDW在急性肝炎组为13.8±2.8,慢性轻型肝炎组为14.2±3.0,慢性中型肝炎组为17.0±5.7,慢性重型肝炎组为24.8±3.4,肝硬化组为20.3±3.6.分别与对照组13.9±2.7相比,除急性肝炎组、慢性轻型肝炎组P>0.05外,其他各组P组均小于0.01,RDW与血清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966).显升高提示红细胞大小不等或多形态性.在病毒性肝炎严重时红细胞体积可以发生变化,因此RDW出现异常.
-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验项目,是常规检查的核心.除对初诊患者作为必查项目,了解病人一般病理状态和健康体检外,对相关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价值.l血细胞分析仪筛查与细胞形态学之间的关系1.1红细胞形态检验内容各种疾病作用于红细胞生理进程的不同阶段,会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导致各种类型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可从染色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变化包括(红细胞大小异常、红细胞形态异常、红细胞染色异常、红细胞结构异常)1.2血涂片红细胞形态的意义1.2.1推断各种贫血的鉴别诊断1.2.2为其他疾病诊断提供依据(MM、DIC、骨髓纤维化)1.2.3为疟疾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1.3 白细胞形态检验内容染色后病理状态下,白细胞除计数、分类比值发生变化外,形态也发生改变.
-
组织嗜酸细胞染色化学研究
组织嗜酸细胞是正常骨髓中少见的一种网状细胞,细胞大小形态具有一般网状细胞特点,唯一区别在于胞浆中含有多量、粗大的桔红色嗜酸性颗粒.这种细胞占健康人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01%.现通过以下几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进行染色观察,证明这种细胞的颗粒中含有多种酶类,糖类和脂类,这对了解组织嗜酸细胞的细胞化学的特点有一定参考价值.
-
流式细胞仪进行干细胞绝对计数的方法
干细胞移植对于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的干细胞绝对计数对于干细胞移植的成败又十分重要。流式细胞仪结合荧光单抗技术为干细胞绝对计数提供了一种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的方法。本文介绍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干细胞绝对计数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1 流式细胞仪简介 流式细胞仪是对悬浮状态的细胞逐个计数并记录其有关参数的细胞分析仪器,因其测量速度快,在很短时间内可以分析大量细胞,并能测出多个参数,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流式细胞仪能测量细胞的五个参数:前向角散射光(FSC)、侧向角散射光(SSC)、绿色荧光(FL-1)、黄色荧光(FL-2)和红色荧光(FL-3)。FSC和SSC是细胞对激发光的散射信号,分别反映了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粒度:细胞越大,胞内颗粒越多,则FSC和SSC越强。例如在外周血中,根据细胞大小及胞内所含颗粒性物质的多少,可区分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粒细胞有较大的核或较多的颗粒,细胞直径也比淋巴细胞大,因而其FSC和SSC均比淋巴细胞强。
-
单色光对鸡视网膜节细胞密度和大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单色光对鸡视网膜节细胞(RGCs)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极管光(light-emitting diodes,LED)灯作为光源,将60只刚出壳的雄性从肉鸡分别饲养在红(660nm)、绿(560nm)、蓝(480nm)和白光(400~760nm)照下49d(n=15),光照强度15 lux,光照制度23h:1h(L:D).取两侧视网膜分别做Nissl染色和DiI标记RGCs,利用图像分析法观察视网膜面积、RCCs细胞密度与大小的变化.结果 蓝、绿光组视网膜面积、RGCs细胞总数显著高于红、白光组(10.35%和17.07%,P<0.05);绿光组RGCs平均细胞密度比其他光组高14.61%(P<0.05);绿光组视网膜中央区(CA)的RGCs密度高,显著高于蓝光组28.91%(P<0.05),其CA/NP的比值比其他光组高29.71%(P<0.05);蓝光组CA的RGCs胞体面积小,颞侧周边区(TP)和鼻侧周边区(NP)的胞体大,其TP/CA的比值比其他光组高26.65%(P<0.05)且与其他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蓝、绿光可使视网膜面积、RGCs细胞总数增加;从视网膜的中央区到周边部,绿光组的RGCs密度梯度下降幅度和蓝光组的RGCs大小梯度增大幅度明显.
-
输卵管平滑肌肉瘤一例
患者女,28岁。因要求绝育手术于1997年9月6日入院。在行输卵管结扎术时发现左侧输卵管伞端有一核桃大肿物。肿物与输卵管相连,表面光滑,与卵巢、子宫及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子宫、左侧卵巢及阔韧带内均未见明显异常。行左侧输卵管连肿物切除术。 病理检查:左侧输卵管长6.0 cm,横径0.5 cm,伞端见一圆形肿物,肿物位于输卵管浆膜下(图1),直径2.1 cm,表面较光滑,切面实性,灰红,鱼肉状,质稍韧。镜下观察:密集的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分化较好的区域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束纵横交错排列,胞质丰富,红染。核大,长形,两端钝圆,深染,染色质粗。分化较差的区域瘤细胞弥漫成片,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可见1~5个/HPF,常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图2)。可见单核及多核瘤巨细胞,胞核相互重叠。肿瘤位于浆膜下,有假包膜,周围组织未见明显浸润。
-
涎腺嗜酸细胞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
1.病例简介:患者男,64岁.无意中发现左颌下一花生米大包块3个月,无疼痛.近10余天内增大至核桃大小,于2001年3月入院.体检:左颌下可扪及一3 cm×2 cm大小肿物,质中,无压痛,可活动,界限清楚.术中见肿物为2个,大小均约1.5 cm×1.0 cm,包膜完整,与颌下腺粘连.于2001年3月7日行肿物手术切除.2.病理检查:切除肿物与部分涎腺组织一块,大小5 cm×4 cm×2 cm,表面灰红色,有部分包膜,切面可见一3.8 cm×1.5 cm×1.0 cm大小肿物,与周围分界尚清楚,灰红灰黄色,略呈分叶结节状,实性质中.镜下观察:肿物呈实体团状生长,并有梁索状、腺样结构形成,瘤组织有少量纤维组织分隔.瘤细胞较大,细胞大小较为一致;胞质丰富,内含大量嗜酸性颗粒,部分细胞胞质有透明变;细胞核偏位或居中,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染色质细少,核仁清晰可见(图1,2);罕见核分裂象.肿瘤浸润颌下腺组织,颌下腺周围淋巴结可见瘤组织转移,并于脉管中形成瘤栓(图3).
-
1例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患者的护理
患者女,52岁,因发热、腹泻鲜红色水样便伴伞身乏力7 d,血常规示:WBC0.8×109/L,RBC 3.55×1012/L,PLT16×10/L,门诊以全血细胞减少,再障于2007年7月1日收入院.人院时急性病容,营养差,脱水貌,体温38.0℃,脉搏120次/min,呼吸19次7min,血压85/50 mm hg,大便常规示:鲜红色水样便,镜榆示:RBC(+++)/HP,OB(++++);尿常规示:黄,隐血(++),PRO(++);镜检示:RBC(++)/HP,肝功能示:ALT280U/L,AST 861 U/L;骨髓穿刺(右髂后卜棘)提示:(1)粒红二系统可见的有核细胞为中、晚幼阶段的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一致,形态无异常改变.(2)涂片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未见.(3)未见异常或病理细胞.诊断考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抗炎(头孢吡肟)、止血、成分输血(血小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丙种球蛋白0.4 g/(kg·d)等降酶及对症支持治疗.7月10日复查血常规示:WBC 3.7×109/L,淋巴细胞43%,中性粒细胞57%,RBC 2.99×1012/L,HGB 95 g/L,PLT 155×109/L,Ret1.1%;尿常规示:镜检(-);大便常规:镜检(-).肝功能示:ALB 29/L,ALT 110 U/L,ASI'267 U/L;骨髓常规示:有核细胞增牛活跃,以红系为主,巨核系血小板分布正常.诊断:急性造血功能停滞(acute arrest of hemotopaisis,AAH).于7月16日出院.8月16 日随访,复查血常规结果正常.
-
横纹肌内骨化型结节性筋膜炎一例
患者女,64岁,于2012年3月无意中发现左大腿内侧肿物1周来就诊,超声显示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伴侧壁声影,块内未见血流信号,考虑肌纤维瘤,临床采取局部手术切除肿物送病理。病理检查巨检:黄褐色肌组织一块,总体积5.5 cm ×3 cm ×2 cm,表面带少许脂肪,切面为肌组织、呈结节状,无明显包膜,局部可见黏液样区及少许出血。镜检:横纹肌组织内见长梭形
成纤维细胞增生,排列无一定方向,呈浸润性生长(图1)。细胞大小不一,界不清,胞质淡红,核呈卵圆形,深染,有的核仁清楚,可见核分裂象,但无病理性核分裂象,局部呈漩涡状排列。其间可见有黏液样基质与胶原玻璃样变区,并可见成片的骨化生(图2)。免疫组化结果:SMA(+),actin(-),Ki67(-)。病理诊断:(左大腿内侧)横纹肌内骨化型结节性筋膜炎。 -
超声造影剂的基本原理
虽然超声微泡造影技术研究起步缓慢,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影像医学及其他临床医学领域中的疾病诊断、介入导向治疗和血流灌注监测方面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超声微泡造影剂很大程度上是药物制造业发展的副产品,但是探测微泡的成像技术却是深入研究微泡与超声波之间物理作用的直接产物.这种物理现象的研究可追溯到100年前Lord Rayleigh描述水中自由空气微泡在声的作用下发生共振现象开始.然而,相当于红细胞大小的空气微泡在血中并不稳定,几分之一秒后就会完全溶解消失.可使微气泡稳定的方法包括:微气泡表面包被一层薄的柔韧外壳(通常为脂质),内部使用低溶解度的氟碳类气体.此种微泡造影剂可稳定地在心血管系统中再循环,半衰期长达数分钟之久.
-
中性粒细胞体积与浆核复杂性在感染和应激性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意外及大手术后等常见应激性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体积、浆核复杂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VCS技术,测定125例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4例急发性心脑疾病患者、66例大手术后患者及69名健康对照者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值和NE的体积(NEV)、电导率(NEC)、光散射性(NES),及各自的平均分布宽度(NEVSD、NECSD、NESSD),并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各参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急性细菌感染组NEV、NES、NEVSD分别为154.3±15.2、135.7±9.9、26.8±4.2,大手术后组分别为147.2±8.9、141.5±7.7、23.0±2.8,急发性心脑疾病组分别为144.9±5.2、146.0±5.0、19.6±1.6,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9.7±4.6、145.0±3.8、18.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650、38.122、54.604,P均<0. 05),以急性细菌感染组的上述各参数变化为显著.应激性疾病组(合并急发性心脑疾病组和大手术后组)的NEV、NES、NEVSD分别为146.5±9.5、144.3±9.4、21.3±3.3,与急性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40、7.533、-8.999,P均<0.01).ROC曲线分析NEVSD、NEC、NES、NECS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0.845、0.833、0.849,其中NEVSD的临界值(cut-off值)≥24.0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达83.3%和82.0%.结论 细菌感染性疾病和常见应激性疾病可使中性粒细胞体积、胞核大小及胞浆颗粒等发生明显变化,以细菌感染性疾病变化明显;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在预测细菌感染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WBC计数和NE值,以NEVSD为显著.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变化与病情活动相关性的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导致关节内部软骨和骨头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疾[1]。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淋巴细胞分泌抗环瓜氨酸肽、类风湿因子和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TNF-α等细胞因子,导致炎症反应和靶细胞破坏[2-4],在此过程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大小、形态和内部特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过氧化物酶和苏丹黑B染色阴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患者女,39岁,因食欲减退、呕吐伴乏力2个月,苍白10d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阴性,肝、脾未及.其他未见异常.血常规:血红蛋白36 g/L,白细胞5.7×109/L,血小板106×109/L.白细胞分类,原始细胞0.05,早幼粒细胞0.05,中幼粒细胞0.05,晚幼粒细胞0.08,杆状核粒细胞0.15,分叶核粒细胞0.16,嗜碱粒细胞0.02,单核细胞0.12,淋巴细胞0.3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0.06,异常早幼粒细胞0.70,细胞大小不一,核形不规则,可见凹陷、折叠,核染色质较粗,核仁不明显.部分细胞核上可见空泡.胞质中充满粗大紫红色颗粒.
-
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应用SP法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50岁和54岁,病程分别6 mo和12 mo,肿瘤位于齿状线附近及其以下,呈息肉样和蕈样.光镜下,瘤细胞大小不同、形态多样,组织结构复杂,未找见黑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MB45、S-100蛋白阳性,CK、EMA、Desmin阴性.结论: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病理学诊断困难.HMB45、S-100蛋白表达在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来源于人胎肝干细胞的肝癌细胞系建立及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探讨胎肝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变异归宿问题.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胎肝干细胞,从中筛选出一生长旺盛之集落,体外长期培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鉴定.进行了细胞倍体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细胞周期;在Scid鼠体内接种细胞进行成瘤性验证.结果:从人胎肝组织中成功分离出一胎肝干细胞集落,在体外长期培养下可分化为肝癌细胞.其细胞增值核抗原指数高达100%;倍体分析常见多倍体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G1期细胞约占48%,G2期细胞约占18%,S期细胞约占34%.Scid鼠体内成瘤实验显示,接种细胞后2-3 wk成瘤,具有100%的成瘤性.显微镜下所见细胞大小不一,异型性明显,核仁大,核分裂活跃.结论:人胎肝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原始细胞,确实可分化为肝癌细胞.从人胎肝干细胞中分离培养出肝癌细胞对于肝癌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IGF-IR反义基因对肝癌细胞株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nsulin-lik growth factor-I receptor,IGF-IR)反义基因对SMMC-7721肝癌细胞株形态学的影响,为肝癌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构建IGF-I R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将其转入SMMC-7721肝癌细胞株,HE染色、电镜检查肝癌细胞株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结果:HE染色IGF-I R反义细胞与正义细胞、7721细胞无明显变化.扫描电镜:IGF-I R正义细胞异形性明显,微绒毛较反义细胞、7721细胞显著.透射电镜:7721细胞大小不等,细胞器增多,核浆比例增大.IGF-工R反义细胞胞质内可见微腺腔、灶性坏死、髓鞘样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IGF-I R反义细胞G1期细胞明显增加(0.64),S期细胞减少(O.19),而且凋亡增加(0.06).IGF-IR正义细胞S期细胞增加(0.35),凋亡减少(0.01).反义细胞与正义细胞、7721细胞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反义细胞中出现的异常形态学改变可能与IGF-I R反义基因抑制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
自然杀伤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二例的诊治
例1 患者女,55岁.2003年3月上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心慌,在当地医院按"心脏病"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继而出现胸骨疼痛、发热,于4月5日来我院.入院体检:体温38.2℃ .左颈部及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明显.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 cm.血象:Hb 67 g/L, RBC 2.85×1012/L ,WBC 32.4×109/L, 中性0.08, 淋巴0.92,PLT 44×109 /L.淋巴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整,胞质量中等,深蓝或灰蓝色,胞质中含多量嗜天青颗粒,可见空泡及伪足,核形不规则,核染色质浓染,少数可见核仁.肝功能:总胆红素(TBI)22.6 μmol/L, ALT 141 U/L, AST 480 U/L,白蛋白(ALB)31.1 g/L,球蛋白(GLB)19.4 g/L.铁蛋白>1650 μg/L.